一、关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玄杨静和[1](2021)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是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但农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却最薄弱,是云南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短板”。要破解农业发展困境,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推广服务集二者于一身,通过农业推广服务将云南边境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与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其主动做出改善自身生产、经营境况的行为。在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和服务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本研究将云南8个边疆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历程,阐述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服务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服务效益的路径,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区域间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向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任璇[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使产业扶贫成为消除贫困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方式。中国在扶贫方面的多年经验表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摆脱贫困的核心方式。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第一个世纪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发展产业是减少针对性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扶贫之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农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拥有最多的从业人数、最广的覆盖面和最长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基础产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中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的总体幸福和国家的长久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扶贫中的特色重点产业,是为了能够实现精准而全面的扶贫方略,并且完全达到解决好截止2019年年底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现实目标。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深入学习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经验,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扶贫的历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农业产业扶贫几十年来的具体成效,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策略带来的经验启示:在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方面,提出要完善市场、社会与政府平台合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支持机制、严格扶贫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提出要加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加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科技投入;在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提出要培养和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民针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扶贫文明素养。发展农业产业对帮助贫困群众赢得我国抗击贫困的战斗、协调各项扶贫任务确保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完成、实现脱贫的根本目标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最好的扶贫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的政策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使得中国农业产业扶贫的实施过程更加完善,扶贫成效更加显着。
郭袁媛[3](2020)在《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作为最早发展茶叶产业化的国家,茶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历史尤为深远,其在探索茶产业发展模式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改革和陈新。茶产业作为宣恩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为宣恩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宣恩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宣恩县在茶叶产业化发展上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多方学习和政府引荐,宣恩县茶产业也形成了自有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尤其强调产业兴旺。宣恩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特色农业的发展,其中茶产业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至关重要。近年来,宣恩县政府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上尤为重视,立足“有机”、“富硒”大力打造生态特色茶产业,助推茶旅结合,茶产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保持宣恩茶产业的高质量、稳定发展,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政策,并给茶产业更多的政策指导。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包含绪论相关理论基础,主要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文献综述、创新点及不足等,并结合理论展开论述,建立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三章,主要是对宣恩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四章组成,该部分主要从层次分析法(AHP)对宣恩现有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使用钻石模型从模型六个方面分析概括最优发展模式。第三部分,由第五章、结语组成,从实际出发归纳问题,分析原因,并对照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结语部分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展望。
胡鹏[4](2020)在《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现实重任、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才的强劲需求与现实的人才瓶颈,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民族地区,这一工作的急迫性、重要性更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恩施州茶产业研究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倍受党和国家特别关注的地区。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恩施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恩施茶产业历史悠久,具有自然环境好、茶叶自然品质优异、茶叶天然含硒量高和茶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是恩施州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体力农业,需要新型的知识、智力人才作支持。而与此同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整体还比较薄弱,极大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是关键,否则茶产业发展就难以成功,难以为继,进而地方农业振兴、乡村振兴,就无法顺利推进。因此,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发展,恩施州茶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主体共分九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导论,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恩施州茶产业及人力资源发展概况,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从第四部分开始进入对主题的论述,结合恩施州茶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提出创业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分析工具,并运用这个工具研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工具创新。基于现实约束条件,提出创业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分析工具,研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问题。二是观点创新。基于新的分析工具,重新审视人力资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战略,即整体强力超常规开发,创业人力资源与关联产业人力资源重点开发,基础人力资源整体协同开发,市场人力资源融合开发。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定量研究与微观分析方面。一是定量研究不足,对茶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的研究,缺少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影响了论文研究的精度与深度。二是微观分析不足,对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与中观层面,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需求调查了解不充分,提出的对策不够细致、不够精准。下一步针对这两个不足予以改进,一是充分运用计量分析的工具,在“显微镜”下精准观察分析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二是聚焦微观层面,进一步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实际状况与需求,精准出策。
胡静[5](2020)在《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文中研究表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小康,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完成的伟大事业。本文主要结合中国扶贫的阶段性特征,以农业扶贫为突破口,对长阳县1986年至2010年扶贫历程及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求能总结出一些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成功的扶贫经验。按照扶贫的阶段性进行分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阳县的经济情况和贫困状态进行介绍,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阳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同年份湖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致贫原因主要为地理区位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生产要素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1986年至1993年从社会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开发式扶贫过程中,长阳县扶贫的具体举措。这一阶段长阳县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半高山区种植烟叶,高山区试点种植蔬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三部分介绍1994年至2000年国家大规模减贫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长阳县扶贫政策及手段。此时长阳县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长阳县在继续推行并改良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巩固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在高山蔬菜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长阳县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加强科技扶农育农,解决农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第四部分介绍2001年至2010年在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情况下,在国家扶贫工作要求更具多元化和人性化要求下,长阳县的扶贫思路及举措。长阳县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长阳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台账及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及瞄准更加精准;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创造脱贫的外在条件。同时,长阳县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培植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一是扶贫对象瞄准越来越精准;二是扶贫政策越来越全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四是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刘云[6](2020)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伴随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类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物。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高低决定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各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差异明显,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割裂式的发展反过来又制约农业产业化的进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将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论文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生产经营脐橙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经营主体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经济效益衡量标准,设定相应经济效益指标,鉴于富川县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脐橙产业各经营主体家庭基本情况、脐橙经营规模情况、脐橙种植投入产出情况、经营脐橙满意度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脐橙产业经营主体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基于生产投入与产出所获利润来衡量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经研究发现,脐橙产业各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大小依次为专业大户、农户、合作社、农场、龙头企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差异反射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农意识浓厚、合作意识薄弱、经营主体之间割裂式发展、对政府依赖性强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冲突使得各经营主体难以平衡利益关系,农业经营主体可支配资金大小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此外,脐橙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双重制约形成了农业经营主体对政府依赖的惯性。基于研究探讨,根据富川县脐橙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实际情况,从农户社会地位、经营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经营管理方式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提高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做进一步思考。农户是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应确保农户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增强内在发展动能,建设各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体制机制、推动经营主体间联结互动、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促进各经营主体之间外在联结动力;通过实施脐橙生产标准化、采取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改进各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脐橙的管理方式;通过搭建脐橙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市场化服务机制、创新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方式健全面向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脐橙售价,提高脐橙销售产值,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
刘建颖[7](2020)在《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全部解决。精准扶贫的这六年来,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要想富民强区,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经济,这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有效举措。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各种优惠,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快了新疆依靠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沙湾县安集海镇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欧亚大陆桥横穿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着名的“中国辣椒之乡”。近年来,沙湾县安集海镇依靠辣椒产业实现了区强民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随着辣椒产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辣椒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并以此使镇区农户脱贫致富。但是放眼新疆其他地区,尤其是新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产业的规模还很小、将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的能力还很弱,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都是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遇到的现实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沙湾县安集海镇发展辣椒产业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新疆其他地区进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区际分工理论、“国家的视角”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为依托,对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新疆特色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将个案分析与总体分析相结合,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利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在沙湾县如何依靠政府主导、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带领、合作社聚合等各方面进行剖析,构建出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成功发展的基本框架,总结出具有特色发展经验的“安集海模式”,这对新疆其他地区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具有指导意义,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在此之下,笔者将“安集海模式”对新疆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从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四个维度作出经验推广。
张世定[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毛丽佳[9](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郭欢欢[10](2019)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当前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精准扶贫加快减贫速度,如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这是当前扶贫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各项扶贫工作中,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进行分批分类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扶贫方式来推动各地区的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分批分类中通过“五个一批”来保障扶贫的精准度,其中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的扶贫方式,是实现脱贫致富最持久、最稳定、最根本的路径。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作为产业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贫困地区“产业脱贫”精准化,实现“一村一品”的精准模式,并且是提高贫困农户经济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式。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但贫困程度却很深。为更好的解决云南的贫困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致贫的原因和扶贫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突出短板,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能够解决就业问题,拓宽增收渠道,是实现贫困地区稳定长效脱贫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障精准扶贫实行的重要扶贫模式。因此,研究农业产业化扶贫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从扶贫做法、扶贫模式以及扶贫取得的成效来了解现阶段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发展现状。虽然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效果明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龙头企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并且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存在矛盾、帮扶主体对农产品的选择缺乏独特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农业产业化扶贫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贫困者、龙头企业和政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的更好发展,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问题,保障云南能够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二、关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发展历程 |
一、1949-1977 年:起步阶段 |
二、1978-2000 年:加速阶段 |
三、2001 年至今:转型阶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环境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自然环境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人口与民族环境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政策环境 |
四、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环境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对象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产业 |
二、云南边境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 |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组织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容 |
三、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方式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生态效益 |
一、农业面源污染减少 |
二、森林覆盖率增加 |
三、打造生态特色农产品品牌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经济效益 |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提高 |
二、粮经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社会效益 |
一、农业推广服务为服务对象“能力赋能” |
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民组织化赋能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纵向贯通不畅的原因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横向协同不足的原因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 |
一、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表现 |
二、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内外联动难续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重点 |
一、构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格局 |
二、重视云南边境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三、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二节 提升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的具体措施 |
一、促进云南边境地区各类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 |
二、搭建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多元协同系统 |
三、激发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参与农业推广服务的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扶贫的含义 |
2.1.2 农业产业扶贫的含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2.2.2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实施成效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
3.1.1 专项扶贫与农业革新发展的开端(1978—2001) |
3.1.2 社会扶贫与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新局面(2002—2011) |
3.1.3 精准扶贫与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2012—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成效 |
3.2.1 挖掘贫困农民增收新业态 |
3.2.2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3.2.3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经验启示 |
4.1 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
4.1.1 完善市场、社会与政府平台合作机制 |
4.1.2 促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支持机制 |
4.1.3 严格扶贫考核问责激励机制 |
4.2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
4.2.1 加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 |
4.2.2 加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
4.2.3 提高特色产业科技投入 |
4.3 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 |
4.3.1 培养和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 |
4.3.2 增强农民针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
4.3.3 提高农民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文明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茶产业发展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业产业化 |
二、产业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经济学理论 |
二、县域经济理论 |
三、波特菱形理论(波特钻石模型) |
四、层次分析法(AHP) |
第二章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优势 |
一、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 |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三、宣恩县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一、茶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茶叶品质层次不齐 |
二、茶产业内生动力不足,资金链薄弱 |
三、茶产业专业化人才匮乏,缺乏技术支撑 |
四、茶产业消费市场有待深入拓展 |
五、茶产业生产组织模式效用偏低 |
第三章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概括 |
一、“公司+农户”模式 |
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
三、“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第二节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AHP法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
二、构建评价模型 |
第三节 宣恩县茶产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探析 |
一、生产要素是基础 |
二、需求条件 |
三、相关支持产业 |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
五、机会(机遇) |
六、政策 |
七、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案例分析—宣恩县伍台昌臣茶叶有限公司 |
第四章 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提升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整合生产,提高内生动力 |
一、优化生产要素,建立绿色生态发展观 |
二、做好人才培育,建立市场需求风向标 |
三、重视企业战略,建立产业多元协调发展机制 |
四、统一生产标准,塑造“宣恩”品牌 |
第二节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一、审时度势,抓住外部机遇 |
二、加强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
第三节 鼓励引导,构建生态特色茶产业 |
一、树立生态保护原则 |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生态特色产业利益分享机制 |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
(三)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 |
(四)恩施州茶产业相关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一)工具创新 |
(二)观点创新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 |
(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
(四)特色农业 |
二、相关理论 |
(一)人力资源理论 |
(二)产业发展理论 |
(三)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恩施州茶产业及其人力资源概况 |
一、恩施州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类型与特点 |
二、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
(一)茶产业链情况 |
(二)茶叶种植基地现状 |
(三)茶叶加工业发展现状 |
(四)茶叶品牌建设现状 |
(五)市场营销与茶文化建设现状 |
(六)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
(七)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
三、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与不足 |
(一)恩施州人口基本情况 |
(二)茶农群体 |
(三)茶企茶叶合作社创业者 |
(四)茶企茶叶合作社从业者 |
(五)茶产业技术推广队伍 |
(六)茶产业管理队伍 |
(七)高校茶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 |
第三章 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发展探究 |
一、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不足 |
(一)没有紧扣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人力资源开发重点不突出力量不集中 |
(二)人力资源范围的界定比较狭窄,与茶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
(三)恩施茶设立了远大的发展目标,相应的未来人力资源开发考虑不足 |
(四)茶文化并非恩施独有,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力度不够 |
(五)人力资源开发整体层次不清晰,体系不健全 |
二、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工具 |
(一)创业人力资源 |
(二)基础人力资源 |
(三)关联产业人力资源 |
(四)市场人力资源 |
三、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一)创业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制约产业发展与后续人力资源开发 |
(二)开发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基础人力资源未能充分扬长避短 |
(三)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缺位,“茶+X”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严重缺失 |
(四)市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产业未来发展人才储备不足 |
四、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一)整体强力与超常规开发 |
(二)创业人力资源与关联产业人力资源重点开发 |
(三)基础人力资源整体协同开发 |
(四)市场人力资源融合开发 |
五、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结构与整体目标 |
第四章 创业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农业管理干部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领导干部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创业引领作用 |
(二)政府基层管理干部在茶产业发展中基础作用 |
(三)政策建议 |
二、茶产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力资源开发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的途径与方式 |
(三)培养的方向与规格 |
(四)政策建议 |
三、茶企茶叶合作社创业者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开发的途径与方式 |
(二)自我开发的途径与方式 |
第五章 基础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农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农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分析 |
(二)茶农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与规格 |
(三)政策建议 |
二、茶企茶叶合作社从业者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企茶叶合作社主动开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
(二)茶企茶叶合作社在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三)政策建议 |
三、传统制茶艺人的人力资源开发 |
(一)新时期传统制茶艺人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
(二)传统制茶艺人培养的方向与规格 |
(三)政策建议 |
四、地方院校茶学专业人才培养 |
(一)恩施州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高度—硒茶学院解析 |
(二)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胜伟为例 |
(三)政策建议 |
第六章 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
一、关联产业人力资源的界定与内涵 |
(一)界定与内涵 |
(二)定位与开发 |
二、茶叶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开发 |
(一)茶叶金融复合型人才开发的作用与意义 |
(二)政策建议 |
三、茶旅复合型人才的开发 |
(一)茶旅复合型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二)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市场人力资源开发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能性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
三、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方针与路径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方针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与方式 |
四、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硬件环境建设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件环境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分期 |
三、已有成果评介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与致贫原因探析 |
第一节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
一、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 |
二、财政收支情况 |
第二节 长阳县贫困基本概况 |
一、“脱帽”、“摘帽”的反复 |
二、贫困的统计与描述 |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 |
一、地理区位不利 |
二、自然灾害频发 |
三、生产要素匮乏 |
四、工业基础薄弱 |
五、基础设施落后 |
第二章 科技扶贫解决温饱问题(1986-1993) |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
一、“救济式”扶贫的转变 |
二、区域开发式扶贫的探索 |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健全扶贫机构 |
二、引入科技开展温饱工程 |
三、产业扶贫的早期探索 |
第三章 巩固温饱与发展产业(1994-2000) |
第一节 政策的再调整 |
一、脱贫难度增加 |
二、全面解决温饱 |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
二、强化科技巩固温饱工程 |
三、农业产业化形成支柱产业 |
第四章 整村推进与全面扶贫(2001-2010) |
第一节 21世纪扶贫战略的转变 |
一、扶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 |
二、扶贫新战略的转变 |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及措施 |
一、脱贫的根本思路:整村推进,综合开发 |
二、脱贫内生动力: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 |
三、脱贫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
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劳务经济 |
五、脱贫的根本出路: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企业龙头化 |
结论与启示 |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历史逐步探索的结果 |
二、扶贫内涵逐渐丰富,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 |
四、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农业经营主体文献综述 |
(二) 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文献综述 |
(三) 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 |
(一) 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预期目标 |
第一章 富川脐橙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富川脐橙产业发展背景 |
一、历史条件 |
二、经济作物变化 |
三、政策驱动 |
第二节 富川脐橙产业发展优势 |
一、区位优势 |
二、自然条件优势 |
三、生产技术优势 |
四、政策优势 |
第三节 富川脐橙产业发展成效 |
一、脐橙产业取得成就 |
二、脐橙产业带动富川经济发展 |
三、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二章 富川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的演化 |
第一节 农业经营主体的界定及类型特征 |
一、农业经营主体概念界定 |
二、农业经营主体类型 |
三、农业经营主体特征 |
第二节 富川脐橙产业化进程中经营主体的演变 |
一、1949—1978年经营主体的演变 |
二、1978—2000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三、21世纪脐橙产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富川脐橙产业各类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一节 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衡量 |
一、经济效益含义 |
二、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基本内涵 |
三、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衡量标准 |
四、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设计 |
第二节 调研数据分析 |
一、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
二、样本总体情况分析 |
三、各经营主体特征比较分析 |
四、经营规模分析 |
五、投入产出比较 |
六、经济效益比较 |
第三节 各类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分异的问题及成因 |
一、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差异存在的问题 |
二、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分异的原因 |
第四章 提高富川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思考 |
第一节 坚持农户基本经营单位发展脐橙产业 |
一、确保农户家庭经营主体地位 |
二、维护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 |
第二节 增强内在发展能力,促进外在联结动力 |
一、提高经营主体自主发展能力 |
二、实行利益联结体制机制建设 |
三、推动各经营主体联结互动 |
四、加强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第三节 改进经营管理方式 |
一、实施标准化生产 |
二、提倡适度规模化经营 |
第四节 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脐橙售价 |
一、搭建脐橙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
二、完善市场化服务机制构建 |
三、创新互联网电商平台建设 |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2 精准扶贫相关研究 |
3.相关概念界定 |
4.内容概括和研究方法 |
4.1 内容概括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1.1 新疆沙湾县县情 |
1.2 安集海镇简介 |
1.2.1 安集海镇人口情况 |
1.2.2 安集海镇自然气候 |
1.2.3 安集海镇主要农作物情况 |
1.2.4 安集海镇经济情况 |
第二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贫困原因与扶贫历程 |
2.1 沙湾县安集海镇前期贫困的原因 |
2.1.1 自然灾害原因 |
2.1.2 文化原因 |
2.1.3 多民族贫困户自身原因 |
2.2 沙湾县安集海镇扶贫的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粗放式扶贫——政府兜底,纳入低保 |
2.2.2 第二阶段:政府相关活动扶贫——扶贫又“扶智” |
2.2.3 第三阶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扶贫发展优势 |
3.1 政府政策 |
3.1.1 国家层面 |
3.1.2 自治区层面 |
3.1.3 沙湾县层面 |
3.2 精准的区域特色产业选择 |
3.2.1 相对比较优势 |
3.2.2 专业化程度 |
3.2.3 竞争能力 |
3.3 龙头企业——以新疆安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
3.3.1 市场引导作用 |
3.3.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3.3.3 推进农业产业化 |
3.4 “合作社+”的农户参与模式 |
3.4.1 强化镇区多民族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
3.4.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3.4.3 降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 |
3.4.4 跨区域发展 |
3.5 多民族贫困户社会方面的转变 |
第四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扶贫成功经验 |
4.1 政府发挥着特色产业扶贫的主体地位 |
4.1.1 精准定位辣椒产业 |
4.1.2 加大跨区域合作,增加项目引进 |
4.1.3 建设产业基地,完善辣椒基础设施 |
4.2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4.2.1 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 |
4.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
4.2.3 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作用 |
4.3 各民族贫困者内生发展动力 |
第五章 “安集海模式”对新疆扶贫的特色经验推广 |
5.1 政府要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 |
5.1.1 立足资源禀赋,选准特色产业 |
5.1.2 加大投入,引入优势项目 |
5.1.3 加大力度,打造县域品牌 |
5.1.4 加大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外向度 |
5.2 龙头企业要发挥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作用 |
5.2.1 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
5.2.2 实现订单农业,提高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
5.2.3 扩大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实力 |
5.3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对各民族贫困户的集聚作用 |
5.3.1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2 构建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3.3 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 |
5.3.4 扩大合作社与市场的联系 |
5.4 不断提高各民族贫困户的信心和决心 |
5.4.1 转变思想,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 |
5.4.2 掌握技术,提升能力 |
5.4.3 确定贫困人口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扶贫 |
(三)精准扶贫 |
(四)产业扶贫 |
(五)农业产业化扶贫 |
二、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关系 |
(一)精准扶贫为农业产业化扶贫提供了方向 |
(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生机制 |
三、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发展历程 |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 |
(一)自然灾害频繁 |
(二)受教育程度低 |
(三)农业产业发展落后 |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发展历程 |
(一)早期扶贫推动阶段(1986 年以前) |
(二)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 年至1993 年) |
(三)扶贫攻坚阶段(1994 年至2000 年) |
(四)综合性扶贫开发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
(五)精准扶贫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发展现状 |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做法 |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主要模式 |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的成效 |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 |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四)利益主体之间联结机制不健全 |
(五)农产品选择缺乏独特性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建议 |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
二、提高科技创新,升级农产品 |
三、找准扶贫资金配置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
四、完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
五、农产品选择进一步实现精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边境地区农业推广服务效益提升研究[D]. 玄杨静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D]. 任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3]宣恩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郭袁媛.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胡鹏.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5]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D]. 胡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脐橙产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比较研究[D]. 刘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D]. 刘建颖.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D]. 郭欢欢. 大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