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奋发进取 开拓中国邮政新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珊[1](2021)在《山东省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涉农主体的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支持涉农主体的发展,国家层面、各省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金融支农政策在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涉农主体融资难题较为突出。因此,本文重点针对金融支农政策中的融资政策,对涉农主体和银行信贷人员开展调查问卷,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基础上对P县金融支农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P县从政策设计、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金融支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下问题较为突出:配套政策缺乏导致政策执行不彻底、银行趋利性经营偏好导致金融资源远离涉农主体、涉农主体的文化素养和获贷能力不足导致金融机构避之不及、地方政府经济偏好导致其信贷导向作用不利于涉农主体发展。为帮助涉农主体发展,发挥金融支农政策的最大效用,本文最后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完善金融支农政策、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提高涉农主体文化水平和获贷能力以及发挥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作用营造良好支农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的建议。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卫桦臻[3](2019)在《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文化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其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也变得更为丰富。红色文化内含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一致等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红色文化仍然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众志成城、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随着社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外诸多文化传到中国,影响了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甚至一些大学生崇洋媚外,非常向往外国的文化。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的知识量相对较大,在国家未来的建设中,大学生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同时,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思想先进,在社会上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在文化领域,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主要为五个部分来研究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的有关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红色文化的基本解读及其在大学生中认同和传承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及特点,然后阐述了大学生认同与传承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为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和传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集以及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部分为影响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高校宣传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增强后文提出对策的针对性。第五部分为加强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对策分析,结合第一、二部分的理论成果和第三、四部分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说明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傅灿枫[4](2019)在《Z银行人才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各个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间的竞争。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智能化转型加速,这就更加需要一批具有能力和担当的人才来推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然而Z银行面对人才的竞争,Z银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陷入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对于Z银行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才流失的相关理论基础,而后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Z银行浙江省分行人力资源现状及人才流失的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人才流失的特点。此次研究结合了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普莱斯模型和MRE模型的理解设计了两份不同的问卷,一份针对离职员工,一份针对在职员工。在对这两份问卷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六个Z银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对Z银行企业文化、人力规划、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的改善,以期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降低国有银行人才流失率,保持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国内外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与Z银行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证分析,所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实际操作性建议,不仅可有效缓解Z银行人才流失的困扰,解决Z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Z银行今后的人力资源改革实践提高提供了参考意见。
殷陆君[5](2018)在《打造一支合格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过去的经验,面向未来新任务新目标,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一、必须把握队伍建设根本
陈超凡[6](2017)在《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韬是晚清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19世纪后半叶中国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传统的教育背景、独特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海外经历、边缘化的个人身份等诸多因素,促使他成长为一位学贯中西、善于独立思考并富有家国情怀的教育改革家。王韬传承并发扬中国古代重视人才的传统,形成以服务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新型人才观。他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抨击科举制度毁灭人才,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改革方案,形成“融汇中西”的教育改革思想。学校教育方面:主张渐进改革科举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在基层普遍设立新式学校,把女子纳入教育对象;设立各类专科学校,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社会教育方面:译着大量近代科学书籍,创办第一份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的近代报纸——《循环日报》,着文立说宣传变法,倡议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先进中国人关注现实、学习西学、热心洋务。尤为可贵的是,王韬积极将教育改革思想付诸实践,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长达12年,对该书院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一系列改革,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进行了宝贵的探索。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极富先驱意义,对中国传统教育走向现代产生深远影响。他主张全面引进西学知识,突破只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其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不仅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还为此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和人才准备,在中国近代新学体系演变序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不可避免存在历史局限性,但这无法掩盖他对开启新风、唤醒民众、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
刘霞云[7](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李舒静[8](2012)在《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践,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成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普遍参与的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内容。而在诸多文化形态中,集邮文化是人们在收集、鉴赏、研究邮票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认可并在当代收藏的市场活动中得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反响的文化表现形态,属于公共文化范畴。目前,邮政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邮政法制建设、专业业务版块拆分经营、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等宏观层面,而在近年的探索实践中,广东集邮逐渐尝试从业务转型层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以现代化转型增强服务能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以集邮文化为核心,以集邮文化宣扬和集邮文化活动为抓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本文将以广东集邮为实证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定性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现状,探讨创新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现代化转型、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这些策略性安排是基于系统化、从破除内部根本性障碍的高度来考虑的,尤其重点突破现代化转型,因为只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的现代化转型,才能从根本上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基础和释放空间;而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邮政致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最基本力量,只有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服务要求;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则是以体系化的要求检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否完整、到位,避免服务缺失。本文研究提出的对策,主要着眼于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瓶颈而提出的,随着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还会有新的问题和情况出现,所以必须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对策的调整,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蒋苏芹[9](2011)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催化了心理资本理论的诞生,继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之后,心理资本成为第四大资本。本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并编制相应问卷,调查了672名在校本科生,使用SPSS11.5和LIEREL8.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编制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具备较好的信效度,大学生心理资本包含九大维度,即成就动机、自尊希望、乐观幸福、责任意识、自我效能、情绪智力、坚韧自强、包容宽恕以及创新能力;2、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一般水平以上,其中责任意识得分最高,自尊希望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一般状况较为良好;女生责任意识强于男生;医科学生的责任意识高于理工科学生;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责任意识强于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以及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其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和多维度得分均高于未获得过奖学金及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水平与心理资本水平呈正相关。心理资本在年级、经济状况、生源地、独生与否、单亲与否变量上均无显着差异。建议从积极氛围、课程设置、社团活动及心理训练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
胡斌[10](2010)在《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国际性展会中,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社会效应最突出的展览便是世界博览会了。而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又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话题。本文试图将视野放到从晚清直至当下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整个历程,通过对其展品选择、展馆建设、陈列方式、组织及影响力量等因素的整体性梳理,以阐述中国透过这一窗口向世界呈现自身形象的时代变奏和文化要义。我们发现,中国在参展历程中,一直以传统型展品和带有传统符号的展馆建设及装饰为主要面目,且传统展品和符号的选择具有相当的恒定性。与传统相对的是,对于现代化的强烈诉求促使现代型展品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展示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发展到新中国阶段,对立两端的直接拼加,成为中国参展最为突出的模式。搜索其背后的决定力量,从晚清初期参展的炫奇心态到晚清后期及民国时期的维护国体、实行商战、推销国货主张,再到新中国力图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意愿,其中始终没有舍弃对身份特色的强调。而定位自身特色只能依赖传统,矛盾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常被视为落后的表现。这种矛盾性与在西方冲击下催生的学习西方、批判传统以及维系传统、以求民族自立的对抗性关系有关。在对抗间,传统中没有提取可作民族认同的核心,而民族主体性的缺失使得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对外表达上均不能充分展现。因为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显示出其较之日本远为迟缓的现代化步骤,西方留下了“中国落后”而“日本进步”的印象。中国被放在文明秩序的另一端,西方世界既会因为看到新奇的异域景象而赞叹,也会因为异域的景象离他们所定义的文明景观相距甚远而贬斥.当作为旧帝国的奇观色彩退却,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政治和经济实力日趋强大,但在文化上能否输出让外界折服的新形象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本文就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问题,从表征到背后动因的探讨,提示出中国对外表达的几条建议:一是将现代化历程中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当下的现实境遇连接起来作紧扣当代命运的表达,而不是执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两端,将形象展示化为虚幻的符号;二是不囿于符号在具体传播情境中获得的一时回应,而是着意于当代中国的精神超越层面来选择贴切的符号;三是尊重文化艺术多样化的趋势,给予国家形象全面多元的呈现;四是推进制度和舆论空间的日益开放,在多种声音的交锋中逐步培育起新的民族主体性,并且以具有世界意识的眼光来构建全新的、自信的对外表达模式。如此,希望为世界格局中如何有效呈现国家形象和进行开放性的交流互动这一当下迫切问题提供某种启示。
二、奋发进取 开拓中国邮政新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奋发进取 开拓中国邮政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金融支农 |
2.1.2 金融支农政策 |
2.1.3 公共政策执行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策执行理论 |
2.2.2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3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4 农村金融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3.1 P县执行的金融支农政策 |
3.1.1 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的金融支农政策 |
3.1.2 山东省制定出台的金融支农政策 |
3.1.3 P县制定出台的金融支农政策 |
3.2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现状 |
3.2.1 政策内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强化支农工作 |
3.2.2 执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 |
3.2.3 目标群体:加大政策宣传提高目标群体政策知晓度 |
3.2.4 政策环境: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3.3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取得的基本成效 |
3.3.1 涉农贷款总量稳步增长 |
3.3.2 涉农主体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
3.3.3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情况问卷调查和问题分析 |
4.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2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4.2 基于社会调研的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策设计 |
4.2.2 执行主体 |
4.2.3 目标群体 |
4.2.4 政策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探讨 |
5.1 政策设计 |
5.1.1 优化金融支农政策的农业保险、风险补偿、担保等配套制度 |
5.1.2 明确金融支农的责任分工 |
5.1.3 从政策上给予金融机构激励 |
5.2 执行主体方面 |
5.2.1 建立内部引导激励机制 |
5.2.2 加快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
5.3 目标群体方面 |
5.3.1 提升政策认可度和参与度 |
5.3.2 加强自身素质提升获贷能力 |
5.4 政策环境方面 |
5.4.1 规范银行监管考核 |
5.4.2 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积极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情况问卷 |
附录B 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情况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党中央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 |
2.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创新点 |
二、红色文化基本解读及其在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
(一)红色文化基本解读 |
1.红色文化的内涵 |
2.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3.红色文化的特点 |
(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 |
2.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 |
3.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
三、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现状调查 |
1.调查方法 |
2.调查内容 |
3.调查对象 |
(二)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现状分析 |
1.对红色文化感兴趣但认知却较为模糊 |
2.在认可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却容易受其他文化的影响 |
3.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心理 |
四、影响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
1.西方文化的渗透 |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
3.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完善 |
(二)高校宣传教育因素的影响 |
1.宣传红色文化的力度欠缺 |
2.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
3.未能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1.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较为淡薄 |
2.以追求个性发展排斥红色文化 |
3.对红色文化的甄别能力较差 |
五、加强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认同与传承的对策 |
(一)加强社会红色文化环境建设 |
1.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2.通过新媒体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 |
3.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
(二)增强高校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氛围 |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
2.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
3.组建高校红色文化社团 |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
1.积极学习红色文化理论知识 |
2.主动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
3.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4)Z银行人才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银行业发展概况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2 人才流失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普莱斯模型 |
2.2.3 MRE模型 |
2.2.4 关于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研究 |
2.3 工作满意度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
2.3.1 工作满意度的涵义 |
2.3.2 工作满意度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
2.4 银行人才流失的影响 |
2.4.1 增加银行的成本 |
2.4.2 带走银行的资产 |
2.4.3 降低组织的士气 |
2.5 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管理的有效实践 |
2.5.1 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考核策略 |
2.5.2 花旗银行的薪酬福利制度 |
2.5.3 汇丰银行的激励策略 |
2.5.4 瑞典银行的文化建设 |
2.5.5 国外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3 Z银行浙江省分行人才流失概况 |
3.1 Z银行浙江省分行概况 |
3.1.1 Z银行浙江省分行简介 |
3.1.2 Z银行浙江省分行组织结构 |
3.1.3 Z银行浙江省分行人力资源现状 |
3.2 Z银行浙江省分行人才流失情况 |
3.2.1 人才流失率情况 |
3.2.2 Z银行人才离职的特点 |
4 Z银行人才流失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1 离职员工问卷调查与分析 |
4.1.2 在职员工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 Z银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
4.2.1 缺乏良好的银行文化氛围 |
4.2.2 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
4.2.3 缺乏灵活的薪酬制度体系 |
4.2.4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
4.2.5 缺乏畅通的职位发展通道 |
4.2.6 缺乏健全的员工培训机制 |
5 Z银行人才流失应对策略 |
5.1 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5.2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规划 |
5.3 积极完善宽带薪酬制度 |
5.4 有效运用绩效管理系统 |
5.5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
5.6 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Z银行浙江省分行离职员工调查问卷 |
附录 2:Z银行浙江省分行基层员工满意度及离职倾向调查问卷 |
致谢 |
(5)打造一支合格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把握队伍建设根本 |
二、切实提高本领能力素质 |
三、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 |
(6)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第一章 王韬主要生平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二、近代苏州的衰退与近代上海的崛起 |
第二节 主要生平 |
一、成长甫里,才华初显 |
二、佣书西舍,接触西学 |
三、流亡香港,思想飞跃 |
四、漫游海外,眼界大开 |
第二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 |
第一节 新型人才观 |
一、“自强尤以得人为先” |
二、“惟以材干品诣为衡量” |
三、“才有数等” |
四、“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 |
第二节 批判晚清教育和科举制度 |
一、揭露晚清教育弊端 |
二、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
第三节 学校教育改革 |
一、改革科举制度 |
二、普及大众教育 |
三、培养实用人才 |
第四节 社会教育改革 |
一、译着近代科学书籍 |
二、创办《循环日报》 |
三、积极宣传变法主张 |
四、兴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院 |
第三章 王韬在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实践 |
第一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创立 |
第二节 上海格致书院的改革 |
一、秉承办学宗旨,确立教育目标 |
二、改革招生模式,扩大教育对象 |
三、重构教学内容,引进西学知识 |
四、聘请外籍教师,集聚国内名师 |
五、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创新考课制度 |
一、考课制度的建立 |
二、考课制度的特点 |
第四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的渊源 |
第一节 深厚的儒学修养 |
一、经世致用的报国理想 |
二、求变革新的创新思想 |
三、崇尚中庸的哲学方法 |
四、“大一统”的传统意识 |
第二节 长期的西学熏陶 |
一、全新的“夷夏观” |
二、“重民”的民主思想 |
三、实用的功利主义思想 |
第三节 友人的影响 |
一、国外友人 |
二、国内友人 |
第五章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
第一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特征 |
一、民族性 |
二、实用性 |
三、开放性 |
四、矛盾性 |
第二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贡献 |
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践行者 |
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推动者 |
三、近代新学发展的先驱者 |
第三节 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局限 |
一、过分强调“教育救国”的作用 |
二、未能摆脱“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
三、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论体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和关系界定 |
2.1 公共文化服务 |
2.1.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分类和特征 |
2.1.2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
2.2 关系界定 |
2.2.1 集邮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关系 |
2.2.2 集邮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 |
第三章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 |
3.1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分析 |
3.1.1 广东集邮对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定位 |
3.1.2 广东集邮践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方向 |
3.2 广东集邮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3.2.1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类型 |
3.2.2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
3.3 广东集邮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服务资源投入不足 |
3.3.2 地区、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 |
3.3.3 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欠丰富 |
第四章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
4.1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升的关键体现 |
4.1.1 扩大集邮文化服务覆盖面 |
4.1.2 社会多元文化形态融合发展 |
4.1.3 在文化大发展中体现主流文化地位 |
4.2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先行探索 |
4.2.1 广州集邮文化服务 |
4.2.2 江门集邮文化服务 |
4.2.3 中山集邮文化服务 |
4.3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内部策略 |
4.3.1 现代化转型 |
4.3.2 完善集邮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4.3.3 构建集邮文化服务体系 |
4.4 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外部手段 |
4.4.1 加快集邮文化服务网点的层级规划和建设 |
4.4.2 建立健全集邮文化受众组织,推广信息化服务应用 |
4.4.3 创新集邮文化和集邮活动宣传形式 |
4.4.4 把集邮文化活动和地方文化活动相结合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2.2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2.2.1 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 |
2.2.2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
2.2.3 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
2.3 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4 心理资本的干预 |
2.5 心理资本的研究趋势 |
第3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1 预测问卷的编制 |
3.1.1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维度建构 |
3.1.2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项目编制 |
3.1.3 预测问卷的施测与项目分析 |
3.2 预测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3.2.1 因素分析的适当性 |
3.2.2 因素的确立和命名 |
3.2.3 问卷的信度 |
3.2.4 问卷的效度 |
3.3 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3.3.1 模型评价标准 |
3.3.2 模型的比较和修正 |
3.3.3 大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的确立 |
第4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一般现状研究 |
4.1 正式问卷的施测与回收 |
4.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一般特点 |
4.3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研究 |
4.3.1 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等维度上的差异 |
4.3.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年级差异 |
4.3.3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专业差异 |
4.3.4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经济状况差异 |
4.3.5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家庭教养差异 |
4.3.6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学习成绩差异 |
4.3.7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人际关系差异 |
第5章 总结及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建议 |
5.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总结 |
5.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措施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心理资本预测问卷 |
附录二 大学生心理资本正式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关于研究现状讨论的再讨论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主旨及构想 |
第一章 什么代表"中国"——世博会上的中国展品 |
第一节 传统型展品所代表的古典国家形象观 |
一、传统型展品的选择 |
二、就展品问题而引起的维护国家形象的斗争 |
第二节 现代型展品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形象 |
一、围绕展品的现代化吁求 |
二、展现中国现代形象的展品类型 |
第三节 展品中的政治诉求 |
一、清朝御容在世博会上的展示 |
二、民国的领袖、党义、国家文化宣传 |
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输出 |
第二章 如何呈现"中国"——世博会上中国的展馆及展示方式 |
第一节 强调民族特色的展馆建筑 |
一、作为国家象征的传统官式建筑样式 |
二、传统构筑物:牌楼、亭子与长城 |
三、传统符号+现代技术的建馆模式 |
四、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纷争 |
第二节 试图既追寻时潮又立足本土的展示方式 |
一、世博会展示体系的演变 |
二、转向现代的中国展品分类体系 |
三、新型展示模式:使用模型和力求立体全方位的陈列 |
四、展示体系的转变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
第三章 谁的"中国"——中国参加世博会历程中的各方力量 |
第一节 晚清政府:由漠视到重视 |
一、赫德主导下的中国早期参展 |
二、舆论浪潮中的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参展 |
三、博览会承办权的转移 |
四、学习仿效世博会的产物——南洋劝业会 |
第二节 民国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境况下的官商合作 |
一、参展巴拿马世博会:树立新造国形象,促进工商业发展 |
二、孙传芳倡导参加费城世博会,以改良精品、发扬国华 |
三、参展比利时世博会:发展国际贸易,提高国际地位 |
四、参展芝加哥世博会:提倡国货,强调贸易竞争 |
五、纽约、金门世博会,本欲参展以推销特产,反映新成就 |
第三节 新中国政府:综合国力提升中的强力表现 |
一、承担赴外展览任务的中国贸促会 |
二、申办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架构 |
三、参加和举办世博会中的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 |
第四章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以中日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比较为中心 |
第一节 20世纪中叶以前世博会上的中国与日本 |
一、早期世博会上,西方人眼中的中日之别 |
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不对等的中日展示 |
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中国奇观与日本文明展示 |
四、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方观照下的中日展示以及广受关注的中国展区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所注目的世博会上的中国 |
一、诺克斯威尔世博会上的"中国热" |
二、爱知世博会:中国作为飞速发展的"世界工厂" |
第三节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形象展示的意义 |
第五章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形象展示的民族动因 |
第一节 中国符号与创新焦虑 |
第二节 视觉表征背后的民族动因 |
第三节 形象展示与民族主体性 |
结论 |
附录:表格1 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和获奖概况表 |
表格2 世博会的中国展区概况表 |
表格3 中国参加世博会历程中的政府反应简况表 |
表格4 新中国(1949—1981)参加国际博览会简况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奋发进取 开拓中国邮政新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P县金融支农政策执行研究[D]. 张珊.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红色文化在湖北省大学生中的认同与传承研究[D]. 卫桦臻. 湖北大学, 2019(05)
- [4]Z银行人才流失原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 傅灿枫.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5]打造一支合格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J]. 殷陆君. 报林, 2018(04)
- [6]王韬教育改革思想和实践研究[D]. 陈超凡.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7]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广东集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D]. 李舒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9]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 蒋苏芹. 南昌大学, 2011(07)
- [10]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D]. 胡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