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张露[2](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张立鹏[3](2009)在《一汽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汽从1953年建厂时采用苏联模式,到后来的自主发展,改革开放后与德国大众公司、日本丰田公司合资合作,到当前的自主创新新时期,应该说,所秉承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国外着名汽车企业的合资合作不仅是利用外国资金的基本形式,也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融合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但是,必须看到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决策思维、企业行为方式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确认识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努力搞好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管理冲突,对促进合资企业乃至集团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汽集团一方面经历了合资合作的漫长历程,另一方面也即将面临以自主为基础面向海外发展、走出去的新选择,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应该在总结原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管理的新突破。一汽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研究方面,尤其在文化融合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上,还没有较清晰的认识,尚缺乏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本人在一汽的工作实践,以及从事的工作领域与企业文化领域较近,体会到了面对未来企业文化适应性方面的不足,故此选择了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作为论文研究内容。本文在深入分析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融合、跨文化管理等相关基础理论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回顾了一汽及一汽合资企业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在此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状况,提出了在一汽发展战略下的新文化战略的基础文化建设构想。
李亚雄[4](2005)在《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 ——以江厂为个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一家百年老厂——江厂为研究个案,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视角,考察了新中国建立以后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本文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从政企合一到分离的过程。在研究政企合一阶段的国营工厂时,本项研究主要把国营工厂看作是国家的一部分,从这一点出发,去分析国营工厂的制度结构及运作。在研究当代的国有企业时,本项研究则把国家、国有企业和国企职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能动主体,着力于揭示三者之间的互动以及由互动形成的关系。从江厂的情况可以看到,改革以来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从行政隶属关系向产权关系转变。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内部也正在重构。虽然这两方面的重构远未结束,但它们已经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论文第一章概述了江厂从解放前的国营工厂到社会主义国营工厂的历史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企合一的国营工厂制度形成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政企合一的工厂体制是自上而下强制性变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和国家垄断经济的直接结果;从微观上看,政企合一体制的形成意味着工厂制度的重构。 第二章从权力结构、组织结构、政治分化与政治动员四个方面剖析了政企合一的工厂体制。这一时期,国家政权的权威成了国营工厂支配性的权威,国营工厂的结构和功能充分体现了国家化、政治化、全能化的特点。从根本上说,国营工厂政企合一的性质反映了社会体制的性质,并且适应了特定社会体制的需要。 第三章对政企合一体制下的劳动及劳动者的状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政企合一体制下,国家主导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对企业的依赖实质上表现为他对国家的依赖。从另一个方面看,这种领带增加了劳动者的反向权力,使工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策略。 第四章考察了改革以来江厂与国家关系的重构。本文分两个阶段阐述了江厂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从目前来看,江厂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双元性、混合性的特点。一方面,国家仍然通过国有企业完成某些政治性与行政性的职能;另一方面,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日益凸显出来。 第五章从企业内部权力、劳动从事制度、分配制度、国企工人与企业、国家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考察了改革以来江厂内部的重构。国有企业内部的变革直接受制于它与国家关系的变革。当国有企业仍然依赖于国家时,国有企业的单位性质很难改革。只有当国有企业减弱了对国家的依赖之后,国有企业的权力、组织、制度与劳动关系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本项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产权关系的脆弱性导致出资人不能有效约束管理层,而国企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则导致冲突不具有建设性。 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且强调从国家与社会互动演化的观点理解国企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变革。
鲁乙酉[5](2002)在《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文中指出 今冬首场风雪降临车城之际,一汽集团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梁志受公司党政、工会领导委托,顶风冒雪到一汽技术中心看望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40名特困大学生。今年8月,一汽技术中心新来了79名大学生。厂里在进行生活调查时发现:这些大学生约有一半家住贫困山区或农村,家庭负担十分沉重。张志军即要负担河北农村白发双亲的晚年生活,又要供养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妹妹;刘丽要负责偿还父亲广东打工,车祸致残欠下的5万多元医疗费;许真要为身患癌症的父亲求
二、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一汽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含义 |
2.2 国外跨文化管理问题研究 |
2.3 合资合作企业文化融合的几种模式 |
2.4 跨文化管理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
第三章 国内外汽车业及一汽合资合作的发展过程 |
3.1 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过程 |
3.2 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发展概况 |
3.3 一汽合资企业发展历程 |
第四章 一汽合资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差异与冲突 |
4.1 一汽文化发展过程 |
4.2 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 |
4.3 一汽中日合资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 |
4.4 一汽中德合资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 |
第五章 一汽合资企业的文化融合过程 |
5.1 全面推广TPS,探索学习借鉴丰田管理文化之路 |
5.2 在相互磨合中前行,探索中德文化融合之路 |
第六章 从多元文化的融合走向新文化建设 |
6.1 世界着名汽车企业的企业文化 |
6.2 制定一汽新文化发展战略 |
6.3 新文化战略的推进 |
6.4 新文化战略的基础文化建设构想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 ——以江厂为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视角 |
四、方法论、方法与资料 |
五、论文结构 |
六、个案概况 |
第一章 政企合一制度的形成 |
一、旧时代的江厂 |
二、向新工厂体制的演进 |
三、党的一元化领导、国家垄断经济与国企的政企合一 |
第二章 政企合一体制下的工厂:权力、组织结构、分化与动员 |
一、国家权力 |
二、国营工厂内部的权力架构 |
三、组织结构 |
四、政治、阶级与分层 |
五、政治动员 |
第三章 政企合一体制下的劳动与劳动者 |
一、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 |
二、劳动组织与管理 |
三、政企合一体制下的工人 |
第四章 新时期的工厂:与国家关系的重构 |
一、国有工厂与政治国家 |
二、传统体制下的变革:国有工厂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利益调整 |
三、艰难的突破:从行政隶属关系到产权关系 |
第五章 权力、组织、制度与劳动:对转型期江厂内部的考察 |
一、企业内部的权力 |
二、身份困局与组织变革 |
三、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 |
四、制度变革中的国企工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3]一汽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D]. 张立鹏. 天津大学, 2009(S2)
- [4]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 ——以江厂为个案的研究[D]. 李亚雄.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5]一汽关爱来厂工作的特困大学生[J]. 鲁乙酉. 劳动世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