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廖茂林,占妍泓,周灵,孙传旺,张智勇[1](202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文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意蕴。其重要内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保障民生福祉。公园城市,则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对工业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与科学实践。它是自然生态域和城市社会场的深度耦合,是以健全的生态系统为依托所塑造出的现代新型城市,也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从经济价值理论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时代的公园城市发展,其关键内涵就在于生态价值转化,即在城市建设中探寻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探索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文章从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厘清了公园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理论内涵,并从价值论的创新角度解读了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机制和主要路径。从理论维度和实践路径明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引领公园城市的发展变革,推动新时代下的城市建设理念从工业逻辑回归生态逻辑,进一步强调公园城市是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和以生态价值转化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的全新发展范式,为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向而行、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机制,探寻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提供了重要思考。
王谋,刘君言[2](202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建设并非简单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降尺度"到城市层面,而是在城市层面赋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化、情景化和本土化的内涵,是在城市这一特殊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将可持续发展内化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维度。目前关于可持续城市的认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第一,关注城市的内部均衡,忽略对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环境负外部性和补偿问题;第二,过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均衡目标,忽略了发展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现;第三,城市形态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但在目前可持续城市的定义中该指标基本缺失。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水平,通过科学设计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对内对外功能,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社会公平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城市应对风险能力、宜居水平、居民福祉和对外提供经济、环境与社会治理正外部性的城市。目前对可持续城市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其实施路径还有待具体化、机制化,可持续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可以综合涵盖低碳、生态、产业、空间等专项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并引领城市均衡发展。
史枫[3](2021)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健康家庭》文中认为2013年10月,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发布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宣言》,提出"以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城市的繁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之后,第二、三、四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分别在墨西哥城、爱尔兰科克市、哥伦比亚麦德林市举行,大会主题从"建设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到"终身学习的全球理念和本土行动",再到"全民学习促进社会包容"。
李梦宇,谢露,张紫薇,熊承雪[4](2021)在《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内涵、特征、评价及成都实践》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成都发布"三步走"战略,提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目标,这迅速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从世界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的定量比较研究,就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现实水平进行分析和研判。研究发现,成都在全球连通性、社会治理能力、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世界城市的雏形,但在经济集聚程度、资源组织配置功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最后,在借鉴先进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
房亚明,刘远晶[5](2021)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配置》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市安全、健康与韧性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因素,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传统的基于政府意志或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城市社区空间配置机制容易忽视社区公共空间的治理功能与安全风险,也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空间权利的享有与保障。面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必须从城市全周期管理的高度审视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配置,将之纳入全过程民主的范畴予以统筹安排,有效保障和扩展居民空间权利与社会正义,强化城市治理韧性。
金俊植,冯彦茹[6](2021)在《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文中指出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概念,并在近年来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与"智慧"技术的统一在当代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值得关注。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项目中,采用智慧技术已被普遍认可,但智慧城市的实践者在实际中仍会遇到诸多操作上的困难。规划者面临一项复杂的挑战,即如何协调智慧可持续城市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观点、利益和冲突,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商、建筑企业和当地社区。本研究以中国苏州为例,探讨智慧可持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Q方法论来衡量智慧城市从业者的态度和主观看法。结果表明,苏州市政府必将引领智慧可持续城市的发展,但同时智慧城市需要允许不同发展模式的共存从而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更广泛的智慧城市建设。
范晓鹏[7](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梅洪尧[8](2021)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政策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
冯佳[9](2021)在《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城市与工业经历了空前规模与超速的变革,无节制的快速生活不仅没有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身却成为城市问题的根源所在。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维护城市地方特色和提高城市物质及人文环境、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迅速从欧洲蔓延至全球范围。我国慢城建设通常借助旅游开发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打造慢旅游项目为生活忙碌的人群提供宜居且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华阴市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西岳华山闻名全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但因长期受城景分离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华阴市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的缺失,造成华山庞大的游客群体只观华山不问华阴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基础上打造华阴国际慢城,既能填补城市功能空缺,促进本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又能拓展华山旅游服务基地,运用慢城理念引导游客从“快旅游”转向“慢休闲”,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本文首先在研究慢城起源及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慢城理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宏观层面论述慢城引入中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在中观层面辨析慢城与传统城镇建设的区别及特点,解读关于慢城的四点误区。其次,通过探讨慢城规划的方法及内容为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奠定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对比中外慢城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慢城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通过归纳国际慢城的建设准则,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要点构建中国慢城的规划导则,总结得出慢城要在总体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总体风貌构建、专项层面进行慢行交通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慢游系统规划的内容要点。最后,对华阴慢城进行合理选址,剖析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条件,辩证华山风景名胜区与华阴国际慢城之间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客源共享、快慢互补的逻辑关系。从需求整合、生态融合、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及旅游整合五方面对项目进行构思与定位,并分别从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慢行系统、慢游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和景观系统等方面提出规划内容要点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陈璐[10](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二、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引领 |
2 公园城市是推进生态文明转型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
2.1 公园城市是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 |
2.2 公园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范式的根本性变革 |
2.3 公园城市的理论内涵 |
2.4 公园城市的指导价值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公园城市未来发展 |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公园城市建设理念 |
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城市发展范式 |
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构建公园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
3.3.1 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学内涵 |
3.3.2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机制 |
(2)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可持续城市提出及实践历程 |
二、可持续城市定义的主要观点 |
三、可持续城市定义和认识的不足 |
1. 关注城市的内部均衡,忽略对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环境负外部性和补偿问题 |
2. 过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均衡目标,忽略了发展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现 |
3. 城市形态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指标,但在目前可持续城市的定义中该指标基本缺失 |
四、可持续城市的定义和特点 |
1. 如何定义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可持续城市 |
2. 可持续城市的特点与其他类型城市的区别 |
五、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 |
六、可持续城市实施前景与推进机制 |
1. 可持续城市实施前景 |
2. 可持续城市推进机制 |
结论 |
(3)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健康家庭(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型城市与生态城市融合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二、学习型社区与绿色社区融合打造生态学习社区新样态 |
三、学习型家庭与健康家庭融合创建绿色健康生活新方式 |
(5)人本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配置的人本主义诉求 |
(一)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回归体现城市社会属性 |
(二)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回归有利于“城市病”治理 |
(三)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回归契合居民空间权利诉求 |
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配置的人本主义反思 |
(一)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人本理念落实不到位 |
(二)社区公共空间配置的“差序格局”与公平性缺失 |
(三)社区公共空间的供给不平衡与社会功能偏差 |
(四)社区公共空间配置的主体缺位与保障缺失 |
四、人本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一)以人本主义理念推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提质增效 |
(二)塑造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配置格局 |
(三)强化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治理功能 |
(四)以全过程民主保障社区居民的公共空间主体地位 |
五、结语 |
(6)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与可持续城市的概念 |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
(二)国际智慧城市案例 |
1. 韩国松岛 |
2. 荷兰阿姆斯特丹 |
3. 西班牙巴塞罗那 |
(三)融合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理念 |
二、苏州的智慧城市发展 |
(一)中国的智慧城市 |
(二)苏州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
三、Q方法论调查 |
(一)Q方法论综述 |
(二)实施Q方法论 |
四、Q分析与研究发现 |
(一)话语A:公共部门主导的视角 |
(二)话语B:私营部门主导视角 |
(三)Q调查结果摘要 |
五、对未来苏州的建议 |
(一)制定新的智慧城市一体化战略 |
(二)从本土文化的角度设计智慧苏州 |
(三)新智慧苏州的制度保障 |
(四)新智慧苏州的工作流程协调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导致慢城发展模式的出现 |
1.1.2 慢城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思路 |
1.1.3 华阴市建设国际慢城的需求与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3.2 国内慢城理论及实践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慢城理念及相关研究 |
2.1 慢城定义及内涵 |
2.1.1 慢城定义 |
2.1.2 慢城内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田园城市理论 |
2.2.2 宜居城市理论 |
2.2.3 健康城市理论 |
2.2.4 生活圈理论 |
2.2.5 慢旅游理论 |
2.3 慢城理念及其适用性解释 |
2.3.1 慢城适用对象 |
2.3.2 慢城理念误区 |
2.3.3 慢城建设特点 |
2.3.4 慢城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 |
2.4 慢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
2.4.1 体现人本思想 |
2.4.2 促进健康老龄化 |
2.4.3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 |
2.4.4 建设高质量小城镇 |
2.4.5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
2.5 慢城实践对中国城镇建设的启示 |
2.5.1 实行健康生活方式 |
2.5.2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
2.5.3 营造宜居公共空间 |
2.5.4 打造独特景观风貌 |
2.5.5 公众政策理念普及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慢城规划内容及方法探索 |
3.1 国内外慢城案例分析研究 |
3.1.1 国外慢城案例分析 |
3.1.2 国内慢城案例分析 |
3.1.3 国内外慢城发展模式比较 |
3.1.4 中国慢城发展趋势及建议 |
3.2 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2.1 国际慢城标准及准则 |
3.2.2 中国慢城规划内容导则构建 |
3.3 总体规划层面 |
3.3.1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
3.3.2 城市总体风貌构建 |
3.4 专项层面规划 |
3.4.1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
3.4.2 慢游系统规划 |
3.4.3 慢城景观系统规划 |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阴国际慢城可行性分析 |
4.1 项目缘起及选址 |
4.1.1 项目缘起 |
4.1.2 上位规划解读 |
4.1.3 项目选址 |
4.2 区域条件认知 |
4.2.1 区域发展格局 |
4.2.2 区域交通条件 |
4.2.3 区域资源分析 |
4.3 现状条件认知 |
4.3.1 用地布局情况 |
4.3.2 现状交通条件 |
4.3.3 现状建筑分析 |
4.3.4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
4.4 与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
4.4.1 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
4.4.2 客源共享关系 |
4.5 综合分析 |
4.5.1 慢城建设的环境基础 |
4.5.2 慢城建设的现实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 |
5.1 构思及定位 |
5.1.1 发展构思 |
5.1.2 慢城理念融合 |
5.1.3 发展定位 |
5.2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内容 |
5.2.1 功能结构分析 |
5.2.2 用地布局规划 |
5.2.3 综合交通规划 |
5.2.4 慢行系统规划 |
5.2.5 慢游系统规划 |
5.2.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2.7 市政设施配套 |
5.2.8 景观系统规划 |
5.3 华阴国际慢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3.1 慢城品牌营销 |
5.3.2 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
5.3.3 组织机构与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 |
2.2.3 系统评价理论 |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
2.3.1 确权方法 |
2.3.2 云模型 |
2.3.3 障碍诊断模型 |
2.3.4 最小方差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3.1 评价框架研究 |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设置 |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
3.4.4 评价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2.3 客观组合权重 |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
5.1.1 阻碍度模型 |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J]. 廖茂林,占妍泓,周灵,孙传旺,张智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 [2]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J]. 王谋,刘君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06)
- [3]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健康家庭[J]. 史枫. 当代职业教育, 2021(06)
- [4]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内涵、特征、评价及成都实践[J]. 李梦宇,谢露,张紫薇,熊承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5]人本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配置[J]. 房亚明,刘远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04)
- [6]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A]. 金俊植,冯彦茹. “未来苏州”专题文集, 2021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 梅洪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9]华阴国际慢城规划研究[D]. 冯佳. 西北大学, 2021(12)
- [10]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