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江主要河段岩心烃类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中国珠江主要河段岩心烃类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一、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of hydrocarbon contaminants in a core from the majo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开晓莉[1](2021)在《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作为两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可在河流水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下,在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之间迁移转化,对水环境造成持久性影响,探明其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作用机制及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水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OC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同位素定年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重金属和OC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历史沉降记录、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作用机制及吸附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地对重金属和OCPs在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来源、归宿及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倍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在不断的降低,重金属中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大,Cr和Hg在某些断面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可能。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产生的Cd和Hg的复合型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19种OCPs,检出含量范围为nd~36.527ng·g-1,检出率为79.05%,OCPs污染以DDTs和Endosulfan为主。整个河流OCP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5~20cm沉积范围内污染峰明显。OCPs中Endosulfan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在5~10cm沉积范围内可能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4类典型的OCPs(HCHs、DDTs、Endosulfan及Chlordane)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残留,但近些年局部地区环境中有少量林丹、三氯杀螨醇、硫丹及氯丹类化合物的输入。(2)利用210Pb同位素定年法进行重金属和OCPs的沉降记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和OCPs从1977~2017年期间的沉降记录,其中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关,OCPs与使用量相关。在1977~2017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的加剧,而OCPs污染程度基本上在不断减弱,重金属和OCPs分别在1993~2001年、1985~1993年期间污染明显。(3)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OCPs、重金属、理化参数及营养元素之间的赋存关系和作用机制,优选建立了重金属、OCPs吸附量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Cd与Hg、As与Pb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分布规律,而Cr的富集有着较独立的形成因素,表层沉积物中TOC、盐度分别对Cd和Pb的积累和迁移有一定的影响,Cd与TOC具有亲源性,Pb释放量的增幅随盐度梯度增加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在高盐度环境下表层沉积物对DDTs拥有更大的吸附效率,而γ-HCH和HCHs的含量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TN和TP分别对EndosulfanⅡ和DDT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重金属Cr和Pb对Endosulfan,Cd对p,p’-DDT,As对Heptachlor epoxide和DDE,以及Pb对p,p’-DDE和DDE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均有一定的影响。(4)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周边1600余名居民的基础、饮水及皮肤暴露参数进行研究发现:人群饮水摄入率、涉水行为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受城乡、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差异,皮肤比表面积也受年龄、城乡、性别等因素的影响。(5)通过对水体重金属和OCPs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和OCPs对不同人群所致健康总风险水平在1.575×10-5~1.640×10-4a-1之间,且枯水期>春汛期>夏汛期,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男性>女性,人群年龄越小,所受健康风险越大,女性所受皮肤暴露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18~40岁城市女性。手部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部位,且成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水环境中致癌重金属为重点控制的健康风险因子,尤其是As,且枯水期为重点关注时期。以上研究成果为控制清水河重金属和OCPs污染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治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薛保铭[2](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罗仿[3](2021)在《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河口海岸带溶解氧的变化关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控制着近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和再循环。近几十年来,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陆续报道了珠江口底层水体存在大面积的季节性低氧区。河口地区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通道,水体缺氧环境演化主要受水体分层等自然过程和人类主导的营养盐输入控制。受限于河口海洋环境的监测记录的不足,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地质载体对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历史演变记录进行重建,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演化规律。海洋沉积物能满足长时间尺度连续沉积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记录了连续的古环境演化信息,是反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良好研究载体。本文选取位于目前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沉积柱(WS),在对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前提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厘清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距今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根据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共同确定了WS钻孔的年代框架。利用沉积物Ti含量、Al/K比值、重金属元素(Cu、Pb)指标以及有机质来源分析来揭示陆源输入变化,同时结合初级生产力与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关系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环境的强烈改造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沉积物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Fe-Mn-Mo)的分布特征,首次重建了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海岸带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珠江口过去2000年沉积记录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现代河口环境变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过去2000年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输送到河口海岸带的营养盐不断增加,进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沉积物TOC/TN比值分析了珠江口不同时期有机质来源变化:WS钻孔中的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较大,近2000年来,陆源有机碳绝对含量呈波动变化,但其占总有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而海洋有机质相对比例和绝对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在最近1000年更为突出。沉积柱矿物成份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珠江口水动力变化过程,不同矿物组成和分布的差异显示近2000年以来水动力过程相对增强。我们关注的几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本研究区,Cu、Pb和V三个元素均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它们进入沉积物中的主要方式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结合陆源输入指标和有机质组份分析,珠江口Cu、Pb和V的富集趋势并不能有效指示缺氧事件发生。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o元素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吸附而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年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但在三个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短暂增强。我们还进一步尝试厘清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的珠江口水体缺氧演化的控制机制。在过去2000年东亚夏季风对华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将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盐不断增加,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海洋有机质的降解使珠江口底层海水的氧化性整体呈不断减弱趋势。而在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三个温暖时期的降水量相对增多,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缩短,不利于水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增殖,海源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化学耗氧量降低导致水体氧化性短暂增强。以上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导致的陆源输入营养盐增加和自然气候调控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是形成了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当前趋势的根本原因。

高苑,夏嘉,司徒嘉杰,谭靖千,王思波,王遥平[4](2021)在《南海北部近海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组成及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南海北部近海区域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组成及分布特征,讨论全新世早期火历史及气候变化。【方法】利用AMS 14C定年技术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全新世早期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柱状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南海北部近海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浓度范围为8.58~17.48 ng/g,在约10 000 a B.P.的全新世早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波动变化,与TOC变化基本同步。【结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南海北部近海陆源区域自然火灾产生的焦炭残渣。PAHs的沉积浓度变化间接指示了全新世早期东亚季风的强度变化。

李思伟[5](2020)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文中提出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三者的交汇区,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其在中、新生代板块构造重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珠江口盆地是新生代发育在南海北部陆缘的边缘海盆地,形成演化经历了完整的裂谷演化阶段,地层中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不仅完整地记录了盆地形成初始演化阶段的火山作用过程,而且还是本区最具有油气勘探前景的有利储层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质证据的局限,关于深部埋藏的火山岩岩石成因、时空配置关系以及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仍然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选取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钻井钻遇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钻井、测井、U-Pb锆石测年、地球化学及地震资料,对本区火山岩进行详细的岩性鉴定、岩相-测井相-地震相划分,开展火山岩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并且对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对火山机构外部界面进行识别、内部火山岩岩相进行地震刻画,总结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分析岩石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南海北部陆缘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1.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发育特征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粗面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粗面质角砾熔岩、英安质凝灰岩5种火山岩岩性。主要发育有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侵出相外带亚相、侵出相中带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爆发相空落亚相和火山沉积相含外碎屑火山沉积亚相6个火山岩岩相。2.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中岩浆结晶年龄时代为早古近纪,火山喷发从59.15±0.77 Ma一直持续至57.53±0.72 Ma之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具有高硅SiO2=60.3%70.44%,高钾2.39%5.71%;K2O/Na2O=0.481.34,TiO2=0.43%0.72%,碱含量中等偏低Na2O+K2O=5.59%9.57%的特征。利用花岗岩的S-I-M-A型分类方案在相关地球化学图解中进行投图,结果显示研究区火山岩样品总体上属于I型花岗岩。在R1-R2构造判别图解中,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主要落在晚造山期花岗岩范围内,结合Yb+Ta-Rb、Y+Nb-Rb、Yb-Ta和Y-Nb图解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形成于洋壳向陆壳俯冲相关的火山弧环境。通过对比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的SiO2、Al2O3和MgO等主量元素含量以及Y、Sr含量、(La/Yb)N值,Sr/Y值等微量元素特征,综合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中显示具有轻微正的Eu异常,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特征,认为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属于埃达克岩,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火山岩样品的相容元素(如Cr、Ni)的含量较低,K2O含量较高以及部分样品显示轻微的正铕异常(δEu=1.331.88)的特点,在MgO-SiO2和Ni-Mg#图解中可以看出研究区埃达克岩属于下地壳成因。3.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4种类型储集空间。原生孔隙有粒间孔和原生气孔,次生孔隙为斑晶溶蚀孔和基质溶蚀孔,原生裂缝有斑晶炸裂缝和基质收缩缝,次生裂缝为构造裂缝和构造溶蚀缝,其中粒间孔和构造溶蚀缝对有效孔隙贡献最大,构造裂缝多为后期热液作用充填。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多数样品的孔隙度大于4%,孔隙度分布在4.2-5.9%之间,平均孔隙度为5.3%。渗透率分布较为集中0.0016-0.0024mD,平均渗透率为0.0021mD,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二者均随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为5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火山岩储层也分为5种孔隙结构类型,分别为单峰偏细态型,单峰偏粗态型,双峰偏细态型,双峰细态型和单峰细态型。4.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地震刻画及分布规律结合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震属性分析,对研究区火山岩进行了平、剖面识别,结果表明原认为是基底顶面的Tg之下发育一套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同裂谷阶段火山岩。南海北部陆缘全区发育的始新统-上新统沉积序列是在该火山岩顶面(Tg反射层)之上形成的同-后裂谷阶段盆地充填,该火山岩底面可在盆地范围内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全区追踪,本文将该层底面解释为Tgv。基底岩性以晚白垩世花岗岩为主,将前裂谷侵蚀面、削截面和拆离断层所组成的基底顶面解释为Tgb。研究区火山岩平面相序为:火山通道相→侵出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在近源相带附近厚度最大,远离近源相带向四周厚度减薄,最大厚度达1272m,一般厚度为8001000m。

张玉玺[6](2020)在《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是调查监测,调查的质量与效率是决定污染防治、修复、应急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场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是提升调查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电化学原理,以服务现场调查为目标,针对地下水典型污染指标Cr(VI)、Pb2+、NO2-、罗丹明B,开展电化学检测研究。采用碳基纳米材料,制备了四种高效、稳定,且环保、廉价、易得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研制的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构建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并在污染场地调查中进行了应用,为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工作手段,能够促进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进步及碳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检测中的发展。(1)通过科琴黑滴涂修饰碳布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Cr(Ⅵ)的CB/CCE电化学传感器。sp2键合科琴黑拥有大量的介孔作为内表面电荷传输通道,提高了电极的传感效率和催化性能。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5~483μM,检出限为9.88 nM。相比其他研究,科琴黑作为非金属催化剂,检测性能优势突出。(2)通过对碳布进行简单高温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Pb2+的hoCCE电化学传感器。处理后的碳布表面增加了酮基位点与缺陷程度,提升了导电性和检测灵敏性。最优条件下,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6~1.6μM,检出限为30 nM。(3)利用超声复合获得硒化铋与多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NO2-的Bi2Se3@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Bi2Se3和MWNTs分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活性比表面积和优效的电子转移速率,促进了NO2-的吸附及氧化。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6000μM,检出限为20 nM。传感器除性能高效外,也避免了使用金属催化剂产生的电极毒化和环境污染问题。(4)利用食人鱼溶液对多喷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和进一步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罗丹明B的MWNTs-COOH/GCE电化学传感器。羧基化的多臂碳纳米管提高了亲水性,暴露了更多的活性碳位点,利用羧基对罗丹明B的C=N键的氧化作用,实现了对RhB的高效检测。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得到线性检测范围为0.05~850 mM,检出限为 2.66 nM。(5)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保留了常用的电化学分析功能,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也无损失,并可用USB供电。结合便携式计算机、电化学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6)利用构建的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针对中山市Pb污染场地和西宁市Cr(VI)污染场地开展了应用调查,快速掌握了场地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分析了污染成因与模式,并对应用效果和经验进行总结,简易概况操作流程。

黄润秋[7](2020)在《江苏如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江苏如东近岸海域位于苏北辐射沙洲南翼,沉积动力环境复杂。随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人类开发活动剧增,大量的污染物被输送到该区域,对近岸海域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而研究区同时又是重要的海洋渔业经济产区。因此,研究该区域的污染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该海域海洋污染情况和指导海洋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根据对32个表层沉积物的分析测试结果,对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区。探明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空间分布、来源以及人类健康风险。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沉积物PAHs与不同影响因素间建立回归关系,并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揭示影响研究区PAHs分布的动力成因,构建PAHs在如东近岸海域的迁移规律,对指导当地近海渔业生产活动及近岸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江苏如东近岸海域沉积环境特征根据江苏如东近岸海域32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分与参数分析结果,探讨了沉积物类型、粒级组分及粒度参数分布特征。结合Folk三角图示法、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和泥沙起动公式将如东近岸海域划分为3个分区:近岸潮滩沙脊区、潮流通道区和辐射沙洲外缘区。研究结果表明,受物质来源和沉积动力变化的影响,研究区沉积物粒度主要分为3种,以砂质粉砂为主,平均含量为50%;粉砂质砂次之,平均含量为46.87%;砂含量最少,为3.13%。平均粒径介于25.65μm~171.72μm之间,平均值为70.61μm,其分布趋势与砂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分选性、偏度和峰态分别具有较差-差、近对称-极负偏、尖锐-很尖锐的特征。沉积物粒度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1)近岸潮滩-沙脊区,水深较浅,地形冲淤动态变化复杂,沉积物砂含量较多,粒径整体较粗,沉积物不易发生起动;2)潮流通道区,水道内部深度大,底部受水动力影响较小,黏土含量较多,粒径较细,难以达到沉积物起动速度;3)辐射沙洲外缘区,水深大,受潮流动力作用小,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并略有一定侵蚀,底层沉积物不易发生扰动。(2)表层沉积物PAH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沉积物中PAHs的研究表明,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为2.2–46.6 ng g-1(平均值8.36 ng g-1),低于其他沿海地区。从空间上看,PAHs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且近岸值低而深水区值较高。PMF结果显示,石油及工业来源,生物质及煤炭燃烧来源以及海上和车辆交通来源是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占PAHs总量的28.9%,25.5%,24.7%和20.9%。沉积物中PAHs的增量终身癌症风险指数(ILCR)<1×10-6,所有年龄段的癌症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当前食用该地区的海鲜不会造成健康风险。(3)PAHs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与黏土以及TOC有显着性差异,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和GWR对沉积物中PAHs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不同沉积动力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空间分布形式不一,黏土和TOC的回归系数以及Local R2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出现明显递变趋势,表现出沉积动力环境GWR拟合效果的制约。黏土作为影响PAHs分布更主导的因素,其含量与分布受制于沉积动力环境,在不同沉积环境有显着差异,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对研究区潮流和泥沙输运进行了模拟,表明沉积动力环境主导区域的沉积物分布格局,进而呈现出与当前沉积动力环境相匹配的PAHs空间分布特征。

王昊[8](2019)在《陆源活性硅在长江与黄河的输送、行为及对河口硅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硅与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的强度日益加强,诸如筑坝、氮与磷向水体的输入量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导致硅随地表径流的输送过程与通量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并进一步引发了河口与近岸生态环境的变化。硅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对于硅在河流的输送及其在河口的行为以及硅循环的认识仍有许多不足,这使我们无法准确揭示人类活动影响下硅循环的基本规律、变化趋势及生态环境效应等。因此,综合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大河流域与河口硅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及硅循环对生态环境变化做出的响应等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加深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属于当前硅循环研究方面的关键的切入点。本研究以长江与黄河大河流域和长江口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调查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活性硅(RSi)、颗粒有机碳(POC)及碳稳定同位素(13C)等参数,着重分析了长江与黄河活性硅与颗粒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来源与活性硅入海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活性硅由陆向海输送过程中的主要受控因素以及生物硅中有机碳、氮(POCBSi,PONBSi)与碳稳定同位素(13CBSi)的指示作用。而后,通过分析长江口沉积物中活性硅、有机碳的数据,并结合铅210(210Pb)测年与X-射线岩心扫描(XRF)的结果,探讨了长时间尺度内长江口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与活性硅的来源、组成、转化与埋藏过程以及影响长江口活性硅与颗粒有机碳埋藏的主要因素。上述工作旨在加强对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硅输送过程的认识,揭示河流物质输入变化对长江口硅循环的影响,以期为硅的陆-海循环及近海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与黄河RSi的组成存在显着的差异,黄河下游水体中的溶解硅(DSi)浓度显着低于长江,为长江的74%;而生物硅(BSi)浓度却为长江的3倍;黄河BSi/(DSi+BSi)的比值为0.49,明显高于长江的0.22。黄河下游水体中较高的BSi浓度与黄河水体中高的悬沙含量有关。长江RSi入海通量在丰水期、平水期与枯水期的分配比例为5.3:3.1:1.6,而黄河的比值为3.8:3.4:2.8;丰水期是长江物质输送的主要季节,而调水调沙过程是黄河RSi入海通量集中的主要时期。近几十年来,长江与黄河DSi年入海通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流域气候变化和筑坝导致的DSi浓度下降是影响长江DSi入海通量的主要因素。近些年,温度升高提高了长江流域硅酸盐的风化速率,DSi的产量得以增加,但流域水库效应所产生的DSi滞留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风化作用对水体DSi通量的贡献。自1985年至2001年,径流量与DSi浓度降低的共同作用对黄河下游DSi通量下降的贡献较大。(2)长江流域RSi浓度的分布受三峡大坝影响明显,DSi浓度的分布呈现中下游略低于上游的趋势,BSi在悬浮颗粒物(SPM)中的含量与悬浮颗粒浓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黄河流域DSi与BSi浓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流域的风化与土壤侵蚀过程,表现出与悬浮颗粒物含量相似的变化趋势。长江干流POC多来源于土壤侵蚀后进入水体的陆生碳3(C3)植物生产的POC。对应流域的土壤侵蚀对长江支流POC的贡献较低。相对于长江,黄河悬浮颗粒物中的POC存在较高的陆源碳4(C4)植物组成。不过,黄河流域POC的空间分布受到了C3与C4植物POC贡献差异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共同影响,这与长江的情况有所不同。陆生高等植物产生的植硅体是长江与黄河悬浮颗粒物中BSi的重要来源,且与水体SPM的浓度密切相关。长江干流中、下游植硅体占水体生物硅的比重高于上游与支流,黄河BSi中可能存在较高比例的C4植硅体。由于赋存于土壤或岩石中的老化POC组成较高,导致黄河碳氮比(C/N,原子比)较低,且C/N与13C的时空变化较弱。丰水期高的风化与侵蚀强度导致长江流域C/N与13C值较低。长江与黄河POCBSi对POC向海输送的贡献分别为0.28%与0.83%,说明生物硅圈闭碳对有机碳的由陆向海输送贡献有限。(3)在百年时间尺度上,长江口的陆源输入、初级生产以及长江流域的风化过程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陆源输入、流域风化强度的下降与长江口初级生产逐渐增强等,长江口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的C/N比逐渐增加。除陆源输入外,海洋硅藻的初级生产过程是决定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另一重要因素。长江口沉积物中的BSi矿化率与RSi矿化率均为0.52。陆源输入是长江口沉积物中POC和BSi的重要来源,分别占沉积物中POC和BSi的44%-73%与16-83%。1980年后,长江口初级生产结构与组成的变化造成沉积物中的BSi埋藏速率相对于C发生了明显的下降。三峡大坝筑坝对DSi的截留作用对长江口BSi埋藏效率的降低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A5-4与A6-6站位孔隙水中DSi向上覆水的释放通量分别为316μmol/(m2·d)与159μmol/(m2·d)。根据A6-6的收支平衡,BSi与其他无定形硅(Amorphous)是长江口沉积物中RSi埋藏的主要形式。在埋藏过程中,RSi在沉积物中向自生成岩硅(Anth-Si)的转化速率为20%,是活性硅在沉积物保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显示河流筑坝等人类活动对河口物质循环与埋藏的影响较为明显,并可能改变河口区域硅与碳循环的原有规律,相关认识对于深入研究流域物质循环与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为河流-河口相互作用与河口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的认识提供新视角。

刘大为[9](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茅晟懿,朱小畏,贾国东,吴能友[10](2018)在《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文中认为本文以南海北部粤东沿海夏季上升流三个短柱状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二醇化合物分布分析测试和二醇环境参数的定量化重建,初步探讨了过去80年来海水表层温度(SST)、上升流活动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交互关系。二醇温度指标(LDI)在粤东沿海地区较好地指示了年均SST,在三个岩心中均显示了整体增加的分布特征和相似的多年尺度变化趋势。此外,LDI-SST和二醇参数2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R2=0.85,n=49),其整体分布、多年尺度变化均和ENSO旋回一致,并且大部分高/低值和ENSO暖/冷年、南海夏季风强/弱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了二醇参数2可以作为粤东上升流强度变化(多年/单年尺度)的替代性指标。而1,14-二醇含量和ENSO指标在多年尺度上显示了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大部分高/低值和南海夏季风指数、ENSO指标呈反相分布,说明了仅用1,14-二醇含量不可反演粤东上升流。据此,利用二醇参数2初步重建了过去80年来粤东上升流演变信息:上升流强度整体上显示加强的分布趋势,大体上呈约25年周期变化。此外,三个岩心中1,15-C30(二醇/二醇+酮醇)比值和二醇参数2在整体上和多年尺度上均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可能与上升流活动导致的1,15-C30二醇母源再悬浮再氧化有关,而普遍较高的1,15-C30二醇比值(≥0.82)反映的强还原环境则和上升流地区水体中含氧量普遍偏低相关。

二、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of hydrocarbon contaminants in a core from the majo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of hydrocarbon contaminants in a core from the majo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OCPs和重金属污染物概述
        1.2.1 OCPs
        1.2.2 重金属污染物
        1.2.3 重金属和O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1 水体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2 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4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5 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1.5.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1.5.2 人群暴露参数研究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和河道特征
        2.1.3 流域水文要素
        2.1.4 重金属、OCPs残留概况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位的布设
        2.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3.1 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
        2.3.2 OCPs的测定
        2.3.3 重金属的测定
        2.3.4 沉积柱定年测试及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3.1 概述
    3.2 清水河沉积物中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3.2.1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3.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3.3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3.3.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的影响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分析方法
        3.3.3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控制因素及函数模型构建
    3.4 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3.4.1 沉积柱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3.4.2 沉积柱中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3.4.3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3.4.4 重金属沉积历史与区域GDP及人口变化的关联分析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3.5.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3.5.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5.3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毒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4.1 概述
    4.2 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2.1 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与污染特征
        4.2.2 沉积柱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3 沉积物中OCP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1 HCH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2 DDT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3 Chlordane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4 Endosulfan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4 OCPs的归趋及作用机制
        4.4.1 OCP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2 OCPs的主成分分析
    4.5 沉积物对OCPs吸附的控制因素及模型构建
        4.5.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OCPs吸附影响及模型构建
        4.5.2 沉积物中重金属对OCPs吸附的影响及模型构建
    4.6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环境行为和交换规律研究
        4.6.1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百分含量比较
        4.6.2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OCPs的富集情况
        4.6.3 OCP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分析
    4.7 清水河沉积物中OCPs生态风险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5.1 概述
    5.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参数
        5.2.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5.3 人群暴露参数的确定
        5.3.1 人群暴露参数
        5.3.2 调查分布及方法
        5.3.3 研究区人群体重和饮水摄入率
        5.3.4 研究区人群皮肤暴露参数
    5.4 水体中重金属和OCPs的污染特征
        5.4.1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5.4.2 水体中OCP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5.5 清水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5.5.1 重金属和OCPs污染因子所致健康风险特点
        5.5.2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风险分类分析
        5.5.3 重金属和OCPs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4 重金属和OCPs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5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总风险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珠江口地理位置
        2.1.2 珠江口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珠江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
    2.2 野外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2.1 柱样采集和保存
        2.2.2 WS钻孔的年代框架
        2.2.3 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分析
        2.2.4 主微量元素分析
        2.2.5 矿物成份分析
        2.2.6 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WS钻孔陆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改造作用
    3.1 陆源输入指标和Cu、Pb、V元素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2 沉积物有机质输入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4.1 河口近海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2 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
    4.3 WS钻孔季节性缺氧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沉积记录研究
    4.4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程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4.4.1 珠江口2000年以来自然气候变化
        4.4.2 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下的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南海北部近海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组成及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及性质
    1.2 AMS 14C定年
    1.3 样品预处理与PAHs分析
    1.4 质量保证与控制
    1.5 有机碳含量(TOC)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年结果及沉积速率
    2.2 柱状沉积物TOC及多环芳烃总含量(∑PAHs)
    2.3 PAHs组成特征
3 讨论
    3.1 柱状沉积物中PAHs来源解析
    3.2 搬运距离与源区分析
    3.3 气候指示
4 结论

(5)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新南海打开机制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珠江口盆地构造-地层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2.1.1 神狐运动
        2.1.2 珠琼运动一幕
        2.1.3 珠琼运动二幕
        2.1.4 南海运动
        2.1.5 东沙运动
    2.2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2.2.1 裂陷阶段
        2.2.2 坳陷(裂后)热沉降阶段
        2.2.3 块断升降阶段
    2.3 地层特征
        2.3.1 神狐组
        2.3.2 文昌组
        2.3.3 恩平组
        2.3.4 珠海组
        2.3.5 珠江组
        2.3.6 韩江组
        2.3.7 粤海组和万山组
    2.4 惠州凹陷地质背景简介
第3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
    3.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岩相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
        3.2.1 火山通道相
        3.2.2 侵出相
        3.2.3 爆发相
        3.2.4 火山沉积相
    3.3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测井相分析
        3.3.1 火山通道相
        3.3.2 侵出相
    3.4 小结
第4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年龄
    4.1 样品分析测试
        4.1.1 样品采集
        4.1.2 年代学分析方法
    4.2 锆石年代学特征
第5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第6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
    6.1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背景
    6.2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
    6.3 有关埃达克岩的讨论
    6.4 有关火山岩源区的讨论
    6.5 地球动力学意义
    6.6 小结
第7章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成因和物性关系
    7.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7.1.1 原生孔隙
        7.1.2 次生孔隙
        7.1.3 原生裂缝
        7.1.4 次生裂缝
    7.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7.2.1 面孔率的计算
        7.2.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7.2.3 毛管压力曲线形态
    7.3 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因与及其与物性之间关系
        7.3.1 早期成岩作用阶段
        7.3.2 晚期成岩作用阶段
        7.3.3 构造活动及充填作用
    7.4 小结
第8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火山岩分布规律及火山岩岩相刻画
    8.1 研究区新生代火山岩刻画方法
        8.1.1 资料准备及研究步骤
        8.1.2 地震剖面选择与地震层序划分原则
        8.1.3 地震层位标定
        8.1.4 火山岩平面分布与厚度预测
    8.2 火山-沉积盆地充填地质地震剖面分析
    8.3 利用地震属性刻画火山岩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8.4 珠江口盆地过惠州凹陷地震剖面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4.1 重、磁异常数据处理
        8.4.2 骨干剖面岩性地质-地球物理联合解释
    8.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传统地下水水质检测技术
        1.2.1 地下水实验室检测手段
        1.2.2 地下水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1.2.3 传统地下水检测方法概述
    1.3 水环境电化学检测技术
        1.3.1 电化学传感器基本概述
        1.3.3 电化学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3.4 碳纳米材料在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1.3.5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
        1.3.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1.4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科琴黑修饰碳布电极用于六价铬的检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材料
        2.2.2 电极的修饰
        2.2.3 电化学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2.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2.3.6 样品检测
    2.4 小结
第3章 水热碳布修饰电极用于铅的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电极的修饰
        3.2.3 电化学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3.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3.3.6 样品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硒化铋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电极的修饰
        4.2.3 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4.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4.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4.3.6 样品检测
    4.4 小结
第5章 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用于罗丹明B的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电极的修饰
        5.2.3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5.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5.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5.3.6 样品检测
    5.4 小结
第6章 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的制备
    6.1 引言
    6.2 仪器的研制
        6.2.1 基本情况
        6.2.2 功能设计
        6.2.3 电路设计
        6.2.4 软件设计
        6.2.5 仪器装配与参数
    6.3 小结
第7章 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应用
    7.1 引言
    7.2 工作流程
    7.3 实地应用
        7.3.1 中山市某加油站地下水Pb~(2+)污染调查
        7.3.2 西宁市某铬盐厂地下水Cr(Ⅵ)污染调查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江苏如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近岸海域沉积物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2.2 多环芳烃的源解析方法
        1.2.3 如东近岸海域沉积环境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泥沙特征
    2.4 海洋环境质量
    2.5 社会经济状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分析与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TOC检测
        3.2.3 PAHs检测
    3.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4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3.5 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3.6 海洋数值模型
        3.6.1 二维潮流基本方程
        3.6.2 模型范围及网格划分
        3.6.3 模型验证
        3.6.4 沉积物输运模型
        3.6.5 泥沙起动公式
    3.7 聚类分析
第4章 沉积环境研究
    4.1 沉积物类型的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粒级组分的空间分布
    4.3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4 沉积环境格局影响的探究
第5章 沉积物PAH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估
    5.1 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5.2 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
    5.3 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5.3.1 同分异构体比值法
        5.3.2 PMF源解析模型法
    5.4 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
第6章 沉积物PAHs影响因素研究
    6.1 PAHs及影响因子相关性的地理加权回归
    6.2 多环芳烃空间分布特征与潮流、泥沙影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8)陆源活性硅在长江与黄河的输送、行为及对河口硅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字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循环的研究进展
        1.1.1 地表硅的赋存形态
        1.1.2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与碳的耦合作用
        1.1.3 人类活动对河流硅输送影响的研究
        1.1.4 河口硅循环与环境变化的研究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长江与黄河流域概况
        1.2.2 长江口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调查站位
        2.1.1 长江与黄河下游站位布设
        2.1.2 长江与黄河流域调查站位布设
        2.1.2.1 长江流域样品采集
        2.1.2.2 黄河流域样品采集
        2.1.3 长江口沉积物调查站位布设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1 长江与黄河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2.2 长江口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3 样品分析方法
        2.3.1 水体溶解硅的测定
        2.3.2 悬浮颗粒物中生物硅的测定
        2.3.3 柱状沉积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3.4 柱状沉积物~(210)Pb活度及沉积速率
        2.3.5 柱状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碳和碳稳定同位素
        2.3.6 柱状沉积物与悬浮颗粒物中的生物硅圈闭有机碳、氮与碳稳定同位素
        2.3.7 柱状沉积物中活性硅形态分析
    2.4 数据分析
        2.4.1 长江与黄河活性硅通量计算
        2.4.2 流域硅产出模数的计算方法
        2.4.3 溶解硅浓度与径流量的变化对溶解硅通量变化的贡献率
        2.4.4 长江与黄河流域单位面积氮肥与磷肥使用量
        2.4.5 温度变化对化学风化速率的影响
        2.4.6 通量误差估算
        2.4.7 数据比较
        2.4.8 溶解硅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通量
        2.4.9 活性硅沉积通量与埋藏效率计算
第三章 长江与黄河入海活性硅输送规律及变化趋势
    3.1 2013-2014年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
    3.2 长江与黄河活性硅的年内变化
        3.2.1 长江硅的年内变化
        3.2.2 黄河硅的年内变化
        3.2.3 长江与黄河硅浓度和通量的比较
        3.2.4 硅产出模数
        3.2.5 不同分析方法对溶解硅含量的影响
        3.2.6 活性硅浓度与通量估算的误差分析
    3.3 讨论
        3.3.1 长江与黄河硅的产出
        3.3.2 长江与黄河长时间序列溶解硅浓度与通量变化
        3.3.3 影响长江与黄河硅输送的因素
        3.3.4 流域硅产出变化与河口生态环境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与黄河流域硅与碳的时空变化
    4.1 长江流域硅与碳的空间分布
        4.1.1 长江活性硅的空间分布变化
        4.1.2 长江颗粒有机碳、氮与生物硅中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变化
        4.1.3 长江颗粒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变化
    4.2 黄河流域硅与碳的时空分布
        4.2.1 黄河活性硅的空间分布变化
        4.2.2 黄河颗粒有机碳、氮与生物硅中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变化
        4.2.3 黄河颗粒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变化
    4.3 长江与黄河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变化
    4.4 讨论
        4.4.1 长江与黄河活性硅分布特征分析
        4.4.2 长江与黄河有机碳的来源分析
        4.4.3 长江与黄河生物硅的来源分析
        4.4.4 与世界河流的对比
        4.4.5 长江与黄河生物硅圈闭碳的空间分布与入海通量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江口柱状沉积物的碳与硅埋藏
    5.1 结果
        5.1.1 岩芯扫描
        5.1.2 ~(210)Pb活度和沉积速率
        5.1.3 沉积物中的活性硅分析
        5.1.4 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氮和碳稳定同位素
        5.1.5 生物硅中的有机碳、氮和碳稳定同位素
    5.2 讨论
        5.2.1 长江口陆源物质的沉积随时间的变化
        5.2.2 长江口初级生产随时间的变化
        5.2.3 长江口沉积物中活性硅的变化
        5.2.4 沉积物中活性硅的收支模型
        5.2.5 长江口生物硅与有机碳的来源分析
        5.2.6 近60多年来长江口沉积物柱状样中的碳与硅变化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10)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站位信息与分析测试
    1.1 粤东上升流概况
    1.2 样品位置与采集
    1.3 实验分析与仪器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二醇化合物组成分布
    2.2 二醇温度指示
    2.3 二醇上升流指示
    2.4 二醇沉积环境指示
3 结论

四、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of hydrocarbon contaminants in a core from the majo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D]. 开晓莉. 宁夏大学, 2021
  • [2]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3]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罗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南海北部近海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组成及来源分析[J]. 高苑,夏嘉,司徒嘉杰,谭靖千,王思波,王遥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02)
  • [5]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火山岩:从岩石成因到火山岩储层[D]. 李思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D]. 张玉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江苏如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润秋.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8]陆源活性硅在长江与黄河的输送、行为及对河口硅循环的影响[D]. 王昊.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J]. 茅晟懿,朱小畏,贾国东,吴能友. 地学前缘, 2018(04)

标签:;  ;  ;  ;  ;  

中国珠江主要河段岩心烃类污染物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