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政策不可无 创业机制更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朱泓宇[1](2019)在《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逐渐繁荣,选择创业这一形式作为家庭生计新来源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创业不仅通过创造额外财富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并可多元化配置资产,更加有效地积累财富,还有助于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社区实现振兴。创业农民是“乡村振兴”中最有活力的“新农人”群体,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力资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边缘化和低层次化问题突出。尽管政府从转移支付、普惠信贷等方面退出了许多促进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总的看来成效仍然有效。一是农民应对创业各类风险的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风险分担的手段仍然以家庭内部成员分担为主,形式单一;二是信贷排斥长期存在,现有的普惠信贷对农民家庭渗透不足,未能从根本上打破农村家庭依赖传统家庭内部资产积累优化来完成创业资本积累的习惯,外部资源依然被内部挡在门外。因此,整体来看,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率仍然较低因此。要破解创业难题,就应从农民内生动力入手,风险厌恶程度是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重要主观因素。尽管传统观点认为较低的风险厌恶水平与创业有关,但现实中风险承受能力与创业实践却非必然。风险态度与行为间的中介客体可能会影响创业实践的产生与退出。部分研究初步表明,家庭资产是制约创业选择的重要客观因素。如果家庭资产既受风险态度制约,又影响创业选择,那农村家庭对资产处理过程则是风险态度与创业选择之间的优先“显变量”。但是,农民的风险厌恶水平是否会通过影响家庭资产,间接影响创业选择在科学上尚无明确答案。本文以探索“农民家庭资产配置是否在个体风险厌恶影响创业选择的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为导向,以风险偏好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业资源理论和家庭资产配置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家庭资产配置作为中介效用”的作用机理,搭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西南三省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与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669户有效农村家庭样本,同时使用“自主报告(SOEP)”“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和“实验游戏度量(BRET)”三种方法测度了家庭主事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厘清了农村家庭在创业前后的家庭资产配置状况及差异,并结合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进行了历史和现状考察。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从个体和家庭微观尺度首先实证分析了风险态度对农民创业选择、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再分析了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大小。遵循Baron&Kenny(1986)和温忠麟(2004)等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成熟思路,针对家庭资产配置可能存在的中介间接效应,在结合前两者实证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因果步骤检验和系数乘数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时间维度发现:家庭资产变动与农村创业情况的历史演变有较高相似性。四川、重庆和贵州三省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15年累计增长246%,住宅投资累计增长351%。特别是农民家庭的生产性资产持有水平,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5年累计扩大了1.6倍,“耕地转包面积”累计增长了2倍,而农村家庭户均“私营企业经营者”人数增长了1倍。因此,农村家庭生产性资产规模与农民创业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2)采用不同风险厌恶测度方式,风险厌恶度结果存有较大的差异性。自主报告式(SOEP)和实验性的风险厌恶水平(BRET)测度结果为:SOEP测度的低度风险厌恶比例为27.65%、重度风险厌恶比为16.89%,群体倾向于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此对应,实验性风险态度(BRET)测度结果,低度风险厌恶比为14.65%,同时高度风险厌恶为36.62%。同时,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的简单求和指数分布显示没有样本在高分组(低度风险厌恶)。由于实验性风险态度测量更加接近现实情况,因此可能更加准确。SOEP测度法倾向于低估风险厌恶,而BERT测度法反映的风险厌恶与多数理论预测更加吻合。(3)农村家庭主事人的个人风险厌恶程度显着影响农民的创业选择:SOEP、DOSPERT和BRET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一致性,表明风险厌恶度越低的农民越可能选择创业,结果分别是0.418、1.303和0.032。其中,风险厌恶越低的创业农民越倾向于采用“企业家创业”,结果分别大约0.364、0.481和0.023。综合对比实证,风险厌恶会影响创业农民“组合创业”选择,但风险忍受能力越高的创业农民其经营的项目就越多。(4)农村家庭资产配置显着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二者关系内生于资产配置理论与创业资源理论的逻辑自洽。农民家庭的资产配置方式是创业选择的显着信号,而潜在创业农民会将低风险、高流动性、低收益率资产转换成低流动性的专用资产,并通过选择创业承担高风险、实现高收入,创业是最终实现家庭资产配置最优化的长期途径。具体来看,风险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创业影响的边际效应大约为70%,同时对农民经营更多的项目的边际影响有34%,而对选择企业家创业的边际影响大约有60%。资产与资产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创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产之间的互动作用有两类路径:一是间接路径,主要通过家庭资产负债表总效应发挥作用;二是直接作用,即资产与资产之间直接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交互关系大多作用于首次创业选择,但对创业后的产业经营选择以及组织选择敏感度不够。(5)家庭风险资产和负债余额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路径中确实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风险厌恶度较低的农民倾向于加大家庭生产性资产(BRET,0.0011)、商业房产资产等的配置(BRET,0.0108),并使用创业的方式合理保持资产组合中的流动性。说明家庭可能利用创业方式规避“风险资产市场参与之谜”的壁垒问题。但中介效应并非存在于所有资产类别中。比如风险资产内部的作用机制就不一致,其中各类生产资产配置(比如:农机、运输车辆等)均未发现中介效应。此外,发现部分资产与风险厌恶还存在着交互作用,这些变量大多既有中介作用又有显着的交互效果。(6)家庭资产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多体现在农民选择“是否创业”中,共有7类资产的配置结果显着;针对创业农民继续扩大创业的选择,至多有5种类型的“家庭资产配置”对“风险厌恶影响企业家创业选择”存在中介作用;创业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中介效应至多有4种资产类型。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本文使用实验场景控制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BRET对农民个体进行风险厌恶的测度,并与主观报告风险厌恶的测度方法SOEP和DOSPERT进行比较,发现实验法的风险测度结果更符合理论的预测。一方面,实验方法BRET可以有效地缓解自主回答方式中普遍存在的“自我认识偏误”问题,基于非生产性场景和货币诱导测度农民的一般风险态度,对传统以自主回答方式为主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形成了较好的补充;另一方面,本研究尝试使用智能移动手机再现PC平台的实验过程,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将实验流程应用于农民群体,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变。经检验发现其科学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调查。因此,本文以基于BERT法的风险厌恶研究,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2)基于资产配置理论和创业资源理论,创造性地将两者的逻辑共同点作为嵌入视角,成功构建“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创业”的机制过程,发现:其一,创业是一种典型的投机风险活动,把家庭高流动性资产(如储蓄资产)转换为收益率较高、但流动性较低的专用性生产性资产(如养殖用途厂房),其关键是实现高收益率与高风险的均衡;其二,农民可以通过调整家庭资产配置进而选择创业。潜在的创业农民会倾向于配置大量低流动性风险资产,特别是生产性资产。由此,实证分析了农民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的关系,打破了过去在创业研究当中只关注某类资产存量而忽视配置效应的不足。(3)构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把家庭资产配置视为一种中介变量嵌入到“风险厌恶度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基本作用路径当中,据此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一般风险态度首先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再影响其创业选择的因果过程。本研究基于资产配置视角,不仅回应了已有研究关于“为何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农民不会参与创业”的科学争论,还展示了“约束条件下的理性农民会采取创业行动”以图实现长期家庭资产配置最优的现实路径,对解答“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之谜”作出边际贡献。(4)本文将创业选择研究延展到“创什么业”和“如何创业”之上。怎样进一步释放农民创业潜力、激发农村小微企业活力是公共政策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已有文献对创业农民“再创业”,即扩大创业、维持创业或创业退出等衍生性选择的探索不多,在事实上忽视了创业农民群体选择异质性的关注。本文使用“组合创业”考察农民创什么业、选择“企业家创业”考察农民如何创业,在创业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本研究结合风险厌恶和家庭资产配置,不仅考察了农民创业再选择的中介作用问题,还将资产配置两条路径延伸到创业农民选择的研究上,扩展了当前中国农民创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黄鹏[2](2019)在《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有创新思维最为活跃、创新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其创业行为应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扶持。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相关的孵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以创业促进就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本文对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介绍,选取湖南省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孵化的理论积累与实践操作经验均不够充足,我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均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形式,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阐述目前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孵化基地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等;从世界的潮流,高等教育的方向;区域的发展,地方经济的格局和湖南省的就业情况对选题背景进行分析,并从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两个方面阐述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基于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目前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定位不清晰、孵化服务层次较浅、基地资金投入不足和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四个问题。第四部分是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的提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将会有很多大学生创新型企业涌现,相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能够不断孵化出优秀的企业,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率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贺田露[3](2019)在《新时代青年创业问题研究 ——基于沪杭广渝四地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青年创业在全国掀起一波接一波浪潮,尤其是从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到十九大召开,中国跨入新时代这一历史区间,青年创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关于青年创业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但研究可归结为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评述和总结报告式的宣传性解读,研究内容难以契合实践需求,研究方法难以对青年创业群体进行比较完整和有深度的调查。因此,欲了解青年创业真实的现状,剖析深层次的问题,为党政部门和青年创业群体提供决策参考,就必须找准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创业群体开展研究,充分利用服务青年创业群体的相关部门和机构,通过第一手资料挖掘问题的本质,提出具有普适性和创新性的解决路径。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基于上海、杭州、广州和重庆青年创业实证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归纳和总结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的研究成果,针对青年创业的意愿态度,青年创业的教育培训、青年创业的融资问题、青年创业的政策措施以及青年创业的区域典型研究予以评述。并提出青年创业研究将呈现内容更加精细化、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研究焦点从关注政府转变为关注市场的趋势。最后对论文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本文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创业的现状概述,首先对新时代、青年、创客和创业青年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避免在研究过程中的误读。其次基于调研数据探讨了上海、杭州、广州和重庆创业青年的身份特质、思想特质、行为特质,并对青年的创业生态进行了重点阐述,梳理了上海、杭州、广州和重庆青年创业的不同环境和主要态势,勾勒了四张青年创业生态图。本文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创业困境及成因分析,首先从青年创业信息渠道不对称、青年创业遭遇资金冷热不均、青年创业难以与政府良性互动、青年创业式微并走向污名化四个维度论述了不同于以往的创业问题,以及不同于其它创业群体的新难点和新问题。其次是对这些困境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政策、资金、政府、社会、信息和话语六个层面挖掘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第四部分为青年创业的路径选择,首选论述了青年创业发展与共青团等党政职能部门工作创新,重点从鼓励措施层面提出了人才战略、扶持资金、孵化基地和专业培训的基础性路径,从保障措施层面创新性提出联席机制、再创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心理保障机制和环境保障机制。随后提出构建地缘特色联盟的理念,阐述了政策互用、人才共享、项目联合、利益均沾和金融联动的创新规则,并建议将地缘特色、文化特色、小众特色、高校特色和政治特色作为促进青年创业的重点进行探索。
刘晓姝[4](2019)在《要素流动、制度转型与乡村产业振兴 ——一个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一个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方面阻滞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延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牵制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因此,党的十九大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其20字总要求1中,产业兴旺是首要要求和基础2。产业振兴离不开要素的合理配置。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整体上偏向单向流入城市,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短缺。这背后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其核心是政府和市场关系。因此,本文从要素流动和制度转型的视角和逻辑研究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本文尝试构建一个由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振兴乡村产业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基础、“人、钱、地”矛盾及其关系的处理和解决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3、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要素合理流动、处理和解决好“人、钱、地”矛盾、更好地满足乡村产业振兴与发展的保障,即“基础——关键——保障”的逻辑架构来展开和深入探讨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这一时代新命题。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本文首先透视了我国城乡要素流动的历史流变阶段,从中揭示出目前现实中城乡要素仍整体上偏向单向流动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的矛盾,强调其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性矛盾,而制度矛盾的核心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在我国旧制度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新制度供给还不充分的现阶段,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振兴乡村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市场发育完善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对要素流向的调节,通过政府制度供给的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导鼓励、促进要素流向农村。因此,本文按照基础——关键——保障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三方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机制构建:第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夯实要素流动基础;第二,促进“人、钱、地”合理流动,强化乡村产业振兴要素供给;第三,协调和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在促进要素流动振兴乡村产业中的作用。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成都和六盘水作为案例,这两个城市在政府和市场结合下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振兴乡村产业的探索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成都2007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大城市带大农村”、振兴乡村产业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样本;六盘水作为贫困地区,以“三变”改革1为撬板,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产业振兴的道路,为欠发达地区振兴乡村产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路径选择。同时,本文聚焦国际经验,介绍美国和日本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实践。美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其重视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运用、加强政府补贴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产业振兴很有借鉴意义。日本在发展历史、乡村特征等方面与我国有诸多相似,其在因时因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农协积极作用等方面做得较好。对待美日经验,基于有选择性借鉴的指导思想,可以“改造性移植”到我国农村农业的“土壤”中来,为我国要素合理流动、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在上述理论分析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基础上,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核心理念的视角,对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振兴乡村产业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优先强化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把握好“量”和“质”,实现由“少”到“多”、由“有”到“优”的转变;第二,优先强化农村农业人力资本投资、资金供给、土地的利用和出让收益“取之于乡,用之于乡”;第三,优先强化政府和市场结合引导与主导下的要素流向农村农业,促进更多现代元素向农村农业的植入,促进传统农村农业向现代农村农业的转型和发展。
谢智贤[5](2019)在《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及其增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创业与创业投资具有共生关系,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决定了创新创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作用机制、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程度的研究、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以及促进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四个方面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从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机理出发,将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归纳总结为资本投资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技术积累机制以及网络资源提供机制等四大机制,利用200家创业板上市以及未上市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通过SEM模型验证了创业投资通过四大机制对创新创业起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四大机制为载体,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判法构建了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指数模型,利用国内2016-2017年Top100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数据为样本,从投资阶段、股权比例以及持股期限等多个角度分析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并利用Eviews对各创业投资机构对创新创业支持程度与新增创新创业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模型以我国100家知名投资机构2008-2017年的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发现2008-2012年我国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呈增强的趋势,2012年后我国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弱化,数据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偏离了促进创新创业的宗旨。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创业投资的投资阶段更趋成熟化;在创新创业中股权占比小规模化且持股期限短期化;在创业投资进入后提供增值服务功能弱化且对创新创业的治理边缘化。最后,针对创业投资支持力度下降问题,文章提出完善我国创业投资的资本投资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监督管理,鼓励创业投资强化对创新创业增值服务的支持,引导创业投资人回归价值投资。本文主要贡献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从促进创新创业的角度,利用能力资源整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逐名理论分析了创业投资对于创新创业的作用机制,拓展了已有的研究视角;二是为了衡量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程度,构建了衡量创业投资支持力度的模型。相关部门可以运用创业投资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监测创业投资的运行,适时采用措施。三是本文纠正了创业投资人对于创业投资认识的偏颇,引导创业投资人回归价值投资,鼓励创新创业。
王梽力[6](2018)在《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数量开始攀升,这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随之降低,其社会定位也显得有些尴尬,从而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值调整时期,进入了以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素质提升和公平分享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相应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驱动力。为破解多重困境,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就业危机有效手段和社会发展原动力之一,逐渐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应对更多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积极发现更多新形势下的创业机会,注重发挥创造性思维。而对于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去激励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来自社会外界的阻碍,显得十分紧急和必要。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政策。本文首先解释了新常态的内涵特征,简要论述了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公共政策理论,并且阐述了公共政策在扶持大学生创业中发挥的积极影响。其次,简要梳理了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待大学生创业不同的公共政策,每个时期政策的实施都带来了一定成效,大学生创业不断取得佳绩与政策的发展完善紧密相关。再次,深入剖析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政策不足,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创业融资产业发展薄弱,创业环境政策和创业服务都不到位。透过问题分析成因,大学生创业政策本身缺乏科学系统性,再加上对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清晰,缺乏监督与协调机制,所有这些都使政策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监督评估机制等新常态下完善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的建议。
于众[7](2016)在《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美国是最杰出的代表。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建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市场可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等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自动磨合集群内部的不和谐。而政府则本着间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去扶持集群的发展,而非主导集群的创建。企业依托集群内部提供的中介、技术、上下游产业链等要素,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技术溢出效应下提升自身效用。虽然美国各州立政府遵循自己的法律,不同的中小企业集群又拥有自己独特的内部规章安排,但美国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是统一的。正是在这种以市场为主导,结合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行扶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自身乃至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首先,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可以大幅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扩大集群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内部信息的充分流动又更容易催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新产品。集群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以及集群使企业具有规避负面效应的能力,令集群内企业更具生命力。其次,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一方面,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模式,具有增强群内企业信用等级、降低金融机构向群内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风险及成本、提高群内企业融资便利性的作用,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融资约束。另一方面,美国在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安排,例如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制度创新的形成与激励机制等。第三,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是群内企业可感知强烈的创新激励,如果一家企业在某项创新上领先一步,群内竞争对手将最先知道并快速做出反应。二是集群形成网络促进创新,技术和市场信息在群内企业间便捷传播,企业能快速采用新的技术。三是群内企业可方便地获取创新所需物品和条件,相关合作方也易于参与创新过程,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及需求。美国中小企业集群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三个发展机制的成功建立:创业机制、创新网络机制以及集体学习机制。创业机制主要包含风险投资机制、企业孵化器机制以及创业教育机制三个部分。在创建风险投资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资本的层次性,此外,一个风险企业最好可以拥有多个外部投资者,这样他们可以互相监督。企业孵化器是创业机制中另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孵化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一定要有一个公平的收益分配政策。创业教育机制的核心体现在对自我效能的提高上。自我效能的高低对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些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自我效能的提高也会提高成就动机意识。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第二个发展机制是创新网络机制。创新网络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这些个人团体做了什么,而是他们以什么方式做的,而这种做事的方式才是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得以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为了实现区域创新功能的持续增强和经济活力旺盛,避免由于区域网络封闭导致的“技术锁定”,就必须要求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在区域内相互协同、交互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地构建区域外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外的创新主体进行连接,特别是与更宽泛的全球以及国家创新网络连接。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大量创新、创业的重要原因是整个集群内部形成了集体学习机制。集体学习机制与创新网络机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新网络框架强调非企业机构和组织的重要性,而集体学习机制强调企业之间连接的强度和网络。集体学习机制需要企业在三个领域发展共享知识:一是,关于学习的先决条件,需要建立谈论技术和组织问题的共同语言,这对于创新协作是不可或缺的。二是,更严格的技术或工程分类排序的共享知识,从而使不同公司在技术项目上进行有效合作。第三种共享知识是组织上的,即在不同的职业或服务中如何划分责任,或哪些程序需要保证集体决策的一致性。在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被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很多指导意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总的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有了相当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如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解决。国内外实践证明,集群化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研究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对于培育和壮大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武长虹[8](2011)在《杭州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和对策》文中提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地出入我们的生活。由于缺乏资金、创业经验等,往往创业大学生很难将自己的知识迅速地转化成财富。杭州,作为全国较早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城市,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创造了一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杭州模式。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面临问题、成功经验,以及杭州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从创业形势、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创业教育、大创企业状况、对策建议等六个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运行机制,并对杭州整体创业环境和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有效的创业扶持措施,力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道路。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就要使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大力加强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既要积极倡导创业精神,更要加强制度创新,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创业平台,实现府校联动,共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协同服务与合作创新良性可持续发展机制,从而实现大学生创业扶持机制的体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曹燕华[9](2011)在《关于地方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的思考:高校和政府的作用 ——以宁波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1999年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每年都有几十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面对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高校包括部分大学生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主创业上来。再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使得我国劳动力就业方式以及就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和灵活化:比如,有的选择了自主创业,有的选择了自谋职业,有的选择了灵活就业,不一而足。其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正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和有效途径之一。而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加入到创业者队伍中的事件是1998年由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自“创业大赛”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就在全国传播开来。但经过几年的实践,由于高校、政府、家庭、自身、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可以说是很低很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需要有良好的创业环境作为保障,同时,大学生创业要实现从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变,不仅需要政府强大的号召力和高校广泛的动员行动,还需要有程序化、规范化、体制化的大学生创业机制,通过设计有效的制度和创新有效的体系,切实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因此,怎样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创业机制,清除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体制性障碍,就成了能否保证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而高校和政府在创业机制中创业职能的发挥和实现效果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围绕地方高校和政府怎样尽可能的发挥它们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作用以鼓励大学生创业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来进行研究的。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框架以及论文主要的创新点。正文共包括四大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构建大学生机制构建的相关理论基础,为后面研究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高校、政府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中创业职能的缺失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高校在创业机制建设中应具有的创业职能和政府在创业机制建设中应具有的创业职能,最后提出高校和政府应该协作联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建大学生创业的良性机制。第四部分是实例,以浙江宁波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宁波地区创业的现状、宁波大学生创业机制的现状,并对宁波高校和政府在构建宁波大学生创业机制的作用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陈芳[10](2011)在《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引发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版图中出现了一些“集中在某些区域的企业群落”,形成产业集群。当今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各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集聚引发人才集聚浪潮,大量优秀的创业人才应运而生。创业人才以自身的创业活动极大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推进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和区域创新,并不断催生新的产业集聚。研究产业集群创业人才集聚,探索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的孵化因素、孵化阶段及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磁场”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创业人才集聚效应,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过程的概念模型。运用类比研究方法,对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现象进行了理论诠释,剖析了产业集群人才磁场形成的阶段,以及各阶段对创业人才的集聚及其孵化效应,论证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借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建立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吸引力函数模型;通过与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的半结构化访谈,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的促进机理,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过程的概念模型。其次,基于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过程的概念框架的提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功能模型。分析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影响因素,设计并构建了各类机构主体集成的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量表。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检验,验证了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系统的构成,构建了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主体因子融合的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创业绩效评价量表;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产业集群不同孵化主体和因素对创业人才绩效的影响作用和相互关系,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功能模型。然后,依据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阶段模型。本文分别从新创企业发展过程、创业机会识别利用和创业资源获取整合三个视角,研究构建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阶段模型,揭示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从产生创业倾向、识别创业机会、获取创业资源、实施创业,最终创业成功全过程衔接机制及其影响机理。再次,借鉴价值链和创新链理论,首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链模型。本文运用归纳研究方法,对创业链和孵化链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创业孵化链的构成要素和主体,运用资源配置理论提出了孵化链的支撑体系和孵化单元,构建了包括六大孵化主体、五个孵化单元和四组运行支持体系相链接的创业人才‘三维孵化链模型,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作用机理。最后,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链的功能提升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索产业集群创业人才集聚和孵化的过程,剖析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揭示这些关键因素影响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绩效的作用机理。这一研究成果将丰富产业集群和创业研究理论,同时为产业集群新创企业在竞争环境下吸引人才,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机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优惠政策不可无 创业机制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惠政策不可无 创业机制更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业与农民创业 |
1.2.2 风险厌恶测度 |
1.2.3 风险厌恶与创业 |
1.2.4 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 |
1.2.5 家庭资产与创业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险厌恶 |
2.1.2 家庭资产 |
2.1.3 家庭资产配置 |
2.1.4 农民创业 |
2.1.5 农民创业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偏好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创业资源理论 |
2.2.4 家庭资产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1.1 传统社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2 现代市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3 区分自雇和企业家创业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4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选择是否创业的机制分析 |
3.1.5 风险厌恶影响创业农民选择创业形式的机制分析 |
3.2 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2.1 全部资产都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2.2 部分资产不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3 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3.1 对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一体两面”的讨论 |
3.3.2 家庭资产与农民创业选择的基准模型 |
3.3.3 不同种类家庭资产间配置关系与农民创业选择 |
3.3.4 家庭资产间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机制分析 |
3.4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中介变量的讨论 |
3.4.2 家庭资产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路径的中介效应数理分析 |
3.4.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作用机理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研设计与风险厌恶度的测度 |
4.1 数据来源与调研设计 |
4.1.1 样本来源区域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抽样规模的确定 |
4.1.4 抽样方法及样本选取 |
4.1.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2 风险厌恶度测度的原理与方法 |
4.2.1 风险厌恶测度的原理 |
4.2.2 风险厌恶测度的定性方式 |
4.2.3 风险厌恶的定量测度 |
4.2.4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风险厌恶定量测度 |
4.3 基于实验方法和自主报告的综合风险厌恶测度的研究设计 |
4.3.1 基于BRET实验方法的测度 |
4.3.2 基于DOSPERT的自主报告方式复式度量 |
4.3.3 测度的流程 |
4.4 风险厌恶测度结果 |
4.4.1 SOEP报告的结果 |
4.4.2 DOSPERT报告的结果 |
4.4.3 BRET实验的结果 |
4.5 三种风险态度测度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5 西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及农民创业的现实考察 |
5.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与创业的历史变化 |
5.1.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的历史变化 |
5.1.2 农民创业的历史情况及与家庭资产的联动分析 |
5.1.3 分省域进行比较和讨论 |
5.2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及总资产情况考察 |
5.2.1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 |
5.2.2 家庭总资产的情况考察 |
5.3 基于结构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3.1 关于资产结构指标的介绍及统计 |
5.3.2 固定资产情况 |
5.3.3 金融资产情况 |
5.3.4 借入款情况 |
5.4 基于配置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4.1 资产配置指标的确立 |
5.4.2 风险资产情况 |
5.4.3 安全资产情况 |
5.4.4 综合耐用消费品情况 |
5.5 调查农户家庭的创业选择情况考察 |
5.5.1 创业选择情况 |
5.5.2 创业绩效情况 |
5.5.3 创业行业情况 |
5.5.4 经营与组织情况 |
5.6 创业视角下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6.1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价值量的变动 |
5.6.2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7 本章总结 |
6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家庭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6.1 风险厌恶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
6.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1.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1.3 变量的选取 |
6.1.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5 模型检验、主要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1.6 进一步回归及其分析 |
6.1.7 比较回归及其分析 |
6.1.8 实证分析小结 |
6.2 风险厌恶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
6.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2.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2.3 变量的选取 |
6.2.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5 模型检验、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2.6 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 |
6.2.7 实证分析小结 |
6.3 两次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讨论 |
6.4 本章总结 |
7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7.2.1 模型的构建 |
7.2.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创业的影响分析 |
7.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3.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3.3 内生性检验、稳健性回归及分析 |
7.3.4 进一步回归及分析 |
7.3.5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3.6 实证小结 |
7.4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影响分析 |
7.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4.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3 进一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4.5 实证小结 |
7.5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企业家创业的影响分析 |
7.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5.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3 稳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5.5 实证小结 |
7.6 本章总结 |
8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8.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 |
8.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8.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8.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内生中介效应分析 |
8.4.1 中介效应识别的思路 |
8.4.2 影响农民选择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3 影响农民选择组合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4 农民选择企业家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5 对中介效用进行系数乘积法检验及对检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8.5 进一步研究: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的潜在交互作用 |
8.5.1 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交互效应分析 |
8.5.2 中介效应与交互作用的比较及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重视农民个体风险态度,构建评估平台普及农民创业咨询服务 |
9.2.2 着力农村家庭风险感知,探索“市场+政府+农户”创业风险共担机制 |
9.2.3 家庭资产配置是农民创业重要指标,应纳入到农民创业评估体系当中 |
9.2.4 生产性资产是农民创业重要启动器,应发展专门中介组织支持农民创业 |
9.2.5 盘活固定资产金融价值,增强农民选择创业的意愿 |
9.2.6 利用资产促进创业的配置效应,探索以多元资产包为对象的创业补贴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补充表格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的理论研究 |
2.1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内涵 |
2.1.1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模式 |
2.1.3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元参与理论 |
2.2.2 企业孵化器理论 |
2.2.3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功能设计 |
2.3.1 实施全程化保姆式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支持 |
2.3.2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未来创业人才 |
2.3.3 孵化具有市场前景的大学生新创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3章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的状况 |
3.1.1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基本情况 |
3.1.2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情况 |
3.1.3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效 |
3.2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孵化园定位不清晰 |
3.2.2 孵化服务层次较浅 |
3.2.3 基地资金投入不足 |
3.2.4 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
3.3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基地管理体制有待梳理 |
3.3.2 孵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3.3.3 政府扶持力度需要加大 |
3.3.4 媒体宣传工作有待跟进 |
第4章 促进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对策建议 |
4.1 找准方向定位,明确思路目标 |
4.1.1 重新定位创业孵化基地 |
4.1.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思维方式 |
4.2 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形式 |
4.2.1 打造精细化创业孵化服务 |
4.2.2 培育服务意识,规范管理机制 |
4.3 提供充足的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
4.3.1 对大学生创业增加资金支持 |
4.3.2 建立创业基金,解决资金匮乏问题 |
4.4 完善建设机制,提供机制保障 |
4.4.1 完善法律法规和工商注册政策 |
4.4.2 完善创业孵化的扶持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政策文件 |
(3)新时代青年创业问题研究 ——基于沪杭广渝四地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及海外研究现状 |
三、发展趋势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青年创业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阐述 |
一、新时代 |
二、青年 |
三、创业 |
四、创业青年 |
第二节 新时代创业青年群体特质分析 |
一、创业青年的身份特质 |
二、创业青年的思想特质 |
三、创业青年的行为特质 |
第三节 新时代青年创业生态分析 |
一、上海 |
二、杭州 |
三、广州 |
四、重庆 |
第二章 新时代青年创业困境及成因探析 |
第一节 新时代青年创业面临的困境 |
一、创业信息渠道不对称 |
二、创业资金冷热不均 |
三、创业难以与政府良性互动 |
四、创业式微并走向污名化 |
第二节 新时代青年创业困难成因分析 |
一、政策层面 |
二、资金层面 |
三、政府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五、信息层面 |
六、话语层面 |
第三章 新时代青年创业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青年创业发展与共青团工作创新 |
一、鼓励措施 |
二、保障措施 |
三、共青团工作 |
第二节 青年创业发展与地缘特色联盟 |
一、构建共性联盟 |
二、凸显地方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要素流动、制度转型与乡村产业振兴 ——一个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2.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城乡要素 |
2.1.2 合理流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
2.2.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3 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3 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
2.3.1 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
2.3.2 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 |
2.3.3 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 |
3.要素流动、制度变迁与乡村产业振兴: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
3.1 要素流动和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 |
3.1.1 第一阶段:限制城乡要素流动(1949-1978) |
3.1.2 第二阶段:自发单向流动阶段(1978-2002) |
3.1.3 第三阶段:局部双向流动阶段(2002-) |
3.2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无法满足乡村产业振兴需求 |
3.2.1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较大 |
3.2.2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
3.2.3 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 |
3.3 乡村产业振兴缺乏“人、钱、地”支撑 |
3.3.1 乡村劳动力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矛盾:数量不足,结构失衡 |
3.3.2 农村资金和乡村产业振兴的矛盾:流入少,流出多 |
3.3.3 乡村土地和乡村产业振兴的矛盾:流转不畅 |
3.4 乡村产业振兴与要素流动结构性矛盾的制度分析:基于政府和市场关系 |
3.4.1 乡村产业振兴基础薄弱的制度分析 |
3.4.2 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困境的制度分析 |
3.4.3 乡村产业振兴资金困境的制度分析 |
3.4.4 乡村产业振兴地权困境的制度分析 |
4.要素流动、制度转型与乡村产业振兴机制构建 |
4.1 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夯实要素合理流动基础 |
4.1.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4.1.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4.2 促进“人、钱、地”合理流动,强化产业振兴要素供给 |
4.2.1 “引育”结合,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
4.2.2 构建资本下乡的机制和模式 |
4.2.3 加快完善土地流转体系建设 |
4.3 协调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促进要素流动振兴乡村产业中的作用 |
4.3.1 短期:强化政府制度性供给 |
4.3.2 中期:市场逐步扩大力量,政府职能适时转变 |
4.3.3 长期: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
5.要素流动、制度转型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 |
5.1 成都实践 |
5.1.1 案例简介 |
5.1.2 简要评析 |
5.2 六盘水探索 |
5.2.1 案例简介 |
5.2.2 简要评析 |
5.3 比较、启示与借鉴 |
6.要素流动、制度安排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国际经验 |
6.1 美国模式 |
6.1.1 案例简介 |
6.1.2 简要评析 |
6.2 日本模式 |
6.2.1 案例简介 |
6.2.2 简要评析 |
6.3 比较、启示与借鉴 |
7.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下要素流动、制度创新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意涵 |
7.1 优先强化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 |
7.2 优先强化农村“人、钱、地”要素供给“取之于乡,用之于乡” |
7.3 优先强化政府和市场结合引导与主导下要素流向农村农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及其增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文献回顾 |
2.1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作用机制 |
2.2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程度的研究 |
2.2.1 影响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因素 |
2.2.2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程度的评估方法 |
2.3 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
2.4 促进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2.5 小结 |
3 创业投资的经济功能及其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分析 |
3.1 创业投资的本质规定性 |
3.1.1 创业投资的定义 |
3.1.2 创业投资的起源 |
3.2 创业投资的运作机理 |
3.3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路径分析 |
3.3.1 资本投资机制 |
3.3.2 监督管理机制 |
3.3.3 技术积累机制 |
3.3.4 网络资源提供机制 |
3.4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机制的验证 |
3.4.1 指标选取 |
3.4.2 模型构建 |
3.4.3 实证分析 |
3.4.4 小结 |
4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模型的构建 |
4.1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 |
4.2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计量模型 |
4.3 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4.3.1 样本选取 |
4.3.2 实证分析 |
5 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分析 |
5.1 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现状 |
5.2 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计量 |
5.3 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计量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增进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的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新常态的内涵 |
2.1.2 新常态的特征 |
2.1.3 新常态的扩展性 |
2.2 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概念界定 |
2.2.1 创业与大学生创业 |
2.2.2 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 |
2.3 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相关理论 |
2.3.1 责任政府理论 |
2.3.2 市场失灵理论 |
2.3.3 创业系统理论 |
2.4 公共政策在扶持大学生创业中的功能 |
2.4.1 引导功能 |
2.4.2 调控功能 |
2.4.3 推动功能 |
第3章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及成效 |
3.1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倡导大学生高科技创业(1998-2002年) |
3.1.2 初建阶段,重视普遍的创业活动(2003-2007年) |
3.1.3 基本建立阶段,重视全面改进创业环境(2008-2013年) |
3.1.4 完善发展阶段,鼓励大众创新创业(2014年至今) |
3.2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 |
3.2.1 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
3.2.2 大学生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3.2.3 大学生创业人数不断增多 |
3.2.4 大学生创业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第4章 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 |
4.1.1 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存在不足 |
4.1.2 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
4.1.3 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发展薄弱 |
4.1.4 大学生创业环境政策不到位 |
4.2 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大学生创业政策本身缺乏科学系统性 |
4.2.2 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
4.2.3 大学生创业政策责任不明且缺乏监督评估 |
第5章 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公共政策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政策 |
5.1.1 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及教学资源 |
5.1.2 培育创业文化,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人才环境 |
5.1.3 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培训机制 |
5.2 健全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5.2.1 增加大学生创业税收政策的内容和优惠力度 |
5.2.2 增强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
5.2.3 完善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监督机制 |
5.3 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 |
5.3.1 降低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门槛 |
5.3.2 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
5.3.3 注重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的均衡分布 |
5.4 加快大学生创业环境和服务平台建设 |
5.4.1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
5.4.2 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环境 |
5.4.3 建设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 |
5.5 增强大学生创业知识产权政策 |
5.5.1 充分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知识产权 |
5.5.2 完善大学生创业中的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模块 |
5.6 建设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 |
5.6.1 建立大学生创业政策协调机制 |
5.6.2 增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监督机制 |
5.7 建立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评估反馈机制 |
5.7.1 强调评估在大学生创业政策中的作用 |
5.7.2 大学生创业政策要及时进行反馈调整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5 知识管理理论 |
2.6 企业网络理论 |
第3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3.1 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3.3.1 硅谷微电子产业集群 |
3.3.2 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 |
3.3.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3.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3.4.1 尊从市场力量 |
3.4.2 企业交流合作 |
3.4.3 专业化分工与品牌建设 |
3.4.4 集群环境建设 |
3.4.5 产学研用结合 |
3.4.6 集群政策制定 |
3.4.7 中介组织建设 |
3.5 美国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
3.5.1 美国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 |
3.5.2 美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3.5.3 奥巴马政府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联邦政策 |
第4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的影响 |
4.1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1.1 企业竞争力的涵义 |
4.1.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1.3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2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4.2.1 有效的竞争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4.2.2 价格和产品差异化竞争有利于企业发展 |
4.2.3 中小企业集群导致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4.2.4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通过外部经济显现 |
4.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1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成本优势 |
4.3.2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市场需求 |
4.3.3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能力 |
4.3.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核心能力 |
4.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案例分析 |
4.4.1 硅谷简介 |
4.4.2 中小企业集群对硅谷竞争力的影响 |
4.5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
4.5.2 数据说明与分析结果 |
第5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融资能力的影响 |
5.1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5.1.1 资本结构理论 |
5.1.2 金融抑制论 |
5.1.3 金融缺口论 |
5.1.4 信贷配给理论 |
5.1.5 关系型贷款理论 |
5.1.6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5.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5.2.1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5.2.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5.2.3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
5.3 美国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制度安排 |
5.3.1 有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立法 |
5.3.2 美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5.3.3 金融制度的创新过程与激励政策 |
5.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 |
5.4.1 产业集群与融资优势 |
5.4.2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融资能力 |
第6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1 基于集群视角的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 |
6.1.1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
6.1.2 集群视角下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
6.2 中小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 |
6.2.1 产业集群的学习效应 |
6.2.2 产业集群的吸收能力 |
6.2.3 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的途径 |
6.3 中小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数理模型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模型的构成 |
6.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实例 |
6.4.1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6.4.2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区产业集群 |
第7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 |
7.1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业机制 |
7.1.1 风险投资机制 |
7.1.2 企业孵化器机制 |
7.1.3 创业教育机制 |
7.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机制 |
7.2.1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及运作机制 |
7.2.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及作用 |
7.2.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开放性 |
7.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集体学习机制 |
7.3.1 集体学习机制的理论框架 |
7.3.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的前提 |
7.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过程 |
7.3.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过程与“机构厚度” |
第8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8.1.1 发展规模 |
8.1.2 行业分布 |
8.2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8.2.1 技术创新力不足 |
8.2.2 地域性倾向明显 |
8.2.3 总体发展水平低 |
8.3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8.3.1 政府作用定位模糊 |
8.3.2 人力成本比较优势锐减 |
8.3.3 获利能力薄弱,品牌建设滞后 |
8.3.4 自主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利 |
8.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经验及借鉴 |
8.4.1 减少政府行政参与,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市场化发展 |
8.4.2 加强群内合作,摈弃“业绩观”的集群建设理念 |
8.4.3 加强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提升品牌建设力度 |
8.4.4 加强集群内环境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运作 |
8.4.5 推动集群内部的产、学、研、用的结合 |
8.4.6 细化国家层面的产业集群政策制定 |
8.4.7 加强集群内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杭州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业理论分析 |
2.1 创业的定义 |
2.2 创业机制的内涵 |
2.3 大学生创业的定义 |
第3章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
3.1 杭州大学生创业形势分析 |
3.2 杭州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分析 |
3.3 杭州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特点 |
3.3.1 “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成创业主流 |
3.3.2 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广 |
3.3.3 “克服个人主义,创造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 |
3.4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分析 |
3.4.1 资金不足 |
3.4.2 经验不足 |
3.4.3 缺乏社会关系 |
3.4.4 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 |
3.4.5 缺乏好的创业方向,开拓市场困难 |
3.4.6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
第4章 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 |
4.2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客观因素 |
4.2.1 家庭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社会因素 |
4.2.4 项目选择 |
第5章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机制构建 |
5.1 杭州创业机制内涵 |
5.1.1 政府方面 |
5.1.2 高校方面 |
5.1.3 社会方面 |
5.2 政策驱动机制 |
5.2.1 政府政策扶持 |
5.2.2 发展创业教育 |
5.3 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服务平台 |
5.4 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机制 |
5.4.1 政府及金融政策的支持 |
5.4.2 风险投资机制的完善 |
第6章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实施建议 |
6.1 优化杭州大学生创业政策 |
6.1.1 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打造大学生“创业天堂” |
6.1.2 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磁力场” |
6.1.3 强化机制引导,努力开辟大学生创业“新蓝海” |
6.2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创业素质 |
6.3 培育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9)关于地方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的思考:高校和政府的作用 ——以宁波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创业机制的相关概念 |
2.1.1 创业与创业教育 |
2.1.2 创业型大学 |
2.2 大学生创业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2.2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
2.2.3 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高校是基本环节 |
2.2.4 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政府是重要环节 |
3. 关于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研究的现实基础及其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创业现状 |
3.1.1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其自身原因分析 |
3.1.2 我国大学生创业特点 |
3.1.3 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分析 |
3.2 我国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 |
3.2.1 国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分析 |
3.2.2 我国高校在大学创业教育理念与机制方面的问题分析 |
3.3 政府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的现状分析 |
3.3.1 国外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3.3.2 我国地方政府在大学创业机制建设中创业职能存在缺失 |
4. 地方政府和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中创业职能的改进建议 |
4.1 高校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
4.1.1 广泛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
4.1.2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 |
4.1.3 大力培育发展大学生创业项目 |
4.2 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
4.2.1 广增大学生创业资金融资渠道 |
4.2.2 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法制环境 |
4.2.3 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扶持体系 |
4.3 地方府校联动:共建大学生创业机制 |
4.3.1 构建创业教育新格局,积极搭建创业平台 |
4.3.2 建立“第三方”组织,加强政府与高校间的沟通 |
4.3.3 共建“地方特色”创业型大学 |
5. 宁波政府和高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现状分析 |
5.1 宁波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 |
5.2 宁波地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情况 |
5.2.1 宁波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 |
5.2.2 宁波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
5.3 宁波地区政府服务大学生创业情况 |
5.3.1 宁波政府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所做出的贡献 |
5.3.2 宁波政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创业环境的不足之处 |
5.4 宁波政府和各高校携手共进:共建宁波大学生创业机制 |
5.4.1 政府要扩大创业资金融资渠道,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问题 |
5.4.2 高校要创立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形式,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 |
5.4.3 政府和高校共同携手,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与转变社会观念 |
5.4.4 政府和高校携手,共建“宁波特色”创业型大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创业与创业人才理论研究 |
2.2 产业集群创业活动研究 |
2.3 孵化器与创业人才孵化研究 |
2.4 现有研究评析 |
3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集聚与孵化概念模型 |
3.1 产业集群人才磁场效应 |
3.2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集聚及其引力模型 |
3.3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概念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和孵化体系 |
4.1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的孵化作用 |
4.2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的孵化因素及主体 |
4.3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体系 |
4.4 实证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阶段模型 |
5.1 基于创业过程的孵化阶段模型 |
5.2 基于创业机会的孵化阶段模型 |
5.3 基于创业资源的孵化阶段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链模型及其功能提升机制 |
6.1 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链的构成要素 |
6.2 孵化链的孵化单元 |
6.3 孵化链支持体系 |
6.4 孵化链功能结构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优惠政策不可无 创业机制更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D]. 朱泓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鹏. 湘潭大学, 2019(12)
- [3]新时代青年创业问题研究 ——基于沪杭广渝四地的实证分析[D]. 贺田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要素流动、制度转型与乡村产业振兴 ——一个分析框架[D]. 刘晓姝.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我国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力度及其增进策略研究[D]. 谢智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新常态下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政策研究[D]. 王梽力.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9)
- [7]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 于众. 吉林大学, 2016(08)
- [8]杭州大学生创业机制研究和对策[D]. 武长虹.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9]关于地方构建大学生创业机制的思考:高校和政府的作用 ——以宁波地区为例[D]. 曹燕华. 宁波大学, 2011(12)
- [10]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陈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