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卷的作者索引

第 16 卷的作者索引

一、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6(论文文献综述)

王翰晨[1](2021)在《《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知识》的创刊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国际上,受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剥削;法西斯势力上台并打破了国际局势的稳定;苏联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国内,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紧从军事上围剿红军;国民党在文化出版上严加审查,限制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联之友社”中的国际问题学者通过商讨,决定创办一份站在共产党的立场,向群众介绍国际时事问题的刊物,《世界知识》就此应运而生。《世界知识》在1934年9月创刊于上海,以“帮助读者认识世界”为宗旨,向读者传达国际时情,研讨国际问题,团结了一大批关注国际问题的学人。《世界知识》创刊后历经不同年代的洗礼,全面抗战时期曾先后辗转于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虽于1941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国民党的阻拦而停刊四年,但在抗战胜利后立即酝酿复刊,至1949年3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世界知识》的内容以介绍和评论国际时事问题为主,《世界知识》在不同的时期均有不同的关注重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的侵略,《世界知识》重点关注了意阿战争问题,坚决支持阿比西尼亚的反侵略斗争。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知识》重点分析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及日本的侵华行为,介绍中国的积极抗战,传播国际舆论对战争双方的不同态度。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上的头牌超级大国,《世界知识》对美苏关系及美苏战后的动向跟进报道,介绍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冲突、美苏关系与世界和平问题、美苏换文事件、美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及美国援华问题、苏联的和平对外政策及经济政治建设等内容。除了这些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世界知识》还注意到军备扩张、殖民地、战时中立主义、战后民族解放等问题。在关注和研究国际时事问题之外,《世界知识》还帮助和指导读者学习研究国际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向读者介绍具有文艺性和文学性的内容,传播科普性和通俗性的知识。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普及性的内容共存,符合其综合性的刊物性质,也深得读者喜爱。《世界知识》在其十余年的办刊生涯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一系列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世界知识》的办刊历程对于当今时代的同类刊物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高爽[2](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提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郭艺[3](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周建国[4](2020)在《徐青甫经济思想研究(1932-1949)》文中提出徐青甫(1879—1961),浙江镇海人,民国时期货币金融领域的经济学名家。徐青甫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处在近代中国的社会中,经济思想具有新旧并存的特点,经济思想的形成演变主要受西方经济学理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民国时期社会主流经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个体人生经历与感悟的影响,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徐青甫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通”和“循环”,如物、币、力三者之间的转化循环畅通、经济过程的循环畅通,整个经济思想接近中国经济学社的经济思想。徐青甫的经济思想分为经济学理和经济政策。经济学理主要是对“经济、货币、资本”三词的解释,最终建立民生主义经济学。“经济”意味着财富与精神并存,维持人的生存与发展;货币始终是交换媒介、尺度或凭证,有契约、信用的内含,是一种信用货币观;资本是蕴力之利用,是物资、物产;价值论主张效用价值论和劳力价值论并存。整个经济学理的水平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学界处于中等位置,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传播效果的一个体现。经济政策如粮币制度、中央银行制度、土地国有政策,受到其所持经济学理的指导,又根据社会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被政府采纳,一些或超越其所处时代或纯属空想而被束之高阁。

张晓芳[5](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王京[6](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张佳颖[7](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孙兴武[8](2019)在《张梓生与《申报年鉴》》文中研究指明张梓生(1892—1967),又名森,字君朔、子乔、朔一,浙江绍兴人,民国时期编辑、记者、出版家。1892—1936年可视作其重要的人生阶段。在此期间,他结识鲁迅,时有来往,又赴上海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申报》馆并开始参与开明书店的经营管理,主编《申报年鉴》(1933—1936)和《申报·自由谈》,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心力。1933—1936年的《申报年鉴》,是张梓生编辑生涯的重要“作品”。1932年,申报馆以《申报》创刊60周年为契机,于当年11月30日发布《今后本报努力的工作》,拟定12项“努力计划”,其中第11项郑重声明“《申报年鉴》正在编印中”。次年,首部《申报年鉴》问世。《申报年鉴》由多方合作编撰而成,既包括“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时事政治,也刊载国内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数据统计以及他国概况。至1936年,申报馆共连续发行4次《申报年鉴》(张梓生均担任主编),总计1000多万字。目前,学术界对张梓生及《申报年鉴》的直接研究论着甚少,现有成果的关注点鲜有创新,研究方向尚未完全展开,研究年限过于集中,史料零散但总数可观,故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因此,本论文以张梓生与《申报年鉴》(1933—1936)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阐明研究现状与方法,为下文论述作铺垫。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勾勒张梓生从绍兴出生到入职上海申报馆的主要经历,也涉及张氏与鲁迅的交往和此时期发表的各类着述。第三部分论述《申报年鉴》的创刊背景、内容,分析历年大事日志词频和广告,并以“九一八”事变的记载为视角,将该年鉴与《中华年鉴》进行比较。第四部分从当时、当今两个角度,阐述张梓生主编的《申报年鉴》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评析张梓生在全面抗战前的经历及张氏与《申报年鉴》的相互关联。第六部分为附录,涵盖与本论文相关的统计以及笔者通过搜集整理材料编写的张梓生早年生平简表(1892—1936)。

胡小京[9](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刘媛[10](2019)在《《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自1921年第12卷第1号起由沈雁冰主编之后,开始全面革新并逐渐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革新后的《小说月报》虽以小说创作为主,但同时还刊载了大量的散文、诗歌等内容,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创作观念上还是美学追求上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散文作为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第二大文体,尤其在叶圣陶编辑时期更是成就突出。这些散文作品形成了《小说月报》独有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白话散文发生发展的历程。本文将以《小说月报》(1921-1931)的散文作品为切入点,探究这一时期所发表的散文作品的主题风格、艺术特征以及独特意义。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小说月报》目前的研究做简要概述,并阐明选题缘由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分别对沈雁冰、郑振铎和叶圣陶编辑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并总结这三个时期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第二章结合对具体文本进行的深入分析,对革新后期《小说月报》的散文作品进行整体上的观照。分别从创作主题和创作特色两个角度探究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思想艺术。第三章是从现代散文和流派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巨大意义,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在现代散文发展初期作出了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它们所形成的散文风格与气质也被包括“白马湖派”在内的其他散文创作者所继承发扬。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简要总结概述。

二、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6(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
        (二)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二)相关着作的梳理
        (三)相关论文概述
        (四)学术史述评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理视点
        (三)学术考量重点
        (四)学术探讨难点
        (五)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内容界定
第一章 《世界知识》基本概况
    一、创刊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创刊及宗旨
        (一)《世界知识》的创办
        (二)《世界知识》的宗旨
    三、出版发行与版面状况
        (一)出版发行
        (二)版面状况
    四、学人群体
        (一)编者群
        (二)作者群
        (三)读者群
    五、经营与停刊
        (一)经营状况
        (二)停刊分析
    小结
第二章 《世界知识》与弱小民族的反侵略斗争——以意阿战争为例
    一、意阿战争的背景
        (一)意阿问题的由来
        (二)国联调解的无力
        (三)战前两国的状况
    二、意阿战争
        (一)意阿战争的前景
        (二)意阿战争的国际反响
    三、阿国战败与人民的抗争
        (一)阿国战败的原因
        (二)阿国人民的抗争
    小结
第三章 《世界知识》中的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侵华的日本
        (一)日本的军事力量
        (二)日本的财政困境
        (三)日本的内部危机
        (四)日本的侵华行为
    二、中国的抗战
        (一)对中国抗战行动的积极宣传
        (二)对战争的反思
        (三)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探讨
    三、中日战争的国际反响
        (一)官方和民间的不同态度
        (二)反对侵略,斥日暴行
        (三)抵制日本,援助中国
    小结
第四章 《世界知识》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的内容
    一、对战后美苏关系的关注
        (一)美苏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美苏关系与世界战争
        (三)美苏换文与世界和平
    二、有关战后美国的内容
        (一)对战后美国外交的关注
        (二)美国援华问题
    三、有关战后苏联的内容
        (一)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复兴
        (三)苏联的政治制度
    小结
第五章 《世界知识》中的其它重要内容
    一、《世界知识》中的其它国际热点问题
        (一)军备扩张问题
        (二)殖民地问题
        (三)战时中立问题
        (四)战后民族解放问题
    二、《世界知识》对研习国际问题的理论指导
        (一)国际问题的相关概论
        (二)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要求
        (三)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三、《世界知识》中的文艺文化内容
        (一)有关苏联的文艺文化内容
        (二)有关美国的文艺文化内容
        (三)其它国际文艺文化动态
    四、《世界知识》中的普及类内容
    小结
第六章 关于《世界知识》的历史思考
    一、《世界知识》与《时事类编》对比研究
        (一)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二)刊物性质的异同
        (三)政治立场与倾向的差异
    二、《世界知识》的宣传效果
    三、《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及其原因
        (一)《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
        (二)取得积极作用的原因
    四、《世界知识》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世界知识》的不足
        (二)存在不足的原因
    五、启示
        (一)加强学人群体建设
        (二)注重与读者的交互
        (三)完善刊物的经营管理
        (四)正确处理政治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徐青甫经济思想研究(193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徐青甫的人生际遇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底色
        一 儒家思想的消化吸收
        二 “诚明忠恕”的践行
    第二节 “日文”——新的人生契机
        一 在杭州日文学堂学习日文
        二 担任日文教习和参与《译林》翻译
    第三节 银行界经历
        一 东渡日本
        二 中国银行、浙江地方银行和农民银行的经历
    第四节 仕途经历
        一 北京政府时期的仕途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仕途
第二章 徐青甫经济学理的构建
    第一节 财富与精神并存的“经济”
    第二节 关于货币的思考
        一 信用货币观
        二 物、币、力
    第三节 关于资本的思考
        一 时人对资本的认知
        二 徐青甫对资本的认知
    第四节 “民生主义经济学”的探索
        一 时人的探索
        二 讲求“通”和“循环”的民生主义经济学
第三章 徐青甫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上)
    第一节 理想化的币制——粮币
        一 币制的讨论
        二 币制改革的方案
        三 对粮币的认识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制度的构思
        一 金融机关问题
        二 “国营银行”式的公信所
        三 “子母”行
    第三节 徐青甫统制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 统制经济思想的热潮
        二 徐青甫的统制经济思想
第四章 徐青甫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下)
    第一节 徐青甫对土地、粮食问题的思考
        一 坚持土地国有
        二 以粮食统制应对粮食问题
    第二节 徐青甫对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 资本私有公管
        二 统资联业的实业公司
        三 通资联营公司
第五章 徐青甫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传播效果的体现
    第二节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并存的经济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资料类
    二 着作类
    三 报刊类
    四 论文类
个人简介
致谢

(5)“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6)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四、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7)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三、其他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一 低潮期
        二 高峰期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一 单行本
        二 期刊杂志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一 译者身份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一 改编
        二 删减
        三 遵循原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致谢

(8)张梓生与《申报年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张梓生早年经历(1892—1936)
    第一节 绍兴时期
        一、近代绍兴概况
        二、桑梓岁月
    第二节 上海时期
        一、初到申城
        二、任职申报馆
第二章 《申报年鉴》内容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申报馆的演变(1872—1932)
        二、1930年代初期的上海出版业
    第二节 内容编写与年鉴改编
        一、多方合作编撰,内容总体准确
        二、张梓生对《申报年鉴》的完善
第三章 《申报年鉴》特点
    第一节 历年大事日志词频探析
        一、史量才治下申报馆风格
        二、“国内大事日志”和“世界大事日志”词频统计
        三、“国内大事日志”和“世界大事日志”词频变动原因
    第二节 历年广告探析
        一、广告刊载概况
        二、广告分析
    第三节 《中华年鉴》与《申报年鉴》比较
        一、《中华年鉴》简介
        二、两者之对比——以对“九一八”事变的记载为例
第四章 《申报年鉴》影响
    第一节 《申报年鉴》当时影响
        一、对张梓生:融合工作与兴趣,巩固基础积累经验
        二、对读者:普及日常知识,适应现代生活
        三、对申报馆:丰富报馆出版物,扩大《申报》影响力
    第二节 《申报年鉴》当代价值
        一、蕴含众多史料,助推学术研究
        二、体现编辑思想,有利当前修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申报年鉴》历年“国内/世界/国外大事日志”(样本部分)地名人名词频语温梯度
    表2: 《申报年鉴》历年广告目录及数量统计
    张梓生早年生平简表(1892—1936)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小说月报》研究述评
第一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概况
    第一节 沈雁冰编辑时期的《小说月报》散文作品概况
        一、散文文体意识的萌发
        二、文人创作兼及读者来稿
    第二节 郑振铎编辑时期的《小说月报》散文作品概况
        一、郑振铎学者身份影响下的散文创作
        二、作家个人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叶圣陶编辑时期《小说月报》的散文作品概况
        一、创作审美化
        二、优秀作家的发掘
        三、随笔小品的成熟
第二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的思想艺术
    第一节“为人生”宗旨下的创作主题
        一、现实人生的关注
        二、日常生活的描绘
    第二节“美文”潮流中的创作特色
        一、“哲思”特征
        二、小说印记
        三、诗性写作
        四、“絮语”的话语模式
第三章《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创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现代散文意识的自觉
        一、散文文体特征的探索
        二、随笔小品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新的文学圈子的形成——“白马湖派”
        一、轻松闲适散文风格的延续
        二、重要散文作家的继续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发表概况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6(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D]. 王翰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3]《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4]徐青甫经济思想研究(1932-1949)[D]. 周建国. 郑州大学, 2020(03)
  • [5]“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张梓生与《申报年鉴》[D]. 孙兴武. 扬州大学, 2019(02)
  •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D]. 刘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第 16 卷的作者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