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吴勇[2](2012)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文中认为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谭鑫[3](2010)在《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分析》文中认为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持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环境保护则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牺牲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效应的最大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活动并不是游离于生态环境系统之外的一种特殊活动,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选择适宜的经济增长路径,强化对弱生态环境的修复,增加生态环境的供给,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本文首先基于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视角,透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进行了探讨。首先,对主流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资源持续利用与环境修复等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同时对经济学文献中“弱生态环境修复”的论述短缺进行了探讨。第二,由于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会对弱生态环境会产生异质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宜的经济增长路径就有可能实现弱生态环境的修复。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水平通道、拓展的速水模型与生态环境修复的分析,揭示了强制性的制度创新与诱致性的技术创新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持续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且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从而改变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既可以超越古典经济学中的马尔萨斯陷阱,也能够走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误区。第三,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拓展的速水模型在西部弱生态地区进行了应用,通过对昭通经济增长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昭通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再一次证明经济增长路径仍然没有超越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因果模式,弱生态环境问题也在进一步恶化。第四,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修复西部地区的弱生态环境,就需要超越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出发,并选择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经济增长路径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投入与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首先制度创新的维度出发,西部地区弱生态环境的修复既需要实现资源资本化的制度创新,也需要实行生态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其次从技术创新的维度出发,西部地区弱生态环境的修复不但需要实现资源资本化的技术创新,而且还要实现生态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最后在这两个维度的基础上,通过横向联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结构柔性、能力组合等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总之,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供给的持续增加与社会福利效应的最大化,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扩大生态阈值,从而来达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刘芳[4](2005)在《枧槽苗乡 ——川滇黔交界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项关于我国民族散杂区的田野工作。工作中关注川滇黔交界处苗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诸多表现和内容。力图多角度发掘和考察各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居住环境下文化间的互动和影响,及其在此前提下民族文化的自我调适功能和作用。同时也深切地关注少数民族生活现状,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全文除绪论和附录外共八章,共约20万字。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和意义。探讨文化变迁理论对所作研究的重要意义;简述我国苗族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对本研究的牵引作用;对田野工作基本介绍以及自我评价。第一章,生境与源流。概述调查点--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枧槽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以及人口、婚姻及民族状况;分析“高山苗”山地文化特征,指出严酷的生境制约着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物质与人文。主要分析“高山苗”迁徙与定居历史现状、居住格局特点、日常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内容;通过分析村寨与民族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其特有的人际文化现象。第三章,生计与类型。概括历史和传统的生计特点、劳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园艺业、家庭手工业、养殖业、传统分工以及商贸与交通,指出山民们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和较低的生活水平,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显现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端倪,但对土地的话语依旧是这个时代、这一地区农耕民族不变的主题。第四章,文娱与技艺。描述其文学艺术、节日娱乐、服饰文化和工艺,归纳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色。它们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勾勒出文化流变和脉动。第五章,家庭与家族。分析其家庭、婚姻、亲属称谓制度和家族的内在联系性和典型性特征。突显表现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和仪礼特征之中的文化特色,并剖析“高山苗”家族文化的内容以及对现实的作用。第六章,巫术与宗教。分析以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主要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特征,并对上个世纪初基督教的传入及其影响作一个描述和客观评价。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考察乡土社会宗教、巫术、仪式、信仰同医疗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一个连接状态,心灵的安慰和生理的治疗关系密切,过分地排斥打击巫术行为和观念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七章,传承与教育。考察散杂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影响和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互动和矛盾问题。主要辨析历史上受基督教影响而启蒙的山民教育到民族教育的自觉,以及解放后高寒山区民族教育在曲折中前进等问题。 第八章,结语:文化链接与苗乡社会。揭示该地区苗族文化在与主流文化互动过程中仍然保持其自身发展轨迹的原因在于其内部诸文化因子的链接所产生的功能。同时,关注民族散杂区各民族实际生活,并提供学术层面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提高民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附录。共四部分:长诗辑录、《视槽苗族亲属称谓表格》、《罗氏族谱》(图片选)、((’t二次葬”(翻尸)》(仪式录像剪辑图)。 本研究的贡献。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运用笔录、摄影、摄像、录音等手段,对“高山苗”社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做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其次,田野工作及其成果对半个世纪以前前人的研究成果具有承继性,作为对该地区进行一段长时期的田野工作并撰写学术论文,又具有创见和现实意义。而尤为重要的是,提出民族散杂区山地苗族文化在同主流文化互动前提条件下,其内部文化因子通过自我调适使得本民族文化具有区别于同一区域内主流文化的显着特征。因此,“高山苗”文化发展轨迹变迁主要是受内部七大文化因子实际作用的结果。而这一考察是当前我国西部苗族研究中的一次突破。所以,本研究不但对民族学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对开展少数民族散杂区的民族工作也将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本。关键词: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杂区,视槽苗族乡,高山苗,社会文化变迁卜
张云,尹睿[5](2003)在《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文中指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从业人口素质低是一个根本原因。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陋俗,才能为脱贫打下基础。
任新民[6](2000)在《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发展日益加速,知识经济到来的现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突出了人力资源素质,尤其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导,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提出了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提供了理论指导。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思路是走可持续道路,这一战略成功的基础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导,创设西部开发的软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格局下,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资源有限等各种因素的硬约束,未来 5—10年内将出现劳动人口激增的问题。民族地区只有采取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战略,才能弥补生产要素的短缺,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出发,选择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的开发战略。云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及现实所形成的梯度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力资源状况的梯度结构是我们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客观依据。针对民族地区存在的梯度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战略。梯次开发的基本原则是 “有效投入”,要求人力资源开发的针对性、重点性、现实性。梯次开发的关键在于梯次转移。通过梯次转移实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超前开发,实现通过人力资源素质提高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构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双逆向流动,“双逆向流动”形成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虹吸现象”,造成了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流
二、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山地与山地城镇概念 |
1.2.2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
1.2.3 西南山地城镇的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构架 |
1.5.3 论文内容安排 |
2 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与选址分布 |
2.1 山地城镇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
2.1.1 异质性与自相似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
2.1.2 难达性与复杂性的交通结构特征 |
2.1.3 封闭性与多样性的文化结构特征 |
2.2 山地城镇空间分布规律 |
2.2.1 城镇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
2.2.2 城镇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
2.2.3 城镇趋矿源区位点状分布 |
2.2.4 城镇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
2.2.5 城镇以路为线串珠状分布 |
2.3 山地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
2.3.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
2.3.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3.3 山地河流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4 小结 |
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图谱 |
3.1 山地城镇结构类型分类 |
3.1.1 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分类 |
3.1.2 山地地形特征的分解简化 |
3.1.3 地貌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综合 |
3.2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类型实证 |
3.2.1 团块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2 带状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3 放射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4 组团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3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图谱 |
3.3.1 团块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2 条带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3 放射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4 组团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 适从而渐进的山地聚落空间演化 |
4.1.1 聚居规模和外部形态适从地形的演化 |
4.1.2 聚落空间结构等级差序渐进式的演化 |
4.2 定制而求变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2.1 城镇空间形态从规范型向自由式的演化 |
4.2.2 城镇内部结构从礼制性向实用性的演化 |
4.2.3 空间成长由城郭分离到附城建郭的演化 |
4.3 被构而转型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3.1 城镇用地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演化 |
4.3.2 城镇空间成长从封闭型向离散型演化 |
4.3.3 山地城市多区离散组合的结构模式 |
4.4 自觉而新生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4.1 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化 |
4.4.2 城市空间从地面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 |
4.4.3 空间结构从缓慢单一到剧烈多元的演化 |
4.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成长的模式 |
4.6 小结 |
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制 |
5.1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 |
5.1.1 自然环境因素的催生与规限影响 |
5.1.2 政治文化因素的促变影响 |
5.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助长影响 |
5.1.4 影响力演化过程和综合作用模式 |
5.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5.2.1 开放与非平衡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
5.2.2 涨落与失稳是结构变化的诱因 |
5.2.3 竞争与协同是结构发展的动力 |
5.2.4 突变与渐变是结构发展的方式 |
5.2.5 分叉与选择是结构发展的路径 |
5.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逻辑进程 |
5.4 小结 |
6 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6.1 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历史经验 |
6.1.1 基于对山地环境多层面的自适应律 |
6.1.2 基于对城镇功能积极响应的协同律 |
6.2 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困境 |
6.2.1 城市与乡村分割对立及极化发展的矛盾 |
6.2.2 城镇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 |
6.2.3 人地关系无序、灾害威胁加剧的问题 |
6.2.4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网络破碎的问题 |
6.2.5 地域文化趋同、城镇特色衰微的问题 |
6.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优化策略 |
6.3.1 前提策略——建立山地特色的开放空间体系 |
6.3.2 保障策略——建立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 |
6.3.3 方式策略——建立高效协调的空间结构 |
6.3.4 路径策略——建立动态成长的管理机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增长方式与环境系统均衡之和谐 |
二、理论意义与实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思想史及其启示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思想史及其启示 |
第三节 几个跨学科基本概念的解释及辨析 |
一、行政疆界意义上的西部与经济意义上的西部 |
二、自然弱生态与经济弱生态 |
三、工程环境恢复与经济环境修复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生态环境修复的文献评述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修复研究的演化 |
一、生态环境修复的涵义 |
二、生态环境修复的演化历程 |
三、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共识 |
第二节 经济学文献中的环境修复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二、环境—经济系统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三、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四、外部性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五、自然资本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六、共有资源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七、政府失灵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八、“资源诅咒”中的环境修复 |
九、循环经济理论中的环境修复 |
第三节 弱生态修复经济学研究的短缺 |
一、生态环境修复的文献评述 |
二、经济学文献中的弱生态环境修复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和贡献 |
第三章 增长路径选择对环境修复的可能性探讨 |
第一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水平通道与增长路径 |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水平通道 |
二、水平通道与经济增长路径 |
第二节 拓展速水模型与生态环境修复 |
一、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二、拓展速水模型下的人口与资源 |
三、拓展速水模型中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四、拓展的速水模型与生态环境修复 |
第三节 基于拓展速水模型的增长路径选择 |
一、基于拓展速水模型的增长路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主导下的经济增长 |
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下的经济增长能够实现生态修复 |
三、实现生态环境修复途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选择 |
第四章 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西部现状 |
一、西部地区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现状 |
二、西部弱生态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第二节 西部弱生态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
一、历史原因 |
二、自然原因 |
三、人口压力 |
第三节 西部地区环境修复典型案例 |
一、陷入马尔萨斯陷阱的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红土村 |
二、步入新古典发展经济学误区的彝良县 |
三、巧家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现行生态环境修复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生态环境修复的效应分析 |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三、一个悖论:生态修复与政府行为 |
第五节 拓展的速水模型在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一、拓展的速水模型在西部的应用 |
二、基本结论 |
第五章 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昭通案例 |
第一节 昭通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昭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及因素分析 |
一、昭通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概况 |
二、工业三废排放库兹涅茨特征分析 |
三、结论及建议 |
四、昭通工业三废排放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昭通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
一、历史原因 |
二、自然原因 |
三、人为原因 |
四、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面积减少 |
五、昭通现有生态修复方式的问题 |
第四节 拓展的速水模型在昭通的应用及昭通增长方式选择 |
一、拓展的速水模型在昭通的应用 |
二、昭通增长方式的选择——拓展的速水模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应用 |
三、昭通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代际公平 |
第五节 昭通生态修复的制度、技术与产业选择 |
一、昭通生态修复的制度创新 |
二、昭通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 |
三、基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产业选择 |
第六章 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选择 |
第一节 生态修复的制度创新 |
一、环境修复意义上的资源资本化的制度创新 |
二、环境修复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化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生态修复的技术创新 |
一、实现资源资本化的技术创新 |
二、实现生态产业化的技术创新 |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修复下的产业模式设计 |
一、实现资源资本化之后的产业模式设计 |
二、实现生态产业化之后的产业模式设计 |
第四节 生态修复下的产业模式:国内外比较与启示 |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 |
二、贵州毕节生态试验区 |
三、对昭通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枧槽苗乡 ——川滇黔交界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生境与源流 |
第一节何谓“枧槽” |
第二节环境和资源 |
第三节历史沿革和行政建制 |
第四节人口与婚姻状况 |
第五节来源和姓氏 |
第六节自称和他称 |
第二章物质与人文 |
第一节迁徙和定居 |
第二节居住方式和特点 |
第三节生活方式 |
第四节村寨及其人际关系 |
第五节民族关系 |
第三章生计与类型 |
第一节历史的遗存--采集和狩猎 |
第二节水田种植和旱地耕作 |
第三节传统农业工具 |
第四节农业技术的演进 |
第五节园艺业 |
第六节家庭手工业 |
第七节养殖业 |
第八节传统分工 |
第九节商贸与交通 |
第十节关于土地的话语 |
第四章文艺与技能 |
第一节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
第二节传统手工艺 |
第三节传统民俗节日 |
第五章家庭与家族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节亲属称谓及其制度 |
第四节家族 |
第六章巫术与宗教 |
第一节祖先崇拜与鬼神信仰 |
第二节宗教的传播 |
第三节巫术与医疗 |
第七章传承与教育 |
第一节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承继与互动 |
第二节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早期苗民启蒙教育 |
第三节解放前的民族教育 |
第四节解放后高寒山区民族教育前进中也有曲折 |
第八章结论:文化链接与苗乡社会 |
第一节文化因子及其链接 |
第二节现实话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学习期间学术成果一览表 |
跋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6)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知识经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时代 |
(一) 从物力资本到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
(二)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人力资源理论的核心 |
二、人力资源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视角 |
(一) 两个大局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 人力资源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
三、梯度结构: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依据 |
(一)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 |
(三)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状态的梯度结构 |
(四) 民族地区梯度结构的复杂性及形成的原因 |
四、梯次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途径 |
(一)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特点 |
(二)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梯次开发的总体构想 |
(三) 民族地区实施梯次开发战略的具体步骤 |
(四)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梯次开发的成功探索 |
五、虹吸现象: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梯次开发的难点 |
(一) 双逆向流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的市场趋势 |
(二) 虹吸现象:双逆向流动的必然结果 |
(三) 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虹吸现象的根本途径 |
六、民族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系统工程 |
(一) 民族教育;实现人力资源梯次开发的重要途径 |
(二) 普及提高科学技术: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 |
(三) 建设边疆民族文化大省: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05)
- [3]西部弱生态地区环境修复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分析[D]. 谭鑫. 云南大学, 2010(01)
- [4]枧槽苗乡 ——川滇黔交界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D]. 刘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5]思想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因——来自巧家县马树乡的调查报告[J]. 张云,尹睿. 学术探索, 2003(S1)
- [6]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D]. 任新民. 云南大学,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