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论文文献综述)
章家谊[1](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苏超[2](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韩松[3](2014)在《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学批评理论的快速发展促成了近期薇拉凯瑟小说研究多维视角的形成,众多文学批评理论纷纷将薇拉凯瑟纳入自己的视阈,使这位曾一度星光黯淡的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重归人们的视线。凯瑟作品在人物、主题、叙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的复杂性和意义不确定性为众多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但究其根本,对土地的热爱是使凯瑟这位如此关注一个特定地方的作家能够赢得全球读者热爱的根本原因。然而,文学批评界对地域研究的忽视由来已久,作为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虽然薇拉凯瑟的文坛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其作品中强烈的地域感和对逝去文明及地域中他者文明的欣赏和表现使她往往被贴上怀旧作家、挽歌作家等标签,使她与“保守”和“落后”相联。这种对凯瑟地域文学片面和狭隘的看法限制了人们对她小说更深层次的解读。当代文学地域主义理论将地方视作是理解人类感知或文化的基本范畴,是比空间具有更为具体、意义也更为确定的概念,代表了当前社会一种更为普遍的认知倾向。地域主义文学批评将地域视作是动态的、发展的,补充了物质环境在其它文学批评中的弱势地位,并跳出传统地域文学批评的围囿,将城市纳入研究范围,使地域的概念更加完整,也更加全面。在地域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文学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不再仅仅是社会态度的概念性标记或流于形式的表面处理,而被视作是文本的基本结构、风格和意蕴,是赋予文本以生命的重要系统。地域文学主义通过对地方的探究来思考人类的迁移、城市化、文化的传播,探究民族叙述之外的多元文化,以及在接受统一的社会价值过程中地域对人的身份修正,使个体身份的定义在种族、阶级、性别的维度之上增加了地域的维度。文学地域主义对地域独特性的强调赋予了弱势群体以话语权,倡导地域是一种复杂的和相互联系的文学概念,并通过积极地参与同前人的对话来建立与我们当今世界的联系。借助新文化地理学的最新理论,文学地域主义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探究人与地方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们如何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建构文化身份的疆界、转而造成地貌的改变,构成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在当今全球化使稳定空间渐渐消逝和个体身份的危机出现时,文学地域主义以更加具体、微观、多元的地域概念来代替较为宏观和同一的存在,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地域文学研究思路,因而是对文化一元化的抵制和补充。本文立足当代文学地域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以多元、辩证、发展的动态视角,分析了薇拉凯瑟前、中、后期创作的五部地域小说,通过梳理凯瑟地域诗学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其创作中特有的地域人文思想,考察了凯瑟的文学创作与其相关地域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凯瑟的小说是如何解读人与地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以地域为载体来反映社会变革、思考地域对个体身份和民族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凯瑟作品的独特魅力是建立在与地域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的,而人与地的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与相互影响是凯瑟创作的深层动力。凯瑟的地域文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参与了地域的持续创造,她不断地发现、挑战、并深化了对地域的定义,超越了传统地域概念的局限性,让读者看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对话与联系。被凯瑟赋予了灵魂的地域从传统小说的背景走到台前,在小说的不同层面发挥着作用,或是人物必须要战胜的困难,或是个体身份完善的催化剂,或是神秘力量的源泉,拥有同人物角色一样的身份。她的人物角色不仅仅生活在地理的地域,还生活在情感的地域、精神的地域和理性的地域之中。在细致地勾画人物在某一地域或不同地域之间生活的基础上,凯瑟探讨了在与地方的互动中个体身份的不断完善与塑造,以及人的流动是如何扩大了其存在的疆界。凯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往往是其与所存在的地域中不同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人物不同的地域经历成为影响其个体身份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不断地从古老或现代的地域、自然或人工的地域景观、现实或记忆中的地域感受、成功或失败的地域经历中获取身份建构的材料,并反过来以自身对地域的理解来改变地域的面貌,以此留下人类存在的标记,突出表现了人与地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地对话中映射出的社会意识与人性思考。凯瑟笔下的地域既是复杂变换的,也是社会重大变革的发生之处。在对那些从古老传统和浩繁文明中走出的移民生活的叙述中,凯瑟将她对地域的理解扩大到了美国的民族社会生活层面,强调了美国人的这种在不同地域间移动的能力是除对土地的使用和拥有之外的另一种美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凯瑟对欧洲、美洲文化传统的探寻体现出她对地域文化身份复杂性的充分认识和对美国文化根源的追寻,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多元文化的接纳态度打破了以往自我指涉的民族主义神话以及安格鲁‐萨克逊文化的主控形式,以维护地域的独特性来保持地域的多样性及持久性。在凯瑟看来,地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和与世隔绝的,其后期作品中的地域空间在纵向上穿越了历史维度的同时,在横向上则进一步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而与世界相连,将地域置于整个世界的大概念之中而具有了普世意义。凯瑟的这种对地域性的理解挑战了她所处时代狭隘的以民族主义对地域概念进行定义的局限性。薇拉凯瑟的文学创作风格简练、优雅,笔下的地域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不断创新的叙事形式挑战了评论界对地域文学作品缺乏艺术创新的定论,在凯瑟的简约文风下隐藏的是她对各种现代派创作技巧的尝试和运用。她以并置和空白等创作技巧来唤起读者的想象力、弱化作者角色、增加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以不断变换的时间、开放式的结局、愈发破碎的叙事结构来织就小说错综复杂的结构框架,表现了她多重的叙事视角和对空间的现代处理能力。凯瑟的地域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怀旧或对过去的复述,而是对现代地域意义的探查,是对当前人类栖居的地域空间的探究;它既是乡村的,也是城市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开放的;既是平静的,又是充满矛盾的,因而能够源于地域,而又超越地域的围囿,改变了人们对地域的意义和作用的传统定义,以及对身份归属的理解,是一种超越了表象之上的更广大、更驳杂的地域文化自觉,因此而成为真正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文学。其小说以地域为依托所传达出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及其对社会变迁、人的生存本质的探索,激励着我们对现代社会文明进行深刻的思考。薇拉凯瑟与美国西部、西南、东部等不同地域的渊源及亲身体验使其创作的小说真实生动、富于感染力,形成了其小说独特的地域魅力,也成就了她优秀地域文学作家的美名。以凯瑟早期荒原三部曲中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为研读文本,可以发现,凯瑟在文学创作初期通过对美国西部早期移民地域重置经历的描写,突出体现了欧洲旧世界对个体重置后地域身份建构的影响,揭示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旧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小说中的人物在与地域的协商和互动中,实现由家园丧失到了解地域后与地域的和谐共存。凯瑟对一些特殊地域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拓荒者对土地的征服与利用,以及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失去家园经历的叙述,凯瑟探究了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与地方形成的各种不同关系。《云雀之歌》中凯瑟对在不同地域间迁移个体的展现,表现了她对城市与乡村之间地域联系的构建。在凯瑟看来,地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某一地域的存在要依赖它与其它地域的联系与相互观照,在城市和乡村的对话中蕴含着美国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人物的成长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与地域间的互动,跨越地理和时间界限的地域可以为人物的身份建构不断提供庇护、启示、素材和意义。凯瑟在这部小说中将拓荒的意义拓展到了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变革,以开放和动态的视角来关注地域间的融合,将发展的元素融入到了地域的建构之中。《教授之屋》是凯瑟中期创作的迷茫三部曲中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凯瑟挑战了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在地域创作中融入了现代主义的特征。凯瑟利用失败的地域经历、异类的花园和被赋予了多重意义的教授旧屋表现了一名在现代社会的荒原中寻找自我身份归属的个体的迷茫,探究了现代物质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发展对个体身份的侵蚀以及对人的内心与精神造成的伤害。小说的开放式结尾、复杂的结构框架和简洁的文风充分体现了凯瑟对各种现代派创作技巧的尝试和运用,代表了凯瑟创作的新阶段。凯瑟后期创作的历史文本《大主教之死》以美国西南地域为背景,体现了凯瑟开放和动态的地域理念为其创作带来的变化。后期的凯瑟重返她初始阶段积极进取的基调,其更加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笔触不仅使小说的叙事形式超越了任何文学类别的定义,而且更为关注人物内心世界对地理地域和地域谱系的超越,在不同地域的对话中,表现出内外的融合与超脱,土地成为多元文化融合共存的人文精神载体,体现了凯瑟对文学普世价值的追求。小说通过一个白人的视角对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价值观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在两个文明的相互审视、比照中凯瑟颂扬了印第安文明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拥有异质特征的他者文化的接纳是这个新生国家得以健康发展前提的思想。薇拉·凯瑟以开放、动态、发展的地域视角和对地域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多重复杂的文学地域。她笔下的地域既是自然的,也是人类的,既是开放的和多元的,也是共性与个性动态地相互影响的结果。凯瑟以地域为基础,对时代变化的回应促使我们不断地采取新的视角去思考地域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更加细致、变通和辩证的态度来理解文学创作和地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全球化的时代,重新审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薇拉·凯瑟,她对艺术的永恒追求使她从文学批评的边缘走上经典的舞台,其小说以地域为依托所传达出的文化特质、人文精神,及其对社会变迁、人的生存本质的探索,将不断激发人们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深刻思考。
唐海东[4](2010)在《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指出最近一个多世纪,美国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美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作品一直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形象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即以这些用英语写作的中国题材作品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其中国形象的流变史、形成机制和传播效用。由于中国题材创作者包括了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主体,而这些不同文化身份对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具有十分明显的制约作用,因而,本文将与塑造中国形象有关的美国英语文学分为“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指代由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创作的相关中国题材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传达的中国形象。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论述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导论》对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和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三个由外到内的不同层面上的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课题史回顾,并列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六、十章是各编的“概述”,主要分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第二至五章讨论异域情调。第二章对中国形象制作史上一首划时代的诗歌、美国作家布勒特·哈特(Bret Harte)的《异教徒中国佬》("The Heathen Chinee")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分析了这首艺术水准差强人意的诙谐短诗风靡全美并影响后世的深层社会根源。第三章分析了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剖析了“黄祸”套话的生成原因、演变过程和主要内涵。第四章对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进行了重新解读,分析了小说展现的中国形象之特殊性和历史地位。第五章对约翰·赫塞的小说《孤石》和《召唤》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从科技殖民者和美国来华传教士的角度剖析他们的中国经验之于其制作的中国形象的关键作用。这四章中探讨的美国作家观察中国时所采取的角度各不相同,在写作时代上也大致构成了一种延续关系,他们的作品分别展示了异域情调中鄙视、恐惧、同情、沟通这四种对待中国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第七、八、九三章探讨故国想像。第七章以华裔文学中常见的唐人街叙事为切入点,探讨了水仙花和雷庭招两位与异国情调化的唐人街叙事进行对抗写作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唐人街叙事作品。第八章以刘裔昌、黄玉雪、汤亭亭和赵健秀四位华裔作家的自传性作品为例,呈现了族裔自传中的中国形象,探究了族裔自传的创作机制及演变发展的文化历史动因。第九章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华裔文学中的种种表现方式,追溯华美作家利用中国文化的个体和社会动机。第十一至十六章以历时的方式罗列了不同时期的原乡记忆。第十一章以李恩富、容闳、林语堂三位文化传播者的作品为例,分析早期西游学者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第十二章以德龄公主和黎锦扬两位作家为例,探究了商业化和娱乐化写作中体现的异国情调化的中国形象。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位以往被忽略的移民作家蒋希曾,并对他在海外进行的革命文学创作进行了文本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研究,厘清其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来源和机制。第十四、十五两章分析了新移民中非常流行的英语文革写作,对其发展历程、主题、重点作品以及写作中的程式化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新时期的“伤痕文学”进行了比照研究。第十六章则专章介绍新移民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哈金的创作,研究其作品中展现的几个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通过对大量中国题材作品的讨论、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第十七章《综论》中指出,写作语言及其蕴含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制作者身份是指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当然,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采用的文类的特点、作者在中国的境遇等等因素,也对他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认为,某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既主要反映了美国文化内部的动力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某些真实信息,而中国形象的演变既不能仅仅归因于中国自身事实上存在的历史性变化,也不能仅仅归因于作为形象制作者的“美国”自身文化结构的变化,而是这两者之间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的联合作用和互动关系。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一面并不光滑的镜子,从中可以照见美国社会、文化和具体创作者自身的面相;但中国形象也是一块毛玻璃,透过它可以隐隐约约照见许多中国的真相。形象学既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对中国评论者而言,如何对待中国形象,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既要坚守人文学科固有的价值关怀,又要遵守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实证性和客观性。从某种程度而言,批评者是形象传播路程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
亚宁[5](2010)在《中国电视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电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率先开始在中国创作生产电视电影,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1200余部作品。电视电影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一种年轻的电视节目形态为电影频道(CCTV-6)补充了大量的节目内容,并为其在激烈的电视收视竞争中保持实力和优势做出了突出贡献。电视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品种或亚类,在中国发展迅速且成绩斐然,但是对它的系统性研究还很缺乏,甚至在很多方面尚属空白。本文作为首篇以中国电视电影为研究对象的博十论文运用了电影学、电视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比较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重点对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概况、美学特征、叙事特征、接受心理、接受行为等诸多方面开展综合性、全景式的研究,特别对电视电影作为一种电影与电视嫁接的产物,在观众接受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及与影院电影、网络电影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电视电影的艺术规律,为指导创作实践服务。本文共由引言和六章共七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重点、局限与创新之处。本文是以中国电视电影作品和受众为研究对象,以电视电影在中国10年来的创作、播出和收视情况入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章中国电视电影十年的发展概况,全面描述了十年来中国电视电影的产量、题材和类型,详细介绍数十部中国电视电影作品所获得的近百个奖项。第二章中国电视电影播出和收视情况,从1999年3月2日播出第一部作品开始,集中从电视电影的产量和播出量占国产影片总产量和播出总量,以及电视电影黄金时间播出量占国产影片黄金时间播出量的比例这两个方面,概括出电视电影在内容和质量上对电影频道节目的补充与支撑。从2000年至2008年的九年中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年度收视排名前十位的作品中,归纳出最受观众喜爱的题材和类型,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案例。第三章中国电视电影的美学特征,从知觉、故事、思想和特征四个单元进行分析、描述。提出电视电影在镜语、剪辑、表演、文字、音响及音乐等方面的创作要求;在题材、内容、命名等方面的基本规则;在主题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必须遵守的原则;中国观众较为喜爱的电视电影的几种类型、题材的特点和美学要素。第四章中国电视电影的叙事特征,重点强调类型化的叙事原则和现实主义叙事风格,提倡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提出营造叙事悬念,保持叙事张力,增加叙事趣味性,适度进行叙事省略的创作技巧。第五章电视电影的观众接受特点,从观影目的、观影的环境与设备、电视电影接受的一般心理过程、电视电影与(影院)电影接受心理的差别和电视电影的观众构成与接受差异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重点从2000年至2008年CCTV-6电视电影收视率或收视份额前十位的作品及其观众构成来分析中国电视电影的观众接受特点,并由此提出中国电视电影的创作方向和原则。第六章互联网语境下的电视电影的接受,分析了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趋势下,中国电视电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该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做出的相应调整和改变。
吴心海,吴小龙[6](2002)在《新闻翻译的操守和报刊编辑的责任》文中提出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吴小龙,吴心海[7](2002)在《新闻翻译的操守和报刊编辑的责任》文中研究表明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假新闻:腐朽文化的产物》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
陈立[8](2002)在《世界首富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下)》文中提出人们都知道世界首富、亿人迷比尔·盖茨先生是软件大王,却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人们更不知道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喜爱的原因是受了其母亲的长期影响和熏陶,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而且几乎大半生都与中国文化打着交道。本文讲述的就是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
陈立[9](2002)在《世界首富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中)》文中认为人们都知道世界首富、亿人迷比尔·盖茨先生是软件大王,却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人们更不知道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喜爱的原因是受了其母亲的长期影响和熏陶,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而且几乎大半生都与中国文化打着交道。本文讲述的就是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
陈立[10](2002)在《世界首富之母的中国文物情缘》文中研究指明人们都知道世界首富、亿人迷比尔·盖茨先生是软件大王,却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人们更不知道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喜爱的原因是受了其母亲的长期影响和熏陶,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而且几乎大半生都与中国文化打着交道。本文讲述的就是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
二、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
三、语文的重要性 |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
一、知识类型框架 |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
第三节 结论 |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一、性别意识形态 |
二、年龄意识形态 |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
第七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绪论 |
第一节 薇拉·凯瑟小说研究述评 |
1. 薇拉凯瑟作品批评史 |
2. 薇拉凯瑟小说研究归类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方法 |
第四节 文学地域主义学理概述 |
1. 文学地域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 |
2.文学地域主义理论:批评的传统和新的研究方向 |
3.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 |
第一章 作为地域作家的薇拉凯瑟 |
第一节 薇拉凯瑟的地域之情 |
第二节 薇拉·凯瑟与美国地域文学批评 |
第二章 家园重置中传统的延续 |
第一节 旧世界的意义 |
1. 地域归属丧失的焦虑 |
2. 对地域他者文化的质疑 |
3. 与旧世界的维系 |
第二节 地域身份的多重建构——内嵌故事 |
第三节 地域中的人类标记 |
第四节 地域对个体身份的塑造 |
1. 亚历山德拉与内布拉斯加台地 |
2. 漂泊者于迁移中的获得 |
3. 于失败中创建和谐家园 |
第三章 开放的地域对话——城乡地域的互相观照 |
第一节 从荒原到艺术之都 |
第二节 跨越城乡界限 |
1. 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
2. 乡村中的城市元素 |
3. 第二自然:铁路 |
第三节 城市拓荒者 |
1. 一腔激情和四面墙壁 |
2. 地方对自我的塑造 |
3. 过去地域的力量 |
第四章 地域身份的复杂建构——现代地域主义 |
第一节 地域叙事的现代技巧 |
1. 破碎的结构 |
2. 地域的并置——以传统观照现代 |
3. 空白——小说意义空间的扩展 |
第二节 重置的迷茫 |
1. 地域情感的失语 |
2. 苍白的现代地域经历 |
3. 花园——谱系归属的冲突 |
4. 旧书房——隔绝之地、避难所、坟墓 |
第三节 自然的家园——蓝方山 |
1. 地域情感联系的建立 |
2. 地域身份与民族身份 |
3. 理想之地 |
第四节 地域的消费者 |
1. 地域身份的模糊 |
2. 地域归属的替代 |
3. 地域身份的离散与放逐 |
第五章 地域的融合与超越——普世的地域观 |
第一节 与世界相连的地域 |
1. 宏观与微观兼顾的地域视角 |
2. 谱系根源的超越 |
第二节 人与自然 |
1. 神奇的地域 |
2. 地域历史中的传奇 |
3. 印第安人——地域的主人亦或“他者” |
第三节 精神荒原上的拓荒 |
1. 超越世俗需求的信念 |
2. 自我的对立体 |
3. 地域中的自我重塑 |
4. 死亡中的永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件 |
(4)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解题 |
二、 课题史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结构安排与几点说明 |
上编 异域情调 |
第一章 概述(一) |
第一节 唯美中国与哲学中国 |
第二节 苦力·黄祸·模范少数族裔:中国移民形象的演变 |
第三节 本土中国形象的演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二章 异教徒中国佬:"阿新"大定型及其流播 |
第一节 《异教徒中国佬》的缘起、内容与反响 |
第二节 阿新大定型("喜剧性苦力"套话)的内涵 |
第三节 迷失的反讽:对《异教徒中国佬》的误读与利用 |
第三章 "黄祸":华人作为个体与种族的威胁 |
第一节 "黄祸论"的缘起与各相关国家的反应 |
第二节 美国文学中的"黄祸"面面观 |
第三节 "黄祸"的登峰造极之作:"傅满洲"系列 |
第四章 《大地》:理解与同情目光下的中国 |
第一节 《大地》在美国中国形象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解读 |
第三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大地》 |
第四节 对《大地》中国形象的评价 |
第五章 赫塞:远游者的灵魂拷问 |
第一节 赫塞其人及其中国题材作品 |
第二节 《孤石》:从改变三峡到被三峡改变 |
第三节 《召唤》: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灵史 |
中编 故国想像 |
第六章 概述(二) |
第一节 故国想像中的家园政治 |
第二节 故国想像的起点:《金山歌集》的母题及其变异 |
第三节 故国想像的流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七章 抵制套话:现实主义的唐人街叙事 |
第一节 水仙花:欧亚裔的身份选择和唐人街现实主义叙事的滥觞 |
第二节 唐人街叙事与华美感性:雷庭招《吃碗茶》 |
第八章 "两个世界之间":族裔自传的多重指向 |
第一节 "做美国公民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刘裔昌《虎父虎子》 |
第二节 华裔女性的美国梦:黄玉雪《华女阿五》 |
第三节 冲破"强制静默"的华裔女性自画像:汤亭亭《女勇士》 |
第四节 镜子中的华裔男性标准像:赵健秀《唐人街牛仔的自白》 |
第九章 故国想像与文化中国 |
第一节 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演变 |
第二节 华美文学与中国文化"真伪之辨"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
下编 原乡记忆 |
第十章 概述(三) |
第一节 原乡记忆与自传 |
第二节 原乡记忆中的事实与虚构 |
第三节 中国记忆的不同指向与功能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十一章 文化传播者笔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民俗介绍中的温情和陷阱:李恩富《我在中国的童年》 |
第二节 启蒙叙事的早期代表:容闳《西学东渐记》 |
第三节 虚幻、空想的文化大同境界:林语堂《唐人街》 |
第十二章 原乡记忆中的异国情调 |
第一节 德龄公主的清宫秘史系列 |
第二节 娱乐化的东方情调:黎锦扬的《花鼓歌》 |
第十三章 跨文化的革命文学:蒋希曾的创作 |
第一节 蒋希曾的生平 |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革命文学作品 |
第三节 蒋希曾作品的浮沉:时代与个人背景 |
第十四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上) |
第一节 美国的文革形象 |
第二节 海外华人的文革叙事 |
第三节 美华英语文革叙事的主要脉络 |
第四节 个案分析:非性化环境中的反常性爱——闵安琪的创作 |
第五节 "海外的伤痕文学"? |
第十五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下) |
第一节 自传的泛滥 |
第二节 异国合作模式与市场导向 |
第三节 隐性神话结构 |
第四节 英语文革写作关键词辨析 |
第十六章 超越自传形式与文革叙事:哈金笔下的中国 |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幽灵:《面对阴影》、《残骸》 |
第二节 文革面面观:《于无声处》、《辞海》、《光天化日》、《等待》 |
第三节 变化中的中国:《新郎》、《池塘》 |
第四节 在另一片土地上:《自由的生活》、《美丽的堕落》 |
第五节 哈金的意义 |
尾声 |
第十七章 (综论)中国形象:一面怎样的镜子?照见了谁? |
第一节 写作语言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二节 时代语境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三节 作者身份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四节 中国形象:一面镜子,一块毛玻璃 |
附录一 哈特诗歌《中国人最近的愤怒》 |
附录二 蒋希曾诗歌《中国佬,洗衣匠》 |
附录三 相关作家(学者)、来华传教士及外交人员英中姓名对照表 |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5)中国电视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电视电影的定义 |
(二) 电视电影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三)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三、研究重点、局限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局限 |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电视电影10年发展的概况 |
第一节 产量、题材和类型 |
第二节 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 |
第二章 中国电视电影播出和收视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电视电影的播出概况 |
第二节 中国电视电影的收视概况 |
第三节 收视表现突出的电视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三章 中国电视电影的美学特征 |
第一节 知觉单元 |
第二节 故事单元 |
第三节 思想单元 |
第四节 特征单元 |
一、喜剧类型电视电影 |
二、涉案题材电视电影 |
三、都市题材电视电影 |
四、动作、惊险类型电视电影 |
五、青春题材电视电影 |
六、其他类型电视电影 |
第四章 中国电视电影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类型化的叙事原则和现实主义风格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
第三节 叙事的张力、趣味和省略 |
一、叙事张力与悬念 |
二、叙事趣味性 |
三、叙事的省略 |
第五章 电视电影的观众接受特点 |
第一节 观影目的 |
一、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
二、增长知识和接受教育的需要 |
三、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需要 |
四、满足好奇心的需要 |
五、艺术鉴赏的需要 |
第二节 观影环境与设备 |
一、观影环境 |
二、观影设备 |
第三节 电视电影接受的一般心理过程 |
一、审美体验的发展阶段 |
二、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 |
三、审美体验的完成阶段 |
第四节 电视电影与电影接受心理的差别 |
一、屏幕与银幕的接受心理 |
二、梦幻感与现实感 |
三、仪式感与随意性 |
四、距离感与亲近感 |
第五节 电视电影的观众构成与接受差异 |
一、电视电影观众接受的特性 |
二、电视电影的观众构成及其收视特点 |
第六章 互联网语境下的中国电视电影的接受 |
第一节 中国网络视频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网络视频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
二、互联网与传统广播电视的优势比较 |
三、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 |
四、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构成 |
五、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观看习惯 |
六、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的内容偏好 |
第二节 网络视频与电视电影的接受比较 |
一、网络视频与电视接收条件的比较 |
二、网络视频用户对电影的接受特点 |
结论 |
附录 |
一、参考影片 |
二、参考书籍 |
致谢 |
(7)新闻翻译的操守和报刊编辑的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新闻翻译要讲道德操守 |
编辑的责任心和把关能力 |
新闻翻译打假需要“有效惩戒” |
四、比尔·盖茨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2]“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3]文学地域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 韩松. 吉林大学, 2014(09)
- [4]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唐海东. 复旦大学, 2010(01)
- [5]中国电视电影研究[D]. 亚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10)
- [6]新闻翻译的操守和报刊编辑的责任[J]. 吴心海,吴小龙. 新闻通讯, 2002(06)
- [7]新闻翻译的操守和报刊编辑的责任[J]. 吴小龙,吴心海. 中国记者, 2002(05)
- [8]世界首富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下)[J]. 陈立. 改革与开放, 2002(04)
- [9]世界首富之母与中国文物的传奇情缘(中)[J]. 陈立. 改革与开放, 2002(03)
- [10]世界首富之母的中国文物情缘[J]. 陈立. 协商论坛,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