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释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蔚蓝[1](2019)在《布比卡因纳米颗粒用于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术后镇痛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局部麻醉药在术后镇痛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马超教授课题组前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布比卡因制剂。该制剂采用单次乳化-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得,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进行包封。扫描电镜提示该制剂的粒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课题组前期对该新制剂进行了体外释药研究,并在小鼠慢性神经节压迫模型等动物模型中进行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研究。本研究利用这一新型的布比卡因纳米颗粒制剂在大鼠足底切口模型上进行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初步研究。利用生理盐水和布比卡因普通制剂作为对照,共分为3个平行组进行实验。获取术前的基线数据后,为各组大鼠进行足底切口造模手术,并同时在足底浸润注射0.1 ml相应的实验药物。术后记录和观测大鼠的自发痛行为表现,并留取大鼠的外周血样本,检测布比卡因药物分子在血液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利用课题组工作人员先期制备的布比卡因纳米颗粒冻干剂配制10 mg/ml的混悬液,在不配合使用其他镇痛手段的情况下,对于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术后急性期的自发痛相关行为,单剂给药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与慢性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疼痛的类型,它的定义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直接引起的疼痛。传入神经元的异位放电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重要致病机制,为了探究在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FcYRIa是否参与其中,本研究选用大鼠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开展FcYRIa与该模型病理生理机制的先导性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的前半部分内容是为了评价大鼠模型建立的情况,采用了以下多种方式: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利用改良vonFrey纤维丝行足底皮肤机械刺激,用热痛刺激仪行足底皮肤热辐射刺激,处死大鼠后解剖观察造模用的不锈钢小棒所在的解剖层次和对应的脊柱节段。按照行为学实验评估的标准,造模情况达不到预期。成果是总结了在手术中利用骨性标志,定位椎体节段的方法和要点:髋结节平对第6腰椎,髂嵴最头端邻近L5-6的关节突关节,大鼠的前4个腰椎有清楚的副突。本研究的后半部分内容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大鼠中背根神经节中FcyRIa蛋白进行在体表达检测,出现了神经元胞浆的阳性荧光信号,但时间有限,未来得及进一步确认或排除假阳性的可能。结论:在大鼠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中,暂无明确证据支持FcyRIa与其病理生理机制有相关性。
张宗瑞[2](2018)在《PLGA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载紫杉醇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探究》文中认为肿瘤是威胁发达国家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也是发展中国家致死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忽视,肿瘤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加。研究发现消灭肿瘤发生和术后复发根源的肿瘤干细胞是治愈肿瘤的关键。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步发展,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研究较广的是将抗癌药物与微球缓释技术结合,多功能载药微球系统能够克服耐药性并选择性将药物运输到肿瘤组织,从而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同时能够通过药物的缓释达到长效作用的效果,从而成为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新手段。作为新型化疗药物紫杉醇(PTX)对于多药耐药的肿瘤也有很好的疗效,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但PTX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关于其对神经胶质瘤和肝肿瘤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和机制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通过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载紫杉醇PLGA微球,评价该载药系统的载药和释药性能,进而探索载药微球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并对此系统中药物的释放机理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其在肿瘤治疗应用中提供实验依据。本课题通过高纯度乙交酯(GA)和丙交酯(LA)开环聚合法合成不同组成的PLGA共聚物,对其结晶性能、热性能、体外降解性能以及细胞毒性进行系统研究,并选取PLGA(LA:GA=75:25)作为药物载体制备载药微球用于抗肿瘤研究。选用改进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载药微球,分别配制内水相NH4HCO3溶液和有机相药物和PLGA二氯甲烷溶液混合得到均匀的乳液相,磁力搅拌下加入到外水相PVA溶液中。持续搅拌挥发溶剂,固化的微球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载药微球。红外和核磁氢谱测试分析可知PTX被成功包载入PLGA微球中。扫描电镜和SR-μCT图可以看出表面光滑内部较致密载药球(Smooth densify microspheres)表面非常圆滑,内部只有零星的孔隙结构,而表面多孔内部多孔载药球(Rough porous microspheres)表面却有许多细小的微孔褶皱,内部呈现高度多孔结构。体外释放研究发现,裸药在48小时内就能够释放达到88%以上,而多孔载药球初期药物释放较慢,很好的降低了药物突释,之后会持续快速的释放药物。接着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凋亡周期测试、免疫荧光分析以及免疫蛋白印记测试等系列评价,来研究多孔载药球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多孔载药球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且对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依赖性。多孔载药球相对于裸药具有很好的缓释控释效果,达到长时间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果,同时又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多孔载药微球释放的紫杉醇能够有效阻滞神经胶质瘤细胞分裂于G2/M期,并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和稳定,从而使细胞分裂状态紊乱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持续抑制肿瘤增殖目的。此外,裸药和多孔载药球组能够促进促凋亡Bax信号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g B1的表达,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此,促进微管凋亡信号的激活和微管蛋白的稳定被认为是PTX药物抑制运动和侵袭U251细胞的毒性作用的主要机制。通过裸鼠注射HepG2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研究,待肿瘤达到一定体积后,随机分组进行瘤内注射相应药物(裸药、光滑和多孔载药球),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选择多孔载药球注射周期为12天(释放85%以上),生理盐水和裸药组周期为四天,观察记录肿瘤体积以及裸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出肿瘤称量并对肿瘤组织和内脏进行HE和TUNEL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做RT-PCR和Western-bolt分析。体内研究发现,多孔载药球相较于裸药和光滑载药球具有更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多孔载药球能持续快速的释放药物到肿瘤组织细胞,多孔载药球的体内细胞凋亡和周期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数据与体外结果相一致。多孔载药球不像裸药对动物会产生很强的毒副作用,其治疗的动物精神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本研究制备多孔载药球能够达到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目的。同时多孔载药球的体内释药过程和抗肿瘤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丹参[3](2012)在《局部麻醉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导的药物,在临床上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或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治疗。由于局麻药一次性给药作用持续时间短,且局部组织的高浓度极易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针对局麻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疗的需要,要求将其制成长效制剂。目前局麻
张妙[4](2012)在《高分子微球偶联固定卡托普利及其对蛋白质吸附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亲和高分子微球是以生物亲和原理设计合成的,其在高分子微球的表面偶联固定具有特定亲和配位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药物、抗体、酶等,利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与目标物质间高度专一的亲和配位关系,可以特异性的选择吸附并分离出目标物质。亲和高分子微球具有廉价、高效、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功能多样等高分子微球的一般特征,还具有灵敏性高、生物惰性好、可再生使用、污染小等特有的优点,集于以上特性,使得亲和高分子微球在生化、医药等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亲和高分子微球为研究基础,重点考察了高分子微球表面嫁接药物分子在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规律,并探索了高分子微球药物对模型蛋白BSA的吸附性能。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G)乳液微球,然后在微球表面嫁接空间臂分子1,6-己二胺,得到表面含氨基的PSGN微球,接着借助EDC/NHS催化作用将药物分子卡托普利化学偶联到PSGN微球表面,制成固定卡托普利的亲和PSG微球。实验着重考察了PSGN微球偶联固定卡托普利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比例和用量、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到合适的反应条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条件,使得PSGN微球与卡托普利的偶联反应效果更好。然后以亲和高分子微球PSGNC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型蛋白BSA的吸附特性,得出BSA吸附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分别考查了pH值、BSA初始浓度、离子强度对蛋白吸附量的影响,在pH值为6.0时,静电引力对吸附量影响显着,合适的BSA初始浓度对BSA平衡吸附量有很大作用,最后低离子浓度时BSA吸附量较大。
房立峰[5](2011)在《局部麻醉缓释药物的制备及镇痛作用》文中认为背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且局部组织的高浓度极易造成药物经血管吸收入血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进行局部麻醉缓释给药系统研究。目的:总结近年局部麻醉缓释药物的制备及镇痛效果的研究现状。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局部麻醉缓释药物的制备及镇痛作用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局麻药,微球,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药物体外释放,镇痛。选择3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采用W1/O/W2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乳化溶剂挥发法、乳化-交联法、高压电场法制备的局麻药载体的微球,形态均圆整,流动性好,80%以上的微球粒径在50100μm之间,可提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在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时均得到了可延长药物的体外释放时间、相对较平稳的血药浓度、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良好安全性的结果。
杜彩云[6](2008)在《超声造影剂—充气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指明超声造影剂可明显提高彩色多普勒信号,使正常脏器实质和肿瘤的灰阶图像增强,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范围,早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外已有多种超声造影增强剂上市,我国北生药业现也生产声振白蛋白微球造影剂-声微显注射剂。已上市的造影剂主要分为两种:含空气造影剂(第一代超声造影剂)和含惰性气体造影剂(第二代超声造影剂),两类造影剂均可增强超声影像的清晰度,但是第一代超声造影剂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其包裹、保护气体的白蛋白膜或表面活性剂在血液中迅速破坏,所保护的气体溢出。因此它们的超声造影增强作用仅能维持1~3分钟。同时,它们由于制造方法的限制,微球的直径范围较宽(1~12微米),影响造影的效果。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克服了存留时间短的问题,但其主要由肺部排出体外,它们的微气泡有融合成大气泡,产生微气栓的危险。因此研究存留时间长,直径范围小,危险小,增强超声影像的清晰度明显的超声造影剂仍是超声诊断中的重要内容。本实验以白蛋白为囊材,空气为被包裹气体,采用超声雾化法制备空气白蛋白微球,以微球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的工艺条件:白蛋白浓度为5%,选用溶剂为无水乙醇,超声雾化器功率为225W,恒温器温度设置为95℃,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0.1%,固化时间为90 min,搅拌速度为2000 r/min,真空泵功率为280W,交联剂用量以1.35~1.5 ml/100 ml制备液为佳。采用该制备工艺得到的微球均匀圆整,平均粒径在2~5μm之间,粒径分布范围窄,分散性好,使用更加安全,可实现连续地,批量化生产,保持了批次之间的一致性,既可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又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可作为超声造影剂-充气白蛋白微球生产工艺的参考。
吴清[7](2007)在《槐定碱靶向微球给药系统的研制及其药动学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槐定碱是中药苦豆子中的主要生物碱之一,在药理研究及临床试验中槐定碱表现出对肺癌、绒癌、恶性葡萄胎、消化道癌的治疗作用。“槐定碱注射液”作为广谱抗癌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其体内分布广、消除快,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采用靶向制剂技术,以白蛋白微球为载体将其制备成肺靶向制剂,增加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同时减少大循环中的药量,减少副作用,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槐定碱白蛋白微球。首先采用单因素法,以微球粒径、形态为指标,对制备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显着的因素,以微球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及总评归一值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计算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槐定碱含量,计算微球的包封率及载药量;通过差示热分析及红外光谱法,验证微球的包载形式;以微球形态、包封率及体外释药曲线为指标,考察了微球的初步稳定性。建立微球的体外释放测定方法,对影响微球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对释放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初步探讨其释药机理。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槐定碱普通制剂和微球制剂,通过对各脏器及血浆中不同时间点槐定碱浓度的测定,考察微球的体内分布,以确定其靶向性。采用比格犬静脉注射槐定碱普通制剂和微球制剂,对不同时间血浆中槐定碱浓度进行测定,求算药动学参数,并对靶器官和血液中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以普通制剂和微球制剂对Lewis肺癌和S180的抑瘤率为指标,验证其有效性。结果:单因素考察试验表明,搅拌速度、药物与白蛋白比例、固化时间对微球粒径及形态影响较显着。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这三个因素进一步优化,根据综合指标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是投药比X1=0.12(1:8);固化时间X2=30(min);搅拌速度X3=0.9(×1000rpm)。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差异不大。确定工艺过程为:称取31.25mg槐定碱加入1mL25%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混匀,在搅拌下用注射器滴入40mL油相中,30℃下乳化10min,120℃固化30min后,离心分离微球,用乙醚洗涤,挥尽乙醚,干燥,得淡黄色微球,备用。通过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微球形态圆整,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据统计,大部分粒径分布在8~16μm,出现的频率为85%,平均粒径为12.04μm;包封率为85.60%;载药量为9.52%。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和红外光谱吸收实验结果表明,药物被包裹在微球中,很少吸附在表面。微球在温度40℃,湿度75%的环境中密闭放置3个月,各项指标均在质量标准要求范围内;另将微球放入稳定性实验仪,光照度为4500Lx±500Lx,温度为25℃±2℃,放置10天,各项指标均在质量标准要求范围内,较为稳定。体外释放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微球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固化温度和时间。微球的体外释药曲线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曲线较陡直,释药较快,30分钟累计达26%,有助于达到速效目的;后部分曲线平缓,释放缓慢,有助于起到长效作用。微球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y=0.2703 t1/2+0.0873,r=0.9757。小鼠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槐定碱制成微球后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各时间点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均高于普通制剂。经靶向性指标分析,肺组织的re值最大,说明槐定碱制成微球后,其在肺脏的分布增大,而在其它器官的分布减少;各组织的te值均大于1,说明槐定碱制成微球后,对于肺的选择性较其他各组织均有很大程度的增强;由TeQ值可以看出,普通制剂中槐定碱在肺分布仅为1.32%,而微球制剂中有38.88%槐定碱可富集于肺,提高了近26倍,并在肺部缓慢释放,这将有助于肺部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槐定碱和槐定碱白蛋白微球注射液均符合二室模型特征。与普通制剂相比,槐定碱微球制剂的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及平均滞留时间MRT均显着延长,说明制成微球制剂后,可延长槐定碱在体内的循环和作用时间,有助于药物发挥长效作用。同时对小鼠体内靶器官—肺中药物浓度和血循环中药物浓度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药动学参数有较大差异,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196.949e-1.834t+32.553e-0.072t;C=16.914e-0.735t+4.772e-0.032t,说明血循环中的药动学参数不能代表靶器官中药物的变化规律,靶向制剂中药物在靶器官的药动学研究值得深入探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药物制剂与微球制剂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34.1%、34.6%;但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20.9%、35.4%。结论:以白蛋白为载体,可以将槐定碱制成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的微球。该微球静注给药后可改变槐定碱的体内分布特征,使其具有显着的肺靶向性,并在肺部缓慢释放,这将有助于肺部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药效观察也表明,微球制剂较普通制剂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该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成果将为槐定碱临床抗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给药系统,同时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靶向制剂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实例和试验方法。
钟延强,吴伟,鲁莹,付强,高申,王新华[8](2005)在《盐酸布比卡因白蛋白微球皮下给药后的药效学及药动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家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考查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体内释药行为和神经阻滞效果。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以注射剂为对照组,采用改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内布比卡因血药浓度,以针刺疼痛反应圈半径大小评价其麻醉效果。结果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剂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tmax=0.313 h),浓度高(Cmax=2.374μg·mL-1),药物代谢速度快。由于微球的突释作用和随后的缓慢释放,使得微球组血药浓度出现双峰现象,并长时间维持较低水平,实验组MR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药效学实验表明,微球组皮下给药最大麻醉圈直径显着小于注射剂对照组(P<0.01),而微球组局麻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微球组与注射剂组相比,药物扩散少,局部麻醉作用持续时间长,说明微球组在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较好的安全性。
钟延强,张国庆,吴诚,郭志强,鲁莹,单磊[9](2004)在《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制得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理化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热固化法和高压电场法制备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 ,通过均匀设计考察乳化热固化法制备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释药速率、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 ,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测定微球的体外释放度。结果 搅拌速度和药物 蛋白浓度比可分别显着影响粒径大小和药物包封率。不同粒径大小微球的释放行为表明 ,随着微球粒径增大 ,其释放行为愈符合Higuchi方程 ,微球粒径愈小 ,愈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模式。高压电场法与乳化热固化法制备工艺相比 ,高压电场法制备微球的粒径分布集中 ,跨度由 1 98缩小为 0 5 2 ,包封率由原来的 5 0 87%提高到 91 6 2 %。结论 高压电场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白蛋白微球制备新方法。
傅强[10](2004)在《吗啡成瘾及戒断大鼠脑内转录因子的改变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REB蛋白表达的调节差异 (一) Wester杂交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REB蛋白表达的调节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急性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对照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每组6只。从全脑分出大脑皮层、伏隔核及海马置液氮中冻存备用。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CREB蛋白含量。结果:急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后大鼠皮层、伏隔核和海马CREB蛋白条带与对照组相应脑组织对比无明显变化。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皮层、海马CREB蛋白条带与对照组相应脑组织比较发生明显上调,蛋白量分别增加22.95%和25.79%,差异显着。而慢性吗啡戒断后大鼠皮层、海马CREB蛋白条带较对照组相应脑组织进一步上调,蛋白量分别增加31.50%和30.25%,但与慢性吗啡依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慢性吗啡依赖、戒断大鼠伏隔核CREB蛋白条带与对照组相应脑组织比较发生明显下调,蛋白量分别下降42.85%和60.87%,差异显着,且慢性吗啡戒断与慢性吗啡依赖组相比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吗啡依赖并未影响转录因子的表达,这可能与吗啡依赖是一种长时程生物学效应有关,细胞内信号转导元件的变化,特别是下游信号分子,需要长时间吗啡作用才会发生改变。而慢性吗啡依赖过程中,cAMP-CRE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分子在各脑区或核团中的适应性改变并非完全一致,提示不同脑区或核团对吗啡诱第‘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CRE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呈多样性
二、缓释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缓释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布比卡因纳米颗粒用于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术后镇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布比卡因纳米颗粒用于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术后镇痛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FcγRIa蛋白与大鼠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模型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局部麻醉药长效制剂的研宄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后记 |
(2)PLGA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载紫杉醇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肿瘤形成、发展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肿瘤细胞的形成与发展 |
1.2.2 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
1.3.1 紫杉醇的性质 |
1.3.2 紫杉醇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高分子载药微球系统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分子载药微球的概念和性质 |
1.4.2 药物载体PLGA的性质 |
1.4.3 PLGA载药微球制备方法 |
1.4.4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载药微球的研究进展 |
1.4.5 PLGA载药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影响因素 |
1.4.6 PLGA载药微球的研究进展 |
1.5 上海同步光源辐射 |
1.6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LGA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PLGA的制备方法 |
2.4 实验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X射线衍射(XRD) |
2.4.3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2.4.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2.4.5 DSC和 TG测试 |
2.4.6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
2.4.7 体外降解性能测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FT-IR结果与分析 |
2.5.2 XRD结果与分析 |
2.5.3 GPC测定结果分析 |
2.5.4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1H-NMR) |
2.5.5 热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2.5.6 PLGA共聚物亲水性分析 |
2.5.7 PLGA共聚物体外降解性能测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制备方法 |
3.4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4.1 载紫杉醇PLGA微球定性分析(FT-IR和~1H-NMR) |
3.4.2 载紫杉醇PLGA微球药物稳定性分析(XRD和 DSC) |
3.4.3 载紫杉醇PLGA微球表面及内部形貌测定(SEM和 SR-μCT) |
3.4.4 载紫杉醇PLGA微球粒径、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
3.4.5 载紫杉醇PLGA微球体外药物释放度的测定 |
3.4.6 载紫杉醇PLGA微球体外降解形貌测定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定性分析(FT-IR和~1H-NMR) |
3.5.2 载紫杉醇PLGA微球药物稳定性分析(XRD和 DSC) |
3.5.3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表面及内部形貌分析(SEM和 SR-μCT) |
3.5.4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粒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析 |
3.5.5 载紫杉醇PLGA微球体外药物释放性能分析 |
3.5.6 载紫杉醇PLGA微球体外降解形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4.3.1 PLGA、空白及载药微球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4.3.2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溶血程度测试 |
4.3.3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测试 |
4.3.4 载紫杉醇PLGA微球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免疫荧光测试 |
4.3.5 载紫杉醇PLGA微球抑制神经胶质瘤的蛋白免疫印迹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PLGA、空白以及载药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分析 |
4.4.2 载紫杉醇PLGA微球溶血程度分析 |
4.4.3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周期分析 |
4.4.4 载紫杉醇PLGA微球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免疫荧光分析 |
4.4.5 载紫杉醇PLGA微球抑制神经胶质瘤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紫杉醇PLGA微球的体内抗肿瘤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动物饲养 |
5.3.2 肝肿瘤细胞培养 |
5.3.3 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 |
5.3.4 荷瘤裸鼠注射载药微球及作用效果观察 |
5.3.5 载药微球治疗后的裸鼠器官和肿瘤组织学检测 |
5.3.6 载药微球体内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分子生物学检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载药微球对荷瘤裸鼠的体内抗肿瘤结果分析 |
5.4.2 载药微球治疗后的裸鼠器官和肿瘤组织学结果分析 |
5.4.3 载药微球体内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分子生物学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高分子微球偶联固定卡托普利及其对蛋白质吸附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亲和高分子微球概述 |
1.1.1 引言 |
1.1.2 亲和高分子微球的特点 |
1.1.3 亲和高分子微球的应用 |
1.1.3.1 DNA 诊断 |
1.1.3.2 生化识别分离 |
1.1.3.3 重金属的识别分离 |
1.1.3.4 药物快速评价 |
1.1.3.5 免疫载体 |
1.1.3.6 药物载体 |
1.1.4 亲和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进展 |
1.2 亲和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
1.2.1 功能单体多元共聚法 |
1.2.1.1 无皂乳液聚合法简介 |
1.2.2 基球功能化法 |
1.2.3 种子聚合法 |
1.3 亲和高分子微球嫁接空间臂 |
1.3.1 空间臂种类 |
1.3.2 嫁接方法 |
1.4 亲和高分子微球表面嫁接药物分子卡托普利 |
1.4.1 卡托普利简介 |
1.4.2 高分子微球表面固定药物分子方法 |
1.4.2.1 共价偶联法 |
1.4.2.2 包埋法 |
1.4.2.3 吸附法 |
1.4.2.4 络合法 |
1.4.2.5 交联法 |
1.5 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 |
1.5.1 血清白蛋白 |
1.5.2 吸附作用 |
1.5.3 亲和微球与蛋白作用力种类 |
1.5.3.1 范德华力 |
1.5.3.2 疏水作用力 |
1.5.3.3 氢键作用力 |
1.5.3.4 盐键 |
1.5.4 吸附模型 |
1.5.4.1 朗缪尔模型(Langmuir Model) |
1.5.4.2 BET 理论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亲和高分子微球合成及表面空间臂分子嫁接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装置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装置 |
2.2 实验部分 |
2.2.1 PSG 微球制备 |
2.2.2 PSG 微球的结构表征 |
2.2.2.1 PSG 微球的红外表征 |
2.2.2.2 PSG 微球的粒径大小 |
2.2.2.3 PSG 微球的表面环氧值测定 |
2.2.3 PSG 微球表面嫁接空间臂分子 |
2.2.4 PSGN 微球的表征 |
2.2.4.1 PSGN 微球的红外表征 |
2.2.4.2 PSGN 微球的粒径及 zata 电位 |
2.2.4.3 PSGN 微球的元素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G 微球的表征 |
2.3.1.1 PSG 微球的红外表征 |
2.3.1.2 PSG 微球的粒径大小 |
2.3.1.3 PSG 微球的表面环氧值测定 |
2.3.2 PSGN 微球的表征 |
2.3.2.1 PSGN 微球的红外表征 |
2.3.2.2 PSGN 微球的粒径大小及 zata 电位 |
2.3.2.3 PSGN 微球的元素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高分子微球表面药物分子嫁接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PSGN 微球偶联药物分子 Cap |
3.2.2 卡托普利的标准浓度曲线制备 |
3.2.3 PSGNC 微球的分析测试 |
3.2.3.1 FT-IR 表征 |
3.2.3.2 元素分析 |
3.2.3.3 电镜观察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PSGN-Cap 的特征表征 |
3.3.1.1 红外表征 |
3.3.1.2 元素分析 |
3.3.1.3 电镜观察 |
3.3.2 催化剂比例与用量的影响 |
3.3.3 pH 值的影响 |
3.3.4 温度和时间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
3.4 响应面法(RSM)实验 |
3.4.1 响应面法(RSM)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3.4.2 方法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高分子微球药物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亲和高分子微球药物 PSGNC 在缓冲液中释放 |
4.2.2 牛血蛋白 BSA 标准曲线绘制 |
4.2.3 高分子微球药物 PSGNC 对 BSA 的吸附性能研究 |
4.2.3.1 PSGNC 对 BSA 的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 |
4.2.3.2 pH 值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2.3.3 BSA 的初始浓度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2.3.4 离子强度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亲和高分子微球药物 PSGNC 在缓冲液中释放 |
4.3.2 牛血蛋白 BSA 标准曲线绘制 |
4.3.3 高分子微球药物 PSGNC 对 BSA 的吸附性能研究 |
4.3.3.1 PSGNC 对 BSA 的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 |
4.3.3.2 pH 值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3.3.3 BSA 的初始浓度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3.3.4 离子强度对于 PSGNC 吸附 BSA 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超声造影剂—充气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试药与试剂 |
1.1.2 仪器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2.1 白蛋白浓度考察 |
1.2.2 溶剂类型考察 |
1.2.3 超声雾化器功率考察 |
1.2.4 恒温器温度(溶媒蒸发速度)考察 |
1.2.5 固化方法考察 |
1.2.6 交联剂浓度考察 |
1.2.7 交联剂用量考察 |
1.2.8 搅拌速度考察 |
1.2.9 固化时间考察 |
1.2.10 真空泵功率考察 |
1.2.11 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二章 微球的物理和生物性质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试药与试剂 |
1.1.2 仪器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2.1 微球的形态观察与粒径测定 |
1.2.2 微球浓度测定 |
1.2.3 微球酶降解性 |
1.2.4 无水乙醇残留量测定 |
1.2.5 空气含量测定 |
1.2.6 稳定性考察 |
1.2.7 超声造影增强效果实验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7)槐定碱靶向微球给药系统的研制及其药动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槐定碱的研究进展 |
1 基本性质 |
2 药理研究 |
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4 毒性研究 |
5 含量测定方法 |
6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白蛋白微球研究概况 |
1 白蛋白理化性质 |
2 白蛋白微球制备方法研究 |
3 白蛋白微球中药物的含量测定 |
4 白蛋白微球的体外释药研究 |
5 白蛋白微球的体内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槐定碱原料的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HPLC法测定槐定碱含量的方法的建立 |
2.2 温度对槐定碱影响的测定 |
2.3 光照对槐定碱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单因素实验 |
2.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载体材料的选择 |
3.2 微球制备工艺的优选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微球体外释药曲线的测定 |
2.1.1 实验用微球的制备 |
2.1.2 体外释放实验 |
2.2 释放影响因素考察 |
2.2.1 不同固化温度对微球体外释药的影响 |
2.2.2 不同药物载体比对微球体外释药的影响 |
2.2.3 不同固化时间比对微球体外释药的影响 |
2.2.4 不同条件下释放曲线相似因子拟合 |
2.3 调整工艺的验证及模型拟合 |
2.3.1 调整工艺的验证 |
2.3.2 微球体外释放模型拟合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的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槐定碱含量方法的建立 |
2.2 微球形态考察 |
2.3 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 |
2.4 微球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 |
2.5 微球包载验证 |
2.6 稳定性研究 |
3 讨论与总结 |
3.1 微球基本性质 |
3.2 测定方法的选择 |
3.3 白蛋白微球的消解 |
3.4 包载验证 |
3.5 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
1 实验仪器、试药、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 体内分析方法建立 |
2.3 实验设计 |
3 实验结果 |
3.1 体内样品检测方法 |
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4 游离槐定碱及微球中槐定碱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
3.5 体内分布的比较 |
4 肺靶向性评价 |
4.1 相对摄取率(r_e) |
4.2 相对靶向系数(t_e) |
4.3 总靶向系数(T_e~C) |
4.4 重量-总靶向系数T_e~Q |
4.5 峰浓度比C_e |
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初步评价 |
1 实验仪器、试药、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 样品的处理 |
2.3 色谱条件 |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5 提取回收率及方法回收率 |
2.6 精密度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体内样品检测方法 |
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5 药动学参数估算 |
3.6 槐定碱微球制剂靶器官药动学探讨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槐定碱白蛋白微球对Lewis肺癌及S_(180)小鼠移植瘤抑瘤作用的观察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2.2 对S180肉瘤实体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3 结论 |
全文总结 |
一、课题己完成的工作 |
二、创新点 |
三、课题的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吗啡成瘾及戒断大鼠脑内转录因子的改变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缩略词一览表 |
二、 中文摘要 |
三、 英文摘要 |
四、 前言 |
五、 题目一:吗啡成瘾及戒断大鼠脑内CREB蛋白的改变 |
第一部分 急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对大鼠脑组织CREB蛋白的调节差异 |
第二部分 吗啡处理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REB蛋白的改变 |
六、 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系列研究 |
第一部分 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家兔体内药代学、药效学和组织相容性研究 |
第二部分 兔腰麻技术初探和超长效局麻药药代学、药效学和组织相容性研究 |
第三部分 兔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量效学研究 |
七、 参考文献 |
八、 小结 |
九、 综述 |
十、 致谢 |
十一、 博士学习期间已发表或印刷中的论文 |
四、缓释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布比卡因纳米颗粒用于大鼠足底切口模型术后镇痛的初步研究[D]. 陶蔚蓝.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2]PLGA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载紫杉醇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探究[D]. 张宗瑞.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局部麻醉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A]. 张丹参. 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2
- [4]高分子微球偶联固定卡托普利及其对蛋白质吸附特性的研究[D]. 张妙.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5]局部麻醉缓释药物的制备及镇痛作用[J]. 房立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6)
- [6]超声造影剂—充气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表征[D]. 杜彩云. 延边大学, 2008(03)
- [7]槐定碱靶向微球给药系统的研制及其药动学初步研究[D]. 吴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盐酸布比卡因白蛋白微球皮下给药后的药效学及药动学初步研究[J]. 钟延强,吴伟,鲁莹,付强,高申,王新华. 中国药学杂志, 2005(08)
- [9]盐酸布比卡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J]. 钟延强,张国庆,吴诚,郭志强,鲁莹,单磊. 中国药学杂志, 2004(06)
- [10]吗啡成瘾及戒断大鼠脑内转录因子的改变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系列研究[D]. 傅强. 第二军医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