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提高学困生教育实效——中山市东凤三中“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琪[1](2021)在《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当前背景下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致力于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各个层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这一变化同样也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要想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需要继续进行专业学习,更新生物学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BPCK(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所独有的知识,会直接影响他们教学的有效性,而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将有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从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的角度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成长对促进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论文共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概念界定针对本研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PCK)、生物学科教学知识(BPCK)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解释。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教师知识转化理论、教师知识可接受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终生学习理论四个重要理论。第三章是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侧重于对问卷的编制、测试与修正、信效度检验、发放与回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做支撑。第四章是BPCK视角下不同教龄层次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研究,针对成都市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水平与其专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对具有专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几位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对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的BPCK水平进行差异化分析,初步了解当前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针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对名师进行关于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切实需求的访谈,提出解决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建议,为一线中学生物学教师和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第六章是结论及建议。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结合教学实践观察中教师所展现出的生物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差异的佐证,得到结论如下:(1)在生物科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这四个维度有较为显着差异,新手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反映出处于专业发展初期的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或比较依赖这些知识来完成教学。(2)具体来看,不同教龄教师之间表现出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基本达到熟练水平,但是当面临的知识层次相对具体或需要进行应用时,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策略知识比较单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不高,同时实际教学中存在教育评价应用较少、且方式较为单一等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教龄3年以下的新手教师中较为常见,因此这部分教师都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生物科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以及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然而,对于教育技术知识的发展,较为年轻的教师则相对比较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依赖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教学中的抽象问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则更重视在课堂中教材与板书的利用。(3)就大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而言,对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均表现出较大的需求,这是在进行教师专业研修活动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大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都能认识经常性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够关注到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问题解决、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但是认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常常难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这主要反映出对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的不足。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中学生物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培养的实际需要,面向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些启示和建议:(1)要继续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基础,进一步更新知识构成,构建成熟完善的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知识体系,扩展深度和广度,知识建构中提高教师专业学习主动性;(2)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迁移应用中增加实践经验,提升进行教育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不断强化生物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3)丰富各级生物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培训的学科针对性,切实关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真正落实活动开展的效果。
钟飞燕[2](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毅[3](2021)在《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稳步推进和立德树人理念的持续深化,强调高阶思维技能已成为新时代课程的集中趋势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数学高阶思维是立足于数学学科背景的高级认知活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如何科学评判数学高阶思维,达成数学高阶思维培育目标,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议题。因而,本研究站位于数学学科背景,围绕着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及其发展路径这一核心问题,以初中生群体为对象,以能力视角剖析数学高阶思维的要素结构,并以数学学习策略为着手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遵循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思路,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从而构造合理的数学高阶思维培育蓝图。研究结论如下:(1)在结构要素研究方面:数学高阶思维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为数学批判性思维、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2)在测量工具研究方面:《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的各项效度指标、信度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是一个可靠、有效的心理学测量工具。(3)在现状差异研究方面:被试初中生的数学高阶思维及其子能力均在良好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民族、年级、数学成就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而在不同学校属性群体中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在总体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总体具有极高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子能力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主要子能力均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效应,且以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批判性思维为中介变量,存在6条正向的显着影响路径;在群体变量的调节作用方面,民族差异、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整体均不具有调节作用,而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启示,本研究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绘制了三条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分别为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尚秀娟[4](2021)在《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亲师合作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和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教师与家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亲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学困生转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师教育能够形成合力,学困生转化将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彼此相悖,那么各自的教育作用将因相互抵消而大打折扣。因此,探寻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策略有其必要性。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有关初中学困生以及亲师合作的基本理论。根据已有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相关研究,对“学困生”以及“亲师合作”的相关概念作出界定,分析初中学困生的主要成因,阐述亲师合作在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并构建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亲师合作理论模型。第二章,分析初中学困生转化中亲师合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从亲师双方的合作态度、各自的教育责任、双方的合作内容以及合作形式四个方面,对目前的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探寻初中学困生亲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转化信心不足、亲师责权模糊、合作内容单一、合作期待偏高等。究其成因,亲师双方认识偏差、父母教育能力不足、亲师双方沟通渠道不畅以及外界浮躁功利之风的影响,都与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这为后续提出有效的策略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构建促进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策略。结合亲师合作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实践案例的理性思考,对促进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本论文中,作者构建了五个促进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策略:增强转化信心,厘清双方责任;运用“南风效应”,拉近彼此距离;打造家校社共同体,为家长赋能助力;以“导师”为核心,拓宽亲师人员范围;积累点滴进步,增强学困生成功体验。以期通过本论文所构建的策略为通过亲师合作促进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迪。
牛宝迪[5](2020)在《初中生物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3日,我国提出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其中的高考选课制度尤其引人注目。山东省也于2017年启动新高考政策,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高考内容。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学科是非常受欢迎的选考科目之一。这说明,学生认为生物学并不难学,都愿意学习生物学。但相关数据也表明生物学学困生的数量也在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生物学教师把精力放在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身上,忽视了生物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从而使大部分生物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放弃生物学的学习,最终成为学困生。因此,探索有效的途径促使学困生进行转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是对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理论为依据,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提出有效的转化对策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学困生的概念,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及学困生形成因素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部分初中学生和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总结出曲阜市初中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部分生物教师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但缺乏有效的转化策略。当地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教育评价单一化;学习内容难度加大;教学方法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淡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成败归因不足。从而得出大多数的学生主观上喜欢学习生物学,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生物学成绩一致处于低于平均水平状态。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初中学困生转化的对策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文献分析,提出了初中生物学转化的有效对策,主要包括学校各层面改变育人观念,增加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发挥生物学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学动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生物学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学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多样化呈现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使用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观。最后进行了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依据前述转化策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三名生物学学困生进行了转化的个案分析。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如下:一、学困生是智力与其他学生无差别,但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足等因素导致生物学成绩长期低于平均水平,学困生更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二、大多数生物学教师都非常关注学困生并尝试积极转化,但缺乏有效转化策略。三、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研究生物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四、作为生物学教师,应主动地经常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持续给予鼓励和激励,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只要教师积极并持续关注,并运用正确转化方法改善其学习状态,学困生生物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
林铃[6](2020)在《基于3CRI-FIAS的中学化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文中提出在如今核心素养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常态化学课,存在传统教师“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因此,笔者思考:当今的化学课堂中,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学校级别下的对话教学的现状是如何的呢?局限对话教学展开的因素有哪些?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对话教学以及化学对话教学的现状研究的梳理,归纳出以往研究的背景与方向,其通常在于定性研究,鲜有结合定量研究;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对话教学研究盲点与空白,确定本文研究议题:不同级别学校、不同类型的教师以及不同学校级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别对于化学对话教学的看法与评价又是怎么样?在真实的课堂中,对话教学的实施又是怎么样的呢?局限对话教学展开的因素有哪些?由此,本论文首先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级别、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与针对访谈。同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级别、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发现其在日常化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实施情况,以及其对于对话教学的看法、评价与期望,试图从中找出局限因素和影响因素。接着,运用信效度较高的定量测量工具3CRI-FIAS,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级别与不同类型的4位中学化学教师,抽取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类型的常态课,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将课堂教学行为转录为编码,并从中抽取“对话”部分进行师生对话信息流分析、师生创造性问答模式分析、教师提问信息流分析、学生对话信息流分析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同时,对被观察的4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从中发现其对于化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看法、想法、评价与局限实施的原因。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中学化学课堂中“对话教学”持赞同、肯定的态度;少部分同学中立态度,极少部分同学持否定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与学校所在地区、学校级别与学生程度、学生性格有直接的关系。利用量化工具对四名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发现城市中心二类校专家型教师与城市中心一类校成熟型熟手教师相对表现更能贯彻“对话教学”。对被观察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影响“对话教学”的因素有教师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学生因素。最后归纳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个人思考与展望。
曾丽颖[7](2019)在《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用人标准的升级,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正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转变为培养技术劳动力,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由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为了应对中职学校功能转变所需要的就业与升学人才培养,一些中职学校相应开发了就业和升学课程。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中职校以“职普渗透”课程吸引学生,以兴趣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由此,中职学校形成了兴趣、升学、就业三维的校本课程雏形系列。目前这样形成的系列校本课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课程结构松散,难以满足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为此,本研究以两所中职学校为个案,在其实践基础上,提出“三维整合”聚焦后,兴趣课程基础上再分枝的升学、就业系列校本课程,形成生命之树“Y”形结构系列设计。全文构思按“提出问题-梳理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基础-课程需求与现状调查-‘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及理论提升-综合课程设计及理论提升-得出研究结论”的思路展开。利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可能创新点,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职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学校访谈,吸取其校本课程系列开发经验,明确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类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三个维度整合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聚焦“三维整合”点,开展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研究。最后,形成从整体方案设计到针对整合点的综合校本课程、拼盘课程的“三维整合”分层设计,相应地提炼出其系统优化的设计理论。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按以人为本的“三维整合”球形立体统一的建构思路展开的。其核心在于既以学生为本的整合设计,实现三维课程各有其领域和系列模块的椭圆形平面课程展开维度,又统一形成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多维的立体统一球体。(2)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系列设计,呈现出“职普渗透”拼盘课程为基础,以整合点的三维综合校本课程设计为突破,为后续分枝专业化发展奠基的整体生命之树“Y”形结构。该设计最终呈现横向综合、纵深推进的师生耦合优化设计路线。(3)“三维整合”点上,覆盖以横断学科如全校的英语、职业规划等为主线,将各专业知识单元串联起来,可以形成“兴趣、升学、就业”融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4)“职普渗透”校本课程系列,需要参照“三维整合”进行统一规划,由各专业独立实施优化“拼盘”设计。
高屾[8](2019)在《农村初中生校园社会资本对其学业表现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有力,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贫富差距消除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关键要发展经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经济贫困与教育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教育水平低下加速了贫困化,贫困化制约了教育持续发展,城乡差距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十分突出和显着。社会资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分为业缘性联系(师生关系)、地缘性联系(同伴关系)以及亲缘性关系(家庭亲属关系)等。在教育方面,社会资本同样有其关键性的作用,有助于凸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主体间交往的本质;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新生产,对传统的智力观提出新的挑战,即集体智力所强调的合作精神。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初中生的校园内外人际环境、教育教学过程和学业影响因素,以提高农村初中生这个庞大教育群体的个体成绩和整体素质。本研究立足我国西部农村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校园欺凌、师生关系现状,特别是识别了校园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异质性影响。揭示了校园社会资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机制,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储备提供决策依据及可实施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收集了 8,767名学生两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包括学生的个人和家庭特征信息以及标准化数学测试成绩。在75所样本学校中,随机选取了 37所样本初中为干预组,38所样本初中为控制组。干预组的学生接受每周一节有助于建立健康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的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业表现问题进行分析。关于同伴关系与数学成绩的研究结果揭示,学生的校内同伴关系(校园推力)与校外同伴关系(社会拉力)均与数学成绩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校内同伴关系(校园推力)相关变量数据分析结果说明,“被同学引为好朋友”的可能性每增加1%,学生的数学成绩会随之增加0.21%,而“这学期和同学发生过争吵”的可能性每增加5%,则学生的数学成绩会下降0.06%;“这学期和同学打过架”的可能性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则学生的数学成绩会下降0.14%;校外同伴关系(社会拉力)相关变量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学生有辍学同伴的可能性每增加10%,则数学成绩下降0.08%;与辍学同伴经常联系的可能性每增加5%,则数学成绩下降0.10%;曾经被辍学校外同伴引诱外出工作的可能性每增加1%,则数学成绩下降0.15%。在总样本里,74.76%的学生受到至少一种校园推力的影响,只有25.24%的学生没有受到校园推力的影响;61.17%的学生受到至少一种社会拉力的影响,同时,38.83%的学生未受到任何形式的社会拉力的影响。数学成绩最差的学生群体中,30%的学困生既受到社会拉力,也受到校园推力的影响,29.17%的学困生只受到校园推力的影响;28.73%的学困生只受到社会拉力的影响;既没有受到校园推力,也没有受到社会拉力影响的学困生仅仅只有25.48%。关于师生关系与数学成绩的研究结果揭示,基线与终期控制组的师生关系均与学生的数学成绩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在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得分与数学成绩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有正向的相关关系。在2012年的基线调研中,师生关系的得分每增加1%,则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增加0.01%;在2014年的评估调研中,师生关系的得分每增加1%,则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增加0.02%。在控制变量与数学成绩的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年级、留守情况均与数学成绩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在基线和评估期的控制组的师生关系情况研究中,师生关系水平产生了显着的下降。并且,这个下降的趋势在7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中没有显着差异。干预评估调研期间,研究发现干预本身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并不显着,但是如果加入学生的个人特征或者学校层面的固定效应,干预对于数学成绩的影响是显着的。本研究以以改善学业表现为目标,以实证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农村初中生所处教育现状为坐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研究影响农村学生数学成绩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其相关性。对传统研究从硬件环境、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家庭状况、个体差异等因素提出创新方向和改变路径,对改善学习成绩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缩小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同时,也为其他学术展开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董影[9](2018)在《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双语教学是培养双语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双语人才是掌握汉外两种或多种语言、学科知识,且兼容中西方文化的人才,双语教学是世界各国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小学和高校开始引进英汉双语教学,力求培养更多优秀的双语人才。中学阶段的国际学校作为教育界的新生力量,培养了可接受国外课程的学生。国际学校与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相似,均包括生物学。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为保证中学阶段国际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生物双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文献资料,对生物双语学困生进行了界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所国际学校中生物双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物双语学困生的成因包括四方面:学科特点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家庭层面。应用归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成功教育理论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生物双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最后,通过个案研究,对两名生物双语学困生实施转化实践,结果证明转化策略可以提高生物双语学困生的学习效果。本论文旨在为国际学校的一线生物双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刘新莲[10](2017)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班化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优质教育,其根本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拥有更多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校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从2013年东营市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各个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了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班化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得到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应用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如何有效的创建英语合作学习小组?2)在有效创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及其效果如何?3)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个人及小组的表现如何评价?4)学生如何看待英语课堂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文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对东营市东营区的七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与划分方面:小组划分的依据不够合理;小组人数相对过多;小组成员之间仍存在关系不平等的现象;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基本的合作技能的培养。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效果方面,部分教师的设置任务要求不够明确;设置的问题不够合理;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合理,过长或者太短;学生虽然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是主动性不强,也有少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小组合作评价方面:评价方式虽趋向多元化,但不够合理;部分学生的个人表现在小组活动后没有得到任何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帮助。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小班化教学案例,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能更好地帮助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提高学困生教育实效——中山市东凤三中“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提高学困生教育实效——中山市东凤三中“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
1.1.2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
1.1.3 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困境 |
1.1.4 中学生物学教师培训策略需要更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数据分析法 |
1.6.5 案例分析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科教学知识(PCK) |
2.1.2 生物学科教学知识(BPCK) |
2.1.3 教师专业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2.2.3 教师知识转化理论 |
2.2.4 终生学习理论 |
3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问卷的测试与修正 |
3.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效度分析 |
3.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4 BPCK视角下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差异性研究 |
4.1 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知识需求程度现状分析 |
4.2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科教学知识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1 生物科学内容知识(B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2 生物学科课程知识(BC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3 一般教学法知识(P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4 教学评价的知识(TA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5 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SU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6 教育技术知识(T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2.7 教育学与教育科研知识(PERK)需求差异性分析 |
4.3 BPCK视角下新手与专家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
4.3.1 教学实践案例选择 |
4.3.2 案例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3.3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比较分析 |
4.3.4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同课异构”课堂实录比较分析 |
4.3.5 小结 |
5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
5.1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活动现状分析 |
5.2 不同教龄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研修需求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不同发展阶段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科教学知识需求存在差异性 |
6.1.2 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构建生物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6.2.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
6.2.3 提高指导针对性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
7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调查表) |
附录2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3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
附录4 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名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教师X《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课堂教学实录 |
附录6 教师Z《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课堂教学实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阶思维培养是21 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 |
1.1.2 高阶思维匮乏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
1.1.3 学习策略选择是影响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数学高阶思维的研究 |
2.1.1 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2 数学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3 数学高阶思维的测量 |
2.2 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 |
2.2.1 数学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2.2 数学学习策略的测量 |
2.3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的关系研究 |
2.3.1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 |
2.3.2 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间的关系 |
2.4 研究假设 |
2.4.1 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假设 |
2.4.2 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路径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3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问卷的编制 |
3.1 问卷项目的编制 |
3.2 样本选取与调查过程 |
3.3 问卷的预研究结果分析 |
3.3.1 项目分析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 问卷的正式确定及结果分析 |
3.4.1 结构效度分析 |
3.4.2 校标效度分析 |
3.4.3 信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现状 |
4.1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总体分布 |
4.2 初中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群体差异比较 |
4.2.1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3 不同民族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学校属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5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6 不同数学成绩排名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工具 |
5.2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1 结构方程模型概念原理及分析步骤 |
5.2.2 结构模型假设 |
5.3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2 模型的适配度检验 |
5.4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效应分析 |
5.4.1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整体的影响效应 |
5.4.2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的影响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学生群体特征变量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6.2 民族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3 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4 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7.2.1 数学高阶思维结构模型建构 |
7.2.2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现状概览 |
7.2.3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机制解析 |
8 研究建议与启示 |
8.1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 |
8.1.1 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 |
8.1.2 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 |
8.1.3 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
8.2 数学高阶思维的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预测问卷 |
附录2:《数学高阶思维与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亲师合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关注学困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加强亲师合作是提高家校合作效能的重要路径 |
1.加强家校合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
2.亲师合作是家校合作的基本方式 |
3.亲师双方的教育优势和短板要求相互合作 |
(三)当前学困生的教育困境呼唤密切有效的亲师合作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困生的研究 |
(二)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关于亲师合作的研究 |
(四)研究趋势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初中学困生与亲师合作的基本理论 |
一、学困生的概念 |
二、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
三、学困生转化的内涵 |
四、亲师合作的概念及其在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 |
五、初中学困生转化中亲师合作的理论模型 |
第二章 初中学困生转化中亲师合作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及其伦理考量 |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第三章 初中学困生转化中亲师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初中学困生转化中亲师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转化信心不足,合作态度消极 |
(二)亲师责权模糊,失职越位频出 |
(三)合作内容单一,交流方式粗糙 |
(四)合作期待偏高,转化效果欠佳 |
二、问题的成因 |
(一)亲师双方认识偏差,沟通渠道不畅 |
(二)父母教育能力缺乏,亲师非对称性相倚 |
(三)距离感削弱信任感,导致失职越位 |
(四)亲师人员固化窄化,对转化主体关爱不足 |
(五)主智主义之风盛行,极端功利主义泛滥 |
第四章 促进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亲师合作的改进策略 |
一、增强转化信心,厘清双方责任 |
二、运用“南风效应”,拉近彼此距离 |
三、打造家校社共同体,为家长赋能助力 |
四、以“导师”为核心,拓宽亲师人员范围 |
五、积累点滴进步,增强学困生成功体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关于“亲师合作”的访谈提纲 |
附录 (二) |
关于初中学困生亲师合作的调查问卷(家长用) |
关于初中学困生亲师合作的调查问卷(教师用) |
后记 |
(5)初中生物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学困生概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学困生形成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曲阜市初中生物学学困生的成因及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调查果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初中生物学学困生转化对策的研究 |
第五章 初中生物学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1学习方法不良的学困生转化 |
第二节 案例2紧张焦虑型学困生的转化分析 |
第三节 案例3动机缺失型学困生的转化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物学学习情况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物学学困生成因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6)基于3CRI-FIAS的中学化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量化工具3CRI-FIAS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3CRI-FIAS 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3C-FIAS 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3CRI-FIAS 的发展阶段 |
第四节 利用软件辅助编码操作 |
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师生对话教学过程及3CRI-FIAS编码记录 |
第二节 基于 3CRI-FIAS 的量化分析研究 |
第三节 对被观察教师的访谈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结论分析 |
第二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三节 个人思考与展望 |
附录1 学生问卷 |
附录2 教师问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7)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产生背景及解题的现实可行性 |
一、“三维”校本课程产生的内外因 |
二、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需要“三维整合”设计 |
三、“三维整合”设计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中职校本课程整合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 |
四、现有研究述评及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定义研究 |
二、校本课程设计界定 |
三、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 |
第二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劳动的人”提供人性论基础 |
二、杜威教育哲学提供整合的“经验”切入口 |
三、以多维融合的个性化教育价值论为基础 |
四、系统优化的校本课程系列结构功能论 |
第三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 |
一、“三维整合”设计的校本课程理论基础 |
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对本设计的启发 |
三、STEAM理念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发 |
第四节 建构主义思想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示 |
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下的“三维”设计启示 |
二、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三维整合”建构设计 |
第三章 三类校本课程需求与开设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需求与现状问卷调查 |
一、教育哲学和校本课程论指导下的问卷设计 |
二、北海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
三、多所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描述统计分析 |
第二节 两所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一、北海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二、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两所案例学校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问题与出路 |
一、现有校本课程与学生需求矛盾问题 |
二、三维校本课程设计需要顶层规划 |
三、三维校本课程需要整合组织实施 |
第四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 |
第一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原则与思路 |
一、“三维整合”方案中开发系列课程的设计原则 |
二、“三维整合”方案中的系列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二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目标与内容设计 |
一、以教育哲学为指导的“三维整合”总目标设计 |
二、建构主义启发下的“三维分枝”系列目标设计 |
三、“三维整合”方案中系列校本课程整体设计 |
四、综合设计“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 |
第三节 “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及评价 |
一、“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的纵横组织实施设计 |
二、三维校本课程系列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设计 |
三、“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的评价设计 |
第四节 “三维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理论提升 |
一、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设计的横向综合优化 |
二、按阶段纵深推进的“三维整合”结构优化设计 |
三、STEAM理念下师生耦合生成“三维整合”优化设计 |
第五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中综合课程设计 |
第一节 “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目标设计 |
二、浅表综合类“职普渗透”课程目标设计 |
第二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内容设计 |
二、“三维整合”中浅表综合的拼盘课程设计 |
第三节 “三维整合”的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实施与评价 |
二、浅表综合类拼盘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
第四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理论提升 |
一、“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特性 |
二、STEAM启发下的综合设计理念及操作框架 |
三、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的综合课程优化设计 |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农村初中生校园社会资本对其学业表现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村学生校园社会资本的定义 |
1.4.2 学业表现的定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7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
2.1.1 经济资本 |
2.1.2 人力资本 |
2.1.3 社会资本 |
2.1.4 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关系 |
2.2 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 |
2.2.1 经济社会中的社会资本 |
2.2.2 社会资本与信任 |
2.2.3 社会资本的特征和分类 |
2.2.4 社会资本的功效 |
2.2.5 社会资本的测量 |
2.3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阐述 |
2.3.1 国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阐述 |
2.3.2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阐述 |
2.4 社会资本在中国的应用 |
2.4.1 社会资本在中国的文化背景 |
2.4.2 中国经济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研究 |
第三章 学生社会资本与学业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
3.1 农村地区初中生社会资本 |
3.1.1 农村地区初中生社会资本分类 |
3.1.2 同伴关系的城乡差异相关研究 |
3.1.3 师生关系的城乡差异相关研究 |
3.1.4 农村地区初中生社会资本的特殊性 |
3.2 学业表现的相关研究 |
3.2.1 国外学业表现相关研究综述 |
3.2.2 国内农村初中生学业表现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3.3 学生社会资本与学业表现相关性研究 |
3.3.1 同伴关系与学业表现 |
3.3.2 师生关系与学业表现 |
3.3.3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
3.4 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随机干预实验设计 |
4.2 干预的具体内容 |
4.3 抽样方法 |
4.4 数据收集 |
4.5 干预方案 |
4.6 实证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
5.2 同伴关系研究方法 |
5.3 校园同伴关系描述 |
5.4 校内同伴关系与数学成绩相关性 |
5.5 校外同伴关系与数学成绩相关性 |
5.6 校内同伴关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
5.7 校外同伴关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
5.8 校内同伴关系(校园推力)与校外同伴关系(社会拉力)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
6.2 师生关系研究方法 |
6.3 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 |
6.4 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生活、工作境况 |
6.5 师生关系情况描述 |
6.6 师生关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
6.7 师生关系变化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心理课程干预对农村学生学业表现作用机制分析 |
7.1 心理课程干预内容 |
7.2 平衡检验及样本损耗情况 |
7.3 心理课程干预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 |
7.4 心理课程干预对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分析 |
7.5 心理课程干预对学生师生关系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论文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农村初中生同伴关系与学业表现主要结论 |
8.2 农村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学业表现主要结论 |
8.3 政策建议 |
8.3.1 加强农村初中生同伴关系方面的政策建议 |
8.3.2 加强农村初中生师生关系方面的政策建议 |
8.4 论文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9)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内英汉国际学校的产生 |
2.国际中学与普通中学的比较 |
3.生物课程的地位 |
4.研究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学困生研究现状 |
2.国内学困生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1.双语教学的界定 |
2.学困生的界定 |
3.中学生物双语学困生的界定 |
4.学困生的类型及特征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归因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成功教育理论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问卷调查法 |
4.个案研究法 |
(三)调查问卷的制定 |
(四)问卷结果的统计 |
四、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
(一)学科特点层面 |
1.生物双语课程语言水平 |
2.生物双语课程学科知识 |
3.生物双语课程实验能力 |
(二)学生层面 |
1.学习动机 |
2.学习兴趣 |
3.学习情绪 |
4.学习意志 |
5.学习态度 |
6.学习方法 |
(三)教师层面 |
1.师生关系 |
2.教学态度 |
3.教学能力 |
(四)家庭层面 |
1.家庭成员人际关系 |
2.家长关心程度 |
五、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一)学生自身层面 |
1.培养生物双语学习兴趣 |
2.指导生物学习正确归因 |
3.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品质 |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
5.培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
(二)教师层面 |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2.选择适宜的生物双语教学模式 |
3.端正教师教学态度 |
(三)学科特点层面 |
1.巧妙应用生物概念图 |
2.合理使用生物教具 |
3.总结生物专业词汇 |
4.加强生物实验双语教学 |
5.增设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
六、生物双语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
(一)案例一 |
1.学生甲的基本情况 |
2.学生甲的归因分析和转化过程 |
(二)案例二 |
1.学生乙的基本情况 |
2.学生乙的归因分析和转化过程 |
(三)转化效果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生生物双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10)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研究背景 |
1.1.1 小班化教学背景 |
1.1.2 新课改背景 |
1.1.3 教材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2 合作学习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 |
2.3 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社会学习理论 |
3.2 需要层次理论 |
3.3 社会互赖理论 |
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方法 |
4.5 研究工具 |
4.6 研究过程 |
4.6.1 问卷调查过程 |
4.6.2 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情况分析 |
5.1.1 关于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与划分的情况分析 |
5.1.2 小组成员角色互换情况分析 |
5.1.3 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情况分析 |
5.1.4 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情况分析 |
5.2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效果情况分析 |
5.2.1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情况分析 |
5.2.2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情况分析 |
5.2.3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设置情况分析 |
5.2.4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情况分析 |
5.2.5 学生独立思考情况分析 |
5.2.6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情况分析 |
5.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情况分析 |
5.3.1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情况分析 |
5.3.2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效果分析 |
5.4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情况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主要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二: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三:教学案例一:人教版八上Unit 8 A (1a-2d)教学设计 |
附录四:教学案例二: 人教版七下Unit 1 B (2a-2c)教学设计 |
附录五:课堂观察一: 人教版八上Unit 6 A(1a-2d)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提高学困生教育实效——中山市东凤三中“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BPCK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李明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D]. 林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亲师合作探究[D]. 尚秀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初中生物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 牛宝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3CRI-FIAS的中学化学课堂对话教学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D]. 林铃.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D]. 曾丽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农村初中生校园社会资本对其学业表现作用机制研究[D]. 高屾.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董影. 长春师范大学, 2018(02)
- [10]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新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