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

交流伺服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

一、交流伺服式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包民新[1](2020)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4.0的提出,智能和高效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高效的复杂机电产品,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障工业机器人稳定、安全、高效地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可靠性,然而在此之前应该先对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合理评估。一般可靠性评估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大样本统计数据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二是基于抽样仿真的方法。通常这两种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估产品的可靠性,但是它们都不能处理定性描述的模糊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该方法能将定性描述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地研究层次分析法的理念、思想方法及实施步骤,分析其用于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评估的可行性;研究其改进方法和能与之很好结合的可靠性建模方法。(2)收集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据的直方图方法判断数据分布类型,然后用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参数,最后通过回归检验方法和拟合优化方法验证分布函数的合理性,以此来评估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3)分析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将工业机器人分成四个子系统。对组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元器件进行FMECA,给出工业机器人主要零部件、元器件的FMECA表。根据工业机器人各组成单元内部联系关系,从系统可靠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工业机器人系统是串联系统还是并联系统或其他形式。最后,基于分析结果绘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框图。(4)首先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工业机器人系统可靠性的各组成单元的重要度进行量化计算,主要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来对各单元进行评价打分,得到反映各单元对系统可靠性影响大小的权重值,以此来找出工业机器人的薄弱单元并为其检修顺序提供依据。其次引入模糊理论改进层次分析法,得到多因素影响下的各单元重要度。最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系统可靠性框图,构建反映不同单元重要度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分析模型,据此来评估工业机器人系统可靠性。

魏冰[2](2020)在《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产大飞机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航空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与欧美等民航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民机维修工程领域,由于我国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飞机设计、制造等方向,对飞机维修领域所需设备研究较少,本文参照CMM(部件维修手册)和SAE对于飞机液压泵的相关测试标准和测试要求,通过研究飞机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指标,对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进行设计,对飞机液压泵的性能进行检测,在民航维修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通过查阅CMM(部件维修手册),明确被测飞机液压泵的主要性能指标,参考CMM和SAE的对民用飞机液压泵性能和试验的标准AS595D的测试要求,对测试项目进行确定,并通过参考国外知名液压试验台公司的产品、查阅相关文献和实际测试需求对试验台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对试验台的技术指标进行确定。其次分析确定性能测试试验台液压模块方案,进行液压整体方案原理图的设计,包括供油模块、回油模块、驱动模块、加载模块、温控模块五个模块。根据测试要求对前四模块的关键液压元件和系统主要元件进行选型,通过AMESim软件对建立的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元件选型进行验证。再次对温控系统的加热器、冷却器和冷却水塔进行具体选型,针对选取的冷却器进行温度仿真分析,证明冷却器选型合理,为了使得内循环温度能够更加快速的稳定在温控范围内(71±5℃),对温度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建立内循环液压系统的温控数学模型,通过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并仿真检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建立基于上下位机的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的测控系统,设计电气动力模块,进行测控系统硬件的选择,针对实际的测试需要对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LC等进行详细的选型和连接设计,并基于LabVIEW开发试验台的操作界面。

李闯[3](2019)在《液压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材料试验机是材料实验不可或缺的实验设备,能够进行材料的拉伸、压缩等不同形式的材料试验。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式的材料试验机已不能满足目前对于材料试验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由于早期购置的材料试验机功能基本完好,具备基本改造条件。为避免旧式材料试验机的搁置和浪费,减少企业的购置成本,对原材料试验机及其测控系统进行改造的意义重大。本材料试验机的测控系统升级改造中,通过对原材料试验机的参数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确定改造方案和改造方式。在原有的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电子引伸仪的方式进行数据信号的采集。利用STM32单片机和串口通信模块、信号调理电路等控制电路进行数据信号的处理,并通过控制信号改变电磁比例阀的开度大小的方式实现控制功能。同时结合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建模比较分析,将模糊PID控制应用到系统控制过程中。为使实验数据结果更加的直观,设计了基于C++语言开发的软件及其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改造后的材料试验机的位移、形变和应力信号都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数据信号的自动采集,结合STM32单片机的优良性能,大大保证了采集信号的精度。在保留原有手动液压加载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液压控制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加载的功能,通过PID控制器的应用能够实现系统控制的闭环控制,提高系统精确性和稳定性,减少控制信号的波动和延迟。实验结果能够通过串口通信功能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软件能够实现实验数据更加直观的显示、存储和查看等功能,避免了实验数据的丢失和损坏。改造后的材料试验机大大提高了数据信号的精度和实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正迎合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趋势。图[38]表[10]参[67]

李春龙[4](2019)在《全自动汽车仪表指针安装机研制》文中指出汽车电子仪表以最直观的形式反映汽车所有关键性状态和数据信息。对于汽车仪表指针显示出的关键控制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是有着极高要求,直接影响到驾驶员驾驶的舒适性甚至安全性。所以,我国汽车仪表行业对于指针安装技术有更多的关注和研发力度。提升国产汽车仪表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的同时,也作为产品可靠地质量保障。首先针对原材料成本降低,导致的指针和电机在安装时所遇到关键性结构配合问题,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确定了表针去除连接内柱外部最低面高过表盘背光板,并低于电机对指针惯性牵引扭矩能带动的最低深度为指针安装深度的合理选取标准。为满足安装深度精确定位的需求,采用PLC伺服精确定位系统作为行程控制的基础,提出了将负反馈自动定位纠偏算法应用于行程控制的设计方案,以保证仪表指针安装深度要求。通过分析实际必要生产环节,提出汽车仪表指针安装的最佳装配方式。其次,为满足自动判断安装过程是否成功,将人为判定的失误率降到最低,提出了仪表指针压力自主判定方法的设计思路。针对仪表电机因接触力过大而出现绕组受损或接触力过小引起的指针带动缺陷问题,研发了指针安装压力监控平台,对指针和电机在实际安装中的接触力进行精确控制和监控。然后,针对电机厂家提供的电机驱动参数以及对之前大量返修仪表的返修测试数据分析,得出了指针安装后会在10°、40°、210°等角度±3°范围内出现卡滞现象较多的结论。提出了在安装完成后进行仪表全功能检测的详细设计方案,研制了汽车仪表全功能信号源。为满足存在伺服电机驱动器和大功率开关电源等强磁干扰的条件下,仍可稳定传输数据,应用TJA1050 CAN总线作为信号源内部通信载体,构建所需各个信号模块之间数据平台,并且每个信号模块采用富士通MB96F386芯片作为拓扑单元,控制对应信号的发送。最后,为验证课题是否能够解决仪表指针安装过程中关于安装深度、安装力度、安装角度等关键性问题,达到预期工艺设计标准,设计了对应功能性测试实验进行效果验证,并列出实验结果数据。实验通过后,取9000套以上设备安装完成的仪表作为样本,针对仪表指针、电机做配合度、震动、旋转、高低温老化等检验,进一步验证设备实用性。

杨豪[5](2019)在《无人值守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天气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因此快速排除雷达故障,保障雷达正常、稳定地运行是关键。很大一部分天气雷达远离市区,分布在高山或海岛上,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故障维修成本较高。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监控,实时了解雷达工作状态,遭遇特殊故障时能及时实现远程操控使雷达重新投入业务运行,是当前雷达保障工作的迫切需求。本文所描述的雷达状态监控系统是基于实际业务项目而设计并实现的,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采集雷达运行状态、各组件电源、报警、外部供电、运行环境的温湿度等信息,实现在雷达停机时模拟本地化的远程操控。硬件设备主要采用单片机MSP430F5438A实现数据采集和雷达控制,Zig Bee通信以及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存储。上位机软件采用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的C/S架构,利用Windows Forms、Entities Framework等技术实现和下位机的交互,同时提供友好的用户终端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雷达监控系统软、硬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雷达运行状态采集电路的设计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外部电源和运行环境参数采集传感器的设计以及通信组网方式。软件部分详细介绍了串口编程、多线程技术的应用、系统测试过程,UI界面的设计、数据存储、管理与控制、系统报警以及数据查询导出等功能模块的实现。雷达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在浙江省内多个雷达台站得到实际应用,上位机软件和硬件电路运行稳定,能够连续采集雷达运行状态和其他数据,及时输出报警信息,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满足了雷达运行保障工作的监控需求,为节省人力资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刘振宇[6](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信号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交换机等高质量的精密电子设备需要稳定的电源为其供电,一旦信号电源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列车停运,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目前应用于信号电源系统领域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法、故障树(FTA)法和Monte Carlo法。由于信号电源系统内部单元数量较多,系统运行状态复杂,应用上述方法分析时,FMEA法受主观影响较大,可能忽略低风险因子的作用;FTA法对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时工作量太多,易出错;Monte Carlo法无法得到高精度的解,而且存在随机误差。以上方法均无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动态模型、内部单元间的相关性以及多态性。同时由于解析法固有的缺陷,当考虑的组件较多时,计算量较大。所以这些方法研究时无法包括信号电源系统内部全部单元,可靠性模型较为简单,没有考虑母线、接线端子以及开关等部件,可能存在模型不精确等问题。本文结合GO法和贝叶斯法两种方法的优势,引入了 GO-贝叶斯法,该方法兼具GO法建模方便的特点和贝叶斯网络强大的推理能力,简化了计算,同时可以考虑系统的多种状态。使用GO-贝叶斯法分析了不同UPS冗余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动态可用度曲线,并针对每种冗余方式分析了系统内部各单元的后验概率,分析了系统内部薄弱环节,以便于在日常检修中重点排查与维护。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 GO图向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转换算法,求取了 GO图中常用操作符在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对应的结构以及节点的条件概率表。(2)忽略单元间的相关性会导致模型不准确,本文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内部串联结构中存在相关关系,将存在停工相关的结构等效为一个贝叶斯网络节点,通过研究其状态转移图得出该节点条件概率表的计算公式。(3)考虑到系统内部并联结构中可能存在备用相关关系,本文新增一种GO图操作符—第18类操作符,并研究了该操作符向动态贝叶斯网络转换的算法。(4)共因失效是引起系统故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研究了存在共因失效情况的串并联结构建模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建模,同时在计算速度和精度方面具有优势。计算表明,优化后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工况。图60幅,表35个,参考文献52篇。

李明元,陈明林,左经纯,王怀林,刘建国[7](2012)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方位伺服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方位伺服系统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对遵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7年多来10次发生的方位伺服系统故障维修工作进行归纳总结。认为:(1)遵义雷达出现的方位伺服系统故障可以归纳为5类典型故障,并对应找出具体维修措施;(2)方位伺服系统组成部件较多,而且分布在多个不同地方,检修工作难度大,维修人员需要掌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进行分级判断和故障定位;(3)方位伺服系统维修常用检查仪器主要是示波器和三相万用表,因此要求技术保障人员熟练使用;(4)从发生故障部位来看,主要集中在方位驱动分机内,因此需要重点掌握方位驱动分机工作原理和分机内各部件工作原理,对应的检测参数和测量值,特别要记住一些检测波形。总之,随着雷达使用年限的增加,雷达设备故障率在增加,而故障维修工作纷繁复杂,如何保证较高的雷达可利用率,这就要求台站人员在了解技术说明书、原理图的基础上,在每次故障维修过程中及时总结各种故障维修措施,积累维修经验。

李彬,戴怡,曹亚娟[8](2008)在《数控机床中电压异常引起的故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把数控机床电源按电压等级和派生关系进行了分类,接着介绍了电源回路中使用的元器件,最后结合具体维修实例说明了电压异常引起的故障。

何燕川[9](2006)在《数控设备的器件级维修及故障排除实例》文中提出由于数控设备没有控制单元(模块)内的线路图,因此大多数用户的维修人员甚至厂商的售后服务人员,只能做到板级或单元级的维修,这无疑增加了维修成本。本文根据经验总结出用“局部电路测绘法”实现对数控设备的器件级维修,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刘建青[10](1999)在《拼装(改装)VCD视盘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文中研究指明 近年来,我国沿海一些厂家大量组装和生产了以三星 PCB-802、PCB-803和其他伺服主板为核心的拼装机。此类 VCD 机外观漂亮、价格低廉,因而拥有众多的用户。但在使用中发现,此类拼装机极易出现声音停顿、马赛克图象、跳槽、重复重放等故障。其故障原因涉及激光头、电源、伺服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解码板、乃

二、交流伺服式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伺服式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业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2.3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研究现状
        1.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可靠性概论与层次分析法简介
    2.1 可靠性概论
        2.1.1 可靠性基本概念
        2.1.2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2.1.3 可靠性常用的概率分布
    2.2 可靠性模型
    2.3 层次分析法
        2.3.1 问题的提出及因素分解
        2.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3.3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2.3.4 权重计算
        2.3.5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3.1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数据收集
        3.1.1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3.1.2 可靠性数据的分类
    3.2 故障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3.2.1 分布类型的估计
        3.2.2 分布类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3.2.3 分布函数拟合优度检验
        3.2.4 数据处理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结构功能分析
    4.1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4.1.1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组成
        4.1.2 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
    4.2 工业机器人FMECA表
        4.2.1 工业机器人系统定义
        4.2.2 工业机器人系统FMEA
        4.2.3 工业机器人系统CA
    4.3 工业机器人FMECA结果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AHP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建模方法
    5.1 基于AHP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重要度评价
        5.1.1 建立工业机器人层次结构模型
        5.1.2 构造两两因素判断矩阵
        5.1.3 确定判断矩阵权重和最大特征根
    5.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评价方法研究
        5.2.1 三角模糊数的性质
        5.2.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2.3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5.2.4 权重计算
    5.3 基于AHP-RBD的可靠性建模方法
        5.3.1 建立可靠性模型
        5.3.2 模糊判断矩阵的构建
        5.3.3 权重计算及可靠度估计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试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及评价体系研究
    2.1 飞机液压泵性能参数指标
    2.2 测试项目的确定与分析
        2.2.1 发动机驱动泵性能测试项目
        2.2.2 电机驱动泵性能测试项目
    2.3 试验台的功能需求
    2.4 试验台的技术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
    3.1 测试回路方案设计
        3.1.1 供油模块与回油模块
        3.1.2 驱动模块
        3.1.3 加载模块
        3.1.4 温控模块
        3.1.5 总体模块设计
    3.2 主要元件选型
        3.2.1 低压供油泵、电机及变频器
        3.2.2 EDP驱动电机和变频器
        3.2.3 EMP中频驱动电源
        3.2.4 溢流阀
        3.2.5 比例节流阀
        3.2.6 油箱
        3.2.7 管道尺寸
        3.2.8 过滤
        3.2.9 电流表和欧姆表
        3.2.10 其他元件
    3.3 EDP性能测试
        3.3.1 跑和测试
        3.3.2 最小回油泄露测试
        3.3.3 出口压力测试
    3.4 EMP性能测试
        3.4.1 跑和测试
        3.4.2 流量传输测试
        3.4.3 稳定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试验台内循环油温控制系统
    4.1 内循环油温控制系统关键元件选型与设计
        4.1.1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的计算
        4.1.2 加热器选型
        4.1.3 冷却器选型
        4.1.4 冷却水塔选型
        4.1.5 温度仿真分析
    4.2 内循环温度控制系统算法研究
        4.2.1 内循环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4.2.2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内循环温度控制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试验台电气模块和测控系统设计
    5.1 总体分析
    5.2 电气动力模块设计
    5.3 传感器及信号调理
        5.3.1 传感器的选择
        5.3.2 信号调理
    5.4 数据采集卡的选型与连接
        5.4.1 采样原理
        5.4.2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5.4.3 数据采集卡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5.4.4 数据采集卡与端子板的连接
    5.5 上位机与下位机
        5.5.1 上位机-工控机
        5.5.2 下位机-PLC
        5.5.3 PLC的选择
    5.6 模拟量信号输出
        5.6.1 模拟量输出卡的选择
        5.6.2 模拟量输出卡的连接
    5.7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5.7.1 Lab VIEW编程软件
        5.7.2 软件功能模块/软件结构设计
        5.7.3 人机交互界面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液压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材料试验机原理与改造系统设计
    2.1 液压式材料试验机组成
    2.2 工作原理
        2.2.1 实验主体机械原理
        2.2.2 液压加载原理
        2.2.3 实验测力原理
    2.3 技术参数
    2.4 存在缺陷
    2.5 测控系统改造设计
    2.6 材料试验机改造技术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控系统设计
    3.1 测控部件选择与使用
        3.1.1 压力传感器的分析选型
        3.1.2 位移传感器的分析与选型
        3.1.3 电子引伸计分析与选型
        3.1.4 电液比例阀分析与选型
        3.1.5 控制放大器的分析与选型
    3.2 测控电路的设计
        3.2.1 中央处理单元
        3.2.2 串口通信单元
        3.2.3 信号调理单元
        3.2.4 辅助电路
    3.3 PID控制算法设计
        3.3.1 PID控制原理
        3.3.2 数字PID控制算法
        3.3.3 控制算法建模与仿真
    3.4 计算机软件设计
        3.4.1 软件开发环境
        3.4.2 软件系统设计
        3.4.3 软件模块设计
    3.5 实验数据测定调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4)全自动汽车仪表指针安装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安装机功能需求分析与PLC伺服精确定位系统设计
    2.1 安装机功能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1 功能需求分析
        2.1.2 具体方案设计
    2.2 伺服精确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2.2.1 主要组件选择
        2.2.2 伺服定位系统构成
    2.3 伺服精确定位系统流程设计
        2.3.1 实际工艺流程分析
        2.3.2 基于PLC逻辑编程的算法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件设计与指针压力自主判定算法
    3.1 压力测量硬件设计
        3.1.1 压力传感器组件选择及标准
        3.1.2 硬件压力补偿调整
        3.1.3 压力测量系统精准度验证
    3.2 软件设计
        3.2.1 实际显示界面设计
        3.2.2 系统资源的扩展和维护
    3.3 指针压力自主判定算法设计和实现
        3.3.1 自主判定算法
        3.3.2 记录数据库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仪表全功能信号源设计
    4.1 信号源功能需求分析
    4.2 信号源构建
        4.2.1 模块通用组件设计
        4.2.2 CAN总线通信设计
    4.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4.3.1 通信转换模块
        4.3.2 可调电源模块
        4.3.3 可调变阻模块
        4.3.4 开关量模块
        4.3.5 CAN和 PWM信号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装机功能测试
    5.1 安装机安装深度验证实例
    5.2 安装机显示压力值验证实例
    5.3 仪表指针归零验证实例
    5.4 安装机信号源验证方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主要专利成果

(5)无人值守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引言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雷达原理简述
        2.1.1 雷达内部监控电路
        2.1.2 相关需要监控的物理量
    2.2 需求分析
        2.2.1 硬件电路的需求分析
        2.2.2 上位机软件的需求分析
    2.3 监控系统组成
        2.3.1 数据采集硬件
        2.3.2 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
        2.3.3 雷达监控上位机软件
    2.4 本章小结
3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3.1 雷达状态监控电路的硬件组成
        3.1.1 电源稳压电路
        3.1.2 数据采集电路
        3.1.3 A/D接口电路
        3.1.4 输入控制和显示电路
        3.1.5 输出控制雷达的电路
        3.1.6 通信电路
    3.2 雷达状态监控电路的采集软件设计
    3.3 外部电源及环境数据监控电路的硬件组件
    3.4 本章小结
4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
    4.1 监控软件开发
        4.1.1 串口编程
        4.1.2 多线程技术应用
        4.1.3 数据解析
        4.1.4 数据存储
        4.1.5 日志记录
    4.2 监控软件功能
        4.2.1 软件UI界面设计
        4.2.2 管理与控制模块
        4.2.3 报警模块
        4.2.4 数据查询与导出模块
        4.2.5 其他功能模块
    4.3 系统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论文摘要

(6)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
        1.2.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研究现状
        1.2.2 可靠性理论研究现状
        1.2.3 共因失效理论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信号电源系统与可靠性理论
    2.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
        2.1.1 智能电源屏
        2.1.2 UPS电源工作原理
    2.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配置方案
        2.2.1 UPS串联冗余方案
        2.2.2 UPS并机冗余方案
        2.2.3 UPS并机双总线冗余方案
        2.2.4 UPS“N+M”冗余方案
    2.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2.4 本章小结
3 GO-贝叶斯可靠性分析方法
    3.1 GO法建模及分析
    3.2 静态贝叶斯网络GO法原理
        3.2.1 贝叶斯网络结构介绍
        3.2.2 GO图模型向静态贝叶斯网络映射规则
    3.3 GO-贝叶斯理论
        3.3.1 动态贝叶斯网络原理介绍
        3.3.2 GO图模型向动态贝叶斯网络映射规则研究
    3.4 贝叶斯网络软件工具介绍
    3.5 本章小结
4 GO-贝叶斯法的模型优化
    4.1 新增第1 8类操作符
    4.2 考虑单元相关性下的等效贝叶斯网络模型
    4.3 考虑系统内部共因失效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4.3.1 共因失效理论介绍
        4.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串联结构CCF分析
        4.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并联结构CCF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GO-贝叶斯法的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5.1 单UPS加旁路配置方案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5.2 UPS串联冗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5.3 UPS并机冗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5.4 UPS并机双总线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5.5 UPS“N+M”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交流伺服式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建模技术研究[D]. 包民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飞机液压泵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D]. 魏冰.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3]液压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改造研究[D]. 李闯.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4]全自动汽车仪表指针安装机研制[D]. 李春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无人值守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D]. 杨豪. 宁波大学, 2019(06)
  • [6]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D]. 刘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方位伺服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J]. 李明元,陈明林,左经纯,王怀林,刘建国. 气象, 2012(01)
  • [8]数控机床中电压异常引起的故障[A]. 李彬,戴怡,曹亚娟. 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8
  • [9]数控设备的器件级维修及故障排除实例[J]. 何燕川. 中国设备工程, 2006(07)
  • [10]拼装(改装)VCD视盘机常见故障的检修[J]. 刘建青. 电子天府, 1999(05)

标签:;  ;  ;  ;  ;  

交流伺服稳压器故障维修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