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临界发电机组水汽取样系统冷却方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晟[1](2021)在《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超低排放和节能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据有关方面计算,汽轮机服役温度每提高10℃,热效率可相对提高0.25%~0.30%。在我国目前通过技术引进成功开发的620℃等级高参数汽轮机材料中,耐热钢的研发和选用已经凸显了其局限性,随着机组投运时间的延长,现有耐热钢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而630℃等级高参数汽轮机的研发生产主要由国外厂商技术垄断。所以研发我国自己的适用于更高参数(630℃)机组的材料以进一步降低煤耗、实现超超低排放的需求在当前提倡碳中和的情况下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本课题依托四川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630℃超高参数汽轮机关键阀芯锻件用新型耐热钢研发”(18SYXHZ0069),采用VIM+ESR的生产工艺对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添加的Y2O3收得率、氧化物粒子在冶炼过程的运动行为、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热变形行为、马氏体相转变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对耐热钢抗氧化能力、表面力学性能进一步改进;利用ProCAST模拟软件建立了工业级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电渣重熔的温度场、凝固场数值模型,优化了工业级耐热钢的电渣重熔工艺,解决了应用于630℃耐热钢实际研发、生产过程中的“热加工性差、无法长期保持设计的高温蠕变强度、抗高温氧化能力无法满足更高的服役温度”的问题,取得如下研究成果:首先在9-12%Cr马氏体耐热钢真空熔炼后期外加稀土 Y2O3纳米添加剂,利用稳定弥散的Y2O3粒子弥补现有的碳氮化物强化相在高温长时间下容易粗化所导致的钉扎作用损失。研究发现添加的稀土 Y203粒子在钢液中做布朗运动,在1600℃钢液中仅溶解0.2%,Y2O3粒子经VIM熔炼、ESR精炼后平均收得率达到37.5%。在实验室小型电渣重熔锭剖面组织及温度场、凝固场数值模拟发现,在电渣锭稳定结晶区域,耐热钢的柱状晶呈倒“V”型,500 kg工业级电渣过程数值模拟得到的最佳熔速为180 kg/h。热力学计算表明,在平衡凝固过程中,液相线温度为1510℃,固相线温度为1310℃,MX、M23C6析出强化相及Laves相和Z相于固相中依次析出。平衡凝固顺序为:L→L+δ-Ferrite→L+δ-Ferrite+MX→L+δ-Ferrite+MX+γ→δ-Ferrite+MX+γ→MX+γ+→MX+y+M23C6+α-Ferrite→MX+M23C6+αFerrite→MX+M23C6+α-Ferrite+Laves→MX+M23C6+α-Ferrite+Laves+Z;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由于大量溶质原子在凝固前沿富集及再分分布,导致凝固区间大于平衡凝固,同时诱导M23C6在凝固末端生成,非平衡凝固顺序为:L→L+δ→L+δ+γ→L+y+Z→L+y+Z+M2B→L+y+M2B+M23C6。结合热加工工艺及Gleeble热压缩实验发现,在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域,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在高温高应变速率区域,耐热钢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对热加工图的研究可知,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的最佳热加工参数为T=1050-1100℃、ε=0.03-0.3 s-1。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和超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对比研究了不同冷速下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中马氏体的相转变行为规律。结果表明,板条马氏体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处形核并向内部长大;随着温度的降低,马氏体板条束在晶界处形成;多个马氏体板条束形成马氏体板条群,将原始奥氏体晶粒分割成数个小区域。增加冷速有利于提高马氏体形核率,同时引起奥氏体缺陷增多阻止板条马氏体界面迁移。随后在传统热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二次淬火(1000℃)处理,显着降低了原始奥氏体尺寸,原奥平均晶粒尺寸由传统工艺的30.4 μm减小为12.1μm,冲击韧性由原有的12 J提升至24 J。二次淬火保温过程中大量的Nb(C,N)和VN二次析出,析出的第二相粒子可以钉扎奥氏体晶界,促使奥氏体晶粒尺寸显着降低,冲击韧性大幅提高。通过添加Y203粒子,使耐热钢中的纳米强化相数量增多、平均尺寸下降,沉淀强化贡献增加了 71 MPa。Y203的加入同时也会使更多的第二相粒子钉扎晶界阻止位错运动,促使耐热钢具有更高的初始位错密度及更为细小的亚晶粒结构,进而提高耐热钢性能。使用直流磁控溅射DCMS技术在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上沉积了硬质Cr1-xAlxN/CrN/Cr梯度涂层,梯度涂层不但对耐热钢表面进行改性提高了耐热钢表面硬度,而且显着提高了基材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能力。适度增加涂层中的Al掺杂含量(x=0.7),有利于形成富Al的表面无定形氧化物产物层。根据涂层氧化动力学模型,氧气在氧化产物层的内扩散是涂层氧化动力学的主要控速环节。
宋爱玲[2](2021)在《形变/热处理对HR3C耐热钢组织形态分布及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电力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火力发电为主,因此相对高效、节能的超超临界机组也必将持续发展。HR3C奥氏体耐热钢由于自身优良的高温性能、抗蒸汽氧化和耐烟气腐蚀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等超超临界机组中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但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HR3C钢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由于组织形态及析出相的变化,会出现脆性大幅增加的现象,这无疑成为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因此,针对HR3C钢服役后沿晶脆断的普遍现象,本文设计了不同的形变及热处理工艺来改变HR3C钢的组织形态及分布,并分析了其对HR3C钢时效后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提出能够使HR3C耐热钢获得较合理晶粒结构的同时也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工艺,为改善HR3C钢的时效脆性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以热轧态和供货态的HR3C钢为研究对象,热轧态HR3C钢分别进行了冷轧变形8%(L8%-HR3C)和热锻变形50%(RD50%-HR3C)处理,供货态HR3C钢(TG-HR3C)部分进行了冷轧(L8%-TG-HR3C)处理。其中,L8%-HR3C和L8%-TG-HR3C分别在1093℃固溶并以不同方式冷却,以研究其对晶界形态的影响;RD50%-HR3C分别在不同温度(1143℃、1230℃)固溶处理,以研究其对晶粒尺寸的影响;RD50%-HR3C和TG-HR3C分别在1093℃固溶不同的时间(2h、24h),以研究其对时效后σ相析出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SEM、粒径分析仪等对各种处理工艺获得的样品进行晶粒形态及分布、析出形貌和成分及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同时研究各种处理工艺对材料时效前后硬度、室温冲击韧性及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微观形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8%-HR3C钢晶界形态差异主要与晶界碳化物有关,固溶后快冷样品的硬度及冲击韧性均略高于缓冷样品。RD50%-HR3C细小晶粒样品(1143℃)时效后硬度及冲击韧性均高于粗大晶粒样品(1230℃),粗大晶粒样品的晶界M23C6更连续,时效脆性更明显,但高温下的蠕变抗力更好。HR3C不同时间固溶样品在不同温度进行相同时间的时效,σ相的析出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RD50%-HR3C长时固溶样品冲击韧性较短时固溶样品明显提高,蠕变速率也较高;而TG-HR3C不同时间固溶的样品由于时效后的冲击断口沿晶特征更为明显,σ析出的影响减小,长时间固溶样品的冲击韧性未得到改善,但与供货态TG-HR3C对比,其蠕变断裂时间提高,抗蠕变性能增加。综合对比结果发现:RD50%-HR3C细小晶粒样品与长时固溶样品对时效脆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长时固溶样品抗蠕变性能略高于细小晶粒样品。
李鹏,肖建群[3](2020)在《9H级燃机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国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电厂建设已呈现井喷状态,其中9H级机组的建设近年来更是日益增加,有必要对这些机组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与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某9H级联合循环电厂为例,根据机组水汽质量控制标准和化学监督技术导则的要求,对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与优化进行研究。[结果]通过选择高严密性的凝汽器、可靠的凝结水精处理和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采用氧化性全挥发给水处理AVT (O)和炉水磷酸盐处理,水汽取样系统配置完善的在线监测仪表,可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结论]旨在为将来9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提供可借鉴的优化方案。
刘世念[4](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认为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杨金福,张忠孝,韩东江,杨美,周云龙[5](2019)在《新型超临界参数燃煤发电系统结构设计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依据不可逆热力循环功效价值的基本原理,分析热力循环系统的不可逆过程,提出"等效卡诺循环效率"的概念,拓展了经典热力学理论及分析方法。同时提出超临界参数燃煤发电热力循环机组"卡诺耗散热机"与"动力岛"设计理念,进一步给出了供需一体、质量耦合、能级利用的设计原则,以及功效价值的评价方法。为超高参数燃煤发电热力循环机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新途径。
戴云[6](2019)在《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当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再电气化”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非化石能源正转化为电力能源,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在我国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使用电能替代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消费。火力发电厂处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主题。对于国内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能够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性是各电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真空系统的运行不仅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关系供电煤耗,影响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近10年,国内陆续投产了大批西门子机型的超超临界机组,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传统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存在一定差异,其真空系统的运行维护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火力发电机组生产流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系统及设备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热力性能指标,对机组真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清洁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关系。其次,对目前在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蒸汽喷射系统、加装凝汽器在线清洗装置等方案进行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机组冷端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凝汽器冷却效率和真空指标。最后,本文针对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性对其真空系统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严密性试验操作要求和故障处理方法,比较分析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并结合某电厂#2机组真空查漏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隐蔽漏点及处理方法,对于提升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水平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曲超[7](2019)在《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利用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高、中温余热的利用使得吨钢能耗大大降低,但仍然存在可观的低温余热有待高效利用。本研究工作对钢铁企业炼铁工序的高炉渣余热产生及利用进行深入分析,应用热力学相关方法,分析了高炉渣余热的可利用特性,并探讨了相对应的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并对余热回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低温余热的回收与利用主要是依据余热物流携带热量的品位,而决定余热品位最重要的参数是余热物流的温度。本研究依据这一重要参数,明确了低温余热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考虑能量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余热资源可利用特性的分析方法;并以单座3200m3高炉产生的高炉渣余热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技术数据和文献实验数据,对高炉液态渣、高炉冲渣水、干法粒化热空气余热的数量、火用量和能级进行计算分析。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技术成熟,在北方钢铁企业广泛应用。本文以国内某钢厂两台3200m3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项目进行实例研究,对项目余热资源基本情况、项目技术方案、项目成本、项目收益指标、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论证冲渣水余热供暖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是非常具有前景的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低温余热转化为高品质能源电力,并且可以全年连续运行。本文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以单座3200m3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结构、冲渣水初始温度、有机工质的选择、有机工质蒸发温度、蒸发器夹点温差等因素对余热发电热经济性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的高炉冲渣水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张宇鹏[8](2019)在《张家口发电厂7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网用电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负荷峰谷差逐渐加大,大容量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为保障华北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电网经营企业和并网发电厂协调发展,2008年年底华北电网下发了两个细则。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电网“两个细则”考核体系下的电力企业协调控制现状。介绍了现阶段“两个细则”的考核规则和张家口发电厂7号机组的考核现状。2017年本机组AGC整体性能指标较差,由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分析了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机组协调控制各子系统,包括燃烧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过热控制系统、再热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本机组,分析了影响机组协调控制的其他问题。针对问题,研究了优化方案,对部分方案进行了实施,并验证了优化效果。优化后的机组协调品质有所提升,“两个细则”考核的AGC性能指标明显升高。此研究过程为张家口发电厂其他七台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思路。
王亚勋[9](2018)在《P92耐热钢组织性能及高温时效行为研究》文中提出P92耐热钢是日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P91耐热钢为基础,通过提高W含量、减少Mo含量开发出来的新型铁素体耐热钢。通过固溶强化、位错强化以及析出相强化等强化方式使P92耐热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及长期高温持久性能,除此之外,它还有优良的焊接性、导热性及加工工艺性能,在6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其具有比P91耐热钢更优异的抗蠕变性和热稳定性。在蒸汽参数不断提高的火电机组中,它的大范围应用势在必行。国产P92耐热钢在经长期服役后性能远不如进口的优良,为加快国产P92钢大批量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步伐,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各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以获得马氏体组织为前提,设计了 P92耐热钢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验钢连续加热、冷却过程中相变行为研究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相变点Acl、Ac3不断升高且奥氏体相变速率也不断提高;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相变点Ms及Mf逐渐降低且室温均能得到马氏体组织并绘制了 CCT曲线。制定了合适的轧制、热处理方案并得到经1060℃ X 130min正火+760℃ X 120min回火热处理后的实验钢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2)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透射电镜等仪器对实验钢进行微观组织观察,P92耐热钢室温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结构,在马氏体板条界分布着粗大的棒状析出相M23C6(含Cr碳化物),在马氏体板条内部则弥散分布着细小的小圆颗粒状析出相MX(V和Nb的碳氮化物)。(3)利用热模拟机对1060℃× 130min正火+760℃× 120min回火热处理后实验钢进行高温拉伸,结果表明在600℃-700℃下不发生再结晶行为,在900℃-1100℃有动态再结晶发生。在拉伸实验机上对实验钢进行200℃-650℃下的高温拉伸实验,得到的力学性能结果均优于GB5310-2008及ASME CODE CASE 2179的规定值;实验钢在600℃及650℃高温下氧化膜分析可知,其表面在氧化初期均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是主要由元素Fe、Cr、Mn组成的颗粒状氧化物组成。(4)经1060℃× 130min正火+760℃× 120min回火热处理后的实验钢在650℃下分别进行了 25h、50h、100h、150h、240h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在0-240h的时效过程中,实验钢强度在一个微小的范围内波动,这是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及析出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时效后实验钢的马氏体板条有所宽化,位错密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时效后实验钢中的析出相与原始态相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非均匀形核形成粗大的棒状析出相M23C6(含Cr碳化物),其主要沿马氏体板条界分布。与原始态相比,经240h时效后该析出相尺寸发生明显偏聚长大,但数量有所减少,因此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该析出相对实验钢的钉扎作用会逐渐减小;另一种是小圆颗粒状析出相MX(V和Nb的碳氮化物),它弥散分布于马氏体板条内部,经240h时效后该析出相的成分、数量、尺寸与原始态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该析出相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王鹏[10](2017)在《330MW汽轮发电机组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燃煤火力发电的节能和环保指标日趋严格,发电企业的节能环保改造面临着迫切的需求,以目前在我国国内最为普遍的33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例,在国内保持先进水平的发电机组,其供电煤耗也有337g/kwh,距离国家要求的310g/kwh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发电企业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深度节能改造,否则将无法摆脱被淘汰关停的命运。为能够及时完成国家对煤电机组的煤耗指标要求,保证发电企业的生产秩序不动摇,发电企业都开始着手进行节能改造,就汽机侧而言,节能改造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汽轮机本体节能改造、汽轮机辅机节能改造和汽轮机热力系统节能改造三种。本论文主要以330MW亚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汽轮机汽封改造、凝结水泵和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中低压缸连通管打孔抽汽供热改造进行改造前后热力试验分析,评价其改造效果,为同类型机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汽轮机本体节能改造最常见的方法是汽轮机通流部分汽封的改造,为了验证汽封改造的效果,选取了一台汽轮机组进行了汽封改造前后的热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更换新式汽封对于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具有很好的效果。辅机节能改造的最常见的方法是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及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为了验证辅机改造的效果,分别选取了某机组的凝结水泵和电动给水泵分别进行改造前后的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行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及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对于降低机组的厂用电率有明显的效果。热力系统节能改造的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供热改造,为了验证供热改造的效果,分别选取了同类机型中进行过供热改造和未进行过供热改造的两台机组,在供热期间分别进行热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热改造在试验热耗计算中具有极大的优势。330MW亚临界机组为避免被社会所淘汰,必须从不同的方向努力降低自身的能耗,适应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冲击,更好服务于经济建设,也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亚临界发电机组水汽取样系统冷却方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临界发电机组水汽取样系统冷却方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 |
2.1.1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发展概况 |
2.1.2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对耐热钢的要求 |
2.2 超(超)临界马氏体耐热钢概述 |
2.3 耐热钢成分设计 |
2.3.1 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2.3.2 稀土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
2.3.3 晶界偏聚理论 |
2.4 稀土氧化物对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 |
2.5 耐热钢的抗氧化性能 |
2.6 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制备薄膜 |
2.6.1 磁控溅射技术原理及特点 |
2.6.2 Cr_xAl_(1-x)N薄膜研究进展 |
2.7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2.7.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7.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耐热钢中外加稀土氧化物Y_2O_3纳米粒子高温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含稀土氧化物Y_2O_3耐热钢的制备 |
3.3 Y_2O_3粒子热力学稳定性及运动行为研究 |
3.3.1 热力学分析 |
3.3.2 钢液中Y_2O_3粒子运动行为研究 |
3.4 电渣重熔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1 实验室电渣重熔实验 |
3.4.2 工业级电渣重熔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节 |
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相转变热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平衡相转变热力学计算 |
4.3 非平衡凝固热力学计算 |
4.4 本章小节 |
5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5.3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变形力学行为 |
5.3.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5.3.2 热变形条件对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流变应力的影响 |
5.3.3 高温本构方程和流变应力方程的建立 |
5.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变形抗力模型 |
5.4.1 变形温度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2 变形速率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3 变形程度对耐热钢变形抗力的影响 |
5.4.4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变形抗力模型的建立 |
5.5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热加工图研究 |
5.5.1 热加工图理论 |
5.5.2 热加工图的制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连续冷却过程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内容及原理 |
6.2.1 实验内容 |
6.2.2 相变温度及组织含量的确定 |
6.3 相变过程分析 |
6.3.1 膨胀曲线分析 |
6.3.2 组织金相分析 |
6.3.3 显微硬度分析 |
6.3.4 CCT图的绘制与分析 |
6.4 连续冷却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研究 |
6.4.1 原位观察及相变分析 |
6.4.2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强化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二次淬火工艺研究 |
7.2.3 EBSD实验分析 |
7.2.4 非水溶液电解萃取第二相粒子 |
7.3 热处理工艺优化 |
7.4 耐热钢强化机制研究 |
7.4.1 固溶强化 |
7.4.2 位错强化 |
7.4.3 沉淀强化 |
7.4.4 回火马氏体板条组织强化 |
7.5 耐热钢半工业生产实践 |
7.6 本章小结 |
8 Cr_(1-x)Al_xN梯度涂层对耐热钢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8.2.1 实验材料及溅镀方案 |
8.2.2 溅镀设备及检测方法 |
8.3 涂层的结构忧化与制备 |
8.4 Al掺杂对梯度涂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
8.5 Al掺杂对涂层抗氧化性的影响 |
8.6 Cr_(1-x)Al_xN梯度涂层氧化机理研究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及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形变/热处理对HR3C耐热钢组织形态分布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超临界机组概述 |
1.2 超超临界机组用耐热材料 |
1.2.1 铁素体耐热钢 |
1.2.2 奥氏体耐热钢 |
1.2.3 镍基高温合金 |
1.3 HR3C耐热钢相析出规律与组织/性能的关系 |
1.3.1 HR3C钢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 |
1.3.2 HR3C钢组织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
1.3.3 HR3C钢服役过程中的脆性问题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微观组织分析 |
2.3.2 力学性能分析 |
3 不同处理工艺对HR3C钢的微观组织的影响 |
3.1 冷轧变形+固溶后不同方式冷却对HR3C钢晶界形态的影响 |
3.2 不同温度固溶对HR3C钢晶粒尺寸的影响 |
3.3 1093℃固溶不同时间对HR3C钢时效后σ相的析出的影响 |
3.3.1 σ相析出量随固溶时间的变化 |
3.3.2 σ相的析出动力学分析 |
3.3.3 萃取析出相分析 |
4 不同处理工艺对HR3C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常温力学性能变化 |
4.1.1 不同晶界形态样品的硬度与冲击韧性 |
4.1.2 不同晶粒尺寸样品的硬度与冲击韧性 |
4.1.3 不同σ相析出样品的硬度与冲击韧性 |
4.1.4 不同工艺处理后的冲击韧性综合比较 |
4.2 高温力学性能变化 |
4.2.1 应力松弛性能 |
4.2.2 蠕变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9H级燃机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水汽质量控制标准 |
3 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4 机组凝结水及补给水水质控制 |
4.1 选择高严密性的凝汽器 |
4.2 选择可靠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4.3 选择恰当的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 |
5 加药系统设计及优化 |
5.1 加氨处理系统 |
5.2 加磷酸盐处理系统 |
5.3 停炉保护加药处理系统 |
6 取样系统设计及优化 |
7 结论 |
(4)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冷端优化研究 |
1.2.2 真空严密性研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热力性能指标分析 |
2.1 火力发电生产流程简介 |
2.2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简介 |
2.2.1 西门子机组各系统组成及特点 |
2.2.2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及设备特点 |
2.3 汽轮机热力性能指标 |
2.3.1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热力参数 |
2.4 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 |
2.4.1 理论计算模型 |
2.4.2 微增出力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优化方案设计及比较分析 |
3.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2 胶球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真空系统优化提出背景 |
3.2 加装蒸汽喷射系统可行性研究 |
3.2.1 三级无源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方案 |
3.2.2 改造原理和技术特点 |
3.2.3 经济性分析 |
3.2.4 与罗茨真空泵改造效果对比 |
3.2.5 综合评价 |
3.3 凝汽器加装在线清洗装置可行性研究 |
3.3.1 在线清洗装置改造方案简介 |
3.3.2 设备技术特点 |
3.3.3 改造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系统影响因素及查漏分析 |
4.1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 |
4.1.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4.1.2 真空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 |
4.1.3 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2 真空影响因素及严密性试验研究 |
4.2.1 真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 |
4.2.2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4.2.3 凝汽器严密性研究 |
4.2.4 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 |
4.3 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分析 |
4.3.1 凝汽器灌水查漏法 |
4.3.2 打压法 |
4.3.3 氦质谱检漏法 |
4.3.4 超声波检漏法 |
4.3.5 真空系统查漏范围 |
4.4 结合某电厂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分析研究 |
4.4.1 某电厂真空系统存在问题 |
4.4.2 原因分析及排查过程 |
4.4.3 真空系统常规排查 |
4.4.4 工况对比及汽轮机结构分析 |
4.4.5 处理方法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利用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钢铁行业余热利用方法研究现状 |
1.2.1 余热资源分类 |
1.2.2 高中温余热利用 |
1.2.3 低温余热利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炉渣余热资源热力学分析 |
2.1 余热资源的识别 |
2.2 余热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2.2.1 余热量分析 |
2.2.2 能量火用分析 |
2.2.3 余热资源利用潜力分析表示方法 |
2.3 高炉渣余热利用热经济性分析 |
2.3.1 液态高炉渣余热分析 |
2.3.2 湿法粒化冷却余热分析 |
2.3.3 干法粒化冷却余热分析 |
2.3.4 高炉渣余热资源分析汇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方案 |
3.1 项目概况 |
3.2 技术方案 |
3.2.1 技术方案比较分析 |
3.2.2 冲渣换热系统 |
3.3 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3.3.1 投资成本组成及其估算 |
3.3.2 成本分析 |
3.3.3 经济效益测算及评价 |
3.3.4 环保效益评价 |
3.3.5 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方案 |
4.1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概述 |
4.1.1 有机工质 |
4.1.2 有机朗肯循环工作原理 |
4.2 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仿真分析 |
4.2.1 余热发电系统建模 |
4.2.2 仿真计算 |
4.3 余热发电项目效益分析 |
4.3.1 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环境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张家口发电厂7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两个细则”的考核要求 |
1.3 机组基本状况 |
第2章 协调控制策略介绍 |
2.1 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原理 |
2.2 机前压力形成回路 |
2.3 汽机主控制回路 |
2.4 锅炉主控制回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 |
3.1 燃烧控制系统 |
3.1.1 燃烧控制系统现状 |
3.1.2 燃烧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 |
3.2 送风控制系统 |
3.2.1 送风控制系统现状 |
3.2.2 送风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 |
3.3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
3.3.1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现状 |
3.3.2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问题的分析 |
3.4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
3.4.1 过热器系统介绍 |
3.4.2 过热汽温调节现状 |
3.4.3 过热汽温调节系统优化 |
3.5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
3.5.1 再热器系统介绍 |
3.5.2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现状 |
3.5.3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优化 |
3.6 协调控制回路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机组协调控制的其他因素 |
4.1 汽轮机调门 |
4.1.1 汽机调门曲线优化 |
4.1.2 滑压曲线优化 |
4.2 环保指标对协调控制的影响 |
4.2.1 脱硝控制现状 |
4.2.2 影响脱硝自动控制的因素 |
4.2.3 解决方案 |
4.3 频繁断煤,造成出力不足 |
4.3.1 频繁断煤的原因 |
4.3.2 输煤系统的治理 |
4.4 机组供热模式下的影响 |
4.4.1 机组供热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 |
4.4.2 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用效果 |
5.1 负荷及主蒸汽压力的响应情况 |
5.2 再热汽温响应情况 |
5.3 两个细则的AGC性能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P92耐热钢组织性能及高温时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锅炉用耐热钢的发展 |
1.3 研究背景 |
1.4 P92耐热钢概述 |
1.4.1 P92耐热钢组织特点 |
1.4.2 P92耐热钢的强化机制 |
1.4.3 P92耐热钢合金化原理 |
1.5 P92耐热钢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92耐热钢连续加热、冷却过程相变行为研究 |
2.1 成分设计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原理 |
2.4 连续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行为 |
2.4.1 实验方案 |
2.4.2 相变过程分析 |
2.4.3 显微组织分析 |
2.4.4 碳化物的溶解 |
2.5 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行为 |
2.5.1 实验方案 |
2.5.2 线应变量变化分析 |
2.5.3 不同冷却速率下组织 |
2.5.4 冷却速率对马氏体相变点的影响 |
2.5.5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92耐热钢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 P92耐热钢轧制工艺研究 |
3.2.1 热轧方案及参数 |
3.2.2 轧后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热处理工艺研究 |
3.1.1 实验方法 |
3.1.2 正火时间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3 回火时间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4 实验钢沉淀相析出行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92耐热钢高温性能研究 |
4.1 高温应力-应变曲线 |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1.2 实验方案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高温拉伸力学性能 |
4.3 P92耐热钢高温氧化膜形貌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92耐热钢高温时效行为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P92耐热钢高温时效后室温力学性能 |
5.2.1 时效后室温拉伸、冲击性能分析 |
5.2.2 时效后实验钢显微硬度 |
5.3 P92耐热钢时效后微观组织表征 |
5.3.1 时效后室温金相组织 |
5.3.2 时效后实验钢扫描形貌观察 |
5.3.3 析出相元素分布面扫描分析 |
5.3.4 时效后实验钢透射电镜观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330MW汽轮发电机组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汽封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2.1 汽封体的选择 |
2.2 改造前后的经济性对比 |
2.2.1 试验依据的标准 |
2.2.2 试验工况组成 |
2.2.3 试验要求 |
2.2.4 试验步骤 |
2.2.5 设备条件 |
2.2.6 系统条件 |
2.2.7 运行条件 |
2.2.8 数据处理 |
2.2.9 改造前试验结果 |
2.2.10 改造后试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辅机改造经济性分析 |
3.1 辅机改造的主要方法 |
3.2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3.2.1 试验依据的标准 |
3.2.2 试验工况组成 |
3.2.3 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
3.2.4 试验的要求 |
3.2.5 试验条件 |
3.2.6 主要计算公式及修正项目 |
3.2.7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前试验结果 |
3.2.8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后机试验结果 |
3.2.9 变频改造前后分析 |
3.3 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3.3.1 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
3.3.2 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前试验结果 |
3.3.3 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后试验结果 |
3.3.4 变频改造前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热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4.1 供热改造的方法 |
4.2 供热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4.2.1 供热机组热耗量计算的方法 |
4.2.2 供热改造前后的经济性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机侧节能改造的建议 |
5.1.1 通流部分改造 |
5.1.2 辅机节能改造 |
5.1.3 供热改造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亚临界发电机组水汽取样系统冷却方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9-12%Cr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耐热钢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 杨文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形变/热处理对HR3C耐热钢组织形态分布及性能的影响[D]. 宋爱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9H级燃机水汽系统化学控制和监测设计与优化[J]. 李鹏,肖建群. 南方能源建设, 2020(S1)
- [4]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型超临界参数燃煤发电系统结构设计技术[J]. 杨金福,张忠孝,韩东江,杨美,周云龙. 发电技术, 2019(06)
- [6]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戴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7]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利用方案设计[D]. 曲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张家口发电厂7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D]. 张宇鹏.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P92耐热钢组织性能及高温时效行为研究[D]. 王亚勋. 东北大学, 2018(02)
- [10]330MW汽轮发电机组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D]. 王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