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电大数学教学的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陈薇,汪涛,张世凤[1](2021)在《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行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是在远程教学过程中为解决师资不足、质量标准不统一、跨区域组织形式分散等问题而产生的。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发展、团队管理、课程性质、团队负责人个人魅力以及政策支持是教学团队得以成功运行的5项关键要素。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跨地域整合了教师资源,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教学技能和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陈万付[2](2020)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基层电大《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基层电大教学现状,设计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针对"翻转课堂"在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郭彧宏[3](2020)在《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文中指出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随着远程直播教学的深入,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实施,学者们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远程直播教学推广后,为实现教育均衡做出一定的贡献,并得到了远端学校师生的欢迎,在带来极大好处的同时,远程直播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怎样才能将直播教学效益最大化?远端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直播教学?在直播教学下,远端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重要力量,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由于远程教学的隔空性,进行授课的前端教师面对着庞大的学生,包括本班的学生和远端学校的学生,因而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种情况下,远端教师显得特别重要,远端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直播课堂的利用效果。远程直播课堂下,远端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发生了改变,远端教师不仅需要作为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在直播课堂这一环境下所需要的特殊教学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远端教师在直播课堂下的教学能力入手,一个半月亲身融入重庆市Z中学的直播课堂,通过观察Z中学教师利用直播课堂的情况,访谈Z中学的远端教师和远端学生,结合访谈结果以及深入直播课堂的观察结果,重点分析了远端教师利用直播课堂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通过文献分析以及调研现状分析出教师在远程直播课堂这一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从而尝试提炼出了教师在远程直播课堂下的教学能力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了关于如何提升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远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远程直播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概念的阐述,提出了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以及所带来的启示。第二部分笔者根据对文献的分析以及远程直播教学的特点构建了远端教师教学能力的框架,包括一般教学能力和特殊教学能力。第二部分笔者为调查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情况,做了一个研究设计。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样本进行了解读;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即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本研究的研究过程进行梳理,设计了研究思路。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Z中学教师利用直播课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首先分析了Z中学的特征,其次分析了Z中学教师对远程直播课堂的应用情况以及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第四部分则根据文献的研究和所调查的资料对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能力进行提炼,构建了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第五部分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了提升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的一些策略。
张艳超[4](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万付[5](2019)在《浅析网络环境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员更自由地学习以及复习高等数学;增加学员学习兴趣,转变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模式,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外,网络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生动灵活地教学。
马宁宁[6](2019)在《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在教育方面一直处于劣势。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多次下发文件以保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更新。“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获得了可以与发达地区城市教师同等发展的平台。很多已经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来开展教师教育活动。但限于传统的定式思维,农村教师在通过“互联网+”各类平台途径进行专业发展时遇到了多种问题与困境,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针对现状发现问题,才能为如何借助互联网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行建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概念,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和互联网思维等相关理论基础。然后编制了“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236份,调查了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市、临沂市、菏泽市等非连片欠发达地区,和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等部分连片欠发达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负责人,并走访了山东省内部分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11人,以了解“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并根据现状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总体和差异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采用“问卷星”、Excel和SPSS等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对回收的23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和差异情况。态度方面、条件方面和措施方面的差异情况主要从地区、学段、学校、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另外态度方面和措施方面还从农村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专业、学历和任教科目六个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得到差异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本文发现“互联网+”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从农村教师、学校负责人到相关教育部门对“互联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互联网+”形式与传统形式的关系存在错误理解;学校硬件设施不齐全,多媒体教室和教师用电脑配备力度有待加强;农村教师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效率较低;学校相关措施缺乏专家指导,相关制度不完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相关培训课程、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电脑操作不熟练、相关平台建设不完善等。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构建了欠发达地区“互联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吴素琴[7](2018)在《微信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辅导中的应用探索》文中指出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经济与管理类专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对于文化基础薄弱差异大的开放学生,学数学更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历年来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及格率一直偏低,影响部分学生按时毕业,也会影响开放教育招生。而近几年微信在高速发展与普及,现在几乎所用的学员都是微信的使用者,开放教育的辅导老师尝试探索如何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应用于教学辅导中,为开放教育教学辅导提供了新颖的信息交流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辅导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邹铁[8](2017)在《翻转课堂模式在电大等开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远程教育以方便快捷、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广大学习者开辟了一条学习捷经。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开放教育,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翻转传统面授教学模式,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有利于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使之适应互联网+教育及信息时代的需要,赋予其强大的时代生命力,对开放教育发展产生深远意义。通过实践,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开放教育中的经济数学、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周洁贞,蔡玲霞[9](2017)在《开放教育导学教师网络导学能力研究——以新疆电大为例的课题研究报告》文中指出本研究报告基于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在厘定课题研究核心概念、概述研究实施过程基础上,重点对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实际成效和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做了阐述说明,并列明了有关参考文献,以期为有关人员和读者提供判断与评价本课题研究价值的相关信息。
王梦昭[10](2017)在《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对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呼吁不断,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提升了大众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培养的出口,又遭遇了大学生从学涯进入职涯发展的种种障碍,由此,大学教育的作用遭到质疑。本论文由七个章节组成,基本思路是:找出问题,试图在宏观理论指导下,整合、扬弃历史资源,展开大学教学新方法的尝试;建立一个宏微结合、历史现实沟通、跨越中外的良性结构,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方法与技能,来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之得到妥善解决。第一章是立论与综述。立论部分,首先提出问题,目前的大学教学问题严重,从宏观层面说,有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和更为尖锐与直截的“钱理群之忧”。微观层面而言,存在着网络媒介时代,大学怎么教、如何学;大学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如何才能恪守教学职能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还具有国际性特点,成为全球大学教育的危机,需要积极稳妥应对;然后,确定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综述部分分析评述相关文献,依次对“大学职能概念”、“大学职能内涵”、“大学教师教学职能”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与评述,得出以往研究的两个缺失,即缺失理论框架的构建,缺失中国大学的历史追溯与反思,因而列为本文重点研讨的重点。第二章是理论辨析。首先是“职能”和“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深入考察与概念确定,以及本文研究理论依据的确定。其次,探索大学教学职能的新结构。雅斯贝尔斯认为,“专业训练”(Fachschulung)“研究”(Forschung)和“教化”(Bildung)三大理念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理想。可是,“专业训练”(教学)“研究”(科研)一直为人们重视,并与雅氏遗漏的“社会服务”构成了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化”(Bildung)这一理念却被忽视而失落了。本文以“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理论为指导,得出了大学教学“三职能一理念”的新结构:“教化”的理念在上,下面是三大职能的支撑;理念引领职能,职能支撑理念,形成一个上下交流、左右互通的有机结构。同时,对超越雅斯贝尔斯,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教学资源充实理论构架内涵,作了初步设想。第三章是历史追溯。探讨中国的大学教学,不仅需要具有国际共识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对本土的大学教育历史做认真考察,对传统进行扬弃,弃其糟粕,扬其精华,这也是以往的研究所忽视的。本文按媒介形式的演变,分口语传播、抄本传播、雕版印刷传播、机器印刷传播和音像传播五个阶段,考察我国古往今来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履行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媒介革命与大学发展关联密切,对大学教学冲击猛烈,并对大学教学呈现几何级增速的影响。网络媒介时代的大学教学问题,是这个历史走势的必然延伸,因而速度会更急迫,强度也会更激烈。第四章是熔铸与构建。以第二章的理论结构为构架,充实以第三章古代大学教学的优质资源,对中外哲人前贤的思想进行扬弃,批判继承他们的思想,弘扬有益成分,摒弃其不良因素,纳入到“三职能一理念”体系中。进而对“德”的义涵作了深入的探究,与古代的“明德”传统、雅斯贝尔斯的“教化”理念相结合。以“以德统学”为统领,渗透到“转技为道”、“转知为智”和“转教为导”三个方面;又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以德统学”的支撑,形成一个良性结构,用以阐述当代大学教师的教学职能的具体内涵。以图实现“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第五章是现实考察。本文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寻找具有网络媒介时代特色的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前几章的阐发,我们感到,必须寻求在“教化”理念指引下,与科研、社会服务互为联系的方法手段。本文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糅合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特点,对翻转教学等教学手法进行了考察。当然,这些新方法是一种尝试,尚不成熟与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另外,相比科研与社会服务,教学原本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因而它的传统性、稳定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翻转教学等方法,和“对话式”教学法一脉相承,自有传承,是媒介革命时期的转型;另一方面,即便翻转教学等新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提炼本文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1、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德、才、力”,关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出色地履行教学职能,复兴大学的生命力,增强大学的魅力;2、探究“教化”理念的引领作用,确立大学教师职能新构架、充实新内涵;3、探求网络媒介时代大学教学的新模式等。其次,本章还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对未来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回答的是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必然与理想标准。通过追溯中国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历史传承,吸收优秀文化遗产;探索经典教育理念中,大学教师理想教学职能;思考大学教师教学职能与育人理念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发展的应然之道。
二、浅谈电大数学教学的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电大数学教学的辅导(论文提纲范文)
(1)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质性研究方法考察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运行 |
(一)从团队到网络课程教学团队 |
(二)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逻辑起点 |
(三)以质性研究视角考察网络课程教学团队的运行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调研对象 |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发展 |
(二)团队管理 |
(三)课程性质 |
(四)团队负责人个人魅力 |
(五)政策支持 |
(2)翻转课堂模式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
(一)基层电大教师任务繁重 |
(二)基层电大学员状况 |
(三)基层电大数学教学现状 |
二、“翻转课堂”在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一)“翻转课堂”的课前教学设计 |
(二)“翻转课堂”的课中教学 |
(三)“翻转课堂”的课后教学 |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基层电大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制作技术不成熟,样式单一 |
(二)知识完整性不够,系统性不强 |
(三)学习效果不佳 |
四、“翻转课堂”在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
(一)录制教学视频,准备教学材料 |
(二)基层电大教师须制定合理的课前任务目标 |
(三)基层电大教师需设计合理的课堂互动方案 |
五、效果评价 |
(3)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一、相关概念阐述和理论基础 |
(一)远程直播课堂相关概念 |
(二)教学能力相关概念 |
(三)理论基础 |
二、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解读 |
(二)研究工具制定 |
(三)研究思路 |
三、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现状分析 |
(一)Z中学的特征 |
(二)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现状 |
四、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提炼 |
(一)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分析 |
(二)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图 |
五、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一)立足学校,优化远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 |
(二)立足个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浅析网络环境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的难点 |
(一)教学内容呆板,教学体系不完善 |
(二)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应试化教育 |
(三)教学过于统一,不能因材施教 |
二、网络环境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的优势 |
(一)转变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
(二)增加学员兴趣 |
(三)增加师生沟通方式 |
(四)充分发挥学员自主创新能力 |
三、网络环境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研究性策略 |
(一)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
(二)开展网络环境下高等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
(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四)利用网络引导学员自主学习 |
四、结论 |
(6)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
1.1.2 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度重视 |
1.1.3 “互联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教师专业发展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
2.1.3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 |
2.1.4 欠发达地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2 在线学习理论 |
2.2.3 互联网思维理论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内容 |
3.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3.2.1 地区样本的选取 |
3.2.2 学校样本的选取 |
3.2.3 教师样本的选取 |
3.2.4 负责人样本的选取 |
3.3 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
3.3.1 调查方法 |
3.3.2 调查工具的编制 |
3.4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实施 |
3.4.1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2 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教师问卷师资分布情况 |
4.2 “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4.2.1 学校与教师对基于“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态度的总体情况 |
4.2.2 学校基于“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软硬件条件的总体情况 |
4.2.3 “互联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形式与内容的总体情况 |
4.2.4 “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与评价的总体情况 |
4.2.5 “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困难的总体情况 |
4.3 “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情况 |
4.3.1 学校与教师对基于“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态度的差异情况 |
4.3.2 学校基于“互联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软硬件条件的差异情况 |
4.3.3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内容与效果的差异情况 |
4.4 “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总结 |
4.4.1 总体情况总结 |
4.4.2 差异情况总结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1 教师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2 学校及相关部门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 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1 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2 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3 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3 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1 教师个人自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3.2 学校及相关部门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4 问题及原因总结 |
第六章 促进“互联网+”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态度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6.1.1 农村教师要正确认识,注重信息技术能力 |
6.1.2 学校及相关部门要摆正态度,提高关注度 |
6.2 条件与政策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6.2.1 教师个人要加强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 |
6.2.2 学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弥补自身差距 |
6.2.3 有关部门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关注度 |
6.3 教师专业发展措施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
6.3.1 农村教师个人要在自学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 |
6.3.2 学校要落实举措,关注教师个性化发展 |
6.3.3 当地有关部门要全方位行动,完善相关制度与配套设施 |
6.4 统筹考虑,构建欠发达地区“互联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
6.4.1 支持系统及其组成 |
6.4.2 支持系统建设 |
6.4.3 支持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2: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小学问卷) |
附录3: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中学问卷) |
附录4:教师问卷调查原始数据表(仅选择题)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微信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辅导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概况 |
2 开放教育生源的情况 |
3 微信简介 |
4 微信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辅导中的应用优势 |
4.1借助微信开展学情调查分析, 公布课程导学进度安排, 督促学生安排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
4.2利用微信在可以延伸教学辅导, 补足课内学时的限制 |
4.3利用微信群形成学习共享群体, 增进情感排除孤独感。 |
5 结束语 |
(8)翻转课堂模式在电大等开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 |
2.1 传统教学模式优点及不足 |
2.2 翻转课堂教学理论 |
2.3 翻转课堂模式在开放教育中的可行性 |
3 实践 |
3.1 背景 |
3.2 教学过程 |
3.3 教学效果 |
4 当前开放教育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
(9)开放教育导学教师网络导学能力研究——以新疆电大为例的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课题的提出 |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关于“导学教师”的含义厘定 |
(二) 关于“网络导学”的概念界定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一) 课题的研究方法 |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
(一) 课题组成员获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
1. 关于新疆电大系统网上教学总体状况的研究 |
2. 关于新疆电大系统远程学习者的调查分析结果 |
3. 关于新疆电大系统导学教师的调查分析结果 |
4. 关于新疆电大导学教师网络导学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索 |
5. 关于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二) 典型课程个案支撑———含本课题下已完成子课题取得的成果 |
1.“工程数学”个案分析 |
2. 已完成子课题研究成果 |
(三) 本课题研究带来的实际成效 |
五、课题研究的局限 |
(10)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研究缘起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学职能”概念的研究综述 |
二、“大学职能”内涵的研究综述 |
三、“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综述 |
四、“大学职能”研究的缺失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质性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
一、探索“媒介史观”下的教学职能发展脉络 |
二、探究“教化”理念的引领作用 |
三、探寻我国古代“明德”传统 |
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界说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职能 |
二、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第二节 、研究的依据 |
一、洪堡的教育理念与大学职能观 |
二、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理念 |
三、伊里奇的社会批判及教育理念 |
四、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 |
第三节 、当代大学教师职能的内涵 |
一、“第四职能”探讨的启示 |
二、“教化”理念的失落与复归 |
三、当代大学教师职能体系的构成 |
第四节 、当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内涵 |
第三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口语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
一、口语传播时代教育概况 |
二、口语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
第二节 、抄本传播时代的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一、官学时期 |
二、私学时期 |
三、太学时期 |
四、国子学时期 |
第三节 、雕版印刷时代的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一、理学兴盛时期 |
二、书院崛起时期 |
第四节 、机器印刷时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一、机器印刷时代大学教育概况 |
二、机器印刷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
第五节 、音像传播时代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一、广播教育发展概况 |
二、电视教育发展概况 |
三、音像传播时代的教师教学职能 |
第六节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历史演变的反思 |
一、政统道统职能的演变 |
二、教育对象的演变 |
三、教师才能要求的演变 |
四、教师教学职能的演变 |
第四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审视 |
第一节 、以德统学 |
第二节 、转技为道 |
第三节 、转知为智 |
第四节 、转教为导 |
第五节 、媒介革命与大学教师教学职能 |
第五章 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的叙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H大学的教师访谈背景 |
一、研究场域、研究参与者 |
二、研究反思 |
三、参与者的话 |
第二节 、育人目标定位与再塑 |
一、课程内容的引导者:触类旁通、推己及人 |
二、课程评价的组织者:交往与对话 |
三、教师的教学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三节 、网络媒介时代的赋予 |
一、翻转教学工作室:功夫在课外 |
二、网络思政工作室:线上与线下的辨析 |
三、网络平台与网络学习:教学助力 |
四、教师的教学发展:向内与向外的需求 |
第四节 、终身学习行动的延续 |
一、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学生的生涯导师 |
二、教师的内在生命价值:奉献中自有收获 |
三、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自我研究 |
第五节 、指向卓越的自我修养 |
一、教书育人:平凡中蕴藏的朴素追求 |
二、躬亲共守:我的人生导师 |
三、走向卓越:教师的职业追求 |
第六节 、总结 |
一、教师眼中的职业角色 |
二、教师眼中的职业环境 |
三、教师眼中的职业素养 |
四、网络媒介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改进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采访样本转录情况 |
附录三 、T6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四 、T12 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五 、T14 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六 、T13 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七 、T4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八 、T16 教师的工作志 |
附录九、范德堡大学教师服务中心 Center For Teacher 在线学习目录 |
附录十 、大学教师素养的词频分析 |
附录十一、课程基础评教反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电大数学教学的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团队有效运行的质性研究[J]. 陈薇,汪涛,张世凤. 天津电大学报, 2021(02)
- [2]翻转课堂模式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J]. 陈万付.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3]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D]. 郭彧宏. 西南大学, 2020(01)
- [4]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浅析网络环境下基层电大高等数学教学策略[J]. 陈万付.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6]基于“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马宁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1)
- [7]微信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辅导中的应用探索[J]. 吴素琴. 现代农业研究, 2018(11)
- [8]翻转课堂模式在电大等开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 邹铁.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12)
- [9]开放教育导学教师网络导学能力研究——以新疆电大为例的课题研究报告[J]. 周洁贞,蔡玲霞.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4)
- [10]大学教师教学职能研究[D]. 王梦昭.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