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细砂机装配量具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光华[1](2021)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接触网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降低铁路运输能耗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铁运行年限的提高,负责牵引供电的接触网设备逐渐会出现老化症状,典型设备缺陷逐渐暴露,部分零部件损坏,已到了需要更换的时候,检查过程中依然发现有“松、脱、断、裂”等情况,设备参数无法达标。根据《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文件要求,维修作业无法进行全面性的修复工作,造成无法对设备问题进行全面处理以达到设备标准状态;大修作业需对接触网进行整锚段换线,通过检查发现设备承导线状态良好,磨耗低于更换要求,若对承导线进行整锚段换线增加了作业总量,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加大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作业风险问题。国铁集团为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性能和状态管理,制定了《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办法》,将零部件故障处理与接触网维修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6C技术、零部件检验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精细检测;依据检测数据和结果,综合接触网运行状态监测结果、日常维护情况等,诊断分析接触网质量状态,编制接触网检测分析报告,组织完成精修;精修后对接触网参数进行测量确认,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及波形图比对,验证精修效果保证零部件得到有效的更换,设备参数稳定,确保接触网处于标准性能水平、实现设计功能状态。高速铁路接触网粗放形式的大修作业向精细化检修作业演变,特别是实现设备参数达标、零部件状态掌握方向转变。规范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确保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文中选取早期建成通车的沪汉蓉高速铁路运营情况,总结开通以来接触网运行状况,通过精细检测、严格评价、制定方案,开展精准维修,恢复接触网标准状态,探索并实践接触网精测精修,以提高接触网静态和动态质量。探索接触网运营管理的修程修制改革,规范接触网三级修(精测精修),为高速铁路供电基层运营管理单位加强和实践接触网三级修(精测精修)提供理论借鉴。
翟凯鸽[2](2021)在《多阶内锥孔高效精密组合电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不同直径的内孔通过锥角连接而成的多阶内锥孔整体构件以其结构紧凑的优点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现有机械加工存在效率低、加工表面质量差、锥度难精确控制等技术瓶颈,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文提出采用电解与抛光组合加工技术开展多阶内锥孔高效精密电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机械加工多阶内锥孔整体构件加工效率低、成型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力自驱动旋转磁场小间隙电解加工方法,利用电解液自身高速流动驱动阴极尾部的叶轮旋转,带动嵌有磁块的阴极芯轴旋转,在加工间隙产生旋转磁场,开展液力自驱动旋转仿真研究,优化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并开展工艺试验,对电解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复合抛光,实现其高效精密加工。开展了阴极型面和液力自驱动旋转间隙突变流场仿真研究。建立了液力自驱动旋转仿真三维模型,在阴极芯轴所处的流域,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电解液驱动下阴极芯轴尾部镶嵌叶轮的旋转特性,通过改变叶轮的叶片数以及叶片的厚度,分析了不同叶片结构在电解液最低流速驱动旋转时,对电解液流场均匀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电解液入口速度,研究阴极尾部镶嵌叶轮在不同电解液流速下的旋转规律,提供了驱动磁场旋转的新方法。进行了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优化设计。为了提高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小间隙电解加工方法,优化了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结构,计算了移动式电解加工过程中阴极的进给速度,最后采用优化后的倒锥型拉式阴极结构在卧式数控电解加工机床上加工出了合格的多阶内锥孔样件,加工尺寸最大误差不超过0.1mm且表面粗糙度为 Ra0.697μm。为进一步提高多阶内锥孔表面质量,完成了多阶内锥孔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试验研究。根据零件结构设计了复合抛光阴极,搭建了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试验平台,确定了复合抛光工艺试验参数,研究了不同电解液浓度、不同磨粒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开展了纯机械、纯电解、电解机械复合三种抛光方式对多阶内锥孔表面质量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可以得到更好的多阶内锥孔表面质量。采用电解与抛光组合加工的方法,加工出了合格的多阶内锥孔样件,表面粗糙度达Ra0.325μm,整体加工效率是传统机械加工效率的2.3倍。
于佳利[3](202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装配的二次损伤抑制研究》文中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凭借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可设计性强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目前飞机复合材料构件之间的主要连接装配形式为螺栓连接,而由于成型工艺与加工技术等的制约,复合材料构件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在装配过程中会导致装配间隙的产生,在构件内应力的作用下诱发二次损伤。二次损伤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的力学性能与可靠性,甚至导致飞机在服役期间发生破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预制装配间隙以及液体垫片填隙补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从试验测试与数值计算两个方面探讨了装配间隙引发的二次损伤对于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填隙填隙补偿策略对于二次损伤的抑制效果,以期为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高质量连接装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将渐进损伤分析方法与内聚力模型相结合,将改进的Hashin损伤判定准则以及连续损伤性能退化方案编入外接子程序。基于ABAQUS建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压缩以及三点弯曲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着良好的一致性。(2)开展无间隙、2mm间隙以及4mm间隙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的弯曲性能试验,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构件的宏观力学性能、微观损伤形貌、连接区域应力分布等的差异。结果表明,装配间隙会导致连接构件力学性能下降,诱发连接孔周边应力集中、孔壁损伤等二次损伤。且装配间隙越大,构件的二次损伤越严重。(3)以液体垫片作为填隙介质,开展了全填隙、中间填隙以及两端填隙的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的弯曲性能试验,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连接装配构件的二次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液体垫片进行填隙补偿后,构件力学性能有所上升,其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及层合板损伤也得到了抑制,采用液体垫片进行填隙补偿能够有效抑制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的二次损伤。
张若愚[4](2020)在《用于旋转超声加工的半波谐振超声振子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凭借其改善切削力、减小加工损伤、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效率等特点在硬脆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旋转超声加工系统通常由加工中心、超声电源、能量传输装置及超声振子等部分组成;超声振子作为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核心组件,决定了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谐振频率、振动幅值及工作稳定性,然而目前尚缺乏关于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结构设计、仿真分析、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集成电路硅材旋转超声套料工艺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编号:2019C01118)的资助下,开展了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结构设计、有限元仿真分析、振动性能测试等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基于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旋转超声加工与无超声加工的对比实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介绍了旋转超声加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详细综述了旋转超声加工方法及超声振子结构设计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第2章:分析了BT30加工中心的旋转超声加工需求,设计了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结构设计方案,依次对超声振子中的超声换能器、超声变幅杆及超声刀具进行了结构分析及材料选型,并采用机电等效法对超声振子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了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简化二维模型。第3章:基于超声振子的装配需求,在二维简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超声振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及谐响应分析法确定了超声振子在半波谐振状态下的特征频率和振动位移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超声振子的法兰安装位置,提出了Z形法兰的结构设计方案,并与传统的圆盘形法兰结构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第4章:完成了超声振子的制造与装配,使用阻抗分析仪对自由状态下超声振子的阻抗特性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超声振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搭建了超声振动测试平台,使用超声数字电源对法兰约束下的超声振子进行激励,研究了电压、刀具直径、刀具伸长量、刀具负载等因素对超声振子振动频率及刀具端面振幅的影响。第5章:搭建了基于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旋转超声加工实验系统,开展了针对氧化锆陶瓷的旋转超声加工与无超声加工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超声振动在改善工件表面粗糙度方面的作用机理,验证了超声振子在旋转超声加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振动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改善作用。第6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工作。
张文新[5](2019)在《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行波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行波管放大器作为卫星通信以及众多航天器上的关键单机,广泛应用于射频信号链路的末级放大。空间行波管是空间行波管放大器的核心部件,在信号数传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E波段中71~76GHz和81~86GHz被国际电信联盟划分给卫星通信使用,E波段空间行波管的研究必将对下一代卫星通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81~86GHz工作频带内的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测试研究。论文以E波段80W行波管为设计目标,从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的基本理论出发,对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的高频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CST Microwave Studio仿真软件模拟了曲折双脊波导的关键尺寸对高频特性的影响。本文中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初步确定了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的关键尺寸,围绕计算得到的尺寸,利用CST Microwave Studio模块对关键尺寸进行了优化选择;为了得到良好的传输特性,论文中使用CST Microwave Studio设计了由直线型脊波导过渡器和渐变波导组成的输入、输出结构。由于曲折双脊波导脊的存在,相对于普通折叠波导,结构更加复杂,在对输入、输出结构进行多次优化后,得到电压驻波系数(VSWR)均在1.45以下,输入、输出渐变结构在工作带宽内与慢波结构匹配性能良好;利用PIC粒子模拟仿真曲折双脊波导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得到在中心频率(83.5GHz)处输出功率为139W,电子效率为6.2%,饱和增益为41.0dB。同时,81~86GHz内功率均大于114W,电子效率大于5.06%,饱和增益在40.0dB以上的曲折双脊波导型高频慢波结构,满足初始的设计要求。论文分析了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的加工方案,最终,将零件分成三部分加工,通过高速数控铣完成加工。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了表面清洗、酸洗等工艺处理和加工精度检测。最后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的VSWR,得到该零件的VSWR在工作频带内均在1.55以下,验证了该结构良好的传输特性。
黄菲[6](2019)在《中建八局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产业作为建筑业的一个新型产业,因其新颖美观、结构性能好、安全系数高和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行业。近些年,国内钢结构存在施工质量管理不规范、技术人才缺乏以及各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发生质量事故,因此,研究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尤为重要。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和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状况;从地脚螺栓预埋、钢结构工程安装、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等方面分析了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实施的重难点;从人员、技术、管理、环境、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从材料、钢结构加工制作、钢结构安装过程、钢结构运输与使用维护等方面深入剖析了钢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从勘察阶段、设计阶段、加工制造阶段、施工安装阶段、监理单位监督、质量监督机构、气候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中建八局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运用相关理论,从钢结构构件制作技术、钢结构构件连接技术、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钢结构涂装技术、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等方面设计了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从质量控制组织、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施工生产要素控制、质量持续改进及检查和验证等方面构建了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编制了QC小组活动程序,并制定了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综合以上因素设计了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项目之中。对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案适用于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该研究对提高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同类型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一坤[7](2018)在《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高炉矿渣是在冶炼生产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矿渣的产量是生铁产量的25%-50%。矿渣常常应用在修路、回填、生产混合材料和水泥,然而矿渣的整体使用利用率不高,剩余部分没有什么用途,还会侵占土地,致使河道、交通堵塞,毁坏生态环境。目前,水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尤为严重。中国是降水量少但是也会发洪水的国家。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了解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建设海绵城市而言,可渗透路面的配套设施就是关键。对于这些严重缺水的城市而言,透水砖的推广使用在保护地下水位起到了积极作用。雨水天气,雨水可以通过透水砖快速渗入地下,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使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在查询相关文献与研究后得出利用矿渣制作生态透水砖要比用于代替现浇混凝土中的石质原料在技术上更为可靠一些。利用矿渣制作生态透水砖大量利用了废渣,阻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土地的侵占、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环境的污染等现象,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根据生态透水砖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现状,对透水砖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和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和强度两方面的影响,试验采用体积法进行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2)透水砖的配合比设计:研究各个参数(水灰比、砂粒径、硅灰含量、减水剂含量、压制荷载)对透水砖的性能(透水性能、抗压性能、抗折性能、耐磨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透水砖最优水灰比大约在0.3-0.4之间,硅灰含量取适宜的比例(水泥质量的2%)。在保证混凝土透水砖强度的情况下,减水剂越少,透水效果更佳,透水砖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递减,混凝土透水砖试样的抗冻性能越好。压实荷载大小与透水性能成反比,压实荷载越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越高,磨坑长度减小,耐磨性能提高,抗冻性能越好;(3)分别介绍了透水性砖面层、找平层、基层、垫层、土基和排水的设计及技术要求,对透水性砖路基的开挖、垫层的铺设、基层的铺设、找平层的铺设和面层铺设的铺装工艺进行了说明。
陈诚[8](2018)在《增强型无机复合发泡水泥内隔墙板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能源,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能源问题;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消耗三分之一,因此建筑节能被高度重视。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围护结构难以满足,迫切需要高效安全的保温隔热墙体材料。本文的内隔墙板以发泡水泥为芯料,以聚合物砂浆和耐碱网格布为增强面层复合而成,采用了三维约束发泡的工艺和化学发泡的形式。对三维约束发泡工艺和自保温养护进行了研究,用薄膜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测得约束发泡压强约22.5 KPa;用温湿度记录仪测得发泡水泥自入模30 h后内部的温度变化,20 h之内温度基本保持在初始水温以上。本文研究了各种原材料对发泡水泥内隔墙板性能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催化剂掺量、发泡剂掺量、发泡温度对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掺量影响程度最大,催化剂掺量影响程度次之,发泡温度影响程度最小。研究了憎水剂和养护制度对发泡水泥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憎水剂的掺量对干燥收缩影响较小;三维约束发泡有利于降低干燥收缩;养护方式对干燥收缩有一定影响,60℃蒸汽养护24h干燥收缩最小。用ipp软件分析了约束和非约束发泡试件的孔结构,分析得出:三维约束发泡试件与同密度等级非约束发泡试件相比,孔径分布更窄,平均孔径更小。用CT分析了加气混凝土和内隔墙板发泡水泥芯料孔隙结构,结果表明该内隔墙板发泡水泥芯料内部孔隙闭合孔比例远远大于加气混凝土闭合孔比例。对内隔墙板与加气混凝土在力学、声学、热工性能方面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800密度等级的该墙板最大力位移值为0.78 mm,用倍频程表示的隔声量为53 dB,导热系数为0.1762 W/m.k,都优于同密度等级加气混凝土。
温涛[9](2016)在《五金件砂带磨削机器人单元设计及程序复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快速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普及到各行各业,目前五金卫浴行业因其行业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特别是磨抛工种,招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推进五金件砂带磨削机器人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单套机器人磨削系统打磨程序稳定性不能够得到保证,导致批量打磨质量差;2、不同机器人磨削单元间打磨同款产品时打磨效果差异大、一致性差;3、多套机器人磨削单元间的程序不能够进行重复利用,而需要对众多单元进行人工示教编程,非常耗时,换产困难;为解决如上问题,本文以快捷简便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多套机器人磨削单元间的程序复用为主线,设计了一套五金件制品砂带机器人磨削系统,通过对五金件砂带机器人磨削工艺进行分析及路径规划,分析了不同磨削单元机器人间程序复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包括:1、机器人本体绝对定位精度误差;2、不同单元机器人本体之间的误差;3、单一工具坐标系标定误差,以及参照与复用单元工具坐标系间存在偏差。以上误差导致程序复用后的误差,则通过如下方法来对上述误差进行补偿以及实验验证:1、使用Dynacan精密修改仪器对埃夫特ER50-C20机器人进行杆长以及零点误差标定,以保证机器人本体的精度;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程序复用对比实验,以验证经标定后的两机器人之间绝对定位精度偏差是否在实验误差范围内;3、通过外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工具外形尺寸并也算出每个夹具之间的偏差值,从而在程序复用过程中对夹具进行补偿来保证精度要求。本文以一种较为独特、方便且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了五金卫浴企业目前应用机器人于砂带磨削领域的几大难题。最重要的是该套方法实现了多套机器人砂带磨削单元之间的程序复用,由过去需要花费5天时间对产品进行两道砂打磨程序的示教编程工作压缩到了1天,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为机器人砂带磨削应用推进了一大步。目前在佛山某五金卫浴企业已使用该类机器人五金件砂带磨削单元22套,使用效果反馈良好。
房中玉[10](2013)在《Φ14.9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施工与防水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长、大、深”越江跨海隧道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修建的超大直径越江隧道几乎都遇到了地质条件复杂、覆土浅、高水压、盾构掘进距离长的问题,在复杂条件下进行盾构隧道施工,对隧道建设者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总结了在复杂条件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的施工工法和防水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收集国内外越江跨海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实例,总结了在复杂条件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的施工工法和防水技术。(2)总结了适用于于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的盾构隧道始发技术:采用整体板块全深冻结方案,结合高压旋喷桩进行满堂加固。在正式掘进前,先进行试掘进,在试掘进过程中熟悉盾构机推进方法和管片拼装操作工序,收集掘进资料,为后续长距离掘进积累经验。(3)介绍了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管片选型与拼装技术。基于管片型式、超前量、盾尾间隙、千斤顶行程、施工难易度的考虑,采用德国VMT系统进行管片选型,得出了适合本工程的管片类型,并采取精细化控制的措施保证管片拼装精度。(4)从气仓压力、泥水压力、千斤顶推力、盾构掘进速度、刀盘转速与扭矩、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等角度,提出了适合大直径长距离掘进的盾构参数控制技术,并以南京长江隧道为例进行施工风险分析,针对施工风险,提出了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5)总结了高精度钢模结构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片双层密封垫防水技术在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中的运用。管片钢模结构采用附着式振捣和重型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模具的控制精度和工人劳动效率。在管片接缝设置内、外两道防水密封垫,外侧为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复合遇水膨胀橡胶的多孔弹性橡胶密封垫,内侧为聚醚聚胺酯遇水膨胀密封垫。
二、新型细砂机装配量具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细砂机装配量具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当前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概述 |
2.1 高速铁路接触网简介 |
2.2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模式 |
2.2.1 检修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 |
2.2.2 检修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 |
3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理论分析 |
3.1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必要性 |
3.2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定义 |
3.3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项目 |
4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工作 |
4.1 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检测工作 |
4.1.1 激光接触网检测仪检测 |
4.1.2 高速铁路接触网静态检测参数标准 |
4.2 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工作 |
4.2.1 1C检测装置 |
4.2.2 3C装置检测 |
4.2.3 4C装置检测 |
4.3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检验工作 |
4.4 沪蓉线合武段精测案例分析 |
4.4.1 精确检测分析 |
4.4.2 零部件检测分析 |
5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修工作 |
5.1 精修施工方案 |
5.1.2 动态缺陷调整工作 |
5.2 沪蓉线合武段精修分析 |
5.2.1 接触网精测缺陷调整 |
5.2.2 零部件缺陷调整建议 |
5.2.3 精修完成情况 |
6 高速铁路接触网验收工作 |
6.1 高速铁路接触网质量评价体系 |
6.1.1 接触网静态质量指数CQI |
6.1.2 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CDI |
6.2 沪蓉线合武段精测精修验收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多阶内锥孔高效精密组合电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解加工研究现状 |
1.2.2 复合电解加工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2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流场仿真 |
2.1 多阶内锥孔阴极型面的流场仿真 |
2.1.1 阴极型面流场的模型建立 |
2.1.2 阴极型面流场的仿真结果分析 |
2.2 液力自驱动旋转的流场仿真 |
2.2.1 液力自驱动旋转流场的模型建立 |
2.2.2 液力自驱动流场的边界条件设置 |
2.2.3 液力自驱动流场的仿真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优化及工艺试验研究 |
3.1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的总体设计 |
3.1.1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间隙的确定 |
3.1.2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进给速度的计算 |
3.2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阴极的结构优化 |
3.2.1 大锥段绝缘的推式阴极结构设计 |
3.2.2 等间隙的推式阴极结构设计 |
3.2.3 倒锥型的推式阴极结构设计 |
3.2.4 倒锥型的拉式阴极结构设计 |
3.3 多阶内锥孔电解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试验研究 |
4.1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技术 |
4.1.1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原理 |
4.1.2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质量的影响因素 |
4.2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工艺试验研究 |
4.2.1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工具阴极设计 |
4.2.2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加工平台搭建 |
4.2.3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试验参数确定 |
4.3 不同试验因素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3.1 不同浓度的电解液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3.2 不同磨粒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 不同加工方式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1 不同加工方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2 不同加工方式对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装配的二次损伤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研究概况 |
1.2.2 复合材料填隙补偿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2 虑及二次损伤的复合材料分析模型建立及验证 |
2.1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 |
2.1.1 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建立 |
2.1.2 复合材料失效准则对比 |
2.2 渐进损伤分析方法 |
2.2.1 改进的Hashin损伤判定准则 |
2.2.2 材料退化方案 |
2.2.3 内聚力理论模型 |
2.3 复合材料渐近损伤模型验证 |
2.3.1 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试验 |
2.3.2 复合材料层合板有限元仿真分析 |
2.3.3 试验及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二次损伤对复合材料连接装配构件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连接装配二次损伤对复合材料构件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1 含装配间隙的连接装配样件的制备 |
3.1.2 含装配间隙的连接装配样件的三点弯曲试验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连接装配二次损伤对复合材料构件影响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复合材料连接装配的二次损伤抑制策略研究 |
4.1 复合材料二次损伤抑制策略的试验研究 |
4.1.1 液体垫片填隙连接装配样件的制备 |
4.1.2 液体垫片填隙连接装配样件的三点弯曲试验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复合材料二次损伤抑制策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用于旋转超声加工的半波谐振超声振子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旋转超声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超声振子结构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超声换能器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超声变幅杆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目前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机电等效法的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超声振子的结构设计分析 |
2.2.1 超声换能器的结构设计分析 |
2.2.2 超声变幅杆的结构设计分析 |
2.2.3 超声刀具的结构设计分析 |
2.3 基于机电等效法的超声振子的结构参数计算 |
2.3.1 压电陶瓷的机电等效电路 |
2.3.2 任意变截面细棒的机电等效电路 |
2.3.3 超声振子的机电等效电路及结构参数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波谐振超声振子振动性能的数值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仿真模型构建 |
3.2.1 三维几何模型构建 |
3.2.2 材料属性定义及控制方程 |
3.2.3 边界条件 |
3.2.4 网格划分 |
3.3 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 |
3.4 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法兰结构设计分析 |
3.4.1 超声振子法兰的位置确定 |
3.4.2 超声振子法兰的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振动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超声振子的阻抗特性测试实验 |
4.2.1 超声振子的阻抗特性测试实验原理 |
4.2.2 超声振子的装配及阻抗特性测试实验 |
4.2.3 阻抗特性测试实验结果分析 |
4.3 外界因素对超声振子振动性能的影响 |
4.3.1 超声振动测试平台的搭建 |
4.3.2 超声振子在不同外界因素下的振动性能测试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半波谐振超声振子的旋转超声加工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旋转超声加工实验系统搭建 |
5.3 氧化锆陶瓷的旋转超声加工实验 |
5.3.1 超声作用对氧化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5.3.2 主轴转速对氧化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5.3.3 进给速度对氧化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5.3.4 磨削深度对氧化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 教育背景 |
2 申请及授权的专利 |
3 参加的科研项目 |
(5)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行波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行波管简介 |
1.1.1 行波管结构简介 |
1.1.2 行波管发展历史及应用 |
1.2 空间行波管 |
1.2.1 空间行波管的特点及应用 |
1.2.2 空间行波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选题依据 |
1.3.1 E波段研究意义 |
1.3.2 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慢波结构 |
2.1 曲折双脊波导的高频特性理论分析 |
2.1.1 色散特性 |
2.1.2 耦合阻抗 |
2.2 结构尺寸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1 波导宽边a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2 窄边b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3 脊宽度a0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4 脊间距b0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5 半周期p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2.6 直波导边长s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3 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行波管的设计 |
3.1 慢波结构关键尺寸初步确定 |
3.2 曲折双脊波导结构尺寸的优化 |
3.2.1 曲折双脊波导宽边a的优化选择 |
3.2.2 曲折双脊波导窄边b的优化选择 |
3.2.3 曲折双脊波导脊宽度a0的优化选择 |
3.2.4 曲折双脊波导脊间距b0的优化选择 |
3.2.5 半周期p和直波导边长s优化选择 |
3.3 注-波互作用粒子模拟 |
3.4 曲折双脊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结构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高频结构的实验研究 |
4.1 曲折双脊波导的加工方法 |
4.2 曲折双脊波导的加工 |
4.3 曲折双脊波导的清洗与表面质量检测 |
4.4 曲折双脊波导的实验测试与结果误差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建八局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钢结构建筑特点 |
2.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特点 |
2.2.1 施工特点 |
2.2.2 质量管理特点 |
2.3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2.4 钢结构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目标与方法 |
2.4.1 管理目标 |
2.4.2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
2.4.3 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
2.5 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 |
2.5.1 精细化管理理论概述 |
2.5.2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特征 |
2.6 QC小组相关理论 |
2.6.1 QC小组概念 |
2.6.2 QC小组性质 |
2.6.3 QC小组活动作用 |
3 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状况分析 |
3.1 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
3.1.1 施工技术方面 |
3.1.2 施工质量方面 |
3.1.3 施工质量管理方面 |
3.2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实施重难点分析 |
3.2.1 地脚螺栓的预埋 |
3.2.2 钢结构工程安装 |
3.2.3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 |
3.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影响要素分析 |
3.3.1 人的因素 |
3.3.2 技术因素 |
3.3.3 管理因素 |
3.3.4 环境因素 |
3.3.5 社会因素 |
3.3.6 其他因素 |
3.4 钢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
3.4.1 常见的质量问题 |
3.4.2 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4 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 |
4.1 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概述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总目标 |
4.2 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
4.2.1 钢结构构件制作技术 |
4.2.2 钢结构构件连接技术 |
4.2.3 钢结构构件焊接技术 |
4.2.4 钢结构安装技术 |
4.2.5 钢结构涂装技术 |
4.2.6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 |
4.3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
4.3.1 施工质量控制组织 |
4.3.2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
4.3.3 施工生产要素控制 |
4.3.4 质量持续改进及检查和验证 |
4.4 成立QC活动小组 |
4.4.1 选择研究课题和确定目标 |
4.4.2 调查现状并分析原因 |
4.4.3 制定措施并实施 |
4.4.4 效果检查 |
4.4.5 总结成果资料 |
4.5 制定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
5 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 |
5.1 施工技术方案实施 |
5.1.1 超大和超长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技术 |
5.1.2 钢结构网架吊装 |
5.1.3 钢结构大面积厂房地面质量控制技术 |
5.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应用 |
5.2.1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 |
5.2.2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
5.2.3 施工生产要素控制 |
5.3 成立QC小组解决项目具体施工问题 |
5.3.1 工程特点 |
5.3.2 成立QC小组 |
5.3.3 QC小组目标 |
5.3.4 影响螺栓预埋精度原因分析 |
5.3.5 影响螺栓预埋精度要因确定 |
5.3.6 对策制定和实施 |
5.3.7 对策实施效果检查 |
5.4 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方案实施结果分析 |
5.4.1 实施结果 |
5.4.2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矿渣的研究及利用近况 |
1.3 透水砖的研究及利用近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 水泥 |
2.2 矿渣 |
2.3 砂 |
2.4 外掺料硅灰 |
2.5 外加剂减水剂 |
2.6 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备生态透水砖试验方法 |
3.1 试验总体流程图 |
3.2 试验仪器 |
3.3 制备生态透水砖试验步骤 |
3.4 性能测试方法 |
3.4.1 外观质量的检测 |
3.4.2 透水性能的检测 |
3.4.3 抗压强度的检测 |
3.4.4 抗折强度的检测 |
3.4.5 试件耐磨性能的检测 |
3.4.6 试样抗冻性能的检测 |
3.5 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 |
3.5.1 体积法的步骤 |
3.5.2 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
3.6 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 |
3.6.1 面层配合比设计 |
3.6.2 基层配合比设计 |
3.7 试验配合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透水砖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透水性能的影响 |
4.2.1 水灰比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2 硅灰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3 减水剂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4 压实荷载对透水性的影响 |
4.3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压性能的影响 |
4.3.1 水灰比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2 硅灰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3 减水剂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4 压实荷载对抗压性的影响 |
4.4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折性能的影响 |
4.4.1 水灰比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2 硅灰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3 减水剂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4 压实荷载对抗折性的影响 |
4.5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耐磨性能的影响 |
4.5.1 水灰比对耐磨性的影响 |
4.5.2 硅灰对耐磨性的影响 |
4.5.3 压实荷载对耐磨性的影响 |
4.6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冻性能的影响 |
4.6.1 水灰比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2 硅灰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3 减水剂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4 压实荷载对抗冻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透水砖的铺装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铺装设计及技术要求 |
5.2.1 面层 |
5.2.2 找平层 |
5.2.3 基层 |
5.2.4 垫层 |
5.2.5 土基 |
5.2.6 排水 |
5.3 制备与成型工艺 |
5.4 产品性能测试 |
5.5 铺装工艺研究及技术要求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增强型无机复合发泡水泥内隔墙板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建筑节能 |
1.2 泡沫混凝土概述 |
1.2.1 定义及分类 |
1.2.2 性质及用途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三维约束发泡工艺概述 |
1.4 保温墙板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硅灰 |
2.1.4 特种水泥 |
2.1.5 特细砂 |
2.1.6 石灰石粉 |
2.1.7 发泡剂 |
2.1.8 外加剂 |
2.1.9 其他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干密度测试方法 |
2.3.2 吸水率测试方法 |
2.3.3 干燥收缩测试方法 |
2.3.4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
2.3.5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2.3.6 三维约束发泡压强测试方法 |
2.3.7 声学测试方法 |
2.3.8 孔结构表征方法 |
3 增强型无机复合发泡水泥内隔墙板的制备 |
3.1 制备工艺流程 |
3.2 制备工艺特点 |
3.3 三维约束发泡压强测试 |
3.4 自保温养护内部温度测试 |
4 原材料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1 试验基准配比 |
4.2 矿物掺合料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2.1 硅灰掺量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2.2 细骨料细度及掺量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2.3 石粉掺量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3 水料比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4 催化剂、发泡剂用量、发泡温度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4.1 催化剂对发泡制品性能的影响 |
4.4.2 发泡剂掺量对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 |
4.4.3 发泡温度对发泡制品性能的影响 |
4.5 憎水剂和养护制度对发泡水泥收缩性能的影响 |
4.5.1 憎水剂对吸水率及收缩性能的影响 |
4.5.2 养护制度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内隔墙板发泡水泥芯料综合性能的研究 |
5.1 三维约束发泡与非约束发泡孔结构对比 |
5.1.1 三维约束与非约束泡沫混凝土孔结构对比 |
5.1.2 三维约束内隔墙板芯料与加气混凝土孔结构对比 |
5.2 发泡水泥芯料与加气混凝土的对比 |
5.2.1 力学性能对比 |
5.2.2 声学性能对比 |
5.2.3 热工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五金件砂带磨削机器人单元设计及程序复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带磨削技术 |
1.2.2 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 |
1.2.3 机器人磨削技术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器人五金件砂带磨削工艺分析及路径规划 |
2.1 砂带磨削原理及应用 |
2.1.1 砂带磨削的主要特点 |
2.1.2 砂带磨削的基本形式 |
2.1.3 砂带磨削的应用范围 |
2.2 五金件磨削工艺分析及产品实例路径规划 |
2.2.1 人工磨削工艺分析 |
2.2.2 机器人磨削工艺分析及T1T656产品路径规划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人五金件砂带磨削单元设计及分析 |
3.1 机器人五金件砂带磨削单元机械硬件系统设计 |
3.1.1 砂带机 |
3.1.2 六自由度机器人 |
3.1.3 带旋转接头的自涨式夹具 |
3.1.4 自动上下料滑台 |
3.1.5 工件工装量具 |
3.1.6 用户坐标系标定平台 |
3.1.7 收尘系统及隔尘房 |
3.2 机器人五金件砂带磨削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气路控制部分介绍 |
3.2.2 电路控制部分介绍 |
3.2.3 人机界面部分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误差分析及程序复用 |
4.1 引言 |
4.2 机器人磨削程序复用系统误差分析及标定补偿 |
4.2.1 ER50-C20机器人误差标定 |
4.2.2 两机器人之间绝对定位精度偏差引起的误差验证 |
4.2.3 夹具工具坐标系误差标定 |
4.3 机器人程序复用模型及求解 |
4.3.1 计算转换矩阵~RT_U及~RT_U’ |
4.3.2 轨迹点换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程序复用实验及结论 |
5.1 引言 |
5.2 程序复用实验概述 |
5.3 程序复用实验分析 |
5.3.1 单元内程序复用实验分析 |
5.3.2 单元间程序复用实验分析 |
5.3.3 试验结果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10)Φ14.9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施工与防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技术现状 |
1.2.2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防水技术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结构特点 |
2.3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施工风险分析 |
3 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
3.1 超大直径盾构始发技术 |
3.1.1 超大直径盾构始发风险分析 |
3.1.2 端头冷冻加固设计 |
3.1.3 洞门破除施工 |
3.1.4 反力架钢管支撑制安 |
3.1.5 负环管片拼装 |
3.1.6 始发试掘进施工 |
3.1.7 泥水循环 |
3.1.8 浅覆土地段盾构施工 |
3.2 超大直径盾构管片选型与拼装技术 |
3.2.1 管片选型 |
3.2.2 管片选型实例 |
3.2.3 管片拼装 |
3.3 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参数控制技术 |
3.3.1 盾构掘进施工风险分析 |
3.3.2 气压仓压力设定与控制 |
3.3.3 施工监测与泥水压力调整 |
3.3.4 推进速度与推力 |
3.3.5 刀盘转速与扭矩控制 |
3.3.6 盾构掘进控制 |
3.3.7 同步注浆控制 |
3.3.8 预防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防水技术应用研究 |
4.1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预制管片高精度钢模结构及精度控制技术 |
4.1.1 高精度钢模结构形式 |
4.1.2 超大直径盾构管片钢模的适用型式 |
4.1.3 钢模精度控制 |
4.1.4 管片防水施工控制 |
4.2 管片双层密封垫防水技术 |
4.2.1. 盾构密封垫设计 |
4.2.2 盾构密封垫防水试验 |
4.2.3 管片拼缝防水 |
4.2.4. 嵌缝防水及其他防水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5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型细砂机装配量具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的研究与应用[D]. 魏光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多阶内锥孔高效精密组合电加工技术研究[D]. 翟凯鸽.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装配的二次损伤抑制研究[D]. 于佳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用于旋转超声加工的半波谐振超声振子设计及实验研究[D]. 张若愚. 浙江大学, 2020(06)
- [5]E波段曲折双脊波导行波管的研究[D]. 张文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中建八局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D]. 黄菲.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D]. 范一坤.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2)
- [8]增强型无机复合发泡水泥内隔墙板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诚. 重庆大学, 2018(04)
- [9]五金件砂带磨削机器人单元设计及程序复用技术研究[D]. 温涛.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
- [10]Φ14.9m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施工与防水关键技术研究[D]. 房中玉. 中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