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的美学观照(论文文献综述)
王桃[1](2021)在《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前高中古代散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师生出现的教与学问题,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中国“接受美学”中的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理论,明确了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必修古代散文教学的理论认识,了解了古代散文教学的现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构建了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以提升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分四章论述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意义、关键词、现状、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五个部分。第二章,旨在探讨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认识。通过西方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中国的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构建高中必修古代散文的多元价值体系,细化了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第三章,旨在对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展开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在教师方面,对接受美学理论不了解,课前忽略学生期待视野,课中搞一言堂,教学方法落后,课后作业布置流于形式等;在学生方面,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期待视野缺失和固化,召唤过程缺少创造性,审美体验不足等。第四章,旨在提出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首先从多元价值和期待视野设计课前准备策略;其次是从有效导入、审美体验、多元对话和作品意义四个方面提出课堂实施策略;最后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提出课后作业指导策略。结语部分:综观全文,反思不足、总结经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和重点。
赵艾茜[2](2021)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设计表象化倾向日益凸显,成为研究者和设计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美学和设计学相关研究中,设计东方学的观念成为热点问题。道家美学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其主要特征为重玄思、尚自然、主意象,不仅奠定了中国艺术精神和古典美学品格的基调,而且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基于老、庄着作的经典文本,归纳道家美学风格及其服饰美学风格,并对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的表现形式、具体案例、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上述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概述,基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数据库的文献记录,从美学、设计美学、服装设计方面的着作和学术论文分别进行整理,评述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完成研究技术路线,并对研究范围与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依据老、庄着作中的文本,结合文本的原文与古今经典注释注译,分析道家思想中以“无”为美、以“淡”为美、以“自然”为美的美学风格、探讨道家所主张的服饰美学风格,如“被褐怀玉”、“解衣般礴”、“气韵生动”等理念,并从极简化设计手法、可持续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归纳总结道家美学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的启示意义。第三章主要探析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表现,以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廓形、色彩、面料、图案四大要素为基点,依据国内外的设计作品案例,分别从“形神统一”的廓形设计、“素雅淡泊”的色彩设计、“朴拙自然”的面料设计、“虚实相生”的图案设计四个方面展开进行分析。第四章根据国内外服装品脾案例,探析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对于道家美学元素的设计应用以及对道家美学风格的营造。选取国内服装品牌无用、盖娅传说,国外品牌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分别对应道家美学中的“自然无为”、“境生象外”、“大象无形”、“无色之美”的美学理念,进一步总结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特点。第五章深入探析了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发展、文化因素、大众审美的角度出发,具体涉及消费主义盛行、文化复兴热潮、服装审美变迁三个方面,对影响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进行总结。第六章依据现代服装设计理论,从道家美学理念及美学风格中汲取设计灵感,完成相应的服装设计实践,主要包括系列的设计灵感阐释、效果图与打版图、制作过程说明以及最终的成衣效果展示。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研究认为:在文化自信与多元化审美时代背景下,道家美学介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对设计师的设计创作及设计风格,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应用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丰富设计语义、提升设计的文化质感和文化自信。
王岩[3](2020)在《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宫扮相谱是中国戏曲文献中的瑰宝,梅兰芳对相关文献的收藏、保护、开发和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在民国时期就积极地对这些文献进行妥善保存,还热心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最早将所藏扮相谱公之于众,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清宫扮相谱作为梅兰芳与姚茫父、齐如山、傅芸子等一批文化学者和戏曲研究者的交流媒介,影响并推动着近代戏曲脸谱的研究,并逐渐形成"扮相谱"这个较为合适的定名。另外,梅兰芳赴美演出时将其扮相画成宣传图画,使美国观众对戏曲装扮产生更整体的观感,同时还使美国文物收藏者感受到扮相谱的艺术魅力。
薛晨星[4](2020)在《论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假定性表达成分》文中研究表明“假定性”理论早期发端于戏剧,指在戏剧艺术中“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1,后来作为美学概念被引入到其他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电视和体育等等。通俗来说,“假定性”表现可以理解为“使艺术高于生活”的一种原理和手段。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竞技体育事业产业的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成为了人们观看体育赛事节目的一个新选择。虽然上升势头迅猛,但整体上我国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的发展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假定性在其中具有怎样的表现?聚焦于狭义的假定性表达成分,从创作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如何利用“假定性”这一理论和工具,丰富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的表达,进而提高这一体育赛事直播新形态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在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这一新兴领域中,“假定性”这一理论和工具如何持续焕发活力?为此,笔者首先探讨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的相关假定性表达成分,然后讨论直播团队对直播体验的考量,最后探寻直播假定性表达的美学观照,并立足当下分析其现实应用。本文认为,从创作美学的视角出发,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存在着一定的假定性表达成分,通过时空交织、“虚构”与“真实”、“在场感”与超越等“假定性时空建构”的表象与表征,影响着对于解构、重构与再现以及交互、代入与抵抗等“假定性直播体验”的共情与共鸣。同时,让·鲍德里亚的“拟像”与“超真实”后现代理论可为直播假定性表达提供一定的美学观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假定性表达成分的现实应用。
刘素芳[5](2020)在《汉字美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L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文中提出识字教学是以汉字为中介的师生双方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主动的学而使学生获得掌握字的形音义以及索字方法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教育者们历久弥新的话题。但在识字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独立识字意识较弱,教师识字教学重结果而非过程,且识字教学过程生硬、缺乏美感,习字课重“形”而非“神”。汉字美学的应运而生使识字教学有了审美的视角与策略,汉字美学是以汉字为对象,从美学的角度,关注汉字的形、音、义之美,研究汉字的审美功能与美学价值。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结合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访谈以及测验,旨在研究汉字美学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将汉字美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与教师的共同合作将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之中,确认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强化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规范学生书写的识字需求,以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三大理念组织识字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针对汉字美学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汉字与美学的取舍、师与生的取舍、答案与详解的取舍以及规范与认真的取舍等问题,对行动计划做出改进:调整识字教学目标、削弱美学概念、剖析汉字中的美学元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种形式使汉字解说变得有趣、教师示范养成学生规范意识与认真态度。研究发现,汉字美学运用于识字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字能力,而且能够使识字教学富有人文性、拥有情感性、具有审美性等意义。基于此,研究从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教学过程四个维度提出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建议:在目标制定上,根据学段特点选择识字教学的侧重点;在内容选择上,控制识字教学内容,把握汉字审美特征;在教学实施上,让汉字的形、音、义之美得以彰显;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张翔[6](2020)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词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浓厚的文学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也有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整个课堂教学仍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的状态,学生对古诗词的个体化体验难以实现。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来探索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新路径。接受美学将读者置于文学阅读的中心位置,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建构中具有主体性作用,这为在古诗词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问古诗词的个性化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高中古诗词置于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下来审视,结合具体的高中古诗词文本以及教学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野融合”等相关理论,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对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启示。第二部分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阅读视野不开阔、学习效果不理想、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等问题,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去审视和分析,发现其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期待视野狭隘、文本召唤结构虚置、多重视野融合困难,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收获甚微。第三部分基于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野融合”等理论,结合具体的高中古诗词文本以及教学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首先,基于“读者中心”,重新定位课堂角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基于“期待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唤醒学生既定期待,培养学生创新期待;再次,基于“召唤结构”,填补古诗词结构层次的空白,唤起学生对于古诗词意义的生成;最后,基于“视野融合”,展开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尹红男[7](2020)在《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利益求速度的建设模式除了带给我们高度发达的城市之外,也在一点点磨灭属于城市原本的印记。面对粗放式开发所呈现的诸多有关城市文脉缺失的问题,“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逐渐走上历史舞台。自此,对于历史环境传承和地域特色发扬的问题得以被重新关注。更多的建筑师开始思考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身处历史环境中的建筑究竟该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场地之中,又该如何与历史环境相调和。建筑形态与城市历史环境的协调越来越被社会及行业重视,基于建筑应该关注环境要素的基本观点,而衍生出消隐的理念,以使建筑最大限度地融于城市历史环境。本文立足于城市更新时代的大背景,将城市历史环境及建筑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消隐理念的指导下,建筑形态与城市历史环境的共生问题,并提出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的设计原则。同时对当下国内、国外的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大量搜集与归类,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在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指导性的设计策略和手法。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的论述,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阐述。第二章为基本解析部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的现存问题和公众需求,结合建筑消隐设计的理念解析,总结建筑消隐与城市历史环境诉求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于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消隐设计原则——协调性;强化性;意象性,为下文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三章分别从体量、界面和空间三个方面提出映射文脉结构的体量协调策略、契合地域审美的界面可读策略、以及满足心理诉求的空间营造策略。第四章,针对上一章节中提出的建筑体量、建筑界面和建筑空间的形态消隐策略,进一步总结提出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的相似、对比和转译消隐手法。本文从环境整体观和历史环境文脉延续的视角出发,研究衍生于城市历史文脉中的建筑形态消隐设计,探索建筑体量,界面和空间与历史环境精髓的耦合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成为城市更新时代下建筑设计理论中的一部分,并对历史环境中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思路。
陆明君[8](2019)在《中国美术学70年回望·书法篇》文中认为本文系统梳理考察了新中国70年的书法研究及学术发展状况,涉及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与批评等研究成果及方法、特点,一些重要现象的论析,书法教育及学科发展等方面,并立足于学术价值、意义及问题、原因等视角,对书法学的发展做了总结与阐述。
周薇[9](2019)在《二胡曲《一枝花》的音乐特征和演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胡独奏曲《一枝花》创作于1982年,是张式业先生根据任同祥先生创作的同名唢呐曲移植改编而成。这部作品曾使用于电视连续剧《武松》中,用以塑造武松的人物性格,从而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二胡独奏曲《一枝花》在原曲基础上融入了二胡如泣如诉的音色特征与颇具特色的地方性演奏技法,赋予了这部作品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近三十年来,二胡曲《一枝花》广为流传,已成为当代二胡教学演奏中的重要曲目之一。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来论述选题,第一章节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此论题的研究现状,其次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用到的几种研究方法。第二章节为二胡曲《一枝花》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本体研究,主要包括唢呐曲《一枝花》的创作以及二胡曲《一枝花》的由来,二胡曲《一枝花》中的鲁西南风格以及曲式结构,帮助演奏者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地域风格。第三章节对这部作品的演奏进行细致的剖析,对展现作品地方性音乐风格的演奏技法进行总结归类。第四章在之前的基础上探讨二胡曲《一枝花》的艺术处理,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展现这部作品中地道、浓郁的鲁西南地区音乐风格,由此展开对于二度创作的思考,结合不同演奏家的演奏经历,探讨如何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度创作。本文在探讨《一枝花》的演奏技法的同时还关注了鲁西南地区的音乐特色,深入研究地方性旋律特征,将作品的演奏与音乐特色结合在一起,从而探索出更能突显鲁西南地域特色的的演奏技法融入作品演奏中,在此基础上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为音乐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高鹏艳[10](2019)在《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写作课程资源的缺乏、写作教学理念的繁杂以及写作教学在实施中遇到的课时不够、操作难度大、收效甚微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语文工作者们的难题。高中阶段由于课业压力大,课时紧张,直接面临应试升学等问题,写作往往违背学生的书写意愿,学生疲于应付、搪塞而消极对待,虚假言说、过度功利化的写作问题长期存在。教师写作理念的陈旧和教学模式的单一、僵化又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消减,写作能力提高缓慢。随笔化写作打破了传统写作的时空局限,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主权,以其“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特点,尊重和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课程规划,将学生“课下随意地写”与“课上有序地改”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笔化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随笔化写作在高中阶段的实行却屡屡碰壁,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表现为:其一,教师不愿或未能及时更新写作教学理念,致使随笔化写作教学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发挥实效,推广难度大。其二,语文教学长期受“阅读本位”思想的影响,致使随笔化写作教学对“读写关系”的认识受限,读写结合模式未能在实质上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笔化作文与高考作文在文章特质上存在较大区别,由于缺乏有效的作文提升方案,学生的写作质量难以保障,从而难以应对高考的严峻考验。因此,本研究着眼于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厘清相关概念,并结合现有的随笔化写作教材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相关描述,力求根据现实需要,改造、丰富和发展适合高中生的随笔化写作教学策略。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本论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第二章主要梳理了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并结合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特点与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对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学理和现实背景进行了阐述。第三章集中论述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和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内容涉及教师在“教”上,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学生在“写”上,追求数量、不重质量,缺乏写作思维能力,忽视作文修改等问题,从而为后文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四章主要针对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笔者首先整合了随笔化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然后结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实施原则,最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语文写作教学和语文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图书馆的美学观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的美学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1)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有利于落实课标中有关古代散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1.1.2 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审美期待 |
1.1.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
1.1.4 有利于在“召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1.1.5 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古代散文的审美教育观念 |
1.1.6 有利于改善高中古代散文的审美教学方式 |
1.2 概念界定 |
1.2.1 接受美学 |
1.2.2 高中古代散文 |
1.2.3 教学策略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高中古代散文及其教学的研究 |
1.3.3 关于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研究 |
1.3.4 研究小结与反思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明确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问题 |
1.4.2 明确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其原因 |
1.4.3 探索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2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认知 |
2.1 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1 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 |
2.1.2 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 |
2.2 基于接受美学的高中古代散文多元价值分析 |
2.2.1 “期待”价值 |
2.2.2 “召唤”价值 |
2.3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特点和目标 |
2.3.1 教学特点 |
2.3.2 教学目标 |
2.4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原则 |
2.4.1 以读者为中心,遵循古代散文意义建构的主体性原则 |
2.4.2 调动期待视野,遵循古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原则 |
2.4.3 注重知音善赏,遵循古代散文阅读体验的审美性原则 |
2.4.4 鼓励诗无达诂,遵循古代散文意蕴理解的创造性原则 |
2.4.5 善用召唤结构,遵循古代散文教学的互动性原则 |
3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
3.2 现状描述 |
3.2.1 学生现状 |
3.2.2 教师现状 |
3.3 原因分析 |
3.3.1 学生方面 |
3.3.2 教师方面 |
4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 |
4.1 课前准备策略 |
4.1.1 依据多元价值,设计教学目标 |
4.1.2 依据期待视野,预习把握作品 |
4.2 课堂实施策略 |
4.2.1 利用期待视野,合理有效导入 |
4.2.2 注重知音善赏,引导审美体验 |
4.2.3 鼓励诗无达诂,展开多元对话 |
4.2.4 利用召唤结构,丰富作品意义 |
4.3 课后作业指导策略 |
4.3.1 制定课后阅读计划,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 |
4.3.2 课余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
5 结语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和访谈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库文献分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2 道家美学风格及其启示意义 |
2.1 道家美学风格 |
2.1.1 以“自然”为美 |
2.1.2 以“无”为美 |
2.1.3 以“淡”为美 |
2.2 道家服饰美学风格 |
2.2.1 被褐怀玉 |
2.2.2 解衣般礴 |
2.2.3 气韵生动 |
2.3 道家美学风格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意义 |
2.3.1 “素朴”之感与极简化设计 |
2.3.2 “自然”之道与可持续设计 |
2.3.3 “意蕴”之美与设计意境营造 |
2.4 本章小结 |
3 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表现 |
3.1 “形神统一”的廓形设计 |
3.2 “素雅淡泊”的色彩设计 |
3.3 “朴拙自然”的面料设计 |
3.4 “虚实相生”的图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道家美学风格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
4.1 国内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
4.1.1 无用——“自然无为” |
4.1.2 盖娅传说——“境生象外” |
4.2 国外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
4.2.1 三宅一生——“大象无形” |
4.2.2 山本耀司——“无色之美” |
4.3 本章小结 |
5 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 |
5.1 消费主义盛行 |
5.2 文化复兴热潮 |
5.3 服装审美变迁 |
5.4 本章小结 |
6 道家美学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
6.1 设计理念 |
6.2 实践过程 |
6.3 成衣展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时间 |
二、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数量与形制 |
三、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早期研究 |
(一)姚茫父对面具和戏曲脸谱的研究 |
(二)齐如山的脸谱研究 |
四、梅兰芳藏扮相谱与同类文献的定名 |
五、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海外传播 |
结语 |
(4)论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假定性表达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假定性表达成分与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 |
第一节 假定性表达成分的理论探讨 |
一、戏剧中的假定性 |
二、“广义假定性”与“狭义假定性” |
三、假定性表达成分 |
第二节 我国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发展探微 |
一、历史脉络梳理 |
二、发展环境浅析 |
第二章 表象与表征:直播时空中的假定性表达成分 |
第一节 交织的时空 |
一、打破线性时间 |
二、直播空间重组 |
三、节奏感:时间、空间与情绪的统一 |
第二节 “虚构”的“真实” |
一、模拟与逼近 |
二、再现与超越 |
第三节 “在场感”与超越 |
一、不充分的“在场感” |
二、超越“在场感” |
第三章 共情与共鸣:直播假定性表达成分的运用考量 |
第一节 解构、重构与再现 |
一、假定性的多重直播形态 |
二、间离效果与连接效果 |
第二节 交互、代入与抵抗 |
一、交互:假定性之于弹幕 |
二、代入:打破“第四堵墙” |
三、受众的抵抗:“第四堵墙”的坚守 |
第四章 直播假定性表达的美学观照与现实观察 |
第一节 拟像、超真实与假定性 |
一、从“拟像三序列”到“超真实” |
二、超真实的假定性直播拟像 |
第二节 直播假定性表达实践 |
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直播假定性表达特色 |
二、直播假定性表达的反思 |
结语:假定性美学视域下的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字美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L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思而得美:与汉字美学的偶然相遇 |
(二)对识字教学的现实问题的反思 |
(三)以汉字之美彰显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汉字美学”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识字教学”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汉字美学”与“识字教学”的文献综述 |
(四)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汉字美学 |
(二)识字教学 |
五、研究范式与方法 |
(一)研究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意义 |
一、汉字美学的性质 |
(一)以“图象”为本 |
(二)以美学为思维系统 |
(三)形、音、义之美的统一 |
二、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重点 |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
(二)识字教学的重点 |
三、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意义 |
(一)有形可象,使识字教学具有审美性 |
(二)抑扬顿挫,使识字教学拥有情感性 |
(三)追本溯源,使识字教学富有人文性 |
第二章 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情境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
三、研究流程与进度 |
(一)研究流程 |
(二)研究进度 |
四、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资料信效度分析 |
第三章 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研究过程 |
一、识字需求确认阶段 |
(一)发现识字教学问题 |
(二)了解汉字美学认知情况 |
(三)确认学生识字需求 |
二、识字教学设计阶段 |
(一)确定识字教学目标 |
(二)组织识字教学内容 |
三、识字教学的实施与改进阶段 |
(一)以“义”为主 |
(二)以“形与义”为主 |
(三)“形音义”的结合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研究结果 |
(一)测验情况分析 |
(二)访谈记录分析 |
(三)观察日记与反思日志分析 |
二、讨论 |
第五章 汉字美学应用于识字教学的建议 |
一、目标制定:根据学段特点选择识字教学的侧重点 |
(一)第一、二学段:以形为主 |
(二)第三学段:对义的延伸 |
二、内容选择:控制识字教学数量,把握汉字审美维度 |
(一)控制识字教学数量 |
(二)把握汉字审美维度 |
三、教学实施:让汉字的形、音、义之美得以彰显 |
(一)以形传美,生动形象 |
(二)音情交融,声情并茂 |
(三)追本溯源,理寓其中 |
四、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 |
(一)“教师示范”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二)“学生实践”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课堂观察量表 |
访谈提纲 |
测验 |
致谢 |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接受美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缘起和发展 |
二、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接受美学对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启示 |
一、读者中心论与学生主体性 |
二、期待视野与学生个体差异性 |
三、召唤结构与古诗词的文体特质 |
四、视野融合与对话教学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 |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优点 |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
一、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
二、学习缺乏热情,学生期待视野缺位 |
三、学习观念固化,文本召唤结构虚置 |
四、对话流于形式,多重视野融合困难 |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基于“读者中心论”,重新定位课堂角色 |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
二、合理定位教师角色 |
第二节 基于“期待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一、唤起学生定向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
第三节 基于“召唤结构”,唤起学生对于古诗词意义的生成 |
一、语言学层次建构古诗词意义 |
二、心理学层次建构古诗词意义 |
第四节 基于“视野融合”,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
一、生本对话,在“颠覆”中创新 |
二、生生对话,在“驳”中批判 |
三、师生对话,在“疑”中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访谈 |
致谢 |
(7)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解析 |
2.1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设计现存问题及公众需求解析 |
2.1.1 规划失策——体量失衡难以融入环境 |
2.1.2 自信缺失——界面表达脱离理性思考 |
2.1.3 记忆断层——表里不一匮乏场所认同 |
2.2 建筑形态消隐理念解析 |
2.2.1 关注环境要素 |
2.2.2 提倡视觉弱化 |
2.2.3 强调情感体验 |
2.3 建筑形态消隐对城市历史环境的积极作用 |
2.3.1 规划循序——协同组织空间结构 |
2.3.2 文化自信——理性表达界面形式 |
2.3.3 精神重构——获取归属场所认同 |
2.4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原则 |
2.4.1 尊重城市空间形态的协调性原则 |
2.4.2 塑造历史环境氛围的强化性原则 |
2.4.3 注重场所知觉体验的意象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策略 |
3.1 映射文脉结构的体量协调策略 |
3.1.1 建筑布局与城市文脉的同构共生 |
3.1.2 建筑形体与空间场域的协调衍生 |
3.1.3 建筑尺度与相邻建筑的关联整合 |
3.2 契合地域审美的界面可读策略 |
3.2.1 适应场地的顶面消解化 |
3.2.2 凝练历史的立面叙事化 |
3.2.3 视像传达的界面触媒化 |
3.3 满足心理诉求的空间营造策略 |
3.3.1 空间功能的激发活化 |
3.3.2 空间体验的通感强化 |
3.3.3 空间维度的情感绵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手法 |
4.1 续写历史情境的形态相似消隐 |
4.1.1 植入因变体量 |
4.1.2 取法地域界面 |
4.1.3 沿用具象空间 |
4.2 凸显既有环境的形态对比消隐 |
4.2.1 弱化局部体量 |
4.2.2 调和虚实界面 |
4.2.3 营造过渡空间 |
4.3 重谱文脉精髓的形态转译消隐 |
4.3.1 概括简约体量 |
4.3.2 探索现代界面 |
4.3.3 重构诗意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设计现存问题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案例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美术学70年回望·书法篇(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文人的遣兴寄情:新中国初期的书法学 |
二、书学丰碑: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兰亭论辨及对书法学的影响与意义 |
三、书法热与美学热交迸中的书法美学: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书法学现象 |
四、90年代以来的书法史研究 |
五、90年代以来的书法理论与批评 |
六、书法教育及书法学的开拓发展等问题 |
(9)二胡曲《一枝花》的音乐特征和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二胡曲《一枝花》创作背景及音乐本体研究 |
2.1 二胡曲《一枝花》的创作背景 |
2.1.1 唢呐曲《一枝花》的创作概述 |
2.1.2 二胡曲《一枝花》的由来 |
2.2 二胡曲《一枝花》的音乐本体研究 |
2.2.1 二胡曲《一枝花》中的鲁西南风格 |
2.2.2 曲式结构分析 |
第三章 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技法分析 |
3.1 揉弦演奏技法 |
3.1.1 滚揉与压揉 |
3.1.2 滑揉 |
3.2 润腔演奏技法 |
3.2.1 滑音 |
3.2.2 回滑音 |
3.2.3 垫指滑音 |
3.2.4 打音 |
3.3 运弓技法 |
第四章 二胡曲《一枝花》的艺术处理分析 |
4.1 二胡曲《一枝花》的情感把握 |
4.1.1 二胡曲《一枝花》的音乐形象 |
4.1.2 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美学 |
4.2 二胡曲《一枝花》的二度创作 |
4.2.1 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实践 |
4.2.2 关于二度创作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随笔化写作教学实践概况 |
1.2.2 随笔化写作教学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概述 |
2.1 随笔化写作教学相关概念 |
2.1.1 随笔的内涵 |
2.1.2 随笔化写作的内涵与特征 |
2.1.3 随笔化写作教学形态及其特征 |
2.2 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
2.2.1 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观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叶圣陶写作教学观 |
2.2.4 过程写作法 |
2.3 高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现实性 |
2.3.1 高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2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
第3章 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问题探究 |
3.1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1.1 虚假言说与功利化写作 |
3.1.2 “伪文体”教学对学生写作的制约 |
3.1.3 阅读本位思想下读写理念的陈旧 |
3.2 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2.1 随笔化写作教学在个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3.2.2 随笔化写作教学在团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第4章 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策略优化 |
4.1 随笔化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整合 |
4.1.1 随笔化写作教材与语文教材的结合 |
4.1.2 随笔化写作教学与国家课程标准的结合 |
4.2 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实施原则 |
4.2.1 发展性原则 |
4.2.2 主体性原则 |
4.2.3 个性化原则 |
4.2.4 多样化原则 |
4.3 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4.3.1 写作思维养成策略 |
4.3.2 读写视角转换策略 |
4.3.3 随笔作文升格策略 |
4.3.4 生命成长引领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图书馆的美学观照(论文参考文献)
- [1]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D]. 王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D]. 赵艾茜.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3]梅兰芳购藏清宫扮相谱的整理研究[J]. 王岩. 艺术与民俗, 2020(03)
- [4]论移动互联网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假定性表达成分[D]. 薛晨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汉字美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L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D]. 刘素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研究[D]. 张翔.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城市历史环境中建筑形态消隐设计研究[D]. 尹红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中国美术学70年回望·书法篇[J]. 陆明君. 美术观察, 2019(10)
- [9]二胡曲《一枝花》的音乐特征和演奏研究[D]. 周薇.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高中语文随笔化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 高鹏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