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体中硫化氢的测定

工业气体中硫化氢的测定

一、工业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祁博文[1](2020)在《基于钛硅分子筛的天然气中微量硫化氢的脱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资源,天然气中往往含有硫化氢,在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导致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等问题。随着清洁生产、绿色石化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资源化、无污染且高效脱除天然气中微量硫化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钛硅分子筛曾用于催化双氧水氧化脱除燃料中的有机硫,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氧化反应催化剂,若用钛硅分子筛和双氧水催化氧化硫化氢,其产物为单质硫和水或稀硫酸,则该过程是一种资源化、无污染的过程。本文以硫化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为模拟天然气,考察了不同硅钛比的分子筛对脱硫的影响,优化了脱硫工艺,初步分析了脱硫机理。采用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不同硅钛比的钛硅分子筛,并用浸渍法分别负载了3%、8%、15%质量比的铁元素。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以及热重表征。结果表明,硅钛摩尔比为20、50、100的样品均具有MFI拓扑结构的TS-1分子筛。在20℃、催化剂0.5 g下,硫化氢的脱除率分别为9.20%、0.17%、0.17%,当在体系中加入1%双氧水后硫化氢的脱除率分别为74.01%、82.84%、67.32%,由此可见,硅钛比为50的钛硅分子筛对硫化氢的脱除率较好。负载铁元素后硫化氢的脱除率分别为77.77%、79.06%、84.22%,说明负载铁对硫化氢脱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对硫化氢去除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硫化氢的去除率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p H的降低,硫化氢的去除率降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脱硫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双氧水浓度78 g/L,温度为20℃,p H为4.18。利用偶氮胂Ⅲ和X射线光电子能够普进行分析发现脱硫产物为单质硫,将脱硫反应后的分子筛通过高温煅烧除去其中的单质硫,重复进行脱硫反应,发现仍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分别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异丙醇、对苯醌、抗坏血酸以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结果发现在反应中没有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参与,而是自由基钛的过氧化物Ti-OOH参与反应的。

王开伟[2](2020)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30年以来,我国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攀升,2019年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5.06亿吨)。油轮是我国原油进口和转运的主要运输工具。在原油装卸时,尤其是原油码头装船作业过程中,有大量油气挥发至空气中,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油品挥发损耗还导致巨大能源浪费,同时挥发油气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定海港区某油品转运企业为例,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该企业是国家大型央企控股下属单位,每年储存并中转数千万吨石油及石化产品,各类油品码头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年,其中各种原油装船量超过1000万吨/年,是我国石化仓储企业的典型代表。前期,由于缺少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装船作业过程中船舱油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年排气量估计超过1200万立方米,不仅浪费了能源,更造成了环境污染。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是我国沿海港口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并安装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从而减少挥发油气排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无组织排放,回收的油气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锅炉燃料使用,产生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因此,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必要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实地调研和分析国内外油气回收系统现状,结合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原油性质、原油进口及中转数量等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原油并对其油气成分谱进行分析,获得了 SOUTHPARS、SU TU DEN、DAR BLEND和SARIR四种典型原油装船过程中船舱油气组成的数据,为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在分析代表性原油成分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工艺,分别为:火炬燃烧工艺、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和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确定最优工艺方案,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对不同工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油气回收工艺进行定量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确定了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适合企业实际的最优方案。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过程中,本研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相关技术,结合所在企业实际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我国第一套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显着效果,对于我国原油码头装船过程中VOCs的减排具有突出贡献,每年可以减少约570吨至760吨的VOCs排放,可将全国原油码头装船的VOCs排放量降低约1.2%。同时,结合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运行实际情况,本文总结了油气回收系统工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为我国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毛家明[3](2020)在《限域共晶溶剂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脱除硫化氢的研究》文中认为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剧毒且具有臭鸡蛋味的刺激性酸性气体,在管道运输和罐装储运时极易导致金属内壁的腐蚀,并且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容易导致环境的污染和催化剂的中毒。若生物气在作为燃料使用前未经预处理,则会因燃烧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因此,在生物气综合利用前,需要对气体进行H2S脱除处理。在本文所述的实验中,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H2S捕集剂,并将其应用于模拟生物气中H2S的脱除。具体内容如下所示:一、合成了一系列的铜-胺基共晶溶剂(DES-TAExCu Clx+2),并以廉价的白炭黑为载体,通过反相固载法制备了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SDES),初步探究了该共晶溶剂的物化性质及其脱除H2S的能力。对SDES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热重分析(TG)和脱硫-再生测试。当共晶溶剂中TAECl与Cu 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在白炭黑上的负载量为10%,操作温度为30°C时,获得了最高的硫容为9.97 mg/g,且此时金属活性位点的利用率高达86.69%。通过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分析,获得了该共晶溶剂捕集H2S的作用机理为胺基协同二价铜离子捕集并氧化H2S;非线性曲线拟合表明,该脱硫剂的吸附动力学符合Bangham动力学模型。并且验证了SDES的循环使用性能,在4个循环之后,SDES仍能保持最高突破吸附容量的73%。二、在共晶溶剂的载体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将原用于吸附废水污染物的材料用于共晶溶剂的负载。使用三种不同的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采用醚化交联法,合成了三种环糊精改性分子筛(α-CDGZ,β-CDGZ和γ-CDGZ);使用反相固载法,将共晶溶剂TAECu Cl3固定到三种CDGZ之上,合成了环糊精改性分子筛限域共晶溶剂。对该材料进行了SEM、BET和FT-IR分析,证明环糊精和共晶溶剂在β-CDGZ表面受到了良好的限域。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模拟共晶溶剂分子的结构,发现共晶溶剂的阳离子可以在β-CDGZ的表面和环糊精的空腔中稳定的分散,并通过氢键作用和静电力作用将共晶溶剂固定在CDGZ上。因此,共晶溶剂TAECu Cl3能够较好的限域于β-CDGZ的环糊精空腔中,并实现分子水平的分散。当共晶溶剂限域量为12%时,最高穿透硫容为10.18 mg/g。且D-β-CDGZ(12%)在6次循环-再生之后仍能保持最高穿透硫容的84%。三、合成了多种金属-咪唑基共晶溶剂([Bmim]Cu Cl3、[Bmim]Fe Cl3、[Bmim]Zn Cl3、[Bmim]Cu Cl2Br和[Bmim]Fe Cl3Br),并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二氧化硅为载体将其限域化,制备了二氧化硅凝胶限域共晶溶剂。该方法在硅凝胶内部形成了纳米级高浓度的共晶溶剂分子簇,具有更高的活性位点利用率、更高的传质效率和更低的流失。之后,采用FT-IR、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BET分析对合成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最佳的吸附剂为[Bmim]Cu Cl3-gel-5%,吸附温度为20-50°C,此时的最高穿透硫容为15.02 mg/g。H2S被捕捉并氧化为单质硫,并且脱硫剂可以被空气再生。非线性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Bangham吸附动力学模型。四、为了获得更高的穿透硫容,以对苯二甲酸和三水合硝酸铜为前体,通过改良的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MOFs材料:多层片状MIL-53(Cu);并将其作为前体,分别通过碳化和共晶溶剂(TAECu Cl3)负载进行改性的方式,获得了多种MOFs衍生材料:P-MIL和D-MIL三种材料,对其进行了FT-IR、SEM、BET以及XRD表征。在2000 ppm的高浓度H2S环境下进行了脱硫能力测试,结果发现,当温度为30°C时,MIL-53(Cu)具有最高的穿透硫容,高达44.23 mg/g。对吸附后的材料进行了XPS、XRD与TG分析,发现脱硫产物为Cu S,且吸附过程会使MOF结构受到破坏,脱硫剂不可再生。

高帅涛[4](2020)在《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高浓度酸性气,化学吸收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吸收剂,且很难实现H2S的回收。相反,依据其浓度高,压力大的特点,使用物理溶剂吸收法具有很大的优势,物理吸收法可以实现酸性气的回收与提浓,提浓后的酸性气可作为原料生产下游产品,通过资源化回收解决酸性气的污染控制问题,并提高了整个工艺过程的经济性。NHD(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因与Selexol吸收剂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对酸性气溶解度大,且对H2S和CO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广泛应用于脱硫脱碳的研究。DMI(1,3-二甲基咪唑啉酮)是一种弱碱性溶液,能与H2S中的质子氢结合,因此对酸性气具有较好的溶解度。本文以这两种物理溶剂为吸收剂,通过实验计算得到两种物理溶剂对H2S和CO2的溶解度、亨利系数、溶解热力学参数、酸性气负荷、选择性等数据。对两种溶剂进行热重、pH值、红外光谱表征。此外,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高浓度酸性气选择性分离的工艺流程,探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实现酸性气H2S和CO2的高效分离。得到如下结论:(1)两种酸性气在两种溶剂中的吸收均为物理吸收,且H2S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均远大于CO2的溶解度。相应的H2S的亨利系数小于CO2在溶剂中的亨利系数。与DMI溶剂相比,NHD对H2S的作用力较弱,所以有利于酸性气的解吸。(2)H2S在DMI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在NHD中的溶解度,CO2在NHD和DMI中的溶解度差异不是很大。两种溶剂的酸性负荷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是升高而减小。两种溶剂在较低的压力条件下对H2S具有较好的选择性。DMI对H2S的选择性整体要比NHD对H2S的选择性高。(3)NHD是一种中性溶液,而DMI是一种弱碱性溶液。与DMI溶剂相比,NHD的热稳定性更好。脱硫前后,两种溶剂的性质未发生变化。但是DMI的脱硫富液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生成硫磺。(4)PC-SAFT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溶剂的真实状况。通过工艺的优化,分离后的H2S摩尔分率能达到98.7%,CO2的摩尔分率能达到99.6%,说明该工艺流程能够使得H2S和CO2较好的分离。

黄岩[5](2020)在《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记忆效应”智能材料的新手段,所得到的印迹材料能够高效识别、选择分离目标物。分析印迹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发现虽然近年来在环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发展日趋成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以推进其工业化应用的进程。关于常规的分子(离子)印迹材料,存在以下问题:1)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印迹位点对目标物的识别、吸附机理等理论问题;2)在面对复杂的干扰环境,印迹材料对目标物能否保持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3)当前印迹材料的再生方式仍以酸洗或有机溶剂萃取为主,这些常用的再生方法易造成吸附位点的破坏及溶损,也会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等实践问题。此外,在气体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中,由于气体分子自身性质不稳定,在聚合反应体系中不易控制,且溶解度低,不能直接作为模板分子,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模板分子,从而限制了印迹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目前的研究仅涉及到CO2、NO和部分VOCs气体,而工业气体成分复杂多样,如果能开发出新型气体分子印迹聚合物,使其在气体的灵敏检测和高效净化及转化中发挥价值,这对于工业生产和印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针对硫化氢污染与硫资源紧缺的现状,结合当前干法脱硫剂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如选择性差、硫容较小、不易再生、以及硫资源的转化与回收等,本文将印迹技术应用于此,开发出能高选择性地捕集硫化氢并实现其资源化转化的硫化氢气体分子印迹材料。这不仅有利于气体净化及有价值资源的回收,也拓宽了印迹技术的应用领域。此外,针对锂资源的市场需求及提取回收的现状,结合当前锂离子印迹材料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几种新型印迹材料,以促进对锂离子的提取与回收,采用新型、绿色的再生方法以避免再生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等方法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分析,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在Keggin结构磷钼酸(H3PMo12O40)中合成PMo12@Zr-MOFs(UiO-66)材料,以此为载体,水分子为硫化氢的替代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和N,N-二甲基苯胺为引发剂,乙腈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PMo12@UiO-66@H2S-MIPs吸附材料。通过常温动态脱硫实验,考察了构筑硫化氢分子印迹聚合物(H2S-MIPs)相关因素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获得其最佳制备条件:模板分子(H2O):功能单体(AAM):交联剂(EGDMA)的摩尔比为1:4:10,乙腈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聚合反应时间为 24 h。通过 FT-IR、SEM、TEM 和 XRD 对 PMo12@UiO-66@H2S-MIPs进行表征,结果证明H2S-MIPs被成功负载到PMo12@UiO-66的表面,也展现出PMo12@UiO-66@H2S-MIPs 具有核壳结构。与 PMo12@UiO-66(载体)相比,PMo12@UiO-66@H2S-MIPs对硫化氢表现出更佳的去除能力,吸附量可达到24.05 mg/g。发现水蒸汽对PMo12@UiO-66@H2S-MIPs脱除硫化氢有促进作用,在C02的干扰下,该材料仍能保持对硫化氢高效吸附的状态,且硫化氢吸附量没有降低,表现出优异的H2S/C02选择分离性能。对于吸附后的PMo12@UiO-66@H2S-MIPs,选用180℃空气吹扫和常温臭氧处理对其进行再生,重复6次再生利用实验,其对硫化氢的吸附量仅降低了 11.5%。利用XPS和TGA对吸附前后的PMo12@UiO-66@H2S-MI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后有硫单质的生成,说明硫化氢被成功转化成了硫资源,实现了硫化氢的资源化转化。对比PMo12@UiO-66@H2S-MIPs、PMo12@UiO-66 和 UiO-66@H2S-MIPs 的脱硫性能,并借助FT-IR、BET分析、XRD、XPS、ESR、TGA等表征手段,推断出PMo12@UiO-66@H2S-MIPs的选择脱硫机理为:硫化氢先被H2S-MIPs选择吸附,继而通过UiO-66的孔道扩散到吸附剂内部,然后在PMo12的氧化还原作用下,Mo6+被还原为Mo5+,硫化氢被氧化为单质硫,从而实现硫化氢的选择去除及资源化转化;使用后的吸附剂经180℃空气吹扫和常温臭氧处理,将Mo5+再氧化成Mo6+,实现其有效再生。因此,PMo12@UiO-66@H2S-MIPs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再生及重复利用性,能有效摆脱干扰成分,有望应用于低浓度精细脱硫及硫磺回收的工业领域中。二、基于盐酸纯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别以二苯并14冠4(DB14C4)和α-甲基丙烯酸(α-MAA)为螯合剂和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合成出锂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通过FT-IR、SEM及BET对IIP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被负载到了 MWCNTs的表面,即IIPs被成功合成。考察温度及pH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在25℃、pH为6.0时,IIPs对锂离子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量为1362.56 μmol/g。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发现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更符合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IIPs的表面均匀,应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以Na+、K+、Cu2+和Zn2+为干扰离子,研究IIPs的选择吸附性能,发现在复杂的吸附环境中仍能保持对锂离子的吸附优势,证明IIPs具有理想的选择吸附性能。选用1mol/L硝酸对吸附饱和的IIPs进行再生处理,重复10次吸附脱附实验后,锂离子吸附量仅下降了 10.3%,说明IIPs易再生且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三、为获得廉价高效的印迹吸附剂,选用建材级蛭石为原料,结合硝酸蒸汽和超声波对其进行预处理,再以此为载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合成出廉价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和非离子印迹聚合物(NIPs1和NIPs2)。考察硝酸蒸汽处理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佳处理时间为6 h。通过研究IIPs主要构筑元素的添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出IIPs的最优合成条件:模板分子(LiNO3)、功能单体(α-MAA)和交联剂(EGDMA)的摩尔比为1:5:20,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2。通过BET、FT-IR、SEM及XRD手段对所制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蒸汽和超声波联合处理可以提高蛭石的比表面积、剥离其片层结构,也证明在蛭石表面成功负载上了印迹聚合物而得到IIPs。在pH为7.0、温度为25℃的条件下,IIPs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性能,其最佳吸附容量为2852.61μmol/g。根据锂离子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实验结果,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且能够自发进行。从吸附等温拟合结果来看,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IIPs的吸附行为,说明IIPs具有均匀的表面,应该为单分子层吸附模式。在Na+、K+和Mg2+干扰的情况下,相比于NIPs1和NIPs2,IIPs对锂离子的选择吸附能力更高。采用硝酸洗涤的方式对吸附饱和的IIPs进行再生处理,并考察其重复利用性能,发现经10次循环利用实验,吸附量仅下降13.1%,表明IIPs有稳定的吸附性能。四、在前期研究中,锂离子印迹聚合物均以酸洗的方式来实现再生利用,这种再生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化学药剂,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洗脱废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绿色、易操作的再生方法,即通过光照来实现材料的再生。为此,设计了一种光敏型锂离子印迹聚合物(P-IIPs),以偶氮苯衍生物和DB14C4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在M-C3N4表面进行交联聚合反应而制得。利用FT-IR、BET、SEM、TEM及XRD等对所制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说明P-IIPs被成功合成。考察P-IIPs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的光控性能,发现紫外光照射促进P-IIPs解吸锂离子,而可见光照射有利于P-IIPs吸附锂离子,在紫外-可见光重复交替照射过程中,P-IIPs表现出交替解吸与吸附锂离子的行为,说明P-IIPs有光控性能。动力学结果表明,P-IIPs在可见光照射下比黑暗条件下的吸附速率更快,并且可见光下的吸附量明显优于黑暗条件下,进一步证明可见光能促进P-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此外,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P-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过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通过考察温度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大,50℃为最佳吸附温度,并且在50℃下,P-IIPs在可见光照射下比黑暗条件下对锂离子的吸附效果更好,说明热效应和可见光对P-IIPs吸附锂离子起到了协同促进作用。考察P-IIPs的吸附性能发现,在常温条件下,其吸附量可达到3280.5μmol/g,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通过测试选择性能发现,P-IIPs在Na+、K+和Mg2+存在的情况下能保持对锂离子的吸附优势,证明了其优异的选择吸附性。采用紫外光照射和超声波联合的方式对P-IIPs的再生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吸附饱和的P-IIPs的解吸量能达到90%,经5次重复利用,吸附量有轻微的降低。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P-IIPs的选择吸附机理为:一方面,DB14C4具有与Li+离子直径相匹配的空腔,且附带有四个氧原子,从而使Li+可以进入其空腔内部,并与其中的氧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另一方面,偶氮苯类物质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有光致异构现象,能进行可逆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转化;因此,基于DB14C4和偶氮苯衍生物的P-IIPs对锂离子具有选择性能、光控吸附与解吸性能。

胡悦[6](2020)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含硫氨基酸的厌氧消化特性及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社会飞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污水厂的数量和规模也急剧增加,随之带来污泥产量也日益增多。污泥厌氧消化在实现污泥稳定化的同时,能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实现污泥处理资源化。但是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会腐蚀管道和仪表,使沼气的运输和利用受到阻碍,因此对沼气中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十分必要。剩余污泥中硫的主要形态包括硫化物、有机硫和硫酸盐,其中主要组分为有机硫(主要以含硫蛋白质形式存在),蛋白质水解后产生的含硫氨基酸(主要为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厌氧消化过程硫化氢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对含硫氨基酸的消化特性进行探究对有效控制硫化氢的产生有重要研究意义。本试验以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中温(35±1℃)和高温(55±1℃)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探讨温度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影响。由于硫化氢的产生受含硫氨基酸水解的影响,待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取常规含固率(2%)和高含固(10%)接种泥进行水解菌纯化试验,探究不同含固率水解菌对含硫氨基酸的分解作用。然后,进行不同浓度氯化铵对含硫氨基酸分解抑制的批次试验,以找出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最佳氯化铵投加量。最后,为了研究抑制条件下含硫氨基酸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分解特性,在批次试验的基础上,向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投加最佳浓度的氯化铵,分析含硫氨基酸中间产物的浓度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中温和高温条件下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高温条件下VFA浓度高于中温条件,相对产气量较高,沼气产量大约是中温条件下的1.5倍;由于不同温度下有机质的分解效率不同,高温条件下可溶性硫化物的浓度大约是中温条件下的3倍,总硫化物大约是中温条件下的0.5倍,说明高温条件虽然有利于可溶性硫化物的产生,但也会促进气态硫化物的产生。(2)不同含固率的剩余污泥进行水解菌纯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含固率会影响含硫氨基酸的分解。高温培养条件下含硫氨基酸分解出的硫化物浓度高于中温条件培养下的浓度。在相同的培养温度下,以高含固污泥为接种泥培养的水解菌分解出的硫化物浓度大约是常规接种泥培养的水解菌分解出浓度的34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当甲硫氨酸为基质时,水解菌几乎不能分解出硫化物,而半胱氨酸为基质时,可测得培养环境中有硫化物存在,说明水解菌可以直接分解半胱氨酸产生硫化氢而不能直接分解甲硫氨酸。(3)针对氯化铵对含硫氨基酸分解抑制的批次试验研究表明,当投加氯化铵浓度为1000mg/L时,无论在中温还是高温条件下消化液中硫化物浓度相比没有投加氯化铵时都有明显的降低,同时产气量均有所上升,但甲烷含量并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氯化铵的投加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硫化氢的产生,还能促进厌氧消化产气过程。(4)针对连续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投加氯化铵抑制含硫氨基酸分解试验发现,虽然向厌氧消化反应器投加氯化铵有效促进了厌氧消化的产气过程,但投加氯化铵后沼气中的气体组分受到影响。此外,氯化铵能够有效抑制厌氧消化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但硫化氢的减少造成甲基硫醇和二甲基硫醚的积累,说明氯化铵对含硫氨基酸分解的抑制会使含硫产物浓度发生变化。

沈斯亮[7](2020)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测试方法与逸出规律》文中指出城市生活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填埋气。填埋气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氨气、硫化氢为主的恶臭气体,和其他少量有害的挥发性气体。填埋气的逸散一方面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对填埋场内和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危害。为了控制垃圾在填埋过程和稳定化过程中的填埋气的无组织释放,在填埋场的日常作业过程中,分别使用日覆盖、临时覆盖和终场覆盖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垃圾进行覆盖,以减少裸露面积,提高气体收集率,从而减少填埋气释放。由于现场监测难度大,受限较多,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我国高厨余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长期监测研究。对于我国填埋场作业面、临时覆盖区域和终场覆盖区域等三种释放源的填埋气运移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入,这导致填埋气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频发。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我国高厨余垃圾的降解产气规律,本文提出了在填埋场的三种释放源针对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浓度和释放强度的长期监测方法,建立了多组分气体在多孔介质-静态箱耦合下的运移模型,获得了静态箱测量误差修正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静态箱的高度、箱体下部多孔介质中的填埋气通量与饱和度等参数对测试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土质覆盖层与土工膜覆盖层表面基于便携式激光甲烷检测仪结合GPS的甲烷浓度长期监测方法;揭示了甲烷在这两种不同覆盖材料中的释放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填埋作业区域、临时覆盖区域和终场覆盖区域的填埋气释放强度,利用基于拉格朗日颗粒模型的大气扩散软件Calpuff评估了杭州某填埋场臭气逸散。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考虑多组分气体相互作用的气体一维运移模型,发现决定测试误差的关键参数是静态箱的箱体尺寸。测量误差与箱体尺寸呈负相关。对于12cm高,直径20cm的静态箱,当释放通量为6×10-5mol/m2/min时,20min的测量时间内,CH4和CO2的测量误差分别达到28.6%与26.5%;若箱体尺寸增到55cm,相同计算时间内的两种气体的误差分别下降到9.1%与8.6%,与之前的误差相比分别降低了 68.1%与67.5%;释放通量的变化也会对测量误差造成一定的影响,当通量增加1个数量级时,20min的测试时间内两种气体的误差分别增大了 30.3%与37.3%,说明通量对测试误差的影响小于尺寸因素。较高的饱和度条件下测量误差较小。根据这一结论,改进后的静态箱设计尺寸定为高度55cm,直径50cm,测量总时长为20min,结合修正后的测试流程,可使测试误差控制在10%以内。(2)在以黄土为主要覆盖材料的西安某填埋场上进行了作业面、临时覆盖层与终场覆盖层上方的甲烷通量及为期1年的全场甲烷浓度测试。作业面上方的甲烷通量变化范围在0.004g/m2/min~0.01g/m2/min,与国内其他场地的测试结果相近;临时覆盖层上的通量结果变化范围较大,为0.0032g/m2/min~0.796g/m2/min,说明临时覆盖层上存在甲烷释放的优势流通道;终场覆盖区域监测到的甲烷通量范围在6.9×10-6g/m2/min~0.019g/m2/min,这是由于其底部的垃圾龄期大于两年,产气的高峰期已过。整体的甲烷通量的变化与环境温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与湿度、风速、气压呈现明显负相关。覆盖层表面的甲烷浓度变化范围在5个数量级,75%的监测点浓度低于上限值(500ppm),甲烷浓度变异系数在104.3%~502.8%,显示出甲烷浓度分布的高度空间差异性。甲烷浓度超标区域比例与环境气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43(p<0.1),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p<0.1)。大气压与堆体内部填埋气压力相互作用,气压的升高造成内外压差降低,从而导致气体对流通量的降低;场地空气湿度的变化近似反映黄土中含水量的变化,黄土含水量在30%以前,含水量的提高会促进甲烷氧化,从而减低甲烷的释放量,但随着含水量的进一步增加,甲烷氧化会被抑制;环境温度的变化可近似反映在土体温度的变化,土体温度的升高可提高覆盖层下方低龄期垃圾的产气速率;当甲烷在土层表面裂隙中运移以对流为主时,则风速等快速变化因素起着更为主导的影响,风速的加快所带来的近地表面气压升高会抑制填埋气的逸出。终场覆盖层表面的甲烷浓度远低于临时覆盖层上方的测试结果,这与我国填埋场垃圾中厨余成分含量较高有关,填埋2年后垃圾的产气潜力会下降90%以上。由于土工膜存在较多缺陷,覆盖了 HDPE膜的区域的甲烷浓度比黄土覆盖区域的结果高28.7%,说明了保证覆盖层完整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甲烷通量与浓度的监测数据,建立了黄土覆盖层表面甲烷释放通量和浓度的对数线性表达式,通过甲烷浓度的监测结果可近似推算相对应位置的甲烷通量。(3)在以HDPE膜为主要覆盖材料的杭州某填埋场进行了长达3年的膜表面甲烷浓度测试,得到的甲烷浓度呈现了高度的空间变异性,浓度均值与环境温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和黄土覆盖层相比,使用HDPE膜作为覆盖材料显示了较大优势。膜上方测试结果的中位数比黄土表面测得结果要低61.7%。在黄土覆盖层表面,甲烷的超标率可达34.3%;而在HDPE膜表面,超标率最大为22.9%。在土工膜缺陷处易出现高浓度点,最高监测浓度达到53633ppm,已达到甲烷爆炸极限,在黄土覆盖层表面则未出现浓度超过甲烷爆炸极限的点,而在HDPE膜表面合计发现了 3处。这是由于土工膜良好的气闭性,使得其缺陷处气体释放强度大幅增强。在整个监测周期内,HDPE膜的漏洞分布频率为2.1个/ha,主要分布在填埋龄期6~9个月的区域。通过3次HDPE膜表面的漏洞测试,随机地寻找了 24处缺陷位置,这些漏洞的等效半径为0.9cm~6.1cm,漏洞中硫化氢的释放通量变化范围达到3个数量级,最大值为17.3mg/m2/min,相关性分析显示硫化氢的通量与漏洞的尺寸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7(p<0.1);在8个漏洞处测量了气体流量,通量与流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798(p<0.1),而甲烷的通量与漏洞尺寸相关性仅有0.25,甲烷的通量与硫化氢的通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仅有0.132。(4)利用Bouazza等(2008)提出的填埋气通过含土工膜缺陷复合覆盖层的二维运移方程,结合场地上实测的非饱和区域的垃圾厚度、底部气压及渗透系数等参数,反演了 HDPE膜表面孔漏洞处的土工膜/垃圾界面的气体传导系数,得到的结果范围在7×10-6m2/S~2.4×1 0-4m2/s。在部分参数与漏洞中硫化氢释放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到,在相同尺寸的漏洞中,硫化氢的释放量与底部气压呈正相关,10kPa下的漏洞中填埋气释放总量为6.8kPa下的1.5倍;为3.2kPa下的3.2倍。而通量则随着漏洞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原因是硫化氢释放量的增速低于漏洞面积的增速;在较大的底部气压下,垃圾的渗透系数变化对硫化氢通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较渗透系数,垃圾底部气压变化对气体释放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底部气压增大1个数量级,孔洞中的硫化氢释放量增加9.4倍,而渗透系数增大1个数量级,释放量仅增加1.03倍。(5)在杭州某填埋场的作业面、临时覆盖层与终场覆盖层上使用静态箱对代表性恶臭物质硫化氢释放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从2016年第4季度至2018年第1季度,填埋作业面硫化氢的释放通量在0.003mg/m2/min~0.98mg/m2/min之间,各个季度的硫化氢浓度平均值与释放通量都呈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在2017年第2季度的测试中,通量均值达到整个监测周期内的最高值0.2502 mg/m2/min,逐次监测中测得作业面上硫化氢释放总量为0.125kg/h~1.09kg/h。考虑膜上漏洞的分布频率与漏洞尺寸,临时覆盖层上的硫化氢释放总量为9.2× 10-6kg/h~6.8× 10-4kg/h,终场覆盖层上方硫化氢的释放通量可忽略。以此为依据,得到填埋作业面对硫化氢释放的贡献率在90.79%~98.588%,临时覆盖层的贡献率在0.0008%~0.52%,而终场覆盖层没有贡献。(6)基于三种释放源上方硫化氢、氨气等气体的释放通量数据,采用Calpuff分析发现,硫化氢是导致该填埋场恶臭污染的主要成分,氨气的影响范围在填埋场厂界内。进一步的评估表明,风速和释放通量是影响恶臭影响范围的主要因素,同时,填埋气产量大而收集率偏低也是另一个因素。杭州某填埋场的填埋气收集率为58%,每年仍有1.1 × 108m3的填埋气未能收集,若将填埋场硫化氢的释放通量降低至现有平均释放通量的15%,可使硫化氢的影响被控制在填埋场周边500m范围内。因此,提高气体收集率减少释放源强,采用有效的方法减少硫化氢的生成对于填埋场臭气逸散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智达[8](2019)在《离子液体对酸性气体脱硫脱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溶剂在脱除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等诸多缺点,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绿色湿法脱硫工艺来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近年来,铁基离子液体在脱除天然气中酸性组分等方面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推动新型绿色脱硫工艺,本文以铁基离子液体为基质,选用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为助剂,配制成铁基复合离子液体,通过结合吸收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条件下试验该复配体系的脱硫效果和吸收选择性;结合微观动力学理论,讨论了复配离子液体脱硫剂脱硫过程的吸收机理和动力学特性。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按1:4的比例将NHD添加到BmimFeCl4中,得到复合离子液体。通过对该复配体系脱硫前后的红外光谱、电化学、粘度以及热重分析,可知该复合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适当升温有利于脱硫剂的持续脱硫,有助于降低体系粘度,提高硫化氢的吸收反应速率;(2)复合铁基离子液体吸收二氧化碳是一个物理吸收过程,二氧化碳的最高吸收负荷为0.299 mol/L(0.6 MPa,298.15 K);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主要是化学吸收过程,硫化氢的最高吸收负荷为1.418 mol/L(0.9 MPa,303.15 K);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最大吸收速度为 0.04(mol/L.5 min)(298.15 K,0.06 MPa)和 0.017(mol/L·5 min)(298.15 K,0.06 MPa),硫化氢的吸收速度是同温度和压力下二氧化碳的2.3倍;(3)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在离子液体竞争吸收中的最大吸附量为0.433 mol/L(0.5 MPa,313.15 K)和 0.217 mol/L(0.4 MPa,293.15 K);硫化氢吸收负荷会严重影响复配体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二氧化碳吸收负荷对复配体系吸收硫化氢影响较弱;当二者等浓度混合吸收时,由于硫化氢吸收速度较快,先于二氧化碳溶解于离子液体中,使氢键饱和,阻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4)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反应初始时,硫化氢被快速解离和氧化,随着反应的进行,有大量的硫离子和硫磺生成,到反应后期,复配体系中酸性增强,硫化氢几乎无法解离,导致吸收停止;NHD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复配体系的粘度,使硫化氢更容易通过相界面进入液相之中,促进脱硫的化学反应过程;(5)对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天然气中硫化氢特点,建立硫化氢的反应吸收动力学方程;实验研究表明硫化氢在复合离子液体中的吸收过程受液膜控制,为快速拟一级反应,改善传质系数、降低温度、加速搅拌以及复配高传质速率溶剂等,可以有效的优化脱硫过程。

郭健[9](2019)在《烟道气中H2S与O2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驱是稠油油藏重要增产措施之一,火驱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在整个火驱开采过程中,采出气组成随着开采时间不断发生变化。火驱烟道气回注压缩机增压过程中H2S和O2发生反应,生成硫磺。经过空冷器时,硫磺呈现固态凝结到管壁上,造成空冷器的堵塞。所以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研究对于油田烟道气回注重大实验进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进行研究。按照火驱采出气体实际组成,建立3D周期性模型,应用基于Reax FF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不同温度、压力下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模拟条件下(30℃~150℃,无催化剂,两组分)H2S氧化拟合动力学方程非常准确,证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硫化氢反应的活化能为187k J/mol;通过两组分正交模拟表明,对H2S和O2反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组成,其次是压力,温度对其反应的影响最小;通过对反应动力学中动态模拟轨迹文进行统计分析,可获得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机理。同时通过对该反应进行量子化学计算,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得到三种硫化氢与氧分子的空间构型,选取能量最低的位置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出: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最小单元S2需要五步基元反应,综合放热421k J/mol;生成S2的五个基元反应中,最高能垒出现在第四步反应,达到了182 k J/mol。S2会继续反应生成S8,反应过程中形成稳定结构单质硫的过程中都是放热反应。根据模拟的结果,为了得到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得出了15组动力学数据,在该实验条件下(30℃~150℃,无催化剂,烟道气中)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为一级反应,与模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硫化氢反应的活化能为197 k J/mol;对反应的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组成,压力的影响最小。本文最后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的对比得出:温度对硫化氢与氧气的反应影响最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转化率变大;低温时随压力的上升,转化率变小,压力在14MPa~20MPa,温度在30℃时最难生成硫单质,可以指导在烟道气回注之前进行降温升压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生成硫磺对回注过程造成影响。

秦硕瑾[10](2019)在《广安LNG装置原料气中重烃组分脱除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C5+以上重烃组分虽然在天然气中占很少比重,但在天然气液化工艺中若脱除不彻底,会在液化低温段堵塞换热器流道而使冷箱冻堵,使液化率降低、能耗增加,冻堵严重时会导致装置停车。本文基于广安100万方LNG工厂的冷箱天然气通道冻堵现象,对其重烃脱除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研究,为广安LNG装置中的LNG深度净化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本论文主要结合广安LNG生产过程中的气源取样分析数据和理论研究结果,确定造成LNG装置堵塞的重烃类组分;应用GPA气/液/固平衡软件计算该类组分不同含量在不同温度下的冻结浓度并拟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来脱除天然气中较难分离的重烃类物质;通过实验与理论的对比找到合适的吸附剂,同时开展该工艺的吸附与再生条件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如下:(1)苯、环已烷等重烃类组分是造成LNG装置低温堵塞的主要原因;(2)应用GPA气/液/固平衡软件计算出了苯、环已烷等重烃类组分不同含量在不同温度下的冻结浓度;(3)明确了苯、环已烷等组分造成低温堵塞的规律和判断依据;(4)研究出了活性炭脱除苯、环已烷等易堵塞重烃+分子筛脱水组合工艺的吸附与再生条件;(5)形成了活性炭脱苯等易堵塞组分+分子筛吸附脱水组合工艺完整的过程模拟,并利用工程积累优化了操作条件和适用范围。广安LNG工厂采用该技术后,解决了工厂冷箱低温堵塞问题,减少了装置停车次数,使得装置能安全平稳生产,节约了运行成本,实现了国内同类装置运行良好的典范。证明本论文研究实际有效,当原料气组分变化时,能满足LNG装置冷箱对重烃的适应性,节约了装置开产的时间,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工业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钛硅分子筛的天然气中微量硫化氢的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天然气开采中的硫化氢
        1.1.2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
    1.2 天然气脱除硫化氢的方法
        1.2.1 干法脱硫
        1.2.2 湿法脱硫
        1.2.3 新型脱硫技术
    1.3 钛硅分子筛的结构特点
    1.4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及设备
    2.2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
        2.2.1 钛硅分子筛的制备过程
        2.2.2 硅钛比不同钛硅分子筛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4 热重-差热分析表征
        2.3.5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 溶液配置过程
    2.5 反应活性实验装置
    2.6 实验步骤
    2.7 硫化氢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催化剂表征及脱硫性能研究
    3.1 催化剂表征
        3.1.1 X射线粉末衍射
        3.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3.1.4 热重-差热分析表征
        3.1.5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
    3.2 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3.2.1 钛硅分子筛添加量对硫化氢脱除的影响
        3.2.2 双氧水浓度对硫化氢去除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硫化氢脱除的影响
        3.2.4 溶液初始pH对硫化氢脱除的影响
        3.2.5 硫化氢气体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3 钛硅分子筛构效关系
        3.3.1 硅钛比不同对硫化氢的催化效果
        3.3.2 催化剂负载铁对硫化氢的脱除影响
    3.4 脱硫反应产物的分析
        3.4.1 硫酸根的检测
        3.4.2 单质硫的检测
    3.5 催化剂的再生以及失活研究
    3.6 工艺优化
        3.6.1 响应面分析法
        3.6.2 单因素试验设计
        3.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4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钛硅分子筛脱除硫化氢机理分析
    4.1 硫化氢在钛硅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
    4.2 吸附等温线
    4.3 吸附热力学
    4.4 反应动力学分析
        4.4.1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4.2 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确定
    4.5 反应机理分析
        4.5.1 过氧化氢分解机理
        4.5.2 自由基的探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原油进口情况
    2.2 油品挥发概况
        2.2.1 油品挥发及危害
        2.2.2 原油挥发
    2.3 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1 国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2 国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4 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4.1 国外油气回收系统概况
        2.4.2 我国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5 原油分类及挥发组分
        2.5.1 原油分类
        2.5.2 原油挥发组分概况
        2.5.3 原油挥发组分小结
    2.6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1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2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3 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4 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3 本研究所在企业概况
    3.1 本研究所在企业配备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
    3.2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及库区整体情况
    3.3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中转油品及靠泊船舶情况
    3.4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进出工艺流程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原油码头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1 油气检测分析器材与方法
        4.1.1 油气样品采集
        4.1.2 油气测定标准与器材
        4.1.3 油气测定方法与条件
    4.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检测与分析
        4.2.1 研究目的
        4.2.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组分及含量
    4.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3.1 研究目的
        4.3.2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总烃含量检测
        4.3.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苯系物检测与分析
        4.3.4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低级烷烃与低级烯烃检测与分析
        4.3.5 原油装船油气硫化物、氮、氧检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
    5.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概况
    5.2 油气回收及处理技术路线和工艺
        5.2.1 火炬燃烧技术路线
        5.2.2 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3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4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5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3 原油码头油气处理工艺优缺点对比分析
    5.4 原油码头油气技术路线和处理工艺综合评估
        5.4.1 评估方法
        5.4.2 技术评估体系构建
        5.4.3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和工艺评估各指标分析
        5.4.4 指标权重
        5.4.5 模糊综合评价
        5.4.6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与安全环保分析
    6.1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工艺介绍
    6.2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内容
    6.3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构成
        6.3.1 船岸对接单元
        6.3.2 油气储运单元
        6.3.3 油气回收单元
        6.3.4 油气燃烧单元
    6.4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环保控制目标与措施
        6.4.1 环保控制目标
        6.4.2 整体污染控制方案
    6.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安全控制目标与措施分析
        6.5.1 安全风险分析
        6.5.2 安全防控举措
    6.6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环保效果
    6.7 本章小结
7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总结及技术展望
    7.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存在的挑战及关注事项
        7.1.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选择难度大
        7.1.2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关注事项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3)限域共晶溶剂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脱除硫化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气的生产与组成
        1.1.1 生物气的组成
        1.1.2 生物气中硫化氢的危害
        1.1.3 硫化氢的经济效益
    1.2 硫化氢的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2.1 干法脱硫
        1.2.2 湿法脱硫
        1.2.3 生物法脱硫
    1.3 离子液体与共晶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离子液体的发展
        1.3.2 离子液体在硫化氢捕集方面的应用
        1.3.3 理论计算在离子液体应用方面的发展
        1.3.4 共晶溶剂与离子液体的区别及其特征
        1.3.5 共晶溶剂的应用
    1.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1.4.1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材料简介
        1.4.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分析测试方法
    2.1 分析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2.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1.4 全自动N_2吸附-脱附测试(BET)
        2.1.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1.6 热重分析(TG-DTG)
        2.1.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 脱硫性能评价装置
    2.3 脱硫性能评价计算
    2.4 吸附动力学模型计算与拟合
    2.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第3章 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对H_2S的捕集性能及原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器材
        3.2.2 白炭黑限域化共晶溶剂材料的制备
        3.2.3 实验步骤
    3.3 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的表征分析
        3.3.1 FT-IR表征分析
        3.3.2 BET表征分析
        3.3.3 SEM表征分析
        3.3.4 TG表征分析
    3.4 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脱除硫化氢的能力测试
        3.4.1 共晶溶剂的类型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3.4.2 共晶溶剂限域量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3.4.3 操作温度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3.4.4 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的循环再生脱硫测试
    3.5 白炭黑限域共晶溶剂脱除硫化氢的机理研究
        3.5.1 脱硫产物表征分析(XRD、XPS表征分析)
        3.5.2 吸附过程的FT-IR表征分析
    3.6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糊精改性分子筛限域共晶溶剂捕集H_2S的性能及原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器材
        4.2.2 脱硫剂样品的制备
        4.2.3 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测试方法
    4.3 环糊精改性分子筛限域共晶溶剂的表征分析
        4.3.1 FT-IR表征分析
        4.3.2 BET表征分析
        4.3.3 SEM表征分析
    4.4 环糊精改性分子筛限域共晶溶剂脱除硫化氢能力测试
        4.4.1 改性方法对原始分子筛脱硫能力的影响
        4.4.2 环糊精类型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4.4.3 共晶溶剂限域量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4.4.4 D-β-CDGZ的循环再生脱硫测试
    4.5 共晶溶剂分子和离子尺寸的计算
        4.5.1 计算背景
        4.5.2 计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位合成硅胶限域共晶溶剂对H_2S的捕集性能及原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二氧化硅凝胶限域共晶溶剂的合成
        5.2.3 实验条件
    5.3 硅胶限域共晶溶剂的表征
        5.3.1 FT-IR表征分析
        5.3.2 XRD表征分析
        5.3.3 TEM表征分析
        5.3.4 BET表征分析
    5.4 硅胶限域共晶溶剂脱除硫化氢的能力测试
        5.4.1 共晶溶剂中金属及卤素种类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5.4.2 共晶溶剂限域量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5.4.3 操作温度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5.4.4 水和二氧化碳对脱硫能力的影响
        5.4.5 [Bmim]CuCl_3-Gel-5%的循环再生脱硫能力测试
    5.5 硅胶限域共晶溶剂脱除硫化氢的机理研究
    5.6 吸附动力学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层片MIL-53(Cu)及其衍生材料的合成及H_2S捕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2 MIL-53(Cu)的合成
        6.2.3 热解MIL-53(Cu)材料的合成
        6.2.4 MIL-53(Cu)限域共晶溶剂材料的合成。
        6.2.5 测试参数
    6.3 MIL-53(Cu)及其衍生材料的表征
        6.3.1 XRD表征分析
        6.3.2 SEM表征分析
        6.3.3 BET表征分析
        6.3.4 FT-IR表征分析
    6.4 MIL-53(Cu)及其衍生材料脱除硫化氢的能力测试
        6.4.1 温度对MIL-53(Cu)脱硫能力的影响
        6.4.2 温度对P-MIL的脱硫能力影响
        6.4.3 温度对D-MIL的脱硫能力影响
    6.5 MIL-53(Cu)脱除硫化氢的机理研究
        6.5.1 MIL-53(Cu)脱除硫化氢前后的FT-IR对比
        6.5.2 MIL-53(Cu)脱除硫化氢后的XRD表征分析
        6.5.3 MIL-53(Cu)脱除硫化氢前后的XPS表征分析
        6.5.4 MIL-53(Cu)脱除硫化氢前后的TG表征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H_2S的危害及应用
        1.2.1 H_2S的危害
        1.2.2 H_2S的资源化应用
    1.3 CO_2的危害及应用
        1.3.1 CO_2的危害
        1.3.2 CO_2的资源化应用
    1.4 酸性气的提浓与回收
        1.4.1 活化MDEA工艺
        1.4.2 低温甲醇洗工艺
        1.4.3 Selexol工艺
        1.4.4 三种吸收剂的比较
    1.5 流程模拟介绍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单独酸性气H_2S和CO_2吸收实验
    2.1 前言
    2.2 实验准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N_2吸收实验
        2.3.1 实验流程图
        2.3.2 实验步骤
        2.3.3 实验数据处理
    2.4 单独酸性气吸收实验
        2.4.1 实验步骤
        2.4.2 实验数据处理
        2.4.3 实验数据分析
        2.4.4 H_2S和CO_2在两种溶剂中亨利系数
        2.4.5 两种溶剂对酸性气体的溶解热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酸性气吸收实验
    3.1 前言
    3.2 实验准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H_2S和CO_2混合气吸收实验
        3.3.1 实验步骤
        3.3.2 实验数据处理
        3.3.3 实验数据分析
        3.3.4 两种溶剂对两种酸性气体的选择性
    3.4 吸收剂的表征
        3.4.1 pH值测定
        3.4.2 热稳定性测定
        3.4.3 红外光谱表征
    3.5 H_2S和CO_2在两种溶剂中溶解机理分析
    3.6 未知产物XRD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浓酸性气分离纯化工艺流程的构建
    4.1 前言
    4.2 流程的建立
    4.3 物性方法的选择
    4.4 H_2S吸收部分流程模拟及优化
        4.4.1 一级闪蒸温度及压力
        4.4.2 吸收剂流量与温度
        4.4.3 吸收塔压力与塔板数
        4.4.4 二级闪蒸温度
    4.5 CO_2吸收部分流程模拟及优化
        4.5.1 CO_2吸收塔吸收剂流量和温度的模拟与优化
        4.5.2 CO_2吸收塔压力和塔板数的模拟与优化
        4.5.3 分流器中流量分配的模拟与优化
        4.5.4 CO_2闪蒸温度的模拟与优化
    4.6 模拟优化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5)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印迹技术简介
        1.1.1 印迹聚合物发展历程
        1.1.2 印迹聚合物合成原理
        1.1.3 构筑印迹聚合物的主要元素
        1.1.4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2 印迹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1.2.1 水环境
        1.2.2 大气环境
        1.2.3 土壤环境
    1.3 硫化氢去除及硫资源回收的必要性
        1.3.1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
        1.3.2 硫化氢的去除方法
        1.3.3 硫资源回收
    1.4 提取及回收锂资源的必要性
        1.4.1 锂的应用及市场需求
        1.4.2 锂资源的分布情况
    1.5 提取及回收液态锂资源的研究进展
        1.5.1 沉淀法
        1.5.2 煅烧浸取法
        1.5.3 溶剂萃取法
        1.5.4 碳化法
        1.5.5 离子交换树脂法
        1.5.6 吸附法
        1.5.7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PMo_(12)@UiO-66的核壳结构H_2S印迹聚合物的调控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PMo_(12)@UiO-66@H_2S-MIPs的制备
        2.2.4 硫化氢吸附实验
        2.2.5 材料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构筑H_2S-MIPs相关因素的影响
        2.3.2 材料的表征结果
        2.3.3 脱硫性能
        2.3.4 PMo_(12)@UiO-66添加量的影响
        2.3.5 水蒸汽的影响
        2.3.6 选择性能
        2.3.7 再生性能
        2.3.8 脱硫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WCNTs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s)的制备
        3.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3.2.5 吸附脱附实验
        3.2.6 材料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3.3.2 吸附动力学
        3.3.3 pH的影响
        3.3.4 等温吸附
        3.3.5 选择性能
        3.3.6 再生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建材级蛭石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s)的制备
        4.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4.2.5 吸附脱附实验
        4.2.6 材料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构筑ⅡPs相关因素的影响
        4.3.2 材料的表征结果
        4.3.3 吸附动力学
        4.3.4 pH的影响
        4.3.5 温度的影响
        4.3.6 等温吸附
        4.3.7 选择性能
        4.3.8 再生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敏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光控吸附与再生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光敏型锂离子印迹聚合物(P-ⅡPs)的制备
        5.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5.2.5 吸附脱附实验
        5.2.6 材料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5.3.2 光控性能
        5.3.3 吸附动力学
        5.3.4 温度影响
        5.3.5 pH的影响
        5.3.6 等温吸附
        5.3.7 选择性能
        5.3.8 再生性能
        5.3.9 吸附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博士期间所获荣誉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含硫氨基酸的厌氧消化特性及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处置现状
        1.1.1 污泥现状
        1.1.2 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
    1.2 污泥厌氧消化
        1.2.1 污泥厌氧消化概述
        1.2.2 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
        1.2.3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
    1.3 沼气脱硫
        1.3.1 湿法脱硫
        1.3.2 干法脱硫
        1.3.3 生物脱硫
    1.4 污泥厌氧消化抑制物作用及机理
        1.4.1 硫化物
        1.4.2 氨氮
        1.4.3 挥发性脂肪酸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试验思路和技术路线
    2.3 试验装置
        2.3.1 污泥厌氧消化装置
        2.3.2 含硫氨基酸分解抑制试验装置
    2.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测定指标
        2.4.2 样品制备
        2.4.3 气体指标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2.4.4 常规指标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2.4.5 硫化物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3 常规污泥在不同温度下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情况
    3.3 污泥厌氧消化效率
        3.3.1 产气量
        3.3.2 pH
        3.3.3 挥发性脂肪酸(VFA)
    3.4 厌氧消化过程中氮和硫的转化
        3.4.1 厌氧消化过程中氮的转化
        3.4.2 厌氧消化过程中硫的转化
    3.5 小结
4 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水解菌纯化及对含硫氨基酸的分解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水解菌培养
        4.2.1 气体组分
        4.2.2 硫化物
        4.2.3 种群结构分析
    4.3 水解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4.3.1 增加培养体积
        4.3.2 提高含硫氨基酸的培养浓度
    4.4 小结
5 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浓度氯化铵抑制含硫氨基酸分解研究
    5.1 试验目的
    5.2 含硫氨基酸及抑制剂投加浓度的确定
        5.2.1 含硫氨基酸投加浓度的确定
        5.2.2 抑制剂投加浓度的确定
    5.3 常规剩余污泥对含硫氨基酸分解的抑制试验
    5.4 水解菌对含硫氨基酸分解的抑制试验
    5.5 小结
6 氯化铵抑制连续运行的厌氧消化反应器研究
    6.1 试验目的
    6.2 氯化铵对反应器中常规指标的影响
        6.2.1 氯化铵对消化效率的影响
        6.2.2 氯化铵对产气量的影响
        6.2.3 氯化铵对pH的影响
        6.2.4 氯化铵对氨氮浓度的影响
    6.3 连续运行反应器中氯化铵对含硫氨基酸的分解影响
        6.3.1 硫化物浓度的变化
        6.3.2 含硫氨基酸中间产物浓度变化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测试方法与逸出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现状
    1.2 填埋气温室效应及恶臭气体污染
        1.2.1 填埋气的产生
        1.2.2 填埋气的温室效应
        1.2.3 填埋气恶臭污染
    1.3 填埋气三种释放源浓度监测
        1.3.1 填埋场的三种释放源
        1.3.2 三种释放源填埋气监测研究进展
    1.4 填埋气运移及静态箱通量误差分析
        1.4.1 考虑多组分的填埋气运移
        1.4.2 填埋气通量测试误差分析
    1.5 大气扩散模型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填埋场填埋气逸出测试方法
    2.1 前言
    2.2 多组分填埋气在垃圾/覆盖土层/膜中运移及和静态箱相互作用模型
        2.2.1 基本假设与模型分析
        2.2.2 控制方程
        2.2.3 边界条件
        2.2.4 模型的验证
        2.2.5 修正后的静态箱设计与操作流程
    2.3 其他释放源的测试方法
        2.3.1 便携式激光甲烷监测仪
        2.3.2 吸收液-分光光度法
    2.4 监测点的布置
    2.5 浓度测定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填埋气通过黄土临时覆盖层的逸出规律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场地描述
        3.2.2 采样方法
        3.2.3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
        3.3.1 场地气象数据
        3.3.2 作业面、临时覆盖层与终场覆盖层上方的甲烷释放强度
        3.3.3 甲烷浓度的时空变化
        3.3.4 气象因素与甲烷分布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甲烷释放通量的昼夜变化
        3.4.2 气象因素对甲烷分布的影响
        3.4.3 集气井对甲烷分布的影响
        3.4.4 垃圾填埋龄期对甲烷浓度分布的影响
        3.4.5 黄土覆盖层表面甲烷浓度与通量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填埋气通过土工膜临时覆盖层的逸出规律
    4.1 前言
    4.2 场地的基本情况
    4.3 分析的目标物质,采样和分析方法
    4.4 监测的结果与分析
        4.4.1 膜上的甲烷浓度随时间变化
        4.4.2 膜上的甲烷浓度随空间的变化
        4.4.3 HDPE表面破损处气体释放强度评估
        4.4.4 漏洞气体渗透量与相关参数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填埋气在填埋场周边逸散规律
    5.1 前言
    5.2 恶臭气体扩散模型
        5.2.1 Calpuff软件分析机理
        5.2.2 模拟计算参数取值
        5.2.3 评估遵循的主要规范
    5.3 分析与讨论
        5.3.1 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5.3.2 不良气象条件下的通量-最大影响距离评估
        5.3.3 通量-最大影响距离拟合曲线与现有经验公式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州某填埋场周边填埋气逸散评估
    6.1 前言
    6.2 场地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主要释放源的分布
    6.3 分析与讨论
        6.3.1 场地填埋气收集率
        6.3.2 场地释放源的权重分布
        6.3.3 杭州某填埋场投诉分析
        6.3.4 几种潜在的其他恶臭污染物质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与发表论文情况

(8)离子液体对酸性气体脱硫脱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脱除技术
        1.2.1 硫化氢脱除技术
        1.2.2 二氧化碳脱除技术
    1.3 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吸收动力学与双膜理论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制备和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3 分析测试仪器
    2.4 表征方法
        2.4.1 红外光谱
        2.4.2 电化学分析
        2.4.3 粘度分析
        2.4.4 热重分析
    2.5 离子液体的合成
        2.5.1 氯化咪唑铁盐的制备
        2.5.2 复合离子液体的制备
    2.6 结果与讨论
        2.6.1 红外光谱分析
        2.6.2 电化学分析
        2.6.3 粘度分析
        2.6.4 热重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铁基复合离子液体对酸性气体吸收选择性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及装置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二氧化碳的脱除
        3.4.2 硫化氢的脱除
        3.4.3 硫化氢吸收负荷对二氧化碳脱除的影响
        3.4.4 二氧化碳吸收负荷对硫化氢脱除的影响
        3.4.5 复合离子液体同步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基复合离子液体对酸性气体竞争性吸收
    4.1 前言
    4.2 实验思路及装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压力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影响
        4.3.2 温度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影响
        4.3.3 压力对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影响
        4.3.4 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影响
        4.3.5 硫化氢对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影响
        4.3.6 二氧化碳对硫化氢吸收速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基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3 分析测试仪器
    5.4 表征方法
        5.4.1 红外光谱
        5.4.2 电化学分析
        5.4.3 粘度分析
        5.4.4 热重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红外光谱分析
        5.5.2 电化学分析
        5.5.3 粘度分析
        5.5.4 热重分析
    5.6 离子液体脱硫过程
        5.6.1 硫化氢脱除过程
        5.6.2 脱硫过程中脱硫液性能的变化
        5.6.3 NHD对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的影响
    5.7 复合离子液体吸收硫化氢的动力学研究
        5.7.1 动力学模型分析及适用范围
        5.7.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7.3 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求值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烟道气中H2S与O2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的研究现状
        1.2.1 稠油开采
        1.2.2 硫化氢和硫单质的性质与危害
        1.2.3 硫化氢的测定
        1.2.4 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的现状
    1.3 分子模拟技术方法发展
        1.3.1 计算机模拟
        1.3.2 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方法
        1.3.3 量子化学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模拟方法与力场的选择
    2.1 引言
    2.2 分子模拟方法的选择
        2.2.1 分子力学方法
        2.2.2 分子动力学方法
        2.2.3 量子化学方法
        2.2.4 蒙特卡洛方法
    2.3 模块的简要介绍
    2.4 分子力场的选择
        2.4.1 COMPASS分子力场
        2.4.2 ReaxFF反应力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反应力场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模拟部分
        3.2.1 模拟方案
        3.2.2 模拟软件
        3.2.3 各个反应分子模型的构建
        3.2.4 烟道气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3.2.5 H_2S与 O_2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3.2.6 H2S和O2 相关反应的数据处理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3.3.1 H_2S和 O_2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3.3.2 反应因素对硫化氢氧化影响的研究
        3.3.3 H_2S与 O_2反应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量子化学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模拟部分
        4.2.1 初始位置的确定
        4.2.2 量子化学计算的流程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道气中硫化氢与氧气反应规律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烟道气相关反应的正交实验设计
        5.2.3 烟道气实验的配气与实验方案
        5.2.4 实验步骤
        5.2.5 烟道气实验数据的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_2S和 O_2相关反应实验的动力学参数
        5.3.2 实验反应因素对硫化氢氧化影响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安LNG装置原料气中重烃组分脱除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天然气的概述
        1.1.2 LNG概述
        1.1.3 重烃知识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LNG重烃脱除的研究现状
        1.3.1 LNG装置常用脱重烃方法
        1.3.2 天然气脱重烃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3.3 天然气脱重烃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1.4 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路线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广安LNG装置低温堵塞情况原因分析
    2.1 广安LNG装置低温堵塞现状
    2.2 堵塞原因分析
    2.3 解决堵塞的措施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烃堵塞影响因素研究
    3.1 重烃堵塞模拟研究
        3.1.1 模拟方法简介
        3.1.2 模拟结果分析
    3.2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LNG装置脱重烃吸附剂的筛选
    4.1 吸附相关知识
        4.1.1 吸附类型
        4.1.2 吸附测定方法
        4.1.3 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4.2 吸附剂的初步筛选
        4.2.1 吸附法表征孔结构
        4.2.2 吸附剂的表征
        4.2.3 C_5、C_8脱附性能测定
    4.3 脱重烃实验吸附剂选择
        4.3.1 实验方法介绍
        4.3.2 实验条件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安LNG装置实际天然气脱除重烃实验研究
    5.1 实验准备
        5.1.1 原料气
        5.1.2 吸附剂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方案
        5.2.2 实验条件
        5.2.3 实验结果记录(节选)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再生条件
        5.3.2 吸附条件
        5.3.3 循环实验
        5.3.4 全组分下的吸附
    5.4 产品气的组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工业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钛硅分子筛的天然气中微量硫化氢的脱除研究[D]. 祁博文.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2)
  • [2]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D]. 王开伟. 浙江大学, 2020(05)
  • [3]限域共晶溶剂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脱除硫化氢的研究[D]. 毛家明.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浓度酸性气体系H2S与CO2的选择性分离[D]. 高帅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D]. 黄岩. 山东大学, 2020(12)
  • [6]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含硫氨基酸的厌氧消化特性及抑制机理研究[D]. 胡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7]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测试方法与逸出规律[D]. 沈斯亮. 浙江大学, 2020
  • [8]离子液体对酸性气体脱硫脱碳研究[D]. 李智达.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烟道气中H2S与O2反应研究[D]. 郭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广安LNG装置原料气中重烃组分脱除技术及应用[D]. 秦硕瑾.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工业气体中硫化氢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