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时及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董明雪[1](2020)在《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观察电针与普通针刺法治疗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患者听阈水平及临床症候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差异比较,为临床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突发性耳聋提供一种治疗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肝胆火盛型突发性耳聋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分别给予电针和普通针刺法干预。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水平、中医各症候量化评分及分级结果、安全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耳聋程度与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不同耳聋程度与治疗效果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对照组患者则无相关性(P>0.05);结合愈显率,观察组对轻度患者疗效最佳,对重度聋、全聋患者最差;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中度聋患者疗效差异明显(P<0.01);3.听阈: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听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平均听阈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4.各症候量化评分及分级: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听力降低、耳鸣、耳闷、眩晕分级评分及主观感觉自评分、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显着(P<0.01);治疗后观察组在耳鸣、耳闷分级评分、主观感觉自评分、总评分方面以及耳聋程度量化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5.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均无晕针、周围神经损伤、血肿等事件发生。结论:电针治疗肝胆火盛型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特别是在改善中度聋患者方面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电针可降低患者听阈水平,能有效缓解各项中医临床症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赵阳阳[2](2019)在《痰瘀同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理论分析及临床观察两方面探讨痰瘀同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意义。形成痰瘀同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研究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深入探讨痰瘀形成的机理,痰瘀同源、痰瘀同治的理论基础,及痰瘀与突聋发病的关系。2.临床研究:将符合痰瘀互结型的突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化痰祛瘀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奥勃兰、欣可来口服,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麦普宁、申捷静脉给药),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电测听变化情况,以及耳鸣、耳胀闷感、头昏沉不适感等改善状况并记录,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听力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40.00%,对照组治愈率26.67%,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0.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的积分,治疗组的耳鸣、耳胀闷感、头昏沉不适感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瘀同治能显着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雪晴[3](2019)在《电针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电针联合西药组和西药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伴随症状(耳鸣、眩晕)的缓解情况以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来探讨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更加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电针联合西药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急性期(7天内)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进行冲击疗法(每次30mg,每日1次),配合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天晚上8点1次)和静脉滴注金纳多注射液(每次35mg,每日1次)、前列地尔注射液(每次10μ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取穴: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双侧颈夹脊(C2、C3、C4)、中渚、血海、太冲、足窍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测听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等观察指标,评价电针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其伴随症状(耳鸣、眩晕)改善的临床疗效,并选用SPSS22.0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经统计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在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平均听阈值方面均有疗效,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效果更显着。2.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在提高耳聋疗效方面均有效,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效果更显着;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眩晕情况均有改善,但是两组患者的伴随症状(耳鸣、眩晕)疗效经统计学比较不具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电针联合西药疗法与单纯西药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和眩晕,但两组疗法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都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况,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时疗效更为显着。结论:1.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效果更为显着。2.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平均听阈值,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效果更为显着。3.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都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伴随症状,两组疗法无显着性差异。4.电针联合西药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都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况,但电针联合西药疗法较单纯西药疗法改善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时疗效更为显着。
苑文佳[4](2019)在《颈部七线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颈部七线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与起效机理,为耳聋的针灸临床治疗寻找更佳的穴位处方,并为颈部七线法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4月—2019年2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的45例由突发性聋起病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颈部七线法组)25人,对照组(普通针刺组)20人。全部患者均常规口服弥可保(甲钴胺片),一次0.5mg,一日三次,连续服用6周。观察组(颈部七线法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颈部七线法针刺治疗配合红外线照射,于颈部的七条穴线上各取两穴为主穴,具体如下:第一线:督脉(项部后正中线),选取大椎、风府穴;第二、三线:双侧颈夹脊线(项后正中线旁开0.5寸),选取3、4颈夹脊穴;第四、五线:双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斜方肌项部隆起处),选取风池与供血穴(风池穴下1.5寸)连线中点水平与斜方肌项部隆起的交点处和其下1.5寸穴;第六、七线:双侧足少阳胆经(风池下行纵线),选取风池、供血穴。局部配合患侧翳风、听宫穴;风邪外犯者加外关、合谷;肝火上炎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丘墟;气滞血瘀者加气海、血海;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气海。所有穴位均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法治疗,参照教材相关内容,主穴选取听宫(患侧)、翳风(患侧)、中渚(双侧)、侠溪(双侧)、行间(双侧)、足窍阴(双侧)穴,辨证配穴及针刺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隔日针刺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6周。两组受试者均在6周治疗前后行纯音听阈测试进行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与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二者含量的变化,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受试者耳伴随症状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的差异,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受试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1.颈部七线法可以显着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水平(P<0.05),其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针刺(P<0.05),且观察组年龄小于40岁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损失程度明显小于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P<0.05),说明在同样的治疗周期内颈部七线法对于听力水平的提高更为显着,尤其对于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疗效更佳;2.颈部七线法组和普通针刺组两组治疗后的ET、NO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尚不能说明颈部七线法治疗由突发性聋起病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以改善内耳供血而起效;3.颈部七线法与普通针刺均可以显着降低耳聋患者对于耳鸣、耳堵塞感的评分(P<0.05),同时可以显着改善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等伴随症状(P<0.05),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颈部七线法与普通针刺均能够明显降低耳聋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P<0.05),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结论颈部七线法能够显着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水平,对年轻患者的疗效更佳,同时可以减轻耳鸣、耳堵塞感,并显着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及焦虑状态,操作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但对于其治疗由突发性聋起病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起效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马婷婷[5](2019)在《葛根素对顺铂诱导小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顺铂诱导小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顺铂所致耳聋提供新思路。方法1、在体实验100只成年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顺铂组、顺铂+葛根素组和葛根素组(n=25只)。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5mg/kg/d,连续5d;葛根素组腹腔注射葛根素200mg/kg/d,连续14d;顺铂+葛根素组先提前腹腔注射葛根素200mg/kg/d,连续9d,在第10d同时腹腔注射顺铂4.5mg/kg/d,连续5d;对照组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和耳蜗毛细胞计数,观察小鼠用药前后的听力变化和毛细胞损伤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等技术检测耳蜗内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Orai1、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1,TRPV1)、钙蛋白酶2(calpain2)的表达。2、离体实验取新生3d BALB/c小鼠耳蜗基底膜,于无血清的新鲜培养基中常规培养24h后,弃去原培养基。将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新鲜无血清培养基2ml;顺铂组给予含有顺铂(16μg/ml)的新鲜无血清培养基2ml;顺铂+葛根素组提前给予10-6M葛根素无血清新鲜培养基培养30min后,加入顺铂(16μg/ml)至2ml;葛根素组给予10-6M葛根素无血清新鲜培养基2ml;各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24h。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和罗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isothiocyanate,TRITC)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变化,并统计各组毛细胞数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耳蜗毛细胞内STIM1和Orai1蛋白的表达;采用Ca2+荧光探针Fluo-4 AM负载入毛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各组耳蜗毛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结果1.连续给药后,顺铂组ABR阈移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1);顺铂+葛根素组ABR阈移与顺铂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葛根素组ABR阈移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体小鼠耳蜗和离体培养基底膜的毛细胞计数结果均显示,顺铂组外毛细胞缺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大(P<0.01);与顺铂组相比,在体实验中顺铂+葛根素组耳蜗基底膜的底回和中回的外毛细胞缺失率明显减少(P<0.01);离体实验中顺铂+葛根素组与顺铂组相比,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缺失均显着减少(P<0.01);对照组与葛根素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3.细胞内Ca2+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顺铂组耳蜗毛细胞内的C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顺铂+葛根素组耳蜗毛细胞内Ca2+水平与顺铂组相比显着减弱(P<0.01);对照组与葛根素组相比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顺铂组STIM1和Orai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顺铂+葛根素组STIM1和Orai1的mRNA水平与顺铂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0.01);葛根素组的STIM1和Orai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5.免疫荧光铺片结果表明,顺铂组STIM1、Orai1的阳性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强(P<0.01);顺铂+葛根素组STIM1、Orai1的阳性反应与顺铂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对照组与葛根素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6.在体与离体实验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顺铂组的STIM1、Orai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P<0.01);顺铂+葛根素组的蛋白表达与顺铂组相比明显减弱(P<0.05);葛根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并无明显变化(P>0.05)。7.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顺铂组TRPV1和calpain2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顺铂+葛根素组与顺铂组相比阳性表达明显减弱(P<0.01);而对照组与葛根素组的荧光强度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减少STIM1、Orai1、TRPV1和calpain2蛋白表达,抑制耳蜗细胞发生钙超载,从而有效防护顺铂所致小鼠听功能受损。
王翠[6](2018)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进行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每次10 BU,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两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将0.4 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纯音听阈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巴曲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
李羴[7](2018)在《宣伟军教授治聋经验探析及其验方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感音神经性聋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许多方面尚未明了,治疗尤为棘手。宣伟军教授以肝脾肾瘀立论,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常获疗效,经验颇丰。本课题旨在通过跟师学习,感悟体会,或整理医案,分析和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同时,建立在体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动物模型,应用宣伟军教授临床治聋验方之一“聪耳通窍剂”作为研究药物,通过对动物听力学、耳蜗毛细胞形态学以及分子水平机制研究,观察中药聪耳通窍剂干预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聋影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阐明以肝脾肾瘀立论治疗耳聋理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中药干预庆大霉素肾毒性损害作用研究,探讨其护肾与护耳的关系,揭示传统中医“肾主耳”理论科学实质。方法:总结和分析宣伟军教授临床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病案,探索其临证思路及辨证方法,以及遣方用药的特点与规律。选择健康成年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和中药+GM组,每组动物20只。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不施加任何药物;GM对照组按200mg/kg·d剂量,每天分两次连续注射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中药+GM组按3.994g/kg·d剂量(1/2人工灌服,1/2自动饮用),预先服用聪耳通窍剂10天,然后在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开始每天注射同等剂量GM,连续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但各组用于听力检测的动物于第9天终止。其中每组6只动物应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检测动物的5天、7天、9天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每组6只动物应用RT-PCR检测耳蜗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另外每组8只动物耳蜗应用铺片技术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观查或计数毛细胞,其血清应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尿素氮(BUN)与肌酐(Cr)含量,判断对肾功能影响,肾组织切片则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变化情况。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比对。结果:宣伟军教授在临床以肝脾肾瘀立论,辨证分型治疗某些被认为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仍具有肯定疗效。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动物实验听力学结果,GM对照组第5、7、9天的ABR听力阈值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G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中第9天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11天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各回内、外毛细胞健康完整,排列有序。GM对照组外毛细胞破坏程度严重,内毛细胞基本不受影响,中药+GM组外毛细胞破坏较轻,内毛细胞完整。GM对照组各回可数外毛细胞与中药+GM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底回与顶回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耳蜗SOD1含量检测显示,无论正常对照组,或GM对照组,与中药+G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第11天肾功能检查,GM对照组尿素氮、肌酐与其他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肾组织形态学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M对照组肾组织破坏程度严重,中药+GM组则破坏极轻。结论: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庆大霉素主要破坏耳蜗外毛细胞,而对内毛细胞未见明显损害,对耳蜗底回破坏明显高于顶回。聪耳通窍剂具有显着保护豚鼠庆大霉素致外毛细胞损害、耳毒性聋和肾毒性损害作用,其通过对机体SOD高表达,清除氧自由基,缓解活性氧对细胞的应激损害,是其药效重要机制之一,而其护肾,促进GM排泄,减轻GM耳毒性则是其另一个重要作用机制,揭示传统中医肾主耳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从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和验证了宣伟军教授以肝脾肾瘀立论,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科学根据和意义,其以肝脾肾瘀为主,辨证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王政林,蔡克万,刘文婷,李哲,郑家坤[8](2018)在《葛根素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钠、补充神经营养和补充维生素的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250,500,1 000,2 000,3 000,4 000 Hz范围的听力阈值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全血高切黏度(HS)、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ET)、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葛根素联合神经节苷脂钠较单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促进听力恢复。
李羴,王瑜,邱丹韫,宣伟军[9](2017)在《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突发性耳聋又称突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伴耳鸣,有的甚至出现眩晕[1]。该病属于临床常见和多发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业界一直以来均认为,若失治误治,延误日久,则可转为不治之病。目前对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也无特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该疾病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课题,现笔者将近几年来中西医治疗
刘天奇[10](2017)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索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传统取穴治疗突发性耳聋分别与单纯针刺颈夹脊穴以及单纯针刺传统取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相比较的疗效差异,进而进行分析,对三种针刺选穴方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定,选出疗效最优者。研究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治疗组针刺传统取穴及经夹脊穴,对照组一针刺传统取穴,对照组二针刺颈夹脊穴。以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后以纯音听力测试结果判定疗效,并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一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经秩和检验验,Z=-2.049,P=0.040,P<0.05,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二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经秩和检验验,Z=-3.837,P=0.00,P<0.05,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一与对照组二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经秩和检验验,Z=-2.117,P=0.034,P<0.05,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突发性耳聋均有疗效,治疗组的有效率最高,与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最优方案。结论:三组治疗方法均有疗效,对照组一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二,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
二、凯时及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凯时及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与样本量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观察组患者耳聋程度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
3.4 对照组患者耳聋程度与疗效相关性分析 |
3.5 两组不同耳聋程度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3.6 两组患者平均听阈比较 |
3.7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量化评分情况比较 |
3.8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量化评分情况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量化评分情况比较 |
3.10 两组患者治疗后耳聋量化分级情况比较 |
3.11 安全性结果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
1.1 病名的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试验结果分析 |
4 疗效机理探讨 |
4.1 穴位作用 |
4.2 电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痰瘀同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痰瘀同源与痰瘀同治 |
1.1. 痰瘀同源的理论基础 |
1.2. 痰瘀同治的理论基础 |
1.3. 痰瘀同治法的临床应用 |
2. 暴聋与痰瘀的关系 |
2.1. 脏腑经络失常是暴聋发病的基础 |
2.2. 脏腑气机失常是痰瘀生成的基础 |
2.3. 痰瘀互结是暴聋的发病机制之一 |
2.4. 痰瘀同治是暴聋的治疗原则之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听力损失程度及耳鸣严重程度评定 |
1.6. 疗效评定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临床分析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 疗效分析 |
3. 结论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突聋的认识 |
1.1. 古代中医家对突聋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家对突聋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突聋的认识 |
3. 痰瘀同治治疗突聋的立法依据 |
4. 化痰祛瘀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1. 方药分析 |
4.2. 现代药理研究 |
5. 西药治疗的意义 |
6. 临床疗效分析 |
7. 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 |
(3)电针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级标准 |
1.4 试验设备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针具和电针仪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项目 |
2.5 技术路线 |
2.6 安全性评价的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分析 |
3.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辩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概况 |
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定义及分类 |
2.2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 |
2.3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概况 |
3 理论依据 |
3.1 选择证型的依据 |
3.2 选穴依据 |
3.3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 |
3.4 选用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论基础 |
3.5 选用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论研究 |
3.6 电针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探讨 |
4 疗效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耳聋初筛调查问卷 |
附录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致谢 |
(4)颈部七线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中医对耳聋的认识 |
1.1 耳的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对耳聋的认识 |
2.1 耳部解剖 |
2.2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 |
2.3 治疗方法 |
3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及剔除标准 |
1.7 听力曲线分型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实验用品及设备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3 ET、NO含量比较 |
3.4 耳部及伴随症状评分比较 |
3.5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 |
4 讨论 |
4.1 颈部七线法的理论依据 |
4.2 血ET、NO的来源及相关作用机制 |
4.3 颈部七线法对耳部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的疗效 |
4.4 颈部七线法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葛根素对顺铂诱导小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标准与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2.2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 |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
2.4 两组纯音听阈值对比 |
3 讨论 |
(7)宣伟军教授治聋经验探析及其验方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病机 |
2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中医治疗 |
2.1 中医辨证治疗 |
2.2 中医综合治疗 |
2.3 中成药治疗 |
3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西医治疗 |
3.1 激素治疗 |
3.2 营养神经治疗 |
3.3 抗氧化剂治疗 |
3.4 星状神经节阻滞 |
3.5 高压氧治疗 |
第二部分 宣伟军教授治聋学术思想初步探析 |
1 宣伟军教授简介 |
2 辨证思路 |
3 辨证分型 |
4 遣方用药特点 |
5.验案举例 |
5.1 肝郁血瘀,肾精不足型 |
5.2 肝郁脾虚,痰凝血瘀型 |
5.3 脾肾不足,痰湿瘀阻型 |
第三部分 聪耳通窍剂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材料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药品及剂量 |
3.3 试剂及仪器 |
4 研究方法 |
4.1 动物分组 |
4.2 豚鼠脑干诱发电位听力检测 |
4.3 耳蜗铺片的制作及观察 |
4.4 采用RT-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 |
4.5 肾功能检测 |
4.6 肾组织病理切片及形态学观察 |
4.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豚鼠脑干诱发电位听力检测结果 |
5.2 豚鼠耳蜗铺片观察及毛细胞计数结果 |
5.3 耳蜗SOD1含量测试结果 |
5.4 肾功能检查结果 |
5.5 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
6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葛根素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9)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疗 |
1.1 汤剂内服 |
1.2 针灸治疗 |
1.3 中医综合治疗 |
1.4 中成药治疗 |
2 西医治疗 |
2.1 激素治疗 |
2.2 营养神经治疗 |
2.3 抗氧化剂治疗 |
2.4 星状神经节阻滞 |
2.5高压氧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结语 |
(10)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西医学研究 |
1.1.微循环障碍 |
1.2.治疗研究 |
2.中医研究 |
2.1.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
2.2.中医中药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分组方法 |
2.2.治疗方案 |
3.一般资料 |
4.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选题意义 |
2.选穴依据 |
3.疗效分析 |
4.问题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凯时及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肝胆火盛型)临床疗效观察[D]. 董明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痰瘀同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赵阳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电针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杨雪晴.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颈部七线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D]. 苑文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葛根素对顺铂诱导小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研究[D]. 马婷婷.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6]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翠. 药物评价研究, 2018(11)
- [7]宣伟军教授治聋经验探析及其验方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聋实验研究[D]. 李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葛根素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王政林,蔡克万,刘文婷,李哲,郑家坤. 中国药业, 2018(09)
- [9]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 李羴,王瑜,邱丹韫,宣伟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 [10]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刘天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