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学考试作弊的心理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政强[1](2019)在《推动自学考试安全实施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自学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公平公正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考试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标准要求高,关系考试的安全,影响面大。如果考试安全保密出现问题,不仅损害国家考试声誉,也直接侵害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由于自学考试组织管理规范,考试总体平稳顺利,考风考纪有明显好转,这得益于考试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学考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引起重视。该文从考试招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针对自考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提出一些改进思路。
颜利兴[2](2018)在《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困境和对策研究 ——以多元治理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8月,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和代替考试罪。考试作弊自古有之,但列入刑事处罚的考试作弊犯罪与一般考试作弊违规有较大差异。将考试作弊纳入司法惩治是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一大创新,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反映了打击此类犯罪的国家意志,凸显全方位治理考试作弊犯罪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考试作弊犯罪入刑时间短,目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二个层面:第一,考试作弊司法惩处的法理研究,集中于对考试作弊犯罪在心理、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分析;第二,对策性研究,主要聚焦诚信机制构建和考试作弊公共危机应对等。整体而言,大多缺乏对考试作弊犯罪“多元主体共治”的相关研究。实际上,考试作弊犯罪涉及多个国家考试,犯罪原因复杂化,犯罪主体多元化;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不仅要注重惩处,更要注重犯罪预防。在构建考试作弊犯罪惩处和预防体系中,加强惩教机制建设固然重要,但在健全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公众协同参与的作用,才能形成完善的治理新格局,实现对考试作弊犯罪的全方位治理。多元治理理论是新公共管理发展中,探讨政府更公平且有效地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理论。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包办”所有公共事务,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多元治理理论为考试作弊犯罪的全方位治理带来两点启示:一是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协同治理“立体化”程度高;二是多元主体深度互动,协同治理“精准化”程度高。本文以多元治理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多元治理理论对考试作弊犯罪治理的适用性;结合考试作弊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当前考试作弊犯罪的五大特征,同时探讨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现实困境,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多元治理理论为视角,探讨考试作弊犯罪的多元治理路径和对策,分析政府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共建共治的机制建设。当然,本文对“多元主体”互动性的分析还有待提升。应该看到,考试作弊入刑只是依法治理的起点,要实现“惩处和预防相结合”的全方位、有效治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是必然路径。
张英文[3](2017)在《考风考纪建设与自学考试质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讨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自学考试考风考纪建设的方法。
陈光胜[4](2015)在《关于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自学考试违纪舞弊作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学考试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从自考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危害等方面提出了要清除违纪舞弊的"土壤",必须培养和树立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和社会环境,减少自学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确保国家考试的公平公正,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
林杰,胡浩[5](2015)在《在自学考试中应用笔迹识别技术防范作弊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复杂而严峻的考试安全形势使得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巨大挑战。自学考试由于考试性质、生源特点、专业规模等原因,使其组织管理工作呈现组考压力相对较大、集体管理难度较大、替考作弊危害更为严重等特殊性,也使其面临的安全形势更为恶劣。因此,在自学考试组考工作中引入相关技术手段,建立考前、考中"人防"与考后"技防"相结合的身份识别与管控体系十分必要。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笔迹识别技术具有可采集性高、可回溯性高、拒识率低、经济投入低等优势,是目前最适合自学考试特点的身份识别技术,其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日臻成熟也为防范和震慑自学考试替考作弊行为提供了可靠保障。
王锋[6](2014)在《浅谈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析自学考试的考风考纪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导致考试不正之风的原因,提出改善考风的对策是事关自学考试质量和声誉的重大问题,也是为了维护自学考试的严肃性与公正性的必要举措。本文先分析了当前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现状,并分析了相关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严格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陈立群[7](2014)在《在校生自学考试作弊现象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虽然我国的自学考试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现象.在校生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即是其一,这严重影响了自学考试的质量.本文拟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对在校生自学考试的作弊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一、作弊现象客观原因分析1.近年来,由于自学考试门槛低,考生数量大量增加,与此相对的,却是有效教学资源匮乏,不像全日制院校,有教师能很好指导和督促每个学生的学习.因此,自考类学生厌学弃学
谈传生,丁丹[8](2013)在《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具体表现,分别从考生自身、考试管理、社会影响等三个角度对自学考试考风考纪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管理防范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薛涛,窦琳琳[9](2012)在《现代技术手段在自学考试“专本衔接”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利用人们熟悉又频繁使用的网站、QQ群、飞信群、微信群、电子信箱及其他现代技术手段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日常管理,完善学生的档案管理,并有效地防止学生作弊,这都使得自学考试"专本衔接"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巨大进步。
陈国平,李跃,魏礼飞[10](2012)在《新时期自考考风考纪建设的探讨——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及原因分析,用武汉市采取的实际举措,提出了新时期加强高自考考风考纪建设的对策。
二、自学考试作弊的心理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学考试作弊的心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自学考试安全实施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学考试组织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
1.1 考前 |
1.1.1 层层落实考试安全责任 |
1.1.2 严格命题工作管理 |
1.1.3 开展全履盖式考务培训 |
1.1.4 强化试卷运送、保管等关键环节管理 |
1.1.5 实施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 |
1.1.6 实行考前监督检查, 及时排查问题堵塞漏洞 |
1.2 考中 |
1.2.1 标准化考点施考, 核对考生信息, 收缴考试违禁物品 |
1.2.2 采集考生笔迹信息, 打击替考等考试违规作弊行为 |
1.2.3 启动无线电干扰车, 干扰作弊无线电信号 |
1.3 考后 |
1.3.1 处理考场违纪行为 |
1.3.2 问责 |
1.3.3 评卷 |
1.3.4 毕业审核 |
2 当前自学考试安全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 |
2.1“助考”犯罪团伙活动隐蔽化 |
2.2 自学考试业务环节上仍然存在风险点和安全隐患 |
2.3 考场管理不到位的风险 |
2.4 自学考试面临的舆论风险 |
3 推动自学考试安全实施的对象 |
3.1 进一步抓好多部门联动机制, 齐抓共管打击“助考”犯罪团伙 |
3.2 发挥国家标准化考场的优势, 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制度 |
3.3 密切关注舆论, 主动发声占领舆论的主阵地 |
3.4 加大考生毕业审核信息化管理水平 |
(2)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困境和对策研究 ——以多元治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
一、研究的路径 |
二、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及述评 |
(一) 美国的实践研究 |
(二) 新加坡的实践研究 |
二、国内研究及述评 |
(一) 考试作弊原因研究 |
(二) 考试作弊犯罪惩治研究 |
第二章 考试作弊犯罪与多元治理理论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和内涵 |
一、考试作弊犯罪的概念和内涵 |
(一) 考试作弊犯罪的概念 |
(二) 考试作弊犯罪司法治理的沿革 |
(三) 考试作弊违规与犯罪的界线 |
二、多元治理的概念和内涵 |
(一) 多元治理的概念 |
(二) 多元治理的内涵 |
第二节 多元治理理论研究考试作弊犯罪的合理性 |
一、考试作弊犯罪的“公共性特征” |
(一) 违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二) 破坏考试制度社会公信力 |
(三) 破坏有效竞争的公共秩序 |
(四) 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 |
二、多元治理理论分析考试作弊犯罪的适用性 |
(一) 国家考试是准公共产品 |
(二) 司法惩治不是唯一手段 |
(三) 考试作弊犯罪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 |
第三章 案例分析:考试作弊犯罪现状及治理困境 |
第一节 案情介绍及特征分析 |
一、案情介绍 |
(一) 2015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作弊案 |
(二) 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替考案 |
(三) 2016年国家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作弊案 |
二、考试作弊犯罪的特征 |
(一) 运作组织化、专业化 |
(二) 手段科技化、网络化 |
(三) 犯罪主体高学历化 |
(四) 教育机构参与犯罪 |
(五) 考务人员监守自盗 |
第二节 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现状及困境 |
一、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现状 |
(一) 司法治理为主 |
(二) 慎刑与行政禁令疏堵结合 |
(三) 诚信教育和考务监管为主的预防机制 |
二、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困境及其原因 |
(一) 考试作弊犯罪治理困境 |
(二) 考试作弊犯罪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多元治理视角下考试作弊犯罪治理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优化行政主体的主导性路径 |
一、完善行政管理提升治理效果 |
(一) 强化考务组织和管理 |
(二) 重视犯罪后的社会修复 |
二、加强机制创新提升预防效果 |
(一) 夯实诚信机制 |
(二) 改进考试机制 |
第二节 拓宽其他主体参与治理的路径 |
一、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作用 |
(一) 志愿组织积极参与犯罪预防 |
(二) 推进行业协会自律监督 |
(三) 社会组织监督政府治理 |
二、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 |
(一) 强化公民责任意识,拓展参与渠道 |
(二) 树立诚信考试观念,自觉抵制考试作弊犯罪 |
三、建立协作平台,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新格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考风考纪建设与自学考试质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目前存在的问题 |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3 提高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
3.1 加大自学考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的力度 |
3.2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
3.3 提高考试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
3.4 考试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 |
3.5 使用标准化考场, 严防高科技手段作弊 |
(4)关于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有所下降原因分析 |
(一) 考试违纪舞弊成风 |
(二) 考试专 (兼) 职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 |
(三) 社会助学机构管理“失控” |
(四) 社会诚信教育的缺失 |
(五) 国家考试专门法的缺失 |
(六) 国家考试制度顶层设计缺陷 |
二、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建设对策分析 |
(一) 呼吁国家尽快制订并出台《考试法》 |
(二) 要不断规范考试程序,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
(三) 要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 |
(四) 建立国家考试的社会诚信体系 |
(5)在自学考试中应用笔迹识别技术防范作弊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自学考试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
2.1 组考压力相对较大 |
2.2 对自考生采取集体管理难度较大 |
2.3 自考作弊行为中替考的危害性最大 |
3在自学考试中应用笔迹识别技术防范作弊的必要性 |
4在自学考试中应用笔迹识别技术防范作弊的可行性 |
4.1 笔迹识别技术的优势 |
4.1.1 可采集性高 |
4.1.2 可回溯性高 |
4.1.3 拒识率低 |
4.1.4 经济投入低 |
4.2 笔迹图像信息的采集具有大量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
4.2.1 图像扫描层面 |
4.2.2 图像切割层面 |
4.2.3 图像存储层面 |
4.3 笔迹图像信息的识别具有日趋成熟的技术支撑 |
5结语 |
(6)浅谈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现状及原因 |
(一) 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现状 |
1. 传统作弊手段仍是主流 |
2. 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穷 |
3. 参与自学考试作弊的人群在日益扩大 |
(二) 原因分析 |
1. 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 |
2. 社会对自学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 |
3. 生源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
二、严格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
(一) 提高全社会对自学考试重要性的认识 |
(二) 大力规范自学考试管理 |
(三) 采用高科技手段, 为自学考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8)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学考试考风考纪存在的问题 |
(一) 传统作弊现象日益增多 |
(二) 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尽 |
(三) 参与作弊人群日益扩大 |
二、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产生的原因 |
(一) 考生自身原因 |
1. 部分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 |
2. 部分考生考试的动机不纯。 |
3. 部分考生道德滑坡、是非观念淡化。 |
(二) 自学考试管理的不到位 |
1. 考试主管部门及主考单位的重视程度不足。 |
2. 对考试违纪人员的惩处不得力。 |
3. 技术防控措施不到位。 |
(三) 社会的负面影响 |
1. 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的影响。 |
2. 社会诚信缺失的影响。 |
3. 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 |
4. 社会黑暗产业链的影响。 |
三、改善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的对策 |
(一) 提高对自学考试重要性的认识 |
(二) 加强对自学考试考纪考风的宣传教育力度 |
(三) 进一步规范自学考试管理 |
(四) 加大对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 |
(10)新时期自考考风考纪建设的探讨——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考考风考纪存在的问题 |
1. 夹带现象愈演愈烈。 |
2. 代考现象时有发生。 |
3. 科技作弊时常翻新。 |
4. 个别考生严重违纪。 |
5. 非法中介参与作弊。 |
6. 办考单位管理不严。 |
二、考风考纪问题原因分析 |
1. 重视不够, 风气不正。 |
2. 觉悟不高, 管理松懈。 |
3. 基础太差, 考风不正。 |
4. 利益驱使, 忽视质量。 |
5. 违纪处罚, 缺乏力度。 |
6. 专业不对, 学非所用。 |
7. 考试规模, 过大过小。 |
8. 助学办考, 放松管理。 |
9. 有害信息, 扰乱秩序。 |
三、严肃考风考纪之措施 |
1. 加强报考源头管理, 严把考生报名入口 |
2. 采取严密管理措施, 确保试卷保密安全 |
3. 坚持考点设置原则, 严格考场条件标准 |
4. 严格挑选监考人员, 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
5. 加强考试过程管理, 严格考务通报制度 |
6. 根据高校办考特点, 加强组考个性管理 |
7. 加强考试巡视监督, 不断提高组考质量 |
8. 加强薄弱考点督查, 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
9. 加强助学单位管理, 强化配合责任意识 |
1 0. 积极防范各种作弊, 考前举报严密防控 |
1 1. 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即时公示警示考生。 |
四、考风考纪建设对策与探讨 |
1. 端正办考思想, 提高考风认识 |
2. 努力争取领导, 强化政府行为 |
3. 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制度建设 |
4. 依法依规治考, 加大处罚力度 |
5. 规范社会助学, 实行标本兼治 |
6. 推行网上报名, 杜绝一生多证 |
7. 高校助学考点, 实行教考分离 |
8. 多方努力合作, 严防科技作弊 |
9. 面对现实状况, 积极改革创新 |
1 0. 实行奖惩制度, 加强诚信教育 |
1 1. 加快标准建设, 实现远程监控 |
1 2. 推广网络助学, 提高考试通过率 |
四、自学考试作弊的心理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自学考试安全实施的几点思考[J]. 谢政强. 海峡科学, 2019(01)
- [2]考试作弊犯罪的治理困境和对策研究 ——以多元治理为视角[D]. 颜利兴.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3]考风考纪建设与自学考试质量关系研究[J]. 张英文. 黑龙江科学, 2017(15)
- [4]关于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的思考[J]. 陈光胜.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05)
- [5]在自学考试中应用笔迹识别技术防范作弊的可行性研究[J]. 林杰,胡浩. 中国考试, 2015(04)
- [6]浅谈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J]. 王锋. 学周刊, 2014(34)
- [7]在校生自学考试作弊现象探析[J]. 陈立群. 基础教育论坛, 2014(04)
- [8]自学考试考风考纪现状问题及对策[J]. 谈传生,丁丹. 继续教育研究, 2013(01)
- [9]现代技术手段在自学考试“专本衔接”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薛涛,窦琳琳. 学理论, 2012(31)
- [10]新时期自考考风考纪建设的探讨——以武汉市为例[J]. 陈国平,李跃,魏礼飞. 湖北招生考试, 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