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万佳[1](2020)在《Bruton酪氨酸激酶在烧伤脓毒症小鼠肠损伤中的作用》文中提出一、背景脓毒症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之一,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由于宿主免疫反应失衡,机体试图消除侵袭性微生物,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继续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严重烧伤患者由于广泛坏死组织的存在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使机体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多,从而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同时也造成脏器的损伤,脓毒症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最常见死亡原因。二、目的观察Bruton酪氨酸蛋白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在烧伤脓毒症小鼠肠组织中的活化情况,并采用Btk特异性抑制剂(LFM-A13)进行干预,探讨Btk信号通路在烧伤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三、方法实验将8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8只,烫伤组(BURN组)8只,烫伤+LPS组即烧伤脓毒症组(SEP组)32只,烫伤+LPS+Btk特异性抑制剂(LFM-A13)组32只。均予以备皮,麻醉。BURN组,SEP组以及LFM-A13组小鼠的背部用水浴(100℃)恒温持续接触15s,计算烫伤面积10%TBSAⅢ度;通过腹腔注射LPS10mg/kg,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LFM-A13组在烫伤后立即于腹腔注射LFM-A13(10mg/kg BW)。SHAM组麻醉后处死,BURN组烫伤后24h处死,SEP组及LFM-A13组分别于0h、8h、12h和24h后处死,每个时相点均为8只动物。小鼠处死后,迅速将小肠组织取出并于液氮冻存,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组织Btk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评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小肠组织中IL-4、IL-6和TNF-α水平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四、结果Western结果显示,假手术(SHAM)组和10%TBSAⅢ度烫伤(BURN)组小鼠肠组织中Btk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而10%TBSAⅢ度烫伤+LPS诱导的烧伤脓毒症(SEP)组小鼠肠组织中的Btk蛋白在不同的时间点(0h、8h、12h、24h)的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变化,即Btk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组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同法进一步检测各组小鼠肠组织中phospho-Btk(磷酸化Bt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HAM组及BURN组小鼠肠组织p-Btk蛋白表达水平亦较少,而SEP组的p-Btk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在12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SEP组24h较12h的肠组织p-Btk蛋白表达亦略有下降。烫伤+LPS+Btk特异性抑制剂(LFM-A13)小鼠肠组织中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该组p-Btk蛋白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在12h达到高峰,24h较12h的肠组织p-Btk蛋白的表达略有下降。与SEP组相比,除了0h外,在相应时间点(8h、12h、24h)的p-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另外,小鼠肠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结果可见,10%TBSAⅢ度(BURN)组与SHAM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可见腺体排列紧密,上皮细胞成柱状排列整齐,可见丰富的杯状细胞,而有LPS诱导的烧伤脓毒症(SEP)组则有明显病理改变,可见肠上皮变薄,水肿明显,部分腺体萎缩以及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且随着时间点往前推移其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而LFM-A13组HE染色结果也可除0h时间点外,看出相应时间点病理学改变均较相应的SEP组轻。我们还采用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凋亡指数,假手术(SHAM)组肠组织的切片视野中基本未见已凋亡细胞;烫伤(BURN)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烧伤脓毒症(SEP)可见较多凋亡细胞,且随着时间点的推移凋亡细胞继续增加。LFM-A13组与SEP组相应时间点相比棕色颗粒即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I)显着下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及肠组织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4,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a表达水平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烧伤脓毒症(SEP)组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而LFM-A13组与SEP组相比,除了烧伤后0h之外,其余相对的应时间点的血清中炎性指标的水平均显着降低。同样,实验结果证实,在肠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与其在血清中的水平表达变化基本一致。同样,SEP组肠组织MPO活性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与SEP组相比,除了烧伤后0h不具有显着差异之外,LFM-A13组其余相对的应时间点的肠组织MPO活性均显着降低。五、结论Btk信号通路介导了机体抗炎性细胞因子IL-4,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a的产生,参与肠道氧化应激,介导肠道细胞凋亡,在烧伤脓毒症肠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张少华[2](2020)在《烧伤脓毒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病案资料,探讨各凝血指标变化与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病例选自于2016年6月2018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收治的年龄18-50周岁并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及血常规的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共110例,以下两部分通过各自入选标准从中选取。1.烧伤脓毒症患者各凝血指标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将110例符合病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单纯感染组44例、脓毒症组36例、脓毒性休克组30例,记录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总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有无合并吸入性损伤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确诊第1、3、5天的血清指标(PLT、APTT、PT、FIB、D-二聚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2.烧伤脓毒症患者各凝血指标变化对患者预后的意义将64例符合病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9例、死亡组2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总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有无合并吸入性损伤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确诊第1、3、5天的血清指标(PLT、APTT、PT、FIB、D-二聚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烧伤脓毒症患者各凝血指标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确诊第1天时,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PL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APTT、PT较对照组延长;D-二聚体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1天PLT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51,p<0.05),FIB值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其余指标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第1天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PT、FIB、D-二聚体均对烧伤脓毒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1)。其中,D-二聚体的预测意义最大。确诊第3天时,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PL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APTT、PT较对照组延长;FIB、D-二聚体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3天的PLT值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68,p<0.05),其余指标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第3天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PT、FIB、D-二聚体均对烧伤脓毒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1)。其中,D-二聚体的预测意义最大。确诊第5天时,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PL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APTT、PT较对照组延长;FIB、D-二聚体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5天的PLT值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68,p<0.05),其余指标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第5天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PT、FIB、D-二聚体均对烧伤脓毒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1)。其中,D-二聚体的预测意义最大。2.烧伤脓毒症患者各凝血指标变化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确诊第1天时,死亡组的PLT值低于存活组,D-二聚体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确诊24小时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1天的PLT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其余指标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第1天各指标行ROC曲线显示:除PLT外,其余指标均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的预测意义最大。确诊第3天时,死亡组的PLT值低于存活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3天的PLT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除PT、FIB值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以外,其余指标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第3天各指标行ROC曲线显示:除PLT外,其余指标均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5)。其中,APTT的预测意义最大。确诊第5天时,死亡组的PLT值低于存活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确诊第5天的PLT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其余指标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对第5天各指标行ROC曲线显示:除PLT外,其余指标均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的预测意义最大。结论1.PLT、APTT、PT、FIB及D-二聚体与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D-二聚体对烧伤脓毒症的发生有重要的预测意义。2.PLT、APTT、PT、FIB及D-二聚体与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APTT、D-二聚体可作为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虽然烧伤脓毒症患者可有PLT值降低,但其预测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不大。3.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与烧伤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孟承颖[3](2020)在《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连续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及GEF-H1/Rho A信号通路在血液滤过中对脓毒症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1、根据临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标准(2.1.1),收集脓毒症患者血清,并进行连续血液滤过处理。应用浓度为10%的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干预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0h、2h、4h、6h、8h,然后采用细胞单层细胞阻抗性实验和通透性实验比较分析滤过前后血清对细胞阻抗性和通透性的影响;2、应用浓度为10%的滤过前后血清干预PVECs24h,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ICAM-1和VCAM-1的m 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3、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滤过前后血清中GEF-H1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分析;4、构建GEF-H1干扰载体,使用脂质体3000(Lipofectamine 3000)进行细胞转染24h,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EF-H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载体进行稳转细胞株筛选。应用浓度为1.0μg/m L嘌呤霉素筛选5周,构建GEH-H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sh RNA-GEF-H1)。同时,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sh RNA),并进行细胞阻抗性及通透性检测以及统计分析;5、构建GEF-H1过表达载体并进行细胞转染,然后应用浓度为200μg/m L的G418筛选6周,构建GEH-H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pc DNA-GEF-H1)。同时,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pc DNA),并检测两组细胞阻抗性及通透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细胞阻抗性实验分别检测0h、2h、4h、6h、8h两组细胞的跨细胞电阻,与连续血液滤过前血清干预组相比,连续血液滤过后血清干预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阻抗性不断升高,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二者在6h和8h具有显着性差异(F=3.498,P<0.01;F=2.671,P<0.001);同时,细胞通透性实验分别检测0h、2h、4h、6h、8h两组细胞的细胞通透率,与滤过前血清干预组相比,滤过后血清干预组肺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率不断降低,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二者在6h和8h具有显着性差异(F=10.150,P<0.01;F=7.465,P<0.001)(2)与连续血液滤过前血清相比,连续血液滤过后的血清中ICAM-1及VCAM-1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F=1.755,P<0.05;F=1.538,P<0.01),同时,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F=1.156,P<0.001;F=3.2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连续血液滤过前相比,滤过后的血清能够显着抑制PVECs中GEF-H1m RNA和蛋白的表达(F=8.533,P<0.001;F=16.2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与对照组相比,GEF-H1干扰组GEF-H1无论是m RNA还是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F=4.213,P<0.01;F=1.541,P<0.01);同时,Rho A蛋白质表达水平随之降低(F=1.025,P<0.01);PVECs的抗性升高(F=34.820,P<0.01),通透性降低(F=3.48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与对照组相比,GEF-H1过表达后GEF-H1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强(F=12.850,P<0.01;F=6.183,P<0.01),Rho A蛋白质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F=2.650,P<0.01);同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性降低(F=2.591,P<0.01),通透性升高(F=5.707,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连续血液滤过后的脓毒症血清较血液滤过前的脓毒症血清能够增加内皮细胞抗性,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2)ICAM-1及VCAM-1可能参与了连续血液滤过对脓毒症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3)GEF-H1/Rho A信号通路参与连续血液滤过脓毒症血清对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
张庆红,姚咏明[4](2019)在《我国烧伤感染与免疫研究回顾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烧伤治疗60余年,虽然烧伤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耐药菌形势日益严峻。从认识烧伤肠源性感染,到异体皮覆盖创面、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构成抵抗病原菌第1道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防止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烧伤免疫从宿主角度探讨机体抗菌消炎的内在机制,由此产生的中西药免疫调理策略,为抵抗病原菌筑起第2道免疫屏障。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对烧伤感染进行对症和对因治疗,使烧伤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今后还要探讨如何应用新技术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寻找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标志物,以及追踪烧伤感染对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
胡时强[5](2019)在《降钙素原在G-菌与G+菌所致的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早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烧伤脓毒症是导致大面积烧伤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实施抗菌治疗对预后结果的好转至关重要,但是过多的治疗会增加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以及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血液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因其滞后于病情发展,早期不能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快速提示细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类型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通过早期检测机体的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判断和区分G—菌和G+菌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早期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小板(PLT)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等项目来鉴别烧伤患者G—菌和G+菌感染所致的烧伤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住我院烧伤科重症监护室(BICU)确诊脓毒症患者共112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PCT值、WBC、N%、PLT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等。据患者首次血培养阳性结果分为(G—菌组、G+菌组)、临床结局(存活组和死亡组)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中各观测指标差异(P<0.05有意义),曲下面积(Area Under rocCurve,AUC)分析评价PCT在G—菌组和G+菌组中的鉴别价值中的研究,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烧伤总面积以及III度烧伤面积对死亡评估的ROC曲线分析。结果:(1)细菌主要分布为:G—菌组占比70%,其中主要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占比28.57%、鲍曼不动杆菌占比24.11%、阴沟肠杆菌占比7.14%、铜绿假单胞菌占比4.46%;G+菌组占比30%,其中主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1.60%、表皮葡萄球菌占比9.82%。(2)PCT在G—菌组中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与G+菌组相比较,G—菌组PLT低于正常值下限例数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36.,P<0.05);吸入性损伤在G—菌组中发病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PLT、两组预后、烧伤面积、三度烧伤面积、WBC减少例、血培养结果阳性距烧伤天数、是否存在吸入性损伤、烧伤性质、烧伤后入院时间、首次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在G—菌组与G+菌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G—菌组和G+菌组中以PCT做为测试变量,构建指标对G—菌和G+菌感染鉴别价值的的ROC曲线,AUC=0.773(95%置信区间:0.668—0.887),AUC与零假设:实面积=0.5的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当截断值取5.235ng/mL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85,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58.9%。(4)G—菌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比较中,死亡组32例,存活组46例,死亡率为41.03%;PCT在死亡组中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死亡组烧伤总面积和III度烧伤面积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t=8.44,P均<0.05)。G+菌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比较中,死亡组10例,存活组24例,死亡率为29.41%;PCT在死亡组中同样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4,P<0.05);死亡组烧伤总面积和III度烧伤面积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t=5.02,P均<0.05);(5)以PCT值、烧伤总面积以及III度烧伤面积做为测试变量,构建指标对死亡评估的ROC曲线。患者PCT值、烧伤总面积以及III度烧伤面积的ROC曲线如图所示(AUC=0.859,0.922,0.905),AUC与零假设:实面积=0.5的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血清PCT值、烧伤总面积以及III度烧伤面积具有评估死亡风险的能力。结论:(1)烧伤合并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高于烧伤合并G+菌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测定可能有助于经验性选择抗菌治疗;(2)烧伤脓毒症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更易被G—菌感染;(3)PLT减少率在G—菌中发生率更高,提示血小板减少更常见于G—菌感染;(4)血清PCT可作为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当患者PCT水平增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邓燎原[6](2019)在《SOFA评分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评估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研究SOFA评分在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过程中的变化关系,明确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SOFA平均临界值。寻找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脓毒症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2018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的11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数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有无吸入性损伤,记录住院第1、3、7、10、14、21天的氧合指数(PaO2/FiO2)、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胆红素值、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血肌酐值、24小时尿量,根据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标准统计SOFA值。按第21天预后分为脓毒症组(试验组)和非脓毒症组(对照组);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壮年组(18-40周岁)和中老年组(41-60周岁)。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SOFA值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LSD-t检验分析组内SOFA值的变化差异。绘制SOFA值ROC曲线,根据AUC、P值、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及95%CI等结果分析SOFA平均值与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关系。对SOFA值与患者并发脓毒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及吸入性损伤4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其中对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对多因素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根据Β回归系数、OR值及P值预测影响因素存在时,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风险性,得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21天治疗后的11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并发脓毒症为52例(44.4%),非脓毒症患者65例(55.6%)。每个患者入院后第1、3、7、10、14、21天六个时间点的SOFA值(见表3.1-1),脓毒症组SOFA平均值第1天(2.38±1.94)、第3天(4.54±3.45)、第7天(2.41±1.97)、第10天(1.53±1.34)、第14天(1.27±1.15)、第21天(1.09±1.12)。非脓毒症组SOFA平均值第1天(1.19±0.23)、第3天(2.16±1.75)、第7天(1.15±0.97)、第10天(0.71±0.54)、第14天(0.58±0.77)、第21天(0.55±0.12)。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SOFA平均值比较,第1天SOFA平均值(2.38±1.94vs.1.19±0.23,P<0.05)、第3天平均SOFA值(4.54±3.45vs.2.16±1.75,P<0.05)、第7天SOFA平均值(2.41±1.97vs.1.15±0.97,P<0.05)、第10天平均SOFA值(1.53±1.34vs.0.71±0.54,P<0.05)、第14天SOFA平均值(1.27±1.15vs.0.58±0.77,P<0.05)、第21天SOFA平均值(1.09±1.12vs.0.55±0.12,P<0.05),试验组SOFA平均值高于对照组(3.73±2.479 VS.0.98±1.136,P<0.05)。采用LSD-t检验进行组内SOFA平均值比较,得出脓毒症组第1、3、7、10天SOFA平均值(2.38±1.94vs.4.54±3.45vs.2.41±1.97vs.1.53±1.34,p<0.05),第14、21天SOFA平均值比较(1.27±1.15vs.1.09±1.12,P>0.05);非脓毒症组第1、3、7天SOFA平均值比较(1.19±0.23vs.2.16±1.75vs.1.15±0.97,p<0.05),第10、14、20天SOFA平均值比较(0.71±0.54vs.0.58±0.77vs.0.55±0.12,P>0.05)。进行SOFA值ROC曲线结果,SOFA值AUC:0.91、P<0.05、cut-off值2.1、敏感度86.7%、特异度91.7%、95%CI(0.87-0.91)。SOFA平均值与患者并发脓毒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r=0.82,P<0.05。本研究对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烧伤体表面积、吸入性损伤3个因素的患者脓毒症的发病率高,P<0.05。对年龄、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进行Logistic分析得出,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P<0.05。结论:SOFA平均值与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呈正相关(r=0.82,P<0.05),当SOFA平均值>2.1时,患者并发脓毒症的风险增加。脓毒症组SOFA平均值高于非脓毒症组。住院后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SOFA平均值第1-3天逐渐上升、第3-21天逐渐下降,脓毒症组在14天后趋于平稳,非脓毒症组在10天后趋于稳定。年龄、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是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其中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是独立危险因素。
游波[7](2018)在《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极差[1]。尽管目前已有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脓毒症是烧伤领域乃至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机体在对抗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生的过度炎症反应是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而既往采取拮抗某些炎症介质的临床研究失败,则反映了炎症介质的网络效应与脓毒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缺乏对脓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CVVH因可以非特异性地清除血液中炎性介质,作为血液净化治疗的一种常用模式,被逐渐运用到炎性介质相关疾病包括脓毒症的治疗中。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液净化治疗虽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改善内环境及减轻炎性反应,但未能降低死亡率[2],对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的病人进行挽救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我们推测脓毒症患者体内过度的炎症反应、或者促炎/抗炎失衡、或者免疫紊乱,难以用目前ICU常规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纠正,可能是目前脓毒症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预防脓毒症发生可能会比治疗脓毒症更显重要,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量炎性介质释放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是脏器损害及免疫失调的病理生理基础,这些反应导致机体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甚至脓毒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假设: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能够通过清除过度释放的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脓毒症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相当于高剂量的CVVH。HVHF通过增加置换液量从而增强对中、小分子溶质的对流和吸附,提高对溶质的清除能力,是炎性介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本研究中,我们在患者烧伤后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并通过增加滤器更换频率来增加对大分子溶质的吸附清除作用,比较了HVHF治疗与常规治疗在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脓毒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治疗是否能够减少脓毒症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0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成人严重烧伤病人,烧伤总面积≥50%TBSA,其中深Ⅱ度Ⅲ度面积≥30%TBSA,伤后72h内入院,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HVHF组41例,对照组按照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常规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72h内开始进行连续性HVHF治疗,治疗剂量为65ml/kg.h,连续治疗3天。在研究结束前出院的患者,随访至伤后3个月。观察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脓毒症发生率和90天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28天和60天病死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治疗中不良反应事件。2)检测烧伤后1d、3d、5d、7d、14d、21d、28d各观察时间点的临床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数目,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钾离子(K+)、钠离子(Na+)、血糖(GLU)、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乳酸(Lac),并计算氧合指数: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计算各个观察时间点的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IL-10。5)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烧伤后1d、3d、7d、14d、21d、28d观察时间点外周血免疫细胞标志物: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的比例和T淋巴细胞分类亚群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统计学分析:数据按意向性治疗原则分析,脓毒症发生率等结局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并进行符合方案集数据分析。临床检验指标、血浆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等重复测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8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后参加试验,其中对照组和HVHF组各有5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自动出院,退出试验。2、HVHF组脓毒症发生率(26.8%vs.51.2%)、脓毒性休克发生率(14.6%vs.43.9%)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1.0 d vs.4.0 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天、60天和90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烧伤总面积≥80%的病人亚组分析显示,主要结局指标:脓毒症发生率(37.5%vs.71.4%)和90天病死率(29.4%vs.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18.6%vs.61.9%)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1.5 d vs.8.0 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天和60天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符合方案集数据分析,也证实了上述治疗效果。3、临床检验指标比较,HVHF组氧合指数(PaO2/FiO2)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单个时间点的比较,在伤后第7天HVHF组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HVHF组PCT整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5),但是单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WBC、PLT、K+、Na+、GLU、AST、ALT、TBIL、CRP、BUN、Cr和Lac水平组间整体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病情危重程度评分比较,HVHF组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均呈持续下降趋势,整体水平显着低对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21天HVHF组的APACHE II评分,以及在伤后第14、21天HVHF组的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比较,HVHF组血浆TNF-α、IL-1β、IL-6和IL-8在整体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3至28天,HVHF组上述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0整体水平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6、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比较,伤后两组表达比例均明显下降,在伤后第3d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VHF组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14至28天,HVHF组CD14+单个核细胞的HLA-DR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比较,与健康成人比较,两组在伤后第3天上升至最高水平(P<0.001),在伤后第7至28天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HVHF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整体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个观察时间点比较,在伤后第7至21天,HVHF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8、伤后第1天开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整体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9、HVHF组有4例患者伤口出现短暂性活动性出血,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连续性HVHF治疗能够减少严重烧伤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特别是烧伤面积超过80%TBSA的患者,能够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这些效果可能归因于HVHF早期清除炎性介质和促进患者免疫状态的恢复。
苏卫国[8](2014)在《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效果及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严重烧伤患者易并发脓毒症。严重烧伤患者由于机体皮肤自然屏障不完整,同时治疗中往往需建立人工气道、多次经创面置入深静脉导管,且免疫功能受损。细菌易从创面、呼吸道、各种有创医疗管道等途径侵入机体导致感染、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三部曲”,所以特重烧伤患者脓毒症发病率高达28%。烧伤脓毒症发病隐匿。86%的医师认为脓毒症的症状不典型导致诊断及治疗的延迟,而烧伤患者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不易鉴别,导致“烧伤脓毒症”的诊断更具有隐匿性。烧伤脓毒症治疗困难。严重烧伤患者一旦发生脓毒症后,因皮肤屏障短期内无法重建而难以做到“病因治疗”,很容易进一步发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文献报道烧伤脓毒症发病后死亡率高达58.9%。所以尽管已经有众多针对烧伤脓毒症的预防手段如早期创面封闭、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外用抗菌药物和敷料,以及脓毒症治疗的支持手段等,但对于烧伤脓毒症的诊治,仍是目前危重烧伤救治中的难点。目的和意义鉴于烧伤脓毒症发病率高、发病隐匿、死亡率高的临床现实,对于特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就尤其有意义。外用抗菌药物是烧伤创面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烧伤学界共识烧伤后越早期应用抗生素越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从早期创面处理开始就要外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并且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其创面势必长期裸露缺少有效覆盖,需要长期外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所以对于伤后早期和部分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如休克纠正不佳、脏器功能不全者,或白体皮源奇缺不能提供足够白体皮肤供移植的特重烧伤患者,其创面均需要应用外用敷料或药物(如经典药物磺胺嘧啶银)暂时保护,防治感染。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可抑制烧伤毒素进入机体:能有效去除或抑制烧伤毒素释放入血。2.抗菌谱广:能杀死或抑制各种病菌;3.穿透组织能力强:能杀死痂下致病菌,防止病菌进入机体。4.作用周期长:可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减轻临床医师工作量。5.副作用小。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消毒制剂、抗菌制剂等,均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所以,寻求理想的创面外用药物或敷料,始终是烧伤医务工作者的探索目的。文献中报道铈可以早期固定烧伤毒素,防止烧伤毒素入血损伤脏器[4]、减轻脏器水肿;可改善免疫功能[8];抗菌谱广。国外已有临床试验证实硝酸铈能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率,同时国内外均有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证实烧伤创面外涂铈剂具有和切痂等同的抗感染作用,但在国内特重烧伤患者中尚未见应用。目前更多的研究证明硝酸铈其实抗感染能力较磺胺嘧啶银为差,但是镧系金属——铈的多种作用,如固定烧伤毒素、免疫调理等,可能是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率的根本原因。综合以上文献报道和查新结论,推测铈剂为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既可以早期保护创面,固定毒素,防治感染,同时可以调理免疫系统,降低脓毒症发病率。国内现有上市消毒剂磺胺嘧啶铈可能兼备磺胺嘧啶的抗感染作用和铈的免疫调理作用,推测其外用于烧伤创面可能具有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作用。文献报道81%的医师期待清晰并且更容易被接受的脓毒症临床定义。如何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脓毒症的三个阶段(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提高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合理实施治疗策略,准确评估预后是目前面临的难题。降钙素原(PCT)近年广受关注,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导致的严重脓毒症,并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但在某些非感染情况如创伤、严重烧伤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所以在特重烧伤救治过程中,如何评价PCT的应用价值,依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特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引入磺胺嘧啶铈外用消毒剂和PCT检测,用来预防烧伤脓毒症和早期诊断。研究内容1.评价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脓毒症的预防作用。为了证实以上设想,本研究对磺胺嘧啶铈的体外、在体抑菌能力;对烧伤诱导的高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严重烧伤大鼠休克期死亡率和生存时间、感染期死亡率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将磺胺嘧啶铈应用于特重烧伤患者,通过观察休克期补液量和休克期并发症、创面感染率、血流感染率、脓毒症发生率、脏器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SOFA评分等,评价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患者的防治作用。2.探讨特重烧伤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策略和预后判断。本研究纳入63例特重烧伤患者,通过在救治过程中将PCT和临床指标结合,探讨特重烧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策略;探讨PCT、烧伤危险系数(Baux score)、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对特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和过程第一部分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诱导的高血管通透性影响。1.磺胺嘧啶铈降低烧伤大鼠血清对单层血管内皮细胞电位变化影响:采用EVOM电压电阻仪测定细胞跨膜电阻抗(TER)变化测定血管内皮细胞间电位变化显示,严重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电位变化影响,高于假烧伤组(P=0.000);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创面后,烧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电位变化影响,低于磺胺嘧啶银组(P=0.000)。2.磺胺嘧啶铈没有减轻烧伤后大鼠肺脏水肿: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创面后,大鼠休克期肺脏器干湿重比与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磺胺嘧啶铈没有改善大鼠休克期血压: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创面后,伤后8小时内其股动脉有创血压与磺胺嘧啶银组无差异(P=0.05)。第二部分磺胺嘧啶铈对烧伤大鼠感染期的影响。1.磺胺嘧啶铈抑制体外细菌增殖:应用抑菌环法测定磺胺嘧啶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的体外抑制作用,磺胺嘧啶铈的抑菌环直径与磺胺嘧啶银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31)。2.磺胺嘧啶铈降低大鼠烧伤创面感染率:磺胺嘧啶铈外用于大鼠中度烧伤创面后,创面感染率较与磺胺嘧啶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3.磺胺嘧啶铈延长严重烧伤大鼠生存时间: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无补液)创面后,其72小时内生存率与应用磺胺嘧啶银组无差异(P>0.05),生存时间无差异(P>0.05);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腹腔补液)创面后,其7d内内生存率与磺胺嘧啶银组无差异(P>0.05)4.磺胺嘧啶铈改善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磺胺嘧啶铈外用于严重烧伤大鼠创面后,其伤后7d的IL-6、IgG较磺胺嘧啶银组高(P=0.04,P=0.044)。第三部分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患者疗效评价。1.治疗组烧伤面积较对照组大,Baux score、休克指数较对照组高,吸入性损伤、复合伤、基础疾病、入院时脏器功能比较均无差异。2.磺胺嘧啶铈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量影响: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铈联合外用于烧伤创面,其休克期输液量较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108)。3.磺胺嘧啶铈对休克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铈联合外用于烧伤创面,其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383)。4.磺胺嘧啶铈对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发病率影响:伤后0-7d联用组脓毒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银组,可能与原发伤情严重有关;但是8-35d两组脓毒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189)。5.磺胺嘧啶铈对严重烧伤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铈联合外用于烧伤创面,其伤后3d、7d、14d、21d、28d与单纯磺胺嘧啶银组脏器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383))。6.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影响: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铈联合外用于烧伤创面,其伤后0、3d、7d、14d、21d、28d与单纯磺胺嘧啶银组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209),但是伤后4-7日治疗组SOFA评分大于11分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38)。7.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患者感染期内生存时间影响:以患者脱离感染期(创面面积小于5%TBSA)为截尾时间,发现磺胺嘧啶铈组患者生存时间较磺胺嘧啶银组长(P=0.048),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第四部分特重烧伤患者烧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因素分析1.PCT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导致的烧伤脓毒症:用早期拟诊断和最终确诊的策略,通过对89人次烧伤脓毒症的发病诊断回顾确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法,分析792组PCT、WBC、CRP、PLT数据发现,PCT和临床体征结合可早期诊断烧伤脓毒症,对于严重烧伤患者,PCT值达到1.035或24h内PCT升至原基础值1倍以上,需调整治疗措施。2. Baux score、BMI、PCT值可预测严重烧伤早期预后:通过分析63例成人特重烧伤救治过程和预后,结合Baux score、BMI、PCT值等指标,用COX分析统计方法,发现Baux score、BMI、PCT48h/PCT24h高,死亡可能性越大。综上所述,磺胺嘧啶铈改善烧伤诱导血管高通透性,可降低严重烧伤患者感染期内死亡率,提示烧伤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铈是治疗严重烧伤的有效方法;PCT和临床体征结合可提前早期诊断脓毒症;PCT值越高,死亡可能性越大。结论1.磺胺嘧啶铈可改善严重烧伤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2.磺胺嘧啶铈具有和磺胺嘧啶银近似的抑菌能力,并且可以改善严重烧伤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3.磺胺嘧啶铈能延长严重烧伤大鼠(无补液)72小时内生存时间和严重烧伤大鼠(补液)14d内生存时间;磺胺嘧啶铈结合磺胺嘧啶银能降低特重烧伤患者感染期SOFA评分,延长特重烧伤患者生存时间。4.PCT结合临床体征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导致的烧伤脓毒症,24h内PCT如果升至原基础值1倍以上或达至1.035ng/ml,需调整抗感染治疗措施。5. Baux score、BMI、伤后48小时内PCT值越高,特重烧伤患者死亡可能性越大。
罗鹏飞[9](2014)在《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是危重病患者最具威胁且最为常见的死因。目前已发表的脓毒症流行病学和经济学数据的整合结果表明:脓毒症的疾病负担十分严重,甚至很有可能位列所有疾病首位;现有脓毒症发病机制及其相关证据的信息归纳显示:尚无统一的脓毒症发病模式,但模式间存在部分共同点,包括:过度炎症反应与免疫抑制共存,且两者都是重要死因;已有临床策略及其相关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提示:抗炎策略仍有希望成功、免疫刺激策略尚待进一步研究;历史沿革以及抗炎失败的经验启示:疾病本身的多态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关键时间节点的不确定性、组织细胞损伤的渐进性以及死亡通路的共同性等都是潜在的脓毒症突破口。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选择了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作为脓毒症治疗的辅助药物。选择该药的原因在于:UTI具有天然的生理性抗炎作用(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上游的过度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针对机制下游的细胞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效应)和抑酶效应(针对机制上游依靠酶解激活的炎症级联反应、机制下游细胞组织酶过度活化损伤效应以及炎症效应细胞的酶解损伤效应)。第一部分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已有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系统性总结,以了解“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是否已有定论。研究方法:`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系统评价,包括:在制定好计划书的前提下,按照计划书全面检索、筛选、质量评价、数据提取以及数据合并,以GRADE证据等级评价系统对合并效应量推荐证据等级;秩相关和meta回归用于进一步验证并细化UTI治疗的具体方案、同时筛选可能影响病死率的其他混杂因素。研究结果:①.Meta分析显示UTI用于脓毒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总体病死率[RR=0.58(0.44,0.76),P<0.0001(Z=3.93)]和28天病死率[RR=0.51(0.37,0.71),P<0.0001,(Z=4.05)],缓解脓毒症病情[标化均数差(SMD)=-0.77(-1.07,0.47),P<0.0001(Z=5.0)];②. GRADE推荐证据等级“极低”;③秩相关分析显示单日UTI使用次数和28天病死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秩相关系数=-0.8660,P=0.0012);④.Meta回归提示原发疾病构成可能影响UTI应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所有合并效应量的GRADE推荐证据等级均为“极低”,即目前尚不能确定上述meta合并结果的真实可信性,尚不能认为“UTI用于脓毒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②.UTI用法用量上的改善,如增加单日UTI使用次数,可能更有助于其UTI应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增加;③.UTI应用于以创伤、胰腺炎为原发病的脓毒症病例时疗效或许更佳。第二部分UTI用于特大面积烧伤及烧伤脓毒症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目的:基于第一部分结论中的“创伤基础上的脓毒症或许对UTI的治疗反应更好”,本研究选取特大面积烧伤为研究对象,探讨UTI用于治疗烧伤脓毒症以及烧伤疾病本身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多中心特大面积烧伤病例资料,以UTI使用视为“暴露”因素,采用类似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模型检验UTI的疗效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进而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分层分析用以具体判断混杂因素的混杂效应。研究结果:①.单因素模型显示UTI的应用可提高总体存活率[OR=3.168(2.010,4.992), P<0.001]以及烧伤脓毒症的存活率[OR=3.722(1.627,8.515),P=0.001]、降低MODS发生[OR=0.505(0.305,0.836),P=0.007]以及心血管系统[OR=0.501(0.322,0.779),P=0.002]、呼吸系统[OR=0.582(0.385,0.881),P=0.010]和泌尿系统[OR=0.538(0.296,0.977),P=0.039]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存在着7种其他辅助药物(抗氧自由基药物、胰岛素、白蛋白、保肝药物、免疫球蛋白、中医药、胸腺肽)的干扰;②.多因素分析显示UTI的使用能够提高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总体存活率[OR=2.097(1.077,4.086),P=0.029]以及未并发脓毒症[OR=3.147(1.192,8.304),P=0.021]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呼吸系统[OR=0.146(0.043,0.488),P=0.002]、心血管系统[OR=0.460(0.249,0.848),P=0.013]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对烧伤脓毒症的存活率无影响;③.分层分析显示:烧伤脓毒症未使用保肝药物时,UTI的OR=4.77(1.39,16.41),P=0.017;而烧伤脓毒症使用保肝药物时,UTI的OR值=2.02(0.59,6.96),P=0.260。[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UTI的使用能够提高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总体存活率以及未并发脓毒症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存活率;②.尚不能认为UTI的使用可以提高并发脓毒症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存活率,造成脓毒症和非脓毒症之间的差别是在于保肝药物的使用掩盖了UTI的部分疗效,而这种掩盖作用在脓毒症发生时更为明显;③.其他次要结论: UTI的使用还可降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尤其是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平均降低为1/7倍);基础病情程度(包括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合并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以及院前的液体复苏仍然是决定特大面积烧伤预后结局指标的重要因素,入院时如若已然发生休克,则强烈提示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平均增加8倍);.抗氧自由基治疗是特大面积烧伤治疗中最常使用的辅助治疗,呼吸系统并发症是特大面积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保肝药物在MODS防治以及存活率提高(包括并发脓毒症的存活率)方面有着显着的改善效应。第三部分UTI对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影响研究目的:基于第二部分结论中的“保肝药物的使用掩盖了UTI的部分疗效,从而使得UTI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不显着”,为进一步探讨UTI与脓毒症中肝脏的相关关系,展开以下研究。研究方法:通过Smad3基因敲除鼠这一新动物模型探索脓毒症模型(基于盲肠结扎穿刺模型)的建立及其急相蛋白谱的变化;采用UTI治疗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小鼠,观察病死率改变情况、血清学机制以及肺损伤改善情况;③.观察UTI的剂量疗效反应,并采用急相蛋白回补法,进一步探索UTI的治疗疗效是否真的由急相反应介导。研究结果:盲肠远端三分之一结扎穿刺是合适的Smad3基因敲除鼠脓毒症模型,其病死率符合建模要求,且血清炎性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和酶学效应提示发生机制符合脓毒症病理生理变化;肝脏急性期蛋白的数字表达图谱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型小鼠,Smad3基因敲除小鼠CLP后急相蛋白发生变化的数目较少,相同蛋白的变化程度弱,这些都说明Smad3基因敲除鼠在CLP诱导下发生的急相反应低于野生型,即Smad3基因敲除鼠是一种低急相反应小鼠;UTI确实能够改善罹患脓毒症的基因敲除鼠存活率(61.5%vs.23.1%,Log-rank卡方检验示P=0.020),但却不能显着提高野生型小鼠脓毒症存活率。血清炎症介质、氧化指标和酶学活力检测结果显示UTI能够降低血清TNF-alpha、IL-6、MDA、SOD和弹性蛋白酶水平;还能改善脓毒症病死率和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降低转录水平的IL-1beta和IL-6以及翻译水平的TNF-alpha和IL-6,还可降低肺组织SOD和弹性蛋白酶活力;体外酶学实验证实急相蛋白A1AT和UTI之间的酶学活性定量关系:1单位UTI=2.5微克A1AT;按照UTI50kU/kg和A1AT0.125g/kg治疗基因敲除鼠三分之一结扎盲肠远端穿刺模型(未设野生型组、未给药组和假手术组),结果我们发现了两者的生存曲线类似(Log-rank检验示P=0.784);不同剂量的UTI三组(10kU/kg、50kU/kg、100kU/kg)之间没有发现统计学改变,但和未给药组相比,50kU/kg和100kU/kg均能起到改善存活率的作用,线性趋势检验提示以认为由低到高的剂量组间存在着存活率增高(死亡率降低)的趋势[P=0.020(卡方值=4.822)]。[其他次要数据详见论文全文]研究结论:①.UTI可以改善肝低急相反应小鼠脓毒症存活率;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反应,但也存在着屋顶效应,改善机制可能和UTI的抗炎、抗氧化、抑酶效应有关;②. UTI可以缓解肝低急相反应小鼠的脓毒症相关肺损伤情况,缓解机制依赖于UTI在全身作用的抗炎、抗氧化、抑酶效应;③.肝脏急相反应与UTI有着共性的疗效和治疗机制,两者同时应用时,肝脏急相反应会削弱UTI治疗脓毒症的疗效;④.肝急相蛋白A1AT也可改善肝低急相反应小鼠脓毒症存活率,且与UTI相同抑酶活力条件下,生存率改善程度相当,临床可以考虑使用UTI作为A1AT的替代药物;⑤.其他次要结论:肝脏急相反应是Smad3基因起到保护机体、抵抗脓毒症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机制;Smad3基因敲除可以作为肝低急相反应的动物模型。
徐锦雄[10](2013)在《Treg细胞对烧伤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通过大鼠烫伤创面涂抹铜绿假单胞菌致脓毒症的方法及效果,为开展烫伤创面感染致脓毒症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B组)、烫伤脓毒症A组(创面注射细菌组,BS-A组)、烫伤脓毒症B组(创面细菌涂抹组,BS-B组),每组16只。其中各组再按拟定采血时间分为伤后3天及伤后8天两个亚组。将大鼠背部置于(92±2)℃沸水浸烫18S,制成20%BSA Ⅲ度烫伤模型。伤后即刻在烫伤脓毒症A组的创面真皮内分多点注射1ml含1×103CFU铜绿假单胞株ATCC27953的菌液;在烫伤脓毒症B组创面涂抹1ml含1×105CFU铜绿假单胞株ATCC27953的菌液。烫伤组创面未作处理。所有动物于伤后每天监测存活数,并计算伤后8天亚组大鼠伤后3、8天存活率;接种细菌后分别于第3、8天每亚组取3-7只大鼠行心脏穿刺采血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并计算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伤后8天亚组伤后第3、8天的动物存活率:BS-A组分别为50.0%、37.5%和BS-B组62.5%、50%明显低于B组的87.5%、75.0%(P<0.05);其中BS-B组在伤后3天及伤后8天的存活率均稍高于BS-A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伤后第3、8天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BS-A组中伤后3天和伤后8天亚组分别为75.0%、100%和BS-B组中伤后3天和伤后8天亚组60%、100%,而B组中伤后3天和伤后8天亚组的血培养均为阴性;BS-A组和BS-B组中伤后3天和伤后8天亚组的血细菌培养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B组中伤后3天和伤后8天亚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大鼠20%BSA Ⅲ度烫伤创面涂抹1×105CFU铜绿假单胞标准菌株ATCC27953,可复制烧伤后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脓毒症。与创面注射细菌诱导脓毒症的方法相比,具有病情进展较缓、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开展烧伤创面所致脓毒症的相关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血必净和中药组方解毒化瘀汤对严重烧伤及烧伤脓毒症大鼠以调节性T细胞为代表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2)烧伤组、(3)烧伤脓毒症组、(4)烧伤胸腺肽治疗组、(5)烧伤血必净治疗组、(6)烧伤解毒化瘀汤治疗组、(7)烧伤脓毒症胸腺肽治疗组、(8)烧伤脓毒症血必净治疗组和(9)烧伤脓毒症解毒化瘀汤治疗组等9组,每组6-8只。取各组大鼠外周血标本及脾脏组织,采用流式检测测定外周血Treg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ELISA测定血清TNF-α、IFN-γ、和IL-4、IL-10、PCT和可溶性CD25水平,并采用real-timePCR测定脾脏组织Foxp3mRNA表达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脾脏人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情况。结果:(1)烧伤组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脾脏Foxp3mRNA及HLA-D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均低于烧伤脓毒症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烧伤组血清TNF-α、IFN-γ、和IL-4、IL-10水平及TFN-γ/IL-4比值均明显增高(P<0.05或<0.01),但均明显低于烧伤脓毒症组(P<0.05或<0.01)。(2)与烧伤组比较,烧伤胸腺肽治疗组、烧伤血必净治疗组和烧伤解毒化瘀汤治疗组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及脾脏Foxp3mRNA及HLA-DR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FN-γ、和IL-4、IL-10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仍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3个治疗组之间比较,烧伤胸腺肽治疗组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及脾脏Foxp3mRNA明显下降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及CD8+T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烧伤血必净治疗组和烧伤解毒化瘀汤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和IL-4、IL-10水平及TFN-γ/IL-4比值下降较为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与烧伤脓毒症组比较,烧伤脓毒症胸腺肽治疗组、烧伤脓毒症血必净治疗组和烧伤脓毒症解毒化瘀汤治疗组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及脾脏Foxp3mRNA及HLA-DR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FN-γ、和IL-4、IL-10水平及TFN-γ/IL-4比值,较之烧伤脓毒症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个烧伤脓毒症治疗组之间互相比较,烧伤脓毒症胸腺肽治疗组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及脾脏Foxp3mRNA下降幅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细胞水平升高幅度及CD8+T细胞水平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0.01),烧伤脓毒症血必净治疗组和烧伤脓毒症解毒化瘀汤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4、 IL-10水平及TFN-γ/IL-4比值下降较为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烧伤及烧伤脓毒症状态下,机体在病情进展后期均发生了由Treg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有关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介导的Th1/Th2飘移,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通过给予胸腺肽、血必净及解毒化瘀汤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机体的免疫抑制,但药物之间主要的调节作用略有差异。
二、早期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Bruton酪氨酸激酶在烧伤脓毒症小鼠肠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烧伤脓毒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烧伤脓毒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3)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脓毒症患者血清 |
2.2 主要实验材料 |
2.2.1 RT-PCR和 Western blot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其它常用实验缓冲液及液体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GEF-H1干扰及过表达载体构建 |
2.3.3 细菌培养及质粒提取 |
2.3.4 细胞转染 |
2.3.5 Real-time PCR |
2.3.6 Western Blot方法 |
2.3.7 单层细胞阻抗检测实验 |
2.3.8 单层细胞通透性检测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血液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刺激肺血管单层内皮细胞后细胞的抗性 |
3.2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血清分别刺激肺血管单层内皮细胞后细胞的通透性 |
3.3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脓毒症血清中ICAM-1及VCAM-1 含量变化 |
3.4 连续血液滤过前后脓毒症血清对PVEC细胞GEF-H1 表达的影响 |
3.5 GEF-H1干扰载体效率筛选结果 |
3.6 GEF-H1 干扰对PVEC细胞RhoA表达及细胞阻抗性和通透性的影响 |
3.7 GEF-H1 高表达后RhoA蛋白质表达水平,PVECs的抗性及通透性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烧伤脓毒症的认知及防治 |
参考文献 |
(4)我国烧伤感染与免疫研究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烧伤感染的流行病学 |
二、烧伤脓毒症的定义和危险因素 |
三、烧伤感染的认识历程 |
(一)烧伤肠源性感染 |
(二)烧伤创面脓毒症 |
(三)肠源性内毒素损伤机制及其干预途径 |
四、烧伤后免疫反应研究 |
(一)烧伤免疫反应研究历程 |
(二)烧伤免疫抑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
五、烧伤脓毒症的治疗 |
(一)病因治疗 |
1.积极处理创面: |
2.抗生素经验性预防: |
(二)对症治疗 |
1.减轻应激反应: |
2.中西药免疫调理: |
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六、研究展望 |
(5)降钙素原在G-菌与G+菌所致的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早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脓毒症诊断标准:见表 1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研究分组 |
2.6 研究对象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
3.2 G~-菌组和G~+菌组血培养细菌分布情况 |
3.3 PCT、WBC、N%、PLT以及临床一般资料在G~-菌组和G~+菌组的比较(X ±S) |
3.4 PCT对 G~-菌和G~+菌感染鉴别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
3.5 各观测指标在G~-菌组与G~+菌组不同预后分组中的比较 |
3.6 PCT、烧伤总面积以及III度烧伤面积对死亡评估的ROC曲线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SOFA评分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评估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中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试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临床资料 |
2.3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
2.4 试验流程 |
2.5 研究内容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特征及临床基本治疗的比较 |
3.2 研究结局指标 |
3.3 临床检验指标 |
3.4 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
3.5 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
3.6 外周血免疫细胞流式检测 |
3.7 不良反应 |
第四章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液净化在防治严重烧伤脓毒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效果及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诱导的高血管通透性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磺胺嘧啶铈对烧伤大鼠感染期的影响 |
测定磺胺嘧啶铈的体外、在体抑菌性能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磺胺嘧啶铈对严重烧伤大鼠感染期生存时间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结果 |
3、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患者疗效评价 |
磺胺嘧啶铈对特重烧伤患者疗效评价 |
1、对象与方法 |
2、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4、本章小结 |
5、讨论 |
第四章 特重烧伤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 |
特重烧伤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 |
1、研究对象 |
2、治疗方法 |
3、结果 |
4、本章小结 |
5、讨论 |
特重烧伤患者早期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3、结果 |
4、本章小结 |
5、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件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9)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UTI 用于脓毒症治疗的 META 分析 |
一、 引言 |
二、 课题设计 |
三、 材料和方法 |
(一) 纳入排除标准 |
(二) 检索方法 |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
四、 结果 |
(一) 基本情况 |
(二)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估 |
(三) META 分析结果 |
五、 讨论 |
(一) 内部真实性评价 |
(二) 外部真实性评价 |
(三) 同类研究对比性评价 |
(四) 局限性评价 |
六、 结论 第二部分 UTI 用于特大面积烧伤及烧伤脓毒症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
一、 引言 |
二、 课题设计 |
三、 材料和方法 |
(一) 资料来源 |
(二) 病例选择 |
(三) 数据收集 |
(四) 统计分析 |
四、 结果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单因素模型筛选 UTI 相关指标 |
(三) 多因素模型检验 UTI 相关疗效 |
(四) UTI 与总体存活率、烧伤脓毒症存活率 |
(五) 分层分析探索 UTI 治疗烧伤脓毒症的混杂因素 |
五、 讨论 |
(一) UTI 与存活率的关联性 |
(二) 关联的一致性和合理性解释 |
(三) 肝脏在脓毒症和严重烧伤中所起作用 |
(四) 本研究局限性 |
六、 结论 第三部分 UTI 对低急相反应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肺损伤的影响 |
一、 引言 |
二、 课题设计 |
三、 材料和方法 |
(一) 主要仪器 |
(二) 试剂配制 |
(三) 技术步骤 |
(四) 统计分析 |
四、 结果 |
(一) 动物模型的准备和验证 |
(二) UTI 用于低急相反应脓毒症的治疗 |
(三) UTI 与肝急相反应关系的进一步验证 |
五、 讨论 |
(一) 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讨论 |
(二) Smad3 与 A1AT 之间关系 |
(三) 本实验的局限性 |
六、 结论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
(10)Treg细胞对烧伤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大鼠烫伤创面感染致脓毒症模型的建立 |
引言 |
实验动物、试剂及主要备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reg细胞对烧伤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 |
引言 |
实验动物、试剂及主要设备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早期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Bruton酪氨酸激酶在烧伤脓毒症小鼠肠损伤中的作用[D]. 万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2]烧伤脓毒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张少华.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3]GEF-H1/RhoA信号通路参与烧伤脓毒症连续血液滤过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D]. 孟承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我国烧伤感染与免疫研究回顾和展望[J]. 张庆红,姚咏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9(05)
- [5]降钙素原在G-菌与G+菌所致的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早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胡时强. 南昌大学, 2019(01)
- [6]SOFA评分对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评估意义[D]. 邓燎原. 南华大学, 2019(01)
- [7]早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降低严重烧伤脓毒症发生率中的作用[D]. 游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8]磺胺嘧啶铈对烧伤脓毒症的防治效果及烧伤脓毒症早期诊断[D]. 苏卫国.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9]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疗效综合分析[D]. 罗鹏飞.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10]Treg细胞对烧伤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D]. 徐锦雄.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