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品种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邱晔[1](2021)在《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甜瓜是西瓜和甜瓜的统称。随着江苏地区西甜瓜产业设施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品种推陈出新,产业稳步提升。但西甜瓜在其生长季节,经常遭受病虫的为害,为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西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影响到西甜瓜的经济效益,制约西甜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西甜瓜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针对重要害虫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瓜蚜、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防治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调查2019-2020年在江苏主要产区的西甜瓜上调查收集到的害虫隶属6目12科20种,其中螨类1科3种。在田间为害严重的有8种,分别是半翅目的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烟粉虱Bemisia(Gennadius);双翅目的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Burge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鳞翅目的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蜱螨目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2、瓜绢螟的外部形态、龄期划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观察描述了瓜绢螟卵、幼虫、雌雄蛹及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拍摄了各虫态的形态照片;通过测量统计瓜绢螟幼虫的头壳宽度,明确了瓜绢螟幼虫共分为5个龄期。越冬调查发现,江苏地区瓜绢螟主要以蛹越冬。过冷却点测定表明,瓜绢螟卵的过冷却点最低,为-22.86℃,其次为雌雄成虫,分别为-14.95℃和-12.03℃,雌雄蛹的为-13.01℃和-12.08℃,低龄和高龄幼虫过冷却点最高,分别为-12.19℃和-5.38℃。在21-33℃范围内,瓜绢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最高,分别为0.1792和1.1963,但在30℃条件下净增值率最大(R0=84.2123);世代平均周期从 21℃到 33℃逐渐缩短,分别为 43.0271、36.2189、28.0968、27.6177 和 20.5319;总生殖率GRR在27℃条件下最大,为94.4864,而在33℃下雌虫产卵量开始降低,此温度不利于瓜绢螟繁衍;瓜绢螟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54℃、9.90℃、14.28℃、15.00℃和 13.49℃,有效积温分别为 38.00 日度、287.00 日度、77.72 日度、277.60日度和362.90日度。3、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截形叶螨取食5个不同西甜瓜品种(西瓜早佳8424、西瓜美都、西瓜嘉美和甜瓜金玉红2号、甜瓜玉菇)对其发育历期、产卵量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早佳8424是最适宜截形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品种,而西瓜嘉美具有较高的抗虫性。4、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应用银色膜覆盖对田间瓜蚜的趋避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色膜覆盖具有较明显趋避蚜虫的作用。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喷施法,用7种药剂对蚜虫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d后10%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效最高,为88.89%,其它药剂的防效均低于70%,因此10%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瓜蚜的推广药剂。通过玻片浸渍法和喷施法,测定了 6种药剂对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优,其防效达95.67%,其次是5%唑螨酯悬浮剂,防效为88.00%。此外,对瓜绢螟幼虫也进行了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1.11%,对瓜绢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黄建华,李信申,兰孟焦,肖满秋,吴问胜,刘冬梅,华菊玲[2](2021)在《甘薯地上害虫发生动态及品种抗虫性差异》文中认为为明确甘薯品种地上部害虫发生动态和品种抗虫性差异,2019年在江西省南昌县定点调查了6个甘薯品种地上害虫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甘薯主要害虫为叶螨、甘薯跳盲蝽和甘薯麦蛾,不同品种对3种害虫抗性存在差异。叶螨发生高峰期为7月31日至8月10日,宁紫1号叶螨发生持续时间最长(46 d),抗性最低;广薯87叶螨数量始终显着低于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甘薯跳盲蝽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叶片受害较重,徐薯22和其他5个品种叶片受害率分别为18.28%和45.23%~73.08%,徐薯22对甘薯跳盲蝽抗性良好,广薯87叶片受害率高达73.68%,抗性最差。甘薯麦蛾发生盛期为9月份,各甘薯品种在生长早期均未出现明显的卷叶症状,,广薯87卷叶率低于3.41%,抗性较好;赣GZ12-27抗性较差,卷叶率达33.97%,其余品种卷叶率居中。本研究结果将为甘薯的抗虫育种和害虫防控提供依据。
雷藤[3](2020)在《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及一个Rickettsia新种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生关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内共生菌与宿主昆虫构成了一种常见的共生关系。根据与宿主共生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内共生菌分为原生内共生菌和次生内共生菌。原生内共生菌为宿主提供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宿主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次生内共生菌可以为宿主提供营养,也会对宿主的适合度、抗逆性和传毒能力等产生影响。半翅目昆虫烟粉虱是多种内共生菌的宿主,它是一个包含至少55个隐存种的复合群,其中一些隐存种如Middle East-Asia Minor 1、Mediterranean、Asia Ⅱ 1、Sub-Saharan Africa 1等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明确烟粉虱各隐存种的内共生菌多样性是阐明内共生菌如何影响宿主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二代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二代测序技术相比,三代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的鉴定更为精确,但成本较高,目前应用较少。为了加深对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的认识,我们收集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的21个隐存种和国内的36个田间烟粉虱样品,分别使用三代和二代测序技术探索了内共生菌多样性,还从中鉴定出一种新的内共生菌,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1)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使用三代测序技术,在21个隐存种中检测到了1种原生内共生菌和7个属的次生内共生菌,并且将其鉴定到种的水平。与二代测序技术相比,三代测序技术分辨不同种的能力更强,不仅在属的水平上补充了各隐存种内共生菌种类的信息,还检测到了4种新的Arsenophonus菌和1种新的Rickettsia菌。对于同一个隐存种,有些内共生菌仅出现在特定地理种群中,说明内共生菌多样性在同一隐存种的不同种群中也有差异。除内共生菌外,还发现一些疑为肠道微生物的细菌,并验证了其中一种Halomonas菌在烟粉虱中肠中的存在。2)Rickettsia菌一个新种的发现使用三代测序技术新发现一种Rickettsia菌。该菌在分类地位上明显区别于已报道的唯一一种烟粉虱Rickettsia内共生菌。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菌仅分布于广东省肇庆市附近区域的Asia Ⅱ 1和Asia II 7隐存种中。荧光原位杂交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菌分布于Asia II 7多种器官的细胞内,并且可以和多数内共生菌一样经卵垂直传播给后代。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是一个新种。3)Rickettsia菌一个新种的功能探究该Rickettsia菌的宿主Asia Ⅱ 1烟粉虱是棉花曲叶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该菌对Asia Ⅱ 1传毒能力的影响非常值得探索。带有和不带该菌的两个Asia Ⅱ 1种群在棉花、番茄、烟草三种植物上的适合度都没有明显差异;在获毒达到一定时长的条件下会体现出传毒率的差异,获毒48小时后,带菌种群的传毒率略高于不带菌的种群。使用GST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找到了一个可能和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Rickettsia菌的分泌蛋白Bt R242,并使用酵母双杂交和GST pull-down验证了Bt R242和病毒的互作。在烟粉虱获毒之后,该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这或许是该菌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传毒效率的原因。综上所述,我们使用三代测序和二代测序技术调查了烟粉虱多个隐存种和多个地理种群的内共生菌多样性,在内共生菌种和属的水平上丰富了对烟粉虱内共生菌种类和分布的认识。发现了一种新的Rickettsia内共生菌,并且描述了该菌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在宿主体内的分布特性及其基因组特性等。通过初步探索该菌的生物学功能,发现该菌对宿主的适合度没有明显影响,对传毒效率的影响也比较小,又考虑到其宿主分布范围比较小,我们推断该菌目前对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数量消长和危害性没有重要影响。
班菲雪[4](2020)在《双生病毒复合侵染对其致害性及传播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双生病毒为世界范围内危害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病毒之一,田间分布广泛,且复合侵染现象严重。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及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同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且均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以持久性可循环的方式传播。TYLCV为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已经在我国20多个省市爆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TYLCCNV于90年代在我国广西发现并鉴定,目前分布于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如广西、云南、新疆、四川等省。PaLCuCNV最早于2002年在广西的番木瓜上发现,目前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河南等省份。随着烟粉虱的扩散,双生病毒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在田间经常发生复合侵染。本文就两种双生病毒复合侵染对其致病性、烟粉虱-植物互作和烟粉虱传毒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TYLCV与TYLCCNV复合侵染使烟草病毒病症状加重,发病时间提前且两种病毒的积累量增加。症状观察表明复合侵染的烟草鲜重比健康烟草低74.5%,比TYLCV单独侵染低16.2%,比TYLCCNV低12.0%;且在接毒第10天后复合侵染的烟草有70%出现新叶卷曲的症状,而TYLCCNV有47%,TYLCV仅有0.7%;接毒30 d后,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烟草中的TYLCV和TYLCCNV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单一侵染的烟草,由此推测TYLCV与TYLCCNV在烟草中发生协同作用。(2)与健康植物相比,TYLCV与TYLCCNV复合侵染提高了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的适合性,但与单一病毒侵染无显着性差异。与健康烟草相比,烟粉虱在复合侵染烟草上的存活率和产卵量均提高,但与TYLCV/TYLCCNV单一侵染的烟草无显着性差异;TYLCV与TYLCCNV复合侵染与单一病毒相同均可抑制茉莉酸通路相关合成基因以抑制寄主植物的抗性反应。嗅觉偏好性实验表明,与健康烟草相比烟粉虱更偏好取食带毒的烟草;无论烟草是带一种还是两种病毒,在带毒烟草之间无选择偏好。(3)TYLCV、TYLCCNV和PaLCuCNV三种病毒两两组合,无论哪种组合烟粉虱均可同时获取两种病毒,且可同时高效传播两种病毒。烟粉虱同时取食相同浓度的两种病毒的病毒粒子,与取食一种病毒相比,获毒量虽有差异但传毒效率相同,且复合侵染不影响病毒穿过烟粉虱体内的中肠和唾液腺屏障。综上所述,本文初步研究了双生复合侵染的相互作用方式,并就复合侵染对烟粉虱-寄主植物互作及烟粉虱传毒效率的影响进行探究,提示双生病毒复合侵染在田间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病害流行预测提供信息。
汪怡蓉[5](2019)在《B和Q型烟粉虱对辣椒适应性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在与植食性昆虫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防御机制。其中,诱导型防御作为植物抗虫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害虫取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害虫在取食过程中导致的伤口以及分泌的激发子能够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植物诱导抗性通常表现为植物一系列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寄主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害虫的取食行为。有研究表明,植物诱导防御不仅可以抵御害虫的进一步为害,还能对后续害虫产生非对称影响,植物诱导防御介导不同昆虫种间的相互作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其寄主广泛,通过直接取食和传播病毒为害大多数农业和园艺作物。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证实烟粉虱是一个复合种,至少包括形态上相似的36个隐种组成。其中,引起人们关注的是B(MEAM1)和Q(MED)两种外来入侵性极强的烟粉虱。为了方便,我们仍以B和Q型烟粉虱称之。在我国,Q型烟粉虱逐渐取代B型烟粉虱,成为我国主要危害生物型。烟粉虱也是我国设施辣椒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可以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本研究拟用四个品种的辣椒(千红、中椒、杭椒和中华红),两种外来入侵性烟粉虱(B型和Q型)为实验材料,首先测定四个品种辣椒的主要次生抗虫物质(总酚、类黄酮)和营养物质(总氨基酸、游离蛋白、N、P、K、还原性糖、总糖)的含量差异;其次,比较B和Q型烟粉虱对四个品种辣椒的取食和产卵选择偏好;最后,探讨B和Q型烟粉虱前期侵染对后续B和Q型烟粉虱取食和产卵行为、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四个品种辣椒抗虫化合物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中华红抗虫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而营养物质游离蛋白、总氨基酸和P含量相对较低。中椒4号抗虫物质总酚的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营养物质游离蛋白、总氨基酸和P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品种。在B型和Q型烟粉虱对四个品种辣椒的取食与产卵选择偏好实验中发现,Q型烟粉虱对四个品种的辣椒未表现取食和产卵偏好;而B型烟粉虱则更喜好在质量较低的“中华红”上取食和产卵。2.比较分别受B型和Q型烟粉虱侵染后的杭椒主要次生抗虫物质差异,发现B型烟粉虱的取食显着提高杭椒总酚含量,而Q型烟粉虱的取食没有引起总酚含量的显着升高。3.B型烟粉虱偏好选择在被Q型烟粉虱前期侵染过的杭椒上取食和产卵,而回避在被B型烟粉虱侵染过的杭椒上取食和产卵;而Q型烟粉虱则更倾向于在未被烟粉虱侵染过的杭椒上取食,而回避在被B型烟粉虱侵染过的杭椒上产卵。4.B型和Q型烟粉虱在被Q型烟粉虱前期侵染过的杭椒上存活率最高,均显着大于被B型烟粉虱前期侵染过和未被侵染的杭椒。然而,B型和Q型烟粉虱在三种不同侵染处理的杭椒上的日均产卵量、卵发育至成虫的比率均没有显着差异。总之,B型烟粉虱对不同品种辣椒的质量差异更敏感,更容易受到植物防御物质的干扰。同时,B型烟粉虱的前期取食恶化寄主质量,不利于后续同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Q型烟粉虱对不同品种辣椒的质量差异不敏感,适应能力更强,不容易受到诱导抗性的影响。此外,Q型烟粉虱的取食能显着提高后续同种或异种烟粉虱的生物学表现。本实验比较了四个品种辣椒的主要次生抗虫物质和营养成分差异,测定其对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和产卵选择的影响,探讨了诱导防御在辣椒对烟粉虱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了B型和Q型烟粉虱对由同种或异种烟粉虱前期侵染的辣椒的行为及生理适应性差异,以期明确辣椒响应烟粉虱为害后的诱导防御特点,探究不同品种辣椒对烟粉虱的抗性机制。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Q型烟粉虱可能在自然生境下比B型烟粉虱更具优势,拟为植物诱导抗性介导的植食性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支持,为植物的诱导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综合治理外来入侵性烟粉虱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王青[6](2019)在《植物病毒影响介体烟粉虱对吡虫啉敏感性机理初探》文中认为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是世界性的入侵害虫和植物病毒媒介,不仅可以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造成直接危害,还可以传播200多种植物病毒,其中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 virus,CCY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其传播的两种危害尤为严重、代表了两类不同传播方式(半持久和持久传播)的植物病毒。病毒作为一种外界刺激,可对其介体昆虫产生一系列影响,对此,我们提出了“介体对药剂的敏感性可能受到其携带病毒的影响”的假说。本研究旨在验证:(1)植物病毒是否对介体昆虫对药剂的敏感性造成影响?(2)如果有影响,不同类型的植物病毒对不同生物型烟粉虱敏感性的影响有无不同?是否会进一步对烟粉虱的抗药性造成影响?期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有助于阐明病毒与其介体昆虫烟粉虱之间的互作关系,为烟粉虱抗药性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烟粉虱及其所传播的病毒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烟粉虱B型和Q型生物型及其半持久传播的CCYV和持久性传播的TYLCV和寄主植物黄瓜(烟粉虱和CCYV的寄主)和番茄(烟粉虱和TYLCV的寄主)为试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以及琼脂保湿浸叶法,来分别检测、比较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在无毒以及携带不同病毒状态下CYP6CM1(P450解毒酶系中与吡虫啉抗性相关的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对吡虫啉药剂敏感性的变化。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单一病毒对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CCYV对Q、B型烟粉虱体内的CYP6CM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在20 d内趋势大致相同。携带CCYV后,两种生物型烟粉虱CYP6CM1基因表达量较对照均表现为上调后下调,且二者在带毒后期(20 d)体内CYP6CM1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健康烟粉虱(P<0.05),说明烟粉虱带毒20 d时,CCYV可抑制CYP6CM1基因的表达。在两种生物型中,CCYV对Q型烟粉虱体内CYP6CM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强于对B型烟粉虱的抑制程度。TYLCV对Q、B型烟粉虱CYP6CM1基因表达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在20 d内也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其中携带TYLCV的烟粉虱在1 d、10d及20 d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健康烟粉虱,而在5 d时显着高于对照处理(P<0.05)。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相比较,TYLCV对B型烟粉虱体内CYP6CM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强于对Q型烟粉虱。(2)两种病毒对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同时携带TY-CCYV两种病毒后,在20 d内烟粉虱体内CYP6CM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则存在差异。Q型烟粉虱体内CYP6CM1基因在1 d,5 d时较对照健康烟粉虱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10d,20d时显着上调,而B型烟粉虱则在1d,5d及20d时较健康烟粉虱上调,10d时显着下调(P<0.05)。在两种生物型之间,携带两种病毒10d内,对Q型烟粉虱的CYP6CM1基因表达量影响程度更大,而在携带两种病毒20 d时,对B型烟粉虱的影响更为显着。(3)单一病毒对烟粉虱药剂敏感性的影响CCYV对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在1d,10 d时对吡虫啉药剂敏感性的影响不同。B型烟粉虱携带CCYV 1 d和10 d后,对吡虫啉的敏感性较对照健康烟粉虱均有所减弱,10 d时达显着水平(P<0.05),而Q型烟粉虱则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增强,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TYLCV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在1d,10 d时对吡虫啉敏感性的影响趋势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B型烟粉虱在感毒1 d时敏感性强于对照处理,10 d时减弱,而Q型烟粉虱较与照处理差异较小。(4)两种病毒对烟粉虱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携带TY-CCYV的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在带毒1 d对吡虫啉药剂的敏感性较对照处理均有所减弱,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在带毒10 d时,B型烟粉虱对吡虫啉敏感性显着增强(P<0.05),Q型烟粉虱对吡虫啉敏感性较对照处理显着减弱(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烟粉虱携带单一病毒(CCYV/TYLCV)20 d可显着降低其C YP6CW1基因的表达水平,此时其对吡虫啉药剂的敏感性高于健康烟粉虱,而两种病毒同时作用于烟粉虱20 d,CYP6CM1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着升高,此时其对吡虫啉药剂的敏感性则低于健康烟粉虱。因此,不同病毒对烟粉虱CYP6CM1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吡虫啉药剂的敏感性的影响趋势不同,而且新携带的病毒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病毒对烟粉虱的影响状态。
赵文娟[7](2018)在《丽蚜小蜂人工繁育及田间释放技术》文中提出烟粉虱是世界性的重大外来入侵性害虫,在我国棉花、烟草和蔬菜等作物上危害日益加重,防治困难。烟粉虱是烟草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若虫吸取烟草汁液,产生蜜露污染烟叶,严重影响了烟叶的品质。烟粉虱在山东地区大规模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烟粉虱防治中采用生物防治是一项有效措施。通过比较11种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比较,选取“中烟100”为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人工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利用80目的防虫网笼对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分隔作用,设计了丽蚜小蜂田间释放工具,开展了丽蚜小蜂烟田防治烟粉虱试验。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1种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比较比较烟粉虱成、若虫在不同烟草品种上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中烟100是最高感的品种,高抗烟粉虱的品种有NC89和NC55。不同烟草品种生长期烟粉虱成虫发生数量动态调查发现,6月烟粉虱在各品种上均零星发生,至7月烟粉虱数量明显增多,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开始显现出来,以中烟100、云烟87和CF228数量最多,到8月,烟粉虱对11种烟草品种的选择性更加明显。2.人工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2017年在诸城烟草试验站温室大棚中以“中烟100”为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人工繁蜂3次,通过“中烟100-烟粉虱-丽蚜小蜂”的循环模式进行繁蜂。繁蜂结果显示,以第1次繁蜂效果最好,丽蚜小蜂寄生率78.9%,温室大棚内出蜂率88.5%,烟田内出蜂率85.6%,而第1次繁蜂的温湿度最适宜丽蚜小蜂的繁殖。通过温室大棚内采集蜂叶放入自制的防虫网笼内进行田间防治。3.80目防虫网笼对丽蚜小蜂和烟粉虱分隔作用对丽蚜小蜂和烟粉虱在80目防虫网笼内的分隔情况结果表明,80目防虫网笼中烟粉虱出网率仅为1.15%,死亡率2.57%,而丽蚜小蜂出网率87.91%,死亡率1.5%。80目防虫网可有效阻隔烟粉虱成虫出网笼,而基本不影响丽蚜小蜂成虫出网笼。根据该结果设计了田间释放丽蚜小蜂的专用工具。4.丽蚜小蜂田间释放工具的设计利用80目防虫网制作释放工具。工具材料主要采用铁棍、调节旋钮、PCR管、三通和80目防虫网,制成大小为25 cm×20 cm×15 cm的防虫网笼。长方体骨架的四周罩有80目的防虫网(可以选用尼龙纱布),网笼一面设有“L”型拉链,方便烟叶的放入和取出。采用该网笼释放丽蚜小蜂,省去了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褐蛹与烟叶分离环节,避免了对褐蛹的伤害,简化了制卡、释放等程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5.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效果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田间生防结果表明:放蜂10 d后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有明显效果,放蜂25 d后虫口减退率达50%,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放蜂量越多,防治效果越好。因此,田间发现烟粉虱3头/株时,及时释放丽蚜小蜂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衡森[8](2017)在《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是蔬菜上的频发性害虫之一,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生产上主要以化学方式防治烟粉虱,但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加大了烟粉虱抗药性上升的速率,增加了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因此,建立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迫切要求。本研究以几种烟粉虱低嗜好性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筛选出对烟粉虱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采用GC/MS分析其挥发物成分,找出对烟粉虱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挥发物。研究结果为利用作物间作方式控制烟粉虱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烟粉虱驱避剂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6种田间烟粉虱种群数量相对较少的蔬菜进行嗅觉和视觉反应测定。结果发现,烟粉虱对供试的6种植物选择性都较小,其中对芹菜的选择率最低,仅有13%,韭菜次之(25.5%),其余4种蔬菜的选择率大小分别为:茼蒿(44.8%)>香菜(40.2%)>葱(39.6%)>蒜(37.0%)。对6种蔬菜采用两两选择性测定的方法开展对烟粉虱的相对嗅觉反应测定,发现烟粉虱对芹菜的选择性最低,明显低于其他5种植物。在室内就烟粉虱对6种蔬菜颜色的选择性测定发现,烟粉虱对6种供试蔬菜颜色的选择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烟粉虱对芹菜和韭菜的选择率最小。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选择芹菜、韭菜、葱等三种植物进行田间1:1间作(1行辣椒间作1行供试的低嗜好性植物)试验,验证间作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芹菜对田间辣椒上烟粉虱的驱避效果最佳,驱避率达90.6%,韭菜次之(86.5%),葱的驱避效果一般。因此,后续试验选用芹菜作为大田间作防治烟粉虱的材料。2.在黄瓜、番茄、辣椒等3种设施蔬菜上进行芹菜不同间作模式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芹菜间作密度的加大,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不断上升,如芹菜以8:1、5:1、3:1的密度间作,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62.45%、73.33%、86.67%。在不同的寄主蔬菜中间作芹菜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同,如在辣椒和番茄中以5:1的密度间作芹菜,辣椒和番茄上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3.33%和75.49%,而同样的间作密度,对黄瓜上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芹菜不同的栽种方式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同,芹菜周植对辣椒上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与5:1的间作相当,虫口减退率为71.69%,而对番茄则没有明显的驱避作用。3.应用GC/MS分析不同生育期芹菜茎叶中挥发物成分发现,不同生育期芹菜茎叶的挥发物有所不同,从芹菜抽薹期茎叶挥发物中分离出20种物质,而幼苗期芹菜茎叶中只分离到15种物质,少于抽薹期,且后者全部包含在前者中。但分析发现芹菜幼苗期茎叶中柠檬烯和α-蒎烯的相对含量分别高于抽薹期,而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因此从此角度考虑,田间间作芹菜防治烟粉虱可选择苗期芹菜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对含量较高的柠檬烯、α-蒎烯、β-石竹烯等3种挥发物进行室内嗅觉和田间生物测定,分析其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嗅觉实验发现,较高浓度的α-蒎烯和柠檬烯对烟粉虱具有良好的驱避作用,而β-石竹烯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田间试验发现,柠檬烯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最佳,12h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可达77.25%,α-蒎烯次之为62.45%,β-石竹烯对烟粉虱不具有驱避效果。柠檬烯在作用距离上也优于α-蒎烯,距悬挂点最远的第7株,柠檬烯处理12h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为30.51%。此外,试剂与诱集植物同时使用,可增加对田间烟粉虱的驱避效果,如第7株12h柠檬烯+诱集植物处理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减退率为40.00%,比不加诱集植物高出9.5%。4.在烟粉虱转移扩散阶段,在蔬菜试验基地应用悬挂黄板、引诱剂、种植芹菜等措施对黄瓜上的烟粉虱进行综合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粉虱迁飞扩散阶段,黄板对阻止烟粉虱侵入大棚黄瓜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措施对控制烟粉虱迁飞扩散效果不同,其中以黄板+引诱剂和黄板+芹菜效果最好,处理后20d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5.13%和79.16%;与仅用黄板相比,黄板+芹菜处理在烟粉虱向棚内扩散阶段控制烟粉虱向棚内黄瓜上的扩散具有更好的效得效果,如9月17日仅用黄板处理的大棚内虫口减退率为-74.48%,而黄板+芹菜处理大棚为40.43%。
王艳秋[9](2016)在《烟粉虱在不同烟草品种上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连年来在我国烟草植株上所发生的为害日渐严重。目前,选育抗烟粉虱的品种是防治烟粉虱危害最经济而且有用的方法。本论文选择了20个烟草品种研究Q型烟粉虱的适应性,并且初步探究了烟草品种的抗虫机理,为选育以及推广烟草的抗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运用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mtDNA COI)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采自山东省青岛市烟草作物上的烟粉虱进行生物型鉴定。由测序结果可知,该烟粉虱的mtDNA COI基因片段大小为854 bp,其与Genbank中登录号是HQ198746.1、EF080823.1以及FJ188574.1的Q型烟粉虱的同源性均高达99%。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能够推断出山东省青岛市的烟粉虱为Q型烟粉虱。2、烟粉虱对20个烟草品种的选择性:本文选取了20个烟草品种,研究Q型烟粉虱成虫对供试烟草品种的取食以及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对供试烟草品种的选择性及其产卵量在不同烟草品种间差异显着。接入成虫24、48、72 h时,烟草上的Q型烟粉虱的成虫数目,均是以‘闽烟9号’和‘闽烟57号’较多,‘云烟97’、‘V2’、‘云烟100’和‘长脖黄’较少;接入成虫72 h后,烟粉虱的产卵数量在‘闽烟9号’、‘闽烟57号’和‘金海1号’上较多,分别为253.00、239.25和226.75粒·株-1,而在‘云烟97’、‘云烟100’、‘V2’以及‘长脖黄’上的产卵量则相对较少,分别为66.75、74.75、77.25、77.50粒·株-1。3、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烟粉虱在供试的20个烟草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雌雄成虫寿命以及生殖力试验结果表明,烟粉虱的适生性在不同烟草品种间有一定差别。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所需要的时间在‘闽烟9号’上最长,为21.31 d,而在‘云烟97’上的时间最短,为19.27 d,两者也仅仅相差2.04d;Q型烟粉虱卵-成虫的存活率在‘闽烟9号’以及‘闽烟57号’上较高,二者都超过77%,但是在‘云烟97’、‘V2’、‘云烟100’以及‘长脖黄’4个品种上的存活率则较低,且都低于54%;取食‘闽烟9号’以及‘闽烟57号’的烟粉虱雌雄成虫寿命均较长,生殖能力以及后代适应能力也比较强,而取食‘云烟97’、‘V2’、‘云烟100’以及‘长脖黄’的烟粉虱不单雌雄成虫寿命均较短,生殖力较弱,而且后代适应性也较弱。4、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抗性机制的研究:综合分析Q型烟粉虱对供试的20个烟草品种的选择性和适生性的研究结果,筛选出了6个抗虫性差异显着的烟草品种(其中,‘云烟97’、‘V2’、‘云烟100’和‘长脖黄’为抗烟粉虱品种,‘闽烟9号’和‘闽烟57号’为感烟粉虱品种)研究烟草对烟粉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烟草品种鲜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叶背茸毛密度、pH值及各叶绿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将各含量的平均值与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叶背茸毛密度与烟粉虱成虫量以及产卵量都呈现极显着正相关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虫量呈正相关,但其相关系数并没有到达显着的程度;烟草鲜叶pH值及叶绿素含量与烟粉虱虫量呈负相关,并且他们的相关系数大都已经达到了极显着的程度。综上所述,烟草鲜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对烟草品种的抗虫性影响较小,而叶背茸毛密度、pH值、各叶绿素含量对抗虫性的影响较大。
曾庆梅[10](2013)在《烟粉虱寄生蜂的种间竞争、释放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日本恩蚜小蜂Encarsia japonica Viggiani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是烟粉虱的两种重要寄生蜂。本文研究了甘薯、花菜、黄瓜、茄子四种寄主植物对烟粉虱以及烟粉虱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和个体形态的影响;明确了两种寄生蜂的生殖方式以及四种寄主植物上两种寄生蜂的种间竞争关系;探讨了温棚内桨角蚜小蜂在花菜和黄瓜上的最佳释放益害比及其控制作用。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烟粉虱在茄子上发育历期最长,为21.40±0.22d,在甘薯上发育历期最短为,15.79±0.26d,在黄瓜和花菜上发育历期相近,分别为18.37±0.19d和18.11±0.25d。烟粉虱在黄瓜上各龄虫体最大,其次是在花菜和甘薯,在茄子上最小。寄生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体内的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发育历期有所差异,寄生在黄瓜上烟粉虱体内的两种寄生蜂幼虫发育历期最长,其次是寄生在花菜、甘薯烟粉虱体内,寄生在茄子烟粉虱体内的最短。两种小蜂各龄虫体在黄瓜上最大,其次是在花菜、甘薯上,在茄子上最小。2.通过对四种寄主植物上两种寄生蜂生殖方式的研究,分析得出:桨角蚜小蜂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既产雌又产雄,未交配的雌蜂为孤雌生殖产雄;日本恩蚜小蜂为两性生殖产雌,未交配的雌蜂产雄且自复寄生,即未交配的雌蜂将卵产在烟粉虱体内初级寄生蜂体表,最后发育成雄蜂。3.通过在四种寄主植物上对两种寄生蜂的种间竞争研究发现,单独释放桨角蚜小蜂时,在黄瓜、花菜、甘薯上对烟粉虱的寄生数、取食数和总致死数均比单独释放日本恩蚜小蜂时高,而茄子上相反;两两组合竞争时,每种寄生蜂对烟粉虱的寄生数、取食数和总致死数均比桨角蚜小蜂单独释放时少,而比日本恩蚜小蜂单独释放时高。而从同一处理不同寄主植物上来看,在黄瓜上,两种蜂单独释放和两两组合竞争时对烟粉虱的寄生数、取食数和总死亡数均比在其它三种蔬菜上要高。研究结果说明这两种寄生蜂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并且不同寄主植物会影响两者的竞争结果。4.桨角蚜小蜂对花菜和黄瓜上的烟粉虱可以发挥很好的控害能力。在花菜上按益害比1:8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到75.62%,按益害比1:12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到58.43%;按益害比1:15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到50.66%。在黄瓜上按益害比1:10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80.13%;按益害比1:15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到66.67%;按益害比1:200释放桨角蚜小蜂;10d后防效达到53.33%。实验结果表明,只有控制好释放时间和益害比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二、甘薯品种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品种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江苏省西甜瓜概况 |
1.1.1 西甜瓜种植概况 |
1.1.2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品种概况 |
1.2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发生 |
1.3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防治研究概述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发生为害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为害 |
2.2.2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 |
2.3 讨论 |
第三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形态及龄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 |
3.2.2 瓜绢螟的龄期划分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与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瓜绢螟不同虫态越冬调查 |
4.2.2 瓜绢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4.2.3 不同温度条件对瓜绢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4 瓜绢螟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4.2.5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6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7 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力及生命表参数 |
4.3 讨论 |
第五章 取食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5.2.2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孵化率及存活率 |
5.2.3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历期和繁殖的影响 |
5.2.4 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上的种群参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 |
6.1 瓜蚜的防治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截形叶螨的毒力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瓜绢螟的毒力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2)甘薯地上害虫发生动态及品种抗虫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1.4.1 甘薯害虫种群动态调查 |
1.4.2 品种抗虫性调查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害虫(螨)发生基本情况 |
2.2 不同品种甘薯对3种害虫的抗性差异分析 |
2.2.1 不同品种甘薯对甘薯叶螨的抗性分析 |
2.2.2 不同品种甘薯对甘薯跳盲蝽的抗性 |
2.2.3 不同品种甘薯对麦蛾的抗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及一个Rickettsia新种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
1.1 烟粉虱 |
1.1.1 烟粉虱概述 |
1.1.2 烟粉虱隐存种的种类 |
1.1.3 烟粉虱隐存种的地理分布 |
1.2 昆虫共生菌概述 |
1.2.1 昆虫外共生菌 |
1.2.2 昆虫内共生菌 |
1.2.3 原生内共生菌 |
1.2.4 次生内共生菌 |
1.3 烟粉虱的内共生菌 |
1.3.1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种类 |
1.3.2 烟粉虱内共生菌在不同隐存种中的分布 |
1.3.3 内共生菌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方式 |
1.3.4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传播方式 |
1.3.5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功能 |
1.3.6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检测方法 |
1.4 内共生菌Rickettsia |
1.4.1 Rickettsia概述 |
1.4.2 Rickettsia的分类 |
1.4.3 Rickettsia作为内共生菌的功能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2.1 基本材料 |
2.1.1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
2.1.2 供试植物及其培育 |
2.1.3 供试病毒 |
2.1.4 仪器设备 |
2.1.5 生物化学试剂 |
2.1.6 实验耗材 |
2.2 基本实验方法 |
2.2.1 烟粉虱总DNA的提取 |
2.2.2 诊断PCR |
2.2.3 烟粉虱隐存种的鉴定 |
2.2.4 烟粉虱的解剖 |
2.2.5 荧光原位杂交 |
2.2.6 透射电镜观察 |
2.2.7 烟粉虱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2.8 定量PCR |
2.2.9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0 农杆菌接种法 |
2.2.11 Western blot |
第三章 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微生物16S r RNA Pac Bio测序及分析 |
3.1.4 微生物16S r RNA Illumina测序及分析 |
3.1.5 Halomonas菌在烟粉虱中肠中的验证 |
3.1.6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烟粉虱21个隐存种的微生物多样性 |
3.2.2 烟粉虱21个隐存种所含微生物种类 |
3.2.3 田间烟粉虱的微生物多样性 |
3.2.4 Halomonas菌在烟粉虱中肠中的验证 |
3.2.5 内共生菌在烟粉虱不同隐存种的分布 |
3.2.6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Rickettsia菌一个新种的发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4.1.3 田间烟粉虱种群中RiTBt的检测 |
4.1.4 RiTBt在烟粉虱卵中的检测 |
4.1.5 烟粉虱体内RiTBt的检测 |
4.1.6 RiTBt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iTBt在田间烟粉虱种群的分布 |
4.2.2 RiTBt在烟粉虱卵中的分布 |
4.2.3 RiTBt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 |
4.2.4 RiTBt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4.2.5 RiTBt分类地位的确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新发现的烟粉虱共生菌RiTBt的功能探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植物及病毒 |
5.1.2 主要试剂 |
5.1.3 烟粉虱实验种群的构建 |
5.1.4 RiTBt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5.1.5 RiTBt对烟粉虱传毒能力的影响 |
5.1.6 RiTBt在烟粉虱体内的定位 |
5.1.7 RiTBt分泌蛋白的预测 |
5.1.8 与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RiTBt蛋白质的鉴定 |
5.1.9 候选互作蛋白和病毒外壳蛋白互作的验证 |
5.1.10 互作蛋白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5.1.11 统计检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烟粉虱实验种群的构建 |
5.2.2 RiTBt对烟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
5.2.3 RiTBt对烟粉虱传毒能力的影响 |
5.2.4 RiTBt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 |
5.2.5 和病毒互作的BtR242蛋白质的发现 |
5.2.6 BtR242和病毒互作的验证 |
5.2.7 烟粉虱获毒对BtR24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世界各地21个烟粉虱隐存种标本的收集 |
附录Ⅱ 从 RiTBt基因组预测的分泌蛋白 |
附录Ⅲ 可能和CLCuMuV CP互作的RiTBt的蛋白质 |
附录Ⅳ 一种粉虱的线粒体基因组 |
作者简历 |
(4)双生病毒复合侵染对其致害性及传播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
1.1 烟粉虱 |
1.1.1 烟粉虱概述 |
1.1.2 烟粉虱的分布及危害方式 |
1.2 双生病毒 |
1.2.1 双生病毒概述 |
1.2.2 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概述 |
1.2.3 番茄黄曲叶病毒 |
1.2.4 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 |
1.3 植物病毒复合侵染概述 |
1.3.1 植物病毒复合侵染中病毒的相互作用 |
1.3.2 病毒复合侵染对病毒-媒介昆虫互作的影响 |
1.3.3 病毒复合侵染对媒介昆虫传毒的影响 |
1.4 双生病毒复合侵染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本研究内容 |
2 基本材料与方法 |
2.1 基本材料 |
2.1.1 供试烟粉虱及其种群维持 |
2.1.2 供试植物 |
2.1.3 供试病毒 |
2.1.4 生态学实验相关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
2.1.5 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主要仪器设备 |
2.1.6 分子生物学主要相关试剂 |
2.2 基本实验方法 |
2.2.1 烟粉虱隐存种鉴定方法 |
2.2.2 带毒植株的获取 |
2.2.3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2.2.4 定量PCR(qPCR) |
2.2.5 TYLCV与 TYLCCNV全长质粒构建 |
3 TYLCV与 TYLCCNV共同侵染对其致病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病毒及烟粉虱 |
3.1.2 带毒烟草的获取 |
3.1.3 复合侵染后植物症状的观察及鲜重称量 |
3.1.4 qPCR检测植物中病毒量 |
3.1.5 病毒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验 |
3.1.6 病毒常规PCR引物特异性检验 |
3.1.7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引物特异性 |
3.2.2 复合侵染加重病毒病症状 |
3.2.3 TYLCV与 TYLCCNV复合侵染提高病毒量 |
3.3 讨论 |
4 TYLCV和 TYLCCNV复合侵染对烟粉虱-植物互作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病毒及烟粉虱 |
4.1.2 烟粉虱在病毒复合或单一侵染烟草上产卵量和成活率检测 |
4.1.3 植物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4.1.4 cDNA合成 |
4.1.5 qPCR检测植物JA和 SA途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 |
4.1.6 嗅觉行为测定 |
4.1.7 GC-MS检测植物挥发物 |
4.1.8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YLCV与 TYLCCNV复合侵染对烟粉虱适合性影响 |
4.2.2 复合侵染对烟草水杨酸和茉莉酸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
4.2.3 复合侵染对烟粉虱嗅觉偏好性的影响 |
4.2.4 复合侵染对烟草挥发物影响 |
4.3 讨论 |
5 复合侵染对双生病毒传播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病毒及烟粉虱 |
5.1.2 烟粉虱在复合侵染的烟草上获毒 |
5.1.3 TYLCV、TYLCCNV及 PaLCuCNV病毒粒子提取 |
5.1.4 病毒粒子饲喂 |
5.1.5 烟粉虱中肠和唾液腺解剖 |
5.1.6 qPCR定量烟粉虱整虫及各组织中的病毒量 |
5.1.7 传毒实验及传毒率检测 |
5.1.8 获毒顺序对烟粉虱获毒能力的影响 |
5.1.9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烟粉虱在复合侵染烟草上获毒及传毒 |
5.2.2 复合侵染对烟粉虱获毒的影响 |
5.2.3 复合侵染对烟粉虱中肠病毒量的影响 |
5.2.4 复合侵染对烟粉虱唾液腺病毒量的影响 |
5.2.5 复合侵染对烟粉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
5.2.6 获毒顺序对烟粉虱获毒能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6 总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以及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I TYLCV在烟粉虱体内循环过程中的分子变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病毒及烟粉虱 |
1.2 烟粉虱获取TYLCV |
1.3 TYLCV基因组扩增及纯化 |
1.4 文库构建及测序 |
1.5 生物信息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评估 |
2.2 TYLCV在烟粉虱个组织的分子变异 |
3 讨论 |
附录 参考文献 |
(5)B和Q型烟粉虱对辣椒适应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烟粉虱研究概况 |
1.1.1 烟粉虱概述 |
1.1.2 B型和Q型烟粉虱的入侵历史和研究概况 |
1.2 植物防御概况 |
1.2.1 组成型防御 |
1.2.2 诱导型防御 |
1.3 植物防御介导的种内、种间竞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B型和Q型烟粉虱对四个品种辣椒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四个品种辣椒抗虫物质和营养成分含量 |
2.2.2 B型和Q型烟粉虱对四个品种辣椒的选择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对杭椒营养、抗虫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测定 |
3.2.2 杭椒叶片主要激素和抗虫物质含量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B和Q型烟粉虱为害辣椒后对后续烟粉虱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烟粉虱分别对不同侵染处理杭椒的选择及产卵偏好 |
4.2.2 两种烟粉虱分别在不同侵染处理杭椒上的寿命、繁殖和卵发育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植物病毒影响介体烟粉虱对吡虫啉敏感性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烟粉虱概述 |
1.1.1 烟粉虱的发生与分布 |
1.1.2 烟粉虱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3 烟粉虱传播植物病毒 |
1.2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
1.2.1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简介 |
1.2.2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研究进展 |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
1.3.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生及危害 |
1.3.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研究进展 |
1.4 细胞色素P450 |
1.4.1 细胞色素P450简介 |
1.4.2 细胞色素P450与昆虫抗药性 |
1.5 吡虫啉杀虫剂概述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病毒及带毒植株 |
3.1.3 供试昆虫 |
3.1.4 供试药剂 |
3.1.5 试剂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CCYV检测 |
3.2.2 TYLCV检测 |
3.2.3 荧光定量检测烟粉虱在不同阶段目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 |
3.2.4 吡虫啉检测烟粉虱敏感性 |
3.2.5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病毒对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1 对Q型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2 对B型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3 不同病毒对Q型和B型烟粉虱CYP6CM1表达水平的影响 |
4.2 不同病毒对烟粉虱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4.2.1 对Q型烟粉虱敏感性的影响 |
4.2.2 对B型烟粉虱敏感性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植物病毒对介体昆虫防御与解毒酶系的影响 |
5.2 介体昆虫携带植物病毒对其抗药性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发表论文列表 |
(7)丽蚜小蜂人工繁育及田间释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烟草概况 |
1.2 烟粉虱概况 |
1.2.1 寄主情况 |
1.2.2 危害特点 |
1.2.3 生物学特征 |
1.2.3.1 形态特征 |
1.2.3.2 生活史及习性 |
1.2.3.3 环境因素 |
1.2.4 防治措施 |
1.2.4.1 农业防治 |
1.2.4.2 物理防治 |
1.2.4.3 生物防治 |
1.2.4.4 化学防治 |
1.3 丽蚜小蜂概况 |
1.3.1 分布情况 |
1.3.2 生物学特征 |
1.3.2.1 形态特征 |
1.3.2.2 寄生特性 |
1.3.2.3 环境因素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烟粉虱研究现状 |
1.4.2 丽蚜小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11种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比较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抗性分级标准 |
2.1.4 数据处理 |
2.2 人工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 |
2.2.1 烟草品种 |
2.2.2 繁育棚 |
2.2.3 繁育方法 |
2.2.4 方法分析 |
2.3 80目防虫网笼对丽蚜小蜂和烟粉虱的分隔实验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试验方法 |
2.4 丽蚜小蜂释放工具 |
2.4.1 制作方法 |
2.5 田间释放丽蚜小蜂 |
2.5.1 试验地概况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1种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比较结果 |
3.1.1 11种烟草品种抗性结果比较 |
3.2 人工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效果 |
3.2.1 繁蜂规模 |
3.2.2 繁蜂时间 |
3.2.3 丽蚜小蜂人工繁育情况 |
3.3 80目防虫网笼对丽蚜小蜂和烟粉虱的分隔实验结果 |
3.3.1 分隔实验结果 |
3.4 丽蚜小蜂田间释放工具 |
3.4.1 设计结果 |
3.4.2 释放方法 |
3.5 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效果 |
3.5.1 试验站内防治效果 |
3.5.2 试验站外防治效果 |
3.5.3 烟田释放效果 |
4 讨论 |
4.1 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影响因素 |
4.2 影响丽蚜小蜂繁育和烟粉虱繁殖的因素 |
4.3 丽蚜小蜂释放工具的效果 |
4.4 丽蚜小蜂释放的关键时期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8)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设施蔬菜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
1 烟粉虱的危害 |
2 设施蔬菜烟粉虱的发生 |
2.1 设施蔬菜的发展 |
2.2 烟粉虱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2.3 烟粉虱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
3 目前生产上烟粉虱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 |
3.2 寄主广泛,且具有迁移习性 |
3.3 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 |
3.4 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 |
3.5 防治方法不当 |
3.6 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6.1 技术比较单一 |
3.6.2 系统观念单薄 |
4 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技术 |
4.1 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 |
4.2 常用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 |
4.2.1 农业防治 |
4.2.2 物理防治 |
4.2.3 生物防治 |
4.2.4 化学防治 |
5 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初定 |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选择性测定 |
1.2.2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颜色反应测定 |
1.2.3 烟粉虱对6种植物的嗅觉反应测定 |
1.2.4 低嗜好性植物田间驱虫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烟粉虱对6种供试植物的选择性 |
2.2 间作芹菜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2.3 间作葱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2.4 间作韭菜对蔬菜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上烟粉虱控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芹菜间作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2 芹菜周植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4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烟粉虱的影响 |
1.2.5 烟粉虱调查方法 |
1.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辣椒烟粉虱的影响 |
2.1.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辣椒烟粉虱的影响 |
2.1.2 芹菜周植方式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2.2 芹菜周植对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1 芹菜不同间作密度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2.3.2 芹菜周植对番茄上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芹菜生物活性物质筛选及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芹菜茎叶中挥发性物质测定 |
1.2.2 芹菜茎叶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筛选 |
1.2.3 挥发物田间驱虫试验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芹菜茎叶主要挥发物 |
2.2 主要挥发物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 |
2.3 两种挥发物对田间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设施黄瓜烟粉虱的区域性生态控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基地概况 |
1.2.2 试验处理 |
1.2.3 数据调查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虫源对蔬菜大棚烟粉虱迁入的影响 |
2.2 黄板对迁入大棚烟粉虱的诱杀作用 |
2.3 黄板与引诱剂共用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
2.4 黄板与芹菜共用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烟粉虱在不同烟草品种上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烟粉虱DNA的提取 |
3.1.3 PCR扩增 |
3.1.4 电泳检测及测序 |
3.2 烟粉虱成虫对烟草品种的选择性 |
3.2.1 供试材料 |
3.2.2 取食和产卵选择性试验 |
3.2.3 数据处理 |
3.3 烟草品种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1 供试材料 |
3.3.2 发育历期及存活率试验 |
3.3.3 成虫寿命及生殖力试验 |
3.3.4 后代成虫寿命及生殖力试验 |
3.3.5 数据处理 |
3.4 烟草品种对烟粉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
3.4.1 供试材料 |
3.4.2 取食和产卵选择性试验 |
3.4.3 叶背茸毛密度的测量 |
3.4.4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3.4.5 叶片pH值的测定 |
3.4.6 叶片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 |
3.4.7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结果 |
4.1.1 烟粉虱mtDNA CO I基因PCR产物检测结果 |
4.1.2 烟粉虱mtDNA CO I基因序列和同源性比较 |
4.2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的影响 |
4.3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1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发育历期的影响 |
4.3.2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存活率的影响 |
4.3.3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
4.3.4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后代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
4.4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
4.4.1 烟粉虱成虫对6个烟草品种的选择性 |
4.4.2 叶背茸毛密度与虫量的相关性 |
4.4.3 烟草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 |
4.4.4 烟草叶片化学成分的含量与品种抗虫性的关系 |
5 讨论 |
5.1 Q型烟粉虱成虫对烟草品种的选择性 |
5.2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机制 |
6 结论 |
6.1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的影响 |
6.2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 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烟粉虱寄生蜂的种间竞争、释放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烟粉虱的研究概述 |
1.1.1 烟粉虱的分布与危害 |
1.1.2 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
1.1.3 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1.4 烟粉虱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 烟粉虱寄生蜂的研究概述 |
1.2.1 烟粉虱寄生蜂的种类与分布 |
1.2.2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寄生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3 恩蚜小蜂属(Encarsia) |
1.2.4 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
1.2.5 两种寄生蜂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性 |
1.3 烟粉虱寄生蜂生殖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两性生殖 |
1.3.2 孤雌产雌 |
1.4 烟粉虱寄生蜂种间竞争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四种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及其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烟粉虱在四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 |
2.2.2 烟粉虱在四种寄主植物上各个龄期虫体大小的测定 |
2.2.3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 |
2.2.4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各个龄期虫体大小的测定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生殖方式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本恩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生殖方式 |
3.2.2 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生殖方式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种间竞争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寄主植物与供试寄生蜂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寄生情况 |
4.2.2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情况 |
4.2.3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总致死情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优势种桨角蚜小蜂释放技术与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寄生蜂 |
5.1.3 试验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瓜上释放桨角蚜小蜂的益害比筛选 |
5.2.2 花菜上释放桨角蚜小蜂的益害比筛选 |
5.2.3 桨角蚜小蜂对田间网室黄瓜上烟粉虱的控制效果 |
5.2.4 桨角蚜小蜂对田间网室内花菜上烟粉虱的控制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四种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及两种烟粉虱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6.2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的生殖方式的研究 |
6.3 日本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在四种寄主植物上种间竞争的研究 |
6.4 优势种桨角蚜小蜂的释放技术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甘薯品种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邱晔. 扬州大学, 2021(08)
- [2]甘薯地上害虫发生动态及品种抗虫性差异[J]. 黄建华,李信申,兰孟焦,肖满秋,吴问胜,刘冬梅,华菊玲. 中国植保导刊, 2021(02)
- [3]烟粉虱内共生菌多样性及一个Rickettsia新种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 雷藤. 浙江大学, 2020
- [4]双生病毒复合侵染对其致害性及传播特性的影响[D]. 班菲雪. 浙江大学, 2020(01)
- [5]B和Q型烟粉虱对辣椒适应性差异研究[D]. 汪怡蓉. 湖北大学, 2019(05)
- [6]植物病毒影响介体烟粉虱对吡虫啉敏感性机理初探[D]. 王青.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丽蚜小蜂人工繁育及田间释放技术[D]. 赵文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8]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几种植物筛选及芹菜对该虫控制作用研究[D]. 衡森. 扬州大学, 2017(01)
- [9]烟粉虱在不同烟草品种上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王艳秋.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10]烟粉虱寄生蜂的种间竞争、释放技术与应用[D]. 曾庆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