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重或模拟失重时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梁帅,杜锐凯,凌树宽,史大卓,李英贤[1](2021)在《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及防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失重或模拟失重环境下,人体内流体静压消失,体液头向转移,对机体血管产生显着影响,导致血管发生重塑和功能改变适应失重或模拟失重。由于不同部位血管结构和血流变化不同,因此失重或模拟失重可能会对人体各部位的血管产生不同的影响。综述了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脑血管、眼部血管、心血管、肺脏血管、胸腹部血管、下肢/后肢血管和微血管等不同部位血管适应性变化的特征,总结了失重/模拟失重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改变的机制。血管结构重塑、功能适应既是机体自我调节维持机体稳定的结果,也是最终导致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围绕长期飞行任务密切相关的防护手段如运动锻炼、下体或四肢负压装置、人工重力和药物防护等进行了分析,在对抗措施的应用上建议应多注重选用联合对抗方案,以期为未来长期载人航天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李程飞[2](2017)在《回转模拟失重通过激活自噬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是长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降低和运动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严重危害航天员的健康,而目前对抗心血管功能失调的措施极其有限,因此,深入研究其发生机理对发展有效的防护措施意义重大。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管的内层衬里,通过自分泌、旁分泌、血管生成、白细胞粘附、调节血管壁通透性和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等途径在血管功能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自噬是细胞为了保持自身稳态对于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应激性反应。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与多种心血管功能紊乱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模拟失重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水平均有增强,因此我们推测自噬激活可能在失重致血管功能失调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明确其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价值。目的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自噬与失重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的关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失重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回转模拟失重24h(24hMG)、48h(48hMG)和72h(72hMG)组以及地面正常重力对照24h(24hCon)、48h(48hCon)和72h(72hCon)组,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性分子LC3和p62的时程变化;免疫荧光检测HUVECs和PMVECs在回转48h后的LC3斑点聚集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检测回转48h后HUVECs和PMVECs中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2.将3-MA作为自噬的特异性阻断剂,将HUVECs分为地面正常重力对照组(Con)、地面正常重力对照+3-MA组(Con+3-MA)、回转模拟失重组(MG)、回转模拟失重+3-MA组(MG+3-MA),回转模拟失重48h后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LC3II与LC3I的比值以及p62蛋白的表达量,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AnnexinV-FITC/PI双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3.在HUVECs回转模拟失重48h后,Western blot检测LC3、p62、p53、磷酸化AMPK和反映mTOR活性的磷酸化p70S6K的蛋白表达变化;在地面正常重力下敲低HUVECs中p53的表达以及回转模拟失重下过表达p53,而后检测HUVECs中自噬相关分子LC3、p62和磷酸化p70S6K的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测定各组细胞中LC3的斑点聚集情况。4.回转模拟失重48h后,Western blot检测HUVECs胞质胞核中p53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UVECs中p53 mRNA的变化;在沉默HDM2及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两种条件下分别检测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UVECs中LC3、p53、p62和磷酸化p70S6K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HUVECs中LC3斑点聚集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HUVECs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DM2与p53之间的结合;回转模拟失重同时加入出核转运抑制剂LMB,检测HUVECs胞质和胞核中p53变化及LC3、p62和磷酸化p70S6K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C3斑点聚集情况。结果1.回转24h、48h和72h后,HUVECs中LC3II与LC3I的比值均升高,p62均降低。回转48h后,HUVECs和PMVECs含LC3斑点(>5个)的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显着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回转48h后HUVECs和PMVECs中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产生。2.3-MA能有效逆转模拟失重引起的HUVECs LC3II/LC3I比值升高及p62表达降低;与单纯模拟失重组相比,模拟失重同时用3-MA阻断自噬后,HUVECs细胞凋亡率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活化的caspase3表达升高,Transwell实验中细胞迁移率降低,划痕愈合率下降。3.与地面正常重力对照组相比,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UVECs LC3II/LC3I比值升高,p62和磷酸化p70S6K的表达均显着降低,磷酸化AMPK变化不明显;在正常重力条件下沉默p53会使HUVECs LC3II/LC3I比值升高,p62表达减少,p70S6K磷酸化减少,免疫荧光显示LC3呈斑点状聚集的细胞比例增高,而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过表达p53会逆转失重引起的HUVECs的自噬增强。4.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UVECs中p53的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而胞质和胞核中p53蛋白水平均显着降低;沉默HDM2或者加入MG132均可逆转模拟失重导致的HUVECs p53蛋白表达量减少、LC3II/LC3I比值升高、p62及磷酸化p70S6K降低、LC3呈斑点状聚集的细胞比例升高等变化;免疫共沉淀显示回转48h后HUVECs HDM2与p53结合增强;模拟失重同时加入出核转运抑制剂LMB后,HUVECs胞质p53相较于对照组变少,而胞核p5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LC3II/LC3I比值升高,p62表达减少,p70S6K磷酸化减少,免疫荧光显示LC3呈斑点状聚集的细胞比例增高。结论1.回转模拟失重可使HUVECs和PMVECs自噬增强。2.自噬能部分抑制回转模拟失重48h引起的HUVECs凋亡增高,并增强HUVECs的细胞迁移能力。3.HUVECs在回转模拟失重48h后p53表达下降进而使mTOR活性降低,并最终诱导自噬增强,这一过程不依赖于AMPK的活性改变。4.回转模拟失重48h促进HUVECs中的p53与HDM2结合,随后胞质p53在26S蛋白酶体被降解,从而降低mTOR活性,使自噬水平升高。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回转模拟失重可引起大血管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自噬增强,这种自噬的增强可部分抑制模拟失重诱导HUVECs的凋亡,促进内皮细胞迁移。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噬增强的机制为回转模拟失重可促进HUVECs胞质中p53与HDM2的结合,进而介导了p53在蛋白酶体被降解,从而降低了HUVECs中mTOR活性,最终使自噬水平升高。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为开发失重条件下心血管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程飞,王永春,石菲,高原,孙喜庆[3](2017)在《失重对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失重或模拟失重会导致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区域特异性改变,并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引起相关基因和分子的表达变化。研究发现引起这些改变的机制包括离子通道变化、eNOS和iNOS的变化、细胞骨架改变等。目前人们初步探索了间断重力刺激等措施用于干预失重后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陈励[4](2016)在《miRNA-103/Cav1.2信号通路对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血管似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航天飞行后航天员通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的失调,表现为重返地面后的立位耐立不良和运动能力的下降,严重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航天飞行引起心血管功能失调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依旧缺乏有效的对抗措施。先前研究表明微重力环境引起大鼠的外周血管系统发生区域特异性的重塑,表现为心水平以上的动脉发生管壁增厚、收缩功能增强的改变,而心水平以下的动脉发生管壁萎缩、收缩功能减弱的改变,外周血管的重塑可能是造成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微重力环境诱导的血管重塑过程,包括e NOS-NO、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多种离子通道等。近年来关于似昼夜节律的研究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和似昼夜节律之间联系密切,不仅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表现出似昼夜节律性,似昼夜节律的紊乱更是促进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性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然而,微重力环境下心血管系统的重塑中是否存在似昼夜节律异常的参与,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进行了探讨。L型钙通道(Cav1.2)是细胞外钙进入胞内的重要途经,在肌肉兴奋收缩偶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密切参与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本教研室前期工作已经表明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Cav1.2表达的上调,并且高表达的Cav1.2和脑动脉的重塑密切相关。研究表明,Cav1.2可作为时钟基因的效应分子参与调控视网膜对昼夜明暗光线环境的适应,Cav1.2的表达和功能均表现出似昼夜节律性,然而Cav1.2的昼夜节律性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我们观察了脑动脉Cav1.2表达的似昼夜节律性以及模拟失重后的改变,以期阐明模拟失重引起心血管功能似昼夜节律紊乱可能的分子机制。Cav1.2表达是如何具有似昼夜节律的呢?已有研究表明micro RNA(mi RNA)参与Cav1.2似昼夜节律的产生。mi RNA是一种调控性的非编码RNA,主要通过和m RNA互补配对结合引起m RNA的降解或者抑制翻译过程。查阅文献明确目前已证实有8中mi RNA可调控Cav1.2的蛋白表达,随后进行筛选,最终确定mi RNA-103可能是脑动脉内Cav1.2蛋白表达产生节律性的关键分子,并且进一步证实mi RNA-103表达的异常可引起下游靶基因Cav1.2的似昼夜节律性异常。实验目的1.明确模拟失重大鼠心血管功能的似昼夜节律是否发生紊乱。2.明确模拟失重大鼠时钟基因及下游钟控基因Cav1.2的表达节律性的改变。3.探讨mi RNA-103对Cav1.2节律性的调控作用。实验方法1.采用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微重力对心血管的影响。模拟失重28天后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和心率的昼夜波动,观察大鼠心血管系统节律性的改变。2.于夜间1点和白天13点分别测定大鼠脑动脉的血管紧张度和腹主动脉的收缩反应性,观察白天和夜晚的差异,以及模拟失重28天后昼夜差异的变化。3.分别于一天中的8点、12点、16点、20点、24点、4点六个时间点取材视交叉上核、脑动脉,测定时钟基因Per2、Bmal1、dbp和Cav1.2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4.利用血清休克的方法在细胞水平诱导似昼夜节律的产生,50%马血清处理平滑肌细胞A7r5两小时,以血清休克开始为0点,每4小时裂解细胞提取蛋白检测时钟基因的表达。5.根据表达具有节律性和模拟失重后表达改变两个条件筛选可能参与调控Cav1.2节律性的mi RNA。6.将筛选出的mi RNA转染平滑肌细胞后,进行血清休克处理,观察Cav1.2表达的节律性变化。7.数据采用Graph Pad Prism version 5.0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数据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示为平均数±标准误,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实验结果1.明确模拟失重大鼠心血管功能的似昼夜节律是否发生紊乱。1)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心血管系统一般功能似昼夜节律紊乱。对照组大鼠的血压和心率均表现为昼低夜高,具有明显的似昼夜节律性,而悬吊组大鼠心率和血压的似昼夜节律性出现异常。在白天,悬吊组大鼠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晚上,悬吊组大鼠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悬吊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而悬吊组大鼠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一天内的波动幅度均显着低于对0照组(P<0.001,P<0.01,P<0.001),提示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心血管一般功能的似昼夜节律性异常,表现为振荡幅度的缩小。2)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腹主动脉收缩反应性的昼夜差异缩小。在白天和晚上两个时间点,悬吊组大鼠的腹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反应性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P<0.001);同时,对照组大鼠腹主动脉收缩反应性存在昼夜差异,而悬吊组腹主动脉的收缩反应性的昼夜差异显着降低(P<0.001)。3)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血管紧张度的昼夜差异缩小。在白天和晚上两个时间点,悬吊组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的紧张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同时,对照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的紧张度存在昼夜差异,而悬吊组大脑中动脉的紧张度昼夜差异显着降低(P<0.001)。2.明确模拟失重大鼠时钟基因及下游钟控基因Cav1.2的表达节律性的改变。1)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脑动脉Cav1.2表达似昼夜紊乱。对照组大鼠脑动脉Cav1.2的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出昼低夜高的趋势,具有似昼夜节律性,而悬吊组大鼠脑动脉Cav1.2蛋白表达水平的昼夜差异改变。在白天,悬吊组大鼠脑动脉Cav1.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晚上两组的差异消失。同时悬吊组大鼠脑动脉Cav1.2蛋白表达水平的昼夜差异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而在转录水平,两组大鼠的脑动脉Cav1.2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无表现出昼夜差异,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悬吊组大鼠的Cav1.2m RNA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2)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外周钟(脑动脉)时钟基因似昼夜节律性表达紊乱。对照组大鼠脑动脉的时钟基因Per2、Bmal1和dbp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表现出振荡性,而悬吊组大鼠时钟基因表达的振荡幅度显着缩小。3)模拟失重引起大鼠中枢钟(视交叉上核)时钟基因似昼夜节律性表达紊乱。对照组大鼠视交叉上核的时钟基因Per2、Bmal1和dbp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表现出振荡性,而悬吊组大鼠时钟基因表达的振荡幅度显着缩小。3.mi RNA-103参与调控Cav1.2蛋白表达似昼夜节律性的产生和紊乱。1)血清休克能够诱导平滑肌细胞A7r5时钟基因的振荡性表达。2)通过节律性和悬吊后表达变化双重筛选,确定mi RNA-103可能参与调控模拟失重脑动脉重塑过程中Cav1.2表达节律性异常的调控。mi RNA-103的表达具有节律性,而经过模拟失重后mi RNA-103的表达下调(P<0.01),且节律性消失(P>0.05)。3)在A7r5细胞内转染mi RNA-103 mimic后,Cav1.2表达下调(P<0.01),转染mi RNA-103 inhibitor后Cav1.2表达上调(P<0.01)。随后转染mi RNA-103mimic、inhibitor至A7r5细胞,并诱导其表现出节律性,结果转染mi RNA-103 mimic后A7r5细胞Cav1.2表达下调,同时振荡消失,而对转染mi RNA-103 inhibitor的后发现Cav1.2表达上调,同时振荡幅度也增加。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结果表明,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似昼夜节律紊乱,血压和心率的昼夜差异显着降低。同时时钟基因的表达也发生紊乱,下游的钟控基因Cav1.2的表达节律性也发生紊乱,并解释了血管功能昼夜差异消失的原因。另外,mi RNA-103能够负性调控Cav1.2的表达,mi RNA-103表达的节律紊乱可能介导了Cav1.2节律的紊乱。
王汉青,朱辉[5](2014)在《失重对人体外周血管及心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外周血管与心脏两个方面出发,回顾了近年来大量有关失重(长期失重以及模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分析评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展望了几个潜在的研究方向。
陈荣贵[6](2014)在《模拟失重致血管自噬变化及自噬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航天飞行可使机体多系统发生功能改变,甚至出现病理性变化。就心血管系统而言,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不良和运动耐力下降,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可能涉及多重复杂机制,包括血容量丢失、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减弱、心脏收缩泵血功能降低、下肢静脉顺应性增加及血管特异性结构和功能重塑等。内皮细胞是位于血管的最里层,也是机体最大的分泌器官,其功能紊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而内皮细胞对所受重力环境变化亦非常敏感,其感应重力改变后的结构及功能变化可能与导致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相关的研究表明,失重/模拟失重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分泌功能等发生改变,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众多信号分子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始终未得到充分阐明。自噬是细胞内物质成分被溶酶体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与细胞的发育、分化、代谢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模拟失重可以导致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活性增强,高度提示自噬可能在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因此,本实验利用回转器模拟细胞失重效应和尾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探讨了回转模拟失重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涉及的分子调控机制,继而观察了模拟失重后大鼠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自噬活性的改变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回转模拟失重下自噬激活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成环能力观察回转模拟失重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自噬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生成能力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回转模拟失重组、1G静止对照组、1G静止+抑制剂预处理组及回转+抑制剂预处理组,选用的抑制剂为自噬的特异性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通过Westernblot检测回转模拟失重后HUVECs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cl-2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及Matrigel胶小管生成实验观察各组HUVECs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回转模拟失重24h后,HUVECs中LC3及Beclin1蛋白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4h回转使HUVECs的迁移能力及血管生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且这种增强效应可以被3-MA预处理所抑制。结果提示,回转模拟失重24h可以诱导HUVECs血管生成能力增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噬的激活有关。2.尾悬吊模拟失重致大鼠颈总动脉、股动脉自噬改变的研究观察尾悬吊28天对大鼠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自噬的影响。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尾悬吊组(8只),分别检测尾悬吊28天后大鼠颈总动脉和股动脉LC3及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尾悬吊28天大鼠股动脉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而颈总动脉Beclin1和LC3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28天模拟失重可诱导大鼠股动脉自噬增强。总之,本研究首先观察了回转模拟失重后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发现24h回转模拟失重可通过诱导HUVECs自噬促进血管生成能力。其次又从整体动物水平观察了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自噬的改变,发现尾悬吊28天可引起大鼠股动脉自噬增强。本实验结果将进一步深化对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认识,丰富了失重致血管特异性结构和功能重塑的理论,为航天失重致心血管功能失调的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王兵[7](2013)在《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女性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文中认为背景:航天飞行过程中有许多与地面不同的环境因素,其中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一直是航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失重环境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已发现航天飞行可引起航天员心血管脱适应现象,机理还不甚清楚,对长期失重所致的心血管机能障碍的规律和机制则了解更少。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改进及航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失重环境下心血管系统的研究渐行深入。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是近年推出的用于评价血管弹性的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已经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ET)技术通过跟踪血管壁的运动,实时描记出血管壁的运动轨迹,计算出血管内径的变化并以曲线加以显示,可计算出多项反映动脉弹性变化的相关参数;高分辨力超声可以对模拟失重状态下女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血流进行二维及血流动力学的精确检测,计算出与血流变化相关的参数。以上技术的应用,使得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下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的改变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目的:通过超声影像技术,无创检测模拟失重状态女性志愿者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参数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血流的相关参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对女性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拔22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年龄19-23岁,平均21岁。通过-6°头低位持续卧床限动模拟失重状态,持续21天。检测时间点为模拟失重开始前3天、模拟失重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及模拟失重结束后第3天。1.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参数,测量参数为双侧颈总动脉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膨大指数(AI),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均数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2.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血流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结果:22名女性志愿者均完成了模拟失重实验任务。1.在应用ET技术检测劲动脉弹性中因4名志愿者部分数据缺失,实际获得18名志愿者双侧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完整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模拟失重前后各时间节点,颈总动脉弹性各参数左右两侧比较均无显着差别。右侧颈总动脉Ep、β、PWVβ及AC均无显着差别,AI与模拟失重前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左侧颈总动脉Ep、β、PWVβ及AC均无显着差别,模拟失重第1、3天颈总动脉AI与模拟失重前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2.在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获得了全部志愿者的相关参数。统计分析表明,与模拟失重前比较,模拟失重过程中各时间节点及结束后第3天,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均无明显变化,颈内动脉系的总流量亦无明显变化。椎动脉系的总血流量于模拟失重过程中第3天及第7天略低于模拟失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时间节点检测的椎动脉系总血流量与模拟失重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模拟失重对女性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参数无明显影响,对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参数亦无明显影响。提示在本研究模拟失重状态时限内,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维持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的相对稳态。
卢东源[8](2011)在《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重力状态下心血管功能改变机制及其防护是失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它关乎人类进行中长期载人航天活动的未来。一直以来,失重所引起的心血管功能不良以及由之所带来的运动耐力的下降和立位耐力的降低,长期困扰着航天实践活动。研究者围绕这个课题,发现诸如失重后血容量减少、失重后静脉顺应性改变、肌肉萎缩等因素均在失重引起的心血管功能改变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至今仍没有一种观点能够系统而确切的解释这个问题,因此认为,失重状况下心血管功能改变可能涉及多重复杂机制。近年来,失重状况下血管的重塑性改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血管的衬里,具有活跃的分泌和代谢功能,在调节血管功能,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有研究证实,模拟失重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性改变。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不同于凋亡的另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其参与绝大多数长半衰期蛋白和多数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在细胞的生长、发育、环境刺激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凋亡和自噬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或拮抗,甚至同时存在于同一细胞,并且二者还有着交叉的信号调控通路。已有研究报道模拟失重可以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增加,然而,有关失重或模拟失重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观察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以探讨模拟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机制,主要结果与发现如下:1. 48h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自噬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利用2D回转模拟失重模型观察了48h模拟失重对HUVEC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1-LC3-II(LC3-II)表达的影响,同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模拟失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获得以下发现:回转模拟失重48h后HUVEC Beclin1和LC3-II mRNA表达均较1G对照组升高(p<0.05),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后,发现Beclin1蛋白表达也显着升高,表明48h回转模拟失重可以引起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1-LC3-II发生异常表达。而pEGFP-LC3质粒转染也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48h回转失重后,转染成功pEGFP-LC3的细胞较对照组多,表明发生自噬的细胞增加。而电镜结果则发现,48h回转模拟失重后,HUVEC细胞出现了自噬泡形成和自噬体出现的改变,成为自噬活性增加的直接证据之一。2.Beclin1及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在回转模拟失重引起自噬表达增加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Wortmannin作为自噬的特异性抑制剂,观察了Beclin1在回转模拟失重引起的HUVEC自噬活性增加中的作用,为其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模拟失重过程中,使用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抑制剂渥漫青霉素(Wortmannin,Wort)作为自噬特异性抑制剂,可以部分逆转由回转模拟失重所诱导的Beclin1增量表达,但是并不能消除这种影响,表明Beclin1和PI3K在回转模拟失重诱导HUVEC自噬活性增加的过程中起重要。HUVEC体外成环实验则发现,回转模拟失重后,HUVEC血管成环能力无显着变化,且Wortmannin单独作为处理因素对血管成环能力无显着影响,但是在Wortmannin存在的情况下,回转模拟失重后HUVEC成环能力较单独微重力处理因素者升高,表现为体外成环实验中小管形成数量增多。总之,本研究观察了48 h回转模拟失重模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结果表明,回转模拟失重可以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增加,使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以部分逆转回转模拟失重引起的自噬增加,但是相比于Wortmannin处理的抑制剂对照组并不能消除这种趋势,表明自噬调控基因Beclin1和PI3K在回转诱导的HUVEC自噬增加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是模拟失重诱导HUVEC自噬的重要信号分子。这种血管内皮细胞在失重状态下自噬增加的改变可能会诱导内皮细胞自噬性死亡增加,从而在回转引起的血管重塑及立位耐力不良中发挥一定作用,其有关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张玉[9](2010)在《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失重对人体所引起的危害性影响是目前航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航天飞行时,失重环境可引起流体静压消失,体液头向转移,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包括: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减少、体液头向转移、心血管功能下降、神经调节系统紊乱、免疫功能障碍灯,降低了航天员空间工作能力,使飞行任务不能完成。失重危害性影响主要表现在航天员返回地面重力环境后出现立位耐力下降、运动耐力下降等再适应障碍。为了保护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安全,保证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发展一套有效的中长期失重对抗措施。经过5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目前对抗失重措施主要包括水盐补充、下体负压、药物、抗阻力运动等。但即使综合使用这些对抗措施,航天员在飞行后返回地面时仍出现平衡障碍、立位耐力下降和进行性的骨质丢失。短臂离心机可通过旋转产生人工重力,是一种针对多个生理系统的综合对抗措施,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失重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既往卧床研究表明,人工重力暴露能够有效维持模拟失重环境中心血管功能,但对运动耐力的作用不大。而有氧运动对被试者运动耐力有较好防护。因此,有氧运动联合人工重力锻炼可能是一套有效的对抗失重方案。但是以何种方式将两者结合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观察了人工重力暴露时,不同体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并分析了单纯人工重力暴露、单纯运动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不同影响;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抗模拟失重的多系统影响。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及发现如下:1.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改变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体位下短臂离心机暴露所引起的心血管及前庭功能反应,旨在进一步明确短臂离心机暴露下体位因素对心血管和前庭功能的影响。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依次进行75°、45°、15°体位的短臂离心机暴露,每体位先后进行2G、3G(足水平)人工重力暴露。采用便携式无创逐跳血压监测仪(Portapres)全程监测并记录受试者血压、心率、心脏泵血功能,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比较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对心血管、前庭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2G和3G短臂离心机暴露时,15°体位下大部分受试者出现严重运动病症状被迫终止实验;75°和45°两种体位下受试者血压、心率、总外周阻力较基础值均显着增高,每搏量显着降低(p<0.05),心输出量则无显着变化;相同G值短臂离心机暴露时,75°体位下心血管功能变化较45°无显着性差异,而前庭功能评分则随着体位角度的减小而逐渐增高,15°体位下评分,较45°和75°体位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短臂离心机暴露时,45°和75°两种体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但不同体位对前庭功能的影响却差异较大。暴露体位越趋近于坐位,引起的运动病程度越重。2.短臂离心机、有氧运动或者二者联合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观察比较单纯人工重力暴露、单纯运动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三种锻炼方案对心血管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24名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人工重力暴露组、单纯运动锻炼组、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组。单纯人工重力暴露组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锻炼,单纯运动锻炼组进行40W的运动负荷锻炼,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则即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暴露,同时又进行40W运动锻炼,每天30min,持续1周。记录心电图和逐跳连续血压,运用自回归谱分析法得到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功率谱,采用心电机械图法和阻抗法测量锻炼前后心脏的收缩功能与泵血功能。结果发现:人工重力暴露联合运动锻炼1周后被试者心率(HR)显着下降(P<0.05),每搏量(SV)、左室射血时间(LVET)及血压变异性低频功率(LF-SBPV)较锻炼前显着增加(p<0.05),而其他两组以上指标没有显着变化。结果提示1周离心机联合运动负荷锻炼可显着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3.间断性短臂离心机联合运动锻炼对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多系统功能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短臂离心机进行梯度G值联合运动负荷锻炼,观察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间断性人工重力锻炼对被试者心血管功能、脑血管功能、下肢静脉功能的影响。12名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4天头低位卧床;对抗组:4天头低位卧床同时每天进行间断进行梯度G值(1G-2G)离心机联合40W运动负荷锻炼1h。锻炼前后记录心电图及逐跳血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进行头高位倾斜测试,观察立位应激时立位耐力的变化,采用心电机械图法和阻抗法测量心脏的泵血功能与收缩功能。以静脉阻断体积描记法检测下肢顺应性,以超声探测法检测下肢腘静脉顺应性,用MT-101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脑血流变化。结果发现:对照组被试者4天头低位卧床后心率、腘静脉顺应性显着提高,SV、CO、PWC170、VaO2以及HFRR显着下降(p<0.05),而对抗组卧床前后未见以上指标有显着差异。两组被试者卧床前后脑血流的变化相似。结果提示,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每天1h的梯度G值(1-2)人工重力暴露联合40W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维持被试者心血管功能、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运动耐力、下肢血管顺应性等,但对脑血流作用不明显。总之,本研究发现短臂离心机锻炼时75°较之于15°和45°体位,其锻炼效果最佳,并发现短臂离心机和运动锻炼是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必要条件,能够有效维持卧床模拟失重时被试者心血管功能、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肢顺应性、运动耐力。本工作为中长期太空飞行选择合适对抗失重方案、对进一步的太空探索的医学保障提供了研究基础。
袁明[10](2009)在《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失重/模拟失重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心脏、动脉血管平滑肌结构重塑和功能变化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国内尚无有关长期模拟失重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研究报道;此外,失重/模拟失重下心肌、血管结构重塑和功能变化的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课题的目的是:(1)通过60天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获取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系统实验数据,同时对阻抗振动和中药太空养心方两组对抗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2)阐明模拟失重下心肌萎缩的分子调控机制;(3)阐明模拟失重下后身动脉血管收缩功能变化的调控机制;(4)阐明失重和模拟失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β-catenin信号调控机制。为达到以上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以下实验方法进行研究:(1)以60天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以静脉阻断体积描记术检测下肢静脉顺应性及静脉血流阻力,同时评价对抗措施的防护效果;(2)以尾吊鼠为模拟失重模型,以太空养心方为防护措施,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检测离体心脏功能;以FITC-Lectin对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大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组织TnI、Bcl-2、Hsp20蛋白表达及Akt、GSK3-β、FAK、P38 MAPK和Hsp27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3)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技术,以Powerlab生理记录仪检测模拟失重后股动脉和腹主动脉对NE或PE的收缩反应;通过给予ERK/CaD、MLCK、PI3K、P38 MAPK、L-型钙通道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ML-7、LY-294002、SB203580、Nifedipine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破坏剂Cytochalasin D,评价这些通路在尾吊模拟失重后血管收缩反应中的作用;(4)采用48小时回转模拟失重和航天飞行真实失重环境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失重和模拟失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模拟失重后β-catenin、N-Cadherin、Cyclin D1、P21Cip1蛋白表达及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航天飞行后血管平滑肌细胞核的变化及β-catenin、N-Cadherin、Cyclin D1、P21Cip1蛋白表达变化。本课题获取的实验结果如下:一、头低位卧床实验(1)58天卧床导致心肌萎缩、LDVD、SV等心功能指标下降。阻抗振动和太空养心方对卧床导致的心肌质量和心功能下降均有部分防护效果,并且太空养心方的防护效果优于阻抗振动;(2)58天卧床对颈动脉和股动脉血管直径无明显影响,但却可降低三组的门静脉横截面积,并且下降幅度在对照组达到了统计学显着性差异;(3)58天卧床影响了血管的收缩功能:肺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收缩速度在三组均发生下降,其中除颈动脉外,肺动脉收缩速度下降在阻抗振动组和中药组达到统计学显着性差异;三组的股动脉收缩速度在卧床后均显着低于卧床前的水平;股动脉RI在对照组和阻抗振动组有下降的趋势,而在中药组却有轻微升高趋势;胫前动脉RI在对照组和中药组有升高趋势,而在阻抗振动组则有下降趋势;(4)卧床38天导致下肢静脉顺应性显着下降,但与对照组和阻抗振动组相比,中药组的下降幅度明显更小,太空养心方对38天卧床导致的下肢静脉顺应性下降有明显的防护效果;52天卧床后,对照组和中药组下肢静脉顺应性进一步下降,而阻抗振动组下降幅度减缓,略低于卧床38天的水平,说明阻抗振动对52天卧床导致的静脉顺应性下降有更好的防护效果;此外,中药组下肢静脉顺应性虽然发生了进行性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显着降低,说明太空养心方对52天卧床导致的下肢静脉顺应性下降仍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5)卧床后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呈进行性升高,在38天,对照组的升高幅度与阻抗振动组持平,均高于中药组,说明太空养心方对38天卧床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升高的防护效果高于阻抗振动;但在52天后,对照组和中药组的血流阻力呈进一步升高趋势,而阻抗振动组血流阻力的增幅却低于卧床38天,说明阻抗振动对52天卧床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升高具有比中药太空养心方更好的防护效果。二、模拟失重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1)尾吊7天模拟失重导致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太空养心方对心功能的下降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2)尾吊7天模拟失重导致大鼠心肌萎缩,TnI蛋白表达下调,Akt/GSK-3β信号通路显着受抑制,而太空养心方能够对抗尾吊模拟失重导致的心肌细胞萎缩,TnI蛋白表达下调及Akt/GSK-3β信号通路受抑;(3)尾吊7天、14天和21天可导致心肌组织TnI蛋白表达进行性下降;7天、21天可显着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而尾吊14天则能增强Akt/GSK-3β信号通路活性;(4)尾吊14天模拟失重可显着抑制心肌组织中P38 MAPK/Hsp27信号通路。三、模拟失重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1)尾吊模拟失重降低了大鼠股动脉的收缩反应并抑制了ERK/CaD信号通路;(2)尾吊7天模拟失重对股动脉MLCK/MLC20信号通路影响不大,但尾吊14天却可显着抑制MLCK/MLC20信号通路;(3)尾吊7天、14天可显着抑制股动脉L-型钙通道的功能;(4)尾吊14天可降低腹主动脉收缩反应;同时抑制P38 MAPK/Hsp27信号通路;但对股动脉中的P38 MAPK/Hsp27信号通路无影响;(5)尾吊7天、14天可抑制股动脉PI3K信号通路;(6)尾吊模拟失重对股动脉血管中的细胞骨架聚合功能没有影响。四、失重和模拟失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1)失重和模拟失重可导致VSMC增殖能力下降,β-catenin信号调节通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2)失重和模拟失重导致了β-catenin信号调节通路上游信号分子N-Cadherin表达、Akt和GSK-3β活性的下降;(3)失重和模拟失重抑制β-catenin信号,导致VSMC增殖下降的直接原因是Cyclin D1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以及P21Cip1表达过高或过低,首次发现模拟失重和失重对P21 Cip1表达存在不同方式的调控。本课题得到以下结论:(1)首次在中国志愿者身上发现60天头低位卧床可导致心肌萎缩、功能下降;动脉血管收缩功能下降,下肢静脉顺应性下降和血流阻力升高;太空养心方和阻抗振动锻炼对60天卧床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具有部分防护效果;(2)尾吊模拟失重可通过抑制调控心肌细胞肥大的Akt/GSK-3β信号通路导致心肌萎缩,太空养心方能够增强Akt/GSK-3β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尾吊导致的心肌萎缩;同时还能提高心肌组织Hsp20蛋白表达水平,增强心肌的保护作用。此外,尾吊模拟失重还能通过抑制P38 MAPK/Hsp27信号通路导致心肌萎缩;(3)尾吊模拟失重降低了大鼠股动脉和腹主动脉的收缩反应,抑制了股动脉收缩反应中ERK/CaD信号通路、MLCK/MLC20信号通路、PI3K信号通路及L-型钙通道的功能;抑制了腹主动脉收缩反应中P38 MAPK/Hsp27信号通路功能;4)首次发现失重可导致VSMC增殖能力下降,失重和模拟失重可抑制β-catenin及其上游信号分子N-Cadherin的表达;模拟失重还可导致Akt/GSK-3β活性下降;导致VSMC增殖下降的直接原因是Cyclin D1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以及P21 Cip1表达过高或过低。首次发现模拟失重和失重对P21 Cip1蛋白的表达存在不同的调控方式。
二、失重或模拟失重时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重或模拟失重时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及防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失重/模拟失重对不同部位血管的影响 |
1.1 失重/模拟失重对脑血管的影响 |
1.2 失重/模拟失重对眼部血管的影响 |
1.3 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的影响 |
1.4 失重/模拟失重对肺血管的影响 |
1.5 失重/模拟失重对胸腹部动脉的影响 |
1.6 失重/模拟失重对下肢/后肢血管的影响 |
1.7 失重/模拟失重对微血管的影响 |
2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结构和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
2.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
2.1.1 大血管内皮细胞变化 |
2.1.2 微血管内皮细胞变化 |
2.2 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改变 |
3 失重/模拟失重环境对血管影响的对抗防护措施 |
3.1 运动锻炼 |
3.2 下体或四肢负压装置 |
3.3 人工重力 |
3.4 药物防护 |
4 展望 |
(2)回转模拟失重通过激活自噬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回转模拟失重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增强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回转模拟失重致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凋亡改变与自噬激活有关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p53/AMPK/mTOR通路在回转模拟失重致内皮细胞自噬激活中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回转模拟失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胞质p53降解诱导自噬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失重对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影响 |
1.1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结构的影响 |
1.2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影响 |
2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2.1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
2.2 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3 失重/模拟失重影响血管的可能机制 |
3.1 离子通道 |
3.2 e NOS与i NOS |
3.3 炎症因子与黏附分子 |
3.4 基因和分子表达变化 |
3.5 细胞骨架及内分泌因素 |
4 失重/模拟失重影响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临床应用前景 |
5 结语 |
(4)miRNA-103/Cav1.2信号通路对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血管似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模拟失重大鼠心血管功能似昼夜节律的改变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模拟失重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大鼠尾动脉血压和心率的测量 |
2.3 大鼠腹主动脉血管收缩功能的检测 |
2.4 大鼠大脑中动脉血管紧张度的检测 |
2.5 数据的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
3.2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改变且昼夜差异消失 |
3.3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腹主动脉收缩反应性异常且昼夜差异改变 |
3.4 模拟失重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血管紧张度昼夜差异改变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模拟失重大鼠时钟基因及效应分子CaV1.2 的节律性改变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模拟失重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大鼠脑动脉Cav1.2 和脑动脉、SCN时钟基因蛋白水平的检测 |
2.3 大鼠脑动脉Cav1.2 和脑动脉、SCN时钟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
2.4 数据的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
3.2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Cav1.2 的表达及节律性发生改变 |
3.3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腹主动脉时钟基因表达的节律性发生改变 |
3.4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脑动脉时钟基因表达的节律性发生改变 |
3.5 模拟失重导致大鼠中枢钟时钟基因表达的节律性发生改变 |
4 讨论 |
4.1 似昼夜节律紊乱与心血管疾病 |
4.2 血压升高与Cav1.2 的表达 |
4.3 模拟失重引起似昼夜节律异常可能的机制 |
第三部分 miRNA-103参与Cav1.2 的节律性调控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模拟失重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和节律性的诱导 |
2.3 miRNA的筛选与鉴定 |
2.4 验证miRNA-103对Cav1.2表达的调控作用 |
2.5 miRNA-103对 Cav1.2表达节律性的影响 |
2.6 数据的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
3.2 miRNA的筛选与验证 |
3.3 miRNA-103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Cav1.2 的节律性表达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失重对人体外周血管及心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失重对外周血管的影响 |
1.1 下肢血管调节 |
1)动脉血管阻力的变化 |
2)动脉血管紧张度的变化 |
3)静脉血管充盈度的变化 |
4)静脉血管顺应性的变化 |
5)立位耐力的变化 |
1.2 身体上部血管调节 |
2 失重对心脏的影响 |
2.1 失重对心脏外形与重量的影响 |
1)对心脏外形的影响 |
2)对心脏重量的影响 |
2.2 失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
1)对心率的影响 |
2)对心输出量、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影响 |
2.3 失重对心律的影响 |
3 结语与思考 |
(6)模拟失重致血管自噬变化及自噬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
2 失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3 自噬与血管内皮细胞 |
实验一 模拟失重下自噬激活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环能力影响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实验用细胞 |
2.2 主要器械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试剂 |
2.5 主要配置试剂 |
3 方法 |
3.1 实验研究方案 |
3.2 HUVECs 的复苏及传代培养 |
3.3 2D-RWVs 型回转器培养细胞模拟失重效应 |
3.4 体外成环实验 |
3.5 体外迁移实验 |
3.6 Western blot 检测方法 |
3.7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回转 24h 后 HUVECs 的 LC3 及 Beclin1 蛋白的表达改变 |
4.2 回转 24h 后 HUVECs 迁移能力的改变 |
4.3 回转 24h 后 HUVECs 血管生成能力的改变 |
4.4 回转 24h 后 HUVECs 的 ERK 及 JNK 表达改变 |
5 讨论 |
实验二 尾悬吊模拟失重致大鼠颈总动脉、股动脉自噬活性改变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试剂配制 |
3 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尾悬吊模拟失重方法 |
3.3 血管取材 |
3.4 RT-PCR 检测方法 |
3.5 Western blot 检测方法 |
3.6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尾悬吊 28 天对大鼠颈总动脉 LC3 及 Beclin1 mRNA 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 尾悬吊 28 天对大鼠股动脉的 LC3 及 Beclin1 mRNA 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女性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模拟失重下动脉弹性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模拟失重状态超声检测颈部血流变化情况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失重与立位耐力不良 |
2. 失重与血管内皮细胞 |
3. 自噬性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血管内皮细胞 |
实验一 模拟失重48H 对HUVEC 自噬表达影响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自噬抑制剂WORTMANNIN 对回转模拟失重诱导内皮细胞自噬表达的影响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1. 不同体位短臂离心机暴露时心血管及前庭功能的改变 |
1.1 引言 |
1.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2.1 被试者 |
1.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1.2.3 实验步骤 |
1.2.4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一般情况 |
1.3.2 血压、心率的变化 |
1.3.3 心功能的变化 |
1.3.4 前庭功能的变化 |
1.4 讨论 |
1.4.1 心血管功能改变 |
1.4.2 前庭功能改变 |
2. 短臂离心机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对象和方法 |
2.2.1 被试者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血压和心率 |
2.3.2 心脏泵血功能改变 |
2.3.3 心率变异性改变 |
2.3.4 血压变异性分析 |
2.4 讨论 |
3. 人工重力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4 天头低位卧床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2.1 被试者 |
3.2.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3.2.3 实验步骤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立位耐力 |
3.3.2 心率、血压及体重 |
3.3.3 心功能 |
3.3.4 脑血流变化 |
3.3.5 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
3.3.6 运动耐力 |
3.3.7 下肢顺应性 |
3.4 讨论 |
3.4.1 心血管功能改变 |
3.4.2 运动耐力的变化 |
3.4.3 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 |
3.4.4 脑血流变化 |
3.4.5 下肢顺应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 60 天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志愿者 |
1.2 检测设备 |
1.3 太空养心丸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60 天头低位卧床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中药、阻抗振动防护效果 |
3.2 60 天头低位卧床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影响及中药、阻抗振动防护效果 |
3.3 60 天头低位卧床对下肢静脉顺应性的影响及中药、阻抗振动防护效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模拟失重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中药防护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药物 |
1.3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尾吊模拟失重对离体心功能的影响及中药防护作用 |
3.2 尾吊模拟失重对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影响及中药防护效果 |
3.3 尾吊模拟失重对心肌组织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中药防护效果 |
3.4 尾吊模拟失重对心肌组织Bcl-2 和Hsp20 表达的影响及中药防护效果 |
3.5 不同时间尾吊模拟失重对心肌组织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 尾吊14 天模拟失重对心肌组织FAK 和P38MAPK/Hsp27 信号通路的影响 |
4 讨论 |
实验三 模拟失重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药物 |
1.3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尾吊14 天模拟失重抑制了ERK 信号通路在股动脉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
3.2 尾吊模拟失重抑制了股动脉中MLCK/MLC20信号通路的功能 |
3.3 尾吊模拟失重抑制了股动脉L-型钙通道的功能 |
3.4 尾吊模拟失重抑制了腹主动脉内P38 MAPK/Hsp27 信号通路的功能 |
3.5 尾吊模拟失重抑制了股动脉内P13K 信号通路的功能 |
3.6 尾吊模拟失重未能影响股动脉内肌动蛋白纤维的聚合功能 |
4 讨论 |
实验四 失重和模拟失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 |
引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药物 |
1.3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结果 |
3.2 AlamarBlue 细胞增殖分析结果 |
3.3 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
3.4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 |
3.5 回转模拟失重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3.6 失重飞行VSMC 细胞核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3.7 飞行破坏了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增强了N-Cadherin 的降解 |
3.8 飞行抑制了β-catenin 蛋白的核内转移 |
3.9 飞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p21 Cip1蛋白表达下降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失重或模拟失重时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失重/模拟失重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及防护研究进展[J]. 梁帅,杜锐凯,凌树宽,史大卓,李英贤.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1(05)
- [2]回转模拟失重通过激活自噬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研究[D]. 李程飞.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3]失重对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程飞,王永春,石菲,高原,孙喜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7(01)
- [4]miRNA-103/Cav1.2信号通路对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血管似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D]. 陈励.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5]失重对人体外周血管及心脏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汉青,朱辉.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03)
- [6]模拟失重致血管自噬变化及自噬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D]. 陈荣贵.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7]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女性颈部动脉血管弹性及血流[D]. 王兵.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1)
- [8]回转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研究[D]. 卢东源.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9]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D]. 张玉.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10]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袁明. 第四军医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