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一体新课标视野中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爽[1](2021)在《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仍然存在很大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以“学习任务群”落实课程内容,与此同时,“专题教学”作为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最佳教学方式进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野,这意味着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专题教学模式应用于小说教学,在新课标视角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引起对专题教学模式的重视,以便开创小说教学的新思路。通过梳理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小说专题教学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构建,教学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继续对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进行教学观察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小说专题教学的理论体系,重点提出小说专题教学策略。论文的主体框架如下: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简单阐述。第一章是小说专题教学的理论建构。首先,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几个角度指出小说专题教学的特点;其次,从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小说专题教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等方面阐明小说专题教学的实施依据;再次,从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优化小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角度分析小说专题教学的意义。第二章运用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调查当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总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第三章在分析现状问题根源和总结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小说专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的策略。第四章基于以上提出的小说专题教学策略,笔者设计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专题教学设计案例,希冀为小说专题教学的实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倬丞[2](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张红娟[3](2021)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快速学习诗词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认为古诗词群文阅读是一种以训练学生独立性、探究性阅读能力为主的阅读范式,它充分利用较为有限的语文教学课堂时间,合理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古诗词文本,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扩大学生阅读范围,丰富学生阅读主体,使学习者更多、更快、更广、更活地获得古诗词知识及提升其语文能力。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则是建立在“古诗词群文阅读”及统整课程与互文性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现“精神成人与知识成才”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根据教学议题择优选取一组古诗词文本开展整体性、探究性的集体阅读,进而构建科学的阅读理念并取得共同认知视角的教学过程。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具有整合性、开放性、互文性和迁移性等特点。本论文认为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是有利于学生积累与整合诗词知识、培养古诗词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诗词素养。须聚焦“教学流程”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在诗词群文议题的确定上,须秉持“以课标为纲、以学情为主、以教材为基”的主要依据,并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诸方面阐述科学设置议题的基本要求等;在诗词文本的组织上,须理应遵循“议题聚焦群文化、组文体现异质化、内容难易适度化、课内课外勾连化”的基本原则,立足议题并联系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词文本进行具体的组文呈现等;在教学时间的设定及其容量的把握上,要求教师应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古诗词群文课堂教学任务,并对其课堂教学容量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等;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集体课堂建构”上,须建构立足议题、植根文本、师生互动、教学共生、以读促写、学思并进为一体的集体课堂;在学法迁移上强调古诗词知识的运用,须做到“举一反三”、总结反思而提升古诗词群文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上,应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确定合适的评价内容、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做到扬长避短而客观辩证,精益求精而有效提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水准等。为确保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还应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合理设计学习清单,为学生提供自学指导和教师反馈教学情况创造条件;创设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问题引导,激励学生答疑解惑培养理解力;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习者深入解读文本而提升思维能力。此外,笔者还认为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落实理应注意一些相关问题,即须在了解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熟悉新教材的选编情况、洞察当下高考古诗词考点命制趋向及掌握学情精准设议的基础上,构建“单-群-整”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体系,为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徐斌[4](2021)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在新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排在首位,表明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基础性地位的重视。高考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标,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度感和表达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如何使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如何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分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历程,对试题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试题的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下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第二章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探究。第一节论述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掌握试题的命制情况。第二节以2011年至2020年的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命题分析,从题型、考查形式、语言材料、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高中语言文字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考试和认识情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在全面分析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实践性思考,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文教材以及语言文字的教学相联系,从学生应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应如何对待语言文字的教学以及应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资源这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探讨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教师语言文字的教学提供启迪,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刘书臣[5](2021)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称“新课标”)中凝练的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模型与建模素养”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PEP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2019),以下称PSBT(2019))以新课标为指导编写并出版,其中编写的建模学习任务(即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是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中生物学一线教师对“模型与建模”的了解较为浅薄,对PSBT(2019)中建模学习任务的认识流于表面;教科书的评价理论与实践强调静态评价,主要针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评价,针对教科书实践工作的动态评价较少。增进高中生物学一线教师对PSBT(2019)的认识,构建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动静态评价体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入手,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进行评价。静态评价是针对教科书本身文本、图表及内容设计的评价,包括基于SEC一致性分析法的课标一致性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内容分析、基于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静态评价部分。动态评价是针对教科书使用的评价,包括基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的动态评价部分和课堂实例中的教科书评价。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在论文中以如下七个部分呈现:第一章是选题缘由,介绍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的问题来源。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分析所研究项目的核心概念,进行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针对教科书评价的理论、以及建模学习任务的评价现状,并通过综合评述分析当前研究局限。第三章是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运用SEC一致性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实施本研究,并设置动静态评价研究思路。第四章是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静态评价,通过静态评价,我们可以得知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新课标一致性存在一定问题,但教师们普遍认为教科书对达成课标要求有促进作用。在内容选择与组织上选择合理,组织严谨;在情景与活动设计上注重模型建构性;安全因素未体现;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开放合理;教材可读性较强,语言简洁,建模学习任务整体性强。第五章是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动态评价,包含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实例三部分内容,得出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在教科书内容使用方面,内容使用率高,但往往需要教师补充内容;在课堂教学使用层面,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中设计的活动的使用率较高,反响较好,在课时匹配度方面存在不足;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层面,对学生促进作用较大,对教师的促进存在不足。第六章是动静态评价体系构建与教学建议,构建动静态评价体系,静态评价部分包括课标一致性、内容选择与组织、情景与活动设计、安全因素及对学生的评价、教材可读性。动态评价部分包括课时匹配度、课堂教学使用、教科书内容资源使用、教科书习题及教学评价使用、促进教师及学生自身发展。通过动静态评价结果给出教学建议:对一致性不足的建模学习任务,进行相应的补充;在课时量约束下尽可能完整的进行建模过程;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模型的方式呈现同一个模型概念。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评价,得出动静态评价结果,其中静态评价结果: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共六个内容,其中《细胞的增殖》、《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和《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具有一致性,《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DNA的结构》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三节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不具有显着一致。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合理性较高,情景与活动设计合理,但没有明确体现安全因素,对学生的评价较为灵活、开放,整体来说教科书文本可读性强。动态评价结果: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在课时匹配度上存在一些不足。在课堂教学使用方面,应用程度极高;在教科书内容资源使用方面,使用率较高,同时仍需适当补充;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层面,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较大,对教师的促进存在不足。通过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给出教科书修订建议:通过教科书内容调整,提高其课标一致性水平。适当增加主题相关的实例内容以供教师教学选取使用。适当调整建模教学活动,增强思维性内容,减少手工制作环节。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体系的进一步评价与修订,还有待继续研究。并且在之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丰富教学实例,从更多的教学实例中评价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
王思源[6](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张辰[7](2021)在《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教育考试规定为依据,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标考试。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脱胎于会考制度,正式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国家考试。随着甘肃进入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共同从属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新高考下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势必呈现另一番景象。针对新旧交替时出现的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甘肃近十年来历史学业水平试题的梳理,明晰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特点、基本结构、考查内容与方式,探讨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趋势,对甘肃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其变革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研究首先从试题出发,运用量化的方法对试题进行分析,以期明了试题的特点以及结构。对于试题考查的内容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等维度出发,由表及里审视教学与评价中“三维目标”向“历史素养”方面的转变。使用SEC一致性模式分析2003、2017两版课程标准与省内近四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相关性。访谈一线历史教师与学生,了解他们对于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认知与备考,探讨教-学-评一体化。以及通过对命题教师的访谈明晰影响试题命制的诸多因素。通过两种研究路径,对2022年后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予以展望。通过多种视角的分析,发现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紧跟时代命脉,凸显核心价值。它重视对传统必备知识考查的同时,设计新情境重视对关键能力的考查。然而存在试题题型保守,与课标的一致性较低的问题;部分教师轻视课程标准,存在消极备考,盲目应试。鉴于此,提出树立课程标准对试题与教学的权威性,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试题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创新题型,加强综合性、开放性与探讨应用性;统筹两试的实施;改善试题使用及反馈,实现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的互动。
崔晓宁[8](2020)在《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文中认为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用书,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更新,必将带来教材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一线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鉴于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以及教材的功能,在新教材使用之初,对2019年版与2004年版两版教材(必修)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方向,认识课程理念的变化、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新教材的出现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全新挑战,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启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本论文运用教材分析模型,展开对鲁科版新旧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根据构建的教材分析模型,重点从内容组织、内容的选择和内容呈现方式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秉承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研究将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认识、看法以及教学实践反馈,探讨对新旧教材的认识及教学建议,对研究起到启发指导和补充作用。最后,总结两版本教材三维度下的差异和特点,并在对双方的优缺点进行客观、中立分析基础上,获得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提出相应实践建议。本文共分为6章,各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引言:分别总结陈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点等。第2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研究首先从章和节两个层次对两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以及各章节内容删减、顺序调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分别从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STSE内容(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和化学实验四个具体方面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具体组织形式,包括知识点删减以及编排顺序安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版教材的内容组织上的异同点。第3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选择对比分析:分析两版教材的内容的选择,包括每一章节教材文本内容的变化以及分析典型具体变化在课程标准中的依据,总结新旧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的差异,特别是总结新教材的“新意”,评价各版本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反映情况。第4章,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的呈现维度出发,分别从教材栏目、图表、习题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对教材栏目的研究依次按新旧版本教材栏目数量及类型统计、新旧版本栏目对比研究和对比结论总结三步骤展开;两版本教材图表方向对比,对研究内容的不同点进行统计,可以采用表格方法,总结两版本教材在图表设置方面的优缺点;最后对教材中的习题设计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在运用数据图对两版本教材中的习题类型和习题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两种具体类型的习题:探究型习题和STSE型习题进行研究,最后总结获得两版本教材在习题设计上的特点。第5章,化学教师对鲁科版新旧教材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研究将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认识、看法以及教学实践反馈,探讨对新旧教材的认识及教学建议。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两版本教材的差异和特点,在客观、中立地分析新旧教科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获得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并提出相关实践建议。
李鹤[9](2020)在《“温情与敬意”:家国情怀与课堂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辛亥革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到新时代中国国情变化的影响,在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共同修订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于2018年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最大的变化与创新点是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变为了五大核心素养,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制定了新要求,“如何培育核心素养”也成为历史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受到宗法观念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家国情怀的历史内涵丰富,但也受限于士大夫阶层狭隘的忠君思想。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作为五大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既是诸素养中价值目标的体现——通过“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人文素养、爱国情感、社会责任,又是历史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各国文明交互碰撞、多元融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当代中学生将要面对的是如何应对新时代所面临的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挑战,而培养家国情怀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途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提升家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辛亥革命中所展现出的救亡图存的牺牲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忧患意识,以及民主共和精神对国民思想解放的影响,都是家国情怀最直观的体现。以2017年版新课标作为依托,借助2019年教育部编写的高中历史必修新教材,选择《辛亥革命》作为经典案例,三者结合探索“家国情怀”在教学实际中的实施,是让爱国情感与人文情怀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有效路径。
肖豪杰[10](2020)在《“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如何解决阅读与写作教学难的问题。传统教育倡导“以读促写”,改良派倡导“以写带读”。当“互联网+”教学不断发展演变成智慧课堂后,周一贯先生提出重构语文读写一体的语文教学。顺应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出“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本文试从学理视角诠释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教学建构与实践的有效性,遵循规律,探讨“互联网+”介入下,“互联网+”视域下初中语文读写一体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和改革措施。以此为鉴,方便后继研究者。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具体概括如下:首先,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理论依据,重点探究语文读写的关系和当下读写结合的教学局限,并提出读写一体教学及其意义,顺势阐释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原理及其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指出在“互联网+”大融合下,开展语文读写一体教学是遵循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语文教学方式变革。其次,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落实目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出发进行“互联网+”教学与语文“读写一体”的整合,提出“互联网+”教学应遵循的操作原则,最后就“互联网+”下读写一体智慧课堂的经验对本地教学的影响作出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再次,第三部分就“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路径建构问题,拟从借鉴国内外读写一体教学经验谈起,结合正在普及的网络课堂经验,明确在“互联网+”下的读写一体要把握好“互联网+”的尺度,在读写一体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要灵活运用,从而落实新课标大语文观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后,回顾总结“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与运用,提出学习反思,具体通过教学“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和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活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讨,优化读写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二、三维一体新课标视野中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一体新课标视野中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的特点、实施依据和意义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的特点 |
一、集中性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
二、情境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实施 |
三、自主性和协作性的学习方式 |
四、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成果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实施的依据 |
一、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
二、契合新课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三、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培养高阶思维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的意义 |
一、丰富小说阅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二、优化小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三、提升阅读思辨力,培养发散思维 |
四、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增进文化理解 |
第二章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编、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编概述 |
一、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编情况 |
二、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选编分析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问卷设计及发放 |
四、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问题 |
一、教师层面的问题 |
二、学生层面的问题 |
第四节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问题探因 |
一、教学理念刻板化 |
二、教学组织能力不足 |
三、学习主动性不足 |
四、教材编排不足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 |
一、明确目标,确定小说专题 |
二、聚合材料,选定专题文本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 |
一、创设情境,聚焦专题主问题 |
二、多边对话,促进言意互转 |
三、多元解读,提高鉴赏能力 |
四、比较阅读,实现群文共鉴 |
五、以写悟读,巧设小说写作点 |
六、网络助力,构建二维课堂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评价阶段的策略 |
一、运用发展性评价,重视改进和鼓励功能 |
二、运用对话式评价,共同建构学习意义 |
三、运用表现性评价,关注鉴赏方法的提高 |
四、运用多元化评价,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
第四章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专题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专题教学设计分析 |
一、专题教学准备分析 |
二、专题教学实施分析 |
三、专题教学评价分析 |
第二节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专题教学设计案例 |
一、专题学情分析 |
二、专题教学目标 |
三、专题教学重难点 |
四、专题教学方法 |
五、专题教学过程 |
六、专题教学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路径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
一、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一、文化历史理论 |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
一、目的与原则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
一、培养理念层面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
三、考评机制层面 |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
2.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1.革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 |
2.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
3.落实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三)相关研究及启示 |
1.群文阅读理论研究现状 |
2.群文阅读实践研究现状 |
3.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 |
(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要素的整合性 |
(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
(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的互文性 |
(四)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的迁移性 |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 |
(一)有利于积累与整合诗词知识 |
(二)有利于培养古诗词阅读能力 |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诗词素养 |
四、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 |
(一)确定群文议题 |
1.议题确定依据 |
2.科学设置议题 |
(二)组织诗词文本 |
1.遵循组文原则 |
2.诗词文本呈现 |
(三)设定单位时间 |
1.树立时间观念 |
2.把握教学容量 |
(四)营建集体课堂 |
1.李超老师的群词阅读课堂实录简介 |
2.李超老师的群词阅读集体课堂建构 |
(五)运用学法迁移 |
1.活用学法,举一反三 |
2.总结反思,提升能力 |
(六)建构评价体系 |
1.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 |
2.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 |
3.确定合适的评价内容 |
4.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
五、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一)设计学习清单 |
(二)创设情境激趣 |
(三)巧设问题引导 |
(四)合作探究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研究 |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趋势 |
(三)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问卷、访谈调查法 |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概述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历程 |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初始阶段(1977—1984)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阶段(1985—2006) |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创新阶段(2007—2016) |
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成熟阶段(2017 年至今) |
第二节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
一、新课改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 |
二、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内容改革影响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探究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二、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分析 |
一、语文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题型分析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言材料 |
三、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趋势 |
第三章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教学现状 |
一、缺乏国际视野及对新课标理念理解 |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
三、必修与选修课程没有很好的相结合 |
第二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一、考试情况与分析 |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一、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用语言表达培养语感 |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要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
三、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创建学生的审美体验 |
四、从传统提升文化涵养,在现实挖掘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端正教学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地位 |
一、推动育人方式转变,注重研究高考试题新动向 |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丰富教学资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
一、结合日常教学,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教材 |
二、关注试题命制,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
三、开发隐性资源,打开视野并积累素材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缘由 |
1.1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认识与实践问题 |
1.2 动静态评价研究利于教师合理高效使用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 |
1.3 对PSBT(2019)中建模学习任务的评价利于教科书进行针对性改进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建模学习任务 |
2.1.2 动静态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教科书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建模学习任务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心理学 |
2.3.2 教科书评价理论 |
2.4 综合述评与现有研究局限 |
2.4.1 综合述评 |
2.4.2 现有研究局限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3.1 研究方法 |
3.1.1 SEC一致性分析法 |
3.1.2 内容分析法 |
3.1.3 问卷调查法 |
3.1.4 访谈法 |
3.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研究思路 |
4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 |
4.1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新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
4.1.1 SEC一致性分析法在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应用思路 |
4.1.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认知水平分类 |
4.1.3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内容标准分类 |
4.1.4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二维矩阵 |
4.1.5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新课标编码矩阵图 |
4.1.6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教科书编码矩阵图 |
4.1.7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内容分析 |
4.2.1 内容分析法在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应用思路 |
4.2.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内容分析对象 |
4.2.3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内容分析维度设计 |
4.2.4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内容分析信效度分析 |
4.2.5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内容分析结果及讨论 |
4.3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 |
4.3.1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问卷编制 |
4.3.2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问卷调查的信效度分析 |
4.3.3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访谈法的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 |
4.4.1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访谈提纲编制 |
4.4.2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4.5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的整体分析 |
4.5.1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结果与讨论 |
4.5.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静态评价多种方法结合经验 |
5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动态评价 |
5.1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 |
5.1.1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的问卷编制 |
5.1.2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问卷调查的信效度分析 |
5.1.3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访谈法的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 |
5.2.1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的访谈提纲编制 |
5.2.2 教师对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5.3 动态评价:高中生物学建模学习任务的实施 |
5.3.1 课堂实录动态分析框架 |
5.3.2 A教师《细胞的增殖》实施课例课堂实录分析与动态评价 |
5.3.3 B教师《细胞的增殖》实施课例课堂实录分析与动态评价 |
5.3.4 C教师《细胞的增殖》实施课例课堂实录与动态评价 |
5.3.5 《细胞的增殖》实施课例动态评价总结 |
5.4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总结 |
5.4.1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结果与讨论 |
5.4.2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态评价多种方法结合经验 |
6 动静态评价研究体系构建与教学建议 |
6.1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研究体系 |
6.2 PSBT(2019)中建模学习任务的动静态评价研究意义 |
6.3 PSBT(2019)建模学习任务的教学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课标一致性需提升,提高素养是关键 |
7.1.2 整体内容科学合理,凸显科学性逻辑性 |
7.1.3 实践过程存在困难,课堂中可调整侧重 |
7.1.4 内容需修订,实例可增加 |
7.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SEC一致性分析新课标编码数据 |
附录二 SEC一致性分析教科书编码数据 |
附录三 SEC一致性分析matlab程序所需代码 |
附录四 内容分析法语句数据 |
附录五 高中生物学一线教师访谈实录 |
附录六 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动态评价课例实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维度的分析与统计 |
(一)甘肃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考查的维度统计分析 |
三、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一)基于2017 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二)基于2003 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三)两版课标对试题一致性的影响及原由探寻 |
四、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困顿与变革 |
(一)访问提纲的设计与研究对象选择 |
(二)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困顿 |
(三)新高考背景下甘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变革 |
五、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建议 |
(三)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1.内容标准(2003 版课程标准)划分及编码表 |
附录二 1.2013 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双向细目表 |
附录三 内容标准(2017 版课程标准)划分及编码 |
附录四 1.关于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访谈提纲 |
(8)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
1.2.2 教材分析模型的构建研究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组织对比分析 |
2.1 鲁科版新旧教材体系分析 |
2.1.1 新旧教材章节体系对比分析 |
2.1.2 新旧教材章节体系对比总结 |
2.1.3 新旧教材各章节内容组织对比分析 |
2.2 教材具体内容的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
2.2.1 化学基本理论的组织 |
2.2.2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组织 |
2.2.3 STSE内容的组织 |
2.2.4 化学实验内容的组织 |
2.3 新旧教材内容组织对比总结 |
第3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选择对比分析 |
3.1 必修模块教材内容选择的课标要求分析 |
3.2 新旧教材内容选择的具体细节变化及说明 |
3.2.1 化学1内容选择对比研究 |
3.2.2 化学2内容选择对比研究 |
3.2.3 【微项目】讨论 |
3.3 新旧教材内容选择总结 |
第4章 鲁科版新旧教材(必修)内容呈现对比分析 |
4.1 教材中栏目设置统计分析 |
4.2 教材中图表的统计分析 |
4.2.1 新旧教材插图设计对比 |
4.2.2 新旧教材表格设计对比 |
4.2.3 新旧教材图表设计对比总结 |
4.3 教材中习题的统计分析 |
4.3.1 新旧教材习题数目及类型统计 |
4.3.2 新旧教材不同类型习题对比研究 |
4.3.3 新旧教材习题对比总结 |
第5章 化学教师对鲁科版新旧教材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 |
5.1 问卷调查研究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工具 |
5.1.3 调查实施 |
5.1.4 调查结果 |
5.2 访谈研究设计 |
5.2.1 访谈目的 |
5.2.2 访谈方式 |
5.2.3 访谈对象 |
5.2.4 访谈问题设计 |
5.2.5 访谈研究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温情与敬意”:家国情怀与课堂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辛亥革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的意义 |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价值 |
第一节 家国情怀的定义 |
一、家国情怀的历史内涵 |
二、家国情怀的现世含义 |
第二节 培养“家国情怀”的现世价值与意义 |
一、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家国情怀的必要性 |
二、“温情与敬意”——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
第二章 新课标、新教材与“家国情怀”素养分析 |
第一节 新课标中对“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的释义与要求 |
一、如何理解新课标对“家国情怀”的定义 |
二、怎样看待新课标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要求 |
第二节 新教材对“家国情怀”素养的体现——以《辛亥革命》为例 |
一、新课标与教材分析 |
二、新教材中《辛亥革命》的编写如何体现“家国情怀”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的落地——以《辛亥革命》为例 |
第一节 补充史料以完善对“家国情怀”的体现 |
一、维度一:以“救亡图存”为线索——聚焦英雄事迹 |
二、维度二:以“近代化”为线索,聚焦辛亥革命的影响 |
第二节 “家国情怀”实施策略——《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确立五大核心素养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关于语文“读写一体”教学 |
第二节 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原理 |
第三节 “读写一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
第四节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 |
第二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目标 |
第一节 关于语文读写教学现状与趋向 |
第二节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三节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 |
第四节 “互联网+”教学与“读写一体”的融合 |
第三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深挖教材中的读写一体资源 |
第二节 借鉴国内外读写一体教学的经验 |
第三节 关于“互联网+”下读写一体的建构策略 |
第四节 关于“互联网+”下读写一体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四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反思 |
第一节 要“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 |
第二节 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三维一体新课标视野中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小说专题教学实践研究[D]. 李爽.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D]. 张红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D]. 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019)建模学习任务动静态评价研究[D]. 刘书臣.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2012年以来甘肃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D]. 张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的对比研究 ——2019年版与2004年版比较[D]. 崔晓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9]“温情与敬意”:家国情怀与课堂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辛亥革命》为例[D]. 李鹤. 青岛大学, 2020(02)
- [10]“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D]. 肖豪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