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习语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冀[1](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稂建中[2](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GAVRILYUK MARINA(赵琳娜)[3](2017)在《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与概念体系中。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是人们用某一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或说明另一不熟悉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同时,隐喻又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深深地根植于文化土壤中,是文化的沉淀和载体。动物隐喻作为隐喻中的一个类别,是人们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动物各种特点的感知和体验来认知和理解其他概念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的大量动物隐喻表达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对同类动物的理解和体验或多或少有着共性;但同时,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民俗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动物形象的认知必然存在着某些差异。这使得各个语言中都出现了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思维特点、数量丰富的动物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的真实意义,对于本族语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面对不熟悉的目的语动物隐喻时,缺少对这种文化的特别体验,不具备相似的思维方式的二语学习者很难正确地理解该隐喻所隐含的意义。他们往往会凭借母语文化的生活经验图式或者母语习惯来处理目的语隐喻表达,而这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导致对隐喻的误解。因此,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理解加工过程的特点,寻找能帮助学习者克服理解困难的途径,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来说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在俄汉语动物隐喻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调查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状况,找出并分析他们所采用的理解策略,揭示影响他们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理解的因素和产生误解的原因,以期为二语隐喻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并促进目的语动物隐喻的习得。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概念隐喻的映射关系对俄汉语动物隐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认知对比分析,描述了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语言因素的影响三个角度阐释了俄汉语动物隐喻异同的原因。然后,在跨文化对比和隐喻差异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俄汉语动物隐喻的一些异同点设计了问卷,并针对俄、汉学习者分别进行了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调查。接着,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找出了俄汉语学习者在处理目的语动物隐喻意义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解策略以及导致误解的原因,并据此揭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认知加工机制。最后,我们探讨了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二语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全文共分为6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概要性地介绍了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以及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是俄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在这一章中,我们对从语料库和词典中收集的俄汉语动物隐喻语料按照概念域的不同映射关系做了分类整理,对每一组映射关系所包含的动物隐喻进行了跨文化对比,找出了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所反映出的文化异同。这部分研究结果为调查设计所用。第三章是制约俄汉语言中动物隐喻差异的因素。本章对俄汉语动物隐喻的异同状况作了全面的总结,并从中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语言因素的影响三个角度对俄汉语动物隐喻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该分析的结果有利于加强跨文化的比较深度,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物隐喻,同时也为理解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四章是俄汉动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阐明了设计思路及执行调查程序,分析和对照了俄汉语两项调查的结果,找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所采用的理解策略,总结了影响动物隐喻理解的因素和导致理解误解的原因,并据此揭示了俄汉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动物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第五章是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章从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状况入手,发掘了当前二语隐喻教学的特点和不足点,讨论了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二语隐喻教学带来的启示,并从隐喻意识的形成、隐喻思维训练和文化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俄汉语动物隐喻教学的一些适宜的教学途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本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丁伟[4](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陶涛[5](2015)在《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是时代的产物,是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变化与发展的见证。追求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的使命,是现实的要求,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始于国家对“懂专业又懂外语”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至今未变。如果说最初培养这种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的话,那么现在的目的不仅是吸收,而且还包含在输出我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与世界对话,最后达到促成世界美好发展。尽管大学英语不可能独自承担这样重大的使命,但不可能停止努力。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时越来越少,学生的英语能力极不均衡。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伴随信息化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学业倦怠,乃至对课堂教学缺乏热情,因而普遍学习效果欠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教学更富有吸引力,这不只是大学英语关心的问题,它实际上也是整个现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以实证的方式调查了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研究和了解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现状及其并不是本研究的终极目标,因为提高教学质量才是硬道理,为此,本文在随后章节详细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最后,为了检验本实践框架的适用性、可操作性,笔者采用观察教学录像的方式进行了框架应用验证,结果证明本实践框架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对有效教学起到引导和督促作用。本文主要分成4大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非常丰富,本文主要聚焦有效教学的缘起过程、有效教学的涵义、影响因素和评价等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笔者对有效教学涵义作了最新阐释,提出在大学英语有效教学中,对有效概念应做如下理解: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效果优、教学效率高的教学。虽然这是有效教学的一般含义,但它适合于所有学科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指,大学英语教学在结果上应追求有价值、比较全面和高水平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要特别强调当下的学习效果与长远、可持续的学习效果相统一。效率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所实现的效果与获得这些效果所花费的时间及精力之间的对比关系,即单位时间及精力消耗所获得的效果。简单地说,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能够使学生具有英语运用及相关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能够对学生未来产生影响。第二章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证调查。笔者主要以本校1800多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及为他们授课的24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认可度高,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认可度更高,但对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却是“一般”。具体到教学效果中包含的知情意指标,学生评价最低的三个指标分别是:自信心,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将上述结果综合起来即可解读为:就整体而言,学生认可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但他们对自己的实际收获认可不足,而且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异显着。笔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涉及到课堂上教学互动,教学组织,教学热情等6个维度12个因素。第三章即在前文讨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相关的要素,然后提出了一个整合诸要素的有效教学的实践框架,期望能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本文综合诸多研究文献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及教学过程等较大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适当可以采用“人文为体,工具为用”的方式,将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整合,从而真正使大学英语教学获得有价值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效果。时下,信息技术已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资源,深刻地改变了学习环境。在教学资源方面,传统的教学资源与最及时的数字信息资源共存,连同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人际互动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而选择和整合资源则是让资源产生效益的重要一环。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条件,创造了新型的网络学习环境,而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依然是环境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师生和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是理想教学环境的代名词,是21世纪学校的最佳愿景之一。上述3个因素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方向、内容和基本条件,而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依据语言教学规律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实质阶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统合起来,并有机地融进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而构建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借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框架包含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引导参与学习及评估与反馈4个维度24个指标,各指标均有详细的涵义描述以及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具有的、可观察到的表现。第四章主要验证了有效教学实践框架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采用观察课堂录像的方式来验证实践框架的适用性、可用性以及指标的覆盖面。笔者邀请了几位教师作为教学观察者,以框架指标为观察点,对4段教学录像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教师观察者提供的观察数据,并与教学录像的现场观察者的评价相比较,笔者发现本框架有着较好的适用性,易于操作,指标的覆盖面较好,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并进行教学反思。此外,本次验证也发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如教师注重罗列教学目标而轻视教学结果的达成,忽视语言教学等,这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方向。当然,本框架设计也存在一定弱点,比如所选用的观察录像是教学比赛录像,与普通的、正常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其次,观察者的数量有限,所得到的可用数据也有限,所以,如果有机会深入探讨这一课题,所设计的框架必然会进一步接受验证,以期取得更为可靠的实用体验数据。教学探索无止境。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索,源于实践,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所得结果仍回归实践,服务教学,相信本研究对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都是有益的补充。
王优[6](2015)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三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三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徐知媛[7](2013)在《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隐喻的认知研究中,隐喻的理解加工一直是个富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隐喻本身理解机制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语言的理解机制,更好地揭示双语者大脑加工过程,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揭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文化互动,促进学生的外语思维,培养他们的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双语心理词库研究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测试的形式,从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与思维产出的视角,以浙江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外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隐喻类型,以及英语语言水平对理解策略、隐喻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利用句子语境和字面翻译的策略进行隐喻理解;其次是利用已有的英语背景知识和汉语文化知识;此外还利用随便猜测、心理意象、句法分析等策略。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单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有其特异性,更多地呈现出“分析型”的处理模型。第二,隐喻类型影响英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其中,形式和概念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大致相同的隐喻最容易理解,汉语文化知识发生正迁移的比例最高;而形式相同,但概念不同的隐喻最难理解,汉语文化知识发生负迁移的比例最高。这表明,随着汉英两种概念从相同至不同的转变,学习者的理解难度也从易至难,母语概念也从正迁移向负迁移转变。第三,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影响其隐喻理解策略。其中,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更多地利用目的语文化知识;而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则更多地依赖母语概念,同时也较多地利用其他理解策略,例如,心理意象、随便猜测、句法分析等来弥补其英语语言水平的不足。但无论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高或低,学习者都一致倾向于采用句子语境和字面翻译来理解英语隐喻,这种现象验证了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境效应说”和“字面意义突显假说”。第四,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对隐喻理解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与隐喻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而言,形式和概念都对等的隐喻,英语语言水平的作用没有达到显着性差异;而其余三类隐喻,高水平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显着高于低水平者。这或许表明,中介语权重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外语语言水平,还取决于被测试的词语和概念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建构第二语言学习者外语隐喻概念表征发展模型,拓展已有的双语概念表征研究内容。另外,对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英语隐喻理解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结果,即英语隐喻理解与英语语言水平相关,与对英语文化知识和概念体系的熟悉性程度相关。
孙曼丽[8](2012)在《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二战”后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梳理了“二战”以后美国外语教师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过程。本研究将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殖民地时期-20世纪中叶、“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探讨了每个历史时期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背景与动因、发展过程和实施举措。本研究从纵向上阐述了外语教师教育中的职前、入职与在职教育,从横向上论述了外语教师的专业标准、培养方案与评价体系。本研究在探究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分析出其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能力本位”与“表现标准本位”改革均以外语政策为契机,但内涵有本质的区别;(2)彰显了美国外语教师从群体专业化到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3)体现了外语教学观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4)以标准促发展,培养目标具体务实;(5)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它对我国的启示体现在三个方面:(1)制定外语教师专业标准;(2)重视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与评价体系。
汪火焰[9](2012)在《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是:除学好外国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外国文化,体验并熟知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学生在外语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探究那些导致我国大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层原因;审视外语教学法的演变历史以求获得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纠正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视文化因素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崭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培养的学生语言能力强,语言技能熟练,但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差,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七种主要原因:一、主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忽略了文化在外语教学和交际中的重要性;二、外语教学界还缺乏成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特别是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三、学校普遍缺乏涵盖跨文化交际项目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英语教师和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五、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训练和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六、跨文化交际英语教材匮乏;七、学校缺乏系统评估文化能力的手段和标准。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传授语法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第二阶段,按幼儿习得母语规律,强调模仿和重复,训练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第三阶段,以认知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或交际能力。目前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以语言和文化作为输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到目前为止,比较系统化的语言教学法流派不下二十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有五种: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前四种教学法都以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语言技能为目的,在不同时期为语言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都忽略了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众多学者在吸纳了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跨文化交际学构建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对于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颇有研究,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学之父”,其着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被看成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奠基之作。古迪昆斯特(Gudykunst)于1983年发表的着作《跨文化交际理论:当前视角》(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独立、成熟学科的标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育和相关方面体现了最高价值。跨文化交际学使语言教学专家们认识到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外语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经历了从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再到现在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3个主要阶段;形成了两种教学方法:文化知识传授法和文化过程教学法;出现了4种教学模式:外国文化模式,跨文化模式,多文化模式和超文化模式。跨文化交际学阐明了语言-文化-交际关系、文化的内涵、交际的原理、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在跨文化交际中,每个参与者都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和预见理解别人的话语,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完全失败。根据跨文化交际学原理,教授外语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所学语言在目的语的文化语境中以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方式交际,即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本人带领研究团队以外语教学法理论、文化研究和文化教学成果、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武汉大学本科学生为对象和平台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分为三个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各大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其他外语语种的跨文化教学提供参。
邵文婷[10](2011)在《基于ESL和EFL视角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英语,其重要位置不容小视。入世后的中国,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自2D00年以来,我国教育部不断地对各级学校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其共同点都在于突出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其位置的显着性,因而不管是ESL还是EFL的国家、地区都纷纷根据本国、本地区的情况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不断地引进、调整、综合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ESL和EFL国家、地区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并对其一一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提出展望。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给出研究背景,总结我国的口语教学现状,从ESL&EFL的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对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为英语口语教学理论的回顾。基于ESL和EFL视角,归纳出三大主要的英语口语教学理论,总结出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并附案例加以详细阐述。第三部分为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系统。置于ESL&EFL背景之下,按照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施步骤,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从教学目标和教学主体两个角度来阐述教学准备策略。第二,通过对选择教学材料的方法和对教学材料展示原则的分析来论述教学材料选择策略。第三,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文化导入和情境刨设策略、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的研究三个方面来分析教学实施策略。第四,从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两方面加以研究来总结教学评价策略。第四部分为总结和展望。
二、幼儿习语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习语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与语料说明 |
1.4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俄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 |
2.1 俄汉动物隐喻的类型分类 |
2.2 动物域映射人的外貌域 |
2.2.1 从动物到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
2.2.2 从动物到人的生理状态与年龄 |
2.2.3 从动物到人体的机能特征 |
2.2.4 从动物到个人风格特点 |
2.3 从动物域映射人的内在特征域 |
2.3.1 从动物到个人品德特点 |
2.3.2 从动物到人的性格特点 |
2.3.3 从动物到个人才智 |
2.4 从动物域映射人的社会角色特征域 |
2.4.1 从动物到人的职业和职业特性 |
2.4.2 从动物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4.3 从动物到社会评价 |
2.4.4 从动物到人之间的亲昵称谓 |
2.4.5 从动物到詈语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约俄汉语言中动物隐喻差异的因素 |
3.1 地理环境与动物分布 |
3.2 文化背景的影响 |
3.2.1 宗教信仰的影响 |
3.2.2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 |
3.2.3 古典文学的影响 |
3.2.4 民俗传统的影响 |
3.3 语言因素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汉动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 |
4.1 俄汉动物隐喻理解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4.1.3 调查过程与数据统计 |
4.2 俄汉语动物隐喻理解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
4.2.1 汉语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4.2.2 俄语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4.2.3 俄汉动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比较 |
4.3 俄、汉学习者动物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
4.3.1 基于已有相关单语者隐喻理解模型的讨论 |
4.3.2 基于本研究结果的俄汉语动物隐喻理解模型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隐喻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5.2 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研究现状与特点 |
5.3 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对二语隐喻教学的启示 |
5.4 俄汉语动物隐喻的教学途径 |
5.4.1 针对俄汉语学习者的动物隐喻教学的基本原则 |
5.4.2 培养俄汉语学习者动物隐喻能力的教学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 |
6.3 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一:俄语动物隐喻 |
附录二:汉语动物隐喻 |
附录三:汉语调查问卷 |
附录四:俄语调查问卷 |
致谢 |
(4)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大学英语教学的使命 |
(二) 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
(三) 大学英语教学的危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外语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有效教学研究概述 |
一、有效教学研究的缘起及其过程 |
二、有效教学的涵义 |
(一) 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 |
(二)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 |
(三) 本文对有效教学涵义的理解 |
三、有效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有效教学的教师因素 |
(二) 有效教学的学生因素 |
四、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 |
(一) 有效教学的标准研究 |
(二) 评价量表的研究 |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一) 调查研究的问题 |
(二) 调查工具的选用 |
二、调查过程的组织 |
(一) 调查对象与问卷完成时间 |
(二) 量表的一致性分析 |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
(一) 学生对教学总体状况的评价 |
(二) 对教学效果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 |
(三) 高评价组教师与低评价组教师的教学差异 |
(四) 课程特点及其与教学效果之间相关性分析 |
(五) 师生对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排序的调查 |
四、结果分析 |
(一) 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不同维度之间的差异 |
(二) 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
(三)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 |
(四) 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
第三章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设想 |
一、影响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要素分析 |
(一)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 |
(二)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选择 |
(三)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创设 |
(四)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设计 |
二、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的建构 |
(一) 构建实践框架的设想 |
(二) 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 |
(三) 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具体描述 |
第四章 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实践框架的应用验证 |
一、框架应用验证的方案设计 |
(一) 验证的问题 |
(二)验证方法 |
二、框架试用过程 |
(一) 观察者的选定 |
(二) 观察对象选择和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
(三) 观察表的初试与修改 |
(四) 正式应用 |
三、收集观察记录及框架应用反馈 |
(一) 观察记录及分析 |
(二) 量表使用反馈及分析 |
四、应用验证结果分析 |
(一) 关于框架是否具有适用性、可用性? |
(二) 框架内容的覆盖面如何? |
(三) 修改后的框架 |
五、问题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6)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本题研究的缘起 |
1.1.2 本题研究的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与历史 |
1.2.1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
1.2.2 西方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
1.2.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1.4 本文语料的来源和使用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英熟语研究综述 |
2.1 汉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
2.2 汉语熟语的研究 |
2.3 英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
2.4 英语熟语的研究 |
2.5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 |
3.1 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1 佛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2 道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3 诸子百家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4 文学作品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5 科举制度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6 农业经济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1.7 中医文化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
3.2 英语熟语的形成 |
3.2.1 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
3.2.2 《圣经》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
3.2.3 莎士比亚戏剧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
3.2.4 文学家思想家和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
3.3 汉英熟语形成的共性 |
3.4 汉英熟语的理解 |
3.4.1 汉语熟语的理解 |
3.4.2 英语熟语的理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喻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4.1 汉英熟语比喻的类别 |
4.1.1 汉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
4.1.2 英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
4.1.3 汉英熟语比喻类别的差异 |
4.2 汉英熟语比喻的共性 |
4.2.1 喻体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
4.2.2 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
4.3 汉英熟语比喻的差异 |
4.3.1 汉英动物熟语喻体的差异 |
4.3.1.1 “马”熟语喻体的差异 |
4.3.1.2 “狗”熟语喻体的差异 |
4.3.1.3 “龙”熟语喻体的差异 |
4.3.2 汉英颜色熟语喻体的差异 |
4.3.2.1 “蓝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
4.3.2.2 “红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5.1 汉英熟语与民族习俗 |
5.1.1 汉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
5.1.2 英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
5.1.3 汉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
5.1.4 英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
5.2 汉英熟语与地域风貌 |
5.2.1 汉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
5.2.2 英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
5.3 汉英熟语与民族心理 |
5.3.1 汉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
5.3.2 英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伦理道德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6.1 汉英熟语与伦理 |
6.1.1 “天人合一”论与“天人两分”论 |
6.1.2 “整体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 |
6.2 汉英熟语与道德观念 |
6.2.1 表达相似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
6.2.2 表达相异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宗教人性观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7.1 汉族宗教人性观与汉语熟语 |
7.2 英国基督教人性观与英语熟语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思维方式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8.1 汉英哲学思想的基本差异 |
8.2 汉语的形象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 |
8.2.1 汉语的形象思维与汉语熟语 |
8.2.2 英语的抽象思维与英语熟语 |
8.3 汉语的直觉思维和英语的推理思维 |
8.3.1 汉语的直觉思维与汉语熟语 |
8.3.2 英语的推理思维与英语熟语 |
8.4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和英语个体分析思维 |
8.4.1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与汉语熟语 |
8.4.2 英语个体分析思维与英语熟语 |
8.5 汉英思维方式的辨证思考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审美情趣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
9.1 汉族审美与汉语熟语 |
9.1.1 汉语熟语的意境审美 |
9.1.2 汉语熟语的语音审美 |
9.1.3 汉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
9.2 英语民族审美与英语熟语 |
9.2.1 英语熟语的音韵审美 |
9.2.2 英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
10.1 汉英对比与翻译 |
10.2 翻译方法概述 |
10.2.1 直译和意译 |
10.2.2 归化和异化 |
10.3 汉英熟语的翻译 |
10.3.1 功能对等理论 |
10.3.2 喻体对接策略 |
10.3.3 汉英熟语的翻译方法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语 |
11.1 木文的基本认识 |
11.2 本文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研究中的表格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隐喻的认知本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
1.1.2 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
1.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理论框架 |
1.3.4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认知隐喻理论与第二语言学习研究 |
2.1 隐喻研究认知观 |
2.1.1 概念隐喻 |
2.1.2 隐喻的类别 |
2.1.3 隐喻的理解机制 |
2.1.4 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理解的非自动加工特征 |
2.2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研究 |
2.2.1 隐喻能力与概念流利 |
2.2.2 隐喻与文化 |
2.2.3 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迁移研究 |
2.2.4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和隐喻理解能力研究 |
2.2.5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理解因子的模型建构 |
2.3 第二语言词汇和概念表征研究 |
2.3.1 双语概念表征模型 |
2.3.2 双语概念表征模型研究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英语隐喻理解测试 |
3.1 隐喻语料的选择 |
3.1.1 隐喻句语料来源 |
3.1.2 隐喻句分类标准 |
3.1.3 隐喻语料的筛选 |
3.1.4 隐喻性程度测试 |
3.1.5 隐喻可理解性和使用性程度判断 |
3.1.6 汉语隐喻表达的可理解性和使用性程度判断 |
3.1.7 预测试 |
3.2 测试一:理解策略、隐喻类型与隐喻理解测试 |
3.2.1 研究问题 |
3.2.2 被试 |
3.2.3 测试方法 |
3.2.4 测试过程 |
3.2.5 评分 |
3.3 测试二:英语语言水平与隐喻理解测试 |
3.3.1 研究问题 |
3.3.2 被试 |
3.3.3 测试方法 |
3.3.4 测试过程 |
3.3.5 评分 |
4 理解策略、隐喻类型与隐喻理解 |
4.1 隐喻理解策略 |
4.1.1 数据和结论 |
4.1.2 理解策略和隐喻理解 |
4.1.3 外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分析型”模型 |
4.2 隐喻类型和隐喻理解能力 |
4.2.1 数据和结论 |
4.2.2 汉语隐喻概念迁移 |
4.2.3 不同隐喻类型概念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英语语言水平与隐喻理解 |
5.1 英语语言水平与隐喻理解策略 |
5.1.1 数据和结论 |
5.1.2 不同英语水平与理解策略的使用 |
5.1.3 外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语境效应说 |
5.1.4 外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字面意义突显假说 |
5.2 英语语言水平与隐喻类型 |
5.2.1 数据和结论 |
5.2.2 外语学习者隐喻概念表征发展模型建构 |
5.3 在美留学生英语隐喻理解测试 |
5.3.1 留学生背景情况 |
5.3.2 留学生英语隐喻理解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前景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 |
6.2.2 本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6.2.3 外语隐喻教学途径 |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4 研究不足 |
6.5 研究前景 |
6.5.1 关于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 |
6.5.2 关于其他被试群体的研究 |
6.5.3 关于其他隐喻类型的研究 |
6.5.4 关于英语隐喻表达能力的研究 |
6.5.5 关于隐喻翻译优势效应的研究 |
6.5.6 关于英语隐喻概念社会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隐喻测试问卷 |
附录2 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总频率分布 |
附录3 与正确答案相关的隐喻理解策略频率分布 |
附录4 四类隐喻理解策略与正确策略频率对比 |
附录5 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被试背景情况 |
附录6 在美留学生英语隐喻理解测试问卷 |
附录7 在美留学生背景情况 |
附录8 国内被试、在美留学生、英语本族语者隐喻理解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9 国内被试、在美留学生、英语本族语者隐喻理解的被试内效应 |
附录10 国内被试、在美留学生、英语本族语者隐喻理解的被试间效应 |
附录11 国内英语专业被试与在美留学生隐喻理解方差分析 |
作者简历 |
(8)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二战”后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二战”前美国外语教师教育发展回顾(殖民地时期~20世纪中叶) |
第一节 前外语教师教育时代:外语教育的的缘起(殖民地时期~19世纪末) |
一、语言教育的兴起与教师任用(殖民地时期~1775年) |
二、外语教育的形成与发展(1776年~19世纪末) |
三、外语教师教育缺失的成因 |
第二节 外语教师教育的形成与初步发展(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
一、外语教师教育的形成 |
二、外语教师的培养与认证 |
三、外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政策环境 |
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引领和支持 |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 |
三、外语教师教育领域的双重压力 |
第二节 “听说法”外语基础教育改革 |
一、外语基础教育的概况 |
二、“听说法”外语基础教育改革 |
第三节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
二、有关教师特征的研究理论 |
三、管理学、系统科学和电子科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实施(“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末) |
第一节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 |
一、“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发端 |
二、“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正式形成 |
第二节 “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实施 |
一、“能力本位”的外语教师职前教育 |
二、“能力本位”的外语教师在职教育 |
三、“能力本位”外语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政策环境 |
一、安全危机引发联邦政府的关注 |
二、联邦政府对国民外语能力的重视 |
三、联邦政府的支持举措 |
第二节 “交际本位”的外语基础教育改革 |
一、外语基础教育的复苏与改革 |
二、外语基础教育的繁荣 |
三、外语基础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师教育的挑战 |
第三节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
三、“反思教学”思潮 |
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发端 |
一、“表现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思想 |
二、“表现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 |
第二节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一、颁布《外语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临时指南》 |
二、制定州一级“表现标准本位”的外语教师教育标准 |
第三节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成熟 |
一、NCATE的外语教师职前培养标准 |
二、INTASC的外语教师入职标准 |
三、NBPTS的外语教师在职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表现标准本位”外语教师教育的实施 |
第一节 “表现标准本位”的外语教师职前教育 |
一、职前标准 |
二、培养方案 |
三、评价体系 |
第二节 “表现标准本位”的外语教师入职教育 |
一、入职标准 |
二、培养方案 |
三、评价体系 |
第三节 “表现标准本位”的外语教师在职教育 |
一、在职标准 |
二、培养方案 |
三、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特点分析与启示 |
第一节 特点分析 |
一、“能力本位”与“表现标准本位”改革均以外语政策为契机,但内涵有本质的区别 |
二、彰显外语教师从群体专业化到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 |
三、体现了外语教学观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
四、以标准促发展,培养目标具体务实 |
五、评价体系科学合理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 |
一、制定外语教师专业标准 |
二、重视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与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本研究的思路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外语教学法演变历程综述 |
2.1 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
2.2 直接法(DIRECT METHOD) |
2.3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
2.4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2.5 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3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文化教学的兴起和发展 |
3.1 跨文化交际研究 |
3.2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4 跨文化交际理论综览 |
4.1 文化的基本内涵 |
4.2 交际的基本内涵 |
4.3 跨文化交际 |
5 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例 |
5.1 武汉大学外语教学现状概述 |
5.2 对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5.3 对文化教学与文化培训概念的理解 |
5.4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文化课程考试试卷 |
(10)基于ESL和EFL视角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我国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三) 解决问题的设想:基于EFL&ESL 的视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 |
(二) 国外研究 |
第二章 英语口语教学理论的回顾 |
一、历史上主要的英语口语教学理论 |
(一) Krashen 的语言习得理论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
二、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 |
(一) 元认知策略 |
(二) 3P 教学策略 |
(三) 视听说教学策略 |
第三章 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系统 |
一、教学准备策略 |
(一) 目标分析 |
(二) 主体分析(学情分析) |
二、教学材料选择策略 |
(一) 选择教学材料的方法 |
(二) 展示原则 |
三、教学实施策略 |
(一) 教学方法选择策略 |
(二) 文化导入和情境创设策略 |
(三) 多媒体辅助策略 |
四、教学评价策略 |
(一) 学生学习评价 |
(二) 教师教学评价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幼儿习语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俄汉语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D]. GAVRILYUK MARINA(赵琳娜). 武汉大学, 2017(06)
- [4]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5]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D]. 陶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6]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7]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D]. 徐知媛. 浙江大学, 2013(04)
- [8]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二战”后美国外语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研究[D]. 孙曼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9]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 汪火焰.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0)
- [10]基于ESL和EFL视角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D]. 邵文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