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彦[1](2020)在《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躲避战火、维系生存,大批京剧戏班和艺人纷纷南下,其中不乏名家名角儿,作为“大后方”的云南,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之所和生存条件。京剧艺人和戏班把京剧流播到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丰富的剧目为本土和内地逃难而来的群众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方式,戏班排演的反抗侵略剧目激励了民众抗日的决心和信心,高水平的艺人也影响和促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同时,随着局势的变化,针对众多戏班和演出,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抗战胜利后,很多京剧艺人复原返乡,定居在云南各地的则成为了云南京剧发展的基础,为日后云南事业的腾飞储备了人才,埋下了种子。《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抢救性搜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文献和口述历史,从抗战前京剧发展现状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切入,结合当时云南的戏剧文化背景,宏观分析京剧在大后方的生存条件。分别从“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戏迷的京昆活动”“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入滇艺人对云南京剧发展贡献”五个方面展现抗战时期京剧在云南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找到了云南京剧自1950年后在中国京剧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同时也弥补了因年代久远,资料散失严重而缺乏完整呈现的一部分地方戏曲史。
钟海林[2](2018)在《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严歌苓是当今汉语新文学领域中最着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因内涵丰富深邃、类型丰富多样、创作手法灵活多元、语言细腻清新而大受读者欢迎。与此同时,伴随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她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和同时代作家相较,严歌苓小说的风格独具特色。她从女性立场出发对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揭示是十分犀利、深刻的。她的作品也彰显了女性、母性意识,语言常可触及人的心灵隐秘和柔弱之处,因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她拥有宽广的胸襟,对人类苦难持有普遍的悲悯和同情,这又使其作品充满人性的温情,并给读者以人性的温暖。严歌苓以求变求新的精神进行着小说文体的创新。她的每一部小说作品都带有文体实验与探索的印迹。她多样化的文体展示着小说的无限可能。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当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借鉴小说文体学理论,从严歌苓小说文本出发,从体式、结构、叙事、语言等文体因素方面着手,以多个单篇文本案例分析为基点,系统勾勒严歌苓小说文体形态特征,梳理严歌苓小说文体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严歌苓的小说文体以小说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史诗体和女性文体两类。她的小说创作追求史诗品格。从《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发表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她的这种美学追求。这类小说具有反映生活内容广阔、历史跨度长、人物众多和故事曲折等文体特征。她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命运、女性体验、女性的精神世界等。在小说中,她塑造出了扶桑、小渔、多鹤、小环、王葡萄、田苏菲、梅晓鸥、何小曼、萧穗子、张蓓蓓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并对女性生存境遇做出深刻反映和剖析,这也使她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作家,其小说可以说是女性小说的样板。史诗性品格、女性意识,以及多种叙事手法运用、丰富意象的营造、灵动的语言运用等,一起促成独具特色的“严歌苓文体”。以情节线索或表现方式分类,严歌苓小说可以分为传记体、传奇体、自由联想体、仿侦探体、象征寓言体等多种,有的文本同时兼具多种文体特征。她改造、发展了现有的文体,使这些文体以新的面貌出现。基于她孜孜以求小说文体的创新,勤于探索和实验,她的小说在文体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貌。与中国当代作家相比,她的小说文体特征更加突出。本论文选取几部海外华文作家和当代大陆作家的小说与她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对比,更能发现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特色,由此,也可以看到严歌苓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如果说张翎、莫言、王安忆、韩少功等作家有属于自己文体的话,严歌苓有属于自己的文体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严歌苓多种小说文体的尝试及其独特文体的形成,与她小说的人性探索、她的世界观、编剧身份、商业化写作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小说文体方面的创新追求是严歌苓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这一创作现象值得研究。
苏珊[3](2017)在《论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中认为阿尔贝托·莫拉维亚(1907-1990)是当代意大利着名的文学家,从1925年发表处女成名作《冷漠的人》开始,一直笔耕不辍,在近多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一直都在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这个社会的变迁沉浮,并且在长篇小说的众多人物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透视出他对社会现实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思考的也就是那些知识分子。从早期正处在成长中的知识青年到逐渐已成熟的知识分子,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日臻完善。本文重点选取了《冷漠的人》《罗马女人》《乔恰里亚女人》《鄙视》《注意》这五部作品详细分析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讨不同时期这些知识分子们不同的精神面貌,及作家在他们身上所反映的对不同时期社会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从"知识分子"的词源入手,总结出其本源意义,即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批判时弊、反叛等则是"知识分子"的衍生之意,据此界定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人群是一些接受过良好教育,时刻审视社会现实的一群人,再依据以上所选作品中知识分子在面对各自生存处境的态度,将这些形象分为:反抗的先觉者、囿于世俗的自我迷失者和旁观—逃离的"文明人"三大类型。其次,分别具体分析这三种类型:反抗的先觉者,是一些青涩的大学生,他们不随波逐流,最先觉醒,并试图反抗现实社会中的虚假,从思想反叛过渡到行动上,再到思想与行动的结合,他们也在一步步反抗中成长;囿于世俗的自我迷失者,这类知识分子在物质潮流中因不能坚守理想和原则,出卖知识,而沦为了自我和物欲的奴隶;旁观一逃离的"文明人",隐喻了知识分子因找不到自我与现实的联系,面对违背伦理和道义之事,将自己封闭在艺术的世界中从而逃避责任和自责。最后,论述莫拉维亚塑造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因,主要在于作家在不同时期对社会问题的审视,这些知识分子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在现实中沉沦了,这些过于悲观的形象与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与他在创作过程中深受影响的颓废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观也紧密相连,大时代潮流中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迷失与坚守也是其塑造人物的关键,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是作家本人对自我、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思。
王光艳[4](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郭志云[5](2013)在《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时代性、纪实性、叙述性共同限定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文体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叙事文体,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经由传统内化、近代文化转型的时代孕育以及30年代以来域外视角的关照而迅速由附庸而蔚为大国。调整期报告文学的文体尴尬有赖于相关理论建构的有效纠正。叙事学视野之下探究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既是学理性研究的有益尝试,更能彰显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殊性。论文围绕叙事距离、叙事聚焦、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节奏、叙事功能、民族叙事等方面,透析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叙事题材选择上的及时与沉淀、叙述主体形象的外显与内隐、对意识形态的介入与游移等距离选择关涉着报告与文学之间的平衡。零聚焦、限制聚焦与转换聚焦在线性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的单一向多元的趋向,指认了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日臻完善。认知性聚焦在填补感知性聚焦不足的同时,也合理解释了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报告文学叙事的线型结构呈现单线、复线、环状依次壮大的成长趋态,同时又与非线型此消彼长、相互匹配。传媒视域之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采取了迥异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又在时代的磨洗中经典化了叙议结构。叙事时间掌控所带来的叙事节奏上的强度与密度的变化,方便了报告文学叙述者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同类型的话语模式与非叙事话语的功能形态确证了报告文学文体叙事的独异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报告文学在感性层面上能达成审美愉悦的功能;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体叙事,报告文学则具备了更强大的社会公共功能。大众化的叙事普及、政治化的历史重负、互文性的文本丰富指认了中西方报告文学的同中有异。相对完备化的叙事伦理规范,则方便了对文体尴尬与认同危机的当下应对。
杨丽娟[6](2013)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发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间,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社会主义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外交等方面最新动态的“苏俄通讯”。这些通讯刊载于国内的相关报刊或出书,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期,中国也翻译了罗素、纪德、爱金生、秋田雨雀、斯诺等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20世纪上半叶的“苏俄通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苏俄通讯”促进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苏俄通讯”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通讯”、“游记”、“驻外记者”、“苏俄通讯”及发表通讯的媒介等;厘清了研究的对象为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内外“苏俄通讯”。分析了目前国内对“苏俄通讯”“总体不足、个别热点”的研究状况;阐明了选题的原创性、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在系统地收集“苏俄通讯”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先从个案研究开始,再上升到对“苏俄通讯”的宏观研究,并采用整体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上编共分十章,属于总论部分。第一章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着重梳理了“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4个历史阶段中外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传播情况,并对重要的通讯文献、重点作者及重要的刊发媒体作了介绍。第二章“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阐述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轨迹,并对中国“苏俄通讯”的作者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俄的关注度。同时分析了国内发表“苏俄通讯”的媒介的运作情况及出版环境的嬗变。第三章“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论述了“苏俄通讯”时代性、政治性、整体性与倾向性的内容特色,分析了“苏俄通讯”的写作特色:在语言上新闻叙事语言、资料介绍语言与形象语言互补;在选材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在论述方式上讲故事、善评论、互文式写作并举。第四章“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阐述了“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生成,强调一个完整的“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由“主干”文本及附属文本构成。介绍了“苏俄通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的三类传播路径,论述了“苏俄通讯”的传播效果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程度、作者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及作品价值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苏俄通讯”所遵循的相关传播规律。第五章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分析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条件,归纳了作者们“行走苏俄”的原因。分别选取了“边境”、莫斯科、“离俄”等节点,剖析了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在分析友俄与仇俄的态度基础上,介绍了陈启修、戈公振、斯诺等观察苏俄的方法。第六章“解读苏俄”: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了“大”、“富”、“新”、“文”等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苏俄新国家形象;说明了苏俄通过新宣传、新教育打造新人类;通过对莫斯科及红场等新空间的介绍,突出了苏俄政治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同时,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的嵌入,强调苏俄力图塑造新话语的努力。第七章“解读苏俄”:日常社会生活探究。通过“街头”、“公园”、“剧院”、“单位”等框架,解读苏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社会生活,选取面包意象、红头巾意象作为苏俄民众生活的典型分析。论述了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突出集体生活,淡化私人家庭生活;突出革命生活,淡化宗教神圣生活;突出新式生活,淡化传统生活。第八章“解读苏俄”:另类镜像。分析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基本表现,剖析了媒介的阶级立场是负面宣传造成的主因,并介绍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一些手法。第九章“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及“苏俄通讯”与苏俄传统文化等3对重要议题的关系。第十章“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在分析中国学习吸纳苏俄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上,从“苏俄通讯”角度解读苏俄经验“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等等,并阐述了苏俄经验“中国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在分析苏俄经验“世界化”的历史前提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解读苏俄经验的“世界化”的理论内涵与普遍意义。下编共分十章,属于分论部分。第十一章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赴苏采访的新闻记者——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前的思想状况与成因,概述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大体轮廓与基本议题,评价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价值,对两人通讯也作详细的比较。第十二章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中国早期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张民权20世纪20年代赴苏俄访问背景及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通讯作了细致的比较。第十三章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共创始人的苏俄之行及“苏俄通讯”的基本内容,并对两人通讯作详细的比较。第十四章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1923年“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苏俄考察,论述了两位代表人物——蒋介石、沈玄庐的“苏俄通讯”主要内容及苏俄之行后两人提出的“中国策略”,并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五章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中国着名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胡适的苏俄之行,并在解读两人“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第十六章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在解读20世纪30年代胡愈之及林克多“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强调了两篇通讯观察视野及语言方式的差别。第十七章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新闻工作者——曹谷冰、戈公振的苏俄之行及两人的“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八章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丁文江、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其“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九章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两位文豪郭沫若与茅盾赴苏俄访问的经过,论述了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特别强调,两者皆指出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前途。第二十章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罗素《游俄之感想》、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介绍20世纪“10”至“40”年代的国外“苏俄通讯”基本内容与在中国传播情况。
王英[7](2008)在《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文中研究表明在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交流受到严重阻碍。这种阻碍的基础是缘于台湾民众与大陆分开已久,两岸民众在文化与政治存在着认知差异,加上民进党的有意识“绿化”所造成。因此,如何突破民进党为两岸传播交流设置的障碍,让台湾人民了解祖国大陆,让全国人民了解台湾的要求就变得特别迫切。本文期望通过对民进党执政后台湾媒体形态的变化,对两岸传播交流造成的新问题,地域、意识形态与文化异同等对两岸传播交流的影响,以及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岸传播政策的比较等;来找寻消弥两岸民众认知差异的关节点,建构两岸非政治性传播交流空间,找出促进两岸传播交流的最有效的对策与基本原则,以此促进两岸传播交流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
祁进玉[8](2006)在《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认同”(identity)一词在当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从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认同、90年代的族群认同,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群体身份和文化认同。从某一个词的频繁使用,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各种场合下社会的关注度和关注领域。本论文结合三个土族社区的个案,进行地域认同、族群认同、公民身份与民族国家建构以及文化认同等的考察。为论文的规范起见,本论文主要利用人类学相关理论并结合多学科(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的视角进行表述与分析。论文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为主,结合使用社会学、心理分析以及历史文献溯源与神话考察等方法。 在对“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互助、民和、同仁等地)和两个城市(西宁、北京)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个案访谈和调查问卷,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并结合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笔者以为认同意识在现代的意义歧变,有着全球化影响的背景,进而造成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的混乱、暖昧和模糊化。个体或群体的角色和身份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转换,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往往会发生选择性改变。现实中,土族社区因其分布格局的文化多样性、地区差异性等特点,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迁移的趋势,使得散杂居土族社区与聚居土族社区的族
高凌燕,罗璇[9](2000)在《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三)》文中认为
高凌燕,罗璇[10](2000)在《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二)》文中研究说明
二、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一)(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抗日战争时期 |
1.1.2 抗战“大后方” |
1.1.3 京剧 |
1.1.4 戏剧 |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研究创新 |
1.5.2 论文研究不足 |
1.6 论文图片说明 |
第二章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概述 |
2.1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 |
2.2 云南地方戏 |
2.2.1 滇剧 |
2.2.2 花灯(剧) |
2.3 云南民族戏 |
2.3.1 傣剧 |
2.3.2 壮剧 |
2.3.3 白剧 |
2.4 云南地方小戏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文化发展背景 |
3.1 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
3.2 中华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云南分会 |
3.3 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发展 |
3.3.1 京剧在昆明 |
3.3.2 京剧在昭通 |
3.3.3 京剧在个旧 |
3.3.4 京剧在曲靖 |
3.3.5 京剧在保山 |
3.3.6 京剧在玉溪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 |
4.1 京剧戏班 |
4.1.1 厉家班 |
4.1.2 文林社(国粹剧社) |
4.1.3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 |
4.2 京剧艺人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戏迷的京昆活动——以西南联大为例 |
第六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分析 |
6.1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管理条例 |
6.2 抗战时期云南演出京剧剧目分析 |
6.3 案例分析——以昆明“新兴大舞台”为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附录 |
附录 A 调研情况记录表 |
附录 B 田野日志 |
附录 C 周明义口述史(京剧艺人部分) |
附录 D 《京剧剧目初探》目录(部分) |
附录 E 导师指导记录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意义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小说文体类型及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一节 小说文体概述与小说文体类型 |
第二节 新小说文体构成因素与新小说文体创新变化 |
第三节 严歌苓的小说文体观念和创新 |
第二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一) |
第一节 史诗体:《一个女人的史诗》等 |
第二节 女性文体:《第九个寡妇》等 |
第三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二) |
第一节 传记体:《陆犯焉识》等 |
第二节 自由联想体:《人寰》等 |
第三节 仿侦探体:《密语者》等 |
第四节 传奇体:《赴宴者》等 |
第五节 象征寓言体:《床畔》等 |
第四章 多样化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三) |
第一节 严歌苓的叙事个性 |
第二节 舞动的语言 |
第五章 严歌苓与海外、当代作家文体抽样分析 |
第一节 严歌苓与当代小说文体 |
一、《雌性的草地》与《爸爸爸》 |
二、《舞男》与《长恨歌》 |
三、《第九个寡妇》与《蛙》 |
第二节 严歌苓与移民小说文体 |
一、《我不是精灵》与《色·戒》 |
二、《人寰》与《桑青与桃红》 |
三、《扶桑》与《金山》 |
第六章 严歌苓小说文体的演变及得失论 |
第一节 人性探索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二节 世界观转变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三节 编剧身份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四节 商业化追求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论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知识分子与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 |
(一) 知识分子 |
(二) 莫拉维亚的知识分子人格 |
(三) 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及类型 |
二、反抗的先觉者——米凯莱、贾科莫 |
(一) 思想反叛 |
(二) 行动无力 |
(三) 坚守理想而殉道 |
三、囿于世俗的自我迷失者——里卡尔多·莫尔泰尼 |
(一) 自我奴役导致自我迷失 |
(二) 甘于世俗导致自我颓废 |
四、旁观-逃避的"文明人"——弗朗切斯科 |
(一) 执迷于观望和逃离 |
(二) 逃遁于艺术世界 |
五、莫拉维亚创作知识分子形象的动因 |
(一) 现实生存处境的反思 |
(二) 自身经历与文学修养的感召 |
(三) 知识分子的时代迷茫与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5)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导论 关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研究 |
现代报告文学的源起辨析 |
现代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回顾 |
作为文体的概念 |
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
第一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距离 |
第一节 及时与沉淀:叙事题材的时间距离 |
第二节 外显与内隐:叙述主体的适度距离 |
第三节 介入与游移:叙述与意识形态的距离 |
第四节 报告与文学:叙述距离的平衡 |
第二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聚焦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主要聚焦类型 |
第二节 报告文学聚焦方式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聚焦对象与聚焦方式选择 |
第四节 认知性聚焦: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 |
第三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主要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报告文学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差异探析 |
第四节 媒介的后果:传媒视域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
第四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节奏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时间的基本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互动叙述: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叙事的读者意识 |
第五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叙述者及其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话语模式及其功能形态 |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非叙事话语及其功能形态 |
第四节 报告文学叙事话语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审美的愉悦:报告文学叙事的文体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功能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功能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学叙事 |
第七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民族叙事 |
第一节 大众化: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普及 |
第二节 政治化:中国报告文学叙事的历史重负 |
第三节 互文性:中国报告文学的文本交叉与文体互渗 |
第四节 民族性:中国报告文学与国际报告文学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
二、“苏俄通讯”研究的对象 |
三、“苏俄通讯”的研究状况 |
四、“苏俄通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五、“苏俄通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一、中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二、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第二章 “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 |
二、“苏俄通讯”作者的“类型”分析 |
三、“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分析 |
四、国内“苏俄通讯”发表媒介分析 |
第三章 “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 |
一、内容特色 时代性、政治性、关联性与倾向性 |
二、写作特色 语言、视角与选材 |
第四章 “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 |
一、“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的生成 |
二、“苏俄通讯”传播路径分析 |
三、“苏俄通讯”传播效果分析 |
四、“苏俄通讯”传播规律分析 |
第五章 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 |
二、“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原因 |
三、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节点分析 |
四、“行走苏俄”的方法论 |
第六章 “解读苏俄” 别求新声于异邦 |
一、新国家 |
二、新人类 |
三、新空间 |
四、新话语 |
第七章 “解读苏俄” 日常社会生活探究 |
一、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分析 |
二、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典型分析 |
三、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 |
第八章 “解读苏俄” 另类镜像 |
一、“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一:负面宣传 |
二、“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二:中性介绍 |
第九章 “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 |
三、“苏俄通讯”与苏俄的传统文化 |
第十章 “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世界化” |
第十一章 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一、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成因 |
二、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概述 |
三、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议题 |
四、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评价 |
五、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二章 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一、抱朴、张民权的苏俄之行 |
二、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 |
三、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三章 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 |
一、陈独秀苏俄之行与《苏俄六周》 |
二、李大钊苏俄之行与《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 |
三、陈独秀、李大钊的“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四章 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一、蒋介石、沈玄庐的游俄报告 |
二、蒋介石、沈玄庐的“中国策略” |
三、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五章 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一、徐志摩《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分析 |
二、胡适《一个态度》和《新自由主义》分析 |
三、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六章 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一、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分析 |
二、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分析 |
三、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七章 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一、曹谷冰《苏俄视察记》分析 |
二、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分析 |
三、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八章 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一、丁文江的苏俄之行与《苏俄旅行记》 |
二、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欧游随笔》 |
三、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九章 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一、郭沫若的苏俄之行与《苏联纪行》 |
二、茅盾的苏俄之行与《苏联见闻录》 |
三、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第二十章 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 |
一、“1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为例 |
二、“2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罗素《游俄之感想》为例 |
三、“3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为例 |
四、“4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及出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正视认知上的差异 |
1.2 台湾不同政党认知异同 |
1.3 非政治性互动空间 |
1.4 研究方向与思路 |
第2章 “绿化”后的台湾媒体 |
2.1 “官营媒体”的全面绿化 |
2.2 扶持亲绿媒体 |
2.3 从“新闻自由”到“新闻管制” |
2.4 “台独党纲”的管控 |
2.5 “两颗子弹”的“传播学”问题 |
2.6 打压异见媒体 |
2.7 地下电台与“黑报纸” |
第3章 敌对性开放 |
3.1 “主权对峙”与两岸传播 |
3.2 传播交流政策 |
3.3 “八年对抗”:新一轮的传播战争 |
3.4 视同“007”:人员规限 |
3.5 窄播符码:内容管控 |
3.6 纯政治化的官方往来 |
3.7 网络传播的冷战态势 |
第4章 差异转化为问题 |
4.1 “大陆威胁台湾”的信息迷失 |
4.2 值得关注的“五百四十四万票” |
4.3 焦点差异:关注点解构 |
4.4 政治扭曲文化环境 |
4.5 “去中国化”的观念误导 |
4.6 各自表述差异:交流的“白开水” |
第5章 以交流推进传播 |
5.1 国、民两党的政策异同 |
5.2 分化中的“台独铁板” |
5.3 从全球化格局看“九二共识” |
5.4 从“特洛伊木马”到“文成公主” |
5.5 反“台独”策略的“性价比” |
5.6 台湾媒体:交流的“说服者” |
5.7 分区分众宣导 |
5.8 中国文化的台湾传承 |
5.9 “小三通”的“罗马大道” |
5.10 “底层交流”的传播价值 |
第6章 信息的有效性 |
6.1 以“媒介理论”重塑两岸交流 |
6.2 文化的同质化共鸣现象 |
6.3 媒体商业化:新冲击力 |
6.4 增强信息的说服力 |
6.5 “大陆禁忌”与“反共禁忌” |
6.6 “主体模糊,具体务实”的信息战 |
6.7 接触、磨合、合作与发展 |
6.8 效果检测体系的建构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摘要 |
英文关键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认同理论研究综述 |
二、土族研究相关综述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调查点选择的原则 |
二、调查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介绍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框架 |
三、本论文研究创新点介绍 |
第二章 地缘认同 |
第一节 地缘性意识的缘起 |
一、地缘认同意识的缘起 |
二、现代土族的分布、居住格局 |
三、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历史沿革 |
四、青海土族聚居社区的地缘性分布特点 |
第二节 家与族属的观念 |
一、土族的家庭和家族结构 |
二、族际接触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迁 |
三、传统的族属观念与家族权力的式微 |
第三节 家族居住格局与地域认同 |
一、家族居住格局的特点 |
二、村属意识与家族观念 |
三、族源认同与族群身份 |
第四节 家族观念与村庄认同──民俗展演及其象征秩序 |
一、土族“纳顿”与族群根基史 |
二、“牌头制”与村庄资源、权力资本博弈 |
三、地方神的威权与“公权力”分配的博弈──人神共舞、人以神约 |
四、“纳顿”的组织及其象征秩序 |
第三章 族群认同 |
第一节 田野调查地的背景与历史沿革 |
一、家族迁徙口述史及文本分析 |
二、族际交往与族群融合 |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与族源认同 |
一、同仁“五屯”土族社区的历史沿革 |
二、“五屯”土族村寨口述史文本 |
第三节 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以红崖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
一、村庄志的田野背景 |
二、民间口述史文本与村史 |
三、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基于族群迁徙史的文本分析 |
第四节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边界重建 |
一、家族口述史变迁──桑布拉湾马家的家族史 |
二、获得性认同与族群溶入的“合理化”诠释 |
第五节 土族社区的族际认同 |
一、自我认同与“他者”叙事──斜拉村的故事 |
二、族际接触与族际融合的想像──基于民间传说的文本分析 |
第六节 城市社区的族群互动与流动的族界 |
一、城市社区的历史沿革 |
二、西宁市土族人口及其分布概况 |
三、城市社区的族群互动与流动的族界 |
第四章 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碎片化与重构:传统文化的断裂、复兴与家族史的传承 |
一、历史记忆“碎片化”与家族史重构 |
二、河湟地区民族迁徙与族际融合的史实 |
三、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与族群融合、文化认同 |
第二节 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 |
一、家族变异史与族属身份选择性认同 |
二、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互动、分化 |
第三节 族源认同与民族迁徙史 |
一、民间传说中的民族迁徙史 |
二、土族族源研究现状与族源认同的象征意义 |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宗教认同 |
一、土族民间信仰的多源性考察 |
二、民族宗教的多样共存性考察 |
第五节 文化融合与涵化的范例──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
一、族际接触与语言差异──基于土族语三大方言区的对比研究 |
二、族际接触与语言变迁 |
三、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
第六节 文化认同的想像与重构 |
一、土族服饰、习俗差异性与多样性互补 |
二、民间信仰重要的生成语境──族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假说 |
三、民族文化认同的想像与重构 |
第五章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生存状态与角色扮演 |
一、调查地的背景介绍 |
二、城市社区的土族人口及职业构成 |
三、基于个人生活史调查的深度访谈 |
第二节 国际化大都市中的族群身份认同建构 |
一、都市里的“少数群体”生存策略 |
二、地域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博弈──老乡会及其分析 |
三、城市空间的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公民身份认同的现代意义 |
一、公民身份的概念及其变迁 |
二、大家与小国:公民身份──基于田野个案的描述 |
三、民族认同与公民教育实践 |
第四节 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 |
一、民族国家的历程──中国近代史的民族观及其演变 |
二、历史上土族的国家观──基于历史人类学视野的考察 |
三、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建构──对公民身份认同的反思 |
第六章 认同的全球化话语 |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方性 |
一、全球化:概念及其发展 |
二、全球化与地方性 |
三、反思全球化:不同的声音 |
第二节 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前景 |
一、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衍变 |
二、作为一种话语的“民族主义”认同意识 |
三、族群身份:一种建构的话语 |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场域与资本博弈 |
一、角色“建构”与身份认同 |
二、精英政治与“资本”博弈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生产的场阈 |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 |
二、再生产和继承人 |
三、学校教育实践与国家认同 |
第七章 结语 |
一、多元认同:个体角色与群体身份 |
二、不同情景中的群体意识 |
三、和而不同、一体多元: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建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D]. 王小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D]. 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论莫拉维亚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 苏珊.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4]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D]. 郭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6]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D]. 杨丽娟. 扬州大学, 2013(04)
- [7]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传播的交流与互动[D]. 王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3)
- [8]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 ——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D]. 祁进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9]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三)[J]. 高凌燕,罗璇. 中国律师, 2000(03)
- [10]大西北的呼唤──西北律师采访记(二)[J]. 高凌燕,罗璇. 中国律师,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