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和植物区系的新认识

对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和植物区系的新认识

一、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与植物群的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1](2021)在《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二叠系是古生界最后一个系,自下而上包括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进一步划分为9个阶。中国各块体都发育有很好的二叠纪地层,本文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与已有地层资料,系统整理了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区划、主要剖面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包括5个地层区、22个地层分区和59条综合岩石地层剖面。以生物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为约束因素,本文厘定并更新了中国二叠纪不同块体间岩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案。北部边缘地层区二叠系发育不完整,地层层序和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缺乏系统研究,整体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海相地层主要发育在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从西向东海水逐渐退出。塔里木地层区二叠系海相地层主要发育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则为陆相地层且不完整。华北地层区的二叠系层序相对清楚,但最新研究表明很可能缺失瓜德鲁普统,海相地层主要在乌拉尔统底部发育,并含有重要煤层,乌拉尔统上部至乐平统则发育陆相地层,并随着气候逐渐干旱化出现越来越多的红层。喜马拉雅地层区二叠系在各个块体差异明显,其中藏南分区的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缺乏瓜德鲁普统沉积,含冈瓦纳冷水型生物群,而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二叠系均发育有较为完整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在乌拉尔统上部生物群逐渐向暖水型过渡。华南地层区的二叠系最为完整,整体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序清晰,所含各门类化石丰富,是重要的国际对比标准。中国二叠系是煤炭、油气、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富集层位。精细的岩石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对于阐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以及指导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张筱青[2](2021)在《广东及邻区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距今约 201.3Ma 的三叠纪一侏罗纪之交(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TJB)是一次重大转折期,期间发生了包括生物集群灭绝及演替、全球性海退、野火事件等重大地质事件,从而导致同时期全球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相较于海相而言,对于海陆交互相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交重大生物事件的研究仍很薄弱。晚三叠世时期,位于我国华南的广东地区发育了一套良好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包括中部地区的小坪组以及北部地区的艮口群(红卫坑组、小水组、头木冲组序列),植物群十分发育,化石类型繁多,对于了解华南板块三叠纪末期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材料。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广州、佛山、韶关乐昌、湘粤交界郴州狗牙洞、韶关新丰等多处剖面和化石点的植物大化石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47属106种(含未定种),其中有节类4属9种,真蕨类13属32种,种子蕨类5属9种,本内苏铁类11属33种,苏铁类4属8种,银杏类4属6种,松柏类3属5种,分类不明的植物3属4种。其中我们建立新种Williamsonia trifasciatis sp.nov.。另外基于角质层显微结构研究,修订了乐昌毛羽叶Ptilophyllum lechangense Wangemend.Zhang,确立了小水厚羊齿 Pachypterisxiaoshuiensis(Feng)Zhang comb.nov.新组合,并将大网羽叶属Anthrophyopsis的植物分类位置自苏铁类转移至本内苏铁类中。广州小坪组化石植物分子与我国其他地区及其他国家经典的晚三叠世植物群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小坪组植物群地质时代是晚三叠世卡尼期(Carnian)—瑞替期(Rhaetian)。另外,根据比较粤中与粤北不同化石点的植物组合,结合海相动物化石的研究,进一步厘定各个化石点与层位的时代,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四个植物带:Pachypteris-Lindleycaldus带、Pterophyllum顶峰带、Clathropteris-Otozamites带、Danaeopsis首现带。根据植物组合及亲缘关系,在晚三叠世时期广东地区整体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区。Pachypteris-Lindleycaldus带为三角洲平原上的高地植物群落;Pterophyllum顶峰带属于泥炭沼泽—三角洲平原环境中的低地—湿生植物群落;Clathropteris-Otozamites带属于泥炭沼泽—三角洲平原环境中的低地—湿生植物群落之中的相对高地;Danaeopsis首现带属于三角洲平原上的低地植物群落。另外,依据动植物化石,推测晚三叠时期卡尼期中晚期至瑞替期华南板块的南端呈现韶关地区粤北海湾、广州半岛和佛山地区粤西海湾的古地形。经过对广州大涡村剖面岩石中惰质组中的火焚丝炭反射率的研究,我们得到当时的森林火灾燃烧温度为489.884℃—528℃之间,这表明在广东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发生了零星的野火活动,均为林下植被凋落物下方的有机材料、凋落物、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燃烧引起的地面火至地表火,没有大规模的野火活动发生。另外,本文通过对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剖面,特别是郴州狗牙洞剖面和广州大涡村剖面植物化石类型来探究植物群与当时卡尼期潮湿事件的响应。除此外,我们也尝试了通过有机碳同位素曲线与研究较为充分的地区进行对比。

吴玉样[3](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仅导致海-陆相生态系统的崩溃,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异常事件。大规模的碳释放所导致的全球碳循环异常是其中最为显着的环境恶化事件之一,主要表现为全球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古大气CO2浓度(pCO2)的激增。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陆相地层记录的研究是全面认识碳循环异常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研究从陆相地层记录的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出发,开展陆相全岩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工作,揭示其完整的演变过程,然后尝试与海相碳同位素对比,搭建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基于此,采用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新指标重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2浓度连续变化过程。最后在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和pCO2数据基础上,借助地球系统模型开展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的数值模拟工作,尝试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包括碳来源类型、碳释放速率和释放总量。为揭示二叠纪-三叠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过程,本文选取黔西滇东近海陆相与海陆过渡相沉积区和华北内陆相沉积区开展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工作。黔西滇东地区4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全岩有机碳同位素(δ13CTOC)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p)曲线(包括植物角质层和木质碎屑)都表现为4阶段的负偏模式:晚二叠世宣威组中植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大约在?25‰左右,属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pre-CIE);卡以头组底部为负偏启动阶段(onset of CIE),碳同位素开始出现负偏,峰值可达?32‰,负偏幅度约?7‰,并伴随着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煤层的消失;卡以头组的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CIE body);到了卡以头组顶部或东川组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在?28‰至?26‰内波动。华北地区3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δ13CTOC曲线整体上同样表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孙家沟组下部的δ13CTOC处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孙家沟组下-中部界线大致为负偏启动阶段,碳同位素组成整体从?22‰~?23‰快速下降至?25‰至?26‰,负偏幅度约?2‰至?3‰,并伴随着华北地区Pseudovoltzia-Germatopteris植物组合的灭绝;碳同位素组成在孙家沟组中部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到了孙家沟组上部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发现该4阶段负偏模式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的基本特征。此外,来自全球5大区域的10条高分辨率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数据汇总成的高分辨率全球海相δ13Ccarb曲线,同样呈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综上,基于海-陆相碳同位素相同的4阶段负偏模式和已报道的生物地层学数据,本文搭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同陆相沉积区间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新方案,并建立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同时也表明黔西滇东和华北地区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可能分别位于卡以头组下部和孙家沟组中部,与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位置一致。此外,这套对比框架还揭示出黔西滇东地区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华北地区松柏类植物群的灭绝很可能要早于海相生物灭绝时间。在高分辨率的海-陆相碳同位素对比基础上,本文利用黔西滇东地区高分辨率的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尝试恢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pCO2连续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晚二叠世晚期的pCO2为426+133/?96 ppmv,其在牙形石Clarkina yini带开始升高,直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达到峰值2507+4764/?1193 ppmv。早三叠世初期,pCO2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500 ppmv到2500 ppmv),只被一次小幅度的下降打断,最低达到1300 ppmv。随后直到牙形石Isarcicella isarcica带上部,pCO2显着下降,最小值达到700 ppmv。此次pCO2升高事件与同时期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以及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事件相耦合,反映了温室气体CO2很可能是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变暖的主因。此外,pCO2升高效应很可能是陆相有机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整体大于海相δ13Ccarb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本论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型c GENIE对碳同位素负偏的启动阶段开展数值模拟及其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碳来源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added)平均值为?12‰,表明碳释放过程很可能是热变质(或氧化)有机质和幔源CO2的共同作用。碳释放过程曲线进一步揭示了显着的两阶段特征:早期的δ13Cadded较低且碳释放速率低,随后δ13Cadded和碳释放速率都显着提高。两阶段特征可能反映了西伯利亚大火成岩活动的两个阶段,这得到了地化指标的验证。前期以侵入作用为主,缓慢释放热变质成因的CO2和甲烷,碳释放规模小,所以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不明显,但是碳同位素负偏显着;后期的火山喷出作用加强,快速释放大量的幔源CO2,导致pCO2激增和碳同位素负偏,最终引起显着的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此外,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数值模拟表明,启动阶段的碳释放速率峰值可达到0.7 Gt C yr-1,显着低于人类工业碳排放速率~10 Gt C yr-1。这可能意味着人类碳排放引起的未来全球变化比地质时期的环境恶化事件更加严重。

王曼[4](2020)在《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火山是连接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纽带,其起源地球深部岩浆活动,通过火山作用直接影响地球表层各圈层。作为火山作用喷发的重要产物,火山灰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在地层对比和重大地质事件年代学、火山地质灾害、全球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等方面取得众多重要进展。目前对于火山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火山学、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等方面,对于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灰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地层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的精确定年上,对火山灰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薄弱,导致存在火山灰概念不清、鉴别特征不明确、地球化学特征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即第四纪以前地层中粒度小于2 mm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包括凝灰岩(粒度0.0625~2 mm)和火山成因粘土岩(粒度<0.0625 mm)。本文首先从火山碎屑特征和后期蚀变规律出发,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随后选取了三层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深时火山灰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对这些深时火山灰进行了岩性鉴别、成因分析和源区追溯,进而探讨了与这些深时火山灰相关的重要地质事件。华北地区乌达煤田二叠系的一层煤层夹矸中报道了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原位保存的早二叠世植物群落化石,被誉为“植物庞贝城”,为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落的精细研究以及全球植物群落对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人认为这层煤层夹矸以及“植物庞贝城”的形成与火山灰快速沉降有关,但缺乏细致论证。为了精确限定该植物群落的年龄,探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过程与火山作用的关系,本文从岩石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源区等多方面对这层煤层夹矸开展了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对这层煤层夹矸的5个样品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全岩地球化学等分析。岩相学与矿物学结果表明该煤层夹矸为火山成因粘土岩。乌达剖面火山成因粘土岩的矿物成分以高岭石(74.3%~86.5%)、石英(10.7%~25.7%)为主,其中高岭石以假晶形态为主,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钾长石蚀变为高岭石的残留结构。全岩Al2O3/TiO2比值较高(65.8~103.5),轻稀土富集(La/Yb=10.3~16.7),Eu负异常显着(δEu=0.27~0.38),这些特征均表明其源区为长英质性质。此外,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中Nb、Ta亏损,表现出弧岩浆特征;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也指示出岩浆弧的特征属性。综上,火山成因粘土岩为与弧火山作用相关的酸性火山灰空降沉积形成。选取的4个样品的锆石SIMS U-Pb测年结果均呈现出单一的年龄峰值,且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测试点的206Pb/238U加权年龄为296.2±1.0 Ma(MSWD=0.82,n=79),该年龄即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沉积年龄,这一年龄也是乌达“植物庞贝城”精确形成时代的首次提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厚度(~60 cm)、石英含量与残留的火山碎屑粒度(0.02~0.4 mm)表明火山源区距离乌达煤田的距离较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源区可能为华北克拉通北缘或者西缘。然而,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εHf(t)基本为正值(+0.11~+5.15),与华北北缘同时期大陆岩浆弧特征(εHf(t)=-23~-5)不一致,排除了华北北缘为源区的可能性。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δ18O范围为5.05‰~6.17‰,与地幔特征(5.3‰±0.6‰,2SD)一致,表明岩浆来源为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俯冲相关。结合华北克拉通及周边的地质背景分析,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存在古亚洲洋弧的俯冲作用,即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块体,这一推断支持部分学者提出的阿拉善地块不属于华北克拉通,为这一地质难题提供了关键独特的证据。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附近深时火山灰与生物灭绝事件在层位上高度相关,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这些深时火山灰是灭绝事件的触发因素之一,对其成因、来源和规模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PT界线下大隆组顶部“凝灰岩”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原位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合华南地区PTB深时火山灰时空分布特征,对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可能的源区和规模进行讨论和限定。对蓬莱滩剖面“凝灰岩”鉴别后认为其为凝灰质砂岩,理由如下:(1)样品岩石薄片中可观察到颗粒的分选、磨圆与定向排列等沉积特征;(2)样品的U-Pb定年结果呈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地层沉积时蓬莱滩地区为沉积洼地,物源供给充足,水动力条件强,不利于火山灰原地保存,而火山碎屑物被水流搬运至蓬莱滩沉积的可能性更大。蓬莱滩凝灰质砂岩样品中晚二叠世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εHf(t)=-16.5~-5.0)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与华南其他PTB典型剖面一致。碎屑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来源于大陆岩浆弧的属性,也与华南其他PTB剖面特征一致。此外,凝灰质砂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层位置也与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基本一致。这些相同的特征表明两者来自同一源区。总结前人资料发现,华南PTB深时火山灰中粒度较粗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仅出现在华南的西南部,而华南北部主要为粒度较细的火山成因粘土岩,总体上火山碎屑粒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表明PTB火山物质来源于华南西南缘。近年来,包括海南岛二叠纪花岗岩及桂西南酸性火山岩在内的众多证据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存在一个二叠纪大陆岩浆弧。因此,华南PTB火山灰很可能来源于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二叠纪大陆岩浆弧。PTB深时火山灰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在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未发现或报道同时期的火山灰,说明火山喷发规模有限,不是触发PTB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是亚洲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由于缺乏可以直接定年的地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塔西南新生代西域组巨厚磨拉石建造上部的“火山灰”段一经报道便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该“火山灰”年代(11.18±0.11 Ma)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有学者将沙漠形成时代定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7 Ma~22.6 Ma),远早于之前的认识。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套“火山灰”是沉积碎屑岩,其中的矿物年龄不能代表地层沉积年龄。由于关系到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对这套“火山灰”段的岩性鉴定极其关键。本文对这套“深时火山灰”和其下伏层位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与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除了沉积构造和磨圆碎屑外,本文发现:(1)“火山灰”样品的矿物成分以斜长石(48%)、钾长石(33%)、蒙脱石(15~47%)为主,长石含量远高于常见的深时火山灰,更符合山前沉积碎屑岩的特征;(2)“火山灰”中的锆石年龄谱表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火山灰”和下伏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都具有~11 Ma峰值和古近系、中生代、古生代的碎屑锆石,只是比例不同,表明物源区为连续供给,且可能具有构造剥蚀作用强烈的特点。因此,该碎屑沉积的定年结果不能用于限定地层的沉积年龄,故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有待商榷。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加上对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环境的深时火山灰地层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得出下列成果与结论。(1)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并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2)识别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的埋藏地层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火山源区为与弧相关的酸性火山作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年龄为296.2±1.0 Ma;推测华北西缘可能存在一个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洋弧,暗示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不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识别广西蓬莱滩剖面PTB之下的“凝灰岩”实则为凝灰质砂岩;华南PTB深时火山灰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南向东北粒度逐渐变细;火山灰源区可能为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大陆岩浆弧。火山喷发规模有限,推测不是触发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4)识别新疆柯克亚地区西域组“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岩石中矿物定年结果不能用于地层定年,前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值得商榷。

刘莉[5](2020)在《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乌达煤田南部早二叠世“乌达凝灰岩植物群”(即中国“植物庞贝”)中535 m2面积的区域开展了现场埋藏学样方统计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的物种组成,推进了对该植物群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为复原整个“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积累了基础数据。当前研究区域内共发现25属54种,包括石松纲2属2种、楔叶纲3属6种、真蕨纲14属35种、瓢叶目1属3种、种子蕨纲3属4种、苏铁纲1属1种、银杏纲1属1种和科达纲1属2种;其中13个新种:Sigillaria arciformis sp.nov.、Bowmanites hallei sp.nov.、Corynepteris wudensis sp.nov.、Scolecopteris florentissimae sp.nov.、Polymorphopteris multinervis sp.nov.、Polymorphopteris densifolia sp.nov.、Sphenopteris nemejci sp.nov.、Sphenopteris calcarus sp.nov.、Sphenopteris nervosa sp.nov.、Tingia dentatifolia sp.nov.、Pseudomariopteris orbicularis sp.nov.、Pseudomariopteris falciformis sp.nov.、Taeniopteris wudensis sp.nov.。在对研究区化石植物系统描述和分类学鉴定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进行了群落的实地复原和植物群落生态学探讨。依据直立茎干的数目判断上层树和下层树的植物个体数。将样方周围散落的枝和叶片作为直立树在特定样方内出现的辅助证据。根据离散的样方聚集块个数,结合化石植物在样方中的贡献量(化石标本的块数、分枝和叶片情况),推测草本和藤本植物的个体数。当前研究对群落生态特征的探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分析各类群植物的垂直结构,从频度、相对频度和密度方面,分析各类群物种对群落的贡献量。其次,统计各物种的多度和各类群对各垂直结构层级贡献的个体数,将当前样方数据导入现代植物生态学常见的多样性指数模型中进行计算,如Simpson公式和Shannon and Weaver公式。Simpson公式的计算结果为0.965,值总是小于1;数值越接近1,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越丰富。Shannon and Weaver公式的计算结果为3.5,属现代植物群落的常见数值区间,属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一等级。使用Sorensen和Jaccard指数模型计算当前群落与相邻区域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似性,两模型得到的结果分别是0.244和0.139,数值较小,表明相似性较低。最后,与相邻已研究的区域相比,当前群落的植被面貌差异明显。当前群落以真蕨类占优势,其次是草本植物,而Q2015群落则以真蕨类和科达植物为优势类群;当前群落平均每个样方仅有1.14个类群,而后者的每个样方拥有2.24个类群。这充分体现了“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的空间异质性。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6](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廖卫[7](2020)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由于热带浅海区域生物最为繁盛,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因此,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前人对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环境变化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薄弱和存在争议。本文选择在华南浅海区域广泛分布的微生物岩剖面,开展高分辨率的元素地球化学、草莓状黄铁矿,黄铁矿化化石和硫同位素等研究工作,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海区域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可能的原因。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生态系统崩溃以两幕式的陆地植被破坏为特征。为了探讨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本论文对离康滇古陆较近的,容易受到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影响的重庆老龙洞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老龙洞剖面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清晰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前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陆源输入的变化过程。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3.9倍(Al2O3),3.9倍(Th),2.4倍(Sc),和2.0倍(∑REE),而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88倍(Al2O3),86倍(Th),92倍(Sc),和51倍(∑REE)。因此,老龙洞剖面记录的陆源输入加强表现出两幕式的变化,第一幕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到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到4倍,第二幕从微生物岩到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0到40倍。老龙洞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的陆源输入加强过程与陆地植被的两幕式破坏过程相对应。老龙洞剖面元素地球化学证据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系统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通量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海水缺氧常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浅海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及其与生物大灭绝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本论文详细地分析了贵州边阳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表明大灭绝之后贫氧的水体扩张到了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结合浅海区域其它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大灭绝之后的水体氧含量降低广泛地出现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华南板块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综合华南板块由南向北的打讲剖面、慈利剖面和老龙洞剖面草莓状黄铁矿和碳同位素变化的证据,表明缺氧海水上翻对浅海区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重庆老龙洞剖面的一个特殊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并且发现这个黄铁矿化化石群的出现和消失与微生物岩的出现和消失密切相关,可能指示了生物大绝灭后浅海区域特殊的古环境条件。老龙洞剖面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只出现在微生物岩中,主要化石种类包括蠕虫虫管,腹足类,小有孔虫(Rectocornuspira sp.和Earlandia sp.),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等。在微生物岩之上的钙质泥岩中,黄铁矿化化石突然消失了,只含有少量未黄铁矿化的介形虫化石。老龙洞剖面Uauth,Vauth,Moauth,δ34SCAS和δ34Spyrite的证据表明,黄铁矿化化石群是生物大灭绝后特殊古海洋化学条件的产物。这些特殊的古海洋化学条件包括,海水低的硫酸盐浓度,水体贫氧,孔隙水中富含溶解Fe。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最终诱因,华南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为了探讨华南火山作用对浅海区域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本论文对湖南慈利剖面和广西作登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小的作登剖面的Eu正异常在时间上的变化清晰地表明Eu正异常的普遍发育伴随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也就是一过了大灭绝界线,南盘江盆地中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记录了强烈的热液活动。由于弧后盆地中热液活动与火山作用之间的紧密关系,南盘江盆地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记录的Eu异常的变化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间好的耦合关系表明,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剧烈火山喷发可能在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登剖面Ce异常指示微生物岩沉积时,相对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来说,上覆水体氧含量降低。这与华南其它微生物岩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和其它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的微生物岩沉积时水体贫氧的结果相一致。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的微生物岩剖面,作为纽带将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与生物和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了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和两幕式生物大灭绝事件。

侯章帅[8](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王晶菁[9](2020)在《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陆相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中,植物作为生产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成为刻画古气候、揭示环境变化下生态结构演替的理想载体。利用地史时期植物群组成及其特征来探求地史时期植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的演化,对认识未来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甘肃宝积山窑街组丰富的植物化石为材料,经过系统的采集、分类和鉴定,确定了甘肃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组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和古生态环境。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探讨了宝积山植物群的植物地理归属。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通过室内鉴定和描述的植物化石共19属50种,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组成进行梳理,结果显示该植物群共有植物化石27属73种。其中银杏类(41.10%)、真蕨类(35.62%)繁盛,松柏类(8.22%)占一定比例,兼具楔叶类(6.85%)、苏铁类(5.48%),裸子植物花果和种子化石贫乏(2.74%),种子蕨类没有代表。基于植物群组成分子的时代指示,结合与国内外相似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甘肃宝积山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期至Bajocian期);(2)对当前植物群的埋藏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植物化石为原地或亚原地埋藏,可以作为反映古生态环境的依据。根据现生各类植物的生存环境,恢复了甘肃宝积山中侏罗世植物群的生态环境,并划分为四个植物群落: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低地蕨类—苏铁类植物群落、坡地阔叶植物群落、高地针叶植物群落。综合分析植物各类群反映的生态环境、植物古地理分布、叶相特征及窑街组沉积环境,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为温暖湿润型气候;(3)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12个中侏罗世主要植物化石产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和对比,探讨了甘肃宝积山植物地理归属,发现甘肃宝积山植物群所属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可以划分为两大地理单元:Ⅰ区包括北京西山和河南义马,Ⅱ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西北、东北和华北西部,且甘肃宝积山植物群与甘肃华亭植物群关系亲近。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学方法对甘肃宝积山植物群、甘肃华亭植物群及兰州窑街植物群地理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宝积山植物群与甘肃华亭植物群在地理关系上更为接近,与聚类分析所得结论相吻合。

程泽恩[10](2020)在《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演化与烃源岩、储层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三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主要包括佳木斯地块和那丹哈达地体,是重要的构造成矿区域。近年来,中国古生界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而三江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稳定,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目前该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板块构造方面,岩相古地理研究相对较少,烃源岩及储层特征的分析与评价工作相对薄弱,制约了晚古生代资源潜力的开发。本文以佳木斯地块为研究的重点区域,以那丹哈达地体为构造-地层分析的重要对象。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作业与室内分析,对三江地区晚古生代重点层位的岩性及岩相特征、物源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测试对研究区重点烃源岩层系及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有利的勘探方向、区域和层位,为今后资源开发和进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三江地区晚古生代重点地层黑台组、珍子山组与二龙山组岩石类型主要有灰岩、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火成岩5类,包括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和喷出岩等7种亚类和21种基本岩石类型。可识别出浅海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和火山岩相4个沉积相,包括碳酸盐台地、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和浅湖4个沉积亚相与生物丘、开阔台地、生物礁、河口坝、河道、沼泽、静水泥、浊流、水下扇、热碎屑流和喷溢相11个沉积微相。(2)三江地区中泥盆统黑台组主要发育浅海相沉积;上石炭统珍子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下二叠统二龙山组主要发育火山岩相沉积。沉积环境的演化与三江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运动有关。(3)利用Dickinson图解进行物源分析显示中泥盆统黑台组以灰岩为主,为内源岩,沉积物物源来自于陆块物源区;上石炭统珍子山组样品,石英含量较高,岩屑与长石含量较少,受陆源碎屑物沉积影响较大,沉积物物源来自于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下二叠统二龙山组样品,石英含量偏低,岩屑与长石含量较高,岩屑以火山成因岩屑居多,少见沉积岩屑,呈近源沉积特征,表明沉积物物源来自岩浆弧物源区。物源区的转变证明了晚古生代佳木斯地块东缘由被动大陆边缘逐渐过渡为主动大陆边缘。(4)黑台组灰岩烃源岩有机质演化进入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为差-中等范围,规模有限,不易形成有利烃源岩层。珍子山组炭质泥岩与煤烃源岩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为Ⅲ型,有机质演化进入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为好-很好范围;泥岩烃源岩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为Ⅲ型,有机质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为很好。珍子山组在研究区内分布范围广,地层产状稳定,烃源岩层厚度大,质量好,具有生气潜力。(5)珍子山组与二龙山组储集岩测试样品显示孔渗条件较差,为超低孔超低渗的致密储层。但珍子山组煤层发育较好,地层稳定,水平无变形,主煤层厚度在6 m左右,为高煤阶光亮型煤,成分较单一,脆度较大,煤体结构属原生-碎裂型,次生裂缝发育,孔隙度增加,可保守划定为Ⅱ类含气区块标准,具有较有利的煤层气储集条件,符合自生自储自封闭的成藏特征。(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三江地区佳木斯地块东缘密山-宝清地区上石炭统珍子山组为资源勘探的优选区域与重点地层,区域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工作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进一步工作的潜力。

二、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与植物群的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与植物群的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二叠纪生物带
3 中国二叠纪地层区划、代表剖面和划分对比
    3.1 北部边缘地层区(I)
        3.1.1 北疆地层分区(I1)
        3.1.2 北山地层分区(I2)
        3.1.3 内蒙古—松江地层分区(I3)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柯坪地层分区(II1)
        3.2.2 塔西南地层分区(II2)
        3.2.3 柴达木地层分区(II3)
        3.2.4 南祁连地层分区(II4)
    3.3 华北地层区(III)
        3.3.1 北祁连地层分区(III1)
        3.3.2 大青山地层分区(III2)
        3.3.3 晋冀鲁地层分区(III3)
        3.3.4 黄淮地层分区(III4)
    3.4 喜马拉雅地层区(IV)
        3.4.1 滇西地层分区(IV1)
        3.4.2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IV2)
        3.4.3 冈底斯地层分区(IV3)
        3.4.4 雅鲁藏布地层分区(IV4)
        3.4.5 藏南地层分区(IV5)
    3.5 华南地层区(V)
        3.5.1 唐古拉—横断山脉地层分区(V1)
        3.5.2 泰康滇地层分区(V2)
        3.5.3 扬子地层分区(V3)
        3.5.4 江南地层分区(V4)
        3.5.5 东南地层分区(V5)
        3.5.6 滨太平洋地层分区(V6)
4 总结和讨论

(2)广东及邻区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伴生动物化石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对比
        1.2.2 植物大化石研究
    1.3 研究工作概述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剖面及地层概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植物化石系统古生物学
    4.1 植物化石属种多样性
    4.2 代表性化石属种系统描述
        4.2.1 有节类植物
        4.2.2 真蕨类植物
        4.2.3 种子蕨类植物
        4.2.4 苏铁类植物
        4.2.5 银杏类植物
        4.2.6 松柏类植物
第5章 植物化石组合特征及地质时代
    5.1 粤中广州花都小坪组植物群地质时代讨论
    5.2 粤中广州花都小坪组植物群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对比
    5.3 植物化石地质地理分布
第6章 植物群落演替与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6.1 植物群揭示的古气候特征
    6.2 植物群落演替与古生态环境
第7章 野火事件及意义
    7.1 煤岩显微组分划分
    7.2 丝炭惰质组与古森林野火
    7.3 惰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7.4 惰质组反射率与森林野火类型
    7.5 广州花都小坪组大涡村剖面惰质组与火灾类型
第8章 卡尼期气候事件
    8.1 植物群与卡尼期气候事件
    8.2 稳定同位素特征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答辩申请人简历
附录二: 科研成果
图版及图版说明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碳同位素
        1.2.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1.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研究现状
        1.3.1 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
        1.3.2 气候响应
    1.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循环异常机制研究现状
        1.4.1 碳同位素负偏机制
        1.4.2 碳释放过程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工作量统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工作量统计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 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1 赤那河剖面
        2.1.2 岩芯ZK4703
        2.1.3 韭菜冲剖面
        2.1.4 岔河剖面
    2.2 华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2.1 大雨淋剖面
        2.2.2 石川河剖面
        2.2.3 紫石崖剖面
    2.3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生物地层对比
        2.3.1 黔西滇东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3.2 华北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不同沉积区间的地层对比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研究
    3.1 研究方法和材料
        3.1.1 全球海相无机碳同位素
        3.1.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有机碳含量
    3.2 结果
        3.2.1 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
        3.2.2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2.3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3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2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3 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4 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研究
    3.5 海-陆相生物灭绝与环境事件对比研究
        3.5.1 海-陆相碳同位素同步负偏事件
        3.5.2 海-陆相生物灭绝事件的时间差异性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重建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全球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估计
        4.1.2 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指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程度差异
        4.2.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结果
        4.2.3 不同指标的CO_2浓度结果对比
        4.2.4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数值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
        5.1.2 cGENIE地球系统模型
    5.2 结果
        5.2.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结果
        5.2.2 cGENIE数值模拟结果
    5.3 讨论
        5.3.1 混合的碳来源类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5.3.2 两阶段的碳释放过程
        5.3.3 大火成岩省碳释放与现代人为碳排放对比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深时火山灰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深时火山灰的鉴别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研究
        1.5.2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1.5.3 新疆柯克亚地区晚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样品准备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准备
        2.1.1 粉末样品制备
        2.1.2 锆石靶制备
    2.2 分析方法
        2.2.1 X-射线粉晶衍射
        2.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2.3 锆石U-Pb年代学
        2.2.4 锆石Lu-Hf同位素
        2.2.5 锆石O同位素
第3章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
    3.1 前言
        3.1.1 乌达“植物庞贝城”的发现与意义
        3.1.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3.1.3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火山作用
    3.2 地质背景
        3.2.1 大地构造背景
        3.2.2 剖面地层与采样位置
    3.3 样品特征
        3.3.1 样品描述
        3.3.2 岩相学与矿物学
        3.3.3 全岩地球化学
        3.3.4 锆石U-Pb年代学
        3.3.5 锆石Hf-O同位素
    3.4 讨论
        3.4.1 岩性与成因讨论
        3.4.2 年代学分析
        3.4.3 “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机制
        3.4.4 源区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4.2 地质背景
    4.3 来宾蓬莱滩剖面
        4.3.1 剖面介绍及采样位置
        4.3.2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4.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3.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3.5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岩性鉴定及成因分析
    4.5 源区分析
        4.5.1 蓬莱滩剖面与其他PTB剖面中火山碎屑的同源性
        4.5.2 蓬莱滩大隆组凝灰质砂岩源区分析
        4.5.3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分布规律
        4.5.4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分析
    4.6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规模及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4.7 小结
第5章 新疆柯克亚地区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5.1 研究背景
    5.2 地质背景
        5.2.1 大地构造背景
        5.2.2 研究区新生代岩浆活动
        5.2.3 区域地层
        5.2.4 剖面描述及采样位置
    5.3 样品特征
        5.3.1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4 柯克亚“火山灰”岩石成因分析
    5.5 源区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结论
    6.1 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及应用总结
    6.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古生态学研究概况
    1.2 原地埋藏植物群落的研究历史
    1.3 研究区内研究概况
第2章 地质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地质概况
    2.2 沉积环境介绍
    2.3 野外工作方法
    2.4 化石实验方法
    2.5 室内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系统描述
    3.1 属种目录
    3.2 属种描述
        3.2.1 石松纲Lycopsida
        3.2.2 楔叶纲Sphenopsida
        3.2.3 真蕨纲Pteropsida
        3.2.4 瓢叶目Noeggerathiales
        3.2.5 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
        3.2.6 苏铁纲Cycadopsida
        3.2.7 银杏纲Ginkgosida
        3.2.8 科达纲Codaitopsida
第4章 群落结构分析
    4.1 生态学研究背景
    4.2 群落植物组成
    4.3 群落特征分析
        4.3.1 各类群的垂直结构
        4.3.2 物种多样性
        4.3.3 物种多样性测定
        4.3.4 群落成员型
        4.3.5 群落最小面积
        4.3.6 群落生物量
        4.3.7 群落复原
第5章 植物群落对比
    5.1 植物群落的纵向演替
        5.1.1 山西组植物群落演替
        5.1.2 太原组植物群落演替
    5.2 植物群的空间异质性
    5.3 同期植物群对比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属种样方分布图
附录2: 属种样方分布表
附录3: 标本与照片对应位置
附录4: 巢式样方法样地新增属种数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图版与图版说明

(6)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2.1 西昆仑造山带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2.4 秦岭造山带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6 结语

(7)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1.1.1 深水盆地环境的生物与环境演变
        1.1.2 浅水台地生物与环境演变
    §1.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台地环境与生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及其影响
    §2.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过程
    §2.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2.3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2.3.1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2.3.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计算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2.4.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
    §2.5 讨论
        2.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
        2.5.2 区域上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的对比
        2.5.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与陆地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3.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3.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3.3 研究材料和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缺氧事件和原因
        3.5.2 现代海洋贫氧环境生物群与微生物岩生物群的对比
    §3.6 小结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4.1 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形成过程
        4.1.1 黄铁矿化化石
        4.1.2 黄铁矿化化石形成的古环境条件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老龙洞剖面黄铁矿化化石
        4.3.2 老龙洞剖面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4.4 讨论
        4.4.1 老龙洞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水层和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4.4.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水低硫酸盐浓度
        4.4.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化石黄铁矿化的古环境条件
    §4.5 小结
第五章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记录的火山作用
    §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
    §5.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5.3 两个剖面元素的测试结果
    §5.4 讨论
        5.4.1 微生物岩剖面记录的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过程
        5.4.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华南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的联系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2.1 区域地质演化
        2.1.1 全球构造背景
        2.1.2 华南演化历史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3.2.2 ARCGIS简介
        3.2.3 GPLATES简介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4.1 阿瑟尔期
    4.2 萨克马尔期
    4.3 亚丁斯克期
    4.4 空谷期
    4.5 罗德期
    4.6 沃德期
    4.7 卡匹敦期
    4.8 吴家坪期
    4.9 长兴期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5.2 原型原位重建
    5.3 小结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侏罗纪植物群研究进展
        1.2.2 植物古生态研究进展
        1.2.3 植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区植物化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宝积山植物群特征分析
    4.1 化石鉴定与系统描述
        4.1.1 楔叶植物门
        4.1.2 真蕨植物门
        4.1.3 裸子植物门
    4.2 宝积山窑街组植物化石组合
    4.3 植物群的地质时代
        4.3.1 植物群组成分子的时代指示
        4.3.2 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对比
第5章 植物古生态研究
    5.1 化石埋藏学分析
    5.2 植物各类群生态环境分析
        5.2.1 蕨类植物
        5.2.2 裸子植物
    5.3 植物群落的划分
        5.3.1 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
        5.3.2 低地蕨类-苏铁类植物群落
        5.3.3 坡地阔叶植物群落
        5.3.4 高地针叶植物群落
    5.4 宝积山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
        5.4.1 NLR古气候分析
        5.4.2 叶相分析
        5.4.3 沉积环境指示的古气候
第6章 植物古地理研究
    6.1 宝积山古植物地理归属
    6.2 宝积山植物群亲缘关系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演化与烃源岩、储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主要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的地理及构造位置
        2.1.1 佳木斯地块
        2.1.2 那丹哈达地体
    2.2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
        2.2.1 泥盆系下统新中组
        2.2.2 泥盆系中统黑台组
        2.2.3 泥盆系上统老秃顶子组
        2.2.4 泥盆系上统七里嘠山组
        2.2.5 石炭系下统北兴组
        2.2.6 石炭系上统光庆组
        2.2.7 石炭系上统珍子山组
        2.2.8 二叠系下统二龙山组
第3章 沉积相发育类型及特征
    3.1 黑台组沉积相
    3.2 珍子山组沉积相
    3.3 二龙山组沉积相
第4章 物源区分析
    4.1 黑台组物源区分析
    4.2 珍子山组物源区分析
    4.3 二龙山组物源区分析
第5章 岩相古地理演化
    5.1 中泥盆统岩相古地理
    5.2 上石炭统岩相古地理
    5.3 下二叠统岩相古地理
第6章 烃源岩与储层特征
    6.1 烃源岩特征分析
        6.1.1 烃源岩岩石学特征
        6.1.2 有机质类型
        6.1.3 有机质成熟度
        6.1.4 有机质丰度
    6.2 储层特征分析
        6.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2 储层物性特征
    6.3 珍子山组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6.4 控制因素
        6.4.1 沉积作用对烃源岩及储层的影响
        6.4.2 构造作用对烃源岩及储层的影响
    6.5 潜力区优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与植物群的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琼,张水昌,张斌,张以春,袁东勋. 地层学杂志, 2021
  • [2]广东及邻区晚三叠世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张筱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D]. 吴玉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D]. 王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5]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D]. 刘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7]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D]. 廖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8]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古地理研究[D]. 王晶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10]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环境演化与烃源岩、储层特征分析[D]. 程泽恩.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对华南二叠纪含煤地层和植物区系的新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