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一、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艳秋,黄晖,曾纪毅,张群,杨铭,邓传远[1](2021)在《福建大型海岛山体植物组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明确大型海岛的植物资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福建省大型海岛海坛岛为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实地调查岛上20座山体的植物组成、生活型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差分解与多元回归等方法,解释空间特征对物种丰富度、不同类群植物(生活型、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和山体间Beta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坛岛山体共有植物110科381属541种,物种丰富度差异较大。(2)海坛岛山体植物生活型以矮小型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为主;在地理分布上,海坛岛山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关系。(3)海拔、周长面积比是影响海坛岛20个山体总的物种丰富度与不同类群植物(生活型、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显着因子。(4)海坛岛山体间Beta多样性随着面积比、海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周长面积比比值的增加而减少。研究认为,海坛岛山体植物组成并不总是受面积的影响,海拔和边缘效应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刘文剑[2](2021)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岭山脉中段的骑田岭支脉,地势南高北低,生境复杂,承载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以及资料查阅,基本摸清了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维管植物区系的特点及特有现象,并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状况及致危因素,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有维管植物2707种(含种下等级),除去栽培及逸生种外,野生维管束植物2527种,隶属于219科918属。其中蕨类植物有35科80属232种,裸子植物有6科11属16种,被子植物有178科827属2279种。(2)优势科、属明显。蕨类植物中,优势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 Athyriaceae,这 4 科包含34属127种,占本区总属数的42.5%,总种数的54.74%。优势属有12属,鳞毛蕨属Dryopteris、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蹄盖蕨属Athyrium和铁角蕨属Asplenium等,这12属共112种,占本区总种数的48.28%;种子植物中,优势科有14科,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莎草科 Cyperaceae、蔷薇科 Rosaceae、蝶形花科 Fabaceae、兰科Orchidaceae、茜草科 Rubiaceae、唇形科 Labiatae、樟科 Lauraceae、山茶科 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等,这些科包含347属1014种,占本区总属数的41.41%,总种数的44.18%。优势属有薹草属Carex、悬钩子属Rubus、杜鹃属Rhododendron、冬青属Ilex、蓼属Polygonum、荚蒾属Viburnum、山矾属Symplocos等88属,这88属共94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41%。(3)单种和寡种科、属是研究区内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蕨类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含2-4属)占本区总科数的71.42%,单种属和寡种属(含2-4种)占本区总属数的85%;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含2-4属)占本区总科数的45.11%,单种属和寡种属(含2-5种)占本区总属数的89.5%。(4)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具有华南植物区系热带北缘的性质。蕨类植物中,在科级水平上可划为5个分布型,热带性质科有24科,而温带性质科仅1科。在属级水平上可划为10个分布型1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属有46属,温带性质属为16属;种子植物中,在科级水平上可划为14个分布型,热带性质科与温带性质科比为2.05:1。在属级水平上可划为14个分布型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比为1.27:1。该区维管植物具有中国绝大部分科、属分布型,且均表现出热带成分占优势,但是也有不少温带成分在森林群落的构建中属于优势种甚至建群种。(5)特有现象明显。研究区内虽无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特有科,但准中国特有科有2科,为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和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东亚特有科有3科,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中国特有属有30属,占中国特有属总数的12.55%。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在南岭地区交汇过渡,形成了不少南岭特有种,研究区内分布有南岭特有种33种,隶属于21科26属。(6)与同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邻近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在属级水平上,研究区与东安舜皇山、湖南八面山、广东南岭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相似性均高于80%,其中广东南岭与研究区分属该段南岭山脉的南北坡,在区系成分上相互渗透,两地属的相似性高达86.23%。(7)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众多。研究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国家Ⅰ级3种,国家Ⅱ级22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2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收录的均为兰科植物,有84种。(8)发现植物新种2种,为南岭蛇根草Ophiorrhiza nanlingensi和湖南碎米荠Cardamine hunanensis;湖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15种,包含1个新记录科和1个新记录属。

何雅琴,陈国杰,曾纪毅,肖集泓,邓传远[3](2022)在《平潭大练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平潭大练岛的植物资源概况展开全面勘察,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查阅,分析了区域内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科、属的分布类型,并将其与周邻平潭岛屿和大陆山地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练岛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4科192属233种,植物多样性丰富;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4科共含75属83种,占总属、种的39.06%,35.62%;该植物区系中仅含1种的单种科和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科、属数的40.63%、83.85%。生活型以草本(54.94%)为主,其次灌木占总种数的32.19%,乔木和藤本各占7.30%、5.58%;区系类型组成复杂多样,科级中热带成分(80.56%)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仅占19.44%,泛热带分布占34.38%,属级中热带成分占59.39%,温带成分占40%,反映了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热带性质科、属与温带性质科、属比值分别是4.14和1.48,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着。与不同地域相比,大练岛的优势科与平潭岛屿较相似,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科相差最大;大练岛科的科、属比值明显低于平潭无居民海岛,但均高于3个山地的科、属比值;在地理亲缘关系上,大练岛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与周邻平潭岛屿较接近,均以热带成分为主,与大陆山地的联系较疏远。

陈开森,邓元德,吕国梁,刘连勇[4](2020)在《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闽西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统计分析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3个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1)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599属1 237种,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有63种。2)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是壳斗科、冬青科、紫金牛科、五加科、樟科和山茶科。3)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R/T值1.45,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梁野山的R/T值(1.66)和虎伯寮的R/T值(2.68)。4)与梁野山、武夷山、虎伯寮3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比较,在科级水平上相似性极高,均大于90%;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与梁野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分别是76.76%和61.86%。【结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较多;大科、大属优势现象明显,少种科、少种属数量占优势,区系分化较大,体现科属水平的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起源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在地理亲缘关系上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梁野山的联系最为密切,与虎伯寮的和武夷山的联系较为疏远,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延伸支脉区域的地理位置相符合,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何绍烽[5](2020)在《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永丰县,地理位置115°41′30″E-115°44′40″E,26°54′35″N-26°54′50″N。它是雩山山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前期是对研究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后期主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选取相似性系数、科属种数量统计与重要保护植物统计等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物种多样性分析采用多样性指数、植被分类和重要值等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水浆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165科657属1336种,分别占江西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百分比为82.5%、56.64%、30%。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652属1330种,裸子植物有5科5属6种。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分布区变型,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15个分布区变型。2.植物区系有较强的过渡性质。科属分布类型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6%、52.3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36.84%、44.8%。科属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均占优,属的温带成分相比于科在增加,科的热带成分在降低,体现保护区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含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区内含有中生代遗留下的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含有伯乐树属、大血藤属和青钱柳属等单型属;含有发育较为原始的多心皮被子植物科如八角科、木兰科等。4.中国特有成分较多。区内有中国特有属17属,中国特有种522种分别占雩山山脉中国特有属和种的89.47%、60.21%。5.珍稀保护植物多。珍稀保护植物共有37科61属81种,其中分为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5科59属7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9种隶属于8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2种隶属于18科;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0种隶属于8科;省级保护植物有66种隶属于28科。6.与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昌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系相似程度高,其次与武夷山脉的铜钹山、阳际峰和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九岭山和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低,这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具有武夷山脉植物区系地带性。7.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植被型9个、群系55个和群丛65个。8.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植被型间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基本符合亚热带森林植被演替特点,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良好,水热资源条件丰富。

李雄[6](2020)在《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认为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脉西北侧的越城岭中段,属于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地及江南丘陵过渡的三岔口,山体广袤,区系的交汇与过渡强烈,区系成分复杂。越城岭植物资源破碎化严重,是植物区系研究上的薄弱地带,本研究从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和过渡性着手,能一定程度反应这一重要山脉对植物的扩散分布的影响,阐述该山脉植物区系特点。此外,珍稀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评估统计保护区珍稀植物的资源现状,可为该区的珍稀植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自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东安舜皇山开展八次野外调查,共采集标本1276号,2606余份,拍摄彩色图片6030余张,通过查阅以往采集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出东安舜皇山种子植物名录,对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特有现象、地理联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本区在植物区系区划中位置;评估了本区的珍稀植物的资源现状和保护价值,并提出了保护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共记录有野生种子植物162科716属169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57科708属1681种,被子植物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区系成分,其科属种分别占湖南植物的78.11%、35.58%和34.52%。2、东安舜皇山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占主要优势,为45.30%,R/T值为1.9,在属级水平上两者基本持平,R/T值为0.8,缺乏典型的热带性的科属,而且寡种科寡种属丰富,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种类丰富,在属级水平上共占18.30%,这些表现为典型的亚热带区系性质。3、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过渡现象明显,深受华中区系影响,在狭域分布的物种分析中以雪峰山脉-越城岭分布的植物占主要优势,其中许多华中成分物种向南扩散到此,其次与南岭山地植物区系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少量黔桂地区的物种渗入到舜皇山。4、东安舜皇山属于越城岭中段,与雪峰山余脉八十里大南山接壤,山体连绵宽广,两地区系植物相互渗透影响,植被类型与植物种类相似,分布有共同的狭域特有种,表明越城岭-南山这一高大山体的植物有着共同的形成历史,在植物区系区划中应划分为南岭植物亚省西南岭县为宜。5、东安舜皇山珍稀植物共计1 10种,对其保护价值、生态学习性、种群特征和受胁情况进行了统计,重点分析了其中具有特殊保护价值植物的资源现状,同时提出植物资源保护建议。6、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湖南省分布新记录植物六种,分别是彭县雪胆(Hemsleya pengxianensis)、台湾悬钩子(Rubus formosensis)、龙胜吊石苣苔(Lysionotus heterophyllus var.lasianthus)、灰帽薹草(Carex mitrata)、贵州黄堇(Corydalis parviflora)和羽脉赤车(Pellionia incisoserrata)。

陈思艺[7](2019)在《鄂西南木本植物功能性状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鄂西南地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由于纬度偏北、海拔偏高及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适应低温环境出现了较多的落叶成份,形成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典型植被,分布范围广,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天然林和次生林,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复杂,是中国种子植物三大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的核心地带,也是我国优先保护和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在区域尺度上,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木本植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研究,对探究群落特征、植被演化、地理环境变迁及植被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对鄂西南区域尺度上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性状研究尚需补充。本研究以鄂西南核心地带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恩施植物志》的记载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经验、《中国植物志》等正式出版物及其它专业网络数据平台,对区域内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及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木本植物的生长型、潜在最大高度、叶、果性状及物候期等共11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鄂西南地区共有木本植物109科299属1357种,其中被子植物1312种(含双子叶植物1263种,单子叶植物49种),裸子植物45种。按生长型可分为乔木613种、灌木673种和木质藤本71种,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价值较高,木本植物以被子植物占主要优势,且被子植物中绝大部分为双子叶植物。(2)鄂西南植物区系以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樟科(Lauraceae)、悬钩子属(Rubus L.)、冬青属(Ilex L.)、槭属(Acer Linn.)等科属物种较多。科的组成上以少种科(2-9种)最多(45科),占41.28%;较大科(20-49种)物种数最多,共含645种木本植物,占总物种数47.53%;在属的组成上,单种属数量最多,共179属,占总属44.86%。大型属(10种及以上)属内物种数最多(476种),占物种的35.08%;大科、大属的优势性大,同时单种、少种科属数量多,科属的分化较大。(3)鄂西南地区木本植物含珍稀濒危物种89种,隶属66属41科。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特有植物24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3种、世界自然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71种(极危的4种),许多木本植物同时被多个保护名录收录,代表性较强的有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等。珍稀濒危资源丰富,保护价值高,起源古老的科属、孑遗、特有物种多。(4)鄂西南木本植物科的区系成分包括14个分布区类型,12个亚型,泛热带分布型最多,共34科,热带成分共54科,占非世界广布科的62.07%,温带成分共30科,占34.48%;属的区系包括15个分布区类型、18个亚型,区系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其中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最多,达59属。温带分布成分共189属,占总属数的48.34%,热带成分共169属,占总属数的43.22%;种的区系北温带分布型最多,同样以温带成分优势(57.56%),且比属的温带成分比例更大;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且具有热带和温带的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且温带成分的比例以科、属、种区系的顺序增多。(5)功能性状方面,鄂西南木本植物的生长型以灌木和乔木为主,木质藤本最少,占比分别为49.59%、45.18%、5.23%;潜在最大高度呈单峰型分布,84.91%的物种潜在最大高度在1-20m之间,其中灌木的生长区间多为1-5 m、乔木多集中在5-20 m,其它高度级的木本植物较少;叶习性以落叶成分居多(55.56%),常绿成分略低(44.44%);绝大多数物种叶片类型为阔叶,针叶物种仅占3.24%;叶片结构以单叶较多,复叶物种约占16.87%;叶片形状以卵形、椭圆形和披针形类的木本植物占优势(78.51%);叶质地以纸质和革质最多,共占84.38%,较高大的乔木和灌木革质叶物种较多,木质藤本以纸质叶物种较多;91.01%的木本植物果实为单果类型,聚合果、聚花果较少,单果中以蒴果、浆果和核果较多;物候期方面,初花期、初果期月份分布不均匀,初花期在36月的物种最多,占总物种的72.31%,秋冬季较少;初果期以69月较多(72.31%),其它月份较少。总的来看,随着木本植物高度级的下降(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落叶物种的占比逐渐增多,复叶物种的比例逐渐上升,叶片由较厚的革质叶占优势转变为较薄较大的纸质叶占优势,物种初果期有提前的趋势,动物可传播的浆果类型逐渐增多,反映出不同生长型的木本植物的功能性状组成和不同的生长策略。

陈开森,吴锦平[8](2019)在《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唐熙媛[9](2017)在《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大南山森林公园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实地勘查,标本采集、鉴定和参考前人所做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南山森林公园的区系组成、特点、分布区类型、区系性质、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南山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56科444属627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451种(占总数的71.93%),隶属于136科327属;栽培维管植物177种(占总数的18.07%),隶属于65科136属。野生植物中,种子植物408种(占野生种的90.67%),隶属于113科293属;蕨类植物43种(占野生种的9.33%),隶属于23科34属。2、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共113科293属408种。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亚科Agrostidoid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等。优势属有榕属Ficus、蓼属Polygonum、悬钩子属Rubus、蒲桃属Syzygium、野牡丹属Melastoma等。3、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分布类型具有典型的热带性质,其中热带和亚热带成分起最重要的作用。蕨类植物中去除世界分布类型外,在科、属上都以热带分布类型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100%和90.3%;种子植物去除世界类型后,在科级、属级水平上的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的比例分别为4.13:1和6.23:1,这说明本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也渗透有温带成分。4、大南山森林公园内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较多。蕨类植物中单种科和寡种科(2种)共有15科,占蕨类植物总科数的65.22%;单种属和寡种属种共有19属,占蕨类植物总属数的82.61%。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共58科,占本区内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2.65%;单种属共221属,占本区内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5.43%。5、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占总种数的60.78%,其中常绿和落叶木本分别占50.00%和10.78%;草本植物占39.22%,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占21.57%;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生活型谱表现为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上芽植物>地下芽植物。6、大南山森林公园被子植物共有12种果实类型,且乔木、灌木和草本中肉果比例均高于干果比例。7、通过大南山森林公园与其它8个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比较,大南山与广东郁南同乐大山和广西大明山的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71%和57.83%,关系最近,为近源关系;与湖南幕阜山和湖北神农架的属相似性系数较小,分别为24.78%和21.8%,关系最远,这也体现了大南山植物区系与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区别。8、按植物用途将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植物分为药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和工业用植物资源四大类。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有409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有127种,野生食用植物有125种,工业用植物212种。

王春晶[10](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二、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大型海岛山体植物组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空间特征参数获取
    1.4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植物组成及植物类群分析
        2.1.1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2.1.2 植物生活型类型分析
        2.1.3 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类型分析
    2.2 物种丰富度与空间特征的关系
    2.3 生活型组成、属区系地理成分组成与空间特征的关系
    2.4 山体间物种组成相似性与空间特征的关系
3 讨 论
    3.1 海坛岛山体植物生活型的特点
    3.2 海坛岛山体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特点
    3.3 空间特征对海坛岛山体植物组成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2)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莽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外业调查
        3.2.2 内业整理
4 植物区系分析
    4.1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4.1.1 蕨类植物科的统计分析
        4.1.2 蕨类植物属的统计分析
        4.1.3 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型分析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2.1 种子植物科的大小统计分析
        4.2.2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型分析
        4.2.3 种子植物属的大小统计分析
        4.2.4 种子植物属分布型分析
    4.3 小结
5 特有现象分析
    5.1 特有科分析
    5.2 特有属分析
    5.3 特有种分析
6 与邻近植物区系的关系
    6.1 与邻近区系种子植物属单位R/T值的比较分析
    6.2 与邻近区系种子植物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
    6.3 小结
7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7.1 国家及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资源
    7.2 兰科植物资源
        7.2.1 兰科植物物种组成
        7.2.2 兰科植物分布特点
    7.3 致危原因
        7.3.1 水电工程的建设
        7.3.2 旅游开发
        7.3.3 杉木林及竹林占据生存空间
    7.4 保护建议
        7.4.1 开展监测与保育工作
        7.4.2 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
        7.4.3 控制毛竹林面积,改造杉木林
8 植物区系新资料
    8.1 新种
    8.2 湖南分布新记录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B 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植物物种图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平潭大练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组成
    3.2 优势科和优势属的组成分析
    3.3 科、属的分布区类型
    3.4 与不同地域的种子植物区系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汀江源种子植物种类组成
        2.1.1 汀江源种子植物科的组成特点
        2.1.2 汀江源种子植物属的组成特点
    2.2 汀江源种子植物区系科属地理成分
        2.2.1 汀江源种子植物科的地理成分
        2.2.2 汀江源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
    2.3 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5)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5 区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植被概述
    2.2 保护现状
3 水浆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植物种类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3.2.1 种类和数量
        3.2.2 种子植物科与属的组成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3.3.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3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4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4 珍稀濒危植物
    3.5 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
4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调查
        4.1.2 重要值
        4.1.3 群落分类
        4.1.4 多样性指数
    4.2 植物群落类型
    4.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4.3.1 暖性针叶林
        4.3.2 针阔叶混交林
        4.3.3 阔叶林
        4.3.4 竹林
        4.3.5 灌丛
        4.3.6 水生植物和草丛
        4.3.7 人工林
    4.4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4.4.1 不同植被型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4.2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5.2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归属
    5.3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水浆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与对象
    1.2 植物区系的研究内容
    1.3 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4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
    1.5 湖南植物区系研究
    1.6 湖南东安舜皇山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3.2.2 名录确定与数据分析
        3.2.3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4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1 种子植物科的统计与分析
        4.1.1 科的大小统计与分析
        4.1.2 科分布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4.1.3 小结
    4.2 种子植物属的统计与分析
        4.2.1 属的数量特征
        4.2.2 优势属和表征属
        4.2.3 属分布类型统计与分析
        4.2.4 小结
    4.3 植物区系区划中的位置
        4.3.1 具有指示作用的优势植被
        4.3.2 与周围山脉的区系联系及特有现象
        4.3.3 区系区划
5 珍稀植物保护
    5.1 珍稀植物分布现状
    5.2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种类
        5.2.1 资源冷杉
        5.2.2 华南五针松
        5.2.3 报春苣苔
        5.2.4 极小种群物种
        5.2.5 其他特有植物
    5.3 保护建议
        5.4.1 加强保护区管理,建立生态监测站
        5.4.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植被群落的正向演替
        5.4.3 发挥公众保护能力,培养专业人才
6 区系新资料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安舜皇山种子植物名录
附录B 东安舜皇山植被照
附录C 东安舜皇山部分植物照
附录D 区系中局限分布的特有种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鄂西南木本植物功能性状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植物区系地理
        1.2.3 植物功能性状
        1.2.4 鄂西南地区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物种多样性
        2.2.2 植物区系
        2.2.3 植物功能性状
        2.2.4 数据分析与制图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鄂西南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3.1 结果分析
        3.1.1 物种组成
        3.1.2 科的多样性
        3.1.3 属的多样性
        3.1.4 珍稀濒危物种分布
    3.2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鄂西南木本植物区系
    4.1 结果分析
        4.1.1 科的区系
        4.1.2 属的区系
        4.1.3 种的区系
        4.1.4 与其他地区对比
    4.2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鄂西南地区木本植物功能性状
    5.1 结果分析
        5.1.1 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分析
        5.1.2 乔木功能性状分析
        5.1.3 灌木功能性状分析
        5.1.4 木质藤本功能性状分析
        5.1.5 鄂西南四个自然保护区对比
    5.2 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鄂西南木本植物名录
附录 Ⅱ 鄂西南珍稀濒危木本植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梅花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
    2.1 蕨类植物的组成
        2.1.1 科的统计分析
        2.1.2 属的统计分析
        2.1.3 珍稀蕨类植物资源
    2.2 梅花山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2.2.1 科的分布区类型
        2.2.2 属的分布区类型
        2.2.3 种的分布区类型
3 梅花山与邻近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9)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区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3 广东地区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概况
        2.1.5 野生动物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南山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
    3.2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3.2.1 科、属组成分析
        3.2.2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3.2.3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
    3.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3.1 科的区系分析
        3.3.2 属的区系分析
        3.3.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生活型组成分析
        3.3.4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果实类型分析
        3.3.5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与其它植物区系的关系
    3.4 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研究
        3.4.1 药用植物
        3.4.2 观赏植物
        3.4.3 食用植物资源
        3.4.4 工业用植物资源
    3.5 外来入侵植物及防治对策
        3.5.1 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构成
        3.5.2 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分析
        3.5.3 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的危害状况分析
        3.5.4 防治对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大南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热带性较强
        4.2.2 大南山森林公园为南亚热带向热带的过渡地带,归属于古热带植物区
        4.2.3 大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主
        4.2.4 大南山森林公园被子植物果实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大南山森林公园植物名录
附录 2:大南山森林公园植被调查照片
附录 3:大南山森林公园外来入侵植物
附录 4:大南山森林公园国家保护植物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大型海岛山体植物组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J]. 谢艳秋,黄晖,曾纪毅,张群,杨铭,邓传远.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 [2]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刘文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平潭大练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何雅琴,陈国杰,曾纪毅,肖集泓,邓传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
  • [4]福建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陈开森,邓元德,吕国梁,刘连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06)
  • [5]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何绍烽.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李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鄂西南木本植物功能性状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自治州为例[D]. 陈思艺.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3)
  • [8]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陈开森,吴锦平. 西北植物学报, 2019(06)
  • [9]佛山市大南山小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D]. 唐熙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