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出剖面厚层细分解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自力[1](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提出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高峰[2](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肖恩照[3](2020)在《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钙化的微生物岩,以碳酸盐岩沉淀的形式保存了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代表了微生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依据其宏观特征,将微生物碳酸盐岩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均一石、核形石、纹理石。研究区内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苗岭统与芙蓉统地层中,多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沉积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微观以及超微三种尺度对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进行特征描述,配合地球化学测试,进一步从沉积学的角度讨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在21个寒武系剖面中(西起辽宁省葫芦岛市三道沟剖面,东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卓子山剖面),发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种类包括:叠层石,均一石,核形石。宏观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以下特征:1)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集中出现在三级或四级层序顶部;2)叠层石、均一石以厚层块状生物丘或生物层出现;3)核形石产出常与鲕粒共生。微观与超微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主体由暗色泥晶与微亮晶构成,其中大量出现钙化微生物化石,代表了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建造者-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然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所出现的微生物化石种类存在差异,代表了研究区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者”的多样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机制主要控制因素,受到古地理与古环境因素影响。研究表明,在寒武纪第二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华北地台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为大面积分布的鲕粒滩以及碳酸盐泥质沉积所主导。在这一时期,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席与生物膜,以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机制影响钙碳酸盐沉淀,在华北地台形成了壮观的沉积现象,代表了显生宙首次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幕的沉积记录;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多样化,以及其在研究区内广泛的时空分布代表了显生宙第一次“微生物岩复苏期”的沉积实例。
陈龑[4](2020)在《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二叠世末期见证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紧随其后的早三叠世更是经历极其缓慢的生物复苏,复杂后生动物生物礁的重建以及有机质养分的上涌更是直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才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完成古生代海洋结构转向中生代海洋结构的巨大海洋生态系统转变。在这一极端气候条件下,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热点问题,华南板块上多条剖面的系统综合地层研究,主要包含以牙形石为主的生物地层研究,锆石定年研究,以及大量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均彰显了华南板块的良好研究基础,然而如何将华南板块研究中记录的全球事件与其它沉积区进行对比,仍存在较大问题。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作为一种具有全球等时性的地层研究手段,通过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天文旋回的周期性震荡,以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趋势和快速偏转,可获得综合古地磁极性年代格架,基于此可与陆相地层以及不具有良好化石记录的海相地层间进行对比,同时可服务于研究不同沉积体系下全球环境的协同演化。为建立牙形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地层格架,此次研究选定了华南板块上8条从上二叠统长兴阶至中三叠统安尼阶剖面,依次主要为长兴阶-煤山剖面,上寺剖面;印度阶以及奥伦尼克阶-谢家槽剖面,雪玉洞剖面,幼平剖面,拉仁剖面;奥伦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幼平剖面,湾头剖面;安尼阶-四大寨剖面,以及1条华北板块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陆相沉积大雨淋剖面以作对比。1.煤山剖面(浙江湖州长兴县,长兴阶、印度阶底部金钉子剖面),作为长兴阶以及印度阶底部全球层型剖面和点(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剖面,其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在前人研究中存在较大争议,此次研究主要对于长兴阶内进行验证性研究。通过分析此次研究数据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在煤山剖面划分由老至新MS0-MS4极性地层带,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等综合研究,可见从吴家坪阶上部至印度阶底部的牙形石-古地磁极性地层时间格架。2.上寺剖面(四川广元,长兴阶下斜坡-深陆棚相、早三叠世潮坪相剖面)曾作为印度阶底界的备选GSSP剖面,同样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且其前人研究中极性地层格架较为统一,此次研究对于前人研究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基于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研究,可见从老至新的SS1-SS3n极性地层带,该剖面上牙形石生物地层-古地磁地层格架研究以吴家坪阶上部为始,至印度阶底部而止。3.谢家槽剖面(四川广安市,下三叠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上由老到新可见XJ1-XJ7极性地层带,结合全岩碳同位素偏转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等,可见该剖面包含晚二叠世长兴阶顶部,至早三叠世斯帕斯亚阶(Spathian)近顶部,主要可见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附近N1碳同位素负偏峰值于XJ1n底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Induan-Olenekian boundary,IOB)附近P1碳同位素正偏峰值于XJ3n附近;斯密斯亚阶-斯帕斯亚阶(Smithian-Spathian boundary,SSB)附近P2碳同位素峰值以及SSB标准化石牙形石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于XJ5n中部;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的P3碳同位素正偏的开始于XJ7n中部。雪玉洞剖面(重庆丰都区,下三叠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上由老到新可见XY0r-XY5n极性地层带,基于其与谢家槽剖面处于相同相区,可将XY3n-XY4n即位于夜郎组第四段至嘉陵江组第一段的正极性带,与XJ3n进行对比,余者类推。4.幼平剖面(广西百色市乐业县,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碎屑岩盆地相)根据野外对比,区分为幼平I以及幼平II剖面。幼平I剖面上可见从老至新YPI0r至YPI4n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牙形石/菊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地层等,主要可见PTB附近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可对比至YPI1n底部;YPI2r.1n底部可与斯密斯亚阶底部菊石层(Flemingites)对比;SSB碳同位素正偏P2峰值与YPI3n顶部对比。幼平II剖面可见从老至新的YPII0r-YPII4r极性地层,同时此文针对奥伦尼克阶-安尼阶界线(Olenekian-Anisian boundary,OAB)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的研究,划分了从老至新的牙形石带,Triassospathodus brochus-Gladigondolella carinata-Chiosella gondolelloides-Chiosella timorensis sensu stricto-Magnigondolella alexanderi,这牙形石一序列可与全球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以及全球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而OAB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则仅稍高于YPII1n.2n顶界,以及稍低于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5.拉仁剖面(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下三叠统斯密斯亚阶深水盆地相)上从老至新仅可见LR0r-LR1n,结合前人针对该剖面研究对比,可见SS界线标准分子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稍高于LR1n顶部,斯密斯亚阶近底部菊石层(Flemingites)以及全岩碳同位素负偏N2位于LR0r底部,因此拉仁剖面古地磁极性结果当包含绝大部分斯密斯亚阶地层磁性特征。6.湾头剖面(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下-中三叠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碎屑岩盆地相)上从老到新可见WT1-WT2极性地层带,同时结合牙形石生物地层和全岩碳同位素的研究作为补充,均可见湾头剖面为斯帕斯亚阶近顶部至安尼阶底部沉积,可见主要对比锚点为斯帕斯亚阶中上部碳同位素正偏P3始于WT1n内等。结合前人湾头剖面的牙形石生物研究中,划分了Tr.brochus-Gl.carinata-Ch.timorensis s.s.-Gl.tethydis牙形石带,可与幼平II剖面以及全球其它地区进行对比,且碳同位素的偏转间同样可对比,从而可见OAB界线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仅稍高于WT1r.4n顶界,以及稍低于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以及随后的平台期。7.四大寨剖面(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深水盆地相)上可见从老至新SDJ1-SDJ5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中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可见剖面始于安尼阶底部,终于近安尼阶顶部,可见主要对比锚点为:OAB界线标准化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稍低于SDJ1n,佩尔松亚阶(Pelsonian)底界标准化石Paragondolella bulgarica的首现接近SDJ3n底界。8.华北板块河湖相的大雨淋剖面(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其由老至新可见DY1n-DY5n极性带,结合前人研究中下孙家沟组内有机碳同位素负偏研究,可见剖面始于晚二叠世长兴阶上部,终于斯密斯亚阶上部,而此次研究将为华北板块陆相地层与华南板块海相地层间的对比研究提供年龄格架。以上研究为古-中生代之交(长兴阶-安尼阶)综合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这些研究中新获取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和其它研究区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类比性,且对于主要极性带年代提供了基于天文旋回年龄和放射性定年的验证和改进。1.上二叠统长兴阶:以煤山和上寺剖面为主,结合前人其它研究剖面可对长兴阶天文旋回年龄调谐古地磁极性地层-牙形石生物地层综合时间格架进行组建可见,长兴阶的下部Clarkina wangi以及C.subcarinata带以正极性为主(LP2n,LP=Lopingian,乐平统,定名方式见Hounslow,2016),其内具有两个主要反极性带(LP2n.1r/2r);LP2r始于C.changxingensis带底部往上约25%。煤山和上寺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中指出长兴阶中的LP3n正极性带位于接近C.changxingensis带顶部,然而长兴阶中部的极性地层格架仍待更多具有良好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以及古地磁极性信号的剖面以进行验证。C.yini带内具有一较短正极性带(LP3r.1n),LT1n(印度阶底部正极性带,LT=lower Triassic)的底界与C.meishanensis的首现,即与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的开端是等时的。基于煤山D(GSSPs)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的火山灰层的放射性年龄研究,可见LT1n的底界仅老于PTB约50kyr;这一结果与修订后的上寺剖面于德国盆地研究中天文旋回-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上推测PTB界线与LT1n底界的相对位置结果一致,而PTB与LT1n底界间的相对位置同样可与其它相区的研究剖面上进行对比。2.下三叠统印度阶:由于前人在巢湖剖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此次研究中印度阶主体磁性地层序列等进行较大更改,根据此次研究中补充剖面以及全球其它相区间的对比,于LT1n上部和下部均可见较短反极性带(LT1n.1r,LT1n.2r),LT2n同上,以及重新厘定Nv.waageni eowaageni(IOB界线标准牙形石化石)与LT3n底界间年龄间隔。3.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前人斯密斯亚阶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以华南关刀碳酸盐岩相剖面-挪威Vikinghogda碎屑岩相剖面为主要参考剖面,组建的斯密斯亚阶综合GPTS(Global geomagnetic polarity timescale全球古地磁极性地层时间格架)以LT3nLT6n为主要极性地层特征。与此次研究中反极性为主的斯密斯亚阶极性地层特征(谢家槽-拉仁-雪玉洞)存在一定差异,如LT4n的未发现,较短的LT5n,然可见LT3n/CG6n与碳同位素正偏P1的峰值近等时,与LT6n/CG8n近顶部可见碳同位素正偏P2以及典型斯帕斯亚阶牙形石Nv.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前人研究中较长的LT5n/CG7n可能受到斜率旋回(火星与地球倾斜度交角旋回)主导的影响,如前人研究的德国盆地中可能将s3.10-s3.11-s3.12-s4.1(3.5个沉积物向上变细的序列)将实为32.8kyr斜率旋回,误判为100kyr短偏心率旋回,故而此次研究中LT5n极性带的延限约为0.12myr。基于与巢湖剖面古地磁极-天文旋回年龄格架对比,可见德国盆地的印度阶内CG3n+CG4n(LT1n),CG5n(LT5n)的延限研究中亦可见这一斜率旋回主导的约束。斯帕斯亚阶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则在验证对比中,幼平剖面链接了巢湖马家山剖面以及德国盆地的天文旋回年龄格架下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并和全球其它地区同样保持相对较好的可对比性,主要验证斯帕斯亚阶下部LT6-LT9的正极性为主的极性地层格架,以及斯帕斯亚阶上部的反极性带(LT9r)。4.湾头和幼平II剖面上岩石地层学、牙形石生物地层、菊石生物地层、古地磁极性地层、全岩碳同位素、牙形石磷灰石氧同位素以及其估算的古海水表层水温度,ID-TIMS U-Pb锆石定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详细的下-中三叠统界线附近高分辨率综合地层研究。斯帕斯亚阶的上部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为正极性(极性带LT9n),其内包含有典型斯帕斯期牙形石分子(Triassospathodus homeri和Gladigondolella carinata)的首现,斯帕斯亚阶顶部的菊石带Neopopanoceras haugi,和斯帕斯亚阶中上部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的开始。其上覆的反极性带(LT9r)内包含有两个较短的正极性带(MT1n和MT2n),这一特征可在其它数个海相和陆相剖面进行对比。牙形石Chiosella timorensis sensu stricto,这一被视作安尼阶底部界线的全球标志化石,位于MT1n上方,且稍低于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的峰值。湾头和幼平II剖面中安尼阶底部的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以正极性带为主(MT3n,其内包含一个主要反极性带MT3n.1r),其内包含有典型安尼阶牙形石分子(Gladigondolella tethydis/Magnigondolella alexanderi)的首现,以及全岩碳同位素正偏P3峰值的平台(稳定于+4‰)。牙形石Ch.timorensis s.s.的首现,短暂正极性带(MT1n),以及碳同位素的正偏P3的峰值,以上特征均可视作下-中三叠统界线全球对比的标志。5.中三叠统安尼阶:基于牙形石生物地层和与关刀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的对比,可见幼平剖面上具有安尼阶底部艾格亚阶(Aegean)-毕塞妮亚阶(Bithynian)磁极性地层格架(MT1n-MT4r),而四大寨剖面则可见几乎具有完整的安尼阶地层,其中佩尔松亚阶(Pelsonian)底部标准分子牙形石Pa.bulgarica的首现位于四大寨剖面上SDJ3n底部,SDJ3n可与MT4n(Hounslow and Muttoni(2010))进行对比,完善了安尼阶内以关刀剖面研究为主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时间格架对比。基于此次研究中所总结的古生代-中生代综合地层年龄格架的研究,以早三叠世为例,对比研究在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气候变化风云诡谲的早三叠世,如温室气候等全球事件,在不同相区的影响,以及天文旋回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可见:1.陆相剖面-大雨淋剖面,其碎屑类型与华南等记录的古海水温度存在一定耦合,高温期以红色泥岩粉砂岩等细粒碎屑沉积物为主,而低温期则以砂岩等较粗碎屑物为主。2.全球海相地层中,中低纬度的华南-喜马拉雅地区-意大利Dolomites地区,与高纬度的挪威北极Svalbard盆地和加拿大北极Sverdrup盆地,根据牙形石生物地层-碳同位素-古地磁极性地层综合地层格架可完成对比,验证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跨纬度的多相区对比,以及验证火星与地球倾斜度交角(斜率)的旋回主导会导致热量、湿度和降水量的变化,从而在其影响的峰值上驱动古海洋表层水温度下降、海平面的下降、大洋环流的逐渐恢复而导致的大洋氧化。
王祚鹏[5](2020)在《伊宁地块南构造带新格局及其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伊宁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错综复杂的构造特征,是探索古亚洲洋俯冲消亡历史的一面窗口。前人研究工作中多将该块体当做是“钢板一块”的均质块体,未有次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本次研究认为伊宁地块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大断裂为界可再细分为南、北两大次级构造带;每个次级构造带有其独特的构造演化史和各自独立发育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其中,南构造带的基底建造、岩浆岩年代学框架及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史均有别于北构造带,并且在整个伊宁地块的体系构建过程中早先形成并起着支柱作用。因此,本文在简单阐述伊宁地块次级构造带划分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于伊宁地块南构造带“弧-盆”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取得的成果如下:1.伊宁地块南构造带“弧-盆”格局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2.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时代集中于372~340Ma。其中,本文分析的喀勒斯峻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分别为356±3Ma、344±1Ma;科克苏河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的时间分别为349±5Ma、349±6Ma;科克苏林场高Mg安山岩的爆发时间约为359Ma。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些岛弧带花岗岩属于准铝质至弱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其岩石成因主要与中、下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锆石正的εHf(t)值及样品高的Th/Hf、Th/Ta和低的Y、Nb值表明有幔源岩浆和俯冲带组分的加入。科克苏林场高Mg安山岩具有高的Mg O、Si O2和Ti O2含量,相对低的Sr、Yb含量和Sr/Y、La/Yb值,与已报道的伊宁地块阿腾套山、西准别鲁阿嘎希赞岐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被认为是地幔楔和俯冲带物质平衡反应的产物。3.与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相比,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的岩浆岩较为复杂,按其出露位置和侵位或爆发时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盆地北部出露的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岩浆岩为主(362~350Ma),其代表了弧后拉张盆地初期阶段的产物。第二类以盆地中部阿腾套山一带大量出露的一系列具有特殊构造岩浆意义的岩石组合为代表,时代集中于早石炭世中期(345~340Ma),是弧后拉张盆地相对成熟期的产物。第三类以盆地中部阿腾套山及盆地东北部产出的少量晚石炭世岩浆岩为主,时代为314~306Ma,代表了碰撞后板内拉张环境的产物。弧后拉张初期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质侵入体和碱性玄武岩组成。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些花岗质侵入体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含有低的Cr、Co、Ni和相对高的Mg#值,被认为是产于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碱性玄武岩具有低的Si O2和高的全碱含量、Ti O2和Mg O,并且富集Sr、K、Rb、Ba,相对亏损Nb、Ta、P等,呈现出弧岩浆岩的特征;但是,一些特征元素比值(如Nb/Ta、Zr/Hf)具有OIB和MORB型特征,与西藏玉树地区的二叠纪初期弧后拉张盆地的玄武岩相似。结合区域特征,本文认为弧后盆地的初期形成与南天山洋前端的板片回转有关。弧后拉张盆地成熟期的岩浆岩由一系列特殊岩石类型组成,既有与拉张环境有关的A型球泡流纹岩(338±4Ma)和双峰式火山岩/侵入岩(340±6Ma,345~349Ma),又有典型弧环境下产生的赞岐质高Mg安山岩(356~346Ma)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338±3Ma)。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些A型球泡流纹岩含有高的Si O2、碱度率值和不相容元素含量(如REE、Zr、Hf、Nb),极高的εHf(t)值(接近亏损地幔)及相对年轻的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被认为是来自新生玄武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双峰式火山岩由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组成。其中,玄武安山岩含有低的Yb和高的Fe2O3t、Ti O2和Mg O含量,是源于含石榴石的幔源岩石的低程度部分熔融(1%~5%)并被俯冲带流体所交代;流纹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弱正的εHf(t)值(+1.5~+4.8)和中元古代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被认为产于盆地下方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且有幔源岩浆的加入。双峰式侵入岩由辉长岩和I型花岗岩组成;前者具有富Nb玄武岩的特征,被认为是来自一个有少量似OIB软流圈组分加入的亏损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在这个过程中有俯冲带流体的加入,后者的形成与下地壳的熔融有关。赞岐质高Mg安山岩的地质特征与前述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的该类岩石类型相似,同样来源于一个混合型地幔源区与俯冲带沉积物熔体的相互反应。本文认为,南天山洋板片的断离或撕裂导致了这些特殊岩浆的产生。板内拉张环境的晚石炭世岩浆岩在南构造带出露有限,以研究区特克斯河北流纹岩为代表(314±2Ma)。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特克斯河北流纹岩含有高的Na2O+K2O、Zr和REE含量,高的Fe Ot/(Fe Ot+Mg O)、K2O/Na2O和104×Ga/Al值,属于钾质A型流纹岩,其很可能源于浅部地壳钙碱性花岗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本文认为这些流纹岩形成于高温、低压环境下的板内拉张环境。4.南构造带的晚古生代沉积建造相对单一,以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沉积为主。本组可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陆源碎屑岩为主,下段则为碳酸盐岩建造。岩石组合及沉积序列特征显示,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的阿克沙克组出露相对齐全,由此反应出的区域沉积相变化规律为:(1)垂向上,从下至上表现为海进退积型序列特征;(2)区域横向上,具有从西至东水体逐渐变浅的特征,即西部海水深,水动力弱,而东部海水浅,水动力强。同样地,阿腾套弧后盆地的本组沉积相变化规律与前者相似,但碳酸盐岩、硅质岩等内碎屑沉积厚度远大于陆源砂砾岩等外碎屑沉积,表明弧后的海水深度整体高于岛弧带。5.南构造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早泥盆世-晚泥盆世中期俯冲增生+平俯冲、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早期俯冲增生及板片回转、早石炭世中期板片断离/撕裂、早石炭世晚期板片停滞及早-晚晚石炭世的碰撞造山和之后的陆内拉张。6.通过对南构造带的剖析,结合区域特征,本文认为伊宁地块的形成分三步走完成,包括:(1)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先形成南构造带“弧-盆”构造格局;(2)早石炭世中-晚期,主要形成了北构造带的“沟-弧-盆”体系;(3)早-晚石炭世,南、北构造带拼贴缝合为统一块体—伊宁地块。
侯章帅[6](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提出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王天洋[7](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认为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徐博[8](2020)在《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侏罗纪是地质历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然而,受印支造山运动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缺少海相侏罗系地层。作为全球特提斯海区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北部羌塘地区则发育有较完整的侏罗纪海相地层沉积,为在该地区开展侏罗系地层的研究提供典型剖面,也是藏北侏罗系建组剖面所在地。其中布曲组以发育大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包含着古地形、沉积水体环境及海平面变化等多方面古环境信息,是开展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的最理想地层。本文对羌塘盆地的区域位置、大地构造、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本文采用野外勘探、剖面实测、沉积相分析、室内薄片鉴定多方法结合,对研究区布曲组古生物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和岩相古地理特征展开了系统研究。初步得到以下成果:(1)研究区布曲组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碎屑岩、石膏三种,其中石灰岩是最为常见的岩类,也是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碎屑岩和石膏集中发育于达卓玛剖面;(2)布曲组石灰岩的基质类型以泥晶为主,颗粒含量丰富、类型多样,以生物碎屑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球粒、鲕粒、砂屑及核形石等,其中生物碎屑包含有双壳类、腕足类、棘皮类、介形虫类、有孔虫类、苔藓虫类、腹足类、海绵以及钙藻类等,每一层的生物碎屑含量及组合均存在差异,此外还可见少量陆源碎屑及自生矿物,如海绿石、黄铁矿等;(3)根据石灰岩的基质类型、颗粒类型及含量(尤其以生屑类型为主),将研究区布曲组的石灰岩划分出17种岩石微相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为MF-1泥晶灰岩微相、MF-3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微相;较为常见的主要为MF-2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4含双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6含双壳类-苔藓虫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7含棘皮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10含腕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12含双壳类-腹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相对含量较低的微相类型有MF-9砂屑泥晶灰岩微相、MF-15亮晶鲕粒灰岩微相、MF-16泥晶球粒灰岩微相和MF-17含生屑核形石灰岩微相;(4)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布曲组形成于碳酸盐岩缓坡型沉积环境,根据其水深差异可细分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种亚相及潮坪、泻湖、浅滩等5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建立了藏北安多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5)依据各类微相类型中各类生物碎屑组成特点及垂向各类生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雁石坪和达卓玛两地布曲组沉积期沉积水体的垂向演化特征,认为雁石坪剖面布曲组的发育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三个浅水期夹两个深水期,即发育的第一、三、五阶段主要为内缓坡、中缓坡环境,且其中第一、五阶段的水体环境为温暖的咸化浅水环境,而第三阶段为淡化浅水环境,第二、四阶段为中缓坡、外缓坡环境;达卓玛剖面布曲组的发育内缓坡、中缓坡环境,总体上沉积环境较稳定,就沉积水体性质而言,可将其分为早期咸化浅水、中期淡化浅水、末期半咸化浅水三个阶段;(6)综合分析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模式及白云岩的空间展布特征,我们认为发育Ⅰ型白云岩的浅滩多为点滩,空间分布不连续,油气勘探难度较大;发育Ⅱ型白云岩的内缓坡潮坪泻湖相多呈连续条带状分布,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达卓玛—那底岗日一带可作为羌塘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岳亮[9](2020)在《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文中认为经历数十亿年演化且留存丰富地质事件记录的华北克拉通,一直是广大学者的热点研究对象。古元古代末期至中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发育了可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相关联的裂陷槽/裂谷系沉积地层及构造-岩浆活动。本文以华北克拉通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为研究对象,澄清其从结晶基底到盖层沉积的地质演化历史,并探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基于岩石特征、岩性组合、沉积演化和地质年代的研究,可以将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序列”。首先,开端基层发育阶段(1.83-1.75 Ga)主要由海-陆交互相的熊耳群火山-沉积岩和局部地区发育的兵马沟组冲积扇地层构成,代表着陆内断裂由盛而衰的演化过程。依据兵马沟组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其与熊耳群联系紧密并发育在裂陷槽早期阶段。随着华北克拉通南缘演变为稳定大陆边缘环境,熊耳裂陷槽进入了硅质碎屑物充填沉积阶段(1.75-1.6 Ga)。受控于一级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充填沉积序列Ⅰ由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构成,表征为海相沉积的最大范围并覆盖整个华北克拉通南缘。该沉积序列以陆源硅质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夹碳酸盐沉积。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初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熊耳裂陷槽区域古地理分异显着。碳酸盐盖层沉积阶段(1.6-1.4 Ga)指示着海泛后期的盆地萎缩过程,形成了以碳酸盐地层为主的沉积序列Ⅱ。而持续的构造抬升事件,致使熊耳裂陷槽自北东向南西逐渐隆起暴露而沉积间断,进入了长达数亿年的风化剥蚀期。典型沉积构造的研究有利于精细化前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沉积序列Ⅰ中汝阳群硅质碎屑沉积岩的层面上发育有丰富的微生物诱发沉积构造(MISS构造),结合本文新发现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地层中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MISS构造,有效指示了区域沉积环境的联系及演变,并协助建立了熊耳裂陷槽内区域等时地层格架。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作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发育的独特沉积构造,以局限的沉积环境和发育时限为特征。结合何家寨组的碎屑锆石年龄和MTS构造,将其发育时限归属到新元古代(1.0-0.72 Ga),并联系对比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徐淮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地层。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演化和岩石地化特征,解体了嵩箕地区五佛山群并重新厘定群内各组地层的年代归属。五佛山群仅包含马鞍山组和葡萄峪组,归属古元古代。侵蚀不整合覆于葡萄峪组之上的骆驼畔组,应属于中元古代而脱离出五佛山群。此外,五佛山群顶部的何家寨组划归新元古代。依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碎屑锆石年龄、地层分布及区域古地理演化,黄连垛组和董家组的沉积时限应为中元古代(1.6-1.4 Ga)。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的熊耳期岩浆活动、巨型基性岩墙群(或大火成岩省,LIPs)和A型花岗岩事件,熊耳裂陷槽和燕辽裂谷系“翘板转换”的阶段性沉积响应,可耦合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华北克拉通1.8 Ga左右的伸展断裂事件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初始断裂时间,其在1.6-1.4 Ga逐渐漂离超大陆。1.4 Ga之后,华北克拉通可能进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地质演化阶段。
宋洋[10](2020)在《芳M区块窄薄砂体井网优化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在大庆油田北部芳M区块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加密井含水上升加快,导致开发效果变差,且部分区域仍存在注采不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开展井网优化调整研究。同时由于芳M区块存在大量窄薄砂体且分布不均匀,剩余油分布零散,不同断块间开发效果差异大以及开发年限较长,需要对芳M区块进行区带分类分析,开展精准的注采完善情况评价、窄薄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本文利用研究工区已有生产资料,结合储层构造、属性特点,进行多参数的分类,将芳M区块划分为15个不同类型区带;采用水驱面积系数法进行单砂体、单井注采完善情况评价;分析了五类动、静态指标,通过灰色关联方法,对各区带现井网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总结不同类型区块初步调整措施。开展了典型区块窄薄砂体剩余油潜力研究,主要分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与动用状况评价两个部分,利用地震、测井解释和录井数据,建立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对比模型与地震剖面、测井解释和生产测试结果,修正模型静态参数,使其最大程度的贴近真实储层,定量描述每个砂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物性分布特征。按照整体开发趋势控制,单井局部调整的原则,实现生产动态全过程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分砂体、分沉积单元的剩余油定量描述,明确综合治理的潜力井层。在动用状况评价方面,开展水淹层综合解释、剩余油影响因素、吸水产液剖面以及压力分布的分析,并利用吸水产液剖面、地层压力等资料,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各沉积单元采出程度和可采储量,综合评价各个沉积单元的油层动用状况。最后根据各区带井网适应性评价与剩余油潜力研究结果,进行窄薄砂体井网分类优化调整措施的研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油层发育状况发现,部署加密井配合转注井对芳M区块窄薄砂体的开发效果最好,优选出最佳调整措施,并作出产能预测。
二、产出剖面厚层细分解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出剖面厚层细分解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
1.3 工区地质概况 |
1.3.1 区域地质背景 |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
2.1.1 层序划分原则 |
2.1.2 层序边界特征 |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
2.2.1 层序界面识别 |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
3.1.1 沉积体系分类 |
3.1.2 辫状河三角洲 |
3.1.3 湖泊相 |
3.1.4 重力流盆底扇 |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
4.2.2 河口坝砂体 |
4.2.3 道-坝复合砂体 |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
5.1.1 烃源岩条件 |
5.1.2 生储盖组合 |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
6.1.3 物性封闭圈闭 |
6.2 岩性圈闭分布 |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3)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3 华北地台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寒武系地层划分 |
第3章 研究区寒武系叠层石 |
3.1 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2 浑源悬空寺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寒武系均一石 |
4.1 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2 山西大同口泉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 |
5.1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层序地层位置 |
5.2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宏观特征 |
5.3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观特征 |
5.4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超微结构特征 |
5.5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矿物组分特征 |
5.6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
5.7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8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9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 |
6.1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 |
6.2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 |
第7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古-中生代之交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现状 |
1.1.2 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1.1.3 中国华南海相的二叠纪-三叠纪事件地层研究 |
1.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完成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2.2.1 牙形石生物地层样品处理方法和步骤 |
2.2.2 古地磁极性地层样品处理方法和步骤 |
第三章 华南板块古-中生代之交古地磁极性地层格架研究 |
3.1 浙江煤山剖面 |
3.1.1 煤山C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1.2 煤山C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1.3 煤山剖面磁极性地层研究对比 |
3.2 四川上寺长兴阶剖面 |
3.2.1 上寺剖面磁极性地层研究对比 |
3.3 川渝谢家槽-雪玉洞剖面 |
3.3.1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3.2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3.3 谢家槽-雪玉洞剖面综合地层研究对比 |
3.4 广西乐业幼平剖面 |
3.4.1 幼平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4.2 幼平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4.3 幼平II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
3.4.4 幼平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
3.5 广西凤山湾头剖面 |
3.5.1 湾头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5.2 湾头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5.3 湾头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
3.6 广西凤山拉仁剖面 |
3.6.1 拉仁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6.2 拉仁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6.3 拉仁剖面综合地层研究结果 |
3.7 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 |
3.7.1 四大寨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7.2 四大寨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7.3 四大寨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
3.8 华北板块陆相剖面-河南宜阳大雨淋剖面 |
3.8.1 大雨淋剖面样品磁性特征 |
3.8.2 大雨淋剖面古地磁极性地层研究 |
3.8.3 大雨淋剖面综合地层研究 |
第四章 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古地磁-碳同位素综合地层格架研究 |
4.1 长兴阶 |
4.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
4.3 印度阶和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 |
4.4 奥伦尼克阶 |
4.5 下-中三叠统界线 |
4.6 中三叠统安尼阶 |
第五章 全球古-中生代之交多相区综合地层格架对比研究 |
5.1 陆相剖面-华北大雨淋-与华南综合地层格架的对比和讨论 |
5.2 早三叠世全球海相经典研究区域综合地层格架对比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伊宁地块南构造带新格局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伊宁地块及其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5 论文相关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伊宁地块主要地质建造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火山岩 |
2.1.3 区域侵入岩 |
2.2 伊宁地块邻区地质建造 |
2.2.1 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 |
2.2.2 那拉提早古生代岛弧带 |
2.3 伊宁地块区域断裂 |
2.4 伊宁地块Ⅱ、Ⅲ级构造带划分依据及方案 |
2.4.1 Ⅱ级构造带划分依据及方案 |
2.4.2 Ⅲ构造带划分依据及方案 |
2.5 伊宁地块南构造带确立及其组成 |
第三章 南构造带晚古生代岩浆岩及构造环境 |
3.1 大哈拉-喀拉峻岛弧带岩浆岩 |
3.1.1 喀勒斯峻花岗质岩体 |
3.1.2 科克苏河花岗质岩体 |
3.1.3 科克苏林场高Mg安山岩 |
3.2 阿腾套弧后岩浆岩 |
3.2.1 昭苏煤矿花岗质岩体 |
3.2.2 昭苏冷库碱性玄武岩 |
3.2.3 别斯特列克双峰式火山岩 |
3.2.4 别斯特列克球泡流纹岩 |
3.2.5 阿克达拉高Mg安山岩 |
3.2.6 塔勒德萨依花岗质岩体 |
3.2.7 乌鲁布吉萨依双峰式侵入岩 |
3.2.8 莫依纳克火山岩 |
3.2.9 特克斯河北火山岩 |
第四章 南构造带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及盆地属性 |
4.1 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沉积建造 |
4.1.1 岛弧带典型剖面列述 |
4.1.2 岛弧带沉积相分析 |
4.1.3 岛弧带主要建造时代依据 |
4.2 阿腾套弧后沉积建造 |
4.2.1 弧后建造典型剖面列述 |
4.2.2 弧后建造沉积相分析 |
4.2.3 弧后建造时代依据 |
4.2.4 弧后建造盆地属性 |
第五章 南构造带晚古生代演化 |
5.1 早泥盆世-晚泥盆世中期俯冲增生+平俯冲 |
5.2 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早期俯冲增生及板片回转 |
5.3 早石炭世中期板片断离/撕裂 |
5.4 早石炭世晚期板片停滞 |
5.5 早-晚石炭世碰撞造山及之后的陆内拉张 |
第六章 南构造带对伊宁地块形成及构造演化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
2.1 区域地质演化 |
2.1.1 全球构造背景 |
2.1.2 华南演化历史 |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
3.2.2 ARCGIS简介 |
3.2.3 GPLATES简介 |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
4.1 阿瑟尔期 |
4.2 萨克马尔期 |
4.3 亚丁斯克期 |
4.4 空谷期 |
4.5 罗德期 |
4.6 沃德期 |
4.7 卡匹敦期 |
4.8 吴家坪期 |
4.9 长兴期 |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
5.2 原型原位重建 |
5.3 小结 |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
3.3 地层实测剖面 |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
6 讨论 |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布曲组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层 |
2.3.1 雀莫错组(J_2q) |
2.3.2 布曲组(J_2b) |
2.3.3 夏里组(J_2x) |
第3章 实测剖面及岩石特征 |
3.1 剖面列述 |
3.1.1 雁石坪剖面 |
3.1.2 达卓玛剖面 |
3.2 岩石特征 |
3.2.1 碳酸盐岩 |
3.2.2 碎屑岩 |
3.2.3 石膏 |
3.3 地层时代 |
第4章 碳酸盐岩微相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颜色 |
4.1.2 沉积构造 |
4.1.3 生物化石 |
4.2 颗粒类型 |
4.2.1 生屑 |
4.2.2 球粒 |
4.2.3 鲕粒 |
4.2.4 砂屑 |
4.2.5 核形石 |
4.3 岩石微相类型 |
4.4 微相组合 |
4.4.1 微相组合类型A |
4.4.2 微相组合类型B |
4.4.3 微相组合类型C |
4.4.4 微相组合类型D |
4.4.5 微相组合类型E |
4.4.6 微相组合类型F |
4.5 沉积环境分析与微相类型分布 |
4.5.1 内缓坡亚相 |
4.5.3 中缓坡亚相 |
4.5.4 外缓坡亚相 |
第5章 剖面沉积相演化 |
5.1 雁石坪剖面(YBP) |
5.2 达卓玛剖面(DBP) |
5.3 布曲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9)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研究 |
1.2.2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事件 |
1.2.3 前寒武纪地质沉积事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南缘前寒武纪基底 |
2.2 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地层概述 |
2.2.1 熊耳群 |
2.2.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2.2.3 熊耳山地层区 |
2.2.4 渑池-确山地层区 |
2.2.5 嵩箕地层区 |
第3章 熊耳裂陷槽沉积序列 |
3.1 火山-沉积地层 |
3.1.1 熊耳群 |
3.1.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3.2 沉积序列Ⅰ |
3.2.1 高山河组(群) |
3.2.2 汝阳群和洛峪群 |
3.2.3 五佛山群 |
3.3 沉积序列Ⅱ |
3.3.1 官道口群 |
3.3.2 黄连垛组和董家组 |
3.3.3 骆驼畔组 |
第4章 关联超大陆演化的地质事件 |
4.1 构造-岩浆活动事件 |
4.1.1 大火成岩省事件(LIPs) |
4.1.2 A型花岗岩 |
4.2 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MISS构造) |
4.2.1 概述 |
4.2.2 发育特征及相指示意义 |
4.2.3 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中的MISS构造 |
4.3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 |
4.3.1 成因分析 |
4.3.2 发育特征 |
4.3.3 发育时限 |
4.3.4 何家寨组的MTS构造 |
4.3.5 何家寨组 |
第5章 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 |
5.1 概述 |
5.2 开端火山-沉积基层 |
5.3 硅质碎屑充填体 |
5.3.1 第一个二级层序(S.1.1) |
5.3.2 第二个二级层序(S.1.2) |
5.3.3 第三个二级层序(S.1.3) |
5.4 碳酸盐盖层 |
5.4.1 第一个二级层序(S.2.1) |
5.4.2 第二个二级层序(S.2.2) |
5.4.3 第三个二级层序(S.2.3) |
5.5 裂陷槽的沉积演化模式 |
第6章 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沉积响应 |
6.1.1 第一阶段:1.83-1.75Ga |
6.1.2 第二阶段:1.75-1.6Ga |
6.1.3 第三阶段:1.6-1.4Ga |
6.2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沉积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芳M区块窄薄砂体井网优化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1.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1.2.3 砂岩油藏井网优化调整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带分类及评价 |
2.1 地质概况 |
2.1.1 构造概况 |
2.1.2 储层概况 |
2.1.3 流体性质 |
2.2 区带分类 |
2.3 注采完善情况评价 |
2.3.1 单砂体注采完善情况 |
2.3.2 单井注采完善情况 |
2.4 多因素综合评价 |
2.4.1 采出程度 |
2.4.2 水驱控制程度 |
2.4.3 含水上升率 |
2.4.4 综合递减率 |
2.4.5 能量保持水平 |
2.4.6 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窄薄砂体剩余油潜力研究 |
3.1 典型区块建模 |
3.1.1 模拟区块选择 |
3.1.2 平面网格划分 |
3.1.3 模型建立 |
3.1.4 数值模拟数据准备 |
3.2 历史拟合 |
3.3 窄薄砂体剩余油分布 |
3.3.1 平面剩余油 |
3.3.2 层间剩余油 |
3.3.3 分砂体剩余油 |
3.4 动用状况研究 |
3.4.1 水淹层综合解释 |
3.4.2 剩余油影响因素 |
3.4.3 吸水产液剖面分析 |
3.4.4 压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整潜力及治理对策研究 |
4.1 窄薄砂体调整原则 |
4.1.1 加密井筛选原则 |
4.1.2 措施井筛选原则 |
4.1.3 最优井网筛选 |
4.2 窄薄砂体加密井位部署 |
4.2.1 初步加密井位部署 |
4.2.2 加密井位二次筛选 |
4.3 窄薄砂体措施井优选 |
4.4 产能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产出剖面厚层细分解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3]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D]. 肖恩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华南古-中生代之交磁性地层时间格架及其全球对比[D]. 陈龑.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伊宁地块南构造带新格局及其构造演化[D]. 王祚鹏. 长安大学, 2020(06)
- [6]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D]. 徐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D]. 岳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芳M区块窄薄砂体井网优化调整研究[D]. 宋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