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皂条外用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12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蕾[1](2019)在《捏脊疗法治疗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捏脊疗法对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明确捏脊疗法在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索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新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捏脊疗法治疗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地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轻中度儿童A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加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全身外擦愈肤膏,每天两次),疗程共8周。分别在初诊、2周、4周、8周观察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睡眠及SCORAD评分,以此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对疗效判定治疗率>20%的病例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回访,并记录SCORAD评分,观察其复发情况。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组的治疗率为61%,对照组的治疗率为56%,两者数值上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为21.2%,对照组复发率为34.4%,两者在数值上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组间对比上,两组治疗2周、4周、8周的SCORAD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4周、8周,两组SCORAD评分在数值上有差异。3.各项指标评分:(1)在皮损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方面,在各观察时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疗效无差异;在睡眠方面,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在皮损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睡眠方面进行组内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效。结论:捏脊疗法治疗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佳。尤其在改善患者睡眠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治疗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少,仅部分病人因施术时疼痛难以耐受而终止试验,考虑为操作者手法用力不当所致。
张霞[2](2018)在《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湿疹患儿的胃肠积热暴露情况、患儿及乳母饮食结构、父母及患儿疾病史和过敏史、家庭住宅环境等可能与儿童湿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集湿疹患儿的中医四诊信息,以探索胃肠积热、父母及患儿饮食结构、疾病史、家庭住宅环境等因素与儿童湿疹发病的相关性,为儿童湿疹易感人群的预防、湿疹患儿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保健科、首都儿科研究所皮肤科、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门诊就诊的1岁~14岁患有儿童湿疹的患者,在当次就诊结束后纳入患者,形成病例组,没有患该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研究对象,考虑不配合、数据缺失等因素,故每组实际纳入研究对象为病例组101例,对照组129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儿童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出生方式等,胃肠积热暴露情况,父母及儿童饮食结构,父母及儿童疾病史、过敏史,家庭住宅环境等方面的资料,统一采用Microsoft Excel双遍录入数据并核对,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胃肠积热中医证候表现、父母及患儿饮食结构、父母及患儿疾病史、家庭住宅环境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参考单因素分析结果,对部分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湿疹患儿的胃肠积热暴露情况,患儿及乳母饮食结构、父母及患儿疾病史和过敏史、家庭住宅环境等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病例组中有41例(40.59%)存在胃肠积热,对照组中有8例(6.20%)存在胃肠积热(P<0.001,OR=7.200,95%CI:[2.574,20.138])。经过筛选相关变量因素得出结果,其中有6个要素与儿童湿疹高度相关,分别是:恶热(P=0.002,OR=2.401,95%CI[1.395,4.130])、唇红(P=0.014,OR=1.952,95%CI[1.148,3.318])、手足心热(P=0.013,OR=2.402,95%CI[1.203,4.794])、患儿皮肤病史(P=0.001,OR=36.959,95%CI[4.623,295.491])、性别(P=0.016,OR=2.514,95%CI[1.190,5.309])与儿童湿瘆的发病正相关。暴饮暴食、喜好甜食、住所潮湿、过敏原检测阳性、父母呼吸系统疾病史、父母皮肤病史等因素与儿童湿疹的发病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胃肠积热证与儿童湿疹具有相关性,随着胃肠积热证程度的加重,可能增加儿童患湿疹的几率。2.胃肠积热证的相关证候要素中,恶热、唇红、手足心热与儿童湿疹的发病具有显着相关性。3.患儿皮肤病史、性别为女孩在儿童湿疹的发病中不可被忽视。4.为了预防儿童湿疹的发生,要尽量减少患儿皮肤病的发生,同时饮食宜清淡,减少胃肠积热的诱发。
易中锐[3](2018)在《掺疮口药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掺疮口药应用于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的临床疗效,证明该药物有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低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然后运用SPSS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操作后创面放置0.9%生理盐水纱条引流,治疗组将掺疮口药均匀散布于生理盐水纱条上再置于创面引流,两组患者均连续换药至伤口痊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4、7、14天创面的长度及深度,术后第1、4、7、14天的VAS疼痛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整个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的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后得出研究结论。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纳入病例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后创面的初始长度和初始深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术后第4、7、14天创面长度和深度,术后第4、7、14天创面疼痛评分情况及伤口痊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第4天创面的长度、深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掺疮口药应用于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贺一[4](2017)在《升阳散结汤治疗脾虚湿盛型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TNF-α、IL-1β水平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升阳散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对TNF-α、IL-1β水平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升阳散结汤加减内服疗法,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内服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外涂法。1、治疗组:升阳散结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20g、鹿角胶10g、茯苓15g、肉苁蓉12g、黄芪20g、附子15g、白术12g、当归12g、甘草6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内服。对照组:异维A酸胶丸(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50021842)内服,10mg/粒,阿达帕林凝胶(法国高德美国际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656),30g/每支;用法:异维A酸胶丸,每次一粒,每天分两次与食物同时服用。阿达帕林凝胶每天一次,睡前清洁患处并等干燥后使用,涂一薄层于皮肤患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1β水平检测。以上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每组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痤疮疗效判定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4周后,观察总体疗效,并对疗程结束后的愈显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他们的病情有无复发,计算皮损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复发率,观察俩组人员的血清TNF-α、IL-1β值,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出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皮肤情况总体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入选病例80例,实际完成80例。治疗4周后,治疗组完成40例,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完成40例,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经卡方检验,Χ2=5.18,P=0.022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经治后治疗组患者总积分为5.12±4.25,对照组总积分为11.89±5.35,经t检验,t=-6.26,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自身比较,经配对t检验,t治疗=24.98,P治疗=0.0000,t对照=13.71,P对照=0.0000,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治疗效果,可显着改善患者皮损状况。(4)治疗组治愈例数为10例,复发1例;对照组治愈显例数为4例,复发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与75%。在本次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适,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脱皮症状,不良反应皆轻微可控,未经治疗加强调护后自行缓解。(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趋于减小。结论:升阳散结汤治疗脾虚湿盛证型痤疮可显着改善痤疮患者皮损状况,其疗效优于异维A酸胶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该型痤疮。升阳散结汤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血清TNF-α、IL-1β水平趋于正常。总之,升阳散结汤治疗脾虚湿盛证型痤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郭敏[5](2017)在《野菊花提取物溻渍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相关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野菊花不同提取物采用溻渍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相关免疫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儿肤康搽剂组)、野菊花水提物组、70%乙醇提物组,每组8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激发方法建立湿疹小鼠模型;同时于致敏第一天(d1)开始给予各组相应药物外用。末次激发后24h(d12)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及右耳耳片组织,并分别对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野菊花水提物组和70%醇提取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白三烯B4(LTB4)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廓组织TNF-α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野菊花醇提组小鼠耳廓组织TNF-α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野菊花水提组也有降低小鼠耳廓组织TNF-α含量(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升高趋势(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LTB4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野菊花水提取物组、野菊花醇提取物组小鼠血清LTB4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湿疹模型小鼠中存在着Th1/Th2的失衡,野菊花醇提取物通过降低小鼠皮损组织中TNF-α的水平,起到了治疗湿疹的作用;野菊花水提取物及醇提物均可通过降低小鼠血清LTB4的水平,起到了治疗湿疹的作用,可能由于不同成分间存在着一定的作用差异;血清IL-6可能与急性湿疹发病相关性不大。
刘文韬[6](2016)在《湿敷二号方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慢性湿疹是一种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从湿疹本身而言,具有易向慢性发展、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以瘙痒作为最突出的自觉症状。手足部的慢性湿疹皮损则因其部位外露,令人难以忽视和尴尬,以及瘙痒带来的搔抓反应,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困扰,也使得患者的治疗愿望强烈。所以,研究手足湿疹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治疗湿疹,尚有很多不足,比如治疗后易复发,个体耐药性等。综上,临床实践在已有治疗原则的指导下,还需拓宽视野,发现和重视中医药在治疗上能发挥的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本院自制湿敷二号方外用治疗手足部慢性湿疹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一步总结、优化和提高,希望能为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本次临床观察试验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时间段内,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由临床医师诊断,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且皮损部位局限于手足部。共收集慢性湿疹患者63例。采取随入组时间信封法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湿敷二号方外用,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冷敷于患处;对照组则予维A酸乳膏,每日早晚各外搽1次,并注意防晒或其他方式的紫外线暴露。试验期间为每位患者建立临床病例观察报告表,在治疗前及每周复诊时进行瘙痒程度、红斑程度、浸润程度、鳞屑抓痕程度、浸润肥厚苔藓化程度等5项症状及靶皮损面积的评分记录,疗程共为4周。研究结果:脱落3例不计入数据统计。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1例,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愈显率6.67%,总有效率为63.33%。卡方检验结果P值分别为0.038和0.005(<0.05),差异具有显着性。瘙痒治疗效果上,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愈显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愈显率16.7%,总有效率为60%。统计学分析,两组瘙痒疗效比较,愈显率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2,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皮损面积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1例,愈显率13.33%,总有效率3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0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愈显率3.33%,总有效率43.33%。统计学分析,两组面积疗效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皮损评分、改良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经统计学检验,认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改良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下降程度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瘙痒评分下降程度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改良EASI评分具有差异显着性(P<0.05)。皮损方面,两组红斑、丘疹、鳞屑、浸润评分下降程度比较,红斑、鳞屑抓痕评分下降程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其中红斑评分下降程度P=0.004,P<0.01;丘疹评分、浸润肥厚苔藓化评分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经统计学检验,丘疹评分下降程度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浸润肥厚苔藓化评分下降程度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自制湿敷二号方对手足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较明显,尤其对瘙痒和红斑、鳞屑皮损效果良好,但对于改善皮损面积方面疗效不明显,可能与用药时间较短有关。本实验对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有一定参考价值,为研究更佳的慢性湿疹治疗方案提供了经验和思路,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张萨[7](2016)在《养血润肤散药浴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采取中医药联合疗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本次研究。治疗组选用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当归饮子内服、珂尔维特润修复乳外擦联合治疗,对照组选用温热水浸泡疗法、当归饮子内服、珂尔维特润修复乳外擦联合治疗,正确进行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积分及综合疗效评定,客观评价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甄选更好的疗效外用方剂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入组,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口服当归饮子加减(免煎颗粒)、外擦珂尔维特润修复乳外,治疗组采用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对照组采用温热水浸泡疗法;隔日1次、每次30分钟,共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记录疗效积分及不良反应,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对疗效指标的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各项指标积分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法在红斑、水肿/浸润/丘疹、表皮剥脱/糜烂、苔藓样变、瘙痒程度、干燥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改善。②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组间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综合疗效方面无差异;③两组程度、干燥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其余指标的疗效方面无优势。④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安全可靠。结论①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或温热水浸泡疗法,联合当归饮子内服及珂尔维特润修复乳外擦,均能明显改善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症状;②养血润肤散药浴疗法在综合疗效方面与温热水浸泡疗法无差异,在缓解瘙痒程度、干燥症状方面优于温热水浸泡疗法;③养血润肤散是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有效的外用中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外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怀舟[8](2016)在《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厌食症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米明锁(1954.7-)主任医师、教授,主攻中医儿科临床。山西省名医、优秀专家,硕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师从宋明锁学习3年。论文题目:“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厌食症证治规律研究”。宋明锁在师承张刚、郝玉明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经历40年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学术上,治外感重气分,治内伤重脾胃。强调小儿禀赋特点及脾胃功能强弱在发病和康复过程中所起的枢纽作用,在调理脾胃治疗小儿杂病的辨证规律方而体会深刻、疗效突出。在小儿疑难杂病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他创制有效方剂20余首,其中调理脾胃的方剂有8首。1宋明锁主任学术思想概述1.1治疗热病擅长使用下法下法的目的是祛邪,邪去即正安,下法可去积、清热、和调。前人尝言“儿科不擅用下法难以治大证”,此语或嫌宽泛,但“儿科不擅用下法难以治热证”却是实在之言。下法应注意中病即止,顾护脾胃,注重配伍,保障安全。1.2治疗诸疾以脾胃为枢纽小儿脾常不足,饮食失调、感受湿邪等都会影响脾胃功能,产生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病症,因此脾胃在儿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脾胃不和,百病蜂起,脾胃失调还会影响肺、心、肝、肾四脏。儿科常见的厌食、积滞、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夜啼、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遗尿、水疝、少儿白发和某些皮肤病、血分病等,均可从脾胃论治。宋老师将“从脾胃论治小儿杂病”的学术思想非常贴切、合理地落实在小儿临床治疗的实践过程中。1.3守方守法以王道为准绳调脾之法中正平稳,堪称王道之法。治小儿之病泻实要快,补虚要慢。临床治疗小儿慢性病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勇于守方守法、善于守方守法。比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遗尿症3个月是1个疗程;治疗小儿哮喘、癫痫6个月是1个疗程。所谓“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治疗小儿慢性病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守方守法,就能在潜移默化的“王道”处置过程中收到预期的效果。2宋明锁主任临床经验总结2.1宋明锁治疗小儿厌食的临证经验小儿厌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最近四、五十年来,小儿厌食一病的主要证型经历了从脾胃虚寒、脾胃气虚到脾胃失调、虚失夹杂的变化。为此宋老师总结出适应治疗当今社会小儿厌食病主要证型的调脾和中汤。宋老师指出治疗本病脾胃积热证疗程相对较快,而虚证、虚实夹杂证则较缓。2.2宋明锁治疗小儿腹痛的临证经验对于小儿腹痛的治疗,历代以来医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小儿不擅言语表达,尤其是婴幼儿在出现腹痛时,更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基于此,针对本病宋老师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意义重大。调脾散结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经验方的总结,就是其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2.3宋明锁治疗小儿腹泻的临证经验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夏秋两季更为常见。宋老师治疗本病习用香葛启钥饮加减,香葛启钥饮由广藿香、葛根、苍术、茯苓、焦山楂、炒麦芽、白芍、木香、陈皮、黄连、甘草等11味药物组成。本方的量效关系十分有趣,对于不同证型的小儿腹泻,不必增减药味仅调整药量就可以从容应对。比如热象为主者,重用黄连;脾虚者,减用黄连,重用苍术、茯苓;食积者,重用焦楂、炒麦芽;湿象明显者,重用广藿香、葛根;腹痛明显者,重用白芍、木香。2.4宋明锁老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证经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临床上一般按急性感染期与非急性感染期分别施治。宋老师强调治疗RRTI的急性感染期偏重祛邪以治其标,非急性感染期偏重扶正以治其本。宋老师主张非急性感染期应从脾论治,也有学者将非急性感染期分为迁延期和感染间歇期。宋老师在本病的迁延期多用调脾和中汤加减治疗,此期治疗时间较长,要注意守方守法,不可轻易改弦更张。确认调脾和中证明显改善,实证已无,以虚象为主时,方能进入第三阶段感染间歇期的调理,感染间歇期的调理要根据患儿体质做出适当的选择,可以选用的处方有调脾益气汤、调脾养阴汤等等。综上所述,不论是小儿中焦脾胃本病如厌食、腹痛、腹泻等病,还是病属上焦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宋明锁都时时处处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宋老师有意识地创立了调脾系列处方,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从脾论治小儿杂病,这是宋老师儿科临床治疗杂病最为显着的特点之一。
赵金凤[9](2015)在《健儿通便散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研究健儿通便散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拓展脾虚夹积型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00例脾虚夹积型便秘患儿,采用简单随机表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中药方剂健儿通便散,对照组口服西药乳果糖口服液,进行14天治疗后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83%,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治愈率30.61%,对照组治愈率12.50%。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儿通便散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便秘临床疗效具有显着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2.健儿通便散在改善小儿脾虚夹积型便秘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健儿通便散在降低小儿便秘的复发率上优于对照组。
曾子芸[10](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二、肥皂条外用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1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皂条外用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1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捏脊疗法治疗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收集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病例分组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统计原则及方法 |
3.6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入组及脱落情况分析 |
4.2 基线比较分析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分析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讨论 |
1 特应性皮炎概述 |
1.1 特应性皮炎的西医认识 |
1.2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认识 |
2 导师治疗特应性皮炎经验 |
3 捏脊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理论基础 |
3.1 捏脊疗法概述 |
3.2 捏脊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
3.3 捏脊疗法的作用机制 |
3.4 捏脊疗法的作用特点 |
4 捏脊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评述 |
4.1 协同增强疗效,改善远期预后 |
4.2 安全可行,操作便捷 |
4.3 整体调节,维持稳态 |
5 笔者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浅谈 |
6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一 |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中医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内治法 |
2.4 中医外治法 |
3 西医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 |
3.1 流行病学调查 |
3.2 发病因素 |
3.3 发病机制 |
3.4 治疗 |
4 总结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捏脊疗法操作考核表 |
附录3 :安全等级评价标准 |
附录4 :特应性皮炎的SCORAD评分表 |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病例报告表 |
附录7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儿童湿疹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法则 |
4. 小结 |
综述二 儿童湿疹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情况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治疗 |
4. 预防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一 中医对胃肠积热的相关认识 |
1. 含义 |
2. 胃肠积热临床表现 |
3. 胃肠积热病理病机分类 |
4. 胃肠积热与各科疾病之间的关系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证候暴露因素与疾病相关性方法学研究与临床试验初探 |
一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探讨 |
二 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4. 研究方案 |
5. 结果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掺疮口药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1.1 中医诊断要点 |
1.2.1.2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4 临床研究的分组 |
1.4.1 性别 |
1.4.2 年龄 |
1.4.3 术后初始创面长度比较 |
1.4.4 术后初始创面深度比较 |
2 临床研究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麻醉方式 |
2.3 手术方法 |
2.4 术后执行流程 |
2.5 研究方法 |
2.5.1 对照组 |
2.5.2 治疗组 |
2.6 药物制备 |
2.6.1 观察用药的组成剂量及来源 |
2.6.2 观察用药的制法与保存 |
2.7 注意事项 |
3 研究指标及安全性评价 |
3.1 疗效评判指标 |
3.1.1 创面的长度和深度的测量 |
3.1.2 创面疼痛评分 |
3.1.3 创面愈合时间 |
3.2 安全性评价 |
4 数据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患者的剔除与脱落 |
5.2 创面愈合观察指标的分析 |
5.2.1 术后不同时间长度对比 |
5.2.2 术后不同时间深度对比 |
5.3 不同时间创面疼痛积分对比 |
5.4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6 不良反应情况 |
7 探讨 |
7.1 肛周脓肿病因病机的研究 |
7.1.1 中国传统医学对肛周脓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
7.1.2 西方医学对肛周脓肿病因病机的研究 |
7.2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
7.2.1 中国传统医学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研究 |
7.2.2 西方医学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研究 |
7.2.3 肛周脓肿创面难愈的原因 |
7.3 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
7.3.1 中药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的应用 |
7.3.2 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 |
7.3.3 西方医学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的应用 |
7.4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研究 |
7.4.1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机理的研究 |
7.4.2 疼痛对人体的影响 |
7.4.3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治疗 |
7.4.3.1 中医治疗 |
7.4.3.2 西医治疗 |
7.5 掺创口药方解 |
7.5.1 观察用药的组成剂量及来源 |
7.5.2 方义分析 |
8 结果分析 |
9 结论 |
10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升阳散结汤治疗脾虚湿盛型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TNF-α、IL-1β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1.1 中医对痤疮病名由来和认识 |
1.2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辩证分型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2.1 中药疗法 |
2.2 针灸疗法 |
2.3 穴位埋线疗法 |
2.4 穴位敷贴疗法 |
2.5 刮痧疗法 |
2.6 刺血疗法 |
2.7 火针疗法 |
2.8 刺络拔罐 |
3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和治疗 |
3.1 病因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治疗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情分级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脱落和剔除标准 |
1.7 复发率诊断标准 |
1.8 受试者权益保护 |
2 分组方法 |
2.1 分组 |
2.2 随机方法 |
2.3 分组基本情况 |
3 实验方案 |
3.1 研究方法 |
3.2 疗效观察 |
3.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4 实验步骤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中医对脾虚湿盛型痤疮认识 |
2 升阳散结汤汤方药组成及方义分析 |
3 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形成中的作用及与TNF-α、IL-1β的关系,及指标确立意义 |
4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简称 DLQI) |
附录3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野菊花提取物溻渍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相关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受试药物 |
1.3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造模 |
2.3 实验给药 |
2.4 实验取材 |
2.5 检测方法 |
2.6 指标检测 |
2.7 统计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小鼠右耳耳廓组织TNF-α的含量 |
3.2 小鼠血清IL-6、LTB4水平变化 |
4.实验讨论与小结 |
4.1 免疫指标的选择 |
4.2 实验讨论 |
4.3 实验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讨论 |
1.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1.1 湿疹病名的认识 |
1.2 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湿疹的认识 |
1.4 湿疹的治疗 |
1.4.1 古代文献治疗湿疹的论述 |
1.4.2 现代医家治疗湿疹的论述 |
1.4.2.1 中医内治法 |
1.4.2.2 中医外治法 |
2.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湿疹发病因素的认识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 |
2.5 治疗 |
2.6 预防调护 |
3.野菊花药物的基本认识 |
3.1 野菊花的药用作用 |
3.2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 |
3.3 野菊花的临床应用研究 |
实验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附件 |
附件一: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湿敷二号方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湿疹的研究概况 |
第1章 古代文献中对湿疹的研究 |
第2章 近现代中医对湿疹的研究 |
综述二 现代对湿疹的研究概况 |
第1章 湿疹的诊断 |
第2章 湿疹的病因 |
第3章 湿疹的治疗方法 |
第4章 其他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湿敷二号方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7. 疗效判定标准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及分析 |
2. 发病情况 |
3. 临床治疗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湿敷二号方组成药物的相关药理分析 |
2.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养血润肤散药浴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分组情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诊断标准 |
3.1.1 西医诊断标准 |
3.1.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剔除标准 |
3.5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方案设计 |
4.1.1 样本量估算法 |
4.1.2 随机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法 |
4.2.1 基础治疗 |
4.2.2 试验治疗 |
4.2.3 日常调护 |
4.3 观察方法及疗程 |
4.4 技术路线 |
4.5 指标观察标准 |
4.5.1 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标准 |
4.5.2 瘙痒评分标准 |
4.5.3 病情总分计分方法 |
4.5.4 不良反应观察 |
4.6 疗效评定 |
4.6.1 疗效评定方法 |
4.6.2 疗效评定标准 |
4.6.3 安全性评价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与分析 |
6.1 一般临床资料 |
6.2 受试者入组特征及基线比较 |
6.2.1 受试者性别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
6.2.2 受试者年龄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
6.2.3 受试者病程基线比较 |
6.2.4 受试者发病部位分布特征及基线比较 |
6.2.5 受试者治疗前观察指标的基线比较 |
6.3 治疗结果疗效分析 |
6.3.1 治疗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的积分比较 |
6.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的积分比较 |
6.3.3 两组治疗后各项疗效指标的积分比较 |
6.3.4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受累面积积分比较 |
6.3.5 两组治疗前后EASI评分比较 |
6.3.6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总分比较 |
6.3.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6.3.8 两组复发率比较 |
6.3.9 不良反应观察 |
6.3.10 结论 |
讨论 |
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
1.1 命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湿疹的治疗 |
1.3.1 慢性湿疹的内治法 |
1.3.2 慢性湿疹的外治法 |
2 西医对湿疹的认识 |
2.1 湿疹定义 |
2.2 湿疹病因 |
2.3 慢性湿疹西医治疗措施 |
3 中医内治法 |
4 中医外治法 |
4.1 药浴疗法的机理 |
4.2 药浴疗法的优势 |
4.3 温热水浴 |
5 本实验的联合用药 |
5.1 联合用药方案 |
5.2 养血润肤散的方药浅析 |
5.3 养血润肤散的现代药理浅析 |
5.3.1 抗菌 |
5.3.2 抗炎 |
5.3.3 抗过敏 |
5.3.4 增强免疫 |
5.4 珂尔维特润修复乳 |
5.5 封包 |
5.6 综合疗效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7.1 问题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1 |
综述 |
1 病名 |
1.1 根据发病部位命名 |
1.2 根据病因病机命名 |
1.3 根据临床表现命名 |
2 中医对慢性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历代中医文献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近现代名中医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内治法 |
3.1 近现代名中医对湿疹的辨证论治 |
3.2 专方验方 |
4 中医外治法 |
4.1 针灸疗法 |
4.2 火针疗法 |
4.3 拔罐法 |
4.4 梅花针疗法 |
4.5 艾灸 |
4.6 穴位注射法 |
4.7 中药搽剂 |
4.7.1 洗剂 |
4.7.2 散剂 |
4.7.3 油剂 |
4.7.4 膏剂 |
4.8 外洗法 |
4.9 药浴法及熏洗法、熏蒸法 |
4.10 湿敷法 |
4.11 综合疗法 |
4.12 中西医结合外用疗法 |
4.13 其他疗法 |
5 西医对慢性湿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5.1 内因 |
5.1.1 遗传因素 |
5.1.2 免疫因素 |
5.1.3 血液循环障碍 |
5.1.4 内分泌变化或内脏病变 |
5.1.5 神经因素 |
5.2 外因 |
5.2.1 环境 |
5.2.2 感染 |
5.2.3 饮食 |
5.2.4 药物 |
5.2.5 其他因素 |
6 西医对慢性湿疹的治疗 |
6.1 内治法 |
6.1.1 维生素C |
6.1.2 葡萄糖酸钙 |
6.1.3 复方甘草酸苷 |
6.1.4 H1、H2受体拮抗剂 |
6.1.5 皮质类固醇激素 |
6.1.6 抗生素 |
6.2 外治法 |
6.2.1 糖皮质激素软膏 |
6.2.2 免疫抑制剂软膏 |
6.2.3 激光治疗 |
6.2.4 冷冻治疗 |
6.2.5 放射治疗 |
7 湿疹的日常护理 |
7.1 心理护理 |
7.2 饮食护理 |
7.3 皮肤护理 |
8 讨论 |
参考文献2 |
附件1:典型病例展示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3:随机数字表 |
附件4:CRF表 |
(8)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厌食症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宋明锁中医儿科学术渊源概述 |
1. 少小结缘独立选择 |
2. 名师传承受益终身 |
3. 师从张刚专攻儿科 |
4. 读书临证提高疗效 |
5. 加强修养德艺双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宋明锁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四诊合参重望舌望神色 |
1.2 治疗热病擅长使用下法 |
1.3 治疗杂病以脾胃为枢纽 |
1.4 守方守法以王道为准绳 |
2. 宋明锁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2.1 宋明锁治疗小儿厌食的临证经验 |
2.2 宋明锁治疗小儿腹痛的临证经验 |
2.3 宋明锁治疗小儿腹泻的临证经验 |
2.4 宋明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证经验 |
2.5 宋明锁治疗治疗小儿遗尿的临证经验 |
2.6 宋明锁治疗小儿牛皮癣(白疕)的临证经验 |
2.7 宋明锁治疗小儿湿疹的临证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宋明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证治规律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小儿杂病从脾胃论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小儿厌食“虚实夹杂证”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质量控质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主要症状频数及百分比 |
2.3 聚类分析 |
2.4 中医证型因子分析 |
2.5 样本聚类 |
2.6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方分析 |
2.7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药规律 |
创新点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健儿通便散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关于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本病的治法研究 |
2. 西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 |
2.1 西医学对小儿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西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分类 |
2.3 西医学对小儿便秘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分布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4 病情分级评定标准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疗效分析 |
3.2 不良反应 |
3.3 依从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立方依据 |
3. 组方分析 |
3.1 方药组成 |
3.2 主要功效 |
3.3 配伍特点 |
3.4 单味药物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比较分析 |
4.2 两组样本总体疗效对比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肥皂条外用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1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捏脊疗法治疗轻中度脾虚湿蕴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D]. 张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
- [3]掺疮口药促进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D]. 易中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升阳散结汤治疗脾虚湿盛型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TNF-α、IL-1β水平影响[D]. 贺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5]野菊花提取物溻渍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相关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D]. 郭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6]湿敷二号方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D]. 刘文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养血润肤散药浴治疗手足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研究[D]. 张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宋明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厌食症证治规律研究[D]. 赵怀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健儿通便散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金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12)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