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对策

浅谈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入世后农业发展的对策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1](2014)在《福建梨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福建生产的梨品种主要为砂梨,其产区位于闽西北山区地带,纬度正处我国梨产区的最南端,具发展早熟品种的特有优势,是我国南方早熟梨主要产区。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梨与福建梨生产发展情况及时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比较,并通过对福建梨的5个主产区76个梨园(户)进行相关情况问卷调查,根据梨农对产业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分析了福建发展梨产业存在优势及问题,对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国内外梨产业生产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世界梨生产发展的相关内容指标(面积、产量、主产区、品种、进出口等)情况;阐明了早熟梨的定义及全国早熟梨产区概况。2、福建梨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主要阐述了福建梨历史发展,现有面积产量、产区分布、品种结构、销售情况。3、福建梨产区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福建省的建宁、德化、宁化、清流、延平等5个县(区)的76个梨园(户)进行技术应用与需求、品种、植保、土肥等相关问题的调研,摸清并总结福建省梨主区现况及特点,为产业对策提供依据。4、福建省梨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与存在问题。解析了福建省发展梨产业存在气候、土地、产期、区位、高点后发等5大优势及存在小农分散生产多,规模经营少、机械化程度低、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研发后续力不强等问题。5、促进福建梨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结合产区调研及发展梨产业优势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提升福建梨产业竞争力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董秋香[2](2013)在《传承与创新:云南师范大学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所在,是高校所有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行为的总和,尤其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贵。校园精神文化并非独立的,可分割的,而是一切校园活动的核心,是一个整体的文化概念,无时无处不在体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中的每一个人。云南师范大学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唯一一所留昆院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有的校园文化积淀,随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建设的基本完成,云南师范大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契机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校本部业已具有的优良校园文化传统如何在新校区得到延续和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传承与创新:云南师范大学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为题,在文献分析概述当今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对为什么要加强及如何加强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其后,在理论依据的支持下,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个案,深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呈现出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目前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部分粗浅建议,以此为云南师范大学新建呈贡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和校园整体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思考方向。

李柏[3](2009)在《新形势下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管理创新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历经50多年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基层机构遍布全国各个乡镇,存贷规模在全国金融机构中居于第二位,在金融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近年来,资本金不足、产权不明、内控机制不健全、金融风险严重等问题,严重困扰、制约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生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势在必行。而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问题形成原因的错综复杂,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具体方案方面,经济金融界争议颇多。因此,分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个现实背景,本文综合运用合作金融理论、企业管理学的原理和观点,回顾了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合作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创新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待能为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张永强[4](2009)在《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人口大国,蔬菜生产的地位十分重要,我国政府对蔬菜工作非常重视。蔬菜种子产业是蔬菜产业的源头,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有突出的影响。本文选择“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为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我国蔬菜种子育种、生产、供给、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贸易、整个产业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剖析蔬菜种子生产的影响因素、蔬菜种子的供给、蔬菜种子企业的市场营销、需求预测、蔬菜种子的国内外贸易状况以及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优劣势等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结合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链的分析、蔬菜种子企业、蔬菜种子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及蔬菜种子生产供给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践,提出促进蔬菜种子生产供给模式及品种创新的相应对策,为保障我国蔬菜的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提高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决策参考。本文综合应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计量经济学、蔬菜学、种子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产业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SWOT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统计工具、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结论与建议。本文系统的对我国种子产业、蔬菜种子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系统的分析了蔬菜种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了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以蔬菜种子产业育种状况为视点,研究了世界先进国家蔬菜育种特点,分别以美国和荷兰为例,分析了欧美国家的育种动态;以日本和韩国为例,分析了亚洲蔬菜育种动态;在此基础上,从我国蔬菜育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出完善我国蔬菜种子科研育种的建议。以蔬菜种子生产的供给与需求为视点,首先从我国蔬菜生产的供给与需求出发,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世界蔬菜种子生产供给的组织形式、生产基地的分布、生产技术以及我国蔬菜种子生产的状况。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蔬菜种子生产函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蔬菜生产和需求的状况及趋势,对蔬菜种子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蔬菜种子供给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对策。以我国蔬菜种子市场营销管理为视点,分析我国蔬菜种子市场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天津科润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成功之处。从市场营销学的4P角度,给我国蔬菜种子企业提出了营销管理建议。以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格局及国际竞争力为视点,从我国蔬菜种子的整体贸易状况入手,对蔬菜种子产品的出口、进口的品种、额度、国别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体系分析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促进我国蔬菜种子国际贸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最后,应用SWOT实证分析法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在分析了世界种子产业和世界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对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SWOT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及对策,首先进行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促进蔬菜育种,提出实施“保两头放中间”的政策措施,国家要确保蔬菜育种基础研究和农业技术中心的经费和项目的支持,而对转型企业的科研部门,应让其在市场经济中,与其他种子公司甚至国外的种业集团去竞争,国家只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加强蔬菜育种的基础性研究和新技术的采用;加强蔬菜种子品种管理和区域试验,加强蔬菜种子产业的市场、技术管理,进一步严格品种的认证和审核制度等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控。在蔬菜种子的生产和供给模式上,扶持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种子生产基地,鼓励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来扩大规模;从蔬菜种子的消费群体来看,要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加大良种的推广。蔬菜种子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要积极开拓目标市场国,降低市场集中度,提升蔬菜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合理选用三层战略组合,应重点实施兼顾整体;另外要通过多种形式打造蔬菜种业的龙头企业,使蔬菜种子企业能有资金、有实力合理利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市场并做出正确合理的经营决策,从而促进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1)本研究通过对蔬菜种子产业的SWOT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三层战略选择:以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贸易指数等指标体系进行了蔬菜种子国际竞争力分析;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蔬菜种子产业进行了供给与需求分析;这些在目前国内对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研究中是鲜见的。2)应用市场营销学的4P理论实证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天津科润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从而提出我国蔬菜种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参考建议,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品种,按照市场规律改革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从而促进蔬菜种子产业的整体发展。3)目前关于蔬菜种子产业研究仅从其中的某些环节或某些角度入手分析,本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把蔬菜种子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和研究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规律,从蔬菜种子的育种科研、生产、供给、需求、国内外贸易、政策法规等诸多环节来研究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探寻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作机理和发展趋势,形成蔬菜种子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理论框架。

刘翠玲[5](2007)在《关于混业合作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利润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美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每年的平均利润率已经高达35%。随着外资银行抢滩登陆中国,对高端客户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银行业也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业务。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正确的营销策略和措施等种种问题。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如何发展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成为我国银行业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主要研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服务营销策略。首先对比分析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然后将STP战略理论、服务营销理论中的服务营销三角和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与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较完整、系统、可行的全面营销策略体系,通过多元化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进而从外部营销、交互营销、内部营销三方面展开营销策略的实施,并结合我国金融业经营环境,提出了对外要加强合作以应对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障碍的建议。最后通过案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借鉴意义。

龙泉[6](2006)在《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转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谐社会和我国小康建设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而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根本,高等教育也应该面向农村及县域经济服务。本选题是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省,能否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村;社会是否和谐,关键在农民是否提高收入、充分就业。如何将发展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转移互相促进,既能通过大量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经济的发展安置更多的农村人力资源就业是当前社会探讨的热点问题。研究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问题,使湖北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推动湖北城乡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中部崛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按照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分析——对策分析的思路展开:首先在对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理论进行评析基础上,对农村人力资源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关系。然后对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和县域经济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国际横向比较估算法等三种方法测算了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剖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制度性因素、环境上因素和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素质等因素。最后在对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模式进行比较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仅提出了“农村就地吸收、城市异地分流、内外多元输出、转移与回归创业相结合”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多元模式,而且还根据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目标定位,构建了适合湖北省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的立体体系。即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与农民组织化系统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桥梁;以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横向、纵向教育培训体系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根本;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县域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转移互动为环境环境;以统筹城乡制度,破除二元体制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制度保障。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湖北县市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收集了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大量数据与翔实资料。与国内外转移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运用人口流动理论、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理论及城市化等理论提出了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立体体系。

张帆[7](2005)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金融监管是个重要问题,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它是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现状与未来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存在许多不适之处,我们应借鉴目前金融业相对发达的美、日、英、韩等国金融监管的经验尽快改革与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实行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就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金融业在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分业与混业经营并存引发的监管难题。

周昌伟[8](2005)在《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方略》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我们经济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农村经济腾飞、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巨大障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着力分析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系统论角度提出我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规划,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涉及政府、组织、市场、文化等因素的社会系统工程,主要是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等手段,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核心地段,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带动中部崛起和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在调研的基础上,笔者首先具体分析了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大胆提出开发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战略规划,即树立一个总战略目标、把握两个开发维度、贯彻三大开发战略导向、落实四个具体战略措施——教育性开发、制度性开发、迁移性开发、政策性开发。

吕斌[9](200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技推广依托的技术供体及其面向的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及时地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本论文就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对美国、法国、荷兰、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技推广模式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模式特点的分析,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服务和农技推广特点的剖析,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成功的农技推广模式必须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组织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引导或支持的、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司或企业作为技术物化推广载体的良好的组织系统。 2.对福建省农技推广现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调研,认真分析全省多种推广模式,研究筛选出比较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种农技推广典型模式,即漳州东园模式、南平模式和龙岩新罗模式。并对三种典型模式的产生背景、具体做法和主要成效进行剖析,认为这三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改变了原有农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导致“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采用在利益驱动下的承包和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技推广人员思想观念、农技推广体制和农技服务机制的创新。 3.运用农技推广模式的构建原理、运行机制以及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区域联系和“发展级”理论综合分析了三种典型模式及其在推动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筛选出的比较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种农技推广典型模式,可供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参考。

许洁瑜,安元华[10](2003)在《中国钼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文中指出浅议了中国钼业现状、入世后中国钼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二、入世后农业发展的对策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农业发展的对策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梨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基本思路
    1.5 研究的方法
2 国内外梨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2.1 世界梨基本情况
        2.1.1 面积和产量
        2.1.2 世界梨贸易
    2.2 我国梨产业情况
        2.2.1 面积、产量
        2.2.2 中国梨贸易
        2.2.3 中国梨品种区分
        2.2.4 我国早熟梨基本情况
        2.2.5 国内相关研究
3 福建梨产业情况
    3.1 福建梨产业的发展
    3.2 福建梨产区分布
    3.3 福建梨品种结构
    3.4 福建梨销售情况
4 福建梨产区现状调研
    4.1 福建梨主产区种植户(果场)应用技术情况
        4.1.1 应用技术的基本情况
        4.1.2 品种方面
        4.1.4 植保方面
    4.2 梨种植户(果场)技术需求情况及原因
        4.2.1 技术需求情况
        4.2.2 技术需求情况及原因分析
5 福建省发展优质早熟梨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5.1 比较优势
        5.1.1 气候资源优势
        5.1.2 土地资源优势
        5.1.3 产期优势
        5.1.4 区位优势
        5.1.5 高点后发优势
    5.2 存在问题
        5.2.1 小农分散生产多,规模经营少,专业合作社推动乏力
        5.2.2 机械化程度低,省力化、标准化技术推动较缓
        5.2.3 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研发后续力不强
6 应对策略或措施
    6.1 利用优势,加大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及推广
    6.2 建立健全梨果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机械化及服务专业化水平
    6.3 沃土养根,简化栽培技术体系,节本增效创新发展
    6.4 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动优质优价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传承与创新:云南师范大学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比较研究
        (一)主要比较对象国
        (二)主要比较借鉴内容
        三、 国内研究现状
        (一)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研究
        (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研究
        (三)高校校园组织及活动研究
        (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五)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一)完善云南省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拓宽综合性与历史悠久型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研究视角
        (三)为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二、 实践意义
        (一)推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促进云南师范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吸引力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田野调查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四、 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高校新建校区的界定
        二、 文化的内涵
        三、 校园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 行为主义理论
        二、 系统理论
        三、 区域文化理论
        四、 大学遗传环境理论
        五、 文化反射理论
第三章 国内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研究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 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全面发展新人
        二、 过滤社会文化,完成学子个体转换
        三、 通过情感感染,提升在校学生素质
        四、 借助有益活动,培养学子高尚情操
        五、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愉悦学子身心
    第二节 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概述
    第三节 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分析
        一、 有利于防止文化断裂
        二、 有利于促进文化识别
        三、 利于文化认同与凝聚力的形成
        四、 有利于大学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 有利于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
    第四节 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 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 严格管理与合理引导的辩证关系
        三、 人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辩证关系
        四、 坚持传统与反映时代特色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研究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渊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分析
        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追溯
        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园文化特点浅析
        (一)自由民主,兼容并包
        (二)艰苦奋斗,敬业勤学
        (三)上下团结,合作进取
        (四)刚毅坚卓,爱国奉献
        (五)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三、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历史影响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现状调查
        一、 问卷调查对象及工具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实施
        (四)数据处理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物质环境建设现状
        (三)制度环境建设现状
        (四)联大历史传承认同现状
        (五)校园文化传播载体调查
        (六)校园组织及活动现状
        (七)校园文化建设要素重要性现状统计
        (八)云南师范大学最吸引大学人的地方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浅议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成效斐然
        二、 形成较为积极的学风、校风
        三、 有较强的联大历史认同感
        四、 校园组织及活动初具规模
        五、 较为完善的传播载体及媒介
        六、 较为理性的校园文化认同感
    第二节 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校园建筑使用率过低
        (二)图书馆容量过小
        二、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三、 校园文化传播载体及媒介方面的问题
        (一)校办杂志及刊物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网络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需加强
        (三)需加强校园文化的集中宣传力度
        四、 对联大历史认同和理解方面的问题
        (一)校园历史纪念馆作用不够突出
        (二)对校园历史了解不够深入
        (三)校园历史了解方式较为单一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浅析
    第四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总体校园文化特征分析
        一、 环境优美、设施完备
        二、 传承历史、发展未来
        三、 刻苦奋进、扎实求学
        四、 青春活泼、热情大方
        五、 乐思善辩、明德睿智
        六、 积极向上、乐观豁达
    第五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展望
        一、 继承性原则
        二、 发展性原则
        三、 开放性原则
    第六节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及建设的对策浅议
        一、 以历史传承为导向,寻求文化建设新方式
        (一)历史传承新方式浅析
        (二)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
        (三)尝试多样的文体活动
        二、 以学校实际为原则,重建校园文化新内涵
        (一)重新定义新时期校园文化内涵
        (二)树立新一代大学人主人翁意识
        (三)明白校园文化发展的可塑性
        三、 以主体文化为中心,建设校园大文化观
        (一)大文化观的形成应以联大历史的传承为中心
        (二)大力挖掘校园建设形态中蕴含的文化意象
        四、 以大学人为主体,践行校园文化人性管理
        (一)加强师生、新老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二)关注大学人个性的发展
        (三)提倡人性化的大学人管理
        五、 以组织活动为保障,彰显校园文化新特色
        (一)积极发挥社团文化的建设作用
        (二)规范社团组织的日常管理
        (三)完善社团组织的经费管理
    第七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新形势下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管理创新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论文研究问题
    (三) 相关理论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二、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
    (二) 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现状
三、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 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制约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改革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服务“三农”原则
    (三) 坚持市场化原则
    (四) 坚持政府政策扶持原则
    (五) 坚持合作性原则
    (六)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原则
五、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 开展产权制度创新,实现产权多元化
    (二) 开展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
    (三) 合理市场定位,实行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的有效结合
    (四)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五) 加强电子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
    (六) 积极寻求政策扶持,进一步化解历史包袱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蔬菜种子产业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产业
        2.1.2 蔬菜种子产业
        2.1.3 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供给需求理论
        2.2.3 技术创新理论
        2.2.4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3.1 种子产业的分析
        3.1.1 种子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3.1.3 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2 蔬菜种子产业分析
        3.2.1 蔬菜种子产业链分析
        3.2.2 蔬菜种子产业现状
        3.2.3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机遇
        3.2.4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挑战
    3.3 本章小结
4 蔬菜种子产业育种状况
    4.1 世界先进国家蔬菜育种的特点
        4.1.1 按生态区域定位
        4.1.2 高新技术育种
        4.1.3 跨洲区域试验与品种展示栽培
        4.1.4 科研育种机构和部门分设
        4.1.5 种质资源有效利用
        4.1.6 工厂和设施化育种
        4.1.7 企业内育种和经营分设
        4.1.8 蔬菜种子流通市场国际化
    4.2 欧美蔬菜育种动态
        4.2.1 美国蔬菜育种动态
        4.2.2 荷兰蔬菜保护地生产育种技术
    4.3 亚洲蔬菜育种动态
        4.3.1 日本的蔬菜育种动态研究
        4.3.2 韩国蔬菜育种状况
    4.4 中国蔬菜育种的发展状况
        4.4.1 杂优利用已成为多数蔬菜育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4.4.2 抗病育种取得了重要突破
        4.4.3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4.4.4 在蔬菜品质育种和生态育种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4.5 中国蔬菜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4.5.1 蔬菜育种体制不健全
        4.5.2 对蔬菜育种的基础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4.5.3 蔬菜育种目标不明确
        4.5.4 常规育种与育种新技术结合不够
        4.5.5 忽视品种管理与区域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蔬菜种子生产供给与需求
    5.1 蔬菜种子产业供给概述
        5.1.1 中国蔬菜生产现状
        5.1.2 中国蔬菜种子生产状况
    5.2 蔬菜种子生产:蔬菜种子生产函数与影响因素分析
        5.2.1 必要的假设
        5.2.2 变量的设置
        5.2.3 模型的构建
        5.2.4 数据说明
        5.2.5 模型估计结果
        5.2.6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7 模型修正
        5.2.8 修正后的模型解释
    5.3 科技进步率测定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说明
        5.3.3 计量模型
        5.3.4 计算结果
    5.4 蔬菜种子的需求分析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数据来源
        5.4.3 计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营销管理分析
    6.1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营销管理分析
        6.1.1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6.1.2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的特点
        6.1.3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竞争主体的类型
    6.2 中国蔬菜种子市场营销实证分析—以天津科润公司为例
        6.2.1 天津科润公司概况
        6.2.2 天津科润公司的产品组合管理
        6.2.3 天津科润公司的品牌管理
        6.2.4 天津科润公司的销售价格管理
        6.2.5 天津科润公司的销售渠道管理
        6.2.6 天津科润公司的销售促销与服务管理
    6.3 中国蔬菜种子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6.3.1 注重公司的产品组合,提高品牌意识
        6.3.2 全面调研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价格政策
        6.3.3 深入研究产品与市场状况,确立最优分销模式
        6.3.4 因地制宜,做好市场促销和广告宣传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格局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7.1 中国蔬菜种子对外贸易的总体分析
        7.1.1 总体贸易分析
        7.1.2 出口贸易分析
        7.1.3 进口贸易分析
        7.1.4 进出口价格分析
    7.2 中国蔬菜种子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2.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7.2.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7.2.3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7.3.1 中国蔬菜种子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极低
        7.3.2 开拓蔬菜种子出口目标国,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
        7.3.3 加大育种科研力度,提高蔬菜种子的质量
        7.3.4 改进加工工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7.3.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育种企业的权益
        7.3.6 树立国际营销理念,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竞争力分析:SWOT实证分析
    8.1 世界种子产业的竞争态势
        8.1.1 世界种子产业的并购和重组
        8.1.2 世界种子产业的行业特点
    8.2 世界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态势
        8.2.1 规范的种子生产标准和投放程序
        8.2.2 种子公司经营规模日趋扩大化、垄断化
        8.2.3 产业关联适度不断提高
        8.2.4 蔬菜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
    8.3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分析—SWOT实证分析
        8.3.1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内部环境优、劣势分析
        8.3.2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分析
        8.3.3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内、外部环境关键因素的确定
        8.3.4 中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8.4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8.4.1 重点战略
        8.4.2 基础战略
        8.4.3 后备战略
    8.5 本章小结
9 促进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9.1 进行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促进蔬菜育种研究
    9.2 加强蔬菜育种基础性研究和新技术采用
    9.3 加强蔬菜种子品种管理与区域性试验
    9.4 改善蔬菜种子产业供给模式,打造蔬菜种业龙头企业
    9.5 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良种的推广力度
    9.6 提升蔬菜种子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9.7 开拓国际市场,降低市场集中度,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9.8 合理选用三层战略组合,应重点实施兼顾整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关于混业合作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内容和结构
    1.3 相关问题的说明
        1.3.1 混业合作
        1.3.2 大型商业银行
        1.3.3 个人理财概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背景
        2.1.1 STP战略理论
        2.1.2 服务营销理论
    2.2 前人研究成果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研究背景
    3.1 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现状
    3.2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3.2.1 目标市场定位模糊
        3.2.2 现行营销渠道拓展乏力
        3.2.3 个人理财营销人才储备不足
    3.3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3.3.1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核心内容的实现
        3.3.2 居民保守的理财理念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3.4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的现实性分析
        3.4.1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3.4.2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全面服务营销策略的构建
    4.1 全面服务营销策略的框架
        4.1.1 全面服务营销策略的提出
        4.1.2 个人理财业务的STP营销战略
        4.1.3 个人理财业务的外部营销策略
        4.1.4 个人理财业务的交互营销策略
        4.1.5 个人理财业务的内部营销策略
    4.2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建议: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深层合作
        4.2.1 业务层面的混业合作—建立银行“一站式”服务平台
        4.2.2 资金层面的混业合作—金融控股公司
第五章 案例分析
    一、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三、营销策略
    四、外部合作
    五、成效
    六、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的理论评析
    2.1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的重大意义
    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和县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第3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3.3 湖北省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及劳动力剩余成因分析
第4章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分析
    4.1 湖北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历史进程
    4.2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转移规模与特征
    4.3 湖北省部分县市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分析
    4.4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模式比较及选择
    5.1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模式分析与借鉴
    5.2 国内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模式分析比较研究
    5.3 现阶段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模式选择
第6章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体系构建
    6.1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体系结构及目标定位
    6.2 构建城乡-体化劳动力市场与农民组织化系统
    6.3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系统
    6.4 创造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转移互动环境系统
    6.5 城乡制度创新是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有力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7)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体制的界定
    (一) 金融监管的涵义
    (二) 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历程回顾
    (二)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 国外有代表性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模式比较
    (二)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一) 建立有效的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
    (二) 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扩充监管内容和范围
    (三) 建立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主、金融行业组织自律、金融机构内控和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立体式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四)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五) 严肃查处案件,及时披露信息,强化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督
    (六) 提升银行管理能力和信息科技水平,改革管理体制,提高通过技术手段来“治行”的能力
    (七)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8)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 课题的选题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观点
    1.4 课题研究的预期价值及发展趋势
第2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特点及利用机制
    2.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及特点
    2.3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第3章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3.1 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分类
    3.2 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农村人力资源的区域分布状况及问题
        3.2.2 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现状及问题
        3.2.3 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3.2.4 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及问题
        3.2.5 政府开发农村资源的政策或策略倾向及问题
第4章 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略
    4.1 树立一个总战略目标
    4.2 把握两个开发维度
    4.3 贯彻三大开发战略导向
        4.3.1 采用梯度开发为主,跳跃开发为辅的“正反梯度开发”战略
        4.3.2 政府必须不同程度地参与开发,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4.3.3 以开发“意识”为先导
    4.4 落实四个具体战略措施
        4.4.1 农村人力资源的政策性开发——开发保证
        4.4.2 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性开发——开发基础
        4.4.2.1 农民教育的特点分析
         4.4.2.2 农村教育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
         4.4.2.3 农村人力资源教育性开发的战略目标
         4.4.2.4 改革教育体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4.4.2.5 多渠道筹资、多层次投入,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4.4.3 农村人力资源的制度性开发——开发关键
         4.4.4 农村人力资源的迁移性开发——开发重点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市场经济与农技推广的相关原理
    2.1 市场经济的相关原理
    2.2 农技推广的基本原理
    2.3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服务的特点
    2.4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的特点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技推广模式
    3.1 美国农技推广模式
    3.2 法国农技推广模式
    3.3 荷兰农技推广模式
    3.4 日本农技推广模式
    3.5 台湾地区农技推广模式
4 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建省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典型模式
    4.1 福建省农技推广现状与问题
    4.2 福建省农技推广的典型模式
        4.2.1 漳州东园模式
        4.2.2 南平模式
        4.2.3 龙岩新罗模式
5 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建省农技推广典型模式的理论分析
    5.1 农技推广模式构建原理
    5.2 农技推广模式运行机制
    5.3 农技推广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10)中国钼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中国钼业现状
    1.1 中国钼矿资源
    1.2 中国钼业生产状况
        1.2.1 钼精矿的生产
        1.2.2 氧化钼、钼铁生产
        1.2.3 钼化学制品生产
        1.2.4 钼金属制品生产
        1.2.5 我国钼产品贸易态势
2 入世后我国钼业面临的形势
3 我国钼业存在的问题
    3.1 钼矿开采总量过剩
    3.2 钼产品总量过剩
    3.3 钼产品出口秩序混乱
    3.4 钼产品结构不合理
    3.5 钼产品质量低下, 钼金属回收率低
4 对策与建议
    4.1 控制开采总量,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2 控制钼品生产总量, 实现我国钼业效益最大化
    4.3 规范我国钼产品的出口秩序, 维护行业利益
    4.4 调整我国钼系产品结构, 提高钼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4.5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推动我国钼业的发展
5 结束语

四、入世后农业发展的对策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梨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 吴凌.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4)
  • [2]传承与创新:云南师范大学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董秋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 [3]新形势下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管理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 李柏. 兰州大学, 2009(S1)
  • [4]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 张永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5]关于混业合作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D]. 刘翠玲.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5)
  • [6]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转移研究[D]. 龙泉.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5)
  • [7]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研究[D]. 张帆. 吉林大学, 2005(03)
  • [8]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方略[D]. 周昌伟. 湖北工业大学, 2005(11)
  • [9]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D]. 吕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 [10]中国钼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J]. 许洁瑜,安元华. 中国钼业, 2003(03)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