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甲醚制冷性能分析及其lgP-h图(论文文献综述)
魏丹琛[1](2020)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优化及节能研究》文中提出乙烯、丙烯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低碳烯烃,当前主要采用石脑油裂解进行生产。目前石油资源日益紧缺,使用煤或天然气作为原料制取甲醇,进而生产乙烯和丙烯等低碳烯烃的甲醇制烯烃(MTO)工艺路线逐渐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本论文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并对流程进行能耗分析,以挖掘节能潜力。本文首先对180万吨甲醇/年的MTO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并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发现流程中存在急冷水(110~40℃,35MW)和水洗水(95~55℃,113MW)两股低温热源。该低温能量在经过下游的烯烃分离单元的再沸器回收利用之后,仍然有91MW未被利用,约占总量的61.5%。若能对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将会大幅度降低MTO过程的能耗。有机朗肯循环(ORC)是重要的低品位热能的利用措施。为采用ORC方法对MTO过程未被充分利用的两股低温热源进行能量回收,本文对比研究了7种有机工质,并研究了ORC过程的蒸发压力对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多流股热源的ORC系统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R227EA为较优工质,当ORC冷凝温度设置为45℃且带有分支流股的方案在操作压力为1.7 MPa时,可获得考察范围内最佳输出功和最高(火用)效率,输出功为5MW。为进一步探索混合工质对提高能量回收率的可能,论文探讨了6种不同二元混合工质应用于五种设计方案的影响,并分析了二元混合工质的质量分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相较于最优的纯工质未能体现出更好的系统性能。综合考虑节能效果和生产维护,建议采用纯工质。
李海明[2](2020)在《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的用能分析及工程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以精馏操作为主,包含高低压脱丙烷塔、脱丁烷塔等在内的7个精馏单元,而精馏过程具有极高的热力学不可逆性,能耗较高,节能潜力较大。本文以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了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的工艺技术路线基础上,通过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工艺的全流程进行模拟,获取热力学数据;通过?分析方法和建立用能“三环节”模型,对其能效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过程中能效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效的工程优化节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Aspen plus软件,选取RK-SOAVE物性方法和精馏塔严格计算模块RadFrac对某公司的MTO产品分离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通过模拟值与真实值的对比,发现各个精馏分离单元的塔顶和塔釜产品流量、组分浓度及温度均与实际情况很吻合,确保了全流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获取了“三环节”模型所需的热力学数据。(2)根据“三环节”?平衡理论,建立了适用于MTO产品分离过程的“三环节”?平衡结构模型,并完成了该过程的用能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在能量转换环节中,由于热蒸汽能质低、设备散热及烟气排弃等原因导致?损较大,能量转换效率及?转换效率偏低;在能量利用环节中,精馏单元的?损为主要?损来源,其中,丙烯双塔精馏单元的冷凝器负荷很大,换热效率仅为48%,而乙烯精馏单元因进料温度低,塔内?损达到887 MJ/hr,有必要优化其操作条件;在能量回收环节中,因为MTO产品分离过程中换热器多,换热效率低,?回收率仅为56.72%。此外,在实际情况中,急冷水的固含量对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影响很大。(3)针对MTO产品分离过程的用能分析及评价结果,提出了过程节能优化工程方案。首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能量利用环节中的乙烯精馏塔和丙烯精馏单元进行关键操作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对乙烯精馏塔,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前提下,进料温度升高至-26℃时,预冷器热负荷节能效率高达96.81%,再沸器的热负荷节能效率达27.43%;回流比下降至1.27时,塔顶冷凝器热负荷下降了67.28%,再沸器的热负荷降低了66.71%。对丙烯精馏塔,当回流比下降至10时,不影响分离效果,而塔顶冷凝器热负荷下降了41.98%,塔釜再沸器的热负荷则下降了47.49%。其次,在原有的布袋式过滤器后增设了两台波特过滤器,可将急冷水的固含量降至10 mg/L,从而有效缓解换热器效率下降过快的问题。分析工程实际数据可知,波特过滤器投用之后,低压脱丙烷塔塔底急冷水再沸器的切出清洗周期延长至原来的3倍以上,塔底蒸汽再沸器中蒸汽的时均用量节省约12.5%。2#丙烯精馏塔塔底急冷水再沸器切出清洗的时间延长至100天左右,1#丙烯精馏塔塔底蒸汽再沸器的蒸汽时均用量节省约23.8%,节能效果显着。
许文华[3](2018)在《基于窄点温差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系统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热泵做为一种能量提升装置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自然工质CO2由于其环境友好性等性质备受关注。CO2热泵运行压力高系统性能低,导致其难以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外部工况和系统窄点温差,以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为研究对象,从混合工质的筛选和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展开研究,进而达到环保、降低系统运行压力和提高系统性能系数的目的。根据工质筛选标准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初步筛选出了R41、R1234ze、R161、R152a和R290五种第二组分工质,以CO2/R161和CO2/R152a为例,分析了CO2混合工质的定压比热、动力粘度、导热系数等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并建立了回热系统的热力学模型。探讨了冷凝压力对单工质CO2及混合工质基本热泵系统输出参数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冷凝压力下两工质系统换热器中的窄点数量和位置的变化。研究发现,单工质CO2和混合工质热泵系统均存在最优冷凝压力使得系统的COP最大。当在各自的最优冷凝压力时,气冷器/冷凝器中的窄点有两个,温度匹配达到最好;其他冷凝压力下,气冷器/冷凝器窄点只有一个。随着冷凝压力的提高,CO2系统蒸发器的窄点始终只有一个,位于工质入口;混合工质系统蒸发器的窄点先是只有一个,位于工质侧入口,之后变为两个,位于两端口,最后又变为一个,位于工质出口。分析了混合组分对系统最优性能的影响,发现各混合工质均存在一个最佳的质量混合比例使得系统的COP最大,其中CO2/R161(10/90)系统COP最大为4.37,对应的最优冷凝压力为2.25MPa,较CO2系统COP提高了0.32,最优冷凝压力降低了7.1MPa,为最佳混合工质。研究了窄点温差对CO2和CO2/R161(10/90)系统的影响,发现随着蒸发器窄点温差的增大,系统最大COP和最优冷凝压力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气冷器/冷凝器窄点温差的增大,系统最大COP呈下降趋势,而最优冷凝压力呈上升趋势。以CO2和CO2/R161(10/90)的回热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冷凝压力对两种工质回热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器具有降低系统最优冷凝压力、提高系统COP的作用,工质不同回热器的影响效果不同。CO2和CO2/R161(10/90)均存在一临界冷凝压力,分别为9.33MPa和2.24MPa,只有在低于该临界冷凝压力条件下运行时,回热器才具有提高系统COP的作用。对比分析了热源进口温度和热水出口温度对两种工质两种系统最优输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进口温度越高,COP和最优冷凝压力越大;当热源进口温度高于22℃时,回热器对CO2/R161(10/90)系统不再具有降低压力提高系统COP的作用;热水出口温度越高,COP越小,最优冷凝压力越高。最后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两种工质两种系统在各自最优冷凝压力下的总不可逆损失及各部件不可逆损失,发现混合工质的使用可以降低系统总不可逆损失,回热器对降低节流阀和压缩机的不可逆损失具有一定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到了系统取得最佳性能的条件,此外混合工质和回热器对于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运行压力效果显着,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系统实际应用的理论指导,对于系统工程化具有一定意义。
叶茂杰[4](2017)在《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制冷剂而言,现在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制冷性能是否优秀,还对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性能已成为考察制冷剂的硬指标。目前,在汽车空调中普遍使用的制冷剂为R134a,虽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但温室影响指数(GWP)高达1300,被认为只是过渡型替代工质,国内外制冷行业正在积极寻求环境性能和制冷性能均能满足要求的新型汽车空调制冷剂。本文根据环境性能、热力性能及理论循环性能初步确定了3种新型混合制冷工质R290/R13I1、R1270/R13I1以及RE170/R134a,并根据混合制冷剂各性能随质量配比的变化确定了3种混合物的混合比例分别为60%/40%、60%/40%、90%/10%,代号分别为RN01、RN02和RN03。建立汽车空调系统热力循环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对3种新型混合工质和R134a的循环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结果,研究它们替代R134a的可行性,并比较三种新型混合工质的优劣。为验证新型混合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在空气焓差实验室进行实验,向同一测试机组中分别充灌R134a和新型制冷剂,在相同的实验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循环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RN01和RN03的环境性能、热力性质以及循环性能都十分优秀,具备替代汽车空调中现在所用的R134a的潜力。
臧云浩[5](2017)在《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高效催化剂研究》文中提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无污染等特点,被视为燃料电池汽车理想的动力源。但高品质移动氢源的供给是限制PEMFC商业化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众多动可移动制氢原料中,二甲醚(DME)重整制氢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无腐蚀性、无致癌性,存储和运输可与现存液化石油气设施兼容等优点,有望成为安全、高效、稳定的PEMFC供氢技术方案。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研究的核心是催化剂的开发,但目前常用的Cu基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分别存在热稳定性差以及抗积碳能力弱的缺点。本文分别对介孔Cu-SiO2-Al2O3和多级孔、纳米H-ZSM-5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孔结构、配位结构、酸量、酸强度、酸类型以及形貌特点。采用XRD、N2吸附-脱附测试、SEM、TEM、NH3-TPD、Pyridine-FT-IR、27Al MAS NMR、TGA、H2-TPR、N2O滴定和ICP-OE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表征。首先,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温度≥250°C,水醚比≥3时,在热力学上可以抑制积碳生成,且在此条件下可实现二甲醚100%的平衡转化;此外,提高水醚比、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H2收率,降低产物中CO的含量。通过改进一步EISA法制备了介孔Cu-Si O2-Al2O3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Cu含量和Si的添加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焙烧温度、增大Cu含量有利于生成较为稳定和具有较高活性的CuAl2O4尖晶石相,但会对氧化铝有序介孔结构的构建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总酸量降低;实验表明,经过700°C焙烧、Cu含量7.5%的介孔双功能催化剂拥有最高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活性,在400°C反应温度下二甲醚转化率达到100%,氢气收率达84%。Si的添加有效地提升了催化剂内介孔氧化铝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活性组分Cu的分散度和热稳定性;增大了催化剂的总酸量和Lewis酸性位的数量,促进二甲醚水解反应的进行。一步EISA法所制备的7.5Cu-17.5SiO2-Al2O3催化活性高,在390°C反应温度下二甲醚转化率达到100%,氢气收率达90%,CO选择性仅为15%,反应再生性能优异,是优秀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通过SAC法绿色高效地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的低硅铝比(Si O2/Al2O3<50)多级孔H-ZSM-5分子筛,考察了不同介孔模板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123作为模板剂,乙二胺作为替代碱源参与合成的H-ZSM-5分子筛不存在多级孔结构。而使用PEG作为模板剂时,添加乙二胺可合成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低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且PEG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分子筛内多级孔结构的构建。蔗糖是优秀的介孔模板剂,添加乙二胺后可合成出结晶性较高、介孔结构丰富的多级孔低硅铝比(SiO2/Al2O3=40、30)H-ZSM-5分子筛,其孔径分布较宽,介孔体积可在0.32 cm3·g-1以上。实验表明,CuZnPrCe金属催化剂复合多级孔HZ30-Suc(1)-72-EDA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优于传统微孔H-ZSM-5(30)分子筛制备的双功能催化剂。以ZIF-8为模板剂一步法直接合成了Zn封装的纳米H-ZSM-5分子筛(Zn@nHZ),考察了晶化时间及ZIF-8模板剂的添加量对Zn@nHZ的形貌、结构及酸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n@nHZ30-0.3的生长包括分解-浸渍和晶化两个连续的阶段。合成的Zn@nHZ30-0.3是由直径约50nm的椭圆状纳米颗粒构成的球状聚集体,Zn分布均匀。适量ZIF-8的加入促进了Lewis酸性位的生成,提高了总酸量;提高ZIF-8的添加量尽管有利于提升甲醇重整制氢活性位的数量,但不利于分子筛结晶,并导致Lewis酸性位的量和总酸量下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Zn@nHZ30-0.9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490°C的反应温度下,经过25h的催化反应后二甲醚转化率保持在96%以上。
赵跃[6](2016)在《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常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不能满足中高温加热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适应较大加热水温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复杂的变工况条件下,机组两压缩机都运行在压缩机安全运行界限内,机组可安全高效运行。通过设置双通道式翅片管蒸发器和三通道壳管套管式冷凝蒸发器,该系统的低温级循环和高温级循环相对独立,该热泵机组可复叠运行、单级单独运行、单级联合运行等多种运行模式,从而满足不同的工况和用户需求。基于压缩比2-8、排气温度小于110℃、冷凝温度大于20℃的单级循环运行界限,对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分析,确定了系统两单级循环运行范围。热力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温度较低,单级循环最高冷凝温度较低,且随蒸发温度降低,最高冷凝温度逐渐减小;中间温度对复叠热泵循环运行界限影响较大,当该复叠热泵以以最佳制热能效比对应的中间温度运行时,其安全运行范围较小,在合适范围内,以恒定中间温度的方式运行,可明显扩大复叠热泵循环的运行界限;固定中间温度20℃进行热力计算,得到该复叠热泵循环运行范围为:低温级循环蒸发温度-20℃~0℃,高温级循环冷凝温度40℃~75℃。根据机组的设计选型,对系统进行了数值建模及仿真计算,模拟得到该复叠热泵循环的运行范围为:环境温度-10℃~12℃,入水温度35℃~65℃。依据单级循环和复叠循环的运行界限分析结果,通过单级循环和复叠热泵循环的切换,该机组可满足空气源热泵的全部工况要求。随着入水温度的降低和环境温度的升高,复叠热泵循环制热能效比增大;复叠热泵循环制热量只和入水温度有关,且随入水温的的升高而减小。环境温度-10℃、进水温度65℃工况下,复叠热泵循环制热量为11.5kW,制热能效比为2.05。设计工况下,复叠热泵循环中间温度变化范围为12℃~15℃,中间温度越高,制热量和制热能效比越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分别以制热量优先、制热能效比优先和机组寿命优先为目标,制定了机组的三种运行策略,并对比分析了三种运行策略的加热时间、耗电量和综合制热能效比等性能参数。
邓攀峰[7](2016)在《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在煤制工业燃气项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趋严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其中伴随着各种余热的产生。高温余热的利用已经逐渐成熟,针对中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本文依托江西省高安市建陶基地的大型煤制工业燃气项目,通过对项目整体工艺流程的分析,寻找可供回收利用的低温余热资源。对于汽轮机末端凝汽器循环水来说,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回收余热,供全厂冬季采暖使用。对于从余热锅炉出来的200℃水煤气,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单台气化炉对应的理论发电功率达到184.4kW,发电效率为10.27%。本文系统研究这两种余热回收技术,通过比较不同系统形式的工作机理和优缺点,进行相关的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对部分主要设备进行设计计算。通过探讨不同的热力学分析方法,从理论角度剖析了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能源转换形式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水平指明了方向。最后,通过对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整体装置进行效益分析,表明该系统方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业生产存在许多相似的工艺过程和装置,通过对煤制工业燃气项目的深入分析,将会给其它生产过程中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从而为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实现低品位热量有效利用及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体均[8](2016)在《自然工质热泵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技术,但由于其输出温度一般较低,限制了热泵的应用范围,因此开展中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提高输出温度,有助于扩大热泵的应用范围。并且由于目前热泵的常用氟利昂工质易导致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问题,急需寻求环境特性友好和循环性能高的中高温热泵工质。因此本文开展中高温领域的自然工质热泵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自然工质,CO2由于良好的循环特性和环保特性,成为目前热门的替代工质。并且由于CO2的临界温度较低,因此在CO2循环中通常采用跨临界循环。对单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的供热量、性能系数、压缩机排气和运行压力的理论分析及调节特性和循环性能的实验研究表明:单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热泵在中高温领域应用存在循环性能系数较低、压缩机排气超温危险和系统运行压力过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展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的研究。以中间完全冷却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热泵为例,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双级压缩和单级压缩同样存在使循环性能系数最大的最优压力。双级压缩有效提高了循环的性能系数,在本文工况范围内,性能系数提高23%40%,有效降低了压缩机运行压力比,并解决了单级压缩循环存在的排气超温危险问题,在本文工况范围内,排气温度最高不到83℃。但同时也限制了热泵系统的输出温度,使系统不适用于高温领域。为使自然工质热泵循环能有效应用于中高温领域,并考虑到自然工质R290在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和单级压缩R290循环的二元复叠热泵系统。对此复叠热泵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其输出温度在该热泵系统中经过两次加热后得到梯级升温,系统可高效应用于中高温领域。为进一步提高该热泵系统的循环性能,针对节流损失和复叠温差问题,研究了膨胀机在双级压缩CO2跨临界循环侧和回热器在单级压缩R290循环侧的应用。用膨胀机替代CO2侧低压级节流阀,在本文工况范围内,性能系数增大8.6%12.5%,膨胀回收功最高占总耗功的6.5%,仅在R290侧加入回热器对系统性能的提高效果有限,在过热度为10℃,性能系数提高1.3%。
韩龙娜[9](2015)在《基于风冷冷凝器喷雾降温装置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家用空调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人们又不得不面临空调能耗巨大这一难题。根据统计,空调能耗已占到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空调系统的出力受阻,为了得到相同的制冷量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因此降低空调能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电厂空冷机组增设喷雾降温系统后既降低系统能耗,又提高机组安全性能,这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家用空调器可否采用增设喷雾降温系统,以达到降低冷凝器温度,减少空调能耗,提高空调制冷量的目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开展的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冷凝温度对空调能耗和制冷量的影响,说明冷凝温度降低后空调的能耗降低,制冷量增加;通过公式推导得出液滴蒸发时间,得出液滴的蒸发时间与液滴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并计算单个液滴的蒸发时间。其次,设计、搭建喷嘴雾化特性实验台,运用容积法测得不同型号喷嘴流量,利用CCD摄像机测量不同型号喷嘴的扩张角,综合分析喷嘴流量和雾化锥角的测试结果,得到合适的喷嘴型号及雾化压力。再次,通过设计、搭建喷雾降温系统实验台,测试不同型号喷嘴、不同雾化压力、不同布置方式下喷雾降温系统的换热效果,得出在雾化压力2MPa时换热器进风口迎风面均匀布置时为最合理。最后,通过测试空调机增设喷雾降温系统后,冷凝器表面温度和制冷系数COP的变化,得出增设该系统后冷凝器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制冷系数COP提高;运用Dabiri和Rice拟合得出的空调函数,预测典型城市增设喷雾降温系统后的节能量,分析探讨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
杜永强[10](2014)在《跨临界CO2热泵干燥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热泵是通过压缩和节流使工质在气相和液相之间相互转变,利用工质相变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分别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换热,吸收低温介质中的热量,提高其温度以获得可以利用的高温热源。热泵干燥利用热泵这一特点,吸收从干燥室出来的干燥介质的显热和水蒸气潜热,获得高温热源,并使得干燥介质冷却析出水分。热泵干燥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运行费用低,且干燥不受外界影响、干燥易于控制、环保无污染等特点。C02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稳定且热物理性质良好的自然工质,相比传统工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根据跨临界C02热泵的特性,研究了CO2热泵干燥系统操作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2热泵干燥系统的性能主要受蒸发温度、气冷器出口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影响。蒸发温度升高和气冷器出口温度降低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而排气压力的影响则与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相关。在确定的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存在一最优值,使得系统的性能达到最大。不同的蒸发温度和气冷器出口温度下,压缩机最优排气压力不同。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粘度小、密度大、表面张力小等特点,传热性能良好。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存在一假临界温度,在该温度下,CO2比热达到一最大值。在假临界点C02的传热性能增强。C02在管内的蒸发传热过程中主要的流动方式是环状流,蒸发过程中会发生干涸,干涸的发生会使传热系数大幅下降。本文研究了C02的物性和传热过程的特点,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建立了一套跨临界C02热泵干燥装置。实验装置采用3HP都凌C02专用压缩机,系统在设计工况下制热量为7.02kW。实验装置中设置了温度测点和压力测点,用来测试不同点的参数,便于实验研究。应用该C02热泵干燥实验装置,进行不同条件下物料的干燥实验。实验以胡萝卜和腊肠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热泵干燥条件对胡萝卜和腊肠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加干燥风速都可以增加胡萝卜和腊肠的干燥速率。胡萝卜干燥中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比风速更为显着。腊肠干燥开始阶段风速对腊肠干燥速率影响比较明显,而随着干燥的进行,风速的影响会逐渐变小。根据干燥实验的结果,建立了胡萝卜和腊肠干燥的数学模型,并以模型方程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Page模型能准确的反映胡萝卜的干燥过程,而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能较好的反映腊肠的干燥过程。干燥模型的建立对指导实际生产中两种物料的干燥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甲醚制冷性能分析及其lgP-h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醚制冷性能分析及其lgP-h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优化及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能源利用问题与现状 |
1.2 余热能源 |
1.3 工业余热回收现状与利用技术 |
1.4 有机朗肯循环 |
1.4.1 有机朗肯循环概述 |
1.4.2 有机朗肯循环的循环架构和循环性能优化 |
1.4.3 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筛选 |
1.4.4 有机朗肯循环的操作参数优化 |
1.4.5 有机朗肯循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
1.5 甲醇制烯烃过程的工业化发展与节能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MTO工艺流程模拟与换热网络分析 |
2.1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法 |
2.1.1 模拟方法介绍啊 |
2.1.2 MTO全流程概述 |
2.1.3 进料组成 |
2.1.4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1.5 流程简介及单元模块的选择 |
2.2 急冷与水洗工段 |
2.2.1 急冷塔 |
2.2.2 水洗塔 |
2.3 压缩与净化工段 |
2.4 烯烃分离工段 |
2.4.1 烯烃分离流程与分离序列 |
2.4.2 高低压脱丙烷塔模拟 |
2.4.3 脱甲烷塔模拟 |
2.4.4 脱乙烷塔模拟 |
2.4.5 乙烯精馏塔模拟 |
2.4.6 丙烯精馏塔模拟 |
2.4.7 烯烃分离过程操作参数汇总 |
2.5 MTO流程低温余热回收热网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ORC与 MTO联合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
3.1 ORC与 MTO过程的联合系统模拟 |
3.2 联合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
3.3 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
3.3.1 工质的影响 |
3.3.2 操作参数的影响 |
3.4 系统热力学性能优化 |
3.4.1 温度夹点的存在对ORC系统的影响 |
3.4.2 工质及其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5 针对多股热源的换热网络设计方案优化 |
3.5.1 高冷凝温度 |
3.5.2 中冷凝温度 |
3.5.3 中等冷凝温度与分支流股 |
3.5.4 低冷凝温度 |
3.5.5 低冷凝温度与分支流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工质对联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的探究 |
4.1 混合工质的性质以及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混合工质系统热力学性能优化 |
4.3 混合工质对ORC影响的设计方案优化 |
4.3.1 高冷凝温度 |
4.3.2 中冷凝温度 |
4.3.3 中冷凝温度与分支流股 |
4.3.4 低冷凝温度 |
4.3.5 低冷凝温度与分支流股 |
4.4 混合工质质量分数对ORC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的用能分析及工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前言 |
2.2 甲醇制烯烃工艺研究进展 |
2.2.1 UOP/Hydro公司的MTO工艺 |
2.2.2 Lurgi公司的甲醇制丙烯工艺 |
2.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技术 |
2.2.4 其他工艺 |
2.2.5 甲醇制烯烃工艺研究进展小结 |
2.3 低碳烯烃产品分离工艺现状 |
2.3.1 Lummus前脱丙烷分离工艺 |
2.3.2 惠生前脱丙烷分离工艺 |
2.3.3 UOP前脱乙烷分离工艺 |
2.3.4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前脱乙烷分离工艺 |
2.3.5 Lurgi MTP分离工艺 |
2.4 过程系统节能与优化方法 |
2.4.1 夹点技术分析方法 |
2.4.2 三环节优化方法 |
2.4.3 过程系统参数调优方法 |
2.4.4 节能与优化方法小结 |
第三章 MTO产品分离过程工艺全流程模拟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MTO产品分离过程工艺流程 |
3.3 MTO产品分离过程全流程模拟 |
3.3.1 主要模拟参数 |
3.3.2 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环节?平衡模型的用能分析与能效评价 |
4.1 前言 |
4.2 三环节?平衡原理 |
4.2.1 ?分析方法 |
4.2.2 三环节?平衡建模 |
4.3 MTO产品分离过程工艺 |
4.4 用能分析与评价 |
4.5 结果讨论 |
4.5.1 能量转换环节 |
4.5.2 能量利用环节 |
4.5.3 能量回收环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TO产品分离过程节能优化工程方案 |
5.1 前言 |
5.2 MTO产品分离过程节能优化方案 |
5.2.1 乙烯精馏塔工况节能优化 |
5.2.2 丙烯精馏单元工况节能优化 |
5.3 MTO产品分离过程再沸器热媒节能优化与工程实施 |
5.3.1 再沸器热媒问题分析 |
5.3.2 再沸器热媒节能优化方法 |
5.3.3 节能效果与工程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窄点温差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系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泵发展应用前景 |
1.1.1 国外热泵的应用现状 |
1.1.2 国内热泵的应用现状 |
1.2 制冷剂的发展和淘汰进程 |
1.3 CO_2工质的研究现状 |
1.4 CO_2混合工质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O_2混合工质的选择与物性分析 |
2.1 CO_2混合工质第二组分工质的筛选 |
2.2 CO_2混合工质的热力学特性 |
2.3 系统模型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
3.1 冷凝压力的影响 |
3.2 混合组分的影响 |
3.3 窄点温差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热式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
4.1 冷凝压力的影响 |
4.2 热源进口温度的影响 |
4.3 热水出口温度的影响 |
4.4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发展 |
1.2 目前车用空调制冷剂存在的问题 |
1.3 R134a替代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天然工质 |
1.3.2 人工合成工质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空调热力循环模型及新型混合制冷剂的组元 |
2.1 汽车空调系统热力循环模型 |
2.1.1 汽车空调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系统热力循环模型 |
2.1.3 循环性能参数计算 |
2.2 制冷剂物性参数及汽车空调系统循环性能模拟程序流程 |
2.2.1 热物性参数 |
2.2.2 纯制冷剂及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性能计算程序流程 |
2.2.3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性能计算程序流程 |
2.3 制冷剂的主要性质 |
2.3.1 环境性能 |
2.3.2 热力性质 |
2.3.3 迁移性质 |
2.3.4 物理化学性质 |
2.4 新型混合制冷剂的组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确定三种混合工质的配比 |
3.1 新工质环境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1.1 ODP |
3.1.2 GWP |
3.2 新工质热力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2.1 温度滑移 |
3.2.2 标准沸点 |
3.2.3 饱和压力 |
3.2.4 汽化潜热 |
3.3 新工质理论循环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3.1 R290/R13I1循环性能 |
3.3.2 R1270/R13I1循环性能 |
3.3.3 RE170/R134a循环性能 |
3.4 确定新型混合工质配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冷剂的理论循环计算与对比分析 |
4.1 新型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和环境性能 |
4.2 变工况循环性能分析 |
4.2.1 新型制冷剂与R134a变蒸发温度循环性能对比分析 |
4.2.2 新型制冷剂与R134a变冷凝温度循环性能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种新型混合制冷剂的比较 |
5.1 过热度和过冷度对不同制冷剂循环性能的影响 |
5.1.1 过热度的影响 |
5.1.2 过冷度的影响 |
5.2 不同工况下循环性能 |
5.2.1 计算工况 |
5.2.2 模拟计算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三种新型混合制冷剂的优劣 |
5.3.1 对过热度和过冷度的适应性 |
5.3.2 循环性能的比较 |
5.4 RN01和RN03的其他性质 |
5.4.1 动力粘度 |
5.4.2 导热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空气焓差实验室的组成及测试原理 |
6.1.1 空气焓差实验室的组成 |
6.1.2 测试原理 |
6.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工况 |
6.4 实验方案 |
6.5 具体实验步骤 |
6.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变蒸发温度循环性能计算MATLAB程序 |
附录2 变冷凝温度循环性能计算MATLAB程序 |
附录3 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4 过冷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MATLAB计算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高效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二甲醚性质及应用 |
1.3 二甲醚重整制氢工艺 |
1.3.1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 |
1.3.2 二甲醚部分氧化制氢 |
1.3.3 二甲醚自热重整制氢 |
1.3.4 二甲醚二氧化碳重整制氢 |
1.3.5 二甲醚等离子体重整制氢 |
1.4 二甲醚重整制氢催化剂 |
1.4.1 固体酸催化剂 |
1.4.1.1 氧化铝催化剂 |
1.4.1.2 分子筛催化剂 |
1.4.1.3 二甲醚水解机理研究 |
1.4.1.4 固体酸催化研究 |
1.4.2 金属催化剂 |
1.4.2.1 贵金属催化剂 |
1.4.2.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5 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
1.5.1 催化剂失活 |
1.5.2 催化剂再生 |
1.6 新型催化材料 |
1.6.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6.2 碳纳米管 |
1.6.3 多孔阳极氧化铝 |
1.6.4 泡沫金属 |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7.1 本论文研究思路 |
1.7.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0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催化剂性能评价 |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2 N_2吸附-脱附分析 |
2.2.3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2.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2.5 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_2-TPR) |
2.2.6 N_2O滴定 |
2.2.7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9 吡啶吸附红外测试(Pyridine-TPD) |
2.2.10 27Al固体核磁共振分析(~(27)Al MAS NMR) |
2.2.11 热重分析(TGA) |
2.2.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第三章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模拟与分析 |
3.0 引言 |
3.1 Aspen Plus简介 |
3.2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热力学模型构建 |
3.3 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Aspen Plus模拟 |
3.3.1 平衡积碳量 |
3.3.2 二甲醚平衡转化率、氢气收率及CO选择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介孔Cu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二甲醚水蒸汽重整制氢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制备 |
4.2.1.1 Cu-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制备 |
4.2.1.2 Cu-SiO_2-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制备 |
4.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3 催化剂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3.1.1 7.5Cu-MA-T催化剂的表征 |
4.3.1.2 7.5Cu-MA-T催化剂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性能 |
4.3.2 Cu负载量的影响 |
4.3.2.1 xCu-MA-700 催化剂的表征 |
4.3.2.2 xCu-MA-700 催化剂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性能 |
4.3.3 SiO_2修饰的Cu-γ-Al_2O_3催化剂 |
4.3.3.1 7.5Cu-ySiO_2-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4.3.3.2 7.5Cu-ySiO_2-Al_2O_3催化剂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性能 |
4.3.3.3 7.5Cu-ySiO_2-Al_2O_3催化剂催化稳定性和反应再生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低硅铝比多级孔H-ZSM-5 分子筛合成及其二甲醚水蒸汽重整制氢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制备 |
5.2.1.1 多级孔H-ZSM-5 分子筛合成 |
5.2.1.2 传统H-ZSM-5(30)分子筛合成 |
5.2.1.3 共沉淀法制备CuZnPrCe金属催化剂 |
5.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2.3 催化剂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123介孔模板剂 |
5.3.2 PEG模板剂 |
5.3.3 蔗糖模板剂 |
5.3.4 低硅铝比多级孔H-ZSM-5 分子筛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Zn封装的纳米HZSM-5 分子筛合成及其二甲醚水蒸汽重整制氢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催化剂制备 |
6.2.1.1 ZIF-8 合成 |
6.2.1.2 Zn@nHZ分子筛合成 |
6.2.1.3 传统Zn/H-ZSM-5 合成 |
6.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6.2.3 催化剂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Zn@nHZ的生长机理研究 |
6.3.2 模板剂ZIF-8 添加量的影响 |
6.3.3 Zn@nHZ30-y催化剂的二甲醚蒸汽重整制氢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工作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现状 |
1.2.1 纯工质的研究 |
1.2.2 混合工质的研究 |
1.3 大温升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多级压缩热泵的研究 |
1.3.2 单级压缩自然复叠热泵的研究 |
1.3.3 复叠式热泵的研究 |
1.3.4 单、双级耦合热泵的研究 |
1.3.5 多级串联热泵的研究 |
1.3.6 组合式热泵的研究 |
1.4 高温热泵系统部件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复叠式中高温热泵系统的热力计算及分析 |
2.1 复叠热泵循环的工质筛选 |
2.2 单级循环运行界限确定 |
2.2.1 R410A循环运行界限确定及性能分析 |
2.2.2 R134a循环运行界限确定及性能分析 |
2.3 复叠热泵循环的运行界限确定及热力性能分析 |
2.3.1 复叠热泵循环中间温度的分析 |
2.3.2 最优制热能效比的复叠热泵循环 |
2.3.3 中间温度恒定的复叠热泵循环 |
2.4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模式 |
2.4.1 制热量优先的复叠热泵系统运行模式 |
2.4.2 制热能效比优先的复叠热泵系统运行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形式的确定 |
3.2 设备的选型计算 |
3.2.1 压缩机的选型 |
3.2.2 双通道翅片管蒸发器的选型计算 |
3.2.3 三通道壳管套管冷凝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
3.2.4 高温级冷凝器的选择 |
3.2.5 节流装置的设计选型 |
3.2.6 管路的设计 |
3.2.7 充注量的确定 |
3.2.8 其他辅助设备的选型 |
3.3 复叠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设备表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仿真模型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制冷剂和载冷剂物性的计算模型 |
4.1.2 压缩机模型 |
4.1.3 冷凝器换热模型 |
4.1.4 蒸发器换热模型 |
4.1.5 冷凝蒸发器换热模型 |
4.1.6 膨胀阀模型 |
4.2 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 |
4.2.1 管内单相流动换热关联式 |
4.2.2 管内冷凝的换热关联式 |
4.2.3 管内蒸发的换热关联式 |
4.2.4 空气侧换热对流换热关联式 |
4.2.5 析湿系数的求解 |
4.3 部件与系统的算法流程 |
4.3.1 蒸发器的算法流程 |
4.3.2 冷凝器的算法流程 |
4.3.3 冷凝蒸发器的算法流程 |
4.3.4 单级循环算法流程 |
4.3.5 低温级定频的复叠热泵循环算法流程 |
4.3.6 低温级变频的复叠热泵循环算法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仿真及分析 |
5.1 R134a单级循环仿真结果分析 |
5.1.1 R134a单级循环运行范围 |
5.1.2 R134a单级制热循环性能 |
5.2 R410A单级循环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1 R410A单级循环运行范围 |
5.2.2 R410A单级制热循环性能 |
5.3 复叠热泵循环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1 复叠热泵循环运行范围 |
5.3.2 复叠热泵循环的性能 |
5.3.3 中间温度对复叠热泵循环的影响 |
5.3.4 冷凝蒸发器面积对复叠热泵循环的影响 |
5.4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的运行范围汇总 |
5.5 本章小结 |
6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策略分析 |
6.1 制热量优先的运行控制策略 |
6.2 制热能效比优先的控制策略 |
6.3 机组寿命优先的运行策略 |
6.4 运行策略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在煤制工业燃气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能源现状 |
1.1.2 我国实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
1.1.3 低温余热回收的特点和意义 |
1.2 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
1.2.1 热交换技术 |
1.2.2 余热制冷技术 |
1.2.3 热泵技术 |
1.2.4 余热发电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1.3.1 空分装置余热利用 |
1.3.2 煤气化装置余热利用 |
第二章 基于热泵技术的凝汽器余热回收利用 |
2.1 系统方案分析与比较 |
2.1.1 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
2.1.2 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的比较与选择 |
2.1.3 压缩式热泵的工作特性 |
2.2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基本设计 |
2.2.1 热泵工质的选择 |
2.2.2 热力循环方式的确定 |
2.2.3 压缩机类型的选择 |
2.2.4 膨胀阀类型的选择 |
2.3 系统方案的设计计算 |
2.3.1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确定 |
2.3.2 系统状态点参数的确定 |
2.3.3 压缩机的设计计算 |
2.3.4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
2.3.5 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消耗量 |
第三章 基于低温发电技术的煤气余热回收利用 |
3.1 系统方案分析与比较 |
3.1.1 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
3.1.2 有机朗肯循环和卡琳娜循环的比较与选择 |
3.1.3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的关键性问题 |
3.2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基本设计 |
3.2.1 有机工质的选择 |
3.2.2 热力循环方式的确定 |
3.2.3 膨胀机类型的选择 |
3.2.4 工质泵类型的选择 |
3.3 系统方案的设计计算 |
3.3.1 最佳蒸发温度和最佳冷凝温度的确定 |
3.3.2 系统状态点参数的确定 |
3.3.3 系统发电功率的计算 |
3.3.4 冷却水流量的计算 |
第四章 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4.1 热力学分析方法概述 |
4.1.1 能量衡算法 |
4.1.2 熵分析法 |
4.1.3 (火用)分析法 |
4.1.4 三种热力学分析法的比较 |
4.2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4.2.1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能量衡算法分析 |
4.2.2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4.3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第五章 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 |
5.1.1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 |
5.1.2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
5.2 社会效益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自然工质热泵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中高温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CO_2工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R290工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
2.1 单级压缩CO_2热泵循环 |
2.2 单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理论分析 |
2.2.1 单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 |
2.2.2 循环性能分析 |
2.3 单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
2.3.1 单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实验装置介绍 |
2.3.2 实验研究目的、内容与步骤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O_2/R290跨临界双级压缩带复叠循环 |
3.1 双级压缩CO_2跨临界热泵循环 |
3.1.1 循环介绍 |
3.1.2 循环热力学模型 |
3.1.3 结果分析 |
3.2 CO_2/R290跨临界双级压缩带复叠循环 |
3.2.1 循环介绍 |
3.2.2 循环热力学模型 |
3.2.3 循环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_2/R290跨临界双级压缩带复叠循环系统改进 |
4.1 假设条件 |
4.2 带CO_2膨胀机的CO_2/R290跨临界双级压缩带复叠循环系统 |
4.2.1 循环介绍 |
4.2.2 循环热力学模型 |
4.2.3 结果分析 |
4.3 带R290回热器的CO_2/R290跨临界双级压缩带复叠循环系统 |
4.3.1 循环介绍 |
4.3.2 热力学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风冷冷凝器喷雾降温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雾降温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液滴蒸发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喷雾降温系统的换热理论 |
2.1 喷雾降温法的降温机理 |
2.2 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
2.3 液滴蒸发原理与蒸发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装置 |
3.2.1 喷雾系统 |
3.2.2 图像采集系统 |
3.3 实验方案 |
3.3.1 喷嘴流量测量方法 |
3.3.2 喷嘴雾化锥角测量方法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喷嘴流量特性 |
3.4.2 喷嘴雾化锥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雾降温系统的换热特性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装置 |
4.2.1 热流体系统 |
4.2.2 热湿交换系统 |
4.2.3 测量与记录系统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不同型号喷嘴喷雾降温效果分析 |
4.4.2 不同个数喷嘴喷雾降温效果的影响分析 |
4.4.3 不同布置方式喷雾降温效果分析 |
4.4.4 仿真系统换热特性实验验证 |
4.4.5 不同室外条件喷雾降温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喷雾降温系统综合测试及地域适用性分析 |
5.1 喷雾降温系统在空调机上实测 |
5.1.1 实验设备 |
5.1.2 温度测量 |
5.1.3 湿度测量 |
5.1.4 功率测量 |
5.1.5 空调风量测量 |
5.1.6 实验方案 |
5.1.7 实验结果 |
5.2 空调室外机进风温度的变化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方案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典型城市应用节能潜力分析 |
5.3.1 空调机组数学模型 |
5.3.2 典型城市全年运行能耗分析 |
5.3.3 不同温度下运行能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跨临界CO2热泵干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燥技术的发展 |
1.2.2 干燥理论与模型研究进展 |
1.2.3 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 |
1.3 热泵干燥的原理及特点 |
1.4 干燥过程特性分析 |
1.4.1 干燥系统湿空气的性质 |
1.4.2 干燥物料特性 |
1.4.3 干燥过程的特性曲线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CO_2热泵干燥理论与干燥循环热力分析 |
2.1 CO_2工质的物性 |
2.1.1 CO_2环境特性 |
2.1.2 CO_2传热特性 |
2.2 跨临界CO_2热泵干燥 |
2.2.1 热泵干燥装置的性能评价指标 |
2.2.2 跨临界CO_2热泵循环系统特性 |
2.3 热泵基本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1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2 气冷器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3 高压侧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4 最优高压侧压力 |
2.4 CO_2/DME混合工质的性能分析 |
2.4.1 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
2.4.2 混合工质的可燃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设备计算与选型 |
3.1 压缩机选型与计算 |
3.2 气冷器设计计算 |
3.2.1 气冷器换热负荷 |
3.2.2 传热系数计算 |
3.2.3 气冷器换热面积 |
3.3 蒸发器设计计算 |
3.3.1 蒸发器的热负荷 |
3.3.2 传热系数计算 |
3.3.3 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跨临界CO_2热泵干燥实验 |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设备 |
4.1.3 实验测试指标 |
4.2 胡萝卜干燥实验研究 |
4.2.1 实验过程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腊肠干燥实验研究 |
4.3.1 实验过程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干燥模型建立 |
5.1 干燥模型理论 |
5.2 胡萝卜干燥模型建立 |
5.3 腊肠干燥模型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二甲醚制冷性能分析及其lgP-h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甲醇制烯烃工艺优化及节能研究[D]. 魏丹琛. 天津大学, 2020(02)
- [2]甲醇制烯烃产品分离过程的用能分析及工程优化[D]. 李海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基于窄点温差的CO2/低GWP混合工质热泵系统理论研究[D]. 许文华. 天津大学, 2018(04)
- [4]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D]. 叶茂杰. 南昌大学, 2017(02)
- [5]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高效催化剂研究[D]. 臧云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特性研究[D]. 赵跃.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7]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在煤制工业燃气项目中的应用[D]. 邓攀峰. 天津大学, 2016(12)
- [8]自然工质热泵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D]. 王体均.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9]基于风冷冷凝器喷雾降温装置的实验研究[D]. 韩龙娜. 北京建筑大学, 2015(03)
- [10]跨临界CO2热泵干燥实验研究[D]. 杜永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二甲醚论文; 空调制冷剂论文; 热泵原理论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论文; 冷凝温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