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水稻优质品种研究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东,王双,张海波,柴振军,徐婷婷[1](2021)在《辽宁省优质食味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当前,发展优质食味稻米生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辽宁省作为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具备发展优质食味稻米生产的基础和良好条件,但也存在着优质高食味品种应用面积小、稻米产业与市场对接程度差、配套栽培技术普及到位率低等问题。应充分利用辽宁省水稻生产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育种攻关,优化品种应用布局,完善栽培技术体系,提高技术普及到位率,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辽宁优质食味稻米的市场竞争力。
张磊[2](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刘秋员[3](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马会珍[4](2021)在《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收集的来自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包括3个日本选育品种在内共13个品种)共计23个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在统一肥水等相关栽培管理的条件下,分别在辽宁省盘锦市、吉林省公主岭和黑龙江省五常水稻研究所进行种植,系统比较上述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粳稻品种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不同粳稻生产区种植时,其加工品质普遍较高,差异并不显着。在粒型上,北方粳稻品种在黑龙江种植时长宽比值较小,米粒较短。在外观上,在辽宁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11.79-41.35%,垩白度在2.42-16.19%;在吉林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9.89-34.29%,垩白度在2.35-14.33%;在黑龙江种植时的垩白粒率在8.51-37.92%,垩白度在2.74-8.22%,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其外观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优。在蒸煮食味品质方面,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而胶稠度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在RVA谱特征值中,北方粳稻品种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在淀粉的热力学特性上,糊化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低,回生焓最小,淀粉小颗粒含量在黑龙江种植时最高,大、中颗粒含量最低。在黑龙江种植的米饭硬度最小,黏度最大,弹性也相对较高,食味值在63.7-80.9,食味品质最佳。2.以辽宁省(5个)、吉林省(5个)和黑龙江省(5个)的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和江苏省代表性优质粳稻品种(软米品种和非软米品种各5个)为材料,在各自最佳生态区进行种植,比较南方和北方粳稻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北方三省的加工品质整体优于江苏省。在粒型上,与江苏非软米相比,北方粳稻品种米粒较短小;而与软米相比,米粒较为细长。在外观上,江苏软米和非软米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显着高于北方粳稻,外观品质较差。江苏非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北方粳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但其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值在56.9-66.5,食味品质较差。与北方粳稻相比,江苏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米饭硬度小,黏性大,峰值黏度、崩解值均高于北方粳稻,消减值、回生值小,食味值在67.0-78.0;北方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硬度大,弹性高,淀粉小颗粒含量高,食味值在71.0-80.9,与江苏软米相比食味值略高,但没有显着差异。3.在得出以上初步结论的基础上,以参加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产自全国各地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全国部分优质粳稻品质的差异,重点以获得优质食味金奖的1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将其分为南、北两大地域来源,系统比较南方优质食味粳稻与北方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以进一步验证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参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的39个粳稻品种无论是粒型,还是垩白率与垩白度差异均较大;在蒸煮食味方面,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的感官评分分值分别在44.00-82.00和52.20-91.8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RVA谱中的消减值、回复值以及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与米饭食味值均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0、-0.57、-0.37和-0.56;而RVA谱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与米饭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和0.36。与北方优质粳稻相比,南方优质粳稻的米粉RVA谱的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降低12.00%和21.19%;米饭质构特性中的黏性和均衡值的绝对值提高16.15%和15.00%。北方粳稻外观晶莹剔透,垩白度在0.50%-3.50%,米饭直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6.00-74.00,专家感官评分在86.14-90.67;而南方粳稻外观相对浑浊,垩白度在1.86%-11.21%,米饭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软化了其口感,米饭软而黏,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在54.00-82.00,专家感官评分在82.29-91.86,南方优质粳稻与北方优质粳稻经米饭食味计测定的食味值与专家感官评分间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北方粳稻在东北三省种植时,稻米品质整体在黑龙江种植时最佳,但差异并不显着。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米饭弹性好,而南方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软而黏,但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在相同的氮肥肥水平下,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北方粳稻,食味品质与北方粳稻相比略有不足,但差异并不显着,对全国部分优质稻品种品质差异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在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下,适当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使得米饭软糯具有弹性,是南方粳稻进一步提升其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
徐锡明[5](2020)在《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主粮作物。水稻驯化过程中产生了籼粳亚种的遗传分化,两亚种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基本表现为北方粳稻为主,南方籼稻为主,长江流域为籼稻、粳稻交错种植。利用籼梗亚种杂交或远缘杂交创造新品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高产优质品种是我国北方粳稻特别是绿色超级稻的重要育种方法。籼稻和粳稻淀粉性状存在显着差异,且受气象环境因素影响。研究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支链淀粉链长和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为籼粳稻杂交优质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粳稻沈农265(SN265)为母本、籼稻泸恢99(R99)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群体(RILs)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在辽宁、四川、江苏、广东四个代表性稻区种植。调查其米饭质构特性、食味品质,测量支链淀粉链长;并在辽宁稻区增加外观品质的测定。同时,利用水稻抽穗至成熟时的气象因子和籼型频率及部分基因型,分析气象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米饭质构特性、食味品质和籽粒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并针对以上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QTL)。结果如下:(1)支链淀粉链长的研究发现,两个亲本在4个地区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DP 12左右,集中分布在DP 6-24即Fa和Fb1链;辽宁生态环境下R99的Fa链显着高于SN265的(p<0.05),而Fb2和Fb3链则是相反,显着低于SN265(p<0.05),其他地区亲本间差异较小。RIL群体4种链长平均值与双亲差异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p>0.05),地区间、基因型间差异及其互作都达到显着水平;总体上辐射相关指标(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日照时数)与Fa正相关,而与Fb1和Fb2负相关;温度相关指标(日平均温度、昼间温度和夜间温度)与Fa和Fb1负相关,与Fb2和Fb3正相关,昼夜温差与Fa正相关,与Fb1和Fb2负相关;日均相对湿度与Fa和Fb1显着正相关(p<0.05),与Fb2和Fb3显着负相关(p<0.05)。气象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Fa与日平均温度负相关决定于抽穗后10-30天,与太阳辐射的正相关取决于抽穗期后0-25天;Fb1与日平均温度和太阳辐射的负相关取决于后期;Fb2与日平均温度的正相关取决于中后期,而与太阳辐射的负相关取决于前期;Fb3与日平均温度的正相关也取决于中后期。昼夜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与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相关性动态趋势一致;抽穗后日较差与Fa保持正相关(p<0.05),与Fb1保持保持负相关(p<0.05),与Fb2在抽穗期后0-25天正相关,与Fb3相关不显着(p>0.05)。整体上籼型频率与支链淀粉连长分布无显着相关性(p>0.05);定位了5个数量性状位点,其中q Fb19、q Fb39和在DEP1的附近;Fb2链在四个生态环境下均表现为DEP1株系高于dep1,在辽宁和江苏有显着差异。其它链长存在相异的。(2)质构特性的研究发现,质构特性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以抽穗期后0-20天最为显着,同时发现夜间环境对质构特性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昼间环境,随着纬度的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硬度和黏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而弹力性相反。籼型频率与硬度、黏度、平衡和弹力性无显着相关性(p>0.05)。共检测到了18个与硬度、黏度和弹力性有关的QTL位点,其中一些位点与先前报道的与淀粉合成有关的位点具有相似的区域,如SSIIIa/Flo5和DPE1。此外发现,DEP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支链淀粉链长的分布影响食味品质。(3)感官食味研究发现,在辽宁和江苏,对照亲本沈农265优于亲本泸恢99,而四川和广东则相反。与气象因子显着相关的感官评价指标主要是米饭的外观、气味、硬度和甜度。动态相关性分析发现,夜间气象因子对感官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昼间。整体情况下抽穗期后45天日较差、相对湿度、昼夜湿度和光照因子(太阳辐射、光照强度、日照时间)相关性显着。感官评价指标的外观、味道与碾磨品质显着正相关(p<0.05),感官评价指标与垩白相关性不显着(p>0.05)。长宽比与感官评价的外观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硬度显着负相关(p<0.05)。(4)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各个生态环境下,籼型频率与水稻的蒸煮质构特性、食味品质、支链淀粉链长都不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在辽宁生态环境下,部分精细外观品质指标与籼型频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表现为与完全粒率、完全粉状粒率和粒厚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碎米率和损伤粒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支链淀粉链长Fa、Fb1和Fb2链与质构特性的黏度、平衡、弹力性的相关性显着(p<0.05);Fb1链与精米率显着负相关(p<0.05),与粒宽显着负相关(p<0.05),与长宽比显着正相关(p<0.05);Fa链粗蛋白显着负相关(p<0.05),Fb1和Fb2链则是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支链淀粉链长分布、质构特性和感官食味品质受气象环境的影响显着,其中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影响时期主要集中在抽穗期后0-20天。夜间气象因素对品质影响十分重要。在遗传因素中,籼型频率对稻米的支链淀粉链长、米饭质构特性和食味品质没有紧密联系。在辽宁生态环境下引入较高的籼型血缘可能造成外观品质变差。DEP1对食味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与相关QTL的关系及其对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王东元[6](2020)在《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黄河以北作为粳稻种植的主要区域。近年来,随着亲本间重复利用、骨干亲本单一、基因交换频率增加使得水稻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降低,由于稻瘟菌(Magnaorthe oryzae)基因结构和信号传导途径复杂多变导致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病能力弱且抗性消失快、遗传多样丰富度低、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发展。为明确不同地区粳稻遗传多样性和抗稻瘟病等基因的分布情况,本实验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抗稻瘟病等基因标记辅助选择,为水稻高产、高抗分子聚合育种创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SSR分子标记,将主要来自辽宁、天津、宁夏、日本、韩国等地区的520份粳稻材料的17个抗稻瘟病基因标记pid2、pikh、pik-1、pigm、pi5、pik-2、pikm-1、pib、pia、pikm-2、ptr、pita、pi5-1、pi5-2、pi9、pi2、pi21和2个恢复基因标记Rf1a和Rf6及1个香味基因标记共20个基因进行SSR检测,其中供试粳稻中携带抗稻瘟病pid2的品种最多,达到了77.22%,而携带恢复基因Rf6的粳稻品种最少,为0.9%;在520份粳稻中携带基因14个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2008XZ-89,不含有任何基因的粳稻品种有1份是农林糯12,携带7个及以上基因的粳稻占供试粳稻数量的76%。2、通过利用21对SSR多态性引物对755份粳稻进行分子数据亲缘关系进化树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粳稻品种整体可以划分为7个大的类群;通过抽穗期、分蘖数、株高、穗长、叶夹角5个表型形状数据对850份粳稻进行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粳稻分为9个大类。辽宁地区的粳稻品种和吉林、日本、韩国等地的粳稻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云南、天津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天津、北京和河北等地的粳稻品种关系较近。3、通过对5个恢复系品种C34、C210、C418、C1496和C2106进行抗病性聚合改良,将与具有pita、pib、pi5三个广谱抗病基因的通系929、铁1507,通过抗稻瘟病基因聚合辅助育种,得到10个F1组合。通过2年的加代选育,获得了10个F3后代群体中已聚合pita+pi-b+pi5三个抗稻瘟病基因的30株水稻单株,并对F3后代群体进行了7个表型性状的分析,发现各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布差异大,变异丰富。
孙丽丽[7](2020)在《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大米商品率高,米质优,在国内稻米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以辽宁稻区近年来育成的89份水稻新品系为试材,通过测定各项稻米产量和品质性状,比较这些新品系产量和米质性状间的差异,分析稻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同时以常规粳稻北粳2号和杂交粳稻辽优5206为试材,施用不同比例的镁锌肥,探讨镁锌肥配施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为今后在北方稻区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的粳稻新品种和在栽培上改进措施提高产量、改善米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近几年育成的水稻新品系有65%的产量达到9000kg/hm2,只有11%品种的产量在8250kg/hm2以下。食味值≧70的有7个,食味值在60-70之间的有35个,食味值在50-60之间的有35个,食味值在50分以下的有12个,辽宁省的新品系大多处在高产低食味值区间内。根据《GB/T17891-2017优质稻谷》辽宁省近年来育成的水稻新品系整精米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占80%。就垩白度分析,有61%的品种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就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符合国家标准的达到66%。综合看,符合国家2级米标准的品系有11%,符合国家3级米标准的品系有19%。2.产量与米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显着负相关,一次枝梗结实率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穗长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和外观、平衡度、食味值呈显着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一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穗型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淀粉RVA特征值中的最终粘度与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显着正相关,消减值与千粒重呈显着负相关,峰值粘度与穗型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与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硬度呈极显着正相关。高食味值的品系粒型较长,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中食味值的品系,低食味值品系的消减值显着高于高食味值的品系。3.综合分析,辽宁省近年来选育的水稻新品系在产量上略有下降,但米质有较大提升。从提高产量的角度分析,合理控制有效穗数,选择一次枝梗数适宜、穗型指数大的品种可提高水稻产量。从改善品质的角度分析,穗型指数大的品种淀粉RVA特征值表现好,食味值高,当消减值在1005.5cp左右时,食味表现最好;一次枝梗结实率高的品种加工品质好;穗长适中、粒型(长宽比)大的品种外观品质表现好;在提高营养食味值方面,降低蛋白质含量、酸度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助于提高稻米品质。综合产量和米质分析,辽宁稻区今后育种的方向应合理控制有效穗数,选择一次枝梗数适宜,穗型指数大,穗长适中,二次枝梗千粒重适中,粒型(长宽比)大的品种,才能实现产量高、食味好的目标。4.锌镁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的研究表明,Zn1Mg2处理可有效提高北粳2号籽粒的千粒重和结实率,并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Zn2Mg1处理可提高辽优5206的叶面积指数,并改善水稻的营养品质。锌镁肥的施入显着提高了北粳2号的精米率,且在Zn1处理下,整精米率也显着提高。锌镁肥的施用可以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但品种间对锌镁肥的响应程度不同,且锌肥和镁肥在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合理的安排锌镁肥配比是提高水稻品质的关键。
向雁[8](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刘航江[9](2020)在《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防止极端高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评价和筛选耐高温种质资源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手段之一。本试验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份粳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品种(系)播期的调整,利用自然高温对各品种(系)进行程度相当的高温胁迫处理,对各品种(系)水稻的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且具有较强耐高温能力的种质材料用于水稻育种;同时利用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结合做结果验证,以期找出科学合理的耐高温水稻鉴定与筛选方法。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大田试验筛选出39个产量相关因子较好且具有耐高温特性的品种(系),其中包括26个强耐高温粳稻品种(系):华粳2号、云粳42号、楚粳38号、云粳24号、农科843、葫芦香稻、W1202、W1210、苏资26号、胶东旱稻-1、垦育59、辽粳10号、剑粳6号、凤稻9号、中花15号、楚粳3号、新稻48号、吉85-21、黄粘粳子、临稻16号、营丰1号、稻品55、文安小红芒I、新稻45号、稻品31、郑旱9号;以及13个耐高温粳稻品种(系):W1306、辽粳244、稻品43、稻品76、合系27号、辽粳326、郑稻CB29、奥羽392、锦稻105、新丰2号、滇超601、香稻、里歌;2.2017年和2018年两年试验共优选出246个品种(系)(包括5个对照品种),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时,这246个品种(系)的平均总粒数降低了21.17%,不同品种(系)在遭遇高温胁迫后粒数减少幅度差异较大,每穗粒数变化不显着,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总粒数降幅仅为16.48%,说明了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对水稻粒数会有相对较小的不利影响;246个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16.78%,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8.58%;另外,水稻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穗长变化不明显;3.盆栽试验的15个品种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如下:奥羽392、临稻16号、龙粳25号、牡丹江17为强耐高温品种;W1202、合系27号、垦育16号、辽粳326、青旱稻、沈龙2100、万年、永山稻为耐高温品种;千重浪、丰优100和元子粘稻为中间型品种;盆栽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与大田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几乎一致,无太大差异;4.盆栽试验各品种的总粒数较对照降低了7.64%,但各品种的总粒数与对照均未达显着性差异;各品种的千粒重变化有所差异,其中11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升高,而4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降低;5.盆栽试验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与以相对结实率评价耐高温特性的结果相吻合,说明水稻耐高温能力越强,在遭遇高温胁迫后水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大。
汪磊[10](2020)在《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粳稻米质好、商品率高,粳稻生产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方粳稻育成的品种很多,但缺少推广面积大、适应性广的大品种,这与北方粳稻种植区地理分布广、气候条件差异大、品种生态适应性窄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以北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11个粳稻品种为试材,分别种植在辽宁、吉林、内蒙、宁夏、新疆5个省12个试验点,分别调查各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产量及产量结构、穗部性状、米质性状的表现,分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穗部性状、米质性状的影响,研究不同地区产量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关系,为不同生态区针对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优化栽培措施,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育成品种的产量和米质优势,提高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环境对北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结构有显着的影响。不考虑具体品种间的差异,产量在新疆地区最高,在宁夏地区最低。有效穗数最高的试验点位于新疆和吉林公主岭,有效穗数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宁夏和辽宁苏家屯。穗粒数最高的试验点位于吉林通化和内蒙,穗粒数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宁夏。结实率和千粒重最高的试验点出现在宁夏,结实率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吉林通化、辽宁海城和内蒙,千粒重最低的试验点出现在辽宁海城。2.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穗部性状有显着的影响。穗长的最大值出现在吉林通化,最小值出现在宁夏。一次枝梗结实率和二次枝梗结实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宁夏,一次枝梗千粒重的最大值出现在宁夏,二次枝梗千粒重的最大值在辽宁铁岭。一次枝梗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新疆,最小值出现在宁夏。二次枝梗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吉林通化,最小值出现在宁夏。3.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米质性状有显着的影响。糙米率以辽宁海城和沈阳地区最低,其次是吉林通化和内蒙。精米率最低的试验点出现在辽宁海城,整精米率最低的点出现在辽宁铁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小的试验点出现在吉林公主岭和松原,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宁夏。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辽宁海城,其次是辽宁沈阳和吉林公主岭。直链淀粉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辽宁铁岭和吉林公主岭。稻米含水量以辽宁铁岭和吉林公主岭最低。米饭的蒸煮食味值以吉林松原和辽宁开原最高。4.以辽宁沈阳试验点的试材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各品种在叶片生长速度上差异不大,在分蘖力和单穗颖花数上有显着差别。日本培育的品种秋光分蘖力最强,新疆培育的新农粳伊4号分蘖力最弱,盐粳283的单穗颖花数最多,秋光的单穗颖花数最少。各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上有显着不同。正是由于不同品种在生长发育上的显着差异,对生态环境和人为环境响应程度不同,导致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和米质性状上的显着变化。今后育种材料应尽量多年多点广泛试种,以明确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并针对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在不同的生态区制定最优的栽培措施,实现优质、高产、广适、高效的目标。
二、辽宁水稻优质品种研究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水稻优质品种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优质食味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食味米的涵义 |
2 辽宁省发展优质食味米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 辽宁省发展优质食味米生产的基础和条件 |
3.1 水稻生产基础优势明显 |
3.2 水稻育种科技创新优势突出 |
3.3 水稻食味品评体系较为完备 |
4 辽宁省发展优质食味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
4.1 优质高食味水稻品种应用及布局问题 |
4.2 稻米产业化经营问题 |
4.3 优质稻栽培技术普及到位率问题 |
5 辽宁省优质食味米产业发展对策 |
5.1 加强优质高食味品种的育种攻关 |
5.2 优化品种区域布局 |
5.3 完善优质食味水稻栽培技术体系 |
5.4 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普及到位率 |
5.5 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推进优质食味稻米产业化进程 |
5.6 加强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引导和保障 |
5.7 健全稻米产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
(2)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2.1 生产效率评价 |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
2.2.4 比较优势分析 |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2.4.1 提高生产效率 |
2.4.2 提高水稻品质 |
2.4.3 创建稻米品牌 |
2.4.4 降低生产成本 |
2.5 相关评述 |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
3.3.1 播种面积比较 |
3.3.2 单产比较 |
3.3.3 总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
4.1 生产效率 |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
4.1.2 劳动生产率 |
4.2 成本与收益 |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
4.2.3 价格 |
4.2.4 产值 |
4.2.5 利润 |
4.2.6 成本利润率 |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
4.4 品质 |
4.5 品牌 |
4.6 比较优势 |
4.6.1 规模比较优势 |
4.6.2 效率比较优势 |
4.6.3 综合比较优势 |
4.7 综合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条件 |
5.2.1.1 积温条件 |
5.2.1.2 日照时间 |
5.2.1.3 水资源情况 |
5.2.1.4 耕地质量 |
5.2.2 社会经济状况 |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5.2.2.3 经营规模 |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
5.2.3 需求条件 |
5.2.3.1 运输方式 |
5.2.3.2 销售市场 |
5.2.3.3 市场细分 |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
5.2.5 政府重视程度 |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4.3.4 优质品种筛选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
5.3.7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
6.3.7 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
7.3.6 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品种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4 相关性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不同生态区环境条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北方粳稻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加工品质的差异 |
3.2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外观品质的差异 |
3.3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
3.4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质构特性的差异 |
3.5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6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3.8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3.9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食味值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稻米品质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差异 |
4.2 北方粳稻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区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北方全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差异 |
3.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品质的差异 |
3.3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外观品质的差异 |
3.4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的差异 |
3.5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质构特性的差异 |
3.6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7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热力学特性的差异 |
3.8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
3.9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食味品质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上的差异 |
4.2 南、北方优质粳稻品种在蒸煮食味品质上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米各项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2 南、北方粳稻各项理化指标的差异 |
4 讨论 |
4.1 中国部分粳稻品质的差异 |
4.2 南、北方粳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北方粳稻品种在东北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差异 |
1.2 南、北方主产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1.3 我国不同生态区部分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的差异 |
2 总结 |
3 本研究创新点 |
4 需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籼、粳稻分类 |
1.2 籼、粳稻地理分布 |
1.3 遗传因素对水稻淀粉特性的影响 |
1.3.1 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相关的酶及其基因 |
1.3.2 籼、粳稻遗传因子对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
1.3.3 籼粳稻群体淀粉性状研究进展 |
1.3.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的测定方法 |
1.4 气象因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1 温度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2 湿度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3 光照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质构特性与食味品质在水稻研究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稻米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2.1.2 样品制备 |
2.1.3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2.1.4 支链淀粉的提取和提纯 |
2.1.5 支链淀粉链长的解链和测定 |
2.1.6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2.1.7 QTL定位 |
2.1.8 品质性状测定 |
2.1.9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地点环境气象状况 |
2.2.2 亲本和RIL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地区间差异 |
2.2.3 支链淀粉链长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分析 |
2.2.4 抽穗期后45天静态气象因子对支链淀粉链长的影响 |
2.2.5 籼型血缘与支链淀粉链长的关系 |
2.2.6 支链淀粉链长的QTL分析 |
2.2.7 不同淀粉基因型支链淀粉链长比较 |
2.2.8 DEP1基因型支链淀粉链长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3.1.2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3.1.3 样品制备及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3.1.4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3.1.5 QTL定位 |
3.1.6 品质性状测定 |
3.1.7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态环境下亲本和RIL群体的质构特性 |
3.2.2 质构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分析 |
3.2.3 质构特性与抽穗期后45天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3.2.4 质构特性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2.5 质构特性与籼型频率的关系 |
3.2.6 质构特性的QTL定位及分析 |
3.2.7 不同淀粉基因型稻米米饭的质构特性比较 |
3.2.8 不同DEP1基因型米饭的质构特性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象和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4.1.2 田间环境及气象因子测定方法 |
4.1.3 感官评价食味品质评定 |
4.1.4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4.1.5 QTL定位 |
4.1.6 数理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态环境下亲本和RIL群体的感官评价 |
4.2.2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气象因子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4.2.3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抽穗期后45天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4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4.2.5 感官食味评价指标与籼型频率的关系 |
4.2.6 感官食味品质的QTL定位及分析 |
4.2.7 DEP1基因型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传因素对RIL群体精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5.1.2 基因型的确定和籼型频率的计算 |
5.1.3 外观品质和粒型测定方法 |
5.1.4 QTL定位 |
5.1.5 数据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亲本的精米外观品质 |
5.2.2 籼型频率与各外观品质的相关性 |
5.2.3 籼型频率与精米粒型的相关性 |
5.2.4 淀粉基因型以及直立穗型基因DEP1的总籼型频率与精细外观品质的相关性 |
5.2.5 精米精细外观指标的QTL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相关性的探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和栽培环境 |
6.1.2 支链淀粉链长的测定 |
6.1.3 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6.1.4 感官食味品质评定 |
6.1.5 外观品质测定方法 |
6.1.6 数据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质构特性关系 |
6.2.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感官蒸煮食味指标的关系 |
6.2.3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
6.2.4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部分理化学性状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的关系 |
7.1.2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质构特性的关系 |
7.1.3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感官食味评价指标的关系 |
7.1.4 遗传因素与精米精细外观品质的关系 |
7.1.5 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7.2 讨论 |
7.2.1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支链淀粉链长 |
7.2.2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质构特性 |
7.2.3 气象和遗传因素与感官食味评价指标 |
7.2.4 遗传因素与精米精细外观品质 |
7.2.5 支链淀粉链长与品质性状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6)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抗稻瘟病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 |
1.1.2 抗稻瘟病基因研究 |
1.1.2.1 抗稻瘟病基因定位研究 |
1.1.2.2 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 |
1.2 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水稻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2 水稻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水稻分子育种 |
1.3.1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3.1.1 水稻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1.3.1.2 水稻恢复基因在水稻育种应用 |
1.3.2 水稻转基因技术应用 |
1.3.3 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育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粳稻材料 |
2.1.2 引物和试剂 |
2.2 田间试验 |
2.2.1 水稻种植的田间试验规划 |
2.2.2 栽培及田间管理 |
2.2.3 田间性状的测定 |
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1 叶片采集 |
2.3.2 改良SDS法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DNA浓度检测 |
2.3.4 SSR-PCR扩增 |
2.3.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粳稻品种抗稻瘟病等基因的SSR分子检测 |
3.1.1 粳稻品种20 个抗稻瘟病等基因SSR分子检测 |
3.1.2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在粳稻中的分布情况 |
3.1.3 20个抗稻瘟病等基因的频率分析 |
3.2 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粳稻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3.2.1.1 21对SSR标记的多样性分析 |
3.2.1.2 粳稻分子聚类分析 |
3.2.2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2.1 5个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2.2 粳稻自然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3.2.2.3 粳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 |
3.2.3.1 5个恢复系品种的抗病性改良 |
3.2.3.2 F3 群体的4 个表型性状分析 |
3.2.3.3 F3 群体的pita、pib、pi5 基因检测 |
3.2.3.4 抗稻瘟病基因、恢复基因、品质性状基因的聚合育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抗病基因育种分析 |
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粳稻遗传多样性和稻瘟病抗性育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 |
1.2.2 水稻米质的影响因素 |
1.3 锌镁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米质的影响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 |
2.2.2 盆栽试验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盆栽试验分蘖动态的调查 |
2.3.2 盆栽试验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3 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测定 |
2.3.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穗部性状的表现 |
3.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的表现 |
3.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米质性状的表现 |
3.3.1 加工品质 |
3.3.2 外观品质 |
3.3.3 蒸煮品质 |
3.3.4 营养品质 |
3.3.5 RVA特征值 |
3.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及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 |
3.5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加工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6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外观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7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外观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8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蒸煮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9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蒸煮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10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营养品质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1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RVA特征值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3.1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RVA特征值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
3.1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3.13.1 蒸煮品质与营养品质间的关系 |
3.13.2 营养品质与RVA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13.3 蒸煮品质与RVA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1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和食味值分布图 |
3.15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穗部性状上的差异 |
3.16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产量性状上的差异 |
3.17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品质上的差异 |
3.17.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加工品质上的差异 |
3.17.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外观品质上的差异 |
3.17.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营养品质上的差异 |
3.17.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在RVA特征值上的差异 |
3.18 锌镁配施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19 锌镁配施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0 锌镁配施对各时期各部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锌镁配施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2 锌镁配施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3 锌镁肥配施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3.23.1 锌镁肥配施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3.2 锌镁肥配施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3 锌镁肥配施对蒸煮品质的影响 |
3.23.4 锌镁肥配施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5 锌镁肥配施对RVA特征值的影响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产量性状间的关系 |
4.1.2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
4.1.3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1.4 辽宁省水稻新品系不同食味类型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
4.1.5 锌镁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指标、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1.6 锌镁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高温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影响 |
2.2 高温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 |
2.3 高温对水稻表型特征的影响 |
2.4 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2.5 高温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2.6 高温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2.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017年-2019年试验大田自然高温胁迫处理效果 |
3.2 2017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
3.3 2018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
3.4 2019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
3.5 综合评价3年耐高温粳稻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盆栽耐高温品种的鉴定筛选以及与大田试验筛选结果的对照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粉活性 |
3.2 总粒数 |
3.3 千粒重 |
3.4 结实率 |
3.5 抗氧化酶活性 |
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1.2 我国南北方水稻种植差异 |
1.3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米质性状的影响 |
1.3.1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环境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3.3 环境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环境概况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米质性状影响 |
2.3.2 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
2.3.3 统计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3.1.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3.1.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有效穗数的影响 |
3.1.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粒数的影响 |
3.1.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结实率的影响 |
3.1.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千粒重的影响 |
3.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长的影响 |
3.2.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结实率的影响 |
3.2.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结实率的影响 |
3.2.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千粒重的影响 |
3.2.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千粒重的影响 |
3.2.6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数的影响 |
3.2.7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数的影响 |
3.2.8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着粒密度的影响 |
3.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
3.3.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糙米率的影响 |
3.3.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精米率的影响 |
3.3.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整精米率的影响 |
3.3.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垩白粒率的影响 |
3.3.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垩白度的影响 |
3.3.6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7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8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水分含量的影响 |
3.3.9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大米食味值的影响 |
3.3.10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外观的影响 |
3.3.1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硬度的影响 |
3.3.1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黏度的影响 |
3.3.1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平衡度的影响 |
3.3.1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蒸煮食味的影响 |
3.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性状、穗部性状与米质的关系 |
3.4.1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与米质的关系 |
3.4.2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在各试点穗部性状与米质的相关分析 |
3.5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析 |
3.5.1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叶龄增长动态的差异 |
3.5.2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分蘖动态的差异 |
3.5.3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颖花数的差异 |
3.5.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3.5.5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差异 |
4.讨论与结论 |
4.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4.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
4.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
4.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辽宁水稻优质品种研究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优质食味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李跃东,王双,张海波,柴振军,徐婷婷. 北方水稻, 2021(06)
- [2]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3]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4]不同生态区优质食味粳稻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D]. 马会珍. 扬州大学, 2021
- [5]气象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重组自交系(RIL)群体支链淀粉和质构特性的影响[D]. 徐锡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6]粳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D]. 王东元.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7]辽宁粳稻新品系产量与米质的关系及镁锌肥对产量米质的影响[D]. 孙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中国核心粳稻种质资源耐高温特性的鉴定与筛选[D]. 刘航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D]. 汪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