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乙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羽[1](2019)在《加味芩矾汤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重度臁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加味芩矾汤溻渍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吸引技术(简称VSD)治疗重度臁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经验方加味芩矾汤对治疗重度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普外肛肠科的重度臁疮患者70例。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在4080岁,均符合臁疮的中医诊断标准和重度臁疮的纳入标准,且未在排除标准范围内。在给予外科常规清创后,治疗组予外用经验方加味芩矾汤溻渍+VSD治疗,对照组病例予碘伏换药+VSD治疗。两组静脉注射治疗方案均采取益气活血与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记录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总体的疗效、肢体疮面愈合时间、愈合程度、新生肉芽开始生长时间、有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损害、外用皮肤刺激情况、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前后比对。若溻渍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或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对症处理,将不能继续试验者剔除,对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进行完整记录,对以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临床疗效。结果除去脱落不计入统计的病例,最终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纳入统计结果。1疮面愈合疗效比较: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治愈8例占24.2%,显效11例占33.3%,有效12例占36.4%,无效2例占6.1%;对照组治愈0例占0%,显效5例占16.1%,有效18例占58.1%,无效8例占25.8%,P<0.05,有统计学意义。2疮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最短61天,最长137天,中位数为97天;对照组最短100天,最长150天,中位数为123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3疮面愈合程度比较:治疗组一级疮面8例占24.2%,二级疮面17例占51.5%,三级疮面8例占24.2%,四级疮面0例占0%;对照组一级疮面0例占0%,二级疮面9例占29.0%,三级疮面22例占71.0%,四级疮面0例占0%,P<0.05,有统计学意义。4新生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比较:治疗组最短2天,最长5天,中位数为2天;对照组最短7天,最长10天,中位数为7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5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分析,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损害。6皮肤刺激情况:治疗组12h总积分0,24h总积分0,48h总积分0,7d总积分0,平均积分0;对照组12h总积分0,24h总积分0,48h总积分0,7d总积分0,平均积分0,两组药物对疮口及周围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7整体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1一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4.2%,加味芩矾汤溻渍联合VSD在治疗重度臁疮方面较碘伏效果明显。2在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加味芩矾汤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无影响。图0幅;表15个;参122篇。
张林[2](2019)在《乙醇与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和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高挥发性的油状液体,属于高毒类。在工业生产中,1,2-DCE主要用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单体。此外,作为有机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粘合剂、脱脂剂和清洗剂等。作为有机溶剂,1,2-DCE极易挥发,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被快速吸收入血。由于具有脂溶性,1,2-DCE易于通过BBB进入脑组织。尽管已有150多年的使用历史,但在1990年以前,国内外有关职业接触1,2-DCE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人群和动物研究资料均极少[1]。但自1990年以后,由于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玩具、塑料和制鞋等行业,从广东省开始,在我国的多个省市陆续发生亚急性1,2-DCE职业中毒事故,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和肝损伤为主。目前,亚急性1,2-DCE职业中毒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劳动者健康与生命的新职业病危害。然而,有关1,2-DCE亚急性毒性的资料仍很缺乏,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资料显示,细胞色素(Cytochrome)P450 2E1(CYP2E1)是介导体内低分子化合物,特别是卤代烃类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酶,且大多数卤代烃类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促使CYP2E1表达上调。1,2-DCE经CYP2E1代谢可生成化学性质更活跃的中间产物氯乙醛和2-氯乙醇,最终被代谢为氯乙酸随尿液排出体外。与其它CYP450亚型相比,CYP2E1具有更强的NADPH氧化酶活性,在催化底物代谢的过程中易出现电子传递的解偶联现象,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而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1,2-DCE染毒可使小鼠肝和脑组织中CYP2E1的表达上调,并引起小鼠肝和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目前认为,CYP2E1是CYP450的一个亚型,主要分布在肝小叶中心区域,约占CYP450总量的7%。然而,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在人和实验动物的肝外组织中也有CYP2E1的表达分布。特别是脑组织的嗅球、海马、小脑以及大脑额叶皮质等区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有相对较高水平CYP2E1表达。乙醇是公认的CYP2E1特异性诱导剂。有研究报道,急性和慢性乙醇暴露均可导致肝和脑组织中CYP2E1蛋白水平和酶活性升高。乙醇在CYP2E1催化下生成乙醛和乙酸。乙醛是乙醇体内代谢的活性中间产物,可以与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反应产生加合物,是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证实,乙醇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区域与其诱导CYP2E1高表达区域密切相关,这提示乙醇在脑组织的代谢是其产生神经毒性的主要原因[20,21]。已有研究证明,乙醇通过上调CYP2E1的蛋白水平和酶活性促进氯仿和四氯化碳等卤代烃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重该类化学物引起的肝损伤。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和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推测乙醇和1,2-DCE联合暴露会加重肝和脑组织的损伤,导致酗酒工人对1,2-DCE毒性损伤的敏感性增强。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模拟饮酒工人职业暴露1,2-DCE的情况,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联合给予乙醇与1,2-DCE,探讨乙醇与1,2-DCE的联合暴露在引起小鼠肝和脑组织的损伤方面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揭示1,2-DCE对饮酒工人的健康影响,为1,2-DCE职业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实验参考数据。方法:1、实验动物1.1分组1.1.1动物选择:健康、性成熟、清洁级雌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4克,适应性喂养一周。建立不同浓度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及低、中和高剂量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组,每组10只小鼠。1.1.2处理(1)染毒前处理模型中,1,2-DCE染毒前3d,乙醇对照组和联合暴露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含乙醇3.0、0.75、1.5或3.0 g/Kg bw的水溶液0.2 ml,空白对照组和1,2-DCE单纯染毒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蒸馏水0.2 ml。(2)染毒模型中,各组小鼠灌胃后4 h,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将小鼠置于100 L的染毒柜中3.5 h/d,连续染毒3d。单纯染毒组和联合暴露组的染毒柜中1,2-DCE浓度为1.0 g/m3,空白对照组和乙醇对照组的染毒柜中不加入1,2-DCE。于末次染毒结束后的次日处死小鼠,快速取出血、肝脏和脑组织,检测如下指标。2、指标测定2.1脑脏器系数和脑含水量取脑组织,称重。脑脏器系数=脑组织重量/小鼠体重。分离大脑半球,取左侧大脑组织,用1/10000的分析天平称其湿重,将其放入100℃恒温烤箱中,烘烤48h至恒重后称取干重。脑含水量(%)=(脑湿重-脑干重)/脑湿重×100%。2.2小鼠脑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大脑和肝组织,经4%多聚甲醛液固定72 h,常规石蜡包埋,脑组织连续冠状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脑和肝组织病理变化。2.3血清中ALT和AST活性:采用生化试剂盒法。2.4肝和脑组织中GSH和MDA含量及SOD活性:采用生化试剂盒法。2.5脑组织中CYP2E1、ZO-1、Occludin、AQP4、Nrf2、HO-1、g-GCSc、GR和g-GCSm蛋白和m RNA含量:Western blot法和Real time RT-PCR法。2.6肝组织中CYP2E1、Nrf2、HO-1、g-GCSc、GR和g-GCSm蛋白和m RNA含量:Western blot法和Real time RT-PCR。3、统计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SNK)。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结果:1、中毒表现空白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和1,2-DCE单纯染毒组的小鼠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而联合暴露组的部分小鼠出现了肢体震颤和四肢不能完全伸展等症状,将小鼠尾巴轻轻提起,使小鼠头朝下悬空时,小鼠的四肢不能完全伸展,出现双前肢和/或双后肢相互交叉的抱爪现象。低、中和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小鼠的脑损伤(抱爪和死亡)行为学改变率分别为20%(2/10)、50%(5/10)、50%(5/10),且只在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出现死亡(20%)。2、脑水肿相关指标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中和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小鼠的脑脏器系数显着升高(P<0.05)。脑含水量随着乙醇暴露剂量增加而增加,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小鼠的脑组织呈现细胞间质疏松,细胞核周围腔隙增宽,胞浆淡染,胞体肿胀变性,边缘模糊;部分细胞及毛细血管周围腔隙扩张的脑水肿典型病理改变。3、肝损伤相关指标的改变低、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小鼠呈现肝损伤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小鼠血清中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乙醇对照组相比,联合暴露组ALT活性明显升高(P<0.05)。4、肝和脑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4.1肝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暴露组小鼠GSH含量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乙醇对照组相比,联合暴露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组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4.2脑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对照组、乙醇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相、低剂量联合暴露组相比,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乙醇与1,2-DEC对MDA指标水平具有协同作用;各组GSH含量、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5、乙醇与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肝脑损伤发生机制5.1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血脑屏障相关蛋白及m RNA的影响联合暴露组小鼠脑组织中Occludin、ZO-1蛋白出现不同程度含量下降,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在m RNA水平也检测到相同趋势;乙醇与1,2-DEC对脑损伤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协同作用,对脑组织Occludin、ZO-1m RNA表达水平具有协同作用。5.2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AQP4蛋白及m RNA的影响联合暴露组小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出现不同程度含量下降,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在m RNA水平也检测到相同趋势。乙醇与1,2-DEC对脑组织AQP4m RNA表达水平具有协同作用。5.3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对CYP2E1的影响联合暴露组小鼠肝脑组织中CYP2E1蛋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含量升高趋势,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升高更显着,在m RNA水平也检测到上述相同趋势;乙醇与1,2-DEC对肝组织CYP2E1m RNA指标具有协同作用,乙醇与1,2-DEC对脑组织CYP2E1蛋白、m RNA指标具有协同作用。5.4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 RNA的影响联合暴露组小鼠肝脑组织中Nrf2、HO-1、γ-GCSc、GR蛋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含量升高趋势,中、高剂量联合暴露组升高更显着,在m RNA水平也检测到上述相同趋势,而γ-GCSm在蛋白水平与基因水平均未检测到显着变化;乙醇与1,2-DEC对脑组织Nrf2蛋白指标具有协同作用,对肝组织Nrf2、γ-GCSc、GR蛋白指标具有协同作用,对肝、脑组织Nrf2、HO-1、γ-GCScm RNA指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1、乙醇与1,2-DCE联合暴露能够引起肝、脑联合毒作用,且乙醇增强1,2-二氯乙烷诱导肝脑损伤,随着乙醇暴露剂量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2、乙醇与1,2-DCE联合毒作用引起肝脑损伤,可能机制与乙醇增强1,2-二氯乙烷诱导表达CYP2E1,增加二氯乙烷代谢,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引起肝、脑氧化损伤有关。3、乙醇与1,2-DCE联合毒作用引起肝、脑氧化应激进一步激活Nrf2信号通路,使机体大量表达抗氧化蛋白酶HO-1、γ-GCSc、GR。
陈卉[3](2016)在《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验方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药效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处方中虫类药物所含蛋白多肽类有效成分,开展提取工艺研究;根据临床应用特点,将其制成片剂,克服原粉末服用存在的异味大及用量大等缺点,对元全片进行规范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和镇痛作用机制等系列研究,并初步阐明其镇痛作用机制,为开发治疗PHN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1.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1)建立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考察致痛物质NMDA浓度对大鼠缩足阈值的影响;(2)建立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2.元全片制备工艺研究。(1)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四种提取工艺样品镇痛药效,优选最佳提取方法;(2)以蛋白多肽类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工艺;采用高压平板膜对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液进行膜分离和浓缩工艺研究;(3)以芍药苷、甘草苷含量及固形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白芍、甘草水提取工艺;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液进行浓缩方法的考察及干燥工艺的研究;(4)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对全方浸膏粉进行量效关系考察,评价其剂量-效应关系;(5)对全方浸膏粉进行处方前研究:包括吸湿速率、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粉体学性质的考察等,评价浸膏粉的吸湿性、流动性及可压性;(6)考察浸膏粉碎粒度和混合时间对粉体学的影响;以片剂崩解时限、重量差异、脆碎度及片面外观为评价指标,考察元全片处方及成型工艺,筛选崩解剂、润滑剂等辅料种类和用量;以崩解时限和引湿性为评价指标,对片芯薄膜包衣工艺进行考察;采用高湿试验法,比较不同包装材料对片剂吸湿增重、崩解时限、片面外观的影响,优选片剂包装材料。(7)进行三批中试验证试验,评价元全片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可行性。3.元全片质量标准研究。按照中药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有关要求,建立元全片质量标准。4.元全片主要药效学研究。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元全片,观察给药前后大鼠术侧后肢足底缩足阈值的变化情况,并与临床常用治疗PHN的药物比较,评价元全片的镇痛作用效果。5.元全片镇痛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君药金边土鳖匀浆提取液进行分离,通过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筛选金边土鳖镇痛活性部位;(2)采用ELISA法检测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和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SD大鼠造模后及给药后血清中IL-1β、NGF水平变化,RT-qPCR检测其脊髓GFAP、IL-1β、Navl.8、NGF mRNA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脊髓背角中GFAP、NR1、GLT-1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君药金边土鳖及元全片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1.复制了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和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致痛物质NMDA造模浓度为0.5 g/L,两种模型所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均可持续2周以上。2.金边土鳖、全蝎最佳匀浆提取及膜分离浓缩工艺:按处方比例,称取金边土鳖、全蝎粗粉,加入4倍量0.9%NaCl溶液高速匀浆(10000 r/min),反复3次,每次60 s,间隔暂停10 s,再加入6倍量0.9%NaCl溶液,用恒温振荡器(120 r/min)震荡提取1 h,5000 r/min离心15 min后收集上清液,药渣重复上述工艺,连续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备用;将匀浆提取液在1~2 MPa操作压力下,采用截留Mr为50 kDaI的超滤膜进行分离,收集膜分离液,在4 MPa操作压力下通过截留Mr 200 Dal的纳滤膜进行浓缩,收集膜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冻干品。膜分离浓缩过程蛋白多肽类成分总保留率为86.23%±0.69%,冻干品纯度为 56.17%士0.46%。3.白芍、甘草最佳水提取及浓缩干燥工艺:按处方比例,称取白芍、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滤过,合并提取液,采用减压浓缩(-0.085 Mpa;75~85℃),真空干燥(-0.085 Mpa,50~70℃)。白芍、甘草水提取过程干膏得率为17.88%±0.36%,芍药苷提取率为59.32%士0.37%,甘草苷提取率为51.88%±1.03%。4.成型工艺:控制实验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下,将金边土鳖、全蝎冻干粉和白芍、甘草浸膏粉过65目筛,混合15 min,得全方浸膏粉;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入0.5%硬脂酸镁和1.5%滑石粉作为润滑剂,压制成硬度为5~7 kgf、片重为0.49 g的浅凹形(?)11 mm片芯;采用薄膜包衣预混剂对片芯进行包衣,包衣增重至7%~9%;选用高密度聚乙烯瓶或经泡罩分装后的成品再选用包装材料PET/AL/PE结构的药用复合膜封装,即得元全片(0.53 g/片,口服,3片/次,每日3次)。5.质量标准:建立了方中金边土鳖、白芍、甘草3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和最低含量限度,暂定本品每片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5.56 mg:含甘草以甘草苷、甘草酸计,分别不得少于0.47 mg、4.75 mg;含总氮(N)不得少于11.5 mg;进行了元全片的外观性状、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6.药效学研究结果:在两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上,元全片高、中、低剂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大鼠术侧足底缩足阈值,即减轻大鼠神经痛的作用,元全片给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日服用生药量28g,0.53g/片,每次3片,一日3次,疗程7d。7.镇痛作用机制研究结果: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及元全片给药后,可明显降低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血清IL-1β、NGF水平,抑制脊髓GFAP、IL-1β、Nav1.8、NGF mRNA及脊髓背角中GFAP和NR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促进脊髓背角中GLT-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同样可明显降低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血清IL-1β水平,抑制脊髓GFAP和IL-1β mRNA及脊髓背角中GFAP和NR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促进脊髓背角中GLT-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但对大鼠血清NGF水平以及脊髓Nav1.8和NGF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元全片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元全片的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药效明确且质量可控;镇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方中君药金边土鳖200~5000 Da1分子量段及元全片可能是通过调控钠离子通道Nav1.8、抑制脊髓背角NR1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膜上GLT-1的表达上调,调节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大鼠经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和脊神经选择结扎导致中枢敏化而引起的痛觉过敏。研究结论为下一步开发作用机制明确的治疗PHN的有效中药奠定了基础。
金璐亚[4](2016)在《1,2-二氯乙烷引起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文中指出1,2-二氯乙烷是一种可以引起中毒性脑病的有机溶剂,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认知和意识状态改变,疾病进展常较为迅速。影像学上以对称地广泛累及脑白质为其主要特点,也可见累及深部灰质如基底节、齿状核。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细胞性和血管性的混合性水肿。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减少该病的致残致死率。本文将展示和分析3个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疾病过程以及随访,讨论分析影像学和临床上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魏萌[5](2014)在《温阳通痹方外洗治疗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方外洗治疗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包括对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安全性观察,为中药在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规范化治疗中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研究方法:将66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以温阳通痹方外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腺苷钻胺联合温水外洗。根据周围神经病变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根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QOL评分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温阳通痹方外洗可有效治疗化疗诱导性的周围神经病变,且优于单纯使用腺苷钻胺治疗;温阳通痹方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温阳通痹方可有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温阳通痹方在试验期间安全性良好。
胡函文[6](2014)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研究及神经心理评估》文中指出第一部分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研究研究目的本文对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相关的评估分析。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治疗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减少该类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职业病科住院并确诊为1,2-DCE中毒性脑病的78例患者(其中38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40例患者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随访3个月,通过对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4.2%(P﹤0.01)。入院时初次测得脑脊液压力对照组282.68±59.25mmH2O,研究组286.54±55.13mmH2O,两组比较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测得脑脊液压力对照组229.78±45.12mmH2O,研究组194.10±29.71mmH2O,两组比较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测得脑脊液压力对照组166.38±30.33mmH2O,研究组142.08±31.28mmH2O,两组比较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测得脑脊液压力对照组167.38±24.01mmH2O,研究组123.13±21.90mmH2O,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在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第二部分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神经心理评估研究目的探讨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神经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为进一步有效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选取2011年3月8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职业病科住院并确诊为1,2-DCE中毒性脑病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50例与患者同厂工作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相当的正常健康工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经典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法(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法(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人群进行量化分析,比较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得分差异。结果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分有显着性差异,HAMA总评分值分别为10.96±4.15分和5.22±2.01分(t=8.799,P﹤0.001);HAMD总评分值分别为10.82±3.76分和5.08±1.82分(t=9.716,P﹤0.001);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HAMA及HAMD总评分值男、女之间比较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因此,在治疗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脑水肿等的同时,还应治疗其合并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吕翠岩[7](2014)在《糖痹康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常累及DPN患者的感觉神经及植物神经,使之产生刺痛、麻木甚至导致运动及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首要因素。DPN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非单一因素所致,尚未完全阐明,造成西医对其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有效性;中医药对DPN具有多手段、多途径、多靶点整体治疗优势和明显疗效。导师刘铜华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阴不足,毒瘀神络”,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益气养阴、解毒化瘀通络”的新治疗原则。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糖痹康对DPN神经保护机制及作用靶点,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客观评价临床有效复方中药糖痹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通过动物及细胞模型,从分子水平探讨糖痹康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35例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基础治疗(如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基础上,给予35例DPN病人口服糖痹康配方颗粒,治疗8周后,对病人的各项指标(如: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及肌电图)进行客观评价。实验研究1整体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与弥可保对照,每4周检测体重、空腹血糖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16周后,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采用酶法测定TC、 T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DL-C、LDL-C;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β-EP、ET、FINS水平;铜试纸显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EFA、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NGF、BDNF、NT-3、VE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NGF、BDNF. NT-3、VEGF mRNA表达。2细胞实验通过雪旺细胞株,建立高糖环境下大鼠雪旺细胞的细胞模型;用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培养基刺激24h、48h、72h和96h后,MTT法检测高糖环境下不同剂量的糖痹康含药血清对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培养基刺激48h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sVCAM-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雪旺细胞P38和P-P38的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糖痹康治疗前后受试对象的双侧胫运动神经(MCv)、感觉神经(SCv)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到91.14%。实验研究:1整体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均显着降低,血糖均显着升高,坐骨神经传导速率均显着降低,NO、β-EP、FINS、HDL-C、NGF的蛋白及mRNA、BDNF的蛋白及mRNA、NT-3的蛋白及mRNA的含量均显着降低,ET、TG、TC、LDL-C、NEFA、VEGF的蛋白及mRNA的含量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及弥可保组体重均显着升高,血糖均显着降低,坐骨神经传导速率均显着升高,NO、β-EP、FINS、HDL-C、NGF的蛋白及mRNA、BDNF的蛋白及nRNA、NT-3的蛋白及mRNA的含量均显着升高,ET、TG、 TC、LDL-C、NEFA、VEGF的蛋白及nRNA的含量均显着降低。病理检测显示,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结构紧密、分布均匀、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排列疏松、间隙变大、多处发生变性及断裂;各给药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的变性与断裂显着减少,纤维结构紧密、排列整齐,未见变性与断裂的发生,髓鞘变厚且着色均匀。电镜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坐骨神经横切面髓鞘结构完整、致密、均匀;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横切面髓鞘的板层结构发生严重分离,各层间排列紊乱,出现大量空泡及裂隙;各给药组坐骨神经中空泡及裂隙均显着降低,但髓鞘仍未恢复板层状结构,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结构正常,出现结构完整的雪旺细胞。2细胞实验与空白组比较,24、48、72、96小时后,50MGLU与75MGLU组细胞增殖程度均显着降低,但50M GLU与75M GLU组间并无差异;与50mM高糖对照组比较,24、48小时后,弥可保及糖痹康1:1、1:2、1:8组均可显着增高细胞增殖能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mM高糖对照组的sVCAM-1、TNF-α、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及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含量显着升高;与50mM高糖对照组比较,弥可保与糖痹康各剂量组上清中sVCAM-1、TNF-α、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及磷酸化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含量显着降低。[结论]临床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可显着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显着降低国际公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并且总有效率达到91.14%。实验研究1整体实验:(1)中药复方糖痹康能改善STZ-DM大鼠血糖、体重及血脂;降低DPN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且存在剂量与用药时间依赖关系;(2)中药复方糖痹康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对其坐骨神经髓鞘、轴索等具有修复作用;(3)中药复方糖痹康能上调DPN大鼠FINS的表达、血清中NO的表达及下调血浆中ET的表达,这些可能是其防治DPN的机制之一;(4)中药复方糖痹康能显着上调DPN大鼠血浆中p-EP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保护及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5)中药复方糖痹康能显着上调DPN大鼠坐骨神经中NGF、BDNF、NT-3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DPN大鼠坐骨神经中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这些可能是其防治DPN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2细胞实验:(1)糖痹康组可明显改善高糖培养环境下,雪旺细胞增殖活性,糖痹康低剂量组优于西药(弥可保)组,其在高糖培养的环境下,中医复方糖痹康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其防治DPN的机制之一;(2)糖痹康含药血清可下调在高糖环境下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p38MAPK及其激活形式p-p38MAPK蛋白表达,及下调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可能是其DPN神经保护及镇痛作用靶点之一;(3)糖痹康含药血清可下调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上清中sVCAM-1的含量,可能是其DPN神经保护作用靶点之一。
李荣荣[8](2014)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致外周神经毒性氧化应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紫杉醇致CIPN的大鼠模型,观察疼痛行为学变化、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学改变、血清及脊髓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背根神经节TRPs(TRPV1、TRPA1)通道变化及背根神经节NF-κB、MAPKs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致CIPN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低、高剂量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在第0,2,4,6天时腹腔注射2mg/kg紫杉醇溶液,空白组腹腔注射同体积聚氧乙烯蓖麻油溶剂。中药高剂量组予黄芪桂枝五物汤2.48g/ml,10ml/kg灌胃,低剂量组0.62g/ml,10ml/kg灌胃,每日1次,空白组、模型组予0.9%NaCl溶液灌胃10ml/kg,每日1次。紫杉醇用药当天,中药于紫杉醇应用前一小时给药,持续给药至21天。每日观察大鼠给药后反应、每周进行von Frey检测和丙酮实验。第21天解剖每组大鼠,解剖每组大鼠,心脏灌注,腹主动脉采血,取双侧L4-L5背根神经节及脊髓。1、检测血清及脊髓组织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2、通过尼氏染色光镜下测量大鼠背根神经节核仁变化。3、RT-PCR、qPCR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结中TRPs (TRPV1、TRPA1)基因水平变化。4、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结中NF-κB、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含量。结果通过痛觉行为学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CIPN的模型制备成功。机械疼痛阈值及冷痛阈值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机械疼痛阈值、冷痛阈值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减轻紫杉醇的外周神经毒性引起的痛觉过敏(P<0.01),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以高剂量效果最好(P<0.05)。Von Frey4g、8g、15g机械阈值百分比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Von Frey4g、8g、15g机械阈值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降低紫杉醇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百分比,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以高剂量效果最好(P<0.05)。血清及脊髓SOD活性及MDA含量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脊髓组织SOD活性均下降(P<0.01),模型组血清及脊髓组织MDA含量升高(P<0.01),而中药可以增加血清及脊髓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及脊髓组织MDA含量(P<0.05)。q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 TRPA1、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可以下调TRPV1、TRPA1mRNA的表达(P<0.01).Western-blot显示:NF-κB、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改善紫杉醇致CBPN模型大鼠痛觉过敏和DRG病理改变的同时,可以上调血清及脊髓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及脊髓中MDA含量发挥直接抗氧化作用保护神经元细胞,并且下调TRPV1、TRPA1mRNA的表达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神经元细胞。
肖蓉[9](2013)在《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神经传导速度、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并与西药阿米替林比较,探讨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保持原来的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并予口服西洛他唑胶囊(100mg,每日2次)改善微循环,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营养神经。治疗组给予穴位敷贴,每天一次,每次6小时;并给予舒筋洗熏洗外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每次25mg,每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神经传导速度、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疗效指标比较结果:①VAS分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后两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β-内啡肽:两组β-内啡肽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β-内啡肽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于临床推广
殷飞[10](2007)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文中指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骨骼肌是运动神经支配的效应器,运动神经元病变时骨骼肌出现特征性病理变化。我们对33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本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电生理诊断标准的33例患者行开放式骨骼肌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病理分析,部分病例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电镜下病理分析。结果1.组织化学染色特点:肌纤维大小不一,坏死、再生肌纤维少见;核聚集现象;破碎红纤维;小角化肌纤维;萎缩肌纤维簇状分布;同型肌纤维群化。2.酶学染色特点:琥珀酸脱氢酶、还原型辅酶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肌膜下可见线粒体聚集;氧化酶活性异常。3.电镜下线粒体特点:粗细肌丝排列无序,局部肌丝呈灶状溶解,Z线呈不规则形。线粒体小,呈固缩状,可见糖原颗粒和脂褐素颗粒。结论1.肌萎缩侧索硬化具有特征性骨骼肌病理改变。2.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二、氯乙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乙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芩矾汤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重度臁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疗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剔除、终止或脱落标准 |
1.1.6 观察指标 |
1.1.7 疗效评价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试验材料 |
1.2.2 治疗方案 |
1.2.3 药物组成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统计结果 |
1.3.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
1.3.2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1.3.3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C-反应蛋白指标前后对比 |
1.3.4 皮肤刺激统计 |
1.3.5 随访 |
1.4 讨论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理论依据 |
1.4.3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1.4.4 组方分析 |
1.4.5 问题与展望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古代中医对臁疮的认识和研究 |
2.1.1 病名 |
2.1.2 病因病机 |
2.1.3 治疗方法 |
2.2 近现代医家对重度臁疮的认识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方法 |
2.3 现代医学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识和研究 |
2.3.1 流行病学 |
2.3.2 病因 |
2.3.3 病理生理 |
2.3.4 治疗 |
2.3.5 预防 |
2.4 药物的药理研究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乙醇与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和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乙醇与 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小鼠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2.2 实验动物分组与染毒 |
2.2.1 实验动物选择 |
2.2.2 染毒与分组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ALT测定:采用生化试剂盒 |
2.3.2 AST测定:采用生化试剂盒 |
2.3.3 GSH测定:采用生化试剂盒 |
2.3.4 MDA测定:采用生化试剂盒 |
2.3.5 T-SOD测定:采用生化试剂盒 |
2.3.6 肝微粒体中CYP2E1蛋白提取 |
2.3.7 肝组织中相关蛋白水平测定 |
2.3.8 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中相关m RNA表达水平 |
2.3.9 肝组织病理观察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各组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 |
3.2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病理观察 |
3.3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 |
3.4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肝组织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肝组织微粒体中CYP2E1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肝组织中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1 肝脏组织中NRF2蛋白及m RNA相对含量 |
3.6.2 肝脏组织中HO-1 蛋白及m RNA相对含量 |
3.6.3 肝脏组织中g-GCSc蛋白及m RNA相对含量 |
3.6.4 肝脏组织中GR蛋白及m RNA相对含量 |
3.6.5 肝脏组织中g-GCSm蛋白及m RNA相对含量 |
4 讨论 |
第二部分:乙醇与 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小鼠脑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5 前言 |
6 材料与方法 |
6.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主要试剂配置 |
6.2 实验动物分组与染毒 |
6.2.1 实验动物选择 |
6.2.2 染毒与分组 |
6.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4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7.1 不同浓度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各组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 |
7.2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各组小鼠脑脏器系数、脑含水量、行为学指标影响 |
7.3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观察 |
7.4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
7.5 乙醇与 1,2-二氯乙烷暴露对脑组织中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7.5.1 乙醇与 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脑组织中CYP2E1、Occludin、ZO-1、AQP4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7.5.2 乙醇与 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脑组织中NRF2信号通路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8 讨论 |
8.1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脑脏器系数、脑含水量、行为学指标、脑的形态学影响 |
8.2 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对小鼠AQP4及血脑屏障相关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影响 |
8.3 氧化应激在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
8.4 CYP2E1在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致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
8.5 NRF2信号通路在乙醇与 1,2-DCE联合暴露致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 PHN 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2.2 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 |
2.3 处方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3 处方组成 |
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 仪器 |
1.1.2 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2.1 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 |
1.2.2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 |
1.3 小结 |
1.4 讨论 |
第二章 元全片制备工艺研究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2.1 镇痛药效比较法优选提取方法 |
2.2.2 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研究 |
2.2.3 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液膜分离浓缩工艺研究 |
2.2.4 冷冻干燥 |
2.2.5 白芍、甘草水提取工艺研究 |
2.2.6 浓缩方法的考察 |
2.2.7 浓缩液干燥工艺的考察 |
2.2.8 量效关系考察 |
2.2.9 元全片处方前研究 |
2.2.10 元全片成型工艺研究 |
2.2.11 片芯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
2.2.12 包衣工艺考察 |
2.2.13 包装材料的选择 |
2.2.14 片重及规格、日剂量的确定 |
2.2.15 中试研究 |
2.3 小结 |
2.4 讨论 |
2.4.1 不同提取方法的选择 |
2.4.2 膜分离浓缩工艺研究 |
2.4.3 芍药苷、甘草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4.4 白芍、甘草提取工艺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择 |
2.4.5 元全片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三章 元全片质量标准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2.1 外观性状 |
3.2.2 鉴别 |
3.2.3 检查 |
3.2.4 含量测定 |
3.3 小结 |
3.4 讨论 |
3.4.1 元全片的薄层鉴别 |
3.4.2 元全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
3.4.3 元全片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
3.4.4 元全片中氮含量测定 |
第四章 元全片主要药效学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元全片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4.2.2 元全片对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4.3 小结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元全片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仪器 |
5.1.2 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2.1 金边土鳖不同分子量段样品的制备 |
5.2.2 金边土鳖不同分子量段样品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5.2.3 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样品不同给药剂量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5.2.4 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样品不同给药剂量对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5.2.5 ELISA法检测SD大鼠血清IL-1β、NGF水平变化 |
5.2.6 RT-qPCR检测SD大鼠脊髓GFAP、IL-1β、Nav1.8、NGF基因表达变化 |
5.2.7 SD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 |
5.2.8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脊髓背角中GFAP、NR1、GLT-1表达变化 |
5.3 小结 |
5.4 讨论 |
结语 |
1 全文总结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1,2-二氯乙烷引起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病例汇报 |
3 分析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温阳通痹方外洗治疗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西医研究 |
1 概述 |
2 CIN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 |
3 相关化疗药物及致病机制 |
4 CIPN的西医治疗进展 |
5 小结 |
综述二 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中医研究 |
1 源流 |
2 现代医家对化疗药物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
3 小结 |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干预措施 |
2.3 观察指标 |
2.4 评价时点 |
2.5 疗效标准 |
2.6 安全性观测 |
2.7 不良事件观察 |
2.8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一致性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3.3 分层分析 |
3.4 安全性观测 |
4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2 组方探讨 |
4.3 结论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研究及神经心理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第一部分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研究对象与方法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神经心理评估对象与方法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发表论文及会议交流 |
致谢 |
(7)糖痹康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血管学说 |
2 氧化应激学说 |
3 代谢学说 |
4 神经营养因子(NTFs)学说 |
5 其他学说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探讨 |
2 病机研究 |
3 临床研究 |
4 实验研究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糖痹康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表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动物实验 |
实验一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脂代谢和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NGF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NT-3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细胞实验 |
实验七 糖痹康对高糖环境下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糖痹康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雪旺细胞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TNF-a及sVCAM-1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致外周神经毒性氧化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1 氧化应激的概述 |
1.2 氧化应激在紫杉醇外周神经毒性中的研究 |
1.3 中医药对紫杉醇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2.1 动物实验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检测指标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行为学检测实验 |
2.2.1 机械疼痛触觉检测 |
2.2.2 Von Frey 4g、8g、15g机械疼痛百分比 |
2.2.3 冷痛觉检测 |
2.3 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检测 |
2.3.1 检测方法 |
2.3.2 血清SOD活性检测 |
2.3.3 检测结果 |
2.3.4 血清MDA含量检测 |
2.3.5 检测结果 |
2.3.6 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水平与机械阈值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2.4 脊髓SOD活性和MDA含量检测 |
2.4.1 检测方法 |
2.4.2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
2.4.3 脊髓SOD活性检测 |
2.4.4 检测结果 |
2.4.5 脊髓MDA含量检测 |
2.4.6 检测结果 |
2.5 病理形态学实验 |
2.5.1 背根神经节尼氏染色及核仁大小测量 |
2.6 TRPA1、TRPV1的RT-PCR及qPCR实验 |
2.6.1 实验方法 |
2.6.2 结果 |
2.7 背根神经节蛋白表达实验 |
2.7.1 准备样品 |
2.7.2 结果 |
2.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总结 |
第四部分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9)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病名及病因病机 |
二、辩证分型 |
三、中医药治疗 |
第二节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 |
一、发病机制 |
二、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 |
三、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 |
四、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临床资料采集 |
二、分组 |
三、治疗方案 |
四、药品来源 |
五、临床指标观测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七、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二、治疗结果 |
三、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血瘀证与PDPN |
二、舒筋洗治疗PDPN的临床思路 |
三、穴位敷贴治疗PDPN的临床思路 |
四、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分析 |
五、临床研究结果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
1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现状 |
2 线粒体的功能及功能异常的意义 |
3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关系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 实验方法 |
结果 |
一、临床资料 |
讨论 |
1 ALS的临床特点 |
2 ALS与线粒体肌病的鉴别 |
3 ALS的病理学改变 |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氯乙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芩矾汤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重度臁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梦羽.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乙醇与1,2-二氯乙烷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和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林.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3]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D]. 陈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1,2-二氯乙烷引起中毒性脑病病例报告[D]. 金璐亚. 浙江大学, 2016(02)
- [5]温阳通痹方外洗治疗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魏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研究及神经心理评估[D]. 胡函文. 广州医科大学, 2014(02)
- [7]糖痹康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吕翠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致外周神经毒性氧化应激的影响[D]. 李荣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9]穴位敷贴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D]. 肖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D]. 殷飞. 吉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