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远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一、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建[1](2020)在《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枕骨大孔腹侧和下斜坡病变因其位置深,且毗邻脑干、椎基底动脉、颅神经等重要结构,使得该区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内外学者对该区域进行过多种入路的尝试,目前认为远外侧入路是切除该区域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枕髁无疑是远外侧入路中最受关注的,它不仅是维持颅颈交界区稳定的重要骨质,而且还对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有影响。对于枕髁是否磨除及磨除范围,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枕髁普遍存在解剖变异,其形态和大小也可能因人而异,所以详细了解枕髁的形态计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制定术中处理枕髁的计划。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头颈CT影像中枕髁的解剖学参数测量,了解枕髁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应用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医学软件重建枕髁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测量远外侧入路中未磨除枕髁时显露的视野、从枕髁后内侧磨至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时显露的视野和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分析不同侧别和性别间枕髁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有无差异,为远外侧入路术中枕髁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资料库中335例正常成人头颈CT影像资料,在骨窗像矢状位测量枕髁的长度(前后径长轴长度)、水平位测量枕髁的宽度(左右径最宽长度)以及冠状位测量枕髁的厚度(舌下神经管内口下缘与枕髁下缘长度)。应用Mimics软件调整重建后的枕髁三维图像位于下面观,利用坐标轴分别选取定位点。A点:枕骨大孔前缘中点;B点:枕骨大孔后缘中点;C点: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后缘交点;D点: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中点。∠α为A点、B点连线与A点、C点连线的夹角,即远外侧入路中未磨除枕髁时所显露的手术视野;∠β为A点、B点连线与A点、D点连线的夹角,即从枕髁后内侧磨除枕髁至舌下神经管内口时所显露的手术视野;C点和D点之间长度,即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代表舌下神经管深度;∠β与∠α差值,观察磨除CD长度后所扩大的手术视角。测量两侧∠α、∠β和CD长度,并计算∠β和∠α差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上述测量指标不同侧别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1.不同侧别间测量:枕髁的长度左侧为(21.59±2.28)mm、右侧为(21.55±2.08)mm,宽度左侧为(11.05±1.68)mm、右侧为(11.16±1.75)mm,厚度左侧为(9.21±1.40)mm、右侧为(9.18±1.63)mm;∠α左侧为42.12°±2.88°、右侧为42.00°±3.59°,∠β左侧为59.37°±5.24°、右侧为57.66°±5.39°,∠β和∠α差值左侧为17.24°±4.13°、右侧为15.66°±3.87°,CD长度左侧为(9.14±1.39)mm、右侧为(8.73±1.23)mm。2.不同性别间测量:枕髁的长度男性为(22.15±2.30)mm、女性为(20.90±1.92)mm,宽度男性为(12.56±1.43)mm、女性为(10.89±1.02)mm,厚度男性为(9.92±1.35)mm、女性为(8.61±1.03)mm;∠α男性为42.56°±3.27°、女性为41.55°±3.09°,∠β男性为58.76°±5.38°、女性为58.19°±5.35°,∠β和∠α差值男性为16.18°±4.17°、女性为16.63°±4.11°,CD长度男性为(9.20±1.41)mm、女性为(8.72±1.27)mm。335例患者不同侧别间比较,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和∠α不同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左侧∠β、∠β与∠α差值、CD长度均大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间比较,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α和CD长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β、∠β与∠α差值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不同侧别间枕髁的相关解剖学影像测量数据存在差异,远外侧入路中,磨除从枕髁后缘至舌下神经管内口范围的骨质所暴露的视野及扩大的视角左侧大于右侧,对于枕骨大孔腹侧正中病变,从左侧开颅可能获得更大的暴露范围。2.枕髁的长度、宽度、厚度、枕髁后缘与舌下神经管内口后缘的距离、枕髁后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连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男性普遍大于女性,术中处理枕髁需考虑不同性别所带来的差异。

孙基栋,刘颜,刘军,刘树伟[2](2019)在《椎动脉V2~V4段的显微与断层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手术入路中保护椎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15例10%甲醛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暴露椎动脉V2~V4段,观察各段的毗邻关系并测量其长度。(2)应用冷冻铣切技术,获得1例新鲜成人尸头标本的冠状断层薄片并连续拍照,应用Amira4.1软件基于其中显露颅颈交界区结构的750张断层照片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在连续断层照片及三维模型上追踪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结果 (1)在尸头标本上成功模拟了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椎动脉V2段在第二颈神经前根前方,V3段椎动脉周围存在丰富静脉丛,V4段在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之间;椎动脉V2段左右两侧测量长度分别为(15.4±1.6)mm、(15.6±2.2)mm,V3段分别为(24.0±2.9)mm、(24.3±2.3)mm,V4段分别为(21.4±2.0)mm、(21.2±2.0)mm,各段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成功建立基于1例新鲜成人尸头标本冠状断层拍照的颅颈交界区三维重建模型图,其解剖结构形态逼真。在冠状断面上追踪并结合三维模型观察到:椎动脉从C2横突穿出,向外后斜行进入C1孔,穿C1横突孔后在C1侧块上方向后走行,后内上穿硬脑膜进入颅内;在枕骨大孔入颅后,椎动脉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在桥脑延髓沟处与对侧椎动脉会聚形成基底动脉。结论 通过显微解剖和断层解剖三维重建模型观察,可以动态、持续、多角度及旋转观察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的走行;充分了解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的解剖定位,可在颅底手术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椎动脉,提高手术效果。

徐硕[3](2017)在《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为提高岩斜区肿瘤全切率及减少岩斜区肿瘤术后并发症提供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中上岩斜区肿瘤患者,收集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加以分析。结果1.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9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1例次全切除,全组无死亡病例,2.手术疗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部分缓解4例。3.术后并发症:2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出现暂时性轻面瘫,2例术前面部疼痛患者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随访及肿瘤复发:所有病例术后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不等,无肿瘤复发。结论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主要优点有:1.术中可根据个体需要磨除岩骨骨质以增加暴露空间,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术中可通过缓慢释放中颅窝底及环池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加暴露空间。3.根据Labbe’s静脉位置向前适当调整颞底暴露可降低静脉损伤风险。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治疗中上岩斜区肿瘤效果较好。

郭洪均[4](2017)在《椎动脉V4段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解剖尸头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中椎动脉V4段(颅内段)的走行与结构。熟悉此入路所能暴露的手术视野,观察并精确测量椎动脉V4段重要分支的解剖学数据。研究椎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与周围神经组织的毗邻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支持。降低甚至避免临床手术中对重要血管神经造成损伤的可能,以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方法:将10具共20侧湿性成人带颈尸头标本用医用酒精进行浸泡,待标本固定好后,解剖出颈部动脉与静脉血管,反复冲洗出动静脉系统中的血栓,将配好的红蓝两色灌注液分别对动静脉进行灌注。通过训练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处理好的尸头,本实验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分离解剖各层肌肉与动脉,常规开颅去掉骨瓣,磨除寰椎后弓、侧块儿以及部分枕髁,合理剪开硬脑膜,镜下分离解剖出椎动脉颅内段及其重要分支,观察并精确测量各分支血管的长度、外径等解剖数据,了解椎动脉主干和分支血管的走行及其与相邻神经、脑组织的位置毗邻关系。结果:1枕下三角有助于辨别椎动脉的位置走行。枕下三角是头后大直肌、下斜肌与上斜肌包绕形成的一个肌肉间隙,其内可见水平走行的椎动脉、C1神经及包绕椎动脉的静脉丛。因此手术中可以通过枕下三角的肌肉毗邻关系及椎动脉周围静脉丛来判断椎动脉位置。2双侧椎动脉穿硬脑膜后于脑干前方汇合形成基底动脉,椎动脉走行过程中与后组颅神经位置相近。左侧椎动脉V4段长度为(33.13±1.12)mm,右侧为(32.95±1.22)mm。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的外径平均为(4.04±0.85)mm,右侧外径平均为(3.96±0.95)mm。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V4段的主要分支。其中小脑后下动脉是椎动脉V4段分支中最大的一支也是颅内动脉瘤的常见部位。小脑后下动脉全程分为五个部分:A延髓前段、B延髓外侧段、C延髓扁桃体段、D膜帆扁桃体段、E皮层段。主要供给延髓和小脑。小脑后下动脉起始点变异较大,主要起自于椎动脉V4段的中上部分。在同一标本中双侧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处也并不完全一致,部分标本可见一侧小脑后下动脉缺失。小脑后下动脉走行过程中形成血管襻,其大小、方向多变,与周围神经、组织联系较为密切。小脑后下动脉紧邻后组颅神经,组成下复合体。因小脑后下动脉走行使这些神经的神经根产生移位。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外径为(1.42±0.31)mm,右侧为(1.53±0.46)mm。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与椎动脉穿硬膜处的距离为(17.32±3.41)mm,右侧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与椎动脉穿硬膜处的距离为(18.10±3.72)mm。脊髓后动脉起始点通常并不相同,一般起始于椎动脉入硬脑膜处,部分标本的脊髓后动脉起始点位于小脑后下动脉。部分脊髓后动脉经椎动脉入硬膜处与椎动脉伴行,所以枕下远外侧入路中进行硬膜剪开时应当注意保护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起始点位于椎动脉末端,双侧脊髓前动脉于前正中裂汇合成单干后向下走行。小脑前下动脉其起源处存在异变,大部分小脑前下动脉起源处位于基底动脉的下端,部分起源处位于椎动脉V4段上部。小脑前下动脉的主干自起始点向下外侧方向走行,绕过小脑中脚,形成血管袢样结构。小脑前下动脉走行过程中与面神经和前庭神经关系密切。结论:掌握椎动脉走行并注意分离与保护,熟悉远外侧入路对椎动脉V4段的显露,掌握椎动脉V4段及其分支与周围组织神经的毗邻关系,注意保护椎动脉V4段的分支,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支持。

李国胜[5](2016)在《椎动脉寰枢段在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显微解剖镜下解剖成人健康尸头标本的椎动脉寰枢段,为颅颈交界区提供解剖学数据和临床资料;并通过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帮助临床医师安全、精确的显露病变区域,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1先用温水冲洗经甲醛处理的10具成人健康尸头标本,待血管冲通后,分别灌入红蓝彩色硅胶。然后在640倍的显微解剖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路。逐层解剖颅颈交界区软组织,观察神经、血管和肌肉的形态、走行和位置关系,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和拍照。2测量内容包括椎动脉寰枢段各生理弯曲的内径和角度,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与椎动脉入硬脑膜内缘之间的距离,椎动脉入硬脑膜外缘与枕髁内缘之间的距离,寰枢椎横突孔的内径,枕髁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舌下神经管内缘和外缘与枕髁后缘的距离等。结果:1大多数枕动脉走行在头最长肌和上斜肌之间的枕动脉沟内;少数枕动脉穿行于颈深筋膜和头最长肌之间。2椎动脉走行在由头后大直肌(内侧界)、上斜肌(上外侧界)和下斜肌(下外侧界)构成的枕下三角的底部;3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转向后内侧进入枕下三角的深部,走行在寰枕关节后方的椎动脉沟内。周围被丰富的椎动脉旁静脉丛所包围;4枕下三角区内有丰富的椎静脉丛,其走行极不规则,从椎动脉入硬脑膜到穿出寰椎的横突孔处,越靠近中线静脉丛越少。5椎动脉寰枢段走行迂曲,角度多变,在颅颈交界区形成相对恒定的六个生理弯曲,第一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20±0.56)mm,右侧(4.16±0.44)mm,平均值(4.18±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91±23)°,右侧(89±21)°,平均值(90±22)°;第二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50±0.42)mm,右侧(4.32±0.52)mm,平均值(4.41±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108±29)°,右侧(112±26)°,平均值(110±27)°;第三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36±0.42)mm,右侧(4.24±0.64)mm,平均值(4.30±0.52)mm;弯曲的角度左侧(146±20)°,右侧(152±18)°,平均值(150±19)°;第四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10±0.40)mm,右侧(3.92±0.38)mm,平均值(4.02±0.40)mm;弯曲的角度左侧(86±23)°,右侧(91±25)°,平均值(89±24)°;第五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56±0.52)mm,右侧(4.28±0.66)mm,平均值(4.40±0.54)mm;弯曲的角度左侧(132±22)°,右侧(128±24)°,平均值(131±25)°;第六个生理弯曲的内径左侧(4.32±0.46)mm,右侧(4.18±0.56)mm,平均值(4.22±0.50)mm;弯曲的角度左侧(117±27)°,右侧(126±21)°,平均值(119±24)°;6枕骨大孔后缘中点与椎动脉入硬脑膜内缘之间的距离左侧(20.55±2.05)mm,右侧(21.60±2.10)mm,平均值(21.35±2.15)mm;7寰椎横突孔的内径左侧(6.85±1.16)mm,右侧(7.12±0.90)mm,平均值(7.02±1.12)mm;枢椎横突孔的内径左侧(6.35±0.56)mm,右侧(5.98±0.46)mm,平均值(6.23±0.52)mm;8枕髁的前后径左侧(23.10±1.58)mm,右侧(22.38±2.28)mm,平均值(22.80±1.60)mm;枕髁的左右径左侧(13.22±1.02)mm,右侧(12.44±0.98)mm,平均值(12.89±1.01)mm;9椎动脉入硬脑膜外缘与枕髁内缘之间的距离左侧(10.07±1.17)mm,右侧(10.41±1.66)mm,平均值(10.22±1.56)mm;10舌下神经管外缘与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左侧(5.10±0.32)mm,右侧(4.65±0.54)mm,平均值(4.92±0.46)mm;舌下神经管内缘与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左侧(13.24±3.61)mm,右侧(13.39±3.45)mm,平均值(13.32±3.52)mm。结论:1熟悉颅颈交界区周围软组织的显微解剖,掌握椎动脉寰枢段的解剖标识,可帮助临床医师实施枕下远外侧的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2枕下三角、寰椎横突、椎动脉旁静脉丛和颈1、2神经是枕下远外侧入路术中辨认椎动脉寰枢段的标识,从外向内游离此段椎动脉可防止其分支的损伤。3椎动脉寰枢段走行迂曲,角度多变,适应了复杂的头颈部运动,同时也增加了颅颈交界区手术的风险,熟悉并掌握此区域的解剖可避免椎动脉及其分支的损伤。4通过对颅颈交界区颅外软组织的观察、测量和拍照,为枕下远外侧入路术中保护椎动脉及其分支提供解剖学数据和临床资料。

韩永刚[6](2015)在《枕动脉显微解剖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枕动脉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远外侧入路、枕-椎动脉搭桥、枕-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探讨如何在后循环搭桥手术中安全有效地获取枕动脉;2、研究应用枕动脉作为供体血管行后循环搭桥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枕动脉术前超声多普勒的特点及变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利用15具(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枕动脉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枕动脉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枕动脉与寰椎横突、项上线、枕外隆突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体会此入路行枕-椎动脉、枕-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中对后组颅神经的保护,并以照片记录;3、观察、测量并记录15例以枕动脉作为供体血管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脑血管造影以及超声多普勒中的特点。结果1、枕动脉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于颈外动脉后壁或外壁,与颈外动脉平行、沿二腹肌后腹向上,然后转向二腹肌后腹深面,内侧紧邻颈内静脉,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接近乳突尖或二腹肌沟,转向内侧走行,途中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深面(4侧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深面,头最长肌浅面)。在上项线下方的头半棘肌后面继续向内侧行走,经过斜方肌、头半棘肌的上方附着点,在此穿过斜方肌的附着点至上项线,与枕大神经相伴,继续在头皮浅筋膜内上行,并分出一个或两个终末支远端分布于头皮。枕动脉起点直径为(2.3±0.3)mm,平行于C1横突上缘至越过上项线处的长度为枕动脉可移植的最大长度,为(93.2±2.6)mm,可移植段的起点和终点的血管直径分别为:(1.9±0.4)mm及(1.8±0.3)mm。椎动脉V3段中点的直径为(3.2±1.4)mm。枕动脉距枕外隆突的距离为(21.4±0.9)mm,枕下段距离项上线最远的约(23.7±1.2)mm。2、应用枕动脉行后循环搭桥手术时,以照片记录如何取得枕动脉及术中影像。统计彩超下术前枕动脉的流速和直径。结论1、枕动脉的有效移植长度为:自平行于C1横突上缘至越过上项线处。根据枕动脉的走形、毗邻、各段直径以及在DSA和彩超下的流速,其与椎动脉V3段搭桥在缓解后循环缺血上有可能性。2、实际手术中,以枕外隆突外侧25mm,上项线下方30mm以内,乳突、寰椎横突为解剖标志,能安全有效地获取枕动脉。3、应用枕动脉作为供体血管行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手术时,不需要开骨瓣,术中不会骚扰后组颅神经,但其难点是逐层分离枕后肌肉和严密止血。严密仔细地止血,特别是枕后三角内的椎静脉丛。4、应用枕动脉作为供体血管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手术时,选择小脑后下动脉的延髓小脑扁桃体段作为接受段,能减少术中对后组颅神经的骚扰,从而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

刘祺,王业忠,雷霆[7](2015)在《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远外侧入路的解剖标志和解剖参数,为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远外侧入路解剖成人头颅标本10具,在显微镜下对该入路涉及的肌肉、骨性结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结果前星点到星点的距离:左侧(21.68±1.88)mm,右侧(22.34±2.62)mm;前星点至乳突尖的距离:左侧(38.56±3.48)mm,右侧(39.14±2.24)mm;星点至颧弓根的距离:左侧(55.72±3.64)mm,右侧(56.16±2.72)mm。结论枕下三角和第2颈神经是寻找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前星点、星点、乳突尖和颧弓根可作为远外侧入路的骨性标志。

孙守元,潘亚文,任军,高俊玮,张海林,唐博[8](2014)在《颈静脉孔区不同手术入路显露结构的对比分析及显微解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耳后乙状窦前经颞入路、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对颈静脉孔区显露范围与结构的区别。方法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湿标本6具(12侧),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具标本,在高倍显微镜下模拟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其中A组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B组模拟耳后乙状窦前经颞入路、C组模拟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比较各条手术入路所显露的结构及范围。结果枕下远外侧入路对颈静脉孔区颅内结构显露良好;耳后乙状窦前经颞入路对颈静脉孔孔内结构、鼓室、乳突气房及颈动脉鞘周围的结构显露良好;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则通过后、外、上、下等多个角度对颅内外结构均显露良好。结论不同的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范围及结构各不相同,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能够更好的从多角度对颅内外结构显露,从而达到一期全切肿瘤。

曹杰,缪星宇,师蔚[9](2014)在《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部分经髁锁孔入路的可行性及内镜解剖学特点。方法采用成人福尔马林固定汉族成人尸体连颈头颅湿标本8例(16侧),在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下模拟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部分经髁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解剖。结果使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以及操作,扩大了手术视角,充分暴露延髓腹外侧、部分小脑后下动脉以及舌下神经全段,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移行处、后组颅神经以及进入颈静脉孔处,面听神经。结论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部分经髁锁孔入路是可行的,神经内窥镜的应用,可以减少有创操作。

龚凯[10](2013)在《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在显微镜下对15例尸头标本的解剖、观察、测量及研究,分析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资料,探讨其在临床手术中的意义,为临床处理该区域的动脉瘤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2、通过模拟到达小脑后下动脉各段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暴露范围,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对象和方法:1、应用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尸头标本15例(30侧),解剖并观测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距离及相互关系,观察及测量小脑后下动脉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供血范围、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小脑后下动脉与周围颅神经的关系。2、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剪开硬脑膜对标本进行解剖,评估不同位置的小脑后下动脉在临床常见病变中的意义。3、结合临床20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病例,评估其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4、测量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后,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并选择相关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1、小脑后下动脉在个体间的变异较大,在部分标本中可缺如,其中20个标本中有1个标本1侧缺如,本组标木中缺如率为3.33%,所得小脑后下动脉的起始部外径为平均管径0.31±0.06mm;小脑后下动脉发起自橄榄水平上,中,下段的比例分别为7%,24.14%,69.00%。2、远外侧入路可以较好地显露小脑后下动脉近端,通过磨除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可增加暴露范围和操作空间。3、根据小脑后下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侧枝循环情况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开颅手术,必要时辅以血流重建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1、小脑后下动脉其属支、长短、及位置变异较大,不同的个体应区别对待处理。2、远外侧入路可以为处理小脑后下起始段的动脉瘤等病变提供充分的暴露。术者应熟悉掌握手术路径中的筋膜、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质结构,并选择合适的方式以便于安全顺利操作。游离并移位椎动脉,切除部分枕髁和磨除颈静脉结节可以增加术中显露。3、小脑后下动脉的发起位置及与周围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及颅底骨质关系密切,熟悉颅底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重视血管的复杂变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神经外科医师提高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根据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开颅手术,必要时辅以血流重建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远外侧经髁入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附1. 发表文章
附2. 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致谢

(4)椎动脉V4段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椎动脉寰枢段在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与标本制备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枕动脉显微解剖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测量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设备和器械
        1.1.3 标本的准备和灌注
        1.1.4 实验方法和步骤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测量结果
        1.2.2 枕动脉的血管结构解剖与变异
        1.2.3 模拟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手术
    1.3 讨论
        1.3.1 枕动脉的管径和枕-椎动脉吻合的可能性
        1.3.2 枕下肌肉群的分层
        1.3.3 术中如何安全有效获取枕动脉
        1.3.4 应用枕动脉行枕动脉-椎动脉V3段搭桥术中在关系密切的神经
二、枕动脉在临床中的应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病例资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彩超下枕动脉中段的内径和流速的统计
        2.2.2 枕-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术中的影像资料
        2.2.3 在DSA数字剪影下枕动脉造影成像
    2.3 讨论
        2.3.1 以远外侧开颅用枕动脉行后循环搭桥手术时切口的选择
        2.3.2 应用枕动脉行后循环搭桥手术时后组颅神经的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枕动脉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7)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标本灌注
    1. 2 器械、设备及拍照方法
    1. 3 切口选择
    1. 4 解剖方法
    1. 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肌肉分离阶段
    2. 2 硬膜外阶段
    2. 3 硬膜内阶段
3 讨论

(8)颈静脉孔区不同手术入路显露结构的对比分析及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及步骤
        1.2.1 模拟Salas[2]等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方法及步骤
        1.2.2 模拟Fisch和Pillsbury[6]的耳后乙状窦前经颞入路
        1.2.3 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
2 结果
    2.1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
    2.2 耳后乙状窦前经颞入路的显露范围
    2.3 改良的耳后头颈入路的显露范围
3 讨论
    3.1 各手术入路对颈静脉孔区显露范围的探讨
    3.2 颈静脉孔区各手术入路临床应用价值的分析

(9)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
    二、实验室器材
    三、方法与步骤
结果
    一、硬膜外解剖结果
    二、硬膜内解剖结果
讨论
    1. 传统枕下远外侧入路:
    2. 枕下远外侧入路微创化研究:
    3. 枕下远外侧入路锁孔后显微镜及内镜解剖特点:

(10)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二、20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对象和方法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远外侧入路中枕髁相关解剖学参数的CT影像研究[D]. 胡海建.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2]椎动脉V2~V4段的显微与断层解剖学研究[J]. 孙基栋,刘颜,刘军,刘树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04)
  • [3]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D]. 徐硕.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4]椎动脉V4段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郭洪均.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5]椎动脉寰枢段在枕下远外侧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研究[D]. 李国胜.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6]枕动脉显微解剖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D]. 韩永刚.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1)
  • [7]枕下远外侧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J]. 刘祺,王业忠,雷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01)
  • [8]颈静脉孔区不同手术入路显露结构的对比分析及显微解剖研究[J]. 孙守元,潘亚文,任军,高俊玮,张海林,唐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05)
  • [9]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J]. 曹杰,缪星宇,师蔚.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03)
  • [10]小脑后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D]. 龚凯.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标签:;  ;  ;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