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霖,吕昭智,张鑫,刘永建[1](2021)在《基于风险评估的新疆抗虫棉种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新疆棉铃虫生物学特性和多年的种群动态趋势,并在收集棉花种植面积、产量、棉花市场价格及棉铃虫防治费用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种群模拟模型(CLIMEX模型)并结合随机模拟方法(@RISK软件),评估不同场景下棉铃虫对新疆棉花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棉铃虫种群模拟表明:随着未来气候变化,新疆棉铃虫的周增长指数(GIw)会增加,棉铃虫越冬蛹羽化的日期明显提前,危害风险可能增加;2种模拟场景结果表明,抗虫棉能有效地降低棉铃虫造成的危害,减少单位面积防治成本。建议新疆相关部门未来可通过种植抗虫棉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IPM)的有机结合,来减少棉铃虫及次要害虫造成的损失。
吴永涛[2](2017)在《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以北疆石河子121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成功后迅速在全疆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由于膜下滴灌基于节水的目的,和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相比,灌水量不大,湿润锋一般只能到作物根系层深度,长期实施后,改变了农田土壤的水盐空间分布。加之灌溉时水分没有产生深层渗漏,土壤中的盐分只是在根系层附近随水运移,并没有排出去,这可能对作物的生长产生潜在威胁。因此,本研究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长期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时空变异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膜下滴灌棉田的可持续种植及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经t分布法对采样数目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50×50 m网格规格下的取样数目是合理的,在同一置信水平及相对误差下,采样估计数目随土壤含水率和含盐率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增加。置信水平和相对误差的降低,虽然减少了所需的采样数目,但同时也降低了对田间土壤空间变异性的表达度和可信度,所以在进行采样数目估计时,置信水平和相对误差的取值非常关键。(2)研究区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水分主要集中在40 cm、60 cm和80 cm土层。同年内10月份的含水率相对3月份有所减小,10月份各土层含水率变异系数基本都大于3月份。(3)研究区土壤含盐率总体上呈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盐分主要集中分布在40 cm、60 cm、80 cm和100 cm土层。同年内,10月份含盐率大都低于3月份含盐率。各土层含盐率变异系数整体上随时间增加呈减小趋势。通过盐分平衡分析可知,5 cm、20 cm和100 cm土层处于积盐状态,40 cm、60 cm和80 cm土层呈脱盐状态,总体呈表层和深层积盐,中层脱盐的趋势。(4)通过对土壤含水率和含盐率的空间结构分析可知,含水率和含盐率的空间变异都可以利用相应的变异函数模型来拟合,但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不同,且都存在块金值,说明存在着由于采样误差、短距离变异和随机变异引起的正基底效应。纵观各时期含水率变异函数的块金系数可以看出,同一年内10月份空间相关性明显大于3月份,5 cm、20 cm和40 cm土层含水率变异函数的基台值、块金系数在不同时期发生明显波动,但仍以空间相关性为主,三年来各土层含水率变异函数的变程总体逐渐减小,表明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含盐率变异函数在不同时期不同土层的块金系数变化较大,表层土壤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变化最为明显;20 cm和40 cm层块金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土壤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空间相关性在减弱;20 cm和40cm土层块金系数随时间推移保持了相对稳定。(5)对克里金空间插值图分析可知,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分布变异性较大,经过一个生育期的灌水及降雨的淋洗作用,10月份含盐率相较于3月份明显下降,分布也更加均匀;20 cm土层含盐率分布较为均匀,随时间保持相对稳定;40 cm土层相比5 cm和20cm土层含盐率明显增加,且存在高值区和低值区,空间分布随时间没有较大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研究区土壤盐分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区域和中部区域。(6)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土层含盐率的空间趋势图分析可知,各土层的含盐率空间分布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即西南区域的含盐率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含盐率值基本都保持在3 g/kg以上,且盐分高值区范围比较稳定,表层和40 cm土层的含盐率比20 cm土层大。通过对研究区盐分空间分布的时间稳定性分析可知,研究区盐分分布在三个土层都呈现高度的时间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主要缘于农户滴灌施肥的不均匀性。在土层深度上表现为:表层和40 cm土层的整体不稳定性较强,20 cm土层的相对较弱;在范围上表现为:0 cm和20 cm都在西南较高含盐率区域表现为较强的不稳定性,40 cm土层则在东北部区域表现为较高的不稳定性。
顾世民,哈里提·哈山,阿迪力·吾彼尔,Abdusattor Saidov,吕昭智[3](2015)在《塔吉克斯坦棉花有害生物及其综合防治》文中提出分析了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区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危害以及棉花产业中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针对该地区有害生物的特征,利用IPM的管理途径,系统地减少了有害生物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适宜今后在更广泛区域推广的综合管理措施。
苏荟[4](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马吉宏,吕昭智,刘永建,张娟,高桂珍,夏德萍[5](2012)在《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文中研究指明为减小年际间气温变化对昆虫有效积温预测误差的影响,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21团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羽化高峰期为例,利用single sine模型分别计算12年2种有效积温范围(10~30℃和10~35℃)的累计有效积温值,并获得其多年平均值,依此进行棉铃虫羽化高峰期预测;通过当年与12年(有效积温>0日期至羽化高峰日期)平均气温之差,对预测误差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当年平均气温与12年平均值差值越大,预测误差也越大;各代直线回归校正模型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2种有效积温范围下,校正后各代平均预测误差天数均有所减少,对越冬代误差校正效果最优,校正后各代历史符合率分别为83.33%、100%、100%和100%、100%、93.33%。该校正方法能够显着提高预测准确度,尤其适用于年际间棉铃虫发育期间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的代别和地区,同时可为多种害虫预测误差校正提供了依据。
祝高明[6](2012)在《基于光谱数据和农学参数的柑橘估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的估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也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高光谱数据具有客观、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细光谱信息。同时研究表明,这些精细的光谱信息与植被指数、叶绿素含量、含水量等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因此,通过测量农作物的光谱信息、植被指数、叶绿素含量、含水量等,并与产量建立模型,以达到对产量的估算预测是可行的,同时对柑橘的生产、管理、估产、病虫害的防治等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的一家农家果园的柑橘为研究对象,利用ASD手持光谱仪实测2010年和2011年所有样本的光谱数据,并对所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柑橘的NDV1。然后结合样本的产量与NDVI的相关关系,得出了5月份提取的NDVI为预测产量的最佳NDVI值。另一方面,通过采集柑橘叶片获得样本的农学参数(N、P、K、含水量、叶绿素),根据与样本产量的相关性,确定了柑橘的最佳农学参数为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最后建立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估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显着性检验和样本检验。通过显着性检验得到模型相关系数R为0.631,F值为13.201,P值为0.0001,均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现实估产研究。通过验证样本检验得出模型的预估精度误差在20%以内,能够满足现实估产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王芳[7](2008)在《基于植被指数和气温因子的棉花估产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文中指出新疆是全国棉花的主产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国棉花的产量和库存情况;科学地监测新疆棉花长势、准确地预报其产量,可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棉花生产农情,对政府进行农业相关决策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区,以遥感资料为基础,通过提取棉花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结合气温因子建立棉花单产的多元线性回归估产模型,以期提高估产精度,为新疆棉花大面积产量估测提供科学依据。经分析共有10个NDVI因子与棉花产量具有较好相关性,而且时段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及9月上旬;其中,6月下旬至7月下旬的8个因子与棉花产量为正相关,9月上旬的2个因子均与棉花产量为负相关。共有5个气温因子与棉花单产的相关性较显着,且均为负相关。而且与NDVI因子同样,时段比较集中,主要在5月和8月中旬。研究采用强迫引入法建立基于7月NDVI累加值占主要生育期NDVI累加值百分比和8月中旬旬均温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624.061+11855.483XN10-40.679XT1; F值为13.297,显着性水平为0.017。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单因子回归模型进行对比检验,经检验基于因子N10的单因子线性回归模型估产相对误差在-8.6﹪—13.3﹪之间,指数回归模型的相对误差在-7﹪—11.8﹪之间;基于因子T1的单因子线性回归模型估产相对误差在-13.4﹪—10.7﹪之间;基于因子N10和因子T1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产的相对误差在-5.9﹪—9.9﹪之间。可以看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产精度较高,且模型的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顾峰雪[8](2006)在《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物候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在落叶林中是决定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尽管物候对能量和CO2通量的影响可以简单地通过描述发芽和落叶的时间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来表示,但是由于对驱动物候的物理过程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就成为最难以参数化的一个过程。目前,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描述物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气候变量(主要是温度或积温)的经验方法,即是通过建立物候不同阶段与气候变量的经验关系来预测关键物候事件发生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案,物候的任何阶段都和当前的碳平衡相联系。在生态系统模型中,基于碳吸收的物候参数化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物候模拟的经验性,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比基于气候变量的经验模型更适于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影响。未来随着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对控制物候和LAI动态过程机理的揭示,建立基于过程的物候参数化方案和LAI动态模拟模型就成为生态系统模型或气候模型的发展方向。
吕昭智,李莉,田长彦,杨新建,王军,刘永建[9](2003)在《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singlesine物候模型计算新疆北部 2 0年棉花日度累积值 ,利用系统聚类法分析 2 0年棉花物候变化规律 ,建立了物候日度和棉花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新疆北部棉花主要物候事件播种、出苗、现蕾、开花、裂铃、吐絮和停止生长所需要的日度累积值分别为 5 3.185 3.18、10 9.99、36 0 .97、6 35 .6 4、116 9.6 1和 1180 .0 2日度 ;聚类分析将 2 0年划分为 4个类型即冷年类型、温暖类型、热年和特热年 ;棉花产量 (y)和全年日度累积值 (x1)、棉花停止生长日度累积值 (x2 )和 9月份以后的日度累积值 (x3 )之间存在正相关。
二、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风险评估的新疆抗虫棉种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CLIMEX模型及参数 |
1.2@RISK软件及评估方法 |
1.3 棉铃虫对新疆棉花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
1.3.1 模拟场景 |
1.3.2 模拟场景下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模型 |
1.4 模型灵敏性分析 |
1.5 棉铃虫对新疆棉花产业造成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典型区域棉铃虫CLIMEX模型周生长指数GIw对比 |
2.2 4种场景下棉铃虫对新疆棉花的潜在经济损失 |
2.3 2种场景下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 |
2.4 2种场景下棉铃虫对新疆棉花潜在经济损失的灵敏度分析 |
3 讨论 |
3.1 未来棉铃虫发生动态分析 |
3.2 种植抗虫棉的经济效益分析 |
3.3 管理场景对抗虫棉的影响分析 |
3.4 抗虫棉综合管理及其利用 |
3.5 研究的局限性 |
(2)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以北疆石河子121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案 |
第3章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
3.1 数据处理 |
3.2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3.3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分析 |
4.1 地统计学的原理 |
4.2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含水率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4.3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含盐率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4.4 连作膜下滴灌棉田不同土层水盐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方差函数的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 |
5.1 含盐率空间趋势分析 |
5.2 含盐率时间稳定性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塔吉克斯坦棉花有害生物及其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棉花有害生物 |
3 综合防治 |
3.1 塔吉克斯坦传统防治措施 |
3.2 塔吉克斯坦综合防治措施 |
3.3 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实效 |
4 总结和展望 |
(4)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
2.3.2 基本假设 |
2.3.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
6.3.3 结论和启示 |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5)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数据 |
1.2.2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计算 |
1.2.3不同预测标准下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预测及预测误差 |
1.2.4预测误差的校正 |
1.2.4.1多年越冬代发育期间平均气温 |
0之日~当代蛾量高峰期)'>1.2.4.2当年日平均气温与其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有效积温>0之日~当代蛾量高峰期) |
1.2.4.3建立直线回归校正模型建立 |
1.2.4.4误差天数校正 |
1.3统计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2种预测标准各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累计有效积温值 |
2.2 有效积温法预测高峰期 |
2.3 预测误差天数校正 |
2.4 校正前后有效积温法预测误差天数比较 |
2.5 校正后的预测值历史符合率 |
3讨论 |
3.1 现有有效积温法预测的不足 |
3.2 年际间气温变化与棉铃虫发生期 |
3.3 气象监测体系的完善与区域害虫预警 |
(6)基于光谱数据和农学参数的柑橘估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光谱遥感估产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柑橘光谱数据的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本布设与田间观测 |
2.3 光谱数据获取 |
2.3.1 野外光谱数据采集 |
2.3.2 数据预处理 |
2.4 农学参数的获取 |
2.5 产量数据的获取 |
第三章 确定最佳估产因子 |
3.1 NDVI的提取 |
3.2 产量与NDVI、农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 确定最佳NDVI和最佳农学参数 |
第四章 柑橘多元线性回归估产模型的建立 |
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产量估测模型 |
第五章 模型的精度分析 |
5.1 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
5.2 样本检验 |
5.2.1 2010年验证样本检验 |
5.2.2 2011年验证样本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不足 |
6.2.1 研究特色 |
6.2.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植被指数和气温因子的棉花估产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农作物遥感估产原理及方法介绍 |
1.2.1 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 |
1.2.2 农作物遥感估产的方法 |
1.3 农作物估产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棉花估产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2 遥感数据准备 |
2.2.1 MODIS 介绍 |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3 气温数据准备 |
2.3.1 积温的概念 |
2.3.2 积温起止日期的计算 |
2.3.3 积温的计算 |
2.3.4 其它气温因子的计算 |
2.4 辅助数据准备 |
第三章 棉花NDVI 信息的提取 |
3.1 植被指数的概念 |
3.2 棉花不同生育期NDVI 的提取 |
3.2.1 研究区NDVI 的计算 |
3.2.2 棉花种植区域的确定 |
3.2.3 棉花全生育期NDVI 的提取 |
第四章 估产模型的建立 |
4.1 估产因子分析与确定 |
4.1.1 相关分析法介绍 |
4.1.2 估产因子的确定 |
4.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原理介绍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4.2.3 多元线形回归方程中变量的选取 |
4.3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4.4 单因子回归模型的建立 |
4.4.1 基于NDVI 因子的单因子估产模型建立 |
4.4.2 基于气温因子的单产模型建立 |
第五章 模型检验 |
5.1 回代检验 |
5.2 实际产量检验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8)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于温度或其它环境变量的经验模型 |
3 基于碳吸收的半经验模型 |
4 物候模拟的未来发展趋势 |
(9)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及其观测方法 |
1.2 物候模型描述 |
1.3 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北部年际间棉花生育期累积日度 |
2.2 棉花各物候期日度累积值年际间聚类分析 |
2.3 棉花产量与日度积累关系 |
3 讨 论 |
四、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风险评估的新疆抗虫棉种植分析[J]. 王振霖,吕昭智,张鑫,刘永建. 干旱区研究, 2021(02)
- [2]连作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以北疆石河子121团为例[D]. 吴永涛.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3]塔吉克斯坦棉花有害生物及其综合防治[J]. 顾世民,哈里提·哈山,阿迪力·吾彼尔,Abdusattor Saidov,吕昭智. 中国棉花, 2015(04)
- [4]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5]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校正[J]. 马吉宏,吕昭智,刘永建,张娟,高桂珍,夏德萍.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4)
- [6]基于光谱数据和农学参数的柑橘估产研究[D]. 祝高明. 西南大学, 2012(03)
- [7]基于植被指数和气温因子的棉花估产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D]. 王芳. 新疆大学, 2008(02)
- [8]生态系统模型中物候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J]. 顾峰雪. 地理科学进展, 2006(06)
- [9]新疆北部20年棉花物候计算和分析——以炮台镇为例[J]. 吕昭智,李莉,田长彦,杨新建,王军,刘永建. 干旱区地理, 2003(04)
标签:农业论文; 棉铃虫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论文; 滴灌技术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