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说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危永芳,王建芬,魏丹丹,刘卫平,朱燕妮,肖志勇,徐雄波[3](2017)在《药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启示》文中认为介绍药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实施情况,在竞赛组织形式、方案、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推进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苏志明[4](2017)在《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抗战期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但中共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局面,成绩斐然,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干部与人才,对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学位论文选取“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为研究课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在中共教育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二是就现有学术成果来看,有关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学位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原因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等,并对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兴办高等教育的背景。建党至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逐步举办高等教育,为革命培养了不少干部和人才,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全国抗战期间,中共期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解决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问题,以适应抗战需要;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以反对教条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鉴于此,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积极主张发展高等教育。第二章详细回顾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情况。本章主要回顾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陕北兴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马列学院等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回顾了整风运动发起后陕北改组的中共中央党校与成立的延安大学等院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华北联合大学、江淮大学和雪枫军政大学等院校的基本情况。抗日根据地创建高等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干部,为赢得抗日战争做准备。在一些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构成做了比较详细地梳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基本教育方针。教学实践中呈现出的教学特点有领导干部授课,强化政治教育,采用少而精、重点讲授与启发教学的教学原则,勤俭办学等,这些教学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外,本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课程与教材、教员与学员也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对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论文认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成绩斐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培养了大量干部与人才,二是促进了抗日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是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制短、院系设置简单、课程设置不系统、办学条件差等方面。第五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办学经验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这些经验包括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制定了与抗日战争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抗日办学、注重教员队伍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逐步完善教育制度等。
韦升鸿[5](2016)在《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受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我国绝大部分沦陷区高教机关被迫内迁避难,造成了抗战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教育大转移。这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致使我国多年经营的教育事业陷入困境,各院校在辗转迁移中,由于遭受战争、疾病等苦难,许多事业已是荡然无存。因而,此次战争给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战时连接西南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战时高校内迁的重要阵地。在这“阵地”上,各院校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广大师生积极拥护国民政府“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与抗战建国相结合,形成与各级政府及地方民众的密切配合,始终团结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活跃了广西全民抗战的氛围,为保存我国民族教育的力量及战后复兴的命脉贡献卓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各地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的研究,受两岸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有关抗战史实的研究各有侧重和偏向。有关高校内迁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因立场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这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历史的客观认识与全面评价。现今,随着两岸交好与两党关系的缓和,全民抗战的理念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纠正过去狭隘的历史认识,以一种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抗战的历史。新的立场拓宽了研究的视角,从而影响有关成果的产生,所以,有关这段历史的探讨需要进行重新梳理。研究对象上,以往学界主要从全国范围的高度展开研究,注重“面”的探讨,近年来逐步细化到特定的区域、院校、人物及具体问题等多个维度,深化了“点”的解读,形成以小历史的研究透视大历史面貌的风气,凸显抗战中全民的力量。研究理论上,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内容,涵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单一的理论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而跨学科跨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形成一种综合化研究的趋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全民抗战的理念,综合利用历史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试图阐释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的史实。并客观运用“点”与“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国立浙江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三所院校迁桂的历史,透过当时国立、省立、私立三种类型院校内迁的历史细节,窥视内迁高校在广西的具体情况。为此,文章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此次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以及当前学界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研究的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与趋向,并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从整体上认识抗战时期广西高教事业的发展与高校迁桂的影响等提供帮助。第三部分以国立浙江大学为例,具体论述了战时影响各高校选择内迁广西的诸因素。第四部分通过表格统计及分布图的方式,详细展现了高校迁桂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特点。第五部分结合广西的战时状况及高校的生存条件,论述了内迁高校在广西办学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采取的举措。第六部分粗略分析了内迁高校依托广西各地的环境资源,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及抗战宣传等活动。第七部分通过教育事业、社会生产及民族融合等角度,概述了内迁高校对抗战时期广西地方建设的影响。第八部分结合广西抗战形势、地理区位、交通布局、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迁桂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总结,抛砖引玉,论述此类研究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试图揭示战争环境下教育的生存法则,并由此提出可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陆峰,汪学昭,范国荣,高越,柴逸峰[6](2004)在《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心理学思考》文中提出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是一项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教学改革活动。本文讨论了学生在设计性实验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包括开展前的新鲜感、恐惧心理和患得患失的心态 ,开展中的想当然心理、屡战屡败以后怀疑自己的心理、合作与竞争的心态 ,开展后的不再妄自菲薄、信心倍增以及学习兴趣被激发的心理等。心理学上的思考从与技术性总结不同的角度 ,对设计性实验进行了剖析和评估 ,为今后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朱臻宇,张东春,柴逸峰,娄子洋,曹颖瑛[7](2002)在《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文中指出 现代分析化学已经突破了纯化学领域,它将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及生物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其功能也从单纯提供数据,上升到从分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者。 鉴于当前学科的发展方向,我们根据自身条件,在99药学本科尝试了编程学习竞赛,展示计算机编程能力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地位,让学员在了解学科未来趋势的前提下,亲身体验学科交叉、融合所带来的挑战和要求。
闻俊,周婷婷,范国荣[8](2012)在《紫外光谱法测定双组分体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文中指出紫外光谱法测定双组分体系设计性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旨在通过实验设计,加深学生对紫外光谱法双组分分析的理解与认识,并训练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讨论了该设计性实验在选题与准备阶段、实验设计阶段、结果评价与实施阶段的具体内容、注意事项与主要心得,并根据学生反馈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为分析化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的继续开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王宁[9](2020)在《四极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极质谱仪具有结构简单和应用灵活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质谱仪之一。质谱信号在产生和传递过程中极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原始质谱数据失真,而仪器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减弱噪声干扰,其性能直接影响了仪器的分析结果。传统四极质谱仪大多采用软件处理方法,由CPU运行操作系统并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具有软件集成度高,便于开发和调试等优点。但是受到串行指令执行方式的影响,传统方式也存在延时较长和资源消耗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某些实时、在线分析的要求,并且容易导致系统响应缓慢。采用更高性能CPU能缓解运算资源紧张的情况,但也会增加系统体积和功耗,不利于仪器未来的小型化发展。针对提高数据处理实时性和系统资源利用率的需要,本文开发一种基于FPGA的四极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并在多个四极质谱仪器平台上开展了相关应用。搭建了小型四极质谱仪器平台,根据仪器原理对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真空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研究了复合型跨阻抗电流放大和抗混叠滤波等技术,并设计了微弱信号采集电路;改进了控制系统结构,使用FPGA芯片运行数据处理系统。经测试,仪器平台质量扫描范围达到550 amu,分辨率达到0.6 amu,均达到预期指标。开发了基于FPGA芯片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微秒级延迟的实时数字滤波。系统采用MATLAB和Quartus Prime软件联合设计开发,由Filter Designer工具箱计算系数,由FIR II IP核进行滤波运算。通过剔除输出数据中部分无效位,解决了输出信号畸变问题。基于Verilog HDL语言设计了数字滤波器系数自动生成算法,简化了数字滤波器设计流程。使用MATLAB软件设计质谱数据分析程序,实现了谱峰识别及信噪比分析。经系统集成测试,功耗仅增加190 mW,仅占控制系统总功耗的1.7%。将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应用于小型四极质谱仪器平台、GC-MS联用仪和Q-LIT质谱仪,并分别开展了全氟三丁胺、八氟萘溶液和利血平溶液的检测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了数据处理前后的基线和质谱数据,结果表明,基线噪声标准差衰减一半以上,谱峰信噪比分别增加1倍、2倍和5倍,信号质量大幅提高,同时验证了数据处理系统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李浩,黎弘毅[10](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二、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药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开展 |
(一) 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组织形式 |
(二) 校企合作确定竞赛大纲 |
(三) 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过程 |
二举办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取得的成效 |
(一) 有助于选手认识在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 |
(三) 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实践教学改革 |
(四) 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
(五) 实现了校企双方实质性的合作 |
三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
(一) 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存在难度 |
(二) 竞赛考核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
四结语 |
(4)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一) 选题原因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抗日战争 |
(二) 抗日根据地 |
(三) 高等教育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主要成果 |
(三) 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三) 系统研究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一章 抗日根据地兴办高等教育的背景 |
第一节 全国抗战爆发前中共创办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通过教育培养干部与人才 |
二、发展教育的作用与经验 |
第二节 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
一、肩负领导抗战使命 |
二、解决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问题 |
三、提高文化水平 |
四、坚持持久抗战 |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认识 |
二、反对教条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建设核心内容 |
第四节 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需要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提出 |
二、推进新文化的建设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陕北的高等院校 |
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二、陕北公学 |
三、鲁迅艺术文学院 |
四、延安自然科学院 |
五、中国女子大学 |
六、中国医科大学 |
七、马列学院 |
八、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 |
九、八路军军政学院 |
第二节 整风运动后陕北高等院校的改组 |
一、中共中央党校 |
二、延安大学 |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高等院校 |
一、华北联合大学 |
二、江淮大学 |
三、雪枫军政大学 |
四、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 |
五、抗战建国学院 |
六、晋西北抗战学院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构成 |
第一节 教育方针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为抗战救国服务 |
第二节 课程与教材 |
一、课程 |
二、教材 |
第三节 教员与学员 |
一、教员 |
二、学员 |
第四节 教学特点 |
一、领导干部授课 |
二、强化政治教育 |
三、采用少而精、重点讲授与启发教学的教学原则 |
四、勤俭办学 |
五、干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 |
第四章 对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评价 |
第一节 主要成绩 |
一、培养了大量干部与人才 |
二、促进了抗日斗争与根据地建设 |
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基础 |
第二节 局限性 |
一、学制短 |
二、院系设置简单 |
三、课程设置不系统 |
四、办学条件差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
一、中央部署 |
二、领导干部论述 |
三、参与具体事务工作 |
第二节 围绕抗战办教育 |
一、制定了与抗日战争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
二、紧紧围绕抗日办学 |
第三节 注重教员队伍建设 |
一、多方聘用教员 |
二、生活上关心照顾教员 |
参考文献 |
(5)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
(二) 当前研究现状简述 |
(三) 重点与难点 |
(四) 创新目标与方法 |
(五) 不足之处 |
(六) 概念界定 |
1. 抗战时期 |
2. 迁桂高校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
第二章 抗战期间影响高校迁桂诸因素 |
第一节 抗战形势趋于恶化 |
第二节 广西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扶持 |
第四节 高校自身的英明决策与努力 |
第五节 当地人民的拥护和协助 |
第三章 高校迁入广西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
第一节 内迁时间与阶段 |
第二节 内迁高校的数量 |
第三节 地理分布特点 |
第四章 高校内迁广西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内迁人员过度集中,地区物资供应紧张 |
第二节 广西战事趋紧,高校频遭空袭 |
第三节 受战争、气候等影响,广西多地疾病蔓延 |
第四节 战时环境下,高校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缺乏有效机制 |
第五章 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 |
第一节 通过地方政府为教学科研觅得场所 |
第二节 结合地方开展教学科研,以适应大后方生产建设需要 |
第三节 联合各界开展抗战宣传,使教学科研与抗战动员相结合 |
第四节 警报声中弦诵不绝,使战时高校教学科研成为佳话 |
第六章 高校内迁对广西地方社会建设的影响 |
第一节 带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对地方社会生产多所指导 |
第三节 加快民族地区文化融合 |
第七章 高校内迁广西若干特点评析 |
第一节 部分内迁高校与广西渊源深厚 |
第二节 广西被称为战时高校内迁的“翘板” |
(一) 战争形势的变化是其“翘板”作用形成的根本 |
(二) 广西交通建设布局为其“翘板”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
(三) 政府政策导向差异进一步推动其“翘板”作用的形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国立浙江大学内迁宜山大事记 |
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活动大事记(自1938年8月—1940年7月) |
内迁广西高校图片、遗址 |
地名索引 |
人名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四极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四极质谱仪 |
1.2.2 数据处理系统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极质谱仪器平台搭建 |
2.1 引言 |
2.2 仪器总体设计 |
2.3 仪器平台关键部件选型 |
2.3.1 离子源原理及选型 |
2.3.2 质量分析器原理及选型 |
2.3.3 离子检测器原理及选型 |
2.3.4 真空系统部件选型 |
2.4 仪器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
2.4.1 系统主板模块设计 |
2.4.2 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2.5 仪器平台信号采集与转换模块设计 |
2.5.1 复合型跨阻抗电流放大技术研究 |
2.5.2 有源抗混叠滤波技术研究 |
2.5.3 SAR型模/数转换技术研究 |
2.6 仪器平台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
2.6.1 数据处理系统结构设计 |
2.6.2 数据处理系统芯片及开发板选型 |
2.7 四极质谱仪器平台集成与测试 |
2.7.1 仪器平台集成 |
2.7.2 仪器平台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程序设计 |
3.1 引言 |
3.2 数字滤波方案设计 |
3.2.1 数字滤波原理 |
3.2.2 数字滤波器方案设计 |
3.3 数字滤波器的MATLAB与 Quartus联合设计方法研究 |
3.3.1 利用MATLAB设计滤波器系数 |
3.3.2 FPGA IP核的配置 |
3.3.3 FIR IP核运算结果分析 |
3.3.4 基于Verilog HDL语言设计数字滤波程序 |
3.4 滤波器系数自动计算技术研究 |
3.4.1 系数自动计算方法研究与仿真 |
3.4.2 系数自动计算算法的Verilog HDL程序设计 |
3.4.3 浮点运算IP核控制程序设计 |
3.5 质谱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
3.6 系统集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小型四极质谱仪测试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GC-MS联用仪测试 |
4.3.1 实验条件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Q-LIT质谱仪测试 |
4.4.1 实验条件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
附录 |
四、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药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启示[J]. 危永芳,王建芬,魏丹丹,刘卫平,朱燕妮,肖志勇,徐雄波. 教育现代化, 2017(46)
- [4]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D]. 苏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D]. 韦升鸿.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心理学思考[J]. 陆峰,汪学昭,范国荣,高越,柴逸峰. 药学教育, 2004(02)
- [7]分析化学编程竞赛前后学员心态分析[J]. 朱臻宇,张东春,柴逸峰,娄子洋,曹颖瑛. 药学教育, 2002(04)
- [8]紫外光谱法测定双组分体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J]. 闻俊,周婷婷,范国荣. 药学实践杂志, 2012(02)
- [9]四极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王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10]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