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论文集

探索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论文集

一、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论文文献综述)

姜建伊[1](2021)在《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视教育教法研究是影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问题,旨在提升影视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学术性。民族志影像是将影像视为书写工具的摄制活动,是影视学和人类学的交叉领域,旨在通过影像,留存少数民族文化,记录社会变迁、反映社会问题的重要学术探究活动。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梳理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缘起、发展和建立系统教学教法的过程,探究其教育教法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典型教师的教学智慧,从而为影视教育提供具体生动的教学个案,推动云南影视教育和全国影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发展。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导论,提出“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如何展开的?”这一核心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研究等方面,梳理相关文献,建构分析框架。第一章,采用口述史研究的“时间、事件、人物”等关键概念,描绘民族志影像在云南的缘起、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第二章,以云南本土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如何将民族志影像的实践经验与民族志影像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云南第一代和第二代民族志影像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归纳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智慧。第三章,以外国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如何将英国、德国的民族志影视教育的问题意识、感官训练和合作拍摄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法,引入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并将其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结合,培养云南本土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归纳外国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智慧。第四章,以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影视人类学”课程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描述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分析其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第五章,从建构主义的“教育是师生合作,挖掘学生的教育潜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出发,分析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合作式影像生产与影片文化共感”的教学智慧和实践教学理念。结语,回到叙事教育有的理论框架,讨论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和教学系统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为我国影像教育提供学理和现实案例。

杨闯闯[2](2020)在《中国传统武术的成人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何谓成人”问题,人类学和民俗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以“成人仪式”对其进行了探究,2018年北京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则以“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进行了哲学思考,武术学界以“锻炼行道,练以成人”进行了呼应。为此,本文以中国传统武术的成人过程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及人类学仪式过程、过渡仪式的理论视野,探源武术成人的过程性。本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成人过程是通过“拜师”“学艺”“出师”三个相互独立但又彼此依存的仪式环节,实现了“人的再生产”。其中,三个环节中又存有“拜师入门、筑基换劲、功夫进阶、学成出师”四个阶段。第一,拜师入门仪式,以道德品质考察为主线完成其身份由“门外”到“门内”的过渡。其道德品质考察由“熟人社会的调查、长时段的考察”两个途径加以实施,其身份的过渡由拜师仪式和聚餐仪式加以体现。第二,筑基换劲和功夫进阶的学艺仪式,是在建立不同于常人的武术人身体后而于功夫进阶上的逐级攀升。其中,筑基换劲是功夫进阶的基础,功夫进阶是筑基换劲的结果。筑基主要体现在对桩功的姿势和意念行为的新要求之上,换劲则多以动静结合、松紧相宜、建立新想象等方式,两者均以“由常人身体向武术人身体的转变”作为目标。行进于功夫进阶时要求“守得规矩,切记三害”——守身体运动的整体性而“明三节、齐四梢”,并以此反映其功夫的深浅。第三,学成出师仪式,是其武德、功夫得到师父认可后接受武术社会的检验。其师父的认可,是师父技艺已经迁移到徒弟的身体之中,师父常以“我的功夫你有了,可以活自己去了”作为首肯。其武术社会的检验,则是其技是否形成特长、其德是否传播武术的社会认可。总之,中国传统武术成人仪式的四阶段、三环节,从人类学仪式过程、过渡仪式视野看,其仪式的指向是由常人向武术人的过渡,其仪式的内容是身体性与精神性、武德与功夫的全面转变,其仪式的时间始于拜师、完成于出师,过渡伴随其一生。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张栋[4](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苏冠元[5](2019)在《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中一种较为特殊存在的电影类型,它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习惯等为表现对象,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影像空间,重塑了主流观众对少数民族的想象,进而成为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题材电影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走过近70年的创作历程。不同时期创作表现的重点有所差异,但都为我国蒙古族形象的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导演借助电影的手段,以视觉表现的手段展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和草原风貌,揭示出独特民族符号下的民族文化的张扬与反思,塑造独特的蒙古族精神,映射出蒙古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在交流中碰撞、变迁、发展和融合的历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这一具有多重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具有跨文化传播内涵和传播效果的文本的研究,结合电影学、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流变的基础上,探究民族题材电影文本如何塑造民族形象,如何建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如何折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何寻找突围之路等问题。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梳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拍摄的蒙古族题材电影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1977-1990年“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1990-2000年“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和2000年以后“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2)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艺术形象研究。借用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克里斯托弗·沃格勒的“人物形象分析理论”,从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男性的形象、女性的形象和马的形象这三类艺术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中的独特魅力。(3)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基本题材和美学特征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类型进行划分,常规电影就是常规的剧情片,接近主流电影,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浪漫主义的传说、神话、历史片,具有史诗性的影片,历史和传说相结合;先锋性的哲理片。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基本样式分类,找到蒙古族题材电影潜隐的类型化特征。(4)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其建构方式展开研究,从“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和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四方面来论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始终存在,由“十七年”时期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新时期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发展到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5)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研究。通过研究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世纪遇到的发展困境作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寻找突围之路,为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策略。

骆雪[6](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常优[7](2019)在《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反现代性的因子,如果没有对沉淀着较多传统余绪的民间文化的质疑和否定,文化现代化就无从发生。然而,强调对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全盘否定。文化具有内成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只能从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体系中生长出来。基于此,河北作家关仁山耗时多年行走于冀东大地,他以现代性为创作指向,重新审视了以乡风民俗、乡贤文化和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依恃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历史走向的明晰把握,自觉甄别其中富有生命力的优质因子并将其置于现代性的视阈中进行重新阐释。全文共分四个章节。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综述了当前文学界对于关仁山小说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范围、方法与意义做简要介绍,并在对民间文化这一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中关于民间文化探索的脉络。正文第一章是“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这一章从物质民俗、礼仪民俗、节日民俗和艺术民俗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仁山对冀东大地乡风民俗的原生态还原与即时性跟进。“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从物质生产民俗和物质生活民俗两个板块论述了关仁山笔下所呈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生产民俗,以及具有浓郁冀东地域风情的物质生活民俗。“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从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仪两方面出发,再现了冀东民间传统的诞生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和社会礼仪。作为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礼仪民俗的书写使关仁山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品格。“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以今昔对比的角度观照关仁山小说中的民间节日,阐述了在以物质欲望为追求的现代文明的奴役下,传统民间节日日渐没落的趋向,并通过对红藻节等传统民间节日的追溯揭示出民间文化生态的恶劣境遇,表达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深情呼唤。“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通过对乐亭大鼓等民间艺术的即时性跟进,从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两个视角阐释了艺术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机能,揭示出作者力图在文学世界中重新建构起一隅健康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的决心。正文第二章是“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这一章以乡贤文化为中心,以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为理论立足点展开论述,阐释通过重塑乡贤形象再建乡贤文化对于民间文化固本培元的深远意义。此章首先论述了民间文化作为文化中的“小传统”,主要活跃并承载于乡村地域,而在这一自治色彩浓厚的集体无意识空间中,乡贤群体实际上处于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乡贤文化的主要践行者。其次,论文在对关仁山小说中所塑造的三类乡贤形象——即年弥高而德弥坚的“逝去的一代”、具有浓烈枭雄色彩的“乡村能人”和重新定义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英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新时期乡贤文化的核心要髓。经过探讨揭示出,在唯价值理性的第一代乡贤文化观和唯目的理性的第二代乡贤文化观之间找到平衡,抽取“逝去的一代”所坚守的价值理性并将其从乌托邦的虚幻之中解救出来,吸纳“乡村能人”所践行的目的理性并使之锻造成为反抗腐朽文化的一剂助力,便构成了新时期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文第三章是“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这一章深入至精神信仰民俗层面,探索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的、发端于原始社会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作为民间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现代性的追求相对接的问题。此章重新审视了土地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秘经验崇拜等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考察它们的兴衰消长、嬗变更新,探寻其间蕴含的现代性的或反现代性的精神和伦理,努力挖掘民间信仰中的某些价值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相通或相悖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间信仰体系中具有显在惰性的文化因子予以剔除,保留其中富含生命力的积极因子并融注时代内涵,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探索将之重铸为新的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可行路径。结语部分主要探讨关仁山对民间文化探索的价值和不足。作为一个有着浓烈的现实品格的作家,关仁山以己之笔记录下底层民众点滴生活中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微末,并使其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得到重新阐释。他对民间文化的深度关怀为当代文学注入一剂野性与活力,让民间文化散发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然而,作家创作主体的价值失范及在文学实践中不时流露出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冲淡了文本的批判锋芒,扼制了其对现代性精神的深刻表达。这宣告着作家的文学探索之径依旧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党岱[8](2019)在《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由于起源和地域的不同,从旧石器时期开始,中华文化便呈现出多元性,各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初期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到了新石器早中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多姿多彩,展现着多元并进的面貌。新石器中期以后,随着各文化不断地发展,地域的扩张和人口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作用与交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又逐步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雾合云集,竞相争霸。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孤立的静态的生活格局,“百家争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重组。秦汉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随着“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度同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举措的实施,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的高度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在多元的政治背景主要呈现出下呈现出多元发展之特点,既有横向空间地域性不同文化圈的音乐文化交流,而各文化圈内部本身又有诸多不同形态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并且存在着相互联系与整合的一体化趋势。秦汉音乐文化体现出强势一体化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多元发展,在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音乐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开拓进取、包容宏大的时代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外部世界,促进了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新纪元。本论文将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音乐交流活动和行为放置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整体发展观的视野中,放置于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结合文献、考古出土乐器、画像等资料,结合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知识,通过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融合分析,域内交流与域内外交流的结合探讨,梳理分析这段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环境与特点、不同的传播类型与模式、多样的传播内容、传播观念及不同媒介的运用、交流与传播的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到“大一统”时代的秦汉,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如何在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背景下,生动地展现出从多元的多元到一体的多元之律动。最后进一步分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宏伟的远景的背景下,研究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探求传播规律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历史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在当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卞宇田[9](2018)在《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仪式,是具有社会性、象征性、表演性的行为,是人们观念和实践的结合体。仪式中的行为带有一定目的,可以沟通人与人或人与神,可以强化秩序,整合社会。秩序,是人们的观念秩序,其次,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结构和状态。“跳哑巴”是七宣村彝族哑巴节中一个群体性的祈福禳灾的仪式,村里每户人家及个人都遵从着集体秩序,服从集体组织,参与仪式祭拜神灵、表达愿望、祈求庇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地理历史和文化角度分析七宣彝族“跳哑巴”生成背景;其次,梳理仪式程序,结合李亦园先生提出的中国民间文化三层次观念的模型,通过仪式中的符号以及村民围绕着“跳哑巴”进行的生活实践的分析,探究其展现出的当地彝族日常生活的逻辑、信仰与观念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社会的秩序。最后,根据“跳哑巴”传说、参与主体、组织力量三方面的变化,分析其展现的秩序变化。笔者想要通过七宣村“跳哑巴”个案的观察和分析,证明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民俗事象,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希望展现出七宣村民作为“跳哑巴”的主体在参与和操持这一仪式的过程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神灵以及人际间的秩序,探究这样一个各方力量交织的驱邪纳吉的傩仪存在于民俗系统和生活世界中的价值。

刘文军[10](2017)在《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研究 ——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文中认为“我们都是**人“的口号已经成为灾难发生之后的独特现象,这句口号和媒介之间有何关系?本文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以及对这一元问题的回应。本文认为,"我们都是**人”的社会整合现象是由媒介仪式所导致的,因此本文的元问题被植入到对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探讨之中。作为传播学概念和人类学概念组合而成的概念,媒介仪式有着40余年的研究传统,但研究者对其研究过多得偏重于传播学视角而忽视人类学视角,由此导致媒介仪式和社会整合之间关系的论述直接借用于仪式和社会整合之间关系的论述,而没有去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本文试图回到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现场,再回过头来对媒介仪式和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观照。通过对人类学仪式研究经典着作的探寻,本文认为,人类学家在仪式研究中所强调的"象征”和"情感”是媒介仪式研究者所忽视的,而这两者正是媒介仪式和社会整合的润滑剂和粘结剂。因此,本文试图从人类学仪式研究中打捞起“象征”和“情感”概念,并结合情感社会学,弥补和完善媒介仪式和社会整合之间的象征元素和情感逻辑。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以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为例,分六个章节对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探讨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产生的原因。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主要是由社会原因和媒介原因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处于灾难中的民众习惯于寻求仪式来应对灾难,而现代媒介化生存的社会导致传统仪式被移植到媒介之中或者被媒介所取代,因此现代民众在危及中求助于媒介仪式是媒介仪式产生的社会原因;媒介仪式有长久的研究传统,其内在缘由在于媒介和仪式之间的异质同构,两者虽然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因为两者都是符号的系统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从而确保了媒介仪式的合法性,这是媒介仪式产生的媒介原因。第二章主要阐述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三种功能。媒介仪式根据媒介和仪式之间关系的差异,可以分为“仪式功能"、“界定功能"和“传播功能”三种不同的功能。媒介仪式的“仪式功能”是指新闻报道对传统仪式的呈现;媒介仪式的"界定功能"是指新闻报道通过赋予事实以意义,对其进行仪式化的叙事,最终让事实切合"分离"、“边缘"和"聚合”三个仪式阶段;媒介仪式的“传播功能”是指媒介本身作为仪式,根据媒介的虚实,可以分为实体仪式和虚拟仪式,受众围绕实体仪式进行仪式操演,抑或进入虚拟仪式参与仪式。第三章主要分析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要素生产。媒介仪式主要生产社会时间、社会空间以及象征,在完成这三者的生产之后将受众召唤到仪式时空中和象征嬉戏,最终完成对自我的生产。仪式时间和仪式空间都是社会性的,是关系和情感的凝结物,因此具备社会整合的功效;象征作为媒介仪式的基本要素构成象征的系统,同时其可以发挥传递和区分的功效。这三者都通过情感逻辑发挥作用,社会整合是建立在对三者共享和认同的基础上的同感。第四章主要探讨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运作支点。媒介仪式通过受众的内心情感发挥作用,根据受众人数的多寡和情感作用的深浅,可以分为媒介仪式的情绪支点和情感支点。媒介仪式首先作用于个人的情绪支点,唤醒个人受众内心短暂地情绪;其次作用于群体受众内部强化的情感,让情感在群体内获得确认。最终,个人情绪和集体情感都会在媒介仪式中共振,并获得自身的合法化,进而推动和支撑媒介仪式的展演。第五章主要论述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效果。媒介仪式的效果并不是片面和单向的,其强弱效果始终相伴而生,以新涂尔干主义的论断为标准,媒介仪式的效果可以分为正向的强效果和反向的弱效果。强效果包括媒介仪式对恐惧的舒缓、对情感的规训以及使秩序得到复归;弱效果包括媒介仪式混杂着次生恐惧、制造情感对立以及导致持续问责。媒介仪式的强弱效果表明仪式中对立双方在情感逻辑上的融合和对抗。第六章主要探讨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正反动力。和内生性的运行支点不同,媒介仪式的正反动力是外在于主体的正反力量,其主要来自于文化和社会结构。文化和社会结构对情感的需求构成媒介仪式的驱动力,其对情感的压制则产生媒介仪式的反动力。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始终存在对情感和理性的需求,因此媒介仪式也在驱动力和反动力的相互作用之中,然而媒介通过对人际关系的重组可以调和媒介仪式的驱动力和反动力。通过对以上六个部分的探讨,本文试图阐明:在媒介仪式导致社会整合的过程之间,象征和情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象征是媒介仪式的最基本要素,其构筑作为象征系统的媒介仪式;同时象征具有"感觉极”,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所以媒介仪式最终的作用点在于情感,其经由象征并通过情感逻辑发挥社会整合作用。因此,媒介仪式、象征、情感和社会整合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作用过程。在后情感社会,情感变得虚假和廉价;而在后真相时代,情感却比真相更能左右人心。在缺乏真挚情感以及情感影响力巨大的社会和时代,媒介仪式应该发挥其对情感的唤醒、激发、生产和调度作用,为构建情感文明的社会而贡献力量。同时,媒介仪式研究也是对儒家的礼乐传播思想的接续,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媒介仪式及其情感传播逻辑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历史价值。

二、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1)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叙事研究: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二、影视教育研究:教学设计的构建与生成
        三、民族志影像及其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的呈现与社会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教学的发端、基础和建设
    第一节 发端:“北吴南杨”的社会学与民族学调查
        一、“北吴”的乡村研究
        二、“南杨”的文化历史研究
        三、影像:作为人类学研究工具出现
    第二节 民族志影像的基础:民族学调查与纪录片摄制
        一、“西南学”的跨学科方法实践
        二、民族纪实片的拍摄实践(1957-1981)
        三、影视人类学拍摄实践(1980-)
    第三节 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一、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星星之火”
        二、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机构的建立
        三、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师资建设
第二章 云南本土教师“怎么教”
    第一节 从理论中学习
        一、影视人类学的教学积累
        二、影视人类学的教学理念
        三、影视人类学早期教学实践
    第二节 在田野中学习
        一、拍摄目标:影片的文化解释
        二、拍摄实践:长期的田野调查
        三、教学方法:人类学视角的拍摄成果
    第三节 边学边教
        一、教学内容:素材融汇于心
        二、教学方法:重视田野
        三、授课:理论和实践并重
第三章 外国教师“怎么教”
    第一节 保罗·亨利:理论与实践的双线教学
        一、实践经验:印第安本土研究
        二、教学理念:分阶段培养
        三、教学实践:参与式观察
    第二节 芭芭拉·艾菲:感觉人类学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经验:卡什纳华人田野
        二、教学内容:“主题讨论”教学
        三、教学方法:田野合作法
    第三节 其他教师:快速成片和影像库教学
        一、人类学影片教学
        二、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像库教学
        三、菲律宾的一分钟短片法
第四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的教学体系
    第一节 教学理念:师徒传承
        一、培养能够实践的人才
        二、人类学视野下影像拍摄的“起点”与“终点”
        三、教师的拍摄反思
    第二节 教学方法:人类学理论与影视学技术的结合
        一、选题探索
        二、拍摄技法
        三、“看作业”的案例讲解
    第三节 实践教学
        一、进入田野
        二、作业反馈
        三、教学分析
第五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经验和智慧
    第一节 教学理念的传承
        一、选题的合作碰撞
        二、拍摄基础:人类学理论的学习
        三、田野调查实践与“四个成片”的拍摄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整合和创新
        一、讲故事的课堂
        二、放在身边的田野实践
        三、教学中的文化视角
    第三节 教育拓展:“乡村之眼”的教学实践
        一、乡村影像的“眼”
        二、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
        三、影像理论的成长
第六章 结语:学习国外到云南经验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传统武术的成人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礼”与“成人”
        1.3.2 仪式理论研究
        1.3.3 国内过渡仪式研究
        1.3.4 中国传统武术仪式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过渡仪式理论
        1.4.2 仪式过程
        1.4.3 阈限
        1.4.4 成人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2 拜师:师父领进门
    2.1 “门外”到“门内”的过渡过程
        2.1.1 道德和意志考察
        2.1.2 拜师仪式的举行
        2.1.3 聚餐仪式的举行
    2.2 拜师仪式的象征含义
        2.2.1 “拜门”之隐喻
        2.2.2 祖师爷的缺席在场
    2.3 “门外”向“门内”过渡的原因
3 学艺:修行在个人
    3.1 筑基换劲
        3.1.1 筑基的过程
        3.1.2 换劲的过程
    3.2 功夫拾级而上
        3.2.1 守初学之规矩
        3.2.2 功夫进阶过程
    3.3 功夫进阶的象征意涵
4 出师:成一家之言
    4.1 学有所承:学到师父的
    4.2 学有所悟:悟出自己的
    4.3 学有所成:成就自己的
5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1.1 中国传统武术“成人过程”的方式方法
        5.1.2 中国传统武术“成人过程”的阈限或边缘阶段
    5.2 反思
6 参考文献
    6.1 着作类
    6.2 论文类
    6.3 外文类
7 附录
    7.1 发表论文
    7.2 参与会议
8 致谢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的缘起
    二、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的数据分析
    四、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解析
    五、国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状况
第一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历史发展流变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于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
    第二节 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
    第三节 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
第二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形象解读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马的形象
第三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题材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常规情节剧
    第二节 蒙古族传说与史诗题材电影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哲理性电影
第四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认同”及建构方式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
    第四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第五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突围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1.4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2.2.1 拐吉村概述
        2.2.2 拐吉村的山歌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小结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小结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附录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民间文化概念界定
    (三)新文学史中的民间文化资源
一、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
    (一)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
    (二)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
    (三)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
    (四)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
二、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
    (一)扞卫“逝去的一代”的价值理性
    (二)锻造“乡村能人”的目的理性
    (三)沐浴时代风气的“文化英雄”
三、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
    (一)打造新土地崇拜
    (二)承继祖先崇拜
    (三)掘进神秘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可行性
    四、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
第一章 史前到西周的音乐文化交流简述: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初期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史前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史前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二、从音乐的起源看史前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二节 夏商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音乐文化趋势增强
        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一体化趋势
        二、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夏商音乐文化交流
    第三节 西周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文化下的治礼作乐
        一、周初制定礼乐
        二、“礼崩乐坏”的同时乐舞走向绚烂
        三、音乐教育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春秋战国音乐文化交流: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
        一、华夏文化的汇成
        二、多元政治背景下的文化发展
    第二节 音乐文化传播:区域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
        一、区域音乐风格的多元
        二、“钟磬之乐”的区域性交流与多元发展
        三、“新声”的广泛传播与繁荣
        四、《诗经》《楚辞》之形成发展
        五、多元音乐思想与音乐教育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一体化为主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传播与交流环境
        一、民族融合与疆域扩张
        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三、外交政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四、礼乐文化的承继与乐府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域内传播与交流
        一、从几个不同区域着名汉墓出土的相关音乐文物分析
        二、以楚国为代表的区域音乐文化交流
        三、以秦声为代表的歌唱传播
        四、琴乐的传播
        五、舞蹈文化传播与交流
    第三节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
        一、两汉与月氏、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交流
        二、鼓吹乐的传播
    第四节 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交流
        一、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佛教音乐传入
        三、百戏之传播发展
        四、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五、关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整合的思考
    第五节 秦汉与域外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与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交流
        二、与朝鲜、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周与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比较及意义: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的拓展
    第一节 交流与传播之比较
        一、交流背景:从多元政治到封建大一统
        二、交流范围:从域内到域内外
        三、传播方式与符号:愈发多元
        四、传播内容:由雅及俗
    第二节 东周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意义
        一、从历史意义层面分析: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对当今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从多元轴心时代的多元到封建大一统强势一体化下的多元
    一、民族融合与交流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政治、经济是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保障
    三、内部交流与内外交流是有机的统一
    四、多元与一体是矛盾统一体
    五、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是永恒的定律
    六、追古思今是根本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西方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取向
        2、国内近年来仪式与秩序的个案研究
        3、国内傩仪的研究概况
        4、云南彝族“跳哑巴”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基本内容
        2、研究方法
        3、概念梳理
一、七宣村“跳哑巴”生成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背景
        1、支系
        2、家支历史
        3、哑女传说
    (三)文化环境
        1、从龙华会到哑巴节
        2、云南其他地区彝族“跳哑巴”流传概况
二、七宣村“跳哑巴”仪式程序
    (一)前期准备
        1、确定承头家庭
        2、立夏做会分水
        3、农历三月十五龙王会
        4、选定哑巴队及随行人员
        5、立秋杆树年松
    (二)迎神
        1、龙王庙净身
        2、请龙王帽
        3、彩绘装扮
        4、请大哑巴出山
    (三)酬神
        1、队伍游行
        2、跳祖鼓跳年松
        3、舞台表演
    (四)入户驱邪纳吉
    (五)送神
三、七宣村“跳哑巴”仪式体现的村落秩序
    (一)人与自然的秩序
        1、时间观念
        2、方位观念
        3、自然崇拜
    (二)人与神的秩序
        1、“跳哑巴”过程中祭拜的祖先神
        2、人神之媒——“大哑巴”
        3、“跳哑巴”对村民神灵信仰的强化
    (三)人与社会的秩序
        1、仪式再现村落内部秩序
        2、仪式强化着与邻村的联系
        3、仪式反映着村落间的区分
四、仪式变迁与秩序调整
    (一)“跳哑巴”传说的变迁与村内话语权威的变更
    (二)仪式参与主体的变化与背后的村际关系
        1、阿底密村:龙王庇护甚微退出仪式
        2、七宣村:不跳哑巴会遭报应
        3、河西村:观望等待
    (三)仪式组织力量的变化与秩序调整
        1、由村民自发转为政府主导
        2、从乡村傩仪到舞台表演
        3、家支力量的强化
        4、生产生活区域的调整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研究 ——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产生原因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产生的媒介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三种功能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仪式功能
        一、禳灾仪式的媒介呈现
        二、捐赠仪式的媒介呈现
        三、哀悼仪式的媒介呈现
        四、表彰仪式的媒介呈现
        五、纪念仪式的媒介呈现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界定功能
        一、媒介对“分离”阶段的界定
        二、媒介对“边缘”阶段的界定
        三、媒介对“聚合”阶段的界定
    第三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传播功能
        一、媒介作为实体仪式
        二、媒介作为虚拟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要素生产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时间生产
        一、作为社会时间的灾难新闻仪式时间
        二、灾难新闻仪式时间的生产方式
        三、灾难新闻仪式时间的功效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空间生产
        一、作为社会空间的灾难新闻仪式空间
        二、灾难新闻仪式空间的生产方式
        三、灾难新闻仪式空间的功效
    第三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象征生产
        一、作为灾难新闻生产物的象征
        二、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中的象征系统
        三、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中象征的功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运行支点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情绪支点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情感支点
    第三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支点共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强弱效果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强效果
        一、舒缓恐惧: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微观效果
        二、情感规训: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中观效果
        三、复归秩序: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宏观效果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弱效果
        一、次生恐惧:灾难中的谣言伴行
        二、对立情感:灾难中的愤怒释放
        三、持续问责:灾难中的权力重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正反动力
    第一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驱动力
    第二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的反动力
    第三节 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中正反动力的交织
    本章小结
结语 媒介仪式与情感传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D]. 姜建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传统武术的成人过程研究[D]. 杨闯闯.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5]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D]. 苏冠元.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7]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D]. 常优. 湖北大学, 2019(05)
  • [8]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D]. 党岱.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D]. 卞宇田. 云南大学, 2018(01)
  • [10]灾难新闻性媒介仪式研究 ——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D]. 刘文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探索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论文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