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惠泉国画作品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陈节[1](2021)在《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我们民族的魂。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社会沟通、遗产传承、社会教化、文化增殖、社会认识和社会完善等功能,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纪录片既有记录和承载信息、传承文化的媒介属性,又有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电视艺术属性,在传播客家文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客家题材纪录片记录和传播了客家人尊宗敬祖、坚守传统、爱国爱乡、情系桑梓、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等精神品质,以及客家奇特而丰富的民俗风情。随着人们对客家文化重视的日益加强,通过纪录片记录、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创作者拍摄了大量客家题材纪录片,把客家人的独特精神与客家文化的魅力真实形象地呈现给观众,扩大了客家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客家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了海内外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论文以文化传播学理论为支撑,以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的问题,分别对纪录片、文化与文化传播、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优势进行了辨析和论述。第二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着重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客家文化的传播意义。第三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和内容建构。第四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第五章以《客家足迹行》《千年客韵》《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为例分析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和叙事策略。第六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在客家文化传播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策略,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够为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与文化传播有所启发和借鉴,同时能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有所帮助,为构建基于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理论体系有所禆益。
秦运来[2](2021)在《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咸画学中兴”思想是黄宾虹晚期(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晚清美术画学升降的观点。该观点一反其之前对晚清美术的态度并在其晚年学术思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予以出版,但是对于道咸画学的论述在其晚年的学术活动中随处可见。其以独特的美术史视角,打破了学界对晚清美术的常规性认识。在黄宾虹不遗余力的推崇下,“衰弱”的晚清绘画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被给予关注。对于这一画学思想,学界存有诸多争议,目前对于这一画学思想研究的学者诸多,研究成果颇丰。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的认识“道咸画学中兴”思想。以黄宾虹书信等相关史料中对这一画学思想论述的文献为基础,从较为客观的视角来研究这一思想的内涵意义。论文将对“道咸画学中兴”说进行详尽的梳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从该说的提出、黄宾虹推崇的道咸画家、其他史家对道咸画学的观察等方面对什么是“道咸画学中兴”说进行论述。第二章以该说的时间界定、清代学术思想流变、该说提出的背景等三个方面对清中晚期文化背景进行探讨。第三章将从黄宾虹对金石入画的推崇、追求“有本之学”、民学精神等角度对该说的核心观点展开论述。第四章以黄氏的治学经历、“艺术救国”的愿望、多重身份的观察视角等角度对黄宾虹提出道咸中兴的原因进行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丁俊[3](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蔡惠君[4](2017)在《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玉峰崇尚的是“立人”教育,认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人的确证,因此教师应当具有自主精神,从“重分数”向“重人格”实现教育转向。黄玉峰将“立人”的理念渗透在“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在生活的“大活水”中养育学生的“言语生命”。这是借语文教育独有的“立言”功能,达成教育“立人”的目标。因此,他的阅读教学观本质上是在为“立言”奠基:重视大量积累和经典阅读以为“言语生命”培根;倡导以独立意识处理教材,并从对教材大胆进行“增”与“删”、为课堂引入优质资源、立足于培育“思想者”三方面加以实施;不以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来规约课堂,主要是基于文本特性开展教学,在学生的自我领悟中达成教学目的,经常对文本开展批判性阅读;借读后感、模仿写作连接读写的桥梁。而他的写作教学观本质上是在培育“立言者”:重视写作内在动力的激发,强调教师个体“言语生命”对学生的“召唤”;尊重学生的言语个性,从思想与形式放开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倡导论文写作,引领学生攀登“言语生命”的高峰;通过各种平台使学生的作品得以流通、发表。黄玉峰是个“学者型教师”,研究目的就是从他身上抽象出共性的可供语文教师提升素养的路径,主要有:坚持做学问和保持个人操守、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热爱每一个学生。
朱一帆[5](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认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孟凡兵[6](2016)在《“新吴门画派”的绘画语境特色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吴门画派"是继20世纪60年代江苏"新金陵画派"之后,在80年代自然形成的又一个着名的江苏籍的中国画流派。它是历史上"吴门画派"文脉的传承,这批苏州的画家在艺术观念、笔墨语境、题材和艺术风格上不断创新,被称为"新吴门画派"。"新吴门画派"以苏州国画院的画家为主体,拥有一批杰出画家和有影响力的作品,具有清晰的承启文脉、相近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取向,也有领军人物。总体看来,浓烈的地域传统情结与文化自觉意识,崇尚风雅的艺术趣向与现代的审美语境图式相融,构成了 "新吴门画派"和而不同的景观。"新吴门画派"的文化品格和笔墨语境主要呈现在很强的笔墨性、书写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新吴门画派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绘画语境图式,这与其吴门文脉的延续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当下苏州地区"新吴门画派"绘画语境的特色,分析其历史传承和发展脉络;研究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明确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新吴门画派"绘画语境图式的建构与定位,对打造一个传承有序文脉清晰,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新吴门画派"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
郭薇婕[7](2014)在《中国粉画先驱李超士及其艺术》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通过追本溯源的方式对李超士先生的粉画艺术进行研究。虽然粉画艺术引进到中国已有100多年,但对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名粉画实践者,希望在这篇论文中尝试对李超士先生其人及其粉画作品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资料搜集、对比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阐述李超士其人和求学道路的同时,进一步讨论李超士粉画风格的形成及其特色,从材料角度说明粉画的性质与特性、寻找形成李超士粉画风格可能产生的缘由,归纳李超士作品的艺术特色。最终,探讨李超士粉画语言对中国粉画艺术的影响,梳理一部分师承关系的脉络,以及自身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李超士先生其人进行叙述,背景介绍与归纳身世相结合,来论述为人质朴而平实的李超士。第二章,详细阐述李超士的欧洲求学之路,通过将李叔同、李铁夫的艺术道路与李超士先生的艺术道路进行比较,明确李超士坚持的粉画艺术道路。分别从学校教育影响和艺术思想上的影响两部分阐述欧洲求学之路对李超士在粉画风格形成上起到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第三章,主体分析李超士粉画风格的形成及其特色。以材料为切入点,说明粉画材料的优点与表现语言的重要特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形成李超士粉画风格的原因,本文认为形成李超士风格特色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风格的影响;西方传统绘画对其风格的影响;李超士本身性情与主观选择的作用。分析五立十年代较成熟时期李超士作品中对粉画绘画语言的表现与运用,总结归纳其风格特色。李超士的艺术特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中国风格的题材与内容;平实无华的画面构图;单纯朴素的用笔用色。第四章,讨论了李超士的粉画语言对中国粉画艺术的影响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出三点结论:第一,李超士是中国粉画的传播者,最先将色粉画艺术从欧洲引入中国。第二,李超士的粉画技法高超,画风平实朴素,对于20世纪中国粉画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对李超士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而应当通过梳理一条清晰的师承关系脉络为线,通过分析其学生的艺术作品来反映李超士先生对中国粉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希望通过这个脉络寻找到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从而推动粉画艺术的发展,使其在观念和语言上得到拓展,启发我们和创造新时代的艺术风格。李超士为中国粉画艺术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学术基石。此外,是什么决定了他特有的粉画语言,为什么中国文化血脉与西式艺术在他身上并行不悖?以上疑问,本文将逐一通过分析找到答案。
谢圣明[8](2014)在《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总体特征是对应中国社会现代进程形成的现代形态,因此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的着眼点仅局限于美术的“本体”。本文从传播学视角,以《申报》为切入点,考察1872年至1937年间,作为美术外部力量的大众传媒——《申报》,在美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逐渐呈现新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推动美术完成社会功能转变、实现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对美术功能的形塑,对美术现代化的构建。刊行时间长达七十八年的《申报》,其持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没有第二份中文报纸可以与其相媲美。《申报》涵盖的七十八年,可说是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方面变动改革最为激烈的年代。以史量才、邵飘萍、周瘦鹃、朱应鹏等为代表的申报人,充分利用《申报》这个广阔的舞台,开辟各种副刊、专栏,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介入、渗透、影响。具体到美术,《申报》从创刊伊始,即对各种启蒙形态的现代美术展览、现代美术社团积极关注、广为推扬,随后创设《艺术界》副刊着力引介传播西方美术知识。与上述过程相始终的是《申报》对美术大众化的矢志不渝,从《点石斋画报》的创办,到各种商业美术的扶掖,再到贴近市民大众生活的漫画的选登。可以说,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申报》在积极营造了中国现代美术衍生的外在社会文化环境,为现代美术的生发提供土壤;丰富美术传播方式,改传统社会单一的人际传播,为现代社会人际传播与社会传播交错并行;催生面向大众的新画种三个方面起到独特与不可忽略的作用。
钟靖[9](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徐惠泉国画作品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惠泉国画作品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 |
第一节 纪录片与客家题材纪录片 |
一、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二、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 |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文化传播 |
三、客家文化 |
四、客家文化传播 |
第三节 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理论基础 |
一、纪录片的媒介属性 |
二、纪录片的艺术属性 |
三、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优势 |
第二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一、探索时期(1979年——1994年) |
二、发展时期(1995年——2004年) |
三、跨区域制作与传播时期(2005年至今)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意义 |
一、重塑文化记忆 |
二、全方位挖掘与展示客家文化 |
三、增强客家文化认同 |
第三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主题的选取原则 |
一、提炼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 |
二、体现国际化共享态势 |
三、饱含情感认同下的人文关怀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 |
一、客家人的迁徙、繁衍与发展 |
二、客家精神的千年承袭 |
三、客家民俗的独特风情 |
四、客家文化的时代新篇 |
第四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符号 |
一、画面符号编码的多元化 |
二、声音符号编辑突出特色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 |
一、叙事元素以小见大,彰显文化魅力 |
二、运用戏剧性叙事手段,彰显客家文化的重要性 |
三、采用多种叙事视角,拓展文化交流空间 |
第五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客家足迹行》——全景式反映客家文化 |
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内容 |
二、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二节 《千年客韵》——以歌为线、以歌证史 |
一、深入细致的客家文化记录 |
二、别出心裁的拍摄模式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三节 《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客家土楼文化 |
一、悬疑式的创作风格 |
二、聚焦人物故事,凸显客家人情感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六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与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 |
一、文化表达注重接近性 |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内容策略 |
三、拍摄区域的全球性拓展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局限 |
一、制作编排有瑕疵 |
二、国际传播缺乏平台,国际合作有待加强 |
三、选材内容缺乏创新,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
四、镜头语言缺乏艺术美感 |
五、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
第三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
一、提高制作水准,深化文化内涵 |
二、利用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
三、立足受众需求,稳固沟通体系 |
四、利用价值传播策略,遵守普适价值观原则 |
五、做好客家文化品牌,拓宽客家文化的传播市场 |
六、加强政府、高校、协会的协作,助力客家文化传承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文献综述 |
3、研究方法与内容 |
1 什么是“道咸画学中兴”说 |
1.1 “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提出 |
1.2 黄氏提及并推崇的道咸画家 |
1.3 其他史家对道咸画学的观察 |
1.4 道咸画学是否中兴 |
2 清中晚期文化背景 |
2.1 “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时间界定 |
2.2 清代学术思想流变 |
2.3 “道咸画学中兴”说提出的背景 |
3 黄宾虹“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核心观点 |
3.1 对金石入画的推崇 |
3.2 追求“有本之学”回归文人传统 |
3.3 “道咸中兴”说的民学精神 |
4 黄宾虹提出道咸中兴的原因 |
4.1 根植于传统的治学经历 |
4.2 时代危机下“艺术救国”的愿望 |
4.3 多重身份的观察视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专着 |
硕博论文 |
学术期刊 |
附录 |
附录一:黄宾虹对“道咸画学中兴”的相关论述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真语文”大讨论与教师专业化问题 |
二、黄玉峰的影响力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黄玉峰自我总结 |
二、学界的研究现状 |
三、黄玉峰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理论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观察法 |
五、比较法 |
第一章 语文教育理念:“立人”与“立言” |
第一节 “人”的确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第二节 教育使命:还原真正的“人” |
一、教师的“不随”精神 |
二、培育学生的能力与人格 |
第三节 “大语文”观:涵养人文底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为“立言”莫基的阅读教学观 |
第一节 回归经典阅读:“还我琅琅书声” |
第二节 超越课本:“我即教材” |
一、大胆增删的教材观 |
二、为课堂引入优质资源 |
三、立足于培育“思想者” |
第三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一、回归学生“自悟”的基点 |
二、文本特性是教学法之“魂” |
三、批判性阅读:从膜拜文本向客观审视转换 |
第四节 “读”的终极指向是“写” |
一、读后感:搭建读写的桥梁 |
二、模仿写作:让阅读为写作初阶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向“立言”的写作教学观 |
第一节 召唤“潜开启”的言语生命 |
一、多管齐下触碰心灵的情思 |
二、师生言语生命的相互激活 |
第二节 “写要轻松”:给言语表现松绑 |
第三节 论文写作:引领“立言” |
第四节 作品发表:让生命之作广为流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玉峰对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的启示 |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命根”:学问与操守 |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养护言语生命 |
第三节 教学相长的前提:热爱所有学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研究现状 |
2、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新吴门画派”的绘画语境特色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吴门画派"形成主因 |
"新吴门画派"形成的外在语境 |
一、历史的延续 |
二、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发达的地方经济开放的地方政府 |
三、自由结社和地方画坛领军人物的推动 |
第二章 "新吴门画派"形成的内在语境 |
一、关于语境 |
二、解读"新吴门画派"领军人物的绘画语境 |
三、"新吴门画派"整体语境特色 |
第三章 "新吴门画派"语境特色在当今画坛的影响和存在问题 |
一、现实影响 |
二、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新吴门画派"语境特色对我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中国粉画先驱李超士及其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
二 、 本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三 、 本课题研究目的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李超士其人 |
1.1 身世与求学之路 |
1.2 质朴而平实的为人 |
第二章 欧洲求学之路 |
2.1 李超士、李叔同、李铁夫的比照 |
2.2 学校教育的影响 |
2.3 艺术思想上的影响 |
第三章 李超士粉画风格的形成及其特色 |
3.1 粉画的性质与特性 |
3.1.1 粉画材料与工具的优势——单纯与便捷 |
3.1.2 特殊的基底——肌理与效果 |
3.1.3 “粉”是粉画表现语言的重要特性 |
3.2 李超士风格特色形成的几点原因 |
3.2.1 中国传统文化对其风格的影响 |
3.2.2 西方传统绘画对其风格的影响 |
3.2.3 艺术家个性与主观选择的作用 |
3.3 李超士作品的艺术特色 |
3.3.1 中国风格的题材内容 |
3.3.2 平实无华的画面构图 |
3.3.3 单纯朴素的用笔用色 |
第四章 李超士对中国粉画艺术的影响 |
4.1 中国粉画的先行者与传播者 |
4.2 李超士的学生们 |
4.2.1 连逸卿 |
4.2.2 潘玉良 |
4.2.3 陈秋草 |
4.2.4 潘思同 |
4.2.5 丁正献 |
4.2.6 卢鸿基 |
4.3 李超士及其粉画艺术引发的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李超士艺术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
(8)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研究的现状 |
二、关于中国美术“现代化” |
三、本课题的研究视角及方法 |
四、研究重点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申报》与美术资料 |
第一节 《申报》及其美术类资料概述 |
1、《申报》的定位 |
2、《申报》美术资料分类 |
第二节 《申报》美术文章的写作群体 |
1、文人唱酬时期(1872——1905)——“过渡型”文化人群体 |
2、国画守成与革新的纠结时期(1905——1925)——传统书画家 |
3、《艺术界》时期(1925——1931)——留日背景西画家的松散团体 |
4、战争时期(1931——1937)——民主进步人士 |
第三节 《申报》美术资料的受众 |
第二章 公共空间营造——《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启蒙与演进 |
第一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启蒙 |
1、求富炫奇心态下对博览会的关注 |
2、萌芽性质美术展览的关注 |
3、对晚清学堂开风气之先成绩展的肯定 |
4、对南洋劝业会长时间、全方位报道 |
第二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演进——以《申报》与第一次全国美展为例 |
1、立项期间凝聚共识 |
2、筹备期间会议传达与作品征集 |
3、美展期间展览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馆的建立 |
1、对美术馆建设的呼吁与献计献策 |
2、对国外美术馆的关注 |
3、对国内美术馆建设事业的支持 |
第四节 无形公共空间的开拓 |
小结 |
第三章 《申报》与近代书画社团的成立与成长 |
第一节 《申报》与书画助赈社团的蜂起 |
1、《申报》与助赈 |
2、书画助赈之响应与助赈书画社团蜂起 |
3、《申报》与助赈书画社团 |
4、助赈书画社团——近代书画社团的滥觞 |
第二节 《申报》与徐园书画雅集的近代转型 |
1、徐园开放及书画雅集 |
2、《申报》介入下徐园公共性的成长 |
3、《申报》助推下商业性的渐次萌发 |
第四章 输入新知——《申报》与西方美术的输入 |
第一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美术的引介 |
第二节 《艺术界》对西方美术的引介与传播 |
1、《艺术界》的推出及其特点 |
2、《艺术界》对西方美术的传播与引介 |
3、《艺术界》西方美术传播的特点——雅俗共赏 |
第三节 陈抱一等人编译、翻译系列 |
第五章 《申报》与美术大众化 |
第一节 市民阶层崛起与印刷技术改进 |
第二节 《申报》与月份牌的推广与发展 |
1、《申报》大量刊登月份牌广告,对月份牌有展示作用 |
2、《申报》随报赠送月份牌,对月份牌有推广作用 |
3、《申报》刊登关于月份牌研究的文章,对月份牌发展成熟有指导作用 |
第三节 《申报》与漫画的传播和推广 |
第四节 图像与新知——《点石斋画报》与美术大众化 |
小结 |
第六章 《申报》的美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紧扣美术发展时代热点问题 |
1、“裸体模特儿”事件概述 |
2、禁止之前的大张旗鼓 |
3、禁止之后的虚与委蛇 |
4、由来己久的关注 |
第二节 密切关注美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及学校 |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美术传播理念 |
1、雅俗共赏的传播策略 |
2、中西兼顾的传播内容 |
3、和而不同的传播立场 |
结语 |
附录1、现代名家书画略历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徐惠泉国画作品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D]. 陈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D]. 秦运来.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4]立人为本 立言为魂 ——黄玉峰语文教育观研究[D]. 蔡惠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新吴门画派”的绘画语境特色及影响研究[D]. 孟凡兵. 苏州大学, 2016(06)
- [7]中国粉画先驱李超士及其艺术[D]. 郭薇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8]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D]. 谢圣明. 浙江大学, 2014(01)
- [9]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