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循环水中泄漏含油介质的生化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詹斌[1](2021)在《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益严重的含油废水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传统的分离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处理含油废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随着仿生学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仿生制备具有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于处理含油废水。这些特殊性润湿性的材料对水和油呈现不同的亲和性,能够高效率分离含油废水,对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化学刻蚀和低表面能改性、电沉积、水热合成及冷冻干燥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以分离含油废水。探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与化学成分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检测制备材料表面的机械稳定性及苛刻环境中的抗腐蚀能力,分析油水分离的机理,主要的结论归纳如下:(1)通过化学刻蚀及硬脂酸修饰改性的方法制备具有超疏水/超亲油特性的Fe泡沫。经过250℃的退火处理后,泡沫表面的润湿性由超疏水/超亲油转变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退火处理后的泡沫经过硬脂酸再次修饰即可恢复超疏水性,实现润湿性的可控转换。基于表面独特的润湿性,制备的Fe泡沫可用于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95%。这种具有特殊润湿性的Fe泡沫能够按需分离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为含油废水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不锈钢表面表面生成具有特殊润湿性的Cu@Cu2O膜。制备的Cu@Cu2O膜被水润湿后,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油污污染。膜被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的特性。基于表面的润湿性及合适的孔径,Cu@Cu2O膜可以用于分离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均高于99%。此外,Cu2O具有可见光催化特性,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种制备的Cu@Cu2O膜既能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又能够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采用水热合成和冷冻干燥法相结合制备出多功能的GO/g-C3N4/TiO2(GCT)泡沫。该泡沫被水或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相应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及超亲油/油下超疏水性,能够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达98%。同时,对于各种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的乳液,显示出超高的分离效率(>99.9%)。得益于GO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带负电的含氧基团,所制备的GCT泡沫能够选择性的吸附有机污染物。另外,GCT泡沫中的g-C3N4和TiO2作为光响应材料,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油污,赋予材料防油污污染与自清洁性能。(4)受到蜘蛛丝空气中集水的启发,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纺锤节结构的纤维膜用于乳液中油滴的聚集及乳液的分离。由于膜表面存在的纺锤节结构,在乳液分离的过程中,乳化的油滴迅速在膜表面聚集成大的油滴并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到水面形成油膜,而水直接透过膜,实现乳液的分离,分离效率高达99.9%。采用浸涂法制备具有微米级纺锤节结构的纤维以观测液体介质中油滴的聚集及运动过程,揭示了乳液中油滴运动及聚集的过程并探究乳化油滴聚集的机理。
李涛[2](2021)在《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铬(Cr)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致癌物质,水系中超标的铬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一个铬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制革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和含铬固体危险废弃物,造成严重的铬资源浪费和由铬引起的环境污染。河北省开始执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6-2013》,该标准将总铬排放标准从1.5 mg/L减小到0.5 mg/L。目前,制革企业处理含Cr(Ⅲ)废水的方法难以使处理后废水出口总铬浓度小于0.5 mg/L,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含铬危险废弃物,铬资源也不能回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新机理,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分离器,系统地研究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艺,开展了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实验,建成了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示范工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去除制革含铬废水中Cr(Ⅲ)的“Fe3O4-Cr(OH)3”团簇机理。这种机理跟传统的吸附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对Cr(Ⅲ)具有高选择性和超高的捕获容量。磁性Fe3O4纳米颗粒和“水合Cr(OH)3胶体团簇”结合形成“纳米团簇”的数目和尺寸不受磁性纳米颗粒比表面积的限制,因而理论上来说磁性纳米颗粒对“水合Cr(OH)3胶体团簇”的捕获容量是无限的,其对Cr(Ⅲ)的分离效率是巨大的,所以才能够实现对废水中Cr(Ⅲ)如此大的捕获容量。在pH 8时,表面裸露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最大捕获容量为452.6mg/L。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的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磁性分离器主体是由呈正三角形垂直排列的磁棒组成。该磁性分离器具有体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等优点,能在不移动磁棒的情况下实现磁棒表面的清洁。采用加入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水作为模拟液,研究了磁性分离器捕获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效率。当磁性Fe3O4纳米颗粒浓度小于400mg/L、流速小于18 L/h、磁棒间距小于30 mm时,在3小时内,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捕获率大于99.4%。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处理量分别为2-5 m3/h和10-15 m3/h的中试和示范工程规模的磁性分离器。进行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室规模实验,磁棒间距30mm,入口流速18 L/h,两级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降低至0.2 mg/L左右,满足排放标准。用10%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对使用后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行再生,可实现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接近100%再生和对废水中的铬99%以上回收,无危险废弃物产生。再生磁性Fe3O4纳米颗粒循环用于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中试实验以2 m3/h的流速运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4小时启动原位清洁装置清洗磁棒,连续运行15天。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示范工程以10 m3/h的流速运行,连续7天间歇和连续稳定运行,全程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低于0.5 mg/L。建成了与示范工程配套的生产量为300 kg/天的磁性Fe304纳米颗粒生产线和处理量为300kg/天的“磁-铬”解离生产线。此外,传统废水处理技术难以使油田采出水COD小于50mg/L,或者成本很高。本论文提出了用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去除经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COD新机理。将磁性分离器用于去除COD的连续流动实验,COD去除率可达66.7%,处理后油田采出水COD稳定小于50 mg/L。使用后的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能再生循环回用,再生循环回用6次,出口 COD浓度稳定小于50 mg/L。
陈博坤[3](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黄昭露[4](2020)在《表面活性剂清洗柴油污染土壤的增效机制及二次污染阻控研究》文中提出柴油污染土壤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如工程量大、能耗高、效率低,产生二次污染物等。表面活性剂洗涤修复技术具有经济、快速、二次污染小的特点,是目前具有应用潜力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文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为清洗剂,考察了洗涤相关因素对油污去除效果的影响、洗涤过程中界面力变化规律及土壤胶体颗粒稳定性和亲水性的变化;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土壤颗粒表面柴油的作用机制及增效机制;针对土柱淋洗废液处理及循环回用研发了高效碳纳米吸附剂,同时考察了修复过程中残留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毒性及消除方法;为柴油污染土壤同步无害化修复提供了可行途径。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临界胶束浓度倍数为步长研究溶液浓度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柴油洗脱效果好,但用量大;改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p H可显着提高柴油洗脱率,主要增效机制为表面张力降低;污染强度(含油量)对洗脱率有显着影响,含油量低于9%时,单一表面活性剂洗脱效率可高达95%,且受表面活性剂类型影响不大;当含油量高于9%时,仅靠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难以提高洗脱效率;提高温度有利于促进胶束形成及其增溶作用,阻止土壤对柴油再吸附,改善土壤中液相污染物流动性,促进轻质烃挥发从而提升油污去除率。尤其当温度从40℃提升至45℃时,油污洗脱率的提升最显着;延长污染时间延长,柴油与土壤颗粒结合更紧密,可迁移性变弱,油污去除率降低。(2)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洗涤老化柴油污染土壤,由于临界胶束浓度低,投加量较低也可实现胶束“增溶”去污;低用量减少可修复费用及防控土壤吸附洗涤剂导致的二次污染。采用皂苷(非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含油量为12%的柴油污染土壤进行洗涤,当污染土壤与0.2 g/L皂苷溶液的体积比为1:25时,清洗效果最佳,污染土壤的接触角为30.46±0.8°,清洗后接触角为8.80±0.2°,清洗后土壤的亲水性得到有效恢复。(3)采用钠盐作为洗涤助剂可提高柴油污染土壤的油污去除,作用机制包括表面张力及土/油界面张力的降低,胶束对有机物的增溶作用的增强。当采用0.2 g/L皂苷溶液洗涤含油率为12%、老化30d的污染土壤,添加2%(皂苷用量)腐殖酸钠,洗脱率可提升10%。同时,腐殖酸钠可消除皂苷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对芝麻菜、黄瓜及莴苣的根茎长度的生长促进,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5%、18%及25%。为确保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以消除洗涤剂可能导致的生长抑制作用,制备碳纳米植物生长助剂。与对照组相比,助剂14 d促生长作用可使莴苣根茎增长提高80%,干重提高40%。(4)采用皂苷(SA)与β-环糊精(RAMEB)复配或原位产生气泡,均可显着提高柴油土柱淋洗修复效率。当复配比(SA:RAMEB)为1:1时,洗涤效果最佳。增效机制包括微气泡浮力、粘附及淬灭作用,环糊精及皂苷胶束疏水内腔的“增溶”作用。0.5g/L的复合清洗剂淋洗含油率40%的老化砂土,柴油去除率最高可达99.2%。(5)淋洗废液的上层油可收集回用,合成双壳结构碳纳米吸附剂可将废水的TOC从180.1 mg/L降为2.6 mg/L,达到石油及制药行业废水的排放标准,TOC去除率为98.6%。吸附剂经细胞、胚胎毒理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生态安全性。(6)建立柴油污染蒙脱石(土壤最难去污部分)体系,结合洗脱率和胶束表征探究了洗涤增效作用机制。添加2%(皂苷用量)腐殖酸钠可使0.8 g/L的皂苷溶液胶束疏水性容积增加239.8%,对应的油污去除率为45.3%;对0.8 g/L的皂苷溶液原位超声25 min产生微气泡,可显着提高单个胶束的当量直径,胶束总疏水容积扩大161.8%,油污去除率为46.6%。原位微气泡增效作用机制包括胶束增溶、微气泡浮选及超声空化作用。
倪广元[5](2020)在《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口漏油、管线穿孔、井喷等产生的落地油与土壤结合形成落地油泥,具有污染面积大、组分复杂、处理困难等特点。石油难挥发组分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进而引起污染带植被的退化甚至死亡,粮食作物减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降雨淋滤和补给作用下可将土壤和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体中,使地下水失去饮用功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大庆是我国最具典型特征的石油石化城市,82万亩油田地跨大庆主城、红岗、大同、肇州、肇源等县区,约占大庆国土面积的25%,落地油泥污染形势严峻。为探索适应大庆油田落地原油污染特征的处理工艺,本研究开展了大庆油田落地油泥及污染场的地下水综合治理技术室内实验及工程应用研究。大庆油田落地油泥一般储存在储泥池中,污泥含油量不稳定,同时重质油含量高,以微小无机颗粒为中心形成稳定乳化油,污泥处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泥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并开展室内实验研究筛选落地油泥的改性用化学清洗剂。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复配硅酸钠,且两者比例为200:700时效果最佳。在清洗时间为40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油热洗效果。对改性热洗后的污泥进行脱水,优选絮凝剂,结果表明以无机絮凝剂PFS复配有机絮凝剂WT-1,在质量配比为400:80的条件下Zeta最低,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高温热解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油泥的过程中,以氧化钙作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550℃,催化剂添加比例为6%时,石油回收率最高,系统最为稳定。在室内实验基础上提出机械调质-高温化学热洗-离心脱水-热解系统的综合处理工艺,控制清洗时间为40 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复配絮凝剂投加比例为1%,脱水离心机转速为2500 r/min,热解温度为550℃时,最终所得残渣含油率≤3‰,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处理。在不考率热解后污泥处理以及浓缩废水处理的情况下,采用热洗后接热解的工艺处理油泥油含量低于3‰所需成本约为1520.20元/吨。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在传统的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基础上,对落地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进行了评估。对场地污染特征12个月的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平均含量高达5.26 mg/L,主要的石油类污染物中烷烃达到90%,其次是芳烃类以及非烃类;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二甲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萘含量在0.05~0.45 mg/L之间,均超过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III类直接分散水源地饮用水标准。污染场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动态变化,在监测时段内TPH浓度整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TPH在雨季时含量升高,冬季时含量降低。沿地下水径流路径方向TPH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衰减受水流迁移、吸附、挥发、生物降解等多因素控制,形成了以污油坑为核心、向四周扩张的污染晕,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场地地下水中形成了自东北向西南逐渐扩展的污染晕;纵向上,土壤中TPH含量自上而下减弱,而储泥池下游粘土层TPH含量则较低,越靠近地下水面TPH含量越高,说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通过垂向入渗式和水平扩散迁移式两种模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污染场石油污染物迁移模型,确定污染物分布,开展了风险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特别是芳烃类污染治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维模拟实验研究鼠李糖脂强化地下水曝气技术(AS)原位修复的机制,结果表明介质渗透率与曝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的修复。相同曝气流量下,AS修复过程中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投加浓度为200 mg/L的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过程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则呈正相关关系。鼠李糖脂的添加能够显着提高污染场AS修复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20 d的原位单井AS修复试验。通过对曝气井周围监测井的水质、水位、溶解氧等参数监测,确定单井注气影响区域范围可达到8 m,在此区域内地下水中TPH降低达85%,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浓度降低至1 mg/L以下,各种石油类污染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以芳烃类组分最为显着。由于空气注入,地下水环境由厌氧向好氧转变,氧化还原参数Eh有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在AS过程中略有增强,说明表面活性剂强化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注气井周围好氧生物降解。此外,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蔡亚辉[6](2020)在《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频繁的石油泄漏,而这些污水中往往含有稳定且粒径较小(一般小于20 μm)的油水乳液,因此乳化含油污水是最难处理的污水问题。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分子大小,形状,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参数的变化来区分分子,使能源输出最小化,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清洁环保,高效经济,可以循环使用,使其在分离方面成为最佳选择。目前,通过对膜材料进行超湿润性改性和孔径调节,使其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处理油化污水的研究热点。然而,大量的研究报告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如何实现膜材料的多功能性(如同时具有破乳和分离性能);2、如何实现智能化分离(如pH可控的亲水/疏水相互转换);3、如何提高膜表面功能层的耐久性和膜材料抗拉伸性能;4、如何解决膜表面易受有机溶剂和油污染问题,因此制备高稳定性、优异分离性能和抗油污染的多功能膜对油化污水的处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对多孔基底材料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优异分离性能和多功能的复合膜,用于稳定的乳化含油污水处理。即以多孔材料钢网、静电纺丝膜、氧化铝膜、无纺布和混合纤维素膜为基底,然后对其表面修饰聚合物(聚二乙烯基苯、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和分枝状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小分子(1H,1H,2H,2H-全氟十七烷三甲基氧硅烷和全氟辛基硅烷),有机物和无机物(锌系列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坡缕石和氮化碳/碳酸氧铋异质结)使其具有超湿润性和合适的孔径,从而实现稳定乳化含油污水的分离。通过改性不仅使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超湿润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复合膜的耐用性、可重复使用性,更重要的是赋予其特殊的功能如自修复和自清洁性能,从而使制备功能膜材料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工作展开:(1)通过简单表面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聚二乙烯基苯(PDVB)修饰的钢网和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修饰的钢网,使之结合从而得到具有破乳功能和分离功能的双功能膜,用于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分离。通过简单的表面聚合方法在钢网修饰PDVB,使其获得超疏水的特性,在钢网上修饰PDMAEMA,使其获得破乳的功能,同时由于聚合物的修饰在钢网的表面形成了微观的粗糙表面,进一步增强其湿润性,然后将两个不同功能的钢网相结合,从而制备出同时具有破乳和分离功能的复合膜。制备的双功能膜对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效果,对于各种各样油包水乳液的分离效率均在99%以上,更重要的是,多次分离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高于99%)。(2)为了能够在同一个膜上实现对水包油乳液有效地破乳且快速分离,我们通过蒸汽扩散法和表面聚合法制备了双功能仿生Janus膜,用于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我们首先通过蒸汽扩散的方法将全氟辛基硅烷(POTS)修饰在无纺织物的一面,然后在膜的另一面通过表面聚合的方法修饰PDMAEMA,从而得到具有双功能的仿生Janus膜。这种方法制备的仿生Janus膜不仅节约原材料,而且还能提高通量,同时使其在分离过程中便于操作,更重要的是对油水乳液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对于乳化剂的稳定水包油乳液分离效率在99.98%以上,同时具有很高的通量高达1.53×103Lm-2h-1。(3)以上功能膜材料只能单一的分离油包水乳液或者水包油乳液,为了获得既能用于分离水包油乳液也能用于分离油包水乳液的功能膜材料,我们将在空气中展示出双亲性的聚丙烯腈(PAN)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具有疏水性的ZIF-8晶体进行混纺制备出具有特殊湿润性的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的复合膜。由于单独PAN膜在水下对油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并且在油下也会对水具有一定的黏附性,达不到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的特性,会极大的降低其分离性能。而具有疏水性的ZIF-8的加入不仅能改善其湿润性即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性,同时由于ZIF-8的存在,使制备的复合膜具有微观的粗糙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湿润性,从而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性能,不管是稳定的水包油乳液还是油包水乳液。对两种类型的乳液的分离效率均在99.95%以上,同样的具有很高的通量均在900Lm-2h-1以上。更重要的是,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优异重复使用性,经过多次循环后分离效率仍在99.9%以上。(4)为了使膜分离材料智能化,制备了 pH可控的亲水/疏水可相互转换的智能复合膜用于油水乳液的分离,我们对pH响应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展开了研究。众所周知的是,膜表面污染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改变膜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膜表面的污染。鉴于此,我们制备了 pH响应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PS-b-P4VP)修饰的氧化铝膜,pH为大于7时展示出疏水性,而pH小于7时展示出亲水性的智能化性能。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沉积可以增加膜表面的粗糙度。结合膜的亲水或疏水性和粗糙的结构能有效分离水包油乳液或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高达99.98%,同时还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多次循环后仍保持优异的分离性能。因此智能膜的制备,为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了新思路。(5)为了提高膜的耐用性和机械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优势,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多功能膜材料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潜力的选择。根据其自修复的功能不同,我们制备了两种不同的自修复膜材料即功能层的自修复和破裂处的自修复,是根据其破坏方式不同,即化学破坏和物理破坏。针对化学破坏,我们制备了 1H,1H,2H,2H-全氟十七烷三甲基氧硅烷(FAS)和Zonyl(?)321修饰的ZIF-90复合膜,当表面的功能层(超疏水特性)被氧气等离子破坏后,经过加热处理又可获得其超疏水的特性。经过100次氧气等离子破坏/加热处理循环和200次洗涤仍具有超高的水的接触角160°以上,且表面没有变化。针对物理破坏,我们制备了分枝状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b-PEI/PAA)修饰的PAN膜,当制备的复合膜断裂或者具有很深的划痕后,在水存在的条件下破损处可以迅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且对不同的油水乳液分离效率仍在99.9%以上。因此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复合物膜用于油化污水处理时,不仅能提高膜材料的耐久性和机械性能,而且还为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6)膜分离材料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特别时乳化剂稳定的乳液,当膜具有很高通量时,极易受到油或有机溶剂的污染,膜的分离性能(分离效率和通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这严重影响膜的长期稳定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制备可见光驱动下具有自清洁性能的二维(2D)异质结氧化石墨烯/坡缕石/氮化碳@碳酸氧铋(GO/PG/CN@BOC)膜,用于稳定的水包油乳液分离;对不同的有水乳液分离效率均在99.95%以上,且具有优异的通量恢复率(达到99.8%)。复合膜中由于坡缕石和异质结结构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氧化石墨烯和异质结的层间距,而且还可以提高分离通量;同时由于坡缕石的存在可以避免膜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存在导致层间距减少,从而可以保持通量的恒定。因此制备的2D异质结膜为水处理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孙佳惟[7](2020)在《石墨烯基过滤材料在微乳液分离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是一种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众多形式的水污染中,油类污染占了很大一部分。原油泄漏、工业排放和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油类污染水体的行为。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清洁不彻底、高能耗、循环利用性不好等问题,有些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微乳液(透明的水滴在油中或油滴在水中)作为热力学稳定的单分散体系,其分离更加困难。所以,研究出新型高性能微乳液分离材料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来说迫在眉睫。本文利用石墨烯的超高比表面积等优异性质,用抽滤法制备出了高性能的微乳液分离过滤膜。相比于传统过滤膜,石墨烯基滤膜具有高通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过滤的液体体积)、高油水分离效率、可循环重复使用等特点。为了扩展石墨烯基膜的应用范围,使其不受衬底限制,本文还探索了将抽滤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膜从衬底上转移的方法。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探索了以普通卫生纸为原料,制备出了成本极低的油污吸附-微乳液过滤两用纸,具有很好的商业化潜力。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氧化石墨烯(GO)/二氧化硅(Si O2)微乳液分离膜的制备。通过引入亲水纳米Si O2颗粒,并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实现了每层GO的层面修饰,不仅增加了每一层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亲水性,同时相邻两个GO层之间的层间间距被扩大,使其具有更高的透水性、较低的水阻力,从而使水更容易通过获得较高水包油微乳液分离通量。解决了传统的微乳液分离膜面临低通量和制作高能耗等问题。可以实现过滤通量高达4550 L m-2 h-1 bar-1,比纯GO膜的过滤通量高1-2个数量级。同时,过滤不同水包油微乳液效率都在99%以上,所以制备GO/Si O2复合膜具在废水处理特别是困难的微乳液分离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2.实现了GO膜的液相分离。解决了真空抽滤的高质量GO膜无法与衬底分离的问题,实现了将真空过滤制备的GO膜快速、简单、可重复的剥落。得到的GO膜结构十分平整,厚度可精确控制,厚度最薄可以达到45nm。该液相剥离方法易于操作,过程环保,可在1分钟内完成。45 nm厚度的膜在人眼最为敏感的光波长550nm处透射率可达到约90%,证明其有极好的光学特性。其次,可以通过高温(800℃)退火、化学还原等各种方法还原GO得到高质量石墨烯膜从而使得应用更加灵活。此外,与滤纸分离后的GO膜可以轻易地转移到各种衬底上,例如PET、硅片、玻璃等。而且由于其表面超平整的结构,往往可以自发与衬底贴合不需要粘合剂,有利于进一步应用。3.为了解决微乳液分离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探索了以普通纸巾为原料,制备出油污吸附-微乳液过滤两用纸,整个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价格低廉。一方面,它可以用作吸附材料,由于许多三维吸油材料虽然可以吸收大量的油,但大多数由于其毛细作用较弱,无法彻底去除水中的微量油。因此,它们无法实现水的“深层清洁”。本章提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Si O2复合纸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去除99.9%的油,而吸附所需时间缩短到五分之一。另一方面,作为能够分离油包水微乳液的过滤膜,它不许外界辅助加力,只需自身重量既可以实现分离,同时解决了传统的过滤膜面临的低通量和高能耗等问题。其过滤通量可以达到(2000 L m-2h-1),且分离效率高达99.4%。总之,本文解决了传统石墨烯基膜过滤通量低的问题,制备出了高性能微乳液油水分离滤膜,具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过滤通量高、过滤效率高、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满足商业化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首次提出利用液相剥离的方法,成功将用真空抽滤制备的超平整表面GO膜与滤纸剥离并转移,摆脱滤纸衬底的限制,进一步扩大抽滤法制备的石墨烯基膜尤其是超薄膜的应用范围。同时针对油包水微乳液分离,制备出了成本低廉的“过滤纸”,尽可能全面地解决微乳液分离过滤问题。
刘世念[8](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提出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邸鑫[9](2020)在《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海上石油泄露,工业废油以及生活含油废水等污染等问题。其中污染物中的油组分大多具有毒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水体、生态甚至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此外,在油田开采后期,往往采用注水方式驱油,该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悬浮油水乳液,这就增加了油品回收的难度。因此,面对亟待解决的油水分离问题,科研工作者们从材料表面浸润特性出发,通过调控材料表面的化学组分和表面粗糙度制备出具有特殊浸润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来源广泛,经济环保的天然植物纤维基材为原料,设计制备了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或油水分离装置,用于解决水体中的油污染问题和含水废油的油品提纯回收问题,最终实现以废治废甚至油品提纯回收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浸润性功能材料或装置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表现,探究其中基本的科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对这些材料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本论文主要以材料表面润湿特性、材料油水分离特性以及材料普适性三个方面展开,内容如下:(1)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材料。综合考虑成本和环保性两个方面,我们以杨木粉为原料基材,制备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该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40°,油下对水油下接触角为139°,可对外界磁场产生响应,便于操控。通过磁力搅拌,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能够有效分离无表面活性剂的水包甲苯乳液,处理后溶液油分含量下降率97.6%,滤液水纯度为99.96%。将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包夹在尼龙膜中间,制备成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能够分离乳化剂稳定的甲苯包水型乳液,平均纯化效率为99.94%。尼龙/疏水磁性木粉夹层膜可以被清洗回收再利用,并且经过20次反复使用,油品纯化效率基本保持在99.90%以上,说明该复合膜具备优异的分离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除此之外,该复合夹层膜在真空度-0.09 MPa条件下可用于分离多种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如:甲苯、四氯化碳和氯仿),分离效率不低于99.9%。本实验考查并挖掘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吸附材料在油乳分离领域的潜在应用,为利用植物纤维处理各种油水乳液混合物做出初步的探索。(2)湿固化型聚氨酯制备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以麻布织物为原料基材,利用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遇水固化的特性,直接在材料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表面所需的粗糙结构,构筑过程中,不需添加额外的纳米粒子,材料经过低表面能修饰后即制得特殊浸润油水分离材料。超疏水性麻布织物具备高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为152°,且具有良好的酸碱抗性、油浸蚀抗性,可用于选择性分离分层油水混合物,解决了传统油水分离材料抗水性差,造价昂,油水分离耗时长等问题;该麻布织物材料可以用于循环分离多种油水混合物,展示了较高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循环使用稳定性能。同时,利用湿固化聚氨酯遇水固化的方式可以在多种不同基材表面构筑满足超浸润所需的粗糙结构,所制备的疏水化材料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均高于150°。其中,湿固化聚氨酯制备的超润湿织物滤膜材料(麻布织物与尼龙织物)能够分离不同种类的互不相容性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 99%。(3)多功能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针对分层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油水乳液的分离以及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物的分离,本文设计了操作简便、油水分离特性优异且稳定的,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将超亲水/水下疏油秸秆粉吸附剂装填到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悬挂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分离油水乳液甚至目前仍需亟待解决的多相油乳/水混合溶液。该分离器对乳化剂稳定型甲苯包水乳液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95%;对多相油乳/水的混合物的平均纯化率不低于99.85%且经过15个循环后其油水分离效率仍保持在99.8%以上,适用于多相油包水乳液/水混合物的分离,用乙醇简单清洗处理后可以反复使用。实验结果显示,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饱和吸油量在12~27 g g-1之间。将超亲水/水下疏油棉花吸附剂装填到具备超疏水/超亲油PDMS/SiO2麻布袋中,组装成吸附式油水分离器,可用于吸附分离两相油水混合物(如正己烷/水、甲苯/水、汽油/水以及柴油/水)和三相油水混合物(如:甲苯/水/四氯化碳),分离效率不低于99.9%,且具有良好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吸附粘度较低的有机溶剂后可通过将滤芯取出并挤压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粘度高的油质可以通过更换滤芯的方式对超浸润布袋回收,回收后的疏水/亲油麻布在被油分完全浸湿之后依然保持优异的疏水亲油性能。(4)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设计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用于自驱动重复收集水面粘性浮油,为制备或设计可持续性黏油收集装置提出了新思路。将中空多孔聚乙烯球装填到超疏水/超亲油麻布袋(PDMS/SiO2负载麻布袋)中,即组装成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其中,集油器外侧超疏水/麻布织物在磨耗实验、酸碱腐蚀实验以及油腐蚀实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和机械稳定性;中空多孔聚乙烯球作为内部支撑物,可以最大限度的撑开并稳定布袋内部空间,提升集油器收集容量。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在不借助其它外力情况下可自发收集水面浮油,且经过50次循环后,二甲基硅油平均回收率为94.81%。此外,集油器完成油收集后浸泡在水中长达15天,其漂浮黏油回收率不低于95.8%,证明该集油器可以满足对采集的粘性浮油进行长时间储存的要求。超浸润自驱动特性集油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黏油的收集,经过一定比例放大后可以用于回收漂浮混油,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潘月晨[10](2019)在《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科米萨洛夫的“等值理论”为理论基础,选用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作为俄译汉笔译实践材料。本论文共包括三部分:翻译实践总结、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本论文的重点是翻译实践总结,笔者以“等值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翻译科技俄语文本时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翻译实践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项目概述,包括项目来源、内容、目的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翻译过程述略,即译前准备、翻译策略和审校工作。第三部分:翻译实践总结,以科米萨洛夫的“等值理论”为基础,佐以翻译案例,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第四部分:结语。在两个层面对译文和翻译过程予以总结: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行状况和翻译实践经验。本论文能够加深我国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对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的认知,为对俄罗斯含油污水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支持。除此之外,从资料的收集、整理、翻译、总结到整合成一篇完整的调研报告,这一过程有助于作者提高处理俄文资料的能力,提升翻译实践的水平,深化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中遇到翻译问题的能力并给予其他译者相关的翻译建议。
二、工业循环水中泄漏含油介质的生化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循环水中泄漏含油介质的生化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物化法 |
1.2.4 生化法 |
1.3 特殊润湿性的典型生物 |
1.3.1 莲花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
1.3.2 鱼鳞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
1.3.3 蜘蛛丝集水及定向运输 |
1.4 超润湿的理论基础 |
1.4.1 固体界面润湿性 |
1.4.2 液体介质中超润湿理论 |
1.5 特殊润湿性材料 |
1.5.1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
1.5.2 超亲水/超疏油材料 |
1.5.3 超疏水/超疏油材料 |
1.5.4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 |
1.5.5 智能响应材料 |
1.5.6 Janus润湿材料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温度响应3D超疏水铁泡沫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2.2.2 具有温度响应的铁泡沫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表面形貌分析 |
2.4 化学成分分析 |
2.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2.5.1 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 |
2.5.2 低粘附与自清洁特性 |
2.5.3 机械及化学稳定性 |
2.5.4 温度响应 |
2.6 油水分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u@Cu_2O膜用于油水乳液分离及光催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及主要的设备 |
3.2.2 具有特殊润湿性Cu@Cu_2O膜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表面形貌分析 |
3.4 化学成分分析 |
3.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3.5.1 Cu@Cu_2O膜表面润湿性 |
3.5.2 防油污测试 |
3.5.3 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
3.6 油水乳液分离 |
3.7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GO/g-C_3N_4/TiO_2泡沫油水分离和染料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4.2.2 GO/g-C_3N_4/TiO_2泡沫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表面形貌分析 |
4.4 化学成分分析 |
4.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4.6 油水分离 |
4.6.1 油/水混合物界面分离 |
4.6.2 油水乳液分离 |
4.7 染料吸附 |
4.8 防油污和自清洁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蜘蛛丝结构在水包油乳液中微油滴聚集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5.2.2 具有纺锤节结构膜及纤维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表面形貌分析 |
5.4 表面润湿性分析 |
5.5 油水乳液分离 |
5.6 乳液中油滴聚集及分析 |
5.6.1 乳化油滴聚集 |
5.6.2 油滴运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制革含铬废水 |
2.1.1 制革含铬废水来源 |
2.1.2 制革含铬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2.1.3 制革含铬废水处理 |
2.2 油田采出水 |
2.2.1 油田采出水的来源 |
2.2.2 油田采出水的特征与危害 |
2.2.3 油田采出水处理 |
2.3 磁性纳米颗粒和磁性分离器的研究现状 |
2.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简介 |
2.3.2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
2.3.3 磁性分离理论与分析 |
2.3.4 磁性分离器设计与制造 |
2.3.5 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 |
2.4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研究现状 |
2.4.1 磁性颗粒磁性分离处理含铬废水 |
2.4.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含铬废水 |
2.5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研究现状 |
2.5.1 磁性颗粒磁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 |
2.5.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油田采出水 |
2.6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2.6.1 课题研究意义 |
2.6.2 课题研究内容 |
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方法与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水合Cr(OH)_3胶体制备 |
3.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Cr(Ⅲ)的捕获实验 |
3.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3.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再生循环回用实验 |
3.3.6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3.4.2 水合Cr(OH)_3胶体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 |
3.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的影响 |
3.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 |
3.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3.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循环回用和废水中铬回收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棒式磁性分离器设计及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铬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优选试剂制备 |
4.3.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 |
4.3.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4.3.4 磁性分离器对水中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实验 |
4.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4.3.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实验 |
4.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4.4.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分析 |
4.4.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制造 |
4.4.4 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的影响 |
4.4.5 磁性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4.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废水中Cr(Ⅲ)回收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性分离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中试试验及示范工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规模化制备 |
5.3.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5.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厂实验 |
5.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实验 |
5.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构建 |
5.3.6 磁性纳米颗粒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中试及示范工程 |
5.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性能和规模化制备 |
5.4.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制造 |
5.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影响 |
5.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 |
5.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 |
5.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 |
5.5 本章小结 |
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及在油田采出水COD去除中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制备 |
6.3.2 油田采出水红外光谱分析 |
6.3.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测定 |
6.3.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实验 |
6.3.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实验 |
6.3.6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回用实验 |
6.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性能 |
6.4.2 油田采出水的红外光谱 |
6.4.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 |
6.4.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的影响 |
6.4.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 |
6.4.6 磁性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循环回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
1.3.1 污水预处理 |
1.3.2 生化处理 |
1.3.3 深度处理 |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
2.2.2 煤炭洗选废水 |
2.2.3 煤气化废水 |
2.2.4 煤液化废水 |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
3.3 技术经济分析 |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
3.3.3 水耗分析 |
3.3.4 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
4.2.1 酸化除油除尘 |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
4.2.3 公用工程调整 |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
4.3.3 萃取条件分析 |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
4.4.1 酸水汽提塔 |
4.4.2 溶剂回收塔 |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
4.5.2 经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
5.3 能量集成方案 |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表面活性剂清洗柴油污染土壤的增效机制及二次污染阻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特性 |
1.1.1 土壤的有机成分 |
1.1.2 土壤的矿物成分 |
1.2 土壤污染现状 |
1.2.1 土壤污染 |
1.2.2 土壤石油烃污染 |
1.2.3 石油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 |
1.3 柴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 |
1.3.1 物理修复技术 |
1.3.2 化学修复技术 |
1.3.3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1.3.4 生物修复技术 |
1.3.5 复合修复技术 |
1.4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
1.4.1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
1.4.2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
1.4.3 表面活性剂胶束理论 |
1.4.4 表面活性剂清洗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技术 |
1.4.5 表面活性剂与油污的相互作用 |
1.4.6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制 |
1.5 污染土壤洗涤表/界面作用力分析 |
1.6 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1.6.1 碳纳米颗粒合成方法 |
1.6.2 碳纳米颗粒成分与结构 |
1.6.3 碳纳米材料修复污染土壤及生态效应 |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化学试剂及药品 |
2.1.2 土壤 |
2.1.3 柴油的理化性质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3.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3.3 表面活性剂胶束测试分析 |
2.3.4 碳纳米颗粒材料表征分析 |
2.3.5 洗涤实验方法 |
2.3.6 皂苷和腐殖酸钠生态效应研究 |
2.3.7 数据统计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与清洗修复效果比较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
3.3.2 污染土壤含油量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
3.3.3 柴油污染时长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3.3.4 清洗温度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
3.3.5 pH值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清洗柴油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洗涤助剂增效行为及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老化程度增效洗涤方式下柴油洗脱率的对比 |
4.3.2 助剂对洗涤效果的增效作用研究 |
4.3.3 碳纳米植物生长助剂的研制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柴油污染土柱增效淋洗及洗涤液处理和循环利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柴油污染的土壤原位淋洗增效方法 |
5.3.2 土壤XRD结果分析 |
5.3.3 土壤TG-DTG热重分析结果 |
5.3.4 腐殖酸钠对皂苷淋洗的增效 |
5.3.5 土柱淋洗液的复配 |
5.3.6 土柱淋洗原位产生微气泡增效方法 |
5.3.7 不同土壤质地及污染时长对皂苷淋洗效果的影响 |
5.3.8 土柱淋洗尾水的无害化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胶束特征及洗涤增效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蒙脱石对皂苷的吸附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6.3.2 皂苷在柴油污染蒙脱石的洗涤过程中的吸附现象 |
6.3.3 皂苷的吸附对蒙脱石分散的影响 |
6.4 皂苷对柴油污染蒙脱石的增效洗涤 |
6.4.1 腐殖酸钠及微泡对柴油污染蒙脱石的增效洗涤 |
6.4.2 不同增效方法下皂苷胶束的ζ电势 |
6.5 增效洗涤过程皂苷胶束化 |
6.5.1 皂苷胶束的形状变化 |
6.5.2 皂苷胶束的TEM形态 |
6.5.3 腐殖酸钠对皂苷胶束当量直径的影响 |
6.5.4 超声对皂苷胶束当量直径的影响 |
6.5.5 腐殖酸钠的添加及超声对胶束疏水性内腔总体积的影响 |
6.5.6 皂苷洗涤作用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主要获奖情况 |
致谢 |
(5)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落地油泥的来源与危害 |
1.2.1 落地油泥的来源 |
1.2.2 落地油泥的危害 |
1.3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 |
1.3.1 调质-机械脱水技术 |
1.3.2 萃取法 |
1.3.3 固化技术 |
1.3.4 电化学处理技术 |
1.3.5 焚烧法 |
1.3.6 热解法 |
1.3.7 生物法 |
1.4 石油污染场地下水修复技术 |
1.4.1 异位修复技术 |
1.4.2 原位修复技术 |
1.5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庆油田落地油泥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油泥样品来源 |
2.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3 基本物性指标分析方法 |
2.3 落地油泥基本特性 |
2.4 落地油泥元素组成 |
2.5 落地油泥热解特性 |
2.6 落地油泥残渣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清洗剂的筛选实验方法 |
3.2.2 热洗最优条件实验方法 |
3.2.3 泥水分离絮凝剂的选择 |
3.2.4 热解模拟实验方法 |
3.3 热洗效果分析 |
3.3.1 清洗剂筛选结果分析 |
3.3.2 温度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
3.3.3 清洗剂含量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
3.3.4 清洗时间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
3.4 泥水分离絮凝剂筛选结果分析 |
3.5 热解效果分析 |
3.5.1 质量减少率 |
3.5.2 热解油产率 |
3.5.3 焦炭产率 |
3.5.4 气体产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际工程情况 |
4.2.1 储泥池现场情况 |
4.2.2 实际工艺流程及设备 |
4.3 热洗及离心脱水工艺及效果评价 |
4.4 热解工艺及效果评价 |
4.5 技术经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落地油污染场调查及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场地概况 |
5.2.1 场地基本情况 |
5.2.2 区域地质背景 |
5.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
5.3 场地污染模型及调查 |
5.3.1 场地污染扩散模型 |
5.3.2 场地勘查 |
5.3.3 有机组分分析 |
5.3.4 有机组分时间分布 |
5.3.5 有机组分空间分布 |
5.4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迁移模拟 |
5.4.1 流体在多孔介质运移 |
5.4.2 组分对流弥散方程 |
5.4.3 组分在多孔介质中吸附-解吸方程 |
5.4.4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 |
5.5 风险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AS修复一维模拟实验研究 |
6.3.1 AS修复原理 |
6.3.2 曝气流量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
6.3.3 介质性质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
6.3.4 曝气流量对气体饱和度和水位的影响 |
6.3.5 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
6.4 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机制研究 |
6.4.1 鼠李糖脂的投加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 |
6.4.2 鼠李糖脂投加量对TPH去除的影响 |
6.4.3 鼠李糖脂强化后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
6.4.4 鼠李糖脂强化后污染物的溶解度和解吸效果的变化 |
6.4.5 鼠李糖脂强化后空气饱和度的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单井修复注气响应 |
7.2.1 单井注气的物理响应 |
7.2.2 单井注气的影响范围分布(ZOI) |
7.3 修复效率研究 |
7.3.1 地下水中的TPH修复效率 |
7.3.2 AS修复TPH组分变化规律 |
7.3.3 AS修复对环境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化污水和常用处理方法 |
1.2.1 污水的来源 |
1.2.2 油化污水的危害 |
1.2.3 常用的处理方法 |
1.3 特殊湿润性的材料用于油化污水的处理 |
1.3.1 材料表面湿润性理论研究 |
1.3.2 特殊湿润性材料及其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 |
1.3.3 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水混合液分离研究 |
1.3.4 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水乳液分离研究 |
1.3.5 其他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化污水分离研究 |
1.4 仿生Janus膜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聚二乙烯基苯和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制备的双功能膜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表征 |
2.2.3 制备乙烯基三氯硅烷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4 制备PDVB-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5 制备PDMAEMA-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6 制备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液 |
2.2.7 油包水乳液分离实验 |
2.2.8 双功能膜的渗透流量和分离效率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和组成 |
2.3.2 湿润性和稳定性测试 |
2.3.3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功能仿生Janus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在无纺布的一侧修饰全氟辛基硅烷 |
3.2.4 在亲水性的一面修饰碳碳双键 |
3.2.5 在含有碳碳双键的一面修饰PDMAEMA |
3.2.6 制备水包油乳液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仿生双功能Janus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2 化学组成 |
3.3.3 湿润性表征 |
3.3.4 破乳性能测试 |
3.3.5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湿润性PAN@ZIF-8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制备ZIF-8纳米晶体 |
4.2.4 制备静电纺丝液 |
4.2.5 制备PAN膜和PAN@ZIF-8复合膜 |
4.2.6 制备油水乳液和混合液 |
4.2.7 油水乳液分离实验 |
4.2.8 分离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纯的PAN和PAN@ZIF-8复合膜形貌 |
4.3.2 结构和组成 |
4.3.3 湿润性表征 |
4.3.4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水-疏水可相互转换的PS-b-P4VP智能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链转移剂的合成: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酸(CDCTP) |
5.2.4 嵌段共聚物PS-b-P4VP的合成 |
5.2.5 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4VP修饰的多孔PAAO膜 |
5.2.6 制备乳化剂稳定乳液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智能膜的制备和表征 |
5.3.2 pH调控的亲水/疏水相互转化的湿润性表征 |
5.3.3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5.3.4 抗污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超疏水ZIF-90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制备聚多巴胺修饰的表面 |
6.2.4 制备半连续的ZIF-90层以及疏水性改性 |
6.2.5 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ZIF-90膜 |
6.2.6 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制备的超疏水ZIF-90膜的形貌表征 |
6.3.2 结构和组成表征 |
6.3.3 湿润性测试 |
6.3.4 自修复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
6.3.5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具有破损自修复性能的b-PEI/PAA@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及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制备纯的PAN纤维膜 |
7.2.4 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PAN@b-PEI/PAA复合膜 |
7.2.5 制备水包油乳液 |
7.2.6 分离性能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复合膜PAN@b-PEI/PAA的制备与表征 |
7.3.2 结构和组成表征 |
7.3.3 湿润性能和抗油污性能测试 |
7.3.4 自修复性能测试 |
7.3.5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可见光驱动下具有自清洁性能的二维异质结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原料及试剂 |
8.2.2 实验仪器 |
8.2.3 制备g-C_3N_4纳米片 |
8.2.4 制备g-C_3N_4/Bi_2O_2CO_3异质结结构 |
8.2.5 制备单纯的GO膜和二维异质结膜GO/PG/g-C_3N_4@Bi_2O_2CO_3 |
8.2.6 分离性能和抗污性能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异质结的制备与表征 |
8.3.2 异质结的结构和组成表征 |
8.3.3 2D异质结膜的制备与表征 |
8.3.4 湿润性测试 |
8.3.5 抗污性能测试 |
8.3.6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石墨烯基过滤材料在微乳液分离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类水体污染的分类及危害 |
1.1.1 油类水体污染的分类 |
1.1.2 油类水体污染的危害 |
1.2 油类污染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微乳液分离的挑战及方法 |
1.3.1 微乳液分离的挑战 |
1.3.2 微乳液分离的研究 |
1.4 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
1.4.1 石墨烯的结构 |
1.4.2 石墨烯的性能 |
1.4.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5 石墨烯基材料的转移和在微乳液分离方面的应用 |
1.5.1 石墨烯基材料的转移方法 |
1.5.2 石墨烯基膜结构在微乳液分离方面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立定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墨烯基膜结构的制备和用于水包油分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含量对膜过滤效果的影响 |
2.3.2 石墨烯基膜结构的表征 |
2.3.3 GO/SiO_2复合膜膜浸润性能的研究 |
2.3.4 石墨烯基膜过滤微乳液性能的研究 |
2.3.5 石墨烯基膜过滤亚甲基蓝水溶液 |
2.3.6 石墨烯基膜与其他微乳液过滤膜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墨烯基膜结构的液相转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液相转移法的分离溶液的选取 |
3.3.2 GO膜结构及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纸为原料制备油污吸附、油包水微乳液过滤两用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SiO_2含量对复合纸性能的影响 |
4.3.2 PDMS/SiO_2复合纸结构表征 |
4.3.3 PDMS/SiO_2复合纸浸润性及力学性能测试 |
4.3.4 PDMS/SiO_2复合纸吸附油性能测试 |
4.3.5 PDMS/SiO_2复合纸用作油包水微乳液过滤材料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水体油污染的危害及油水混合物种类 |
1.2.1 水体油污染危害 |
1.2.2 油水混合物分类及处理方法 |
1.3 特殊浸润性材料构建理论基础 |
1.3.1 接触角,表面张力及表面能 |
1.3.2 气/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理论基础 |
1.3.3 液/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 |
1.4 特殊浸润性材料的分离特性及应用 |
1.4.1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理论基础 |
1.4.2 疏水/亲油材料 |
1.4.3 水下疏油材料 |
1.5 选题的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目的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物的制备及乳液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制备过程 |
2.2.4 制备原理 |
2.2.5 材料表征 |
2.2.6 乳液分离 |
2.2.7 稳定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表面形貌 |
2.3.2 疏水/亲油木粉的浸润性研究 |
2.3.3 改性剂添加量对样品接触角的影响 |
2.3.4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2.3.5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的磁性分析 |
2.3.6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2.3.7 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膜通量及循环稳定性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湿固化聚氨酯构筑超润湿油水分离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方法与机理 |
3.2.4 材料表征 |
3.2.5 超疏水涂层化学稳定性研究 |
3.2.6 不同基材表面超疏水涂层构筑研究 |
3.2.7 油水混合物分离实验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表面形貌 |
3.3.2 疏水/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
3.3.3 疏水亲油麻布表面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3.3.4 超疏水表面化学稳定性研究 |
3.3.5 特殊浸润性材料在油水混合物中分离性能研究 |
3.3.6 不同基材表面构筑超疏水涂层研究 |
3.3.7 不同疏水化基材对油水混合溶液分离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化超浸润油水分离器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超亲水/油下亲水秸秆粉的制备 |
4.2.4 PDMS/SiO_2麻布袋的制备 |
4.2.5 材料表征 |
4.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 |
4.2.7 化学稳定性研究 |
4.2.8 油水分离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形貌研究 |
4.3.2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浸润性研究 |
4.3.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4.3.4 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
4.3.5 三相油水混合物分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的制备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 |
5.2.3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的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2.5 超疏水/超亲油麻布织物稳定性研究 |
5.2.6 超浸润自驱动集油器浮油收集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形貌及浸润性能性能分析 |
5.3.2 PDMS/SiO_2麻布织物表面油下超浸润性能研究 |
5.3.3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5.3.4 PMDS/SiO_2麻布织物表面稳定性的研究 |
5.3.5 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
5.3.6 集油器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Часть I Обобщение практики по переводу |
1. Краткое изложение проекта |
1.1 Источник диссертации |
1.2 Обоснование выбора темы |
1.3 Значимость диссертацион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1.4 Состоя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Китае и за рубежом |
1.5 Цель и содержа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1.6 Новизна |
2. Описание процесса перевода |
2.1 Подготовка перед переводом |
2.2 Перевод исх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
2.3 Корректировка перев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
3. Анализ особенностей выбранного текста и обобщение практики перевода |
3.1 Стиль исходного текста |
3.2 Применение теории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В. Н. Комиссарова в переводе |
4. Заключение |
4.1 Обобщение о состоянии очистки нефт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в России |
4.2 Советы |
Литература |
Часть II Переводный текст |
Часть III Исходный текст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
四、工业循环水中泄漏含油介质的生化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詹斌. 吉林大学, 2021
- [2]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D].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表面活性剂清洗柴油污染土壤的增效机制及二次污染阻控研究[D]. 黄昭露. 东华大学, 2020(01)
- [5]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D]. 倪广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D]. 蔡亚辉. 苏州大学, 2020(06)
- [7]石墨烯基过滤材料在微乳液分离方面的应用[D]. 孙佳惟. 东南大学, 2020(01)
- [8]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邸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10]俄罗斯含油污水处理相关材料翻译实践报告[D]. 潘月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