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39例(论文文献综述)
贾珊珊[1](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刘爽[2](2020)在《炎琥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炎琥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和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气促、咳嗽和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T细胞亚群水平和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效果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效果。
赵晶[3](2020)在《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56例作为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78例)和研究组(78例)。常规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采用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满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乔杨[4](2020)在《2016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2016年住院病人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的一般情况、中西医用药等数据,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从而提升诊疗水平,减少抗生素滥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为研究对象,真实的记录临床病例的相关数据,分析患儿发病的一般情况,中医、西医诊疗方案,了解并统计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498例,男女比例1.09:1,年龄趋于幼儿期(34.34%)。发病季节以秋季(39.36%)居多。临床症状以发热(87.15%)、咳嗽(99.19%)、喘促(14.66%)为主。热势以高热(63.59%)居多。中医证型以风热闭肺证为主(86.75%)。辅助检查发现,以混合细菌性感染的患儿居多(37.75%)。胸片病灶表现以双肺纹理增强(59.77%)、散在斑点片状影(22.93%)为主,肺部CT病灶表现以斑片状磨玻璃影(33.75%)、大片状致密影(33.75%),小斑片状密度(20.00%)为主。肺部病灶主要以右、左肺下叶(38.62%、30.84%)病变。治疗方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剂(100%)、中药汤剂口服(93.57%)、中成药口服(66.27%)、中医外治法(58.83%)。首选中药针剂,以热毒宁的使用率最多(46.18%),其次为喜炎平(38.56%),第三位是炎琥宁(15.26%)。西医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94.38%),首选以阿奇霉素静脉注射用药为主(86.33%),治疗时间以5天为1疗程(76.52%)。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41.33%),其次为头孢菌类药物(40.62%)。支原体肺炎合并症主要以心肌损害为主(45.40%)。中药不良反应1.20%;西药不良反应占6.22%。治愈率87.95%,好转率11.65%,未愈率0.40%。结论: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趋于幼龄化。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咳嗽、喘促为主,就诊前出现发热、咳嗽的时间,与住院时间有一定相关性。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为主。病灶位置以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病变较为多见,胸片早期以纹理增强为主,应及时行肺部CT避免延误诊治。2.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部分均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肺炎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及我院诊疗常规要求,给予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中药针剂,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为主。西医治疗主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治疗时间以5天为1疗程,联合青霉素类抗生素居多。患儿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联合使用的抗生素级别越高。
王蓉[5](2020)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 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WBC、N%异常的影响以及其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 法:本研究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风热感冒患儿60例,随机分为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其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措施无明显差异。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蒲地蓝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观察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变化情况,并记录部分症状消失的时间,对比治疗前后静脉血中WBC、N%异常的病例数的变化。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1.蒲地蓝组和利巴韦林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蒲地蓝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组(P<0.05)。2.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1),同时两组治疗后咳嗽、流涕症状差异明显(P<0.01),其余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在体温恢复时间方面的疗效相当(P>0.05),蒲地蓝组在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在治疗前,两组的WBC、N%异常的病例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WBC、N%异常的例数均较治疗前均减少(P<0.01),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 论:采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症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蒲地蓝口服液能改善WBC、N%的异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机制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黄国柱[6](2019)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炎琥宁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其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体温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体温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用炎琥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CRP水平,帮助患者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其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唐俞芳,张雷[7](2019)在《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应用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实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某院随机抽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儿科住院患儿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的病历342例,分析其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 342例患儿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97.67%),1岁以下婴儿占比偏高(132例占38.60%),疗程以4~7 d为主;联合用药335例(97.95%),未进行冲管163例。注射用炎琥宁静脉滴注给药时溶媒选择合理,但用药剂量、药液浓度等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普遍,应关注低龄患儿的用药安全,加强干预管理,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
彭佳,谭波宇,宁宁[8](2019)在《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纳入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合计110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显着提高患儿的总有效率(OR=4.99,95%CI:3.22~7.74,P<0.01),缩短退热时间(MD=-1.39,95%CI:-1.87~-0.92,P<0.01)、咳嗽消失时间(MD=-1.54,95%CI:-2.25~-0.83,P<0.01)、鼻塞流涕消失时间(MD=-1.65,95%CI:-2.35~-0.95,P<0.0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疗效较好,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
段笑娇[9](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排名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对全球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中药注射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疗效已被众多学者通过循证医学理念,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证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且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注射剂间疗效的优劣,这就使得临床医务人员无法快速甄选出疗效更好、更适合的优势中药注射剂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方案的概率,从而得到各干预措施的疗效排序。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疱疹性咽峡炎为切入点,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网状Meta分析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PICOS原则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来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纳入分析的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用Stata软件调用WinBUGS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概率值,并绘制网状关系图、比较-校正漏斗图、不一致性检验图、聚类分析图,以预测干预措施的优劣排序,甄别最优干预措施。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结果纳入了 155个RCTs,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丹红注射剂、黄芪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以及9个不同的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都比仅用西医常规疗法效果好,且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比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效果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方面,与仅用西医常规相比,参麦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FVC,此外,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较喜炎平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FEV1%;对于血气分析指标来说,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降低患者PaCO2的效果更明显,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提高患者Pa02的能力更好。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在FEV1/FVC、酸碱度、白细胞总数方面疗效最好;参麦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分别是FEV1%、Pa02、PaC02、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FEV1%、临床总有效率和C反应蛋白,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更好:针对临床总有效率和Pa02,细辛脑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更好。(2)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7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以及8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除细辛脑注射剂之外的4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均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较仅用阿奇霉素,可以减少患者X线体征恢复时间;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TNF-α、IL-6水平;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喜炎平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其余四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减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成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减短退热时间、改善TNF-α、IL-6水平方面效果最好;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为减少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X线体征恢复时间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退热时间、住院时间、TNF-α水平综合分析时,疗效较为明显。(3)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8个RCTs,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7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中,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优于仅用西医常规。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也是最好的;而在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炎琥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为最优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其余结局指标综合分析,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均为最优干预措施。(4)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2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3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和炎琥宁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中,双黄连注射剂和痰热清注射剂的疗效较利巴韦林好。从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可知,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可能性均排第一,且所有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在聚类分析中,不论临床总有效率与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失时间综合分析,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均最好。研究结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剂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中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丹红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值得关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痰热清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相对突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相对较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时,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优于其他干预措施。但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不同结局指标方面疗效各有侧重,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需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郭旭丽[10](2018)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68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常规组患儿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接受α-干扰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着高于常规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1.4±0.2)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3.5±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38, P<0.05)。结论相比于α-干扰素而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行炎琥宁治疗的效果更为显着,可帮助患儿尽快恢复至正常体温,且用药方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二、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39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39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炎琥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特点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4)2016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治疗肺炎喘嗽等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对病名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辨证论治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
1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 |
2 中药针剂联合西药治疗 |
3 中医外治法联合西药治疗 |
三、西医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现代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临床表现 |
4 西医治疗 |
试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回顾性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临床症状 |
3 伴随症状 |
4 中医证型 |
5 实验室检查 |
6 影像学检查 |
7 中西医临床用药情况 |
8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
9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症 |
10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
11 治愈和好转情况 |
12 关于抗生素的耐药性 |
1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感冒的认识 |
1.1 感冒的中医理论基础 |
1.2 感冒的中医治疗 |
1.3 中医药治疗感冒的研究进展 |
2. 西医学对感冒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西医诊断依据 |
2.4 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中医证候 |
3.3 治疗总有效率 |
3.4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3.5 实验室检查 |
3.6 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研究 |
1.1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组方分析 |
1.2 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改善中医证候的分析 |
2.3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疗效分析 |
2.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分析 |
2.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改善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分析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估[3]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比较 |
3 讨论 |
(7)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2.1 患儿基本信息 |
2.2 原患疾病 |
2.3 用药途径与给药用量 |
2.4 溶媒选择与疗程 |
2.5 联合用药与冲管情况 |
3 讨 论 |
(8)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结局观察指标 |
1.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总有效率比较 |
2.3.2 退热时间比较 |
2.3.3 咳嗽消失时间比较 |
2.3.4 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比较 |
2.4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9)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中药注射剂概述 |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 |
3 讨论 |
四、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39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炎琥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J]. 刘爽. 中国民康医学, 2020(20)
- [3]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赵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9)
- [4]2016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D]. 乔杨.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 黄国柱.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3)
- [7]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应用情况分析[J]. 唐俞芳,张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34)
- [8]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 彭佳,谭波宇,宁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8)
- [9]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段笑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郭旭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