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论文文献综述)
凌琰嘉,苏晓,夏嘉[1](2021)在《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干燥综合征(SS)是一类常见的侵犯泪腺、唾液腺等腺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口干、眼干、腮腺炎、龋齿等症状,属中医学"燥痹"范畴。归纳总结近5年SS相关中医文献,发现中医药辨证治疗SS大多从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以及气血津液辨证入手,且有确切的疗效。
张丽宁,姚传辉,罗静,陶庆文[2](202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经验荟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轻者口眼干,重者多系统受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药在改善pSS症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文章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筛选现代中医名家治疗pSS经验的文献,总结各医家的辨证经验、治法和常用方药等。本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17位中医名家。现代中医名家治疗pSS多以"阴虚"或"虚毒瘀"立论,认为pSS最常见证候为阴虚燥热证,还常见气血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病程中注重痰热瘀毒,治疗以养阴润燥为常法,治法中以养阴法使用最多,活血法次之,益气法和清热法并列第三,补血、化痰、解毒、温阳、理气等治法亦有使用。常用处方包括沙参麦冬汤、二至丸、生脉饮、杞菊地黄汤等,常用药物包括玄参、地黄、麦冬、杜仲、桑叶、香附、当归等。概而言之,现代中医名家普遍以"阴虚"或"虚毒瘀"立论治疗pSS,认为本病以阴虚燥热为常见证候,以养阴润燥为治疗常法,还常兼顾活血、益气、清热等,辨证准确,常获满意疗效。
肖茹芝[3](2020)在《健脾养阴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探讨pSS患者发病机制与中医“脾阴虚”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临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及临床指标研究,探讨健脾养阴法对pS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pSS患者临床选择用方用药及治法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方法2.1理论探析根据临床实践并参阅中英文文献,探析脾阴亏虚与pSS患者发病机制的关系,分析pSS患者中医学病因病机与脾阴虚的密切联系,及与细胞因子IL-6、TNF-α、IL-10、IL-4相关性,作为提出“健脾养阴法”和研究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评估的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2.2.1 pSS患者IL-6、TNF-α、IL-10、IL-4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从我院风湿科及体检中心,分别选取60例pSS患者和20例正常人,两组人员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补体C4收取全血,由检验中心生化仪进行检测完成,血清IL-6、TNF-α、IL-10、IL-4指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2.2.2比较治疗前后健脾养阴方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的变化: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60例pSS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中药颗粒剂健脾养阴方口服,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IL-6、TNF-α、IL-10、IL-4、中医症候积分、SF-36、HAMA/HAMD、干燥三项、ESSPRI、ESSDAI评分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3结果3.1理论探析结果3.1.1 IL-6、TNF-α、IL-10、IL-4与pSS疾病的活动密切相关;3.1.2“脾阴亏虚”与pSS发病的病因病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脾阴亏虚”贯穿着疾病始终;3.1.3“健脾养阴法”能够降低pSS的疾病活动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3.1.4基于脾阴亏虚是本病基本病机,总结出中医治疗pSS的重要治法之一是“健脾养阴法”。3.2临床研究结果3.2.1 p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4、IL-10、TNF-α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SS组患者血清中IL-10、IL-4水平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3.2.2 p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g G、Ig A、Ig M、CRP、ESR、C3、C4的比较p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SS组患者血清中Ig A、Ig M、CRP水平及C4水平与正常人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Ig A、Ig M、CRP、C4在pSS患者血清中表达正常或无临床意义,ESR、RF、Ig 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3水平明显下降(P<0.01)。3.2.3 pSS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10、IL-4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示:pSS患者IL-6、TNF-α与RF、ESR、Ig G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3水平呈负相关(P<0.01);IL-4与RF、ESR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C3水平无相关性(P>0.05);IL-10与RF、ESR、Ig G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C3呈正相关(P<0.05)。3.2.4 pSS组患者IL-6、TNF-α、IL-4、IL-10与干燥三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示:pSS患者TNF-α、IL-6与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角膜荧光染色呈正相关(P<0.01);IL-10、IL-4与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角膜荧光染色呈负相关(P<0.05)。3.2.5 pSS患者IL-6、IL-4、IL-10、TNF-α与ESSDAI评分、ESSPRI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示:pSS患者IL-6、TNF-α与ESSDAI评分、ESSPRI评分、焦虑抑郁量表积分呈正相关(P<0.05);IL-4、IL-10与ESSDAI评分、ESSPRI评分、与焦虑抑郁量表积分呈负相关(P<0.01)。3.2.6健脾养阴法治疗pSS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1)pSS患者血清中ESR、RF、Ig G比正常人较高,C3水平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ESR、RF及Ig G水平下降,C3水平升高,从治疗后改善各指标水平来看,治疗组占优势;(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IL-4、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上升,IL-6、TNF-α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IL-4、IL-10水平上升更为明显,IL-6、TNF-α水平下降更为显着。表明健脾养阴方减少pSS患者血清中的促炎因子的生成优于对照组;(3)健脾养阴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pSS患者的ESSDAI、ESSPRI评分,治疗组相比更有优势;(4)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提高;角膜荧光染色积分均较前降低,但治疗组改善各指标评分更显着;(5)健脾养阴法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能显着降低pSS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升高生活质量评分,但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健脾养阴方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总体治疗效果是稍弱于治疗组的。4结论(1)“脾阴亏虚”与pSS发病的病因病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脾阴亏虚”贯穿着疾病始终,脾阴虚影响机体的脏腑功能正常运行,气血津液生成不足而致病,基于脾阴亏虚是本病基本病机,总结出中医治疗pSS的重要治则治法之一是“健脾养阴法”。(2)pSS患者疾病的活动及进展与血清中IL-6、TNF-α、IL-10、IL-4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密切相关,健脾养阴方可通过促进抑炎因子IL-10、IL-4的生成、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生成,间接调整了患者免疫平衡紊乱状态,并能抑制腺体免疫炎症而缓解临床症状。为观察临床疾病病情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3)健脾养阴方能够显着提高pSS患者血清补体C3等指标,降低pSS患者血清中ESR、RF、Ig G水平,说明“健脾养阴法”能够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而缓解pSS患者的临床上炎症反应引起的口眼局部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4)健脾养阴方使pSS患者的ESSDAI积分、ESSPRI评分明显降低,且优于西药组。(5)pSS患者常因疾病引起的口眼、关节等局部不适,而影响生活质量且有焦虑抑郁情绪,两种治法均能有效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口眼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但经观察“健脾养阴法”治疗pSS总有效率是优于对照组的。
李丽[4](201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 SS)首诊时回顾首发症状有无干燥主诉的临床比例,并对首诊时症状中燥证和湿证的所占比例及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湿证中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布比例,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19年1月前入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顾军花主任专家门诊及特需门诊且首诊中医诊治记录完整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核对其首发病时的情况及目前的一般资料、主诉与现病史、西医诊治经过、中医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根据其首诊时的症状及舌脉情况筛选符合燥证或湿证的患者同时判断其燥、湿证分布,并与患者首发病主诉有无干燥相联系,同时将湿证进一步分为太阴寒湿证及阳明湿热证加以分析比较,统计其分布比例及相关性。结果1.收入病例共199例,其中符合燥证和湿证的病例共124例,其中女性患者119例、占总数96.0%;男性5例、占总数4.0%,男女比例是1:29。患者在首诊记录的年龄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1.31±10.8岁。病程最少时间为1个月,病程最长时间为20年,平均病程3.9±0.36年。2.124例患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有干燥主诉者79例,占63.7%;非干燥主诉者45例,占36.2%。非干燥主诉的症状排序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细胞下降>关节疼痛>发热>咳嗽等。两组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干燥主诉组的病程比干燥主诉组较短。两组年龄分布比较55岁以上人群中有干燥主诉者占51.9%;55岁以下人群中有干燥主诉者占48.1%,两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4例中燥证和湿证分布:湿证99例,占总数79.8%;燥证25例,占总数20.2%。燥证的患者平均病程(5.74±5.55年)较湿证(3.49±3.38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燥证的患者平均年龄(58.92±11.34岁)大于湿证的平均年龄(51.65±10.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湿证组99例中无干燥主诉39例占39.4%,有干燥主诉60例占60.6%;燥证组25例中无干燥主诉6例占24.0%,有干燥主诉19例占76.0%。两种证型中有无干燥主诉的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论燥证还是湿证均可有干燥主诉者。5.对干燥症状的分布分析发现口干、皮肤干、唇干在燥证与湿证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燥证组的口干、皮肤干、唇干分布高于湿证组。而其他干燥症状在两种证型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从湿证99例中再次分析阳明与太阴属性得出阳明湿热证23例,占38.7%,太阴寒湿证76例,占61.3%。两种证型的病程与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两种证型的皮肤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阴寒湿证组的皮肤干分布高于阳明湿热证组。而其他的干燥症状在两种证型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各证型的主要症状患者表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布为:燥证:口咽干燥(25例)>目痛干涩(20例)>口渴喜饮(18例)>皮肤干痒、大便干燥(各13例)>乏力疲惫、关节拘挛抽筋屈伸不利(各7例)>唇干、难以吞咽干食(各5例)>心烦少寐(4例)>其他干燥(鼻干4例、阴道干燥1例、肛门干裂1例)>干咳少痰2例。舌象以舌红干裂或光苔最多,占13例。湿证:困重乏力(57例)>胃脘不适感(43例)>胸闷痰多、关节肿痛(各38例)>便溏稀粘(37例)>湿疹(20例)>便秘(17例)>口干腻不多饮(11例)>白带多(7例)。舌象以腻苔居多,62例,其中有苔薄腻少津30例、苔厚腻14例。阳明湿热证:口燥咽干17例>自觉热象16例(恶热、灼热、潮热等)>腹痛纳呆14例>眼干12例>心烦少寐9例>关节肿痛、口臭牙龈肿痛各8例>胸闷痰多7例>汗多连绵不断6例>便溏稀粘、大便秘结如羊屎、目胀酸痛痒、面赤阳明头痛各5例>嗳腐吞酸、咽喉痛痒痰多、湿疹疱疹、唇干各4例>白带黄稠2例。舌象多表现为腻苔,占15例,苔干少津9例。太阴寒湿证:神疲体虚、声低懒言47例>喜温饮38例>便溏稀粘32例>关节肿胀重30例、恶寒或手足冰冷30例>纳呆不欲食、腹胀29例>胸闷气短25例>自汗21例>咳嗽喘气20例>身重肢体倦怠18例>痰多易咯17例>便秘12例>白带多清稀5例;舌象多为舌体胖有齿痕,占34例,腻苔47例。’结论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首发病时非干燥主诉比例达36.2%;2.未用中药干预的首诊患者中湿证比例占比相当多,达79.8%;3.湿证中又以太阴寒湿证为多,占61.3%。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临床原来的印象干燥综合征往往有干燥主诉,且临床多阴虚、多热证的想法值得商榷,临床应更多考虑脾虚湿阻的一面,可能三焦水道不利导致的津不上承,停饮为痰,津不化气上濡,并因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才是大部分干燥综合征的真正起因,因此对早中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不能忽视温阳化湿,温通水道的治法,而随着病程和年龄上升,阴血不足,且原来湿阻进一步耗伤津液才会造成更多的燥证表现。
梁红[5](2019)在《基于BAFF/BAFF-R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探讨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观察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前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指标、B淋巴细胞功能、细胞因子、BAFF/BAFF-R/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分析pSS患者B淋巴细胞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评价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pSS的临床疗效,并从BAFF/BAFF-R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pS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pSS提供理论基础,拓宽pSS治疗思路,指导临床用药。2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均来自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组和白芍总苷胶囊对照组,每组各30例。选取同期安徽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选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疾病活动度、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实验检测指标及方法: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B细胞绝对计数及B细胞百分比、B10(CD19+CD1dhiCD5+)百分比、B细胞表面BAFFR表达水平;采用ELIAS法,检测IL-21、IL-10、BAFF、NF-κB、TNF-α的水平;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RF、CRP、IgM、IgA、IgG、C3和C4的水平;采用血沉分析仪,检测ESR;依据客观全身症状,计算ESSDAI评分。3结果3.1 pSS患者B细胞功能、细胞因子、BAFF/BAFF-R/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与NC组相比,pSS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绝对计数、B%、ESR、RF、IgG、IL-21、BAFF、NF-KB、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19+CD1dhiCD5+、C3、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3.2 pSS患者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pSS患者外周血B细胞绝对计数与RF、IgG、IL-21、BAFF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C4、IL-10、泪膜破裂时间水平成负相关(P<0.05);B%与ESR、IgG、RF、IL-21、BAFF、NF-kB、TNF-α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C4、IL-10、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水平成负相关(P<0.05);CD19+CD1dhiCD5+%与C4、IL-10、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水平成正相关(P<0.05),与ESR、IgG、IL-21、BAFF、NF-kB、TNF-α、角膜荧光染色水平成负相关(P<0.05)。pSS患者唾液腺肿、体倦乏力的症状积分、ESSDAI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其亚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积分)与B细胞绝对计数成正相关(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其亚类(两目干涩、舌象、口腔黏膜、烦热盗汗、唾液腺肿、口燥咽干、体倦乏力症状积分)、ESSDAI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其亚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积分)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B%表达水平成正相关(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其亚类(两目干涩、舌象、口腔黏膜、唾液腺肿、体倦乏力、口燥咽干、烦热盗汗症状积分)、ESSDAI评分、心理功能、焦虑量表评分与CD19+CD1dhiCD5+%表达水平成负相关(P<0,05)。3.3两组pSS患者治疗前后及观察指标的变化3.3.1两组pSS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6.7%/56.7%/3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7%/40.0%/36.7%。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其亚类(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舌象、口腔黏膜、烦热盗汗、便秘、鼻腔干燥、阴道干涩、关节疼痛、体倦乏力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总积分及其亚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自我健康认识能力)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亚类(两目干涩、口燥咽干、便秘、鼻腔干燥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总积分及其亚类(社会功能、自我健康认识能力)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其亚类(两目干涩、口燥咽干、舌象、口腔黏膜、烦热盗汗、阴道干涩、体倦乏力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总积分及其亚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自我健康认识能力)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3.3.2两组pSS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B细胞绝对计数、B%、ESR、RF、IgG、ESSDAI、IL-21、BAFF、NF-KB(P52)、TNF-α、角膜荧光染色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CD19+CD1dhiCD5+%、C3、IL-10、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B%、ESR、IgG、IL-21、BAFF、NF-KB、TNF-α、角膜荧光染色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CD19+CD1dhiCD5+%、C3、IL-10、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B%、RF、IgG、IL-21、BAFF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CD19+CD1dhiCD5+%、C3、IL-10、静态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5)。4结论4.1 pSS患者B细胞绝对计数、B%水平升高及B10水平下降,表明pSS患者B细胞处于异常活化状态。4.2 pSS患者BAFF、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BAFF/BAFFR-NF-κB信号通路处于过度活化状态,通过B细胞功能与信号通路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提示pSS患者B细胞功能异常与BAFF/BAFFR-NF-κB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有关。pSS患者体内TNF-α、IL-21、ESR、RF、IgG、ESS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水平升高,且通过与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与B细胞异常活化相关。4.3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SS疗效显着,显效率、总有效率均稍高于对照组,能显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口眼局部症状、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降低B细胞及BAFF/BAFFR-NF-κB信号通路活化水平。4.4徐氏养阴润燥方可通过下调BAFF/BAFF-R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B细胞的异常活化、增殖状态,调节B细胞亚群分化,上调调节性B细胞(B10)的比例,促进抑炎因子IL-10的生成、抑制促炎因子IL-21的生成,抑制B细胞过度异常的生长、增殖、活化,从而抑制腺体免疫炎症状态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丁洋[6](2017)在《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临床及其对颌下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医文献对口腔干燥综合征的认识、证候分布特点;调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唾液分泌情况及之间的关联性;观察导师"调肝理脾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调肝理脾法"组方治疗本病作用的初步机制或靶点。方法:一、文献研究部分1.检索现代文献:选取2000年至2015年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应用计算机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进行检索,同时手工检索中医药类杂志,纳入中医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的偏倚风险测量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Version5.3)统计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二、临床研究部分1.通过临床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87例进行收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口腔干燥综合征信息采集表》。证候调查主要通过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象进行记录,通过调查专家进行分析、辨证,得出中医证候分型。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87例,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临床症状(口腔功能、口干节律、口腔灼痛、口腔异味、眼干、鼻干、味觉减退、咽喉干燥、声嘶);主要临床体征(黏膜湿润度、舌体形态、丝状乳头、舌质、腮腺分泌、舌背沟纹、唇干燥脱屑、口角糜烂、龋齿及缺失、颌下腺分泌)。应用有序多分类变量的秩相关性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性)方法,分析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与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主要临床症状(口腔功能、口干节律、口腔灼痛、口腔异味、眼干、鼻干、味觉减退、咽喉干燥、声嘶)、主要临床体征(黏膜湿润度、舌体形态、丝状乳头、舌质、腮腺分泌、舌背沟纹、唇干燥脱屑、口角糜烂、龋齿及缺失、颌下腺分泌)等指标的相关性。3.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和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治疗。口服药物的疗程均为3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中两组患者的口干症状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非刺激性混合唾液流率、Shirmer’s试验、实验室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三、实验研究部分1.健康雌性Bacb/C小鼠7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模型组(11只)、中药大剂量组(10只)、中药中剂量组(10只)、中药小剂量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剩余8只小鼠不造模,直接用于制备抗原。治疗组给予生药浓度分别为1.7、3.4和6.8g/mL三种剂量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灌胃治疗。疗程为14天。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以及颌下腺、脾的重量及其指数变化情况,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一、文献研究部分1.在文献研究方面,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胃阴不足、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肾阴不足;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2.纳入18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3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可见,中医药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所起到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MH=4.40,95%CI(3.23,600),P<0.00001)、口干症状(MD=-1.40,95%CI(-1.47,-1.34),P<0.00001)、眼干症状(MD=-1.13,95%CI(-1.19,-1.07),P<0.00001)、平静唾液分泌总量(Ⅳ=2.35,95%CI(1.95,2.75),P<0.00001)、刺激下唾液分泌总量(Ⅳ=5.28,95%CI(3.78,6.78),P<0.00001)、改善睡眠障碍(Ⅳ=-1.06,95%CI(-1.28,-0.84),P<0.00001)、改善口腔疼痛(Ⅳ=-0.82,95%CI(-1.00,-0.64),P<0.00001)、改善活动受限[IV-0.28,95%CI(-0.48,-0.07),P=0.008)、改善社会功能(Ⅳ=-1.15,95%CI(-1.39,-0.92),P<0.00001)优于对照组。但对于改善情感障碍[Ⅳ=-0.12,95%CI(-1.69,1.46),P=0.88)、改善行为问题[IV=0.02,95%CI(-0.14,0.18),P=0.80)、改善精神健康[Ⅳ=0.15,95%CI(-0.28,0.57),P=0.5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二、临床研究部分1.临床调查方面,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肾阴虚;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2.87例患者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正常者有20例(22.98%);降低者27例(31.03%);极低者40例(45.98%)。刺激状态下唾液分泌量正常者29例(33.33%);降低者30例(34.48%);极低者28例(32.18%)。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无关联,与患者口腔功能存在负相关,而与其他口腔的主观临床症状则无关联。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与患者黏膜湿度程度、腮腺分泌、颌下腺分泌三者成负相关,与唇干燥脱屑则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口腔干燥体征无关联。3.治疗后治疗组口干症状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为21.5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总体证候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为42.4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对非刺激性混合唾液流率及Shirmer’s试验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的组间比较发现: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健康变化HT等七项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三、实验研究部分1、体重变化方面:经药物干预治疗后的比较发现,对照组于第24天(治疗第10天)开始体重增长优于模型组(P<0.05;P<0.01);中药大剂量组于第16天(治疗第2天)开始体重增长优于模型组(P<0.05;P<0.01);而中药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分别于第20天(治疗第6天)开始体重增长优于模型组(P<0.05;P<0.01)。2、摄食量变化方面:治疗后未见模型组与对照组和各种药治疗组有明显差异。3、饮水量变化方面:治疗后可见模型组与对照组和各种药治疗组的饮水量较明显增加。4、唾液流量方面:治疗后中药各组小鼠的唾液流量较模型组有较好提升(P<0.05)。5、脾及颌下腺重、脾及颌下腺指数方面:治疗后,正常组、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小鼠的脾、颌下腺重量以及脾指数、颌下腺指数改善较模型组小鼠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干燥综合征的病名,但对于类似的燥证(症)以及该病最突出的口腔干燥症状均有着丰富的记载,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这就为我们今后的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文献筛选方面提供了广泛的思路。现代文献资料反映出本病病位在肺、肾;以阴虚、气虚为本病主要的致病因素,发病体现出以虚证为主,提示本病治疗需以滋阴、生津、益气为主,治疗主要强调了肝脾不足、气阴损伤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病在性别的不同、年龄的差异或增长、患病的时间长短与静息状态下唾液量的分泌量的减少无关联。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减少越明显,则对口腔功能的影响也就越大;但与其它伴随症状的出现无关。此外,本研究通过对口腔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和实验观察两方面,突出了导师张声生教授应用"调肝理脾思路"治疗中医疑难杂病的学术观点,探讨应用"调肝理脾法"组方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疗效,研究发现调肝理脾思路组方联合西药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效果显着,无论临床还是实验,其主要中药作用靶点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口腔颌下腺在静息状态下的分泌量,从而起到缓解临床症状体征的目的。
马顾全[7](2017)在《基于FP-Growth的相关规则分析技术探讨干燥综合征脏腑辨治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总结了现代医家以及导师的临床经验,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挖掘出汪悦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基于脏腑辨治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继承导师治疗经验指导临床。方法:系统整理国内外对于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的角度对干燥综合征、燥痹进行梳理,从西医学认识,我国古籍源流,特殊燥证类型,气血津液、审证求机、脏腑辨证论述燥痹的病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数据知识平台,收集1978年至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共纳入113篇文献,搜集处方141首,建立现代医家处方数据库。导师处方则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跟诊收集,自2011年09月至2016年09月共1008例患者诊籍,运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本研究中的数据研究方法采用地区通用数据处理平台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主要运用数据记录挖掘拓展系统(MRMES,Medcase Record Mining Expand System),其中包括数据清洗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可视化表达平台等三部分。其中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平台(ARAP,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Platform)的核心算法为FPGrowth算法。本次研究先将清洗后的二级病种专库数据库导入MRMES的上ARAP,运用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对研究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运用Medcase Chart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别挖掘现代医家辨治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和导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基本规律及药物的配伍关系。结果:从理论的角度对现代医家诊治干燥综合征的认识进行了阐述。临床研究发现,现代医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与理论研究结果相符。高频药物为生地黄、麦冬、生甘草、石斛、玄参、白芍、当归、南沙参;治法以益气养阴,解毒润燥,滋肾养肝,养阴生津为主,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医家多佐养阴润燥之品,南方医家更重健脾祛湿之味。基于四气五味归经的用药规律研究发现,现代医家使用补虚药频率最高,清热药次之,大部分以微寒、平、寒为主,部分药物有毒,药味以甘寒养阴为主,主要归肺、胃、肾经。导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诊籍统计后发现症状以口干,关节痛,眼干,乏力,寐差为主,舌苔绝大部分为薄白苔,舌红脉细。高频药物为生地黄、白芍、炙甘草、麦冬、石斛、生黄芪、金银花等,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多使用微寒或平性的药物,与现代医家甘寒养阴的用药规律类似,在药物的归经上,以归肝经的为最多,另外归肺、脾、胃、心、肾经的也有较多分布。结论:1.干燥综合征归于燥痹范畴,现代医家多从气血津液,肺、脾、肾等脏腑辨治。2.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医家的治疗观点和用药规律基本一致,北方医家多佐养阴润燥之品,南方医家更重健脾祛湿之味。3.导师全面系统地从多个脏腑辨治干燥综合征,高频药物为生地黄、白芍、炙甘草、麦冬、石斛、生黄芪、金银花等,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多使用微寒或平性的药物,与现代医家甘寒养阴的用药规律类似,用药特点上首用生地,养阴生津;次用芍甘,酸甘化阴;再用麦斛,养阴润肺;多配黄芪,益气健脾,常伍银花,清热解毒。基于聚类分析技术,导师临床常用4组方剂与干燥综合征临床常见的阴虚津亏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毒证相对应。导师治疗干燥综合征较系统地运用了脏腑理论,在药物的归经上,以归肝经的为最多,另外归肺、脾、胃、心、肾经的也有较多分布。治法上可归纳为养阴润肺,生津除燥;宣降相宜,润肺布津;补气健脾,气复津还;清胃泻火,苦寒坚阴;养心清火,宁神定志;疏肝活血,血活津生;养肝明目,抑木清肝;肺肠合治,上下同润;补肾滋阴,资水生津;温补肾元,蒸腾津液。
边卓琼,王益东[8](2016)在《郑清莲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郑清莲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方法:干燥综合征是由燥邪侵袭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机关键是津液不足与输布失常,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化瘀通络着手。结论:导师郑清莲教授经验方麦冬沙参汤组合黄芪防风赤芍汤具有益气、滋阴、生津、除燥、祛瘀通络作用,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着。
张荣春[9](2014)在《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其调节Th17/Treg免疫失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以累及唾液腺、泪腺等全身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阴道等外分泌腺,还可出现肺间质、肾间质等系统性损害及血管炎。在SS病因不明、无特效及根治方法的现阶段,中医辨证用药显示了独特的治疗优势,能改善口眼干燥等局部及全身症状,有望对Ss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从而提高SS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干燥综合征阴虚燥毒血瘀的病理变化以及养阴清燥散瘀法的治疗原理,临床观察了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患者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养阴清燥散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在综述中西医关于干燥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古今文献记载,结合本病临床特征,明确了干燥综合征阴虚体质为本、燥毒血瘀为标的发病学病机学特征;论证了养阴润燥调体治本需兼顾养血生津、阳中求阴,并结合清燥解毒散瘀治标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本病的临床辨证要点、“养阴清燥散瘀汤”组方原理及药物作用,并举病例进行临床论证。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养阴清燥散瘀法干预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养阴清燥散瘀汤组(治疗组)30例,羟氯喹加白芍总苷组(对照组)30例,用中医证候变化、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29例中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证候疗效评价:治疗前出现频率较高的中医证候为口干、眼干、关节疼痛、乏力、龋齿、皮肤干燥、大便干燥、脉细弱、舌质淡红。治疗组改善较明显的证候表现在口干、眼干、大便干燥、关节疼痛、脉细弱。治疗组症状积分都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口燥咽干”治疗前后无差异外(P>0.05),其他4种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④检验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SR、CRP、IgG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较之羟氯喹加白芍总苷具有良好的安全有效性。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养阴清燥散瘀法干预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养阴清燥散瘀汤组(治疗组)30例,羟氯喹加白芍总苷组(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Th17、Treg,采用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结果:①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7、Th17指标均高于健康组,Treg指标低于健康组;治疗后治疗组IL-6和IL-17有所下降,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Th17有所降低,Treg有所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对照组IL-6有所下降,有显着差异(P<0.05),IL-17、Th17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有所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前组间对照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Th17、Treg值有显着差异(P<0.05)。②治疗前后差值相关分析:治疗组Th17和IL-6差值上有较大的相关性(r=0.4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Th17和IL-17差值上有较大的相关性(r=0.54),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和IL-17差值上有较大的相关性(r=0.4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reg和Th17差值上有较大的负相关性(r=-0.719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reg/Th17免疫失衡,养阴清燥散瘀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6和IL-17的分泌、刺激Treg细胞的增殖、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从而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本研究创新之处:①诠释了干燥综合征“阴虚为本”的内涵是阴虚体质,提出阴虚体质是干燥综合征的易发人群,燥毒、瘀热与阴虚体质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学术性。②基于“津血同源”、“阴阳互根”等中医理论,提出养阴调体主法需兼顾养血生津、阳中求阴,体现了治法的创新性。③将温病学理法方药运用于现代难治病,以吴又可“清燥养荣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干燥综合征,体现了温病理论的传承性。④跟踪干燥综合征免疫学研究热点,基于干燥综合征与Treg/Th17失衡相关的新论点,以活化的CD4+T细胞亚群Treg、Thl7及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为研究指标,探讨方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研究手段和技术指标的先进性。
丛珊珊[10](2014)在《燥毒汤对干燥综合征大鼠唾液腺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润燥功效的燥毒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大鼠,通过检测免疫功能及观察大鼠颌下腺病理形态改变,从多层次多靶点探求具有解毒活血润燥功效的燥毒汤治疗SS的药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完全佛氏佐剂加大鼠颌下腺匀浆进行免疫大鼠,建立干燥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中药对照组、燥毒汤中剂量组,燥毒汤高剂量组,中药对照组各8只。中药对照组予帕夫林,中药治疗组予燥毒汤中、高剂量灌胃。正常组8只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剂量为10ml/kg,隔天1次,21天后40只大鼠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进食量和饮水量、唾液流量的变化,检测免疫功能IgG及C-反应蛋白。。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燥毒汤治疗大鼠进食量有所增加(p<0.05),饮水量明显减少(p<0.01),唾液流量增加(p<0.05)。检测免疫功能IgG有明显变化(p<0.05),C-反应蛋白有明显变化(p<0.05)。2.与帕夫林组比较,燥毒汤治疗大鼠进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免疫功能IgG及C-反应蛋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燥毒汤能够显着改善干燥综合征大鼠进食及饮水量、唾液流量。2.燥毒汤能抑制免疫球蛋白IgG、C-反应蛋白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二、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2.1 脏腑辨证 |
2.1.1 从肺论治 |
2.1.2 从脾论治 |
2.1.3从肾论治 |
2.1.4 从肝论治 |
2.1.5肺肾同治 |
2.1.6 肝肾同治 |
2.1.7 心肾同治 |
2.2 三焦辨证 |
2.3 卫气营血辨证 |
2.4 六经辨证 |
2.5 气血津液辨证 |
2.5.1 阴虚为本 |
2.5.2 燥毒瘀血为标 |
2.5.3 虚毒瘀并治 |
3 小结与展望 |
(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经验荟萃(论文提纲范文)
pSS的中医认识源流 |
p SS的现代中医名家治疗经验 |
讨论 |
(3)健脾养阴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析 |
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IL-6、IL-4、IL-10、TNF-α关系 |
1.1 IL-6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 |
1.2 IL-4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 |
1.3 IL-10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 |
1.4 TNF-α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 |
2 脾虚与pSS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
3 阴虚与pSS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
4 健脾养阴法为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治法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IL-6、IL-4、IL-10、TNF-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 统计处理方法 |
1.6 伦理学要求 |
2 结果 |
2.1 p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4、IL-10、TNF-α的比较 |
2.2 p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临床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2.3 pSS组与健康对照组HAMA、HAMD的比较 |
2.4 pSS患者IL-6、IL-4、IL-10、TNF-α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2.5 pSS患者IL-6、TNF-α、IL-4、IL-10 与干燥三项检查的相关性 |
2.6 pSS患者IL-6、IL-4、IL-10、TNF-α与ESSDAI评分、ESSPRI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
临床研究二 健脾养阴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安全性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 各维度积分、HAMD/HAMA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RF、IgG、C3 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三项检查的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0、IL-4、IL-6、TNF-α的比较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DAI评分的比较 |
2.8 两组患者ESSPRI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 |
2.9 治疗期间病例脱落和药物副作用情况 |
讨论 |
1 pSS中医学病机分析 |
2 健脾养阴方方解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 本次研究实验室指标的选择依据及主要意义 |
3.1 IL-10 |
3.2 IL-6 |
3.3 IL-4 |
3.4 TNF-α |
4 健脾养阴方对pSS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5 健脾养阴方下调促炎因子水平、上调抑炎因子的表达是改善pSS患者病情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1 课题的主要研究特点 |
2 研究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一般资料及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2.1 燥证与湿证 |
2.2.2 阳明湿热证与太阴寒湿证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的比例分析 |
4.2.1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的腺体外受累分析 |
4.2.2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系统受累分析 |
4.2.3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的病程比较 |
4.2.4 两组中不同年龄组别分布比较 |
4.3 燥证和湿证的比较 |
4.3.1 两种证型与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的比较 |
4.3.2 两种证型与不同病程组别分布 |
4.3.3 两种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别分布比较 |
4.3.4 燥证中的症状分布 |
4.3.5 湿证中的症状分布 |
4.3.6 两种证型中的干燥症状分布比较 |
4.4 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析 |
4.4.1 湿证中两种证型的干燥症状分布比较 |
4.4.2 两种证型与病程组别比较 |
4.4.3 两种证型与年龄组别比较 |
4.4.4 阳明湿热证中的症状分布 |
4.4.5 太阴寒湿证中的症状分布 |
5 讨论 |
5.1 中医古代文献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5.2 现代医家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5.3 导师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5.4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1 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分析 |
5.4.2 中医燥证和湿证分析 |
5.4.3 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析 |
6 结论 |
7 展望 |
8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调查表 |
附录二 :综述 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基于BAFF/BAFF-R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探讨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1.1 病例选择 |
1.1.2 一般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1.5.1 仪器设备 |
1.5.2 主要试剂 |
1.5.3 实验室 |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1 安全性指标 |
1.6.2 疗效性指标 |
1.6.3 B细胞水平指标 |
1.6.4 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指标 |
1.7 评定标准 |
1.7.1 疾病活动指数评估 |
1.7.2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1.7.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1.7.4 生活质量评分 |
1.7.5 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 |
1.8 不良事件观察 |
1.9 统计学方法 |
1.10 基金支持 |
2 结果 |
2.1 pSS患者观察指标的变化 |
2.1.1 pSS患者B细胞功能的变化 |
2.1.2 pSS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 |
2.1.3 pSS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 |
2.1.4 pSS患者BAFF/BAFFR,NF-KB信号通路的变化 |
2.2 pSS患者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2.2.1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
2.2.2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口眼局部检查的相关性 |
2.2.3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
2.2.4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BAFF/BAFF-R、NF-K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
2.2.5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 |
2.2.6 pSS患者B细胞功能与ESSDAI评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
2.3 两组pSS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
2.3.1 两组pSS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
2.3.2 两组pS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的比较 |
2.3.3 两组pSS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量表积分治疗前后的比较 |
2.3.4 两组pSS患者治疗前后B细胞绝对计数、B%、CD19+CD1dhiCD5+水平的比较 |
2.3.5 两组pSS患者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的比较 |
2.3.6 两组pSS患者细胞因子治疗前后的比较 |
2.3.7 两组pSS患者BAFF/BAFFR-NF-kB信号通路的比较 |
2.3.8 pSS患者口眼局部检查的变化 |
2.4 病例脱落情况和副作用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1 BAFF-BAFFR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与SS的关系 |
3.2 pSS中医学病机分析 |
3.3 pSS患者观察指标变化特点 |
3.4 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pSS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
3.4.1 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pSS的临床疗效 |
3.4.2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中医症侯积分的影响 |
3.4.3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的影响 |
3.4.4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 |
3.4.5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3.4.6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BAFF/BAFFR-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7 徐氏养阴润燥方对pS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临床药物选择依据 |
3.6 徐氏养阴润燥方的方药组成、方解及药理学研究 |
3.7 本研究所选主要观测指标的依据及意义 |
3.7.1 B细胞绝对计数及B细胞百分比 |
3.7.2 CD1dhiCD5+CD19+B细胞 |
3.7.3 IL-10 |
3.7.4 IL-21 |
3.7.5 BAFF/BAFFR/NF-κB |
3.7.6 徐氏养阴润燥方通过抑制BAFF/BAFFR-NF-kB通路异常活化改善pSS患者病情的作用机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临床及其对颌下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口腔干燥综合征古代文献研究 |
1. 文献选择 |
2. 相关内容分析 |
3. 小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口腔干燥综合征现代研究进展 |
1. 西医方面 |
2. 中医方面 |
3. 实验研究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理论研究进展 |
1. 肝脾相关 |
2. "调肝理脾"之源流与内涵 |
3. 中医古籍对口腔干燥综合征的病机认识 |
4.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机理分析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口腔干燥综合征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中医药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口腔干燥综合征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口腔干燥综合征主要症状与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调查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1. 创新点 |
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基于FP-Growth的相关规则分析技术探讨干燥综合征脏腑辨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1.1 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及感染相关 |
1.2 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主要在于淋巴细胞浸润 |
1.3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口眼干燥为主 |
1.4 西医学的诊断与治疗 |
2 中医学对于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2.1 古籍中对燥与燥证关系的阐述 |
2.2 我国特殊地域的燥证类型 |
2.3 痹证与燥痹的关系 |
3 对燥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1 内伤致燥是燥痹发病的主要类型 |
3.2 从气血津液的角度论述燥痹的病机 |
3.3 从审证求机的角度论述燥痹的病机 |
3.4 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论述燥痹的病机 |
第二部分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
1. 文献报道治疗干燥综合征方药频次分析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库的建立与转化 |
2.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2.1 基本特征分析 |
2.2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2.3 治法内关联规则项集 |
3. 北方医家多佐养阴润燥之品 |
4. 南方医家更重健脾祛湿之味 |
5. 基于四气五味归经的用药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导师汪悦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数据处理过程 |
2. 研究结果 |
2.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2.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2.3 药味归经数据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家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结果分析 |
2. 导师汪悦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特征分析 |
2.1 首用生地,养阴生津 |
2.2 次用芍甘,酸甘化阴 |
2.3 再用麦斛,养阴润肺 |
2.4 多配黄芪,益气健脾 |
2.5 常伍银花,清热解毒 |
3. 基于证治分类的聚类分析研究 |
3.1 K-均值聚类分析原理 |
3.2 基于证治分类的K-均值聚类分析 |
4. 干燥从脏腑论治 |
4.1 养阴润肺,生津除燥 |
4.2 宣降相宜,布散津液 |
4.3 补气健脾,气复津还 |
4.4 清胃泻火,苦寒坚阴 |
4.5 养心清火,宁神定志 |
4.6 疏肝活血,血活津生 |
4.7 养肝明目,抑木清肝 |
4.8 肺肠合治,上下同润 |
4.9 补肾滋阴,资水生津 |
4.10 温补肾元,蒸腾津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郑清莲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典型案例 |
(9)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其调节Th17/Treg免疫失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1.1 病因 |
1.2 发病机制 |
1.3 病理 |
1.4 临床表现 |
1.5 实验室检查 |
1.6 诊断要点 |
1.7 治疗 |
2 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证型 |
2.5 治法 |
2.5.1 从气血津液论治 |
2.5.2 从脏腑论治 |
2.5.3 从三焦论治 |
2.6 名家经验 |
3 阴虚为本、燥毒瘀热为标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变化 |
3.1 阴虚为本 |
3.2 燥毒与阴虚 |
3.3 瘀热与阴虚 |
4 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原理 |
4.1 养阴润燥 |
4.1.1 养阴需兼顾养血生津 |
4.1.2 养阴需注重阳中求阴 |
4.2 清燥解毒 |
4.3 凉血散瘀 |
5 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
5.1 辨证要点 |
5.2 “养阴清燥散瘀汤”组方原理 |
5.3 现代药理 |
5.4 病案举例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脱落病例判定标准 |
1.6 一般资料 |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1 中医证候疗效 |
2.2.2 实验室检验指标 |
2.2.3 安全性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受试者情况 |
3.2 组间基线值同质性比较 |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4 证候学疗效评价 |
3.5 治疗前后检验指标比较 |
3.6 安全性指标分析 |
4 讨论 |
4.1 养阴清燥散瘀法的临床治疗优势 |
4.2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依据 |
4.3 实验室观察指标的选择及干预效果 |
4.4 “养阴清燥散瘀汤”主方的应用要点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养阴清燥散瘀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L-17的影响 |
1.1 实验原理 |
1.2 实验材料 |
1.2.1 标本收集 |
1.2.2 实验试剂 |
1.2.3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步骤 |
1.3.1 样品处理及要求 |
1.3.2 操作步骤 |
1.4 统计方法 |
1.5 结果 |
1.6 讨论 |
1.6.1 选择IL-17和IL-6作为研究指标的依据 |
1.6.2 养阴清燥散瘀法干预研究的结果和意义 |
2 养阴清燥散瘀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7、Treg的影响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标本收集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4 统计方法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6.1 辅助性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相互关系 |
2.6.2 选择Treg和Th17细胞作为研究指标的依据 |
2.6.3 养阴清燥散瘀法干预研究的结果和意义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燥毒汤对干燥综合征大鼠唾液腺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益气养阴润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J]. 凌琰嘉,苏晓,夏嘉. 河北中医, 2021(09)
- [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经验荟萃[J]. 张丽宁,姚传辉,罗静,陶庆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5)
- [3]健脾养阴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肖茹芝.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D]. 李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基于BAFF/BAFF-R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探讨徐氏养阴润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D]. 梁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调肝理脾法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临床及其对颌下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丁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基于FP-Growth的相关规则分析技术探讨干燥综合征脏腑辨治规律[D]. 马顾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郑清莲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经验[J]. 边卓琼,王益东. 陕西中医, 2016(04)
- [9]养阴清燥散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其调节Th17/Treg免疫失衡的研究[D]. 张荣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燥毒汤对干燥综合征大鼠唾液腺功能影响的研究[D]. 丛珊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