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控制网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陈[1](2021)在《狭长区域GPS控制网优化设计及高程拟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GPS技术对高速铁路进行测量,可以对铁路的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在建的众多铁路的地理环境都较为恶劣,狭长且高差大,对测量造成了很多影响,这同时也给与我们对某些方面进行研究的机会,本文针对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一是在进行测量之前,通常都会对测量控制网进行设计,但一般都是通过技术人员的经验来进行设计,这种形式具有主观性,不具有推广性及严密性,有时可能会导致网络结构精度不够或过于繁琐,导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二是GPS测量无法直接得到正常高,必须通过水准测量的方式才能得到,在恶劣的作业情况更是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以玉磨铁路勐腊段的测量为工程背景,针对这种狭长带状高差大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高程拟合方法研究,具有很高的工程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对优化设计的几种指标进行分析,针对玉磨铁路这种特殊测区,考虑采用可靠性指标来进行优化,主要考虑可靠性中多余观测分量这个指标,在保证精度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多次模拟实验,得到最优的网络结构,剔除了较多的多余的观测值,减少测量的工作量,为项目节约了成本。(2)对优化设计好的控制网进行实测,在获得测量数据后,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华测静态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解算,在对不合格基线闭合环进行处理完毕后,对控制网进行基线解算及网平差,最后解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结算结果的合格间接说明优化设计的成功,满足设计要求。(3)对高程拟合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这种特殊区域,考虑到神经网络拟合法适用范围广且精度较高的优点,考虑采用LM-BP神经网络方法对其进行尝试研究,并与传统BP拟合方法针对隐含层数不同进行分析对比。(4)提出一种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来改进LS-SVM模型的拟合算法,完美解决LS-SVM模型中正则化参数以及核宽度难以选取的问题。并使用此方法针对训练样本的不同进行分析对比,证实了CS-LS-SVM在小样本数据中特有的优势。(5)利用玉磨铁路的测量数据,将LM-BP、CS-LS-SVM拟合方法与传统的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拟合方法很适用用这种狭长高差大测区,能得到很高的拟合精度,当已知点较少时,CS-LS-SVM能发挥其特有优势,具有很重要的工程意义。
管晓炜[2](2020)在《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航空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机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新机场的同时,现有机场的迁建及改扩建等项目频繁上马,机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测绘工作贯穿机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测量技术、方法、工序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区不停航状态下的施工测量与施工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建设中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有益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立足于多个民航机场飞行区项目施工测量实践,对民航机场飞行区施工从控制点布设、复核、加密到道面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节点所采用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完成了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与地方坐标系统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对适合机场施工测量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复核的方法,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于民航机场永久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与建议。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测量工作和进行施工组织提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的机场建设实践应用证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是在机场航班结束后进行,其原则是两个保证和两个必须。两个保证是保证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营,保证不停航施工顺利进行。围绕上述原则,对如何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方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施工用料,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测量和施工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不停航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使用验证,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及优缺点,明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强亚明[3](2020)在《基础控制测量中GPS控制网的优化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GPS定位系统是现代化高科技定位系统,使用其进行测量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通过分析GPS控制网,总结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对GPS控制网加以完善。本文基于基础控制测量对GPS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深度分析GPS控制网原理,制定优化指标,进一步提升GPS控制网的工作效率。
韩亚洲[4](2020)在《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日益庞大,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超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建设耗时长、施工复杂、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同时高层建筑受到温度、风、日照等荷载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精确定位一直是测量控制的难点问题,同时垂直度控制和沉降监测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和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常用的监测方法和相关技术:高精度智能全站仪技术,GPS测量技术,水准仪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等,概括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在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2)对天津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包括场区首级到三级控制网的布设,轴线与标高的竖向引测,轴线控制点及高程的检核等。根超高层建筑施工楼层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的不同,灵活使用逐层分段检核的方法,采用了“GNSS+全站仪+激光铅垂仪”联合测量的综合方法。超高层结构的标高在主体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引测的高程点进行检核,再以检核后的高程点作为基准向上引测。(3)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常用的几种方法:短视线几何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和GPS网络RTK法,并概述了相关方法沉降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情况。(4)介绍了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高层建筑物垂直度常用的检测方法,使用全站仪参考线测法对核心筒东南西北四个面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得到核心筒的整体的垂直度情况,为后续施工进行提供参考。(5)对建筑物变形预报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使用灰色理论进行高层建筑物变形分析和预报,基于新信息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得到高层建筑的变形情况。通过倾斜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各自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孔祥豪[5](2019)在《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GPS测量技术手段精度较高、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分析GPS工程控制网的基础原理以及各项关键因素,综合实际状况根据规定要求,进行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可以为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了GPS控制网定位原理与种类,分析了GPS相对定位的误差源分析,重点探究了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的方式与手段。
马骥[6](2019)在《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矿山资源越采越深、江河隧道越挖越长、隐蔽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许多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陀螺全站仪作为一种敏感地球自转效应测定任意目标真北方位的惯性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地下工程贯通测量。由于超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洞内高地温、高气压、高地应力以及受气压涡流、湿度、粉尘、旁折光和施工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陀螺定向精度受到影响,增加了隧道贯通的风险。因此,研究复杂环境对陀螺寻北数据的影响规律,优化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方法对超长隧道的贯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磁悬浮陀螺连续模数信息转换和仿真模拟技术,围绕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以提高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在复杂环境下的寻北定向结果和定向精度的可靠性,确保超长隧道的顺利贯通为目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力矩器转子信号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影响磁悬浮陀螺定向精度的外界环境因素,建立了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2、基于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优化了磁悬浮陀螺信号的滤波模型;对磁悬浮陀螺异常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视域角度揭示了转子受迫运动的物理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显着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精度的稳定性。3、基于蒙特卡洛原理,优化了加测陀螺边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方法,分析了对中误差、垂线偏差、旁折光误差等对超长隧道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非等精度陀螺边概念,建立了陀螺观测值个体权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提高了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4、将上述滤波模型、误差预计模型、平差模型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与引汉济渭秦岭超长输水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杨吉明[7](2019)在《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虽然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但是城市交通也在日益拥堵,所以缓解城市居民的出行拥堵问题,保障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如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节能环保且安全舒适功能,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地铁项目提上了日程。地铁控制测量是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合理布设地铁控制网、严格控制好质量精度、保证施测进度顺利进行、合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获得高精度的轨道施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是做好地铁控制测量的关键工作,是当前轨道交通测量研究中的研究重点。论文阐述了地铁项目中的地面控制测量工作,着重讨论了地面控制测量中的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精密导线网控制测量、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首先叙述了控制测量在地铁项目中的意义与研究现状及地铁控制测量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等。然后对平面控制测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控制网的选点与埋石、控制网的布设、外也观测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卫星定位控制测量进行了说明;从导线网的布设、选点与埋设、外业观测及最终的数据部分对精密导线测量进行了深入说明,对地面控制测量有了详细的叙述。接着对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流程进行了阐述。论文最后结合济南轨道交通R1线对上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通过对实际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定,测量结果满足要求,得到了以后需要注意及改进的宝贵经验和工作方法。
杨帆,王维兴[8](2019)在《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工程都在应用GPS来进行布设控制网。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我们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来选取最优方案。在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并作出很多有益结论的情况下,结合GPS测量的特点以及控制网的特性,对以下对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了解到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指标,掌握各种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制订设计方案;根据接收机的标称精度通过相应的数学公式来进行基线向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的计算估计;根据实际工程来进行优化设计,预估几种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选取最优的方案对6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结果满足布设控制点的要求。
付宏亮[9](2019)在《水利工程GPS控制网建立中控制点的选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状工程控制网尤其像水利工程由于线路长,跨越地区多,地形复杂,文章以辽河干流治理控制网设计为例,通过前后布网起算点的不同做优化设计相关分析研究,探讨起算点的选取、数量、精度、位置分布不同对GPS控制网最终精度的影响。
杨振[10](2018)在《激光跟踪仪高精度位姿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精度位姿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的热门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工业制造的开展,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与投入不断加大,各种高端工业装备的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作为该领域发展水平体现之一的精密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对测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测量对象自身结构的多样性和运动状态的复杂性,测量时不仅要获取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同时也需要获取姿态信息和对应的时间信息。现有位姿测量的手段和方法较多,但大多只针对某一具体应用环境,对于大尺寸工业装备的安装和检测缺乏统一的测量手段,能兼顾高精度和动态测量的要求。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现有位姿测量方法基础上,结合大型科学工程建设、武器装备检测需求、载人航天工程等应用背景,提出了一套基于激光跟踪仪的位姿测量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归纳和总结了现有位姿测量技术,包括位姿测量中常用坐标系的定义方式、静态和动态位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以iGPS系统与经纬仪联合测量为例研究了基于立方镜的多传感器联合位姿测量方法,分析和推导了激光跟踪仪专用位姿测量附件的原理和计算模型。2.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跟踪仪对立方镜进行准直测量的静态姿态测量方法。立方镜姿态测量的经典方法是使用高精度电子经纬仪进行光学准直测量,但存在测量过程复杂,仪器准备时间过长,人为观测影响大等问题。利用激光跟踪仪对镜面反射测量的原理,设计了激光跟踪仪对立方镜的姿态测量方法,并结合误差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其相对于经典方法的优势。3.为提高位置测量精度,研究了基于多台激光跟踪仪距离观测的三维测边网平差模型,分析了平差过程中坐标初值对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公共点转换法解算测站坐标初值,通过与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解算结果;为同时解算位置和姿态值,研究了多台激光跟踪仪三维边角网平差模型,针对以往模型中经验定权的不足,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原理提出了利用验后信息对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观测值重新定权的方法,使不同类型观测量之间的权比更加合理,解算结果更加精确和稳定;探讨了激光跟踪仪控制网的优化设计问题,根据遗传算法原理,选择适当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计了针对跟踪仪控制网的优化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精度验证。4.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多台跟踪仪时间同步测量方法,设计并研制了一款同步触发器。利用GNSS时间系统对高稳恒温晶振器加以驯服,完成了精准的本地守时,研究并实现了多台激光跟踪仪同步触发测量的方法。分析了时间同步触发各项误差的来源,设计了测试方法对同步触发器的时间同步精度进行了综合测试。5.建立了基于多台激光跟踪仪动态位姿测量的解算模型,提出了一套位姿测量数据处理策略和方法,包括数据粗差的探测与剔除、数据插值以及数据滤波。根据多站激光跟踪仪同步测量的数据特点,提出了利用附加状态约束条件的粗差剔除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并进行了验证。6.开发了位姿测量系统软件,实现了多台激光跟踪仪的联机控制、控制网建立、同步触发测量和实时位姿解算,并进行了具体应用。
二、GPS控制网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控制网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狭长区域GPS控制网优化设计及高程拟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高程异常拟合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构 |
2 GPS控制网设计及高程拟合基础理论 |
2.1 GPS控制网设计基础理论 |
2.1.1 GPS控制网四类设计 |
2.1.2 GPS控制网设计指标 |
2.1.3 GPS控制网精度设计 |
2.2 高程拟合基础理论 |
2.2.1 高程系统 |
2.2.2 GPS高程转换的误差源 |
2.2.3 高程拟合常用的几种方法 |
3 狭长区域控制网优化设计及实测数据处理 |
3.1 狭长区域控制网优化设计 |
3.1.1 本文基于可靠性指标的优化理论 |
3.1.2 基于多余观测分量r_i的优化设计思想及步骤 |
3.1.3 实例-玉磨铁路勐腊段控制网优化设计 |
3.2 优化后控制网的外业测量 |
3.3 优化后控制网数据处理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基线解算 |
3.3.3 GPS网平差 |
3.4 本章小结 |
4 狭长区域高程拟合方法的研究 |
4.1 高程拟合精度的评定 |
4.2 LM-BP的神经网络拟合法 |
4.2.1 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 |
4.2.2 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拟合模型 |
4.2.3 实例实验 |
4.3 基于布谷鸟算法改进LS-SVM拟合模型 |
4.3.1 布谷鸟搜索算法 |
4.3.2 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拟合模型 |
4.3.3 基于布谷鸟算法改进LS-SVM拟合模型 |
4.3.4 实例实验 |
4.4 基于狭长区域几种高程拟合方法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场施工控制测量 |
2.1 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1 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2 坐标转换 |
2.1.3 机场独立坐标系与西安1980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
2.2 机场飞行区施工控制点布设 |
2.2.1 机场控制点精度要求以及控制点的交接 |
2.2.2 平面控制点复测 |
2.2.3 高程控制点复测 |
2.3 平面控制点加密测量 |
2.3.1 导线法测量控制点加密(南京禄口机场) |
2.3.2 GPS静态法加密控制测量 |
2.4 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
2.5 民航机场永久性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的探讨 |
第3章 机场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 |
3.1 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 |
3.2 机场飞行区道面不停航施工方式 |
3.3 不同停航施工方式下道面施工测量和组织方案 |
3.3.1 全天候集中关闭跑道进行跑道大修施工 |
3.3.2 机场正常运转状态下的跑道道面大修 |
3.3.3 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要点分析 |
3.3.4 不停航施工技术方案 |
3.4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
3.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3.4.2 混合料质量控制 |
3.4.3 摊铺碾压控制 |
3.4.4 高程及厚度控制,确保摊铺成品厚度,及高程精度 |
第4章 民航机场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应用 |
4.1 拓扑康mmg GPS测量系统概述 |
4.1.1 系统工作原理 |
4.1.2 系统的组成 |
4.2 传统摊铺施工存在的问题 |
4.3 配合成套设备应用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方法的改进 |
4.3.1 施工测量方法改进 |
4.3.2 施工组织方案改进 |
4.4 工程应用实例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
4.4.1 工程应用实例 |
4.4.2 数据分析 |
4.4.3 新系统在不停航施工中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础控制测量中GPS控制网的优化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GPS控制网定位原理与种类 |
2 GPS控制网优化设计各项指标标准 |
2.1 精度指标 |
2.2 可靠性指标 |
2.3 经济性指标 |
3 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3.1 精度评定 |
3.2 GPS控制网的选择 |
(1)点连式。 |
(2)边连式。 |
(3)网连式。 |
3.3 GPS网基准设计 |
3.4 GPS控制工程网布设方式 |
(1)点位分布。 |
(2)基线长度对点位坐标精度影响。 |
(3)已知点分布控制点精度影响。 |
3.5 提高可靠性和精度的措施 |
(1)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
(2)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 |
4 实验测区控制网优化设计 |
4.1 设计方案 |
4.2 设计方案比对分析 |
5 结论 |
(4)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目的与背景 |
1.2 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 |
1.2.2 超高层结构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项目介绍和相关内监测技术 |
2.1 监测项目介绍 |
2.2 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技术 |
2.3 GPS测量技术 |
2.3.1 GPS建筑物监测原理和发展现状 |
2.3.2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和不足 |
2.4 水准仪法 |
2.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6 激光铅垂仪法 |
2.7 倾斜仪法 |
第3章 控制测量 |
3.1 测量仪器 |
3.2 测量控制网的总体布局 |
3.2.1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网建立 |
3.2.2 二级控制网的布设 |
3.2.3 三级控制网的布设和内业计算 |
3.3 地下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
3.4 地上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
3.5 地下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6 地下高层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7 地上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8 地上高层控制网的引测与精度控制 |
第4章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 |
4.1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 高层级建筑物垂直度常用检测方法 |
4.3 全站仪参考线测量法 |
4.4 核心筒垂直度测量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章 建筑物变形预报及安全预测 |
5.1 变形监测预报模型 |
5.2 灰色理论的高层建筑物变形预报 |
5.3 沉降监测数据 |
5.4 基于MATLAB软件的灰色GM(1,1)理论预测 |
5.5 基于GM(1,1)拓展模型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GPS控制网定位原理与种类 |
2 GPS相对定位的误差源 |
3 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3.1 精度评定 |
3.2 GPS工程控制网的选择 |
3.3 GPS网基准设计 |
3.4 GPS控制工程网布设方式 |
3.5 坐标系统转换分析 |
3.6 提高可靠性和精度的措施 |
4 结束语 |
(6)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
1.2.2 国内外陀螺全站仪发展现状 |
1.2.3 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3 主要创新点及贡献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基本理论 |
2.1 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
2.1.1 陀螺的物理特性 |
2.1.2 陀螺运动理论 |
2.1.3 摆式陀螺寻北基本原理 |
2.2 悬挂带陀螺经纬仪寻北定向原理 |
2.2.1 悬挂带式陀螺仪的基本结构 |
2.2.2 悬挂带式陀螺寻北模式 |
2.3 磁悬浮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
2.3.1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基本结构 |
2.3.2 磁悬浮陀螺力学模型与动力学微分方程 |
2.3.3 磁悬浮陀螺双位置差分静态寻北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与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
3.1 磁悬浮陀螺寻北动态参数信号特征 |
3.1.1 磁悬浮陀螺定子电流信号特征 |
3.1.2 磁悬浮陀螺转子电流信号特征 |
3.2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
3.2.1 影响陀螺转子信号的地下受限空间环境因素 |
3.2.2 磁悬浮陀螺转子干扰力矩受力分析 |
3.2.3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
3.3 干扰力矩影响下磁悬浮陀螺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
3.3.1 精寻北双位置转子电流值回归分析 |
3.3.2 基于经验数据的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 |
3.3.3 极端环境下转子电流信号粗差探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优效算法与频谱分析 |
4.1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算法与频谱分析原理 |
4.1.1 振动环境下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模型选择 |
4.1.2 磁悬浮陀螺信号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4.1.3 磁悬浮陀螺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原理 |
4.2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分解级数优化算法 |
4.2.1 滤波优化度指标 |
4.2.2 边际谱能量加权算法 |
4.2.3 基于外部方位检核条件的约束算法 |
4.3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例分析 |
4.3.1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验设计 |
4.3.2 滤波优化结果与频谱分析 |
4.3.3 滤波优效算法有效性验证 |
4.3.4 两种滤波优效算法比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
5.1 隧道贯通误差来源 |
5.1.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
5.1.2 联系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
5.1.3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
5.2 超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对中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
5.2.2 垂线偏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
5.2.3 旁折光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
5.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
5.3.1 模拟观测值的生成和检验 |
5.3.2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模拟法 |
5.3.3 贯通误差影响因子的模拟仿真分析 |
5.4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模拟法贯通误差预计实例分析 |
5.4.1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工程概况 |
5.4.2 对中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
5.4.3 垂线偏差影响值估算与进洞方案优化 |
5.4.4 旁折光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平差模型 |
6.1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经典模型 |
6.1.1 陀螺坚强边平差模型 |
6.1.2 等精度陀螺边平差模型 |
6.2 陀螺观测值精度评定 |
6.2.1 非等精度陀螺边基本概念 |
6.2.2 磁悬浮陀螺个体观测值精度评定 |
6.3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 |
6.3.1 AIG平差函数模型 |
6.3.2 AIG平差模型陀螺观测值自适应定权 |
6.3.3 AIG平差随机模型 |
6.4 AIG模型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
6.4.1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概况 |
6.4.2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1:1 陆地模拟实验方案 |
6.4.3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实验比对结果 |
6.4.4 AIG模型与经典平差模型比对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 |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发明专利 |
三.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四.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地铁控制测量概述 |
2.1 引言 |
2.2 地面控制测量 |
2.3 联系测量 |
2.4 地下控制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引言 |
3.2 卫星定位控制测量 |
3.3 精密导线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
4.2 水准标石类型与埋设 |
4.3 外业观测 |
4.4 数据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济南地铁R1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设计方案 |
5.3 外业测量 |
5.4 数据处理 |
5.5 控制复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PS控制网优化设计中的各项质量指标 |
1.1 精度指标 |
1.2 可靠性指标 |
1.3 经济性指标 |
2 控制网优化设计流程介绍 |
2.1 点位精度以及方差-协方差阵计算 |
2.2 实验测区概况 |
3 实验测区控制网优化设计 |
3.1 设计方案1 |
3.2 设计方案2 |
3.3 设计方案3 |
3.4 总结 |
4 结束语 |
(9)水利工程GPS控制网建立中控制点的选取(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工程概况 |
2 起算点的选取与兼容性分析 |
3 2012年平面控制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 结 论 |
(10)激光跟踪仪高精度位姿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3 位姿测量技术现状 |
1.3.1 位置测量技术现状 |
1.3.2 姿态测量技术现状 |
1.3.3 直接法姿态测量 |
1.3.4 间接法姿态测量 |
1.3.5 组合法姿态测量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位姿测量理论与方法 |
2.1 各类坐标系的定义 |
2.1.1 目标坐标系 |
2.1.2 测量系统坐标系 |
2.1.3 测量辅助坐标系 |
2.2 静态位姿测量原理与方法 |
2.2.1 轴对准与坐标系转换 |
2.2.2 基于立方镜的位姿测量原理 |
2.2.3 多传感器联合测量立方镜姿态 |
2.3 动态位姿测量原理与方法 |
2.3.1 惯性传感器位姿更新算法 |
2.3.2 GNSS多天线位姿测量算法 |
2.3.3 激光跟踪仪动态位姿测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立方镜姿态测量 |
3.1 基于跟踪仪的立方镜姿态测量原理 |
3.1.1 经典方法的不足 |
3.1.2 基于跟踪仪的立方镜姿态测量原理 |
3.2 测量精度分析 |
3.2.1 激光跟踪仪误差分析 |
3.2.2 姿态测量精度分析 |
3.3 测试结果 |
3.3.1 单个立方镜垂直度验证 |
3.3.2 双立方镜姿态测量验证 |
3.4 其他要素对比 |
3.4.1 测量速度比较 |
3.4.2 测量环境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台激光跟踪仪组网理论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激光跟踪仪三维测边网 |
4.2.1 激光跟踪仪三维测边网平差原理 |
4.2.2 秩亏网的约束平差 |
4.2.3 近似坐标的解算 |
4.2.4 三维测边网案例解算 |
4.3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激光跟踪仪边角网平差 |
4.3.1 激光跟踪仪三维边角网平差模型 |
4.3.2 方差分量估计的三维边角网平差方法 |
4.3.3 实验与分析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激光跟踪仪控制网优化设计 |
4.4.1 基于激光跟踪仪距离交会的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网优化设计原理 |
4.4.4 优化设计算法 |
4.4.5 实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跟踪仪时间同步技术与实现 |
5.1 时间基准的选用 |
5.1.1 世界时(UT) |
5.1.2 原子时(AT) |
5.1.3 协调世界时(UTC) |
5.1.4 GNSS时间系统 |
5.1.5 计算机时间系统 |
5.1.6 跟踪仪时间系统 |
5.2 多台激光跟踪仪时间同步触发器的设计 |
5.2.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5.2.2 触发器外观和接口设计 |
5.2.3 系统软件设计 |
5.2.4 恒温晶振驯服与本地守时 |
5.3 时间同步方法 |
5.3.1 计算机时间同步校准方法 |
5.3.2 同步测量方法 |
5.4 同步触发精度测试 |
5.4.1 时间同步精度测试 |
5.4.2 触发信号的同步精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态位姿测量的数据处理 |
6.1 位姿测量与解算 |
6.1.1 位姿解算模型 |
6.1.2 基本思路与数据采集 |
6.2 数据预处理 |
6.2.1 粗差探测与剔除 |
6.2.2 数据插值 |
6.3 数据滤波 |
6.3.1 静态模型数据验证 |
6.3.2 目标的运动模型 |
6.3.3 自适应滤波算法 |
6.3.4 附加状态等式约束的卡尔曼滤波 |
6.3.5 实验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位姿测量系统集成与应用 |
7.1 位姿测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7.1.1 多台激光跟踪仪的联机控制 |
7.1.2 位姿测量软件体系设计 |
7.2 位姿测量系统应用 |
7.2.1 武器系统平台动态姿态检校 |
7.2.2 实时快速定向测量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GPS控制网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狭长区域GPS控制网优化设计及高程拟合方法研究[D]. 陈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D]. 管晓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3]基础控制测量中GPS控制网的优化策略分析[J]. 强亚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8)
- [4]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D]. 韩亚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GPS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J]. 孔祥豪.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1)
- [6]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马骥. 长安大学, 2019(07)
- [7]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D]. 杨吉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8]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J]. 杨帆,王维兴.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06)
- [9]水利工程GPS控制网建立中控制点的选取[J]. 付宏亮.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4)
- [10]激光跟踪仪高精度位姿测量技术研究[D]. 杨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