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心组织农村税费改革赢得“三满意”(论文文献综述)
黄浩[1](2019)在《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文中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论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使我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纯洁性的创造性实践,本文以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工作为切入点,从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确立。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环境、新世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提出三部分展开论述,分析了在世情、国情、党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伟大命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分别是党中央的工作部署、湖南省的具体安排以及新形势下湘潭县党的建设新任务。论述了湘潭县的推进工作是在党中央、湖南省的安排部署以及结合地方实际的情形下展开的。第三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举措及成效。湘潭县分别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五个方面展开的推进工作的,提高了党员素质、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加深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结构更加合理。第四部分是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特点及经验。湘潭县推进工作是在贯彻上级政策又充分结合地方实际的情况下展开的,推进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王爱琴[2](2017)在《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和愿景。对此,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的发展成为关键。公共服务的供求均衡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供给效率,改善农民满意度,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是其他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气候灾害和自然风险等,而且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但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内容不一致是结构性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供求信息传导路径不通畅是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为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传导提供了沟通渠道和实践方法,能促进干部和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政府干部既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也是群众路线活动的执行者。而农民则是公共服务的需求者和群众路线活动的接受者。如果群众路线能够实现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有效传导,那么就可以实现供求均衡,进而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让农民满意的良好景象。本文以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干部开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对政府干部与农民之间的供求信息传导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满意、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成为了本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本文在公共服务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政策过程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调查了 6个样本县152名县农业干部和541名农户,从“群众路线”研究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围绕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认知现状、传导路径的测量、绩效的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层政府干部和农民对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求认知存在显着差异。样本地区70%左右的农业干部都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此服务也是干部认为农民最了解、最满意和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但却不是农民最了解、最满意和最需要的公共服务。(2)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不同路径——干部实地实践和农民实地实践观察的群众路线实施路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各样本县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干部实地实践视角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因素因干部到村与干部三同的不同频率而不同,前者主要受干部性别、教育程度和党员身份的影响,而后者主要受干部的农业工作年限的影响。农民实地实践观察的群众路线视角的生产性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传导路径主要受农民参与选举和看新闻的行为影响。(3)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绩效不同。干部实地实践的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对干部的公共服务认知一致性没有影响,但农民观察的需求信息传导路径能提高了农民的满意度。(4)通过比较基于“群众路线”的供求信息传导路径——新闻宣传路径和实地实施路径对各级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宣传路径对中央政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实施路径对基层政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讲,本文基于“理论分析——认知现状——路径测量——绩效评估——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能够促进农民满意度的提高,但却无法提高干部的认知一致性,提出了构建基层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制度和规则、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干部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一体化的公共政策过程体系及相应的宣传制度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从而共同提高传导的绩效,促进农户的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惠江涛[3](2016)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落实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文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以书面形式提出“农村社区”以来,全国范围内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并加以推广。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选举也逐渐取代传统农村村委会选举成为基层民主建设的主战场。新形势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居委会选举不同于以往村委会的选举,是多元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多重利益参与主体相互博弈的政治活动。新型农村社区为我国现代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在对社区居民进行宪法民主教育,为社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环境。然而新形势下社区居委会选举又面临一些新问题,加之我国历史上缺乏传统民主意识,因此新型农村社区选举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本文以宪政理论为知识基础,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惠场社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揭示了新型农村社区选举面临的困境,并理论分析这些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结合宪法知识与国家政策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调研,法律素养较低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参与意识淡薄,泛滥的贿选、异化的委托选举拉低了民主选举的真实性与公平性,新型农村社区的开放性突破了现行选举制度的容纳度,新形势下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弱化了居委会的权威、凸显了现行选举制度的缺陷,因此急需在制度层面予以救济。立法上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新型农村社区选举写入宪法,制定新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法》,同时完善其他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制度上消除社区开放性对社区选举的影响,取消委托投票,规制贿选;行政上加强行政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方式的救济力度,完善行政处分制度;司法上完善刑法、民法、行政法相关救济规定的同时建立选举诉讼制度,真正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的保障工作。
汪洋[4](2013)在《北碚区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农村财务问题始终是诱发农村各种矛盾的主要根源。为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先后探索出村级财务管理“村账村管”模式、“村级财务委派”模式、“村级财务代管”模式、“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模式。重庆市北碚区从2006年开始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总结,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会计寻租理论,采用实地调查走访、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北碚区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过程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首先统一党群、干群思想,然后全面清产核资、建章建制,最后明确制度实施细则。阶段性成效为帮助农民摸清家底、财务公开更加规范、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2)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审计监督、思想认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审批手续不严、审计效率低、思想认识有疑虑等。(3)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施机制中缺乏惩罚性原则和责任认定机制;村干部与“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会计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有效激励与约束;内部监督未能有效执行,外部审计力量较为薄弱:村干部为民意识不强,村民民主意识较弱等。(4)完善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对策建议是: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建立预警与惩罚机制;从报酬、声誉、发展三个方面对村干部进行激励与约束;对注册会计师进入村级财务审计领域进行了设想,包括前景、业务内容设计、配套措施等;改善现有民主管理与决策方式,使农民更愿意、更方便地参与本村事务,确保农民无障碍地行使自己的表决权。
赵珂[5](2013)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和事业的领导核心。要保持和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提到的这五种能力之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被排在第一位,这一方面说明了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党对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凝聚民心,巩固党在基层的领导执政地位;有利于农村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这一课题,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以及实地调查所得问卷数据的分析,对提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探讨,从中发现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提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及困境,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发掘这些问题和困境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及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涵盖文章第二章至第六章内容。第二章,阐述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同时期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线索,分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四章,论述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对当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面临问题的原因做出了相应分析;第六章,则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第三部分为结论,这一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总结,指出了对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值得继续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彭建广[6](2012)在《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规模大、覆盖面广,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为研究对象,以“概念界定及问题分析——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辛集问题及改革思路——改革关键节点及体制变化——市场化运作后问题——市场化完善建议”作为文章的逻辑脉络,对养护市场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是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接着论述了国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经验及其借鉴,重点以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其养护管理薄弱的问题日益严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显突出,已经严重制约农村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虽然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创新成果显着,但仍然存在着缺陷。养护资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缺口仍然很大;市场化改革局限于日常维修,因此要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市场体制改革。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完善的措施主要有:首先要推动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充分竞争局面的形成,主要有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寻求最佳,应适当保留救灾力量,并大力促进市场的开放。其次是促进辛集市公路养护企业的发展,主要有加快民营企业的进程,实现养护管理专业化,实现养护效益化并实现养护科技化。再次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的投资机制,主要有完善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费投入体制,多途径筹集养护资金。最后,制定了完善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其它措施。
袁松[7](2012)在《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文中研究表明进入后税费时代,“富人治村”已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流模式,这一权力结构变化背后有经济背景、社会基础、制度与政策因素的复杂作用。一方面,税改后的农村基层政治在摆脱了资源汲取的压力之后开始初步民主化,对选举的控制逐渐放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分化,与此同时国家也在通过大幅下渗公共品资源缓解农村的衰颓。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进程中,城镇周边农村的超级地租开始出现。新的时代背景下,顺利承接资源、完成土地增值开发、引导农民致富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心任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双带方针”由是兴起,农村先富能人阶层在地方政府基础性权力不足的情况下成为基层工作达致目标的支柱力量。然而,当由权力主导的巨大利益空间出现之后,村两委选举及人大代表直选便被财富所左右,“贿选”进入相当普遍而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村庄政治的公共性严重萎缩,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被排斥出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难以实现,规范利益分配的各种制度设计在权力实践中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寡头化。个体的富人出于桑梓情怀回报家乡的类慈善行为并不能代表富人阶层的参政动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投资遵循“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竞争逻辑,而且前提是自身获利更多。虽然他们的投入客观上能使局部地区获得资源,但却以更多地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因为他们所要承接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横亘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寡头结构放大了基层场域中权力-利益网络的“结构洞”效应,从上至下输入农村的资源在流动过程中被大量吸食,且流量愈大吸食愈深,乡村治理发生了内卷化。这与税改前发生的国家政权内卷化如出一辙,只不过资源流向发生了逆转。所以,如果不能在将乡村社会加以组织的基础上设法以协商民主的政治过程代替权力主体的利益博弈,那么权力-市场的结盟不仅会使国家下渗资源的战略意图落空,还会将经济社会运行带入“转型陷阱”中,停滞、溃烂。
周莹[8](2012)在《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运见证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运用制度主义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视角,从我国春运的历史背景、现实境况以及制度体系出发,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春运有关的组织者(铁路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购票者(旅客)、倒票者(“黄牛”)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访谈以及大量的文献分析,从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结构性困境、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在制度变革进程中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通过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促成因素和生成路径的探究发现,与中国人口流动的嬗变历程相对应,春运现象也随之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铁路发展非常滞后,运力极其匮乏。但是在当时,春节前后铁路运力供需仍能保持相对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铁路的建设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票难求”现象逐渐产生、突显和加剧;在经济社会转型、政府管理思路变革、人口变迁和铁路运营及管理格局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特有的周期性问题,即便是在高铁运网快速扩张的今天,仍然摆脱不了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高铁的出现,其本意在于缓解铁路运力上的不足,提高运能,但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铁路市场中,这一目标非但未曾有效实现,反而使得大量低收入群体可供自己选择的普列更为减少,进而将其推入一个更为拥挤的、更为有限的选择空间内,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一票难求”的状况。春运铁路运力不足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外如下两个主要方面:需求旺盛与运能不足。中国社会近数十年来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人口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客观上导致铁路客运需求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发生井喷。与激增的需求相比,铁路在供给方面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铁路运能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低水平徘徊。这一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铁路市场中的垄断体制所产生的低效率与非充分竞争效应无疑是导致这一弊病长期存在的深刻致因。毫无疑问,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在中国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铁路客运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公众对于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相应也是客观存在。但由于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铁路运能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一种稀缺性资源,这就更加放大了铁路客运供需市场“一票难求”的非均衡效应。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中国近数十年来的体制变迁,深刻地影响了铁路客运市场的供需平衡,而这正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制度是人类对规则或规范的理性选择行为,它既包含着制度本身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内在逻辑,也反映着创新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和伦理意涵。因此,铁路票务制度在设计初衷上追求制度绩效目标的同时,也注重制度本身蕴涵的社会关照,体现伦理与道德关怀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本身却在执行中被异化从而产生负外部性,影响了火车票资源的公平分配。长期以来,为了维护身份化的户籍—职业分层体系,国家通过制度构建给予行政—制度支持,从而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严格的制度区隔。在春运火车票分配问题上也不例外,制度区隔同样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预设了各阶层民众之间、时空之间以及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差异,并形成了身份区隔、时空区隔和部门区隔。同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执行力扭曲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铁路客运票务制度出现失灵与异化的现象,引发了车票配额与调度有失公平、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违背关怀初衷、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被无限滥用,以及便民代售点逆向选择等现象的发生。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巨大民怨与社会危机不仅是针对运力不足,更多的是指向分配不公。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人情、面子、关系、部门利益、权力寻租等非正式制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约束性,它们总能以其强大的“根基”和多年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正式制度的效用发挥和改革完善,从而使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进一步突显。其中值得注意的变化在于,在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殖民”日常生活世界的今天,非正式制度的嵌入逻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以人情、面子为主的关系嵌入向现代以利益交换、权力寻租为主的利益嵌入的转变。关系嵌入更多在于维护人际关系,为个人在生存、发展进程中获取社会资源建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而利益嵌入则更多指向利益诉求,它不仅把传统的关系嵌入庸俗化、功利化,更使之与权力的结合愈益紧密,导致权力寻租更加隐形化、复杂化和普遍化。研究发现,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运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制度体系向新的制度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即制度变迁引发了社会结构分化,结构分化带来了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关系变革又加剧了处于不同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中的个体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妨害到了他们在享受火车票这种公共产品时的正当权利。这一方面是制度壁垒与刚性需求、路径依赖与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结构性困境下的运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稀缺资源行政垄断、正式制度的异化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导致的分配不公。从而引发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运力不足引发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同时,资源分配不公继续加剧运力不足。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降低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弱化效应,并从制度建构、规范化运作等方面持续增强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保障个体权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
苏敬装[9](2011)在《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民主法治”做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主法治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各民族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自治制度已经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合理,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随着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各种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一农村干部一农民”这四个模块剖析了影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几个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政策层面,存在着政策不明,政策不细,政策空档,农村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在政府职能层面,我国乡镇行政体制不合理,国家主导的压力型体制是导致农村干部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障碍;从村干部自身而言,部分村干部民主法治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严重;就农民来说,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法治观念较弱,也是造成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欠缺的一个消极因素。接着,本文从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干部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按照“法律制度—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农村干部—农民”这四个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法律制度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村自治制度,包括增加农村妇女干部的比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明确农村干部的法律地位,提升人民调解的效力;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来说,要精简机构,改变人浮于事、职能低下的现状;理顺乡镇和乡村的关系,防止乡镇政府干预农村自治。同时,要大力提高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民主法治水平,只有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曹阳[10](2010)在《农信社制度变迁成为农商行的效果评价 ——基于苏南地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North and Thomas (1973)开创性地将经济增长的原因归因于制度变迁以后,诸如“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导致经济发展”(Matthews,1986)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当某一经济体的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国家总是倾向于推行制度变迁。但North (1990 X Nugent and Sanchez (1993)和Raj an and Zingales(2003)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制度变迁都会有好的结果。农信社的制度变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1950年以来,农信社在中国政府主导下虽进行了数次制度变迁,但始终是农村地区支农的主力军(Andrew Watson,1998),甚至是许多乡镇及以下地区唯一合法的正规金融机构(程恩江等,2003)。然而历次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到20世纪末,53%的农信社仍处于亏损状态(Zuo,2001),商业可持续难以实现;广大农户与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依然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难题。自2000年起,中国政府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南地区)又主导了农信社新一轮制度变迁,标志性成果是将该地区部分农信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由于农信社历次改制效果不佳,新一轮制度变迁的效果能否实现质的飞跃自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农商行模式为例,围绕2000年以后苏南地区农信社制度变迁的效果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解决四个问题:(1)制度变迁能否真正提高农商行的商业可持续能力;(2)制度变迁能否真正提高农商行的支农力度;(3)制度变迁能否真正提升农商行的运作效率;(4)制度变迁能否真正改善主要支农对象对农商行的融资满意度。本文的总体目标是用理论及实证方法,系统分析苏南地区农信社制度变迁成为农商行的效果,为深化全国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据。针对研究目标,设定以下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以商业可持续能力为评价方向,利用苏南地区9家农商行与作为对比组的54家农信社1998—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因制度变迁而成立的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剥离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后,制度变迁本身是否对农商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正向影响。第二部分,以支农力度为评价方向,实证研究改制后的农商行能否更好地为“大三农”支农模式提供信贷资金,制度变迁能否对农商行支农力度产生正向影响。第三部分,以运作效率为评价方向,进行了三个维度的探讨。一是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运作效率产生的净影响,二是实证研究运作效率提升的作用渠道,试图寻找农商行制度变迁成效的微观证据,三是探讨农商行构建的公司治理框架对运作效率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对2003年10月和2009年1月位于苏南无锡市的江阴市和宜兴市的相关调研,以大型、中小型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研究主体,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农商行融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制度变迁使农商行的商业可持续能力的各个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经营安全性、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因此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商业可持续能力产生了正向的效果,促使农商行通过自身发展提升商业可持续能力。(2)在支农力度方面,制度变迁的效果则有显着差异:一方面,它的实施有助于农商行为个体工商业、大型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并有效降低农户贷款出现负增长的幅度,但另一方面却造成农商行相对减弱了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3)制度变迁能给农商行运作效率带来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说明改制效果并不十分显着。管理效率在改制作用下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改制诱导了农商行规模效率的下降。人均利润率在制度变迁的影响下得到提升,人均营业费用率却出现下降,但总体来说利润增加能够弥补成本的提高,并产生了更多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了农商行的运作效率。在农商行诸多公司治理要素中,高管层持股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和独立董事的设立没有发挥应该起到的作用。高管层持股对农商行运作效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说明了农商行激励机制设计是较为成功的。(4)全样本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农商行改制后的融资满意度为61.939%,较改制前提升了4.626个百分点,双重差分值为0.868%表明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满意度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从样本分类研究来看,大型乡镇企业对改制后的农商行满意度为66.332%,双重差分值4.528%说明,相对于大型乡镇企业,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满意度产生了正向影响,并且效果较为显着。制度变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型乡镇企业在贷款时的支付的额外成本,但却提高了贷款正常成本。中小型乡镇企业对改制后的农商行满意度为52.415%,双重差分值为-0.079%说明,相对于中小型乡镇企业,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满意度产生了负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迁提高了中小型乡镇企业在农商行获得贷款的额外成本。个体工商户对改制后的农商行满意度为64.332%,双重差分值1.337%说明,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满意度的提升起正向作用。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除贷款正常成本因子外,制度变迁对农商行的其它各类因子都产生了正向影响。
二、精心组织农村税费改革赢得“三满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心组织农村税费改革赢得“三满意”(论文提纲范文)
(1)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五、湘潭县简介 |
第1章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确立 |
1.1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环境 |
1.1.1 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
1.1.2 国内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
1.1.3 党自身的新问题 |
1.2 新世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
1.2.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1.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3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的提出 |
1.3.1 对党的建设规律和特点的必然结论 |
1.3.2 “伟大工程”基本经验的继承 |
1.3.3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内涵 |
第2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 |
2.1 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工作部署 |
2.2 湖南省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安排 |
2.2.1 加强党的理想理论建设,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
2.2.2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2.2.3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
2.2.4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 |
2.3 新形势下湘潭县党的建设新问题 |
第3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举措及成效 |
3.1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
3.1.1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3.1.2 开展“四个观念”教育活动 |
3.1.3 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
3.1.4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 |
3.2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
3.2.1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
3.2.2 实施党建“先锋工程” |
3.2.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3.2.4 改进党员发展和管理机制 |
3.3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
3.3.1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
3.3.2 实施“鱼水工程” |
3.3.3 开展“一创三满意”活动 |
3.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
3.4.1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 |
3.4.2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
3.4.3 查处违纪案件 |
3.4.4 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 |
3.4.5 实行政务公开 |
3.5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及成效 |
3.5.1 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
3.5.2 改进干部考察制度 |
3.5.3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
3.5.4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
第4章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点及基本经验 |
4.1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特点 |
4.1.1 理论联系实际 |
4.1.2 充分联系群众 |
4.1.3 注重宣传工作 |
4.1.4 严格组织考核 |
4.1.5 重视干部培养 |
4.2 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经验 |
4.2.1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
4.2.2 党的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核心领导地位的根本保证 |
4.2.3 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条件 |
4.2.4 反腐倡廉建设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
4.2.5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前提假设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前提假设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政策的研究综述 |
2.1.1 供给主体 |
2.1.2 供给政策的变迁 |
2.2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现状的研究综述 |
2.2.1 供给现状 |
2.2.2 需求现状 |
2.2.3 供求失衡 |
2.3 农村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
2.3.1 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2.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 |
2.3.3 “群众路线”作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
2.4 公共服务视角评价政府绩效的研究综述 |
2.4.1 服务型政府 |
2.4.2 政府绩效 |
2.4.3 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3.1.2 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均衡理论 |
3.1.3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构建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 |
第四章 研究设计、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4.1 研究设计 |
4.2 研究假设 |
4.3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4.4 变量选择 |
4.5 样本基本特征 |
4.5.1 供给主体基本特征——农业干部 |
4.5.2 需求主体基本特征——农民 |
第五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认知的描述 |
5.1 供给概况 |
5.2 供给主体的认知现状 |
5.2.1 供给主体的了解现状 |
5.2.2 供给主体的满意现状 |
5.2.3 供给主体的需要现状 |
5.3 需求主体的认知现状 |
5.3.1 需求主体的了解现状 |
5.3.2 需求主体的满意现状 |
5.3.3 需求主体的需要现状 |
5.4 供求主体的认知现状差异及原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测量 |
6.1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现状 |
6.1.1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 |
6.1.2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新闻宣传 |
6.2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的现状 |
6.2.1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观察 |
6.2.2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新闻获取 |
6.3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分析 |
6.3.1 描述统计 |
6.3.2 构建计量模型 |
6.3.3 计量模型分析 |
6.4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分析 |
6.4.1 描述统计 |
6.4.2 构建计量模型 |
6.4.3 计量模型分析 |
6.5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协调分析 |
6.5.1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的比较 |
6.5.2 差异背后的原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绩效评估 |
7.1 供求信息传导绩效的现状 |
7.1.1 供给信息传导绩效——干部认知一致 |
7.1.2 需求信息传导绩效——农民满意度 |
7.2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7.2.1 描述统计 |
7.2.2 构建计量模型 |
7.2.3 计量模型分析 |
7.3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7.3.1 描述统计 |
7.3.2 构建计量模型 |
7.3.3 计量模型分析 |
7.4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对各级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 |
7.4.1 描述统计 |
7.4.2 构建计量模型 |
7.4.3 计量模型分析 |
7.5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8.2.2 建立“群众路线”工作制度 |
8.2.3 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
8.2.4 构建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一体化的公共政策执行和宣传制度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调查表格 |
附录1: 县农业干部问卷 |
附录2: 农户问卷 |
附录3: 县农业干部半结构访谈表 |
附录4: 附表4.1农民对37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排序 |
附录5: 附表4.2农民对37项公共服务的不满意程度排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落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行使选举权的问题 |
第一节 荥阳市惠场社区居民选举概况 |
一 新型农村社区 |
二 社区民主选举概况 |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面临的固有障碍 |
一 居民的法律素养较低 |
二 居民民主参选热情不高 |
三 社区选举的公正性与真实性堪忧 |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问题的增量 |
一 社区的开放性突破了社区选举的容纳度 |
二 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冲击着居委会的地位 |
三 税费制度的改革督促居委会“转型” |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行使选举权不畅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固有问题分析 |
一 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 |
二 法律制度层面不完善 |
三 泛滥的贿选严重异化社区民主选举 |
四 乡镇行政权力对社区民主选举公平性的弱化 |
五 委托选举掩盖了选举结果的真实性 |
第二节 增量问题分析 |
一 社区的开放性打破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的社会基础 |
二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瓦解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的经济基础 |
三 税费改革影响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的运行基础 |
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落实机制的完善途径 |
第一节 培养社区居民民主法律意识 |
一 提高居民法律教育力度 |
二 强化居民民主参与意识 |
第二节 构建与新型农村社区民主选举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
一 修订宪法修正案 |
二 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法》 |
第三节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保障的行政救济 |
一 行政信访救济 |
二 行政复议救济制度 |
三 行政裁决 |
四 行政处分制度 |
第四节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保障的司法救济 |
一 现行司法制度的改进 |
二 建立选举诉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北碚区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制度 |
2.1.2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委托代理 |
2.2.2 内部控制 |
2.2.3 会计寻租 |
3 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开展过程及成效分析 |
3.1 开展过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推进阶段 |
3.1.3 铺开阶段 |
3.2 阶段性成效 |
3.2.1 家底清楚 |
3.2.2 财务透明 |
3.2.3 管理提升 |
3.2.4 经济发展 |
4 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财务管理方面 |
4.1.2 会计制度方面 |
4.1.3 审计监督方面 |
4.1.4 思想认识方面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实施机制不够完善、会计责任难以认定 |
4.2.2 村财会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激励约束 |
4.2.3 内部缺乏有效监督、农村审计力量薄弱 |
4.2.4 干部为民意识不强、村民缺乏民主意识 |
5 完善北碚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实施机制 |
5.1.1 给予经费保障 |
5.1.2 建立预警机制 |
5.1.3 建立惩处机制 |
5.2 对村干部进行激励 |
5.2.1 报酬激励 |
5.2.2 声誉激励 |
5.2.3 发展激励 |
5.3 注册会计师进入村级财务审计领域设想 |
5.3.1 设想前景分析 |
5.3.2 业务内容设计 |
5.3.3 完善配套措施 |
5.4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参与权、决策权 |
5.4.1 改善民主管理方式,保障农民参与权 |
5.4.2 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决策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方法 |
2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性 |
2.1 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 是巩固党在农村基层领导执政地位的关键 |
2.3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同时期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
3.1 1978年至1984年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过渡期 |
3.2 1985年至1991年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期 |
3.3 1992年至1998年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
3.4 1999年至今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成熟期 |
4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能力方面 |
4.1.1 自身带头致富能力不强 |
4.1.2 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 |
4.1.3 服务群众意识不强 |
4.2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职责定位方面 |
4.2.1 职能不清、定位不准 |
4.2.2 领导决策地位下降 |
4.3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方面 |
4.3.1 工作机制不规范 |
4.3.2 监督机制不健全 |
4.4 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作方面 |
4.4.1 领导经济工作方式不当 |
4.4.2 领导经济工作合力不强 |
5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自身因素限制了其领导经济发展能力 |
5.1.1 自身素质不高 |
5.1.2 对发展预期分析不到位 |
5.2 观念转变不到位影响了其领导经济发展能力 |
5.3 “造血”功能不强束缚了其领导经济发展能力 |
5.4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阻碍了其领导经济发展能力 |
5.4.1 农村集体经济底子薄 |
5.4.2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
6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 |
6.1 明确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职责 |
6.2 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及农民素质 |
6.2.1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创建“三型”党组织 |
6.2.2 提高广大农民素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
6.3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 |
6.4 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
6.4.1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6.4.2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6)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分析 |
2.1 农村公路的概念及特性 |
2.1.1 概念 |
2.1.2 特性 |
2.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问题 |
2.2.1 概念 |
2.2.2 现状 |
2.2.3 问题 |
2.3 市场化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
2.3.1 概念 |
2.3.2 养护市场建立的基本要素 |
第三章 国内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经验借鉴及启示 |
3.1 发达国家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日本 |
3.1.4 国外体制的共同点 |
3.2 国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启示 |
3.3 国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案例 |
3.3.1 重庆市 |
3.3.2 贵州省 |
3.3.3 山东省 |
3.4 国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启示 |
3.4.1 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
3.4.2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 |
3.4.3 考核评比机制完善,养护考核工作落实 |
3.4.4 成立养护公司,逐步推行养护市场化 |
3.4.5 加大路政巡查力度,打击恶意行为 |
第四章 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
4.1 原有养护模式问题及改革思路 |
4.1.1 农村公路养护原有模式 |
4.1.2 农村公路养护原有模式的弊端 |
4.1.3 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
4.2 养护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点 |
4.2.1 理顺管理体制 |
4.2.2 向社会招标引入竞争机制 |
4.2.3 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自身开始转变职能 |
4.3 养护市场化过程中体制、机制、职能的变化 |
4.3.1 管养分开、事企分离 |
4.3.2 计划任务下达转向市场调节 |
4.3.3 养护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化、公正化 |
4.3.4 养护公司发展自主化、灵活化 |
4.3.5 养护职能保障由行政命令向规范和制度转变 |
4.4 养护市场化运作后存在的问题 |
4.4.1 农村公路养护的制约因素 |
4.4.2 对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的质疑 |
4.4.3 受领导意志驱动,对负面效应缺乏应对 |
4.4.4 公路管理部门对养护市场调控与规范不当 |
4.4.5 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失灵 |
第五章 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完善的建议 |
5.1 推动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充分竞争局面的形成 |
5.1.1 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寻求最佳 |
5.1.2 保留适当的抢险救灾力量 |
5.1.3 大力促进市场的开放 |
5.2 促进公路养护企业的发展 |
5.2.1 加快辛集市养护企业民营化进程 |
5.2.2 调整养护企业组织结构,实现养护专业化 |
5.2.3 扩大养护企业规模,实现养护效益化 |
5.2.4 优化养护企业技术结构,实现养护科技化 |
5.3 完善适应市场的投资体制 |
5.3.1 完善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费投入体制 |
5.3.2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途径筹集养护资金 |
5.4 完善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其它措施 |
5.4.1 普及工程监理制度 |
5.4.2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家庭承包责任制 |
5.4.3 搞好农村公路绿化 |
5.4.4 健全管护组织提高养护水平 |
5.4.5 加强日常指导与考核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文献梳理 |
1.3 研究设计 |
2 分化与疏离:吴镇的经济社会形态 |
2.1 田野概况:梯度的非农化 |
2.2 社区记忆:家族的弱关联 |
2.3 社会分层:权力的日常化 |
3 富人主政:选举产生的村庄权力格局 |
3.1 村委会选举:选票的升值 |
3.2 农村基层党建:新党员的富人化 |
3.3 人大代表选举:巨富的游戏 |
4 地利之争: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政治 |
4.1 利益构成:嵌入城镇空间的宅基地开发 |
4.2 行动策略:失地农民安置的场域化演绎 |
4.3 博弈结果:富人担纲的必然性 |
5 场域的定型:乡村治理中的权力互构 |
5.1 村级治理:公共性的萎缩 |
5.2 乡村关系:控制还是交换? |
5.3 个案考察:参政动机分析 |
6 结论 |
6.1 内容总结:寡头定理——利益密集型农村的权力结构化 |
6.2 政策反思:乡村治理往何处去? |
6.3 理论发现:权力的利益网络与乡村场域的结构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吴陵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细则 |
附录 2 承诺书样本 |
附录 3 越州市委组织部关于两推一选制度的工作总结 |
附录 4 关于切实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的意见 |
附录 5 关于印发《吴陵镇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工作责任制》的通知 |
附录 6 关于建立 2009 年度解决农村多年未发展党员问题镇(街道)领导联系点制度的通知 |
附录 7 越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
附录 8 越州市城乡新社区建设实施办法 |
附录 9 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
附录 10 关于要求批准吴陵镇岭村社区建设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的批复 |
附录 11 两封与旧村改造有关的上访信 |
附录 12 越州市村级干部基本报酬考核办法 |
附录 13 吴陵镇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作品 |
致谢 |
(8)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 |
2.1 改革开放前铁路运力供需相对均衡的体制基础 |
2.1.1 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
2.1.2 改革开放前铁路春运运力供需分析 |
2.1.3 运力不足下的相对均衡 |
2.2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力不足与“一票难求” |
2.2.1 改革开放以来的铁路状况 |
2.2.2 “一票难求”的显现、凸现和持续 |
2.2.3 “一票难求”引起的民怨和危机 |
2.3 高铁扩张后的挤出效应 |
2.3.1 高歌猛进的高铁建设 |
2.3.2 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 |
第三章 体制变迁与供需失衡: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 |
3.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 |
3.1.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 |
3.1.2 体制变迁下激增的春运客运需求 |
3.1.3 铁路运网建设滞后的状况与原因 |
3.1.4 春运铁路运力供需矛盾分析 |
3.2 垄断与低效:铁路运力不足的体制困境 |
3.2.1 垄断体制下的铁路发展悖论 |
3.2.2 铁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低下 |
3.3 “一票难求”:公众选择偏好与资源稀缺性的放大效应 |
3.3.1 铁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
3.3.2 公众对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 |
3.3.3 “一票难求”的放大效应 |
第四章 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与车票资源配置不公 |
4.1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设计理念与社会关怀 |
4.1.1 铁路客运售票的系统安排与整体关照 |
4.1.2 对特殊人群的预留票与优先购票制度 |
4.1.3 适度规模需求的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 |
4.1.4 便民初衷的客票代售点 |
4.1.5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其他规定 |
4.2 铁路客运售票系统的制度区隔 |
4.2.1 身份区隔:购票群体的阶层分化 |
4.2.2 时空区隔:购票需求的条件转换 |
4.2.3 部门区隔:铁路系统与购票公众之间 |
4.3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失灵与异化 |
4.3.1 车票配额与调度原则的有失公平 |
4.3.2 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的道德风险 |
4.3.3 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的无限滥用 |
4.3.4 便民代售点的逆向选择 |
第五章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
5.1 人情面子:车票获取的重要渠道 |
5.1.1 差序格局下的人情面子 |
5.1.2 人情面子在车票获取中的运作方式 |
5.2 关系运作:“黄牛”现象分析 |
5.2.1 “黄牛”的关系网建构 |
5.2.2 “黄牛”关系运作中的利益交换 |
5.3 部门利益交换与权力寻租 |
5.3.1 部门间利益交换 |
5.3.2 权力寻租 |
5.4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 |
5.4.1 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率的弱化 |
5.4.2 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结构性困境下的不足 |
6.1.2 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与分配正义 |
6.1.3 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 |
6.2 讨论与建议 |
6.2.1 铁路改革与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
6.2.2 机会平等与资源配置机理 |
6.2.3 个体权利与分配正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卷内备考表 |
(9)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内涵 |
一、农村 |
二、民主与法治 |
三、民主法治建设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是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
第二章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
一、村民自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
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
三、村干部队伍结构逐渐完善 |
四、农村普法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
五、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村人民调解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问题 |
一、政府职能缺陷制约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不足影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正常开展 |
三、封建小农意识是影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障碍 |
第三章 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村民自制制度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的客观原因 |
一、政策不明,导致执行偏差 |
二、政策不细,导致理解错位 |
三、政策空挡,导致无法执行 |
第二节 农村民主法治氛围薄弱是影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的主观原因 |
一、部分村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
二、农民民主法治意识整体较低 |
第三节 乡镇行政体制障碍是阻碍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 |
一、乡镇行政体制不合理 |
二、国家主导的压力型体制是乡镇权力扩张的重要因素 |
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制度 |
一、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 |
二、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 |
三、明确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 |
四、出台配套措施,按比例配备农村妇女干部 |
第二节 建立乡政村治的良好秩序 |
一、精简机构,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
二、理顺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
第三节 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民主法治意识 |
一、加强领导,明确权限 |
二、加大投入,保障到位 |
三、优化内容,创新方法 |
四、强化监督,赏罚分明 |
第四节 不断提高村干部民主法治意识 |
一、牢固树立民主法治观念 |
二、提高民主法治素质 |
三、强化实践能力 |
第五节 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
一、明确人民调解性质 |
二、提高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 |
结语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后记 |
(10)农信社制度变迁成为农商行的效果评价 ——基于苏南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组织、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 |
1.2.2 国内对农信社制度变迁问题的文献回顾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结论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研究主要结论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信社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 |
2.1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内涵 |
2.1.1 制度的定义与功效 |
2.1.2 制度变迁的内涵 |
2.2 制度变迁的内在作用机理 |
2.3 农信社制度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需求影响因素 |
2.3.2 供给影响因素 |
2.4 农信社制度变迁的特点 |
2.4.1 农信社制度变迁的路径 |
2.4.2 农信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
第三章 农信社改制成为农商行的动因及评价标准的选择 |
3.1 农信社改制成为农商行的动因 |
3.1.1 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
3.1.2 农信社寻找出路的自我选择 |
3.2 农商行成立的制度变迁内容 |
3.3 农信社制度变迁成为农商行效果的评价标准 |
第四章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商业可持续能力与支农力度的影响 |
4.1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商业可持续能力的影响 |
4.1.1 商业可持续能力的指标选择与分析 |
4.1.2 改制组、对比组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3 研究方法与模型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控制内生性后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支农力度的影响 |
4.2.1 支农力度的指标选择与分析 |
4.2.2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支农力度的计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运作效率的影响 |
5.1 运作效率的研究方法与指标的选取 |
5.2 制度变迁前后农商行运作效率分析 |
5.3 制度变迁对农商行运作效率的计量分析 |
5.4 运作效率提升的作用渠道分析 |
5.4.1 变量的选择与研究模型 |
5.4.2 计量模型结果及其分析 |
5.5 制度变迁形成的公司治理框架对运作效率的影响 |
5.5.1 变量选择与研究模型 |
5.5.2 计量模型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农商行融资满意度研究 |
6.1 调研方案的设计 |
6.2 调研样本的特征描述分析 |
6.2.1 样本企业的规模状况 |
6.2.2 样本企业的成立时间与登记类型 |
6.2.3 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 |
6.2.4 样本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6.3 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农商行融资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
6.3.1 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2 研究方法 |
6.3.3 求解满意度的具体过程 |
6.3.4 结果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农信社推行制度变迁要因地制宜 |
7.2.2 完善农商行外部与内部治理环境 |
7.2.3 农商行应转变思想,加大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精心组织农村税费改革赢得“三满意”(论文参考文献)
- [1]湘潭县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1992-2002)[D]. 黄浩. 湘潭大学, 2019(02)
- [2]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D]. 王爱琴. 西北大学, 2017(06)
- [3]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选举权落实机制研究[D]. 惠江涛. 郑州大学, 2016(02)
- [4]北碚区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汪洋.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研究[D]. 赵珂.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6]辛集市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研究[D]. 彭建广. 长安大学, 2012(08)
- [7]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 袁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8]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 周莹.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9]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研究[D]. 苏敬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10]农信社制度变迁成为农商行的效果评价 ——基于苏南地区的实证研究[D]. 曹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