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u(bipy)_3~(2+)-CO_3~(2-)-SO_3~(2-)-KClO_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轻[1](2021)在《表面分子印迹识别-化学发光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主要是由环境污染,企业生产经营,政府监督失灵等原因引起的。在最近几十年中,导致严重的健康,经济乃至社会问题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对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而过量的食用添加物以及非法添加的着色剂所引起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超标使用、滥用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物等社会问题已屡见不鲜,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食用添加物以及非法添加着色剂含量的分析检测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分子印迹技术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并制成传感器,建立了灵敏快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食品中某些物质进行了分析检测。分子印迹技术可针对特定模板分子制备出具有高选择性,高亲和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具有大量与模板分子相匹配的空穴和高度互补的功能基团,因此可以对模板分子进行识别与捕获。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在微米或纳米材料表面进行分子印迹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增大了比表面积,吸附位点位于材料表面,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吸附分离效率,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分子印迹聚物的模板分子不容易完全洗脱、有效印迹点被-包埋”等不足之处。除了选择性外,化学发光法对痕量分析的灵敏度高,价格便宜,操作便捷。此外,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固有优势是没有任何激发光源,从而终止了噪声源和背景发射。传感器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与化学发光法两者的优点,同时采用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则具有操作便捷,稳定性高,选择性好和节约试剂的优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刚果红为模板分子,二氧化硅为载体,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刚果红分子印迹聚合物(CRMIP)。以此作为识别元件,结合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制成传感器,对刚果红进行检测。在实验优化条件下,构建了刚果红在4.0×10-10~1.8×10-8 mol/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校准曲线,检出限(LOD)低至7.8×10-11mol/L(3σ)。1.0×10-8 mol/L刚果红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n=11)。此外,讨论了化学发光可能的反应机理。2、以香草醛为模板分子,二氧化硅为载体,MAA为功能单体,MAA为交联剂合成了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VanMIP)。以此作为识别元件,结合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制成传感器,对香草醛进行检测。在实验优化条件下,构建了香草醛在4.0× 10-10~1.4× 10-8 mol/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 0.9989,检出限(LOD)低至 1.6×10-10mol/L(3σ)。6.0×10-9mol/L 香草醛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3%(n=11)。并通过对化学发光动力学实验、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子自旋光谱的研究,讨论了 CL可能的反应机理。3、基于诱惑红对Luminol-PMS(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H3K5O18S4)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开发了一种测定诱惑红的FI-CL新方法。并使用化学发光动力学实验,化学发光光谱,UV-vis吸收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讨论了诱惑红抑制Luminol-PMS体系的可能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诱惑红浓度的线性范围在8.0×10-8~1.2×10-6mol/L之间,检出限(LOD)低至9.1×10-9 mol/L(3σ)。2.0×10-7 mol/L诱惑红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4%(n=11)。4、在碱性条件下,将4-氯苯氧乙酸钠加入Luminol-H2O2反应体系时,Luminol与H2O2反应产生的强发光信号进一步增强。CL强度的增敏程度与4-氯苯氧乙酸钠浓度具有良好的化学计量关系。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构建了 4-氯苯氧乙酸钠在1.0×10-6~9.0×10-6 mol/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校准曲线,检出限(LOD)为6.9×10-8 mol/L(3σ)。1.0×10-6 mol/L 4-氯苯氧乙酸钠标准溶液的 RSD 为 1.18%(n=11)。本方法仪器设备简单紧凑、操作便捷、分析速度快,已成功用于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廖琴瑶,袁东[2](2018)在《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二氧化硫检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阐述了基于化学发光法测二氧化硫的化学发光体系,并对基于鲁米诺、三邻菲咯琳合亚钌、三联吡啶合亚钌、硫酸铈、高锰酸钾5种发光试剂所构成的化学发光体系的二氧化硫检测进行了综述,对常用的5种发光试剂所构成的二氧化硫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李瑞波[3](2012)在《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由于其致畸,致癌,致突变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检测和控制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发光是一种灵敏度高,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含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并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超微弱的化学发光现象。羟基自由基和亚硫酸根自由基是这个反应中产生的两个重要的中间体。自由基抑制剂硫脲、卤素离子、NBT、DMPO对化学发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了羟基自由基和亚硫酸根自由基的存在。在NaHSO3-H2O2化学发光体系中,SO*2和1O2是发光体。通过DABCO和NaN3的抑制作用可以证明1O2的存在。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ESR谱检测到了.OH和1O2的存在。醇溶剂,特别是正丁醇对化学发光强度有增强作用。醇溶剂的增强作用主要是由于醇在水溶剂中形成了类似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溶剂笼,这种溶剂笼能保护化学发光中间体和自由基不会受到水的猝灭作用。体系的最大发光波长在490nm左右,这说明了1O2的存在。2、NaHSO3-H2O2反应产生超微弱的化学发光,发光体是SO*2。加入OH-PAHs之后,SO2-将能量转移给OH-PAHs,从而增强化学发光。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建立了检测OH-PAHs的分析方法。并且将这个方法成功的应用于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1-羟基芘。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5-50pmol (R2=0.9983),检测限是100fmol。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检测日本金泽市大气颗粒物中的1-OHP的浓度。2010年8月金泽市大气颗粒物中1-OHP的平均浓度大约为2.0pg/m3。3、7,10-BaPQ自身没有荧光,但是,当加入到NaHSO3-H2O2化学发光体系中,化学发光得到明显的增强。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NaHSO3-H2O2大约0.1秒就达到最大发光值,2秒左右就降至基线。7,10-BaPQ的存在并没有改变NaHSO3-H2O2化学发光速率。通过自由基抑制剂的抑制作用、ESR谱图、HPLC等手段,可以推测出.OH,.O2-和.SO3-自由基的存在。.O-2能氧化7,10-BaPQ生成激发态的半醌,从而产生化学发光现象。NaHSO3-7,10-BaPQ-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大发光波长在440nm左右,可能是激发态的半醌的发光。另外,ESR图也检测到了半醌自由基的存在。根据这个原理,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得检测大气颗粒物中7,10-BaPQ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是50fmol-20pmol (R2=0.9995),检测限是30fmol。2010年12月日本金泽市和轮岛市大气颗粒物中的7,10-BaPQ的平均浓度大约为2.0和1.6pg/m3.
龙星宇[4](2012)在《高效液相色谱-Ru(bipy)32+-Ce(SO4)2柱后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HPLC-CL)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痕量及超痕量分析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食品、生命医学、临床医药等领域中。本论文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Ru(bipy)32+-Ce(SO4)2化学发光体系柱后检测目标待测物的分析应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综述,介绍了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主要就检测原理、仪器装置结构及方法分类方面)以及HPLC-CL中所采用典型的化学发光体系,重点对联吡啶钌-硫酸铈化学发光体系进行综述,对该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实际应用做了概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包括如下五个部分:1复方吲哚美辛酊及人体尿样中吲哚美辛的测定在酸性条件下,硫酸铈将分别氧化钌(Ⅱ)联吡啶和吲哚美辛,产生的氧化产物会相互反应而发生化学发光。据此建立通过HPLC分离、用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吲哚美辛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流动相的组成及其pH值、试剂流速、以及Ce(SO4)2-Ru(bipy)32+发光体系中试剂浓度等检测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吲哚美辛的线性范围为22.95-61.20 fig/mL,检出限为6.12μg/mL,线性回归方程:ΔI=4.6194 c-78.221 (c:μg/mL; r2=0.9967),对61.2μg/mL吲哚美辛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4%。该法已成功的运用于生物药品复方吲哚美辛酊及人体尿液中吲哚美辛的含量。2人体血清样和尿样中卡马西平的测定在酸性条件下,卡马西平对Ce(SO4)2-Ru(bipy)32+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一种通过HPLC分离、用化学发光柱后快速检测卡马西平的新方法。分别探讨了流动相的选择及配比、试剂流速、以及Ce(SO4)2-Ru(bipy)2+发光体系中试剂浓度等检测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卡马西平的线性范围为2.0×10-8~4.0×10-5g/mL,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9g/mL,定量下限为2.0×10-8g/mL,线性回归方程:ΔI=211.07c+35.695(c:10-6g/mL;r2=0.9963),对2.0×10-6g/mL卡马西平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已成功的运用于实际卡马西平片剂及人体尿液和血清中的卡马西平的含量。3人体血清样及尿样中水杨酸的测定基于水杨酸对三(2,2’-联吡啶)钌(Ⅱ) [Ru(bipy)32+]-Ce(SO4)2化学发光体系发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后化学发光快速灵敏检测水杨酸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检出限为8 ng/mL (3S/N),并对0.1μg/mL浓度的水杨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血清及尿样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4人体尿样中卡托普利的测定基于在酸性条件下,Ce(Ⅳ)氧化Ru(bipy)32+生成Ru(bipy)33+,同时氧化卡托普利生成二硫化物中间活性态([RS-SR]*), Ru(bipy)33+和二硫化物中间活性态之间相互反应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结合此反应,根据发光试剂Ru(bipy)32+水溶性好,试剂稳定等特点,将其加入到流动相中,建立了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后化学发光快速灵敏检测卡托普利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7-1.0×10-4 mol/L (r2= 0.9988),检出限为6.0×10-8 mol/L (3S/N),并对1×10-5 mol/L浓度的卡托普利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卡托普利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结合化学发光光谱,对该体系发光机理进行探讨。5啤酒样中亚硫酸钠的测定Ce(SO4)2-Na2SO3和Ru(bipy)32+-Ce(SO4)2都可以作为发光体系来测定分析物。在酸性条件下,Ce(SO4)2氧化Ru(bipy)32+时,在Na2SO3存在下,对该化学发光具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通过HPLC分离、用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亚硫酸钠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流动相的选择及配比、试剂流速、以及Ce(SO4)2-Ru(bipy)32+发光体系中试剂浓度等检测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亚硫酸钠的线性范围为2.0×10-6~5.0×10-4g/mL,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7g/mL,定量下限为2.0×10-6 g/mL,线性回归方程:ΔI=3.578 c+19.721 (c:g/mL; r2=0.9984),对5.0×10-5g/mL亚硫酸钠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7%。该法已成功的运用于实际啤酒样中的亚硫酸钠的含量。
慕苗[5](2011)在《纳米粒子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分析无需激发光源、不产生背景干扰、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高、线性响应范围宽、操作方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微量和痕量检测手段,已被应用于药物分析、工业分析、环境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传统的化学发光研究主要局限于分子、离子体系。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催化效率高等特性,将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引入化学发光分析体系是发光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拓宽化学发光分析在医药、环境等众多领域的实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合成方法,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及纳米粒子参与液相与气相化学发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引入Luminol- H2O2,Ce(IV)-Na2SO3等化学发光反应体系,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化学发光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可能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结合流动注射(Flow Injection, FI)分析技术,在优化反应介质,流速和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发光强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中异烟肼、盐酸阿米替林、甲巯咪唑及萘普生等药物的检测新方法。同时,还研究了ZnO/WO3纳米材料催化丙酮的气相化学发光反应,提出了基于该纳米材料测定丙酮的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在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异烟肼对此化学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定异烟肼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0.005~9.0 mg/L,检出限3.0μg/L (3σ),相对标准偏差(RSD)3.5%(n = 11 , c = 0.2 mg/L)。该法已用于药物制剂中异烟肼含量的测定。2.碱性条件下,纳米金对Luminol-AgNO3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盐酸阿米替林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显着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新方法,该法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线性范围为3.0×10-9~3.0×10-7g/mL(r=0.9994) ,检出限为2.1×10-9g/mL(3σ) ,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99%,并对其可能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盐酸阿米替林含量的测定。3.在碱性介质中,鲁米诺和硝酸银之间可以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现象,而纳米金的存在可使发光强度增强,在体系中加入甲巯咪唑可以进一步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甲巯咪唑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9~1.0×10-6 g/mL,检出限(3σ)为3×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n=11,c=1.0×10-8g/mL)。同时,结合紫外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等表征技术,对纳米金-鲁米诺-硝酸银-甲巯咪唑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4.基于酸性介质中,萘普生对纳米金-硝酸铈铵-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表现出很好的化学发光增敏效果,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萘普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萘普生在1.0×10-10~1.0×10-6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11g/mL(3σ),回收率为99.6% (c=1.0×10-8g/mL)。该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萘普生含量的测定。5.研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萘普生对硝酸铈铵-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显着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定萘普生的新方法。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该方法测定萘普生的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g/mL (r=0.9996),检出限为1.0×10-8 g/mL,相对标准偏差(RSD) 3.75%(n =11,ρ=5.0×10-7 g/mL )。同时,对其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6.研究发现,丙酮可以在ZnO/WO3复合纳米材料表面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现象,在考察波长、温度、流速等因素对该反光反应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以用来测定糖尿病人呼吸气中丙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丙酮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2000ppm,检出限为5ppm。除了乙醇具有较大干扰外,呼吸气中其余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蒸气等不干扰测定。经连续60 h通过500ppm丙酮蒸气, 2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7%,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
张泾凯[6](2009)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化学发光分析是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由于其具有非放射性、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宽、不需任何激发光源、仪器简单、分析速度快及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分析和生命分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了几种化学发光体系并对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曲马多和苯海索基于在酸性介质中盐酸曲马多或苯海索对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Ce(IV)与亚硫酸钠间弱化学发光反应的显着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曲马多或苯海索的新方法。并通过紫外和化学发光光谱探讨了曲马多和苯海索对这一体系增敏作用的机理。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灵敏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该法对曲马多注射液和苯海索片剂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卡比多巴基于酸性条件下卡比多巴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卡比多巴的新方法。此法用于片剂中卡比多巴的含量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聂菲[7](2008)在《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以及仪器设备相对简单便宜等诸多优点,在痕量分析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发光试剂是化学发光分析的基础,应用性能稳定、发光产率高、应用范围广的化学发光试剂,对于提高化学发光分析的灵敏度、拓展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一些荧光试剂也可用作化学发光试剂,它们可以直接吸收化学反应的能量产生化学发光。通过测定发光信号可以对相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综述了近三年来化学发光分析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分析的新技术,如化学发光分析与各种技术的联用、化学发光成像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发光试验装置的集成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以及各个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进展的。第二部分为具体的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荧光试剂钙黄绿素的化学发光性质,构建了铁氰化钾-钙黄绿素、高锰酸钾-钙黄绿素、铈(Ⅳ)-钙黄绿素、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钙黄绿素和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考察了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在这些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探索了此类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建立了一系列物质灵敏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由七部分组成:1.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新体系观察到铁氰化钾与钙黄绿素可以产生化学发光,一些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可以增敏这一化学发光信号。基于对一些相关反应的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化学发光光谱,以及一些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研究,提出了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反应可能的机理以及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该体系化学发光增敏的机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出了一些发光活性物质的分析参数。基本构建了一个以钙黄绿素作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新体系。2.其它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系统考察了多种物质(包括金属离子和一些药物)在高锰酸钾-钙黄绿素、NCS-钙黄绿素和NBS-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发现许多物质在这些体系中都具有化学发光活性。对一些物质的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这些物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3.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酮替芬的研究发现钙黄绿素可以吸收铁氰化钾氧化酮替芬反应的化学能而产生化学发光。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构建了铁氰化钾-酮替芬-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利用此体系建立了测定酮替芬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8~6.0×10-6g·mL-1,检出限为8×10-9g·mL-1,对浓度为5.0×10-7g·mL-1酮替芬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RSD为2.1%。此法已用于药品中酮替芬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测定结果一致。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4.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测定酮替芬的研究发现铁氰化钾可以与钙黄绿素和酮替芬的混合物产生化学发光,有趣的是痕量的Mg2+可以增敏这一化学发光信号,增强的化学发光信号与酮替芬的浓度相关。基于这一现象,建立了测定酮替芬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0-9~2.0×10-7g·mL-1,检出限为3×10-9g·mL-1,对浓度为2.0×10-8g·mL-1酮替芬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RSD为1.8%。此法已用于药品中酮替芬含量的测定。在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应可能的机理。5.高锰酸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芬氟拉明的研究发现芬氟拉明注入高锰酸钾与钙黄绿素反应后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后化学发光现象。基于此,建立了测定芬氟拉明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探讨了反应可能的机理。化学发光强度与芬氟拉明的浓度在1.0×10-7~6.0×10-6 g·m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6×10-8 g·mL-1。对浓度为5.0×10-7g·mL-1芬氟拉明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RSD为2.2%。此法已用于减肥药中芬氟拉明含量的测定。6.铈(Ⅳ)-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痕量铝发现铝(Ⅲ)可以极大地增敏铈(Ⅳ)-钙黄绿素产生的微弱的化学发光信号,基于此,建立了简单、灵敏和选择性的直接测定铝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0×10-10~4.0×10-8g·mL-1,检出限为8×10-11g·mL-1(3σ)。对浓度为1.0×10-9g·mL-1的铝离子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方法已被用于水样中铝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对该化学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探讨。7.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测定血浆中的硫利达嗪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构建了高锰酸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发现硫利达嗪在此体系中可以产生化学发光,甲醛可以增敏这一化学发光信号。利用此现象,建立了测定硫利达嗪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8~6.0×10-6g·mL-1,检出限为8×10-9g·mL-1,对浓度为1.0×10-7g·mL-1硫利达嗪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RSD为2.1%。此法已用于药品及血浆中硫利达嗪含量的测定,标准方法对照试验及加标回收试验表明,结果令人满意。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马隽[8](2007)在《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硫化氢快速检测方法及其仪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总结了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和硫化物)在大气、水、食品、药品、石油钻井液中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适用于大气、食品、药品、茶叶中的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吊白块检测的快速检测方法和石油钻井液中的游离硫化氢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且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快速检测仪器和前处理设备,并且把这一整套方法和仪器应用到了实际样品的快速、现场检测中,取得了满意结果。研制出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硫化氢在大气、水、食品、中草药和石油钻井液中的的检测检测方法,但大都在实验室中进行,普遍都存在着检测方法的复杂和检测时间过长,难以实现在现场、快速检测。本文研制了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和硫化物的样品前处理设备(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用于气体检测的新型气泡吸收管和水中游离硫化氢提取仪)、检测仪器(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和硫化物快速检测仪)和检测方法,并且将检测方法应用于大气、水、食品、中草药和石油钻井液等样品的测定中,并且与国标方法进行了比对,二者检测结果相吻合。
徐小娜[9](2005)在《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顺序注射(SI)进样技术与化学发光(CL)检测技术相结合,进样和检测都由计算机控制,提高了测定方法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并首次用于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含量的测定。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及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第二部分介绍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实验基于甲醛增敏作用下盐酸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抗坏血酸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用单因素法对各参数如进样体积、物质浓度、流速等进行了优化。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x10-9~2.0×10-6mol/L,检出限(3σ)为5.0x10-10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0-7mol/L,n=11)。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第三部分介绍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DL-苹果酸的初步研究。在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直接氧化DL-苹果酸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采用单因素法对实验各参数进行了优化,在156μL的进样体积和84样/h的采样频率下得到DL-苹果酸的浓度在1.0x10-4~1.0x10-2mol/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5.0×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3%(5.0×10-3mol/L,n=11)。 第四部分对顺序注射和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实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李欣欣[10](2005)在《化学发光法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快速和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而成为分析化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等联用技术,对化学发光法应用于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的分析测定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铅(Ⅱ)催化K3[Fe(CN)6]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事实,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发光定量测定铅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b(Ⅱ)的检出限为3.8×10-7mol/L,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测定浓度为1.0×10-5mol/L铅(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通过对汽油样品中铅的检测,结果满意。(2)根据儿茶酚胺及儿茶酚淬灭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发光的原理,利用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了三种儿茶酚胺和儿茶酚,并优化了检测和分离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33μM,1.8μM,2.4μM,0.12μM。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医用注射液及尿样的分离分析,不需要繁琐的预处理程序,且结果令人满意。(3)在碱性条件下,某些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能显着增强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化学发光信号的特性。基于这一发现,以L-精氨酸和胃蛋白酶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直接分离测定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可能性。讨论了化学发光实验条件和电泳条件,得出在优化条件下,L-精氨酸和胃蛋白酶的检测限分别为1.3×10-4M和7.1×10-7M。该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衍生步骤,为生物样品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Ru(bipy)_3~(2+)-CO_3~(2-)-SO_3~(2-)-KClO_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u(bipy)_3~(2+)-CO_3~(2-)-SO_3~(2-)-KClO_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分子印迹识别-化学发光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
1.2.1 流动注射分析简介 |
1.2.2 化学发光起源 |
1.2.3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
1.2.4 化学发光典型体系 |
1.2.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发展与应用 |
1.3 分子印迹技术 |
1.3.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1.3.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1.4 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器 |
1.4.1 分子印迹技术的起源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刚果红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2.2.3 刚果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2.2.4 刚果红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刚果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2.3.2 在线吸附时间的优化以及聚合物稳定性实验 |
2.3.3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及机理的探究 |
2.3.4 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5 化学发光试剂的优化 |
2.3.6 线性范围、精密度与检出限 |
2.3.7 干扰实验 |
2.3.8 实际样的测定 |
2.4 小结 |
第3章 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香草醛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
3.2.3 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3.2.4 香草醛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3.3.2 在线吸附时间的优化以及聚合物稳定性实验 |
3.3.3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及机理的探究 |
3.3.4 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选择 |
3.3.5 化学发光试剂的优化 |
3.3.6 线性范围、精密度与检出限 |
3.3.7 干扰实验 |
3.3.8 实际样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4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饮料中的诱惑红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及机理的探究 |
4.3.2 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选择 |
4.3.3 化学发光试剂的优化 |
4.3.4 线性范围、精密度与检出限 |
4.3.5 干扰实验 |
4.3.6 实际样的测定 |
4.4 小结 |
第5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豆芽中的4-氯苯氧乙酸钠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及机理的探究 |
5.3.2 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选择 |
5.3.3 化学发光试剂的优化 |
5.3.4 线性范围、精密度与检出限 |
5.3.5 干扰实验 |
5.3.6 实际样的测定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二氧化硫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 |
2 鲁米诺-碘体系 |
3 鲁米诺-空气-亚硫酸盐体系 |
4 三邻菲咯琳合亚钉与不同氧化剂构成的体系 |
5 三联吡啶合亚钌与不同氧化剂构成的体系 |
6 硫酸铈-亚硫酸根-荧光素体系 |
7 高锰酸钾-间苯二酚体系 |
8 结束语 |
(3)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研究及多环芳烃分析进展 |
1.1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体系反应机理的研究 |
1.2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体系在分析检测中应用 |
1.2.1 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2.2 铈-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2.3 其他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3 多环芳烃的性质 |
1.4 多环芳烃的来源 |
1.4.1 天然来源 |
1.4.2 人为来源 |
1.5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与变化动态 |
1.5.1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 |
1.5.2 多环芳烃的降解 |
1.6 多环芳烃的毒性 |
1.7 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 |
1.8 化学发光在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及醇溶剂的增强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硫酸氢根-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
2.3.2 检测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反应中间体和产物 |
2.3.3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反应的机理研究 |
2.3.4 醇溶剂对 NaHSO_3-H_2O_2化学发光体系的曾敏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硫酸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羟基多环芳烃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和前处理 |
3.2.3 高效液相色谱 |
3.3 结果讨论 |
3.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3.3.2 优化 NaHSO_3-H_2O_2体系的条件 |
3.3.3 HPLC-NaHSO_3-H_2O_2体系条件优化 |
3.3.4 优化萃取条件 |
3.3.5 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
3.3.6 方法的分析特性 |
3.3.7 HPLC-NaHSO_3-H_2O_2体系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 1-OHP |
3.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7,10-醌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和发光光谱 |
4.2.3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
4.2.4 LC-MS/MS |
4.2.5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4.3.2 确认反应自由基,产物,和发光体 |
4.3.3 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4.3.4 方法的分析特性 |
4.3.5 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 7,10-BaPQ |
4.3.6 HPLC-NaHSO_3-H_2O_2和 HPLC-UV, LC-MS/MS 比较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发表及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高效液相色谱-Ru(bipy)32+-Ce(SO4)2柱后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引言 |
2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2.1 检测原理 |
2.2 仪器装置 |
2.3 分类 |
3 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中的典型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4 结论与展望 |
5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复方吲哚美辛酊及人体尿样中吲哚美辛的测定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发光条件的选择 |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 校准曲线、相对标准偏差和最低检测限 |
4 应用 |
4.1 生物药品的检测 |
4.2 尿样检测 |
5 结论 |
第二章 人体血清样和尿样中卡马西平的测定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学发光条件 |
3.2 色谱分离条件 |
3.3 校准曲线、相对标准偏差、检出限和响应信号 |
3.4 样品分析 |
3.5 机理的探讨 |
第三章 人体血清样及尿样中水杨酸的测定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2.4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发光条件的选择 |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 校准曲线、相对标准偏差和最低检测限 |
3.4 对比其它方法 |
3.5 样品分析 |
第四章 人体尿样中卡托普利的测定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溶液 |
2.2 仪器装置 |
2.3 实验条件 |
3 实验步骤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
4.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4.3 工作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 |
4.4 响应特性 |
4.5 卡托普利的色谱行为 |
4.6 样品分析 |
4.7 反应机理的探讨 |
5 结论 |
第五章 啤酒样中亚硫酸钠的测定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步骤 |
2.4 样品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学发光条件 |
3.2 色谱分离条件 |
3.3 校准曲线、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 |
3.4 样品分析 |
3.5 反应机理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纳米粒子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合成方法 |
1.2 化学发光反应的主要类型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
1.3 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的研究进展 |
1.4 展望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液相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药物的研究 |
2.1 纳米金催化 Luminol-H_20_2 化学体系测定异烟肼 |
2.2 纳米金催化 Luminol- AgN0_3 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盐酸阿米替林 |
2.3 纳米金催化 Luminol- AgN0_3 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甲巯咪唑 |
2.4 纳米金催化硝酸铈铵-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萘普生 |
2.5 硝酸铈铵-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萘普生 |
第三章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气相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 |
3.1 ZnO-W0_3 催化化学发光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呼吸气中的丙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完成情况 |
(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1.2 化学发光体系 |
1.2.1 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2 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3 吖啶酯化合物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4 钌联吡啶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5 Ce(Ⅳ)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6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7 亚硫酸盐体系 |
1.2.8 其他化学发光体系 |
1.3 联用技术 |
1.4 展望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意义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曲马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发光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
2.3.2 流路参数的选择 |
2.3.3 测定条件的选择 |
2.3.3.1 反应介质及其浓度 |
2.3.3.2 高锰酸钾浓度 |
2.3.3.3 亚硫酸钠浓度 |
2.3.4 标准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 |
2.3.5 干扰实验 |
2.3.6 样品分析 |
2.3.7 发光机理探讨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苯海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光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1 酸性介质的选择及优化 |
3.3.2.2 Ce(IV)浓度的优化 |
3.3.2.3 Na_2SO_3 浓度的优化 |
3.3.2.4 流速及进样体积的优化 |
3.3.3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 |
3.3.4 干扰实验 |
3.3.5 样品分析 |
3.3.6 机理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卡比多巴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发光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
4.3.2 流路参数的选择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3.1 酸性介质的选择及优化 |
4.3.3.2 高锰酸钾浓度优化 |
4.3.4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 |
4.3.5 干扰试验 |
4.3.6 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发光分析新技术研究 |
1.2.1 联用技术 |
1.2.2 化学发光成像技术 |
1.2.3 纳米技术 |
1.2.4 仪器装置的集成化和微型化技术 |
1.2.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1.3 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1.3.1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
1.3.2 钌联吡啶化学发光体系 |
1.3.3 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体系 |
1.3.4 吖啶酯化学发光体系 |
1.3.5 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 |
1.3.6 其它化学发光体系 |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依据和目的 |
1.4.1 由后化学发光反应研究引起的思考 |
1.4.2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 |
第2章 研究报告 |
(一) 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新体系 |
1.1 引言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实验步骤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反应 |
1.3.2 金属离子在铁氰化钾-钙黄绿素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 |
1.3.3 有机物在铁氰化钾-钙黄绿素体系中的化学发光行为 |
1.3.4 金属离子对有机物-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 |
1.4 结论 |
(二) 一些氧化剂-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锰酸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 |
2.3.2 NCS-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 |
2.3.3 NBS-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 |
2.4 结论 |
(三) 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酮替芬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 |
3.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3.3.3 校准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 |
3.3.4 干扰研究 |
3.3.5 样品分析 |
3.4 反应机理 |
3.5 结论 |
(四) Mg~(2+)-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酮替芬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 |
4.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4.3.3 分析参数 |
4.3.4 干扰研究 |
4.3.5 样品分析 |
4.3.6 反应机理 |
4.4 结论 |
(五) 高锰酸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芬氟拉明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试剂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后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 |
5.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5.3.3 分析参数 |
5.3.4 干扰研究 |
5.3.5 应用 |
5.3.6 反应机理 |
5.4 结论 |
(六) 铈(IV)-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痕量铝 |
6.1 引言 |
6.2 仪器与试剂 |
6.2.1 仪器 |
6.2.2 试剂 |
6.2.3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 |
6.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6.3.3 分析参数 |
6.3.4 干扰研究 |
6.3.5 应用 |
6.3.6 可能的机理 |
6.4 结论 |
(七) 高锰酸钾-钙黄绿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硫利达嗪 |
7.1 引言 |
7.2 仪器与试剂 |
7.2.1 仪器 |
7.2.2 试剂 |
7.2.3 实验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 |
7.3.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7.3.3 校准曲线、精密度与检出限 |
7.3.4 干扰研究 |
7.3.5 样品分析 |
7.4 反应机理 |
7.5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硫化氢快速检测方法及其仪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和硫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1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的来源和危害 |
1.1.2 硫化氢和硫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2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和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
1.2.1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 |
1.2.1.1 分光光度法 |
1.2.1.2 荧光光度法 |
1.2.1.3 化学发光法 |
1.2.1.4 电化学及传感器法 |
1.2.1.5 光谱法 |
1.2.1.6 色谱法 |
1.2.1.7 碘量法 |
1.2.1.8 空白减差法 |
1.2.1.9 植物检测法 |
1.2.1.10 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 |
1.2.2 硫化氢和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
1.2.2.1 水样中硫化物的检测的预处理方法 |
1.2.2.2 分光光度法 |
1.2.2.3 荧光光度法 |
1.2.2.4 电化学法 |
1.2.2.5 光谱分析法 |
1.2.2.6 色谱分析法 |
1.2.2.7 碘量法 |
1.2.2.8 光化学法 |
1.2.2.9 反应速率法 |
1.2.2.10 硫化氢和硫化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硫化氢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
2.1 仪器的原理和结构 |
2.1.1 仪器的原理 |
2.1.2 仪器的结构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光源/单色器系统 |
2.2.2 比色池系统 |
2.2.3 检测器系统 |
2.2.4 传感器的选择 |
2.2.5 微处理器系统 |
2.2.6 比色瓶 |
2.3 仪器的特点、技术指标和应用领域 |
2.3.1 仪器的特点 |
2.3.2 仪器的技术指标 |
2.3.3 仪器的使用方法 |
2.3.3.1 样品的测定 |
2.3.3.2 自制工作曲线测定的方法 |
2.3.4 仪器的应用 |
2.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样品前处理设备的研究 |
3.1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研制 |
3.1.1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结构 |
3.1.2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功能 |
3.1.3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操作方法 |
3.1.4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特点 |
3.1.5 食品中亚硫酸盐快速蒸馏提取仪的应用 |
3.2 用于气体检测的新型气泡吸收管的研制 |
3.2.1 气泡吸收管的结构 |
3.2.2 气泡吸收管的特点 |
3.2.3 气泡吸收管的操作方法 |
3.3 水中游离硫化氢提取装置的研制 |
3.3.1 游离硫化氢提取装置的结构 |
3.3.2 游离硫化氢提取装置的功能 |
3.3.3 游离硫化氢提取装置的操作方法 |
3.3.4 游离硫化氢提取装置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食品、中草药和茶叶中亚硫酸盐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主要仪器 |
4.2.1.2 主要试剂 |
4.2.1.3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和讨论 |
4.2.3 实际样品分析 |
4.3 中草药中亚硫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主要仪器 |
4.3.1.2 主要试剂 |
4.3.1.3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和讨论 |
4.3.3 实际样品分析 |
4.4 茶叶中亚硫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主要仪器 |
4.4.1.2 主要试剂 |
4.4.1.3 实验方法 |
4.4.2 结果和讨论 |
4.5 食品中吊白块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4.5.1 实验部分 |
4.5.1.1 主要仪器、试剂 |
4.5.1.2 实验方法 |
4.5.2 结果和讨论 |
4.5.3 实际样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5.1 空气中二氧化硫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2.2.1 主要试剂 |
5.1.2.2.2 主要仪器 |
5.1.2.3 实验步骤 |
5.1.2.3.1 采样 |
5.1.2.3.2 测定 |
5.1.3 结果和讨论 |
5.1.3.1 pH 值 |
5.1.3.2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硫化氢快速检测仪中标准物质和标准气体的制备 |
5.1.3.3 干扰 |
5.1.3.4 吸收液的稳定性 |
5.1.3.5 精密度、准确度和测量范围 |
5.1.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5.2 钻井液中硫化氢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5.2.1 摘要 |
5.2.2 引言 |
5.2.3 硫化氢气体的检测方法 |
5.2.3.1 标准碘量法 |
5.2.3.2 快速测定管法 |
5.2.3.3 醋酸铅试纸法 |
5.2.3.4 硫化氢报警法 |
5.2.3.5 综合判断法 |
5.2.4 实验部分 |
5.2.4.1 所用仪器 |
5.2.4.2 所用试剂 |
5.2.4.3 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
5.2.5 结果和讨论 |
5.2.5.1 硫化吸收液的选择 |
5.2.5.2 气体流量的影响 |
5.2.6 钻井液中的硫化氢的实际样品测定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附录 |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2003~2007) |
(9)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化学发光分析法原理 |
1.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
1.4 化学发光分析法中常用的反应体系 |
1.4.1 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4.2 使用光泽精和吖啶类反应体系 |
1.4.3 联吡啶钌(Ⅱ)反应体系 |
1.4.4 高锰酸盐反应体系 |
1.4.5 其他反应体系 |
1.5 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应用进展 |
1.5.1 无机化合物的发光分析 |
1.5.2 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分析 |
1.6 展望 |
第二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装置 |
2.2.2 试剂及配制 |
2.2.3 顺序注射系统的操作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进样顺序 |
2.3.2 盐酸溶液的浓度 |
2.3.3 甲醛溶液的浓度 |
2.3.4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
2.3.5 抗坏血酸溶液的进样体积 |
2.3.6 高锰酸钾溶液的进样体积 |
2.3.7 系统流速 |
2.3.8 实验参数 |
2.3.9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4 分析性能 |
2.4.1 校正曲线 |
2.4.2 精密度 |
2.4.3 检出限 |
2.5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2.6 样品分析 |
第三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DL-苹果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装置 |
3.2.2 试剂及配制 |
3.2.3 顺序注射系统的操作程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参数优化 |
3.3.2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3 分析性能 |
3.4 实际样品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化学发光法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 |
1.2 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
1.3 化学发光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4 化学发光法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LUMINOL-K_3[FE(CN)_6]化学发光法测定汽油中的铅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3 毛细管电泳-间接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儿茶酚胺及儿茶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4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Ru(bipy)_3~(2+)-CO_3~(2-)-SO_3~(2-)-KClO_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分子印迹识别-化学发光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 李青轻.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二氧化硫检测研究进展[J]. 廖琴瑶,袁东. 应用化工, 2018(08)
- [3]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D]. 李瑞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 [4]高效液相色谱-Ru(bipy)32+-Ce(SO4)2柱后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龙星宇. 西南大学, 2012(09)
- [5]纳米粒子化学发光新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 慕苗. 延安大学, 2011(01)
- [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张泾凯. 苏州大学, 2009(09)
- [7]以钙黄绿素为化学发光试剂的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 聂菲.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8]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和硫化氢快速检测方法及其仪器的研究[D]. 马隽. 吉林大学, 2007(03)
- [9]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D]. 徐小娜. 东北大学, 2005(11)
- [10]化学发光法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D]. 李欣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