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践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兆玥琪[2](2021)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工科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及行业选择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工科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差异及变化对地区经济、行业发展、学科建设都产生了影响。总结研究现阶段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特征,探索产业结构升级与工科生就业流向之间的内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五所产业升级典型地区的工科特色院校毕业生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中采用2013年至2019年间五所高校工科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详细分析就业区域分布、就业类型分布、就业行业分布,总结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升学的区域、行业流向特征。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行业、区域流向成因进行分析,选取六个典型地区GDP数据,将各产业占比、增速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综合分析。同时将工科院校主要学科划分为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具体分析两类学科就业行业流动特点。在就业数据的详细分析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高校毕业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验证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做出未来工科大学生就业趋势预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区域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有显着影响,其中高校所在地对于毕业生在本区域就业选择影响较大。(2)同时城市的经济水平也是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数毕业生愿意选择前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就业。(3)所学学科对于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有显着影响,伴随着学科的发展及行业需求量的转变,毕业生就业行业选择出现明显变动。(4)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就业数据及所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情况,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未来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做出预测。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工科生就业区域、行业流向的引导策略,以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工科生高质量就业。
王纲[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张芝园[4](2021)在《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是各国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核心问题。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引入了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推动了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对我国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环节,评价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教学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目前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存在毕业要求难以量化、评估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引入科学、客观的教育数据挖掘方法去评价大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照《华盛顿协议》,选取某高校155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竞赛获奖、毕业设计成绩等学业成果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进行研究。参考《华盛顿协议》的毕业要求相关研究成果和大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结合某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提出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模型,并对学生个体、群体和课程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要求,参考大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工科毕业要求要素群。根据要素群并结合某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可能达成和期望达成的指标,构建“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2)根据学生课程成绩、学科竞赛获奖、学业奖学金等毕业生学业成果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取出8个实际的毕业要求达成指标,并将达成指标与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比较,验证了提出的8个毕业要求达成指标的合理性:根据提取指标的解释意义对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进行改进,采用熵权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计算毕业要求达成综合得分。再与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客观性、科学性。(3)使用本文提出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个体和群体评价分析。对学生个体采用雷达图方式全方位、多维度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基于年级和基于性别对比分析不同群体在毕业要求达成各项指标的表现差异,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对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给出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矩阵。
刘会肖[5](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革命4.0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形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培养和造就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带动了社会对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改革的新需求。而以成果导向的OBE理念重视学生学习产出,关注学生预期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养成。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对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我国于2016年提出“新工科”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我国理工科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要求必然需要新的且合理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当下变革。OBE理念以其适应理工科学科和专业发展改革的理念特性,能有效指导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教学实施的改革。本文立足于OBE理念,通过对OBE理念概念分析,突出其注重成果导向设计教育教学实施和关注学生学习产出的优势;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发展对理工科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总结出我国现阶段理工科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美国欧林工学院基于OBE理念下的“欧林三角”课程体系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基于OBE理念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得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启示;最后立足于OBE理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和把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几个方面为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我国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一批与世界接轨,引领专业走向领域前沿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而OBE理念“清楚聚焦、扩大机会、提高期待和反向设计”的实施原则与新工科提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的内涵相贴合适应,能有效指导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姚春林[6](2020)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文关怀出发,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被破除,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力量总体薄弱,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工科院校占比较低,难以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国家建设的角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新中国初期的重点任务。该时期党和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接管改造、颁布政策法令措施、进行院系调整、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蕴含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对高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从实际效果和历史意义看,在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保障了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延续性,有效巩固了新政权。本文对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列宁知识分子理论及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出发,分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探讨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初步规划、实施举措和内容拓展。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研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政治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社会形态演变与过渡、政治体制初创、阶级关系和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经济基础,包括多元的经济形态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文化基础,包括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从《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到“包下来”政策,从“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到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其次,研究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包括教师工资补助、学生补贴、建设投入与扶持等措施。再次,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进行了评析。首先,总结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布局更加成熟等方面。其次,探讨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苏联印记过于浓厚、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等诸多不足。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一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精神,是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思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坚定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发展等方面。同时,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是新中国初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境遇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结语简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未来深化研究作了前瞻与展望。
樊丽霞[7](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在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这给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研究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新工科建设和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重点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概况、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建设,是目前新工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怎样科学有效地建设课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重点探讨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本文以“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课程评价的选取这四个方面构建了贯穿全文的课程设计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本研究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发放,并进行了教师访谈,以便明确不同主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见解。通过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2.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3.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4.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最后,选取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学院及普渡大学,我国的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共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案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有益举措,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三是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四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新工科课程建设水平,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等。
余敏,罗迎社,殷水平,李倩妹[8](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性改革初探》文中认为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综合性环节,也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该文结合"新工科"的核心"创新"以及所在教学团队指导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多年的经验,探析工程力学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以及毕业论文质量等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和措施,从而提高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新工科"对于工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陈宇[9](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陈慧媚[10](2020)在《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机械制造业素来被人们誉为“工业心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只能称得上是制造大国却称不上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动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在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选取南昌大学作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南昌大学的相关实物进行分析以及对部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了解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培养现状进行评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接着分别在德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工业强国中各选取了一所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高校,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针对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然后在结合前几部分的基础之上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二、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践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
1.1.2 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1.3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研究 |
1.1.4 工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3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3.1 人力资本理论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工特色院校工科毕业生就业流向现状 |
2.1 数据来源说明 |
2.2 理工特色院校工科毕业生流向总体描述 |
2.2.1 区域分布 |
2.2.2 就业类型分布 |
2.2.3 就业行业分布 |
2.3 毕业生升学流向特征 |
2.4 毕业生就业流向特征 |
2.4.1 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特征 |
2.4.2 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特征 |
3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因素 |
3.1.1 区域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行业需求因素 |
3.2 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影响因素结论 |
3.3 基于影响因素的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预测 |
3.3.1 支持向量机法的应用 |
3.3.2 支持向量机的模型验证 |
3.3.3 流向预测结果及分析 |
4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促进工科大学生就业对策 |
4.1 平衡区域发展水平,推动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 |
4.1.1 依托区域特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4.1.2 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一线”就业观 |
4.2 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4.2.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发挥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
4.2.2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推进就业资助政策落实 |
4.2.3 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树立良好就业观念 |
4.3 掌握行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需求契合度 |
4.3.1 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 |
4.3.2 优化专业布局,响应行业需求 |
4.3.3 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工科专业认证 |
1.2.2 工科大学生毕业要求 |
1.2.3 学生素养发展的相关理论 |
1.2.4 大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
1.2.5 教育数据挖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算法 |
2.1 《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 |
2.2 成果导向理论 |
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科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构建 |
3.1 毕业要求与《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比较 |
3.2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工科毕业要求要素群 |
3.3 预期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 |
4.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1 大学生课程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2 大学生课外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3 大学生课堂内外数据汇总及预处理 |
4.2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
4.2.1 因子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4.2.2 因子分析与因子提取 |
4.2.3 因子的合理性分析 |
4.2.4 因子得分系数的改进 |
4.2.5 基于熵值法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综合得分 |
4.3 评价体系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分析 |
5.1 个体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1 个体毕业要求达成度结果分析 |
5.1.2 个体毕业要求达成度排名 |
5.2 群体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毕业要求达成度年级分析 |
5.2.2 毕业要求达成度性别差异 |
5.3 毕业要求指标整体达成情况分析 |
5.4 培养方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5)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支撑 |
1.1.2 “新工科”赋予理工科高校新使命 |
1.1.3 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
1.1.4 OBE理念在提高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中的先导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境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OBE理念的内涵及特点 |
2.1.1 成果导向 |
2.1.2 重视学习产出 |
2.1.3 OBE理念下教学模式的特点 |
2.2 OBE理念指导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2.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含义 |
2.2.2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原则 |
2.3 高等教育质量 |
2.4 理论基础 |
2.4.1 泰勒原理 |
2.4.2 能力本位教育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现状 |
3.1.1 从政府政策导向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3.1.2 从世界大学排名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3.2 我国理工科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 |
3.2.2 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更新的新需要 |
3.2.3 学生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3.2.4 课程体系跟不上素质发展的新要求 |
3.3 理工科高校未从本质上把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遇 |
3.3.1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现状 |
3.3.2 只为认证,未抓本质 |
3.3.3 要求共性,忽视个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BE理念指导下的国外教育改革案例及启示 |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欧林三角”模式 |
4.1.1 欧林工学院的创办 |
4.1.2 “欧林三角”课程体系 |
4.1.3 “欧林三角”课程体系的实施 |
4.2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Co-op)模式 |
4.2.1 滑铁卢大学的创办 |
4.2.2 “合作教育”(Co-op)教学模式 |
4.3 思考和启示 |
4.3.1 能力本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4.3.2 成果导向,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 |
4.3.3 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丰富且注重实践 |
4.3.4 持续改进,评价促进质量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BE理念指导下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
5.1 成果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 |
5.1.1 培养目标向成果导向转变 |
5.1.2 培养目标应随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 |
5.2 实践驱动:丰富课程体系,促进传统专业优化升级 |
5.2.1 丰富课程体系,加大实践力度 |
5.2.2 促进传统工科专业优化升级 |
5.3 能力本位: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5.3.1 “老三中心”向“新三中心”转化 |
5.3.2 探究式教学,拓宽学生思维 |
5.3.3 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感 |
5.4 把握机遇:深刻理解OBE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5.4.1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绘制提高教育质量蓝图 |
5.4.2 理工科高校应在发展全局上借鉴和落实OBE理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初期界定 |
(二) “人文”“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 |
(三) 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 |
四、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五) 比较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 列宁知识分子理论 |
(三) 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
(四)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实践基础 |
(一) 党局部执政时期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二)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
三、新中国初期党确立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战略地位 |
(一) 人文关怀的需求是人的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 |
(二) 旧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要素的缺失 |
(三) 确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战略 |
四、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初步规划 |
(二)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内容 |
(三)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政治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 |
(二) 新中国初期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过渡 |
(三) 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创建 |
(四) 新中国初期阶级关系的变化 |
(五) 政治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经济基础 |
(一) 多样的经济形态是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背景 |
(二) 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面临巨大困难 |
(三) 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文化基础 |
(一) 新中国初期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 |
(二) 思想文化多元性 |
(三) 文化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践推进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 |
(一) 《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彰显人文关怀 |
(二) “包下来”政策增强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落实关怀政策 |
(三) 思想改造运动提高知识分子觉悟,体现思想关怀 |
(四) “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
(五) 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体现政治关怀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 |
(一) 教师工资补助尽显人文关怀 |
(二) 学生补贴尽显人文关怀 |
(三) 加强高校建设投入与扶持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 |
(一) 师生培训和思想改造 |
(二)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
(三)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评析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 |
(一) 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和确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二) 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
(三)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布局更加成熟、合理 |
(四)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不足 |
(一) 工作过于简单化 |
(二) 工作有苏联印记 |
(三) 工作过于强调政治因素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 |
一、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发展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 |
(二)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彰显人文关怀 |
(三) 邓小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 |
(四)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新 |
(五)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
(六) 习近平对人文关怀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
二、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 |
(一) 始终坚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 |
(二) 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
(四)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三、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
(一) 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 |
(二)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三) 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
(四) 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
一、课题 |
二、论文 |
致谢 |
(7)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研究 |
(二)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
(四) 已有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 新工科 |
(二) 工科优势高校 |
(三) 课程建设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
二、本文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 |
(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 |
(二) 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三) 课程实施的过程 |
(四) 课程评价的选取 |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
第三章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与访谈概况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三)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实证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调查分析 |
(二)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三)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
三、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总结 |
(一) 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 |
(二) 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 |
(三) 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 |
(四) 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 |
第四章 中美两国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
一、中美两国案例高校的选取 |
二、六所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方案 |
(一) 美国三所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 |
(二) 我国三所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
三、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比分析 |
(一) 课程目标层面 |
(二) 课程内容层面 |
(三) 课程实施层面 |
(四) 课程评价方面 |
四、中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 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 |
(二) 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 |
(三) 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 |
(四)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 |
第五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 |
二、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 |
三、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 |
四、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企业问卷) |
附录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8)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性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
2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改进建议 |
3 结语 |
(9)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综合性高校 |
2.1.2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 |
第3章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
3.1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概况 |
3.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3.2.1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
3.2.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
3.2.3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 |
3.2.4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成绩和不足 |
第4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 |
4.2 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 |
4.3 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
4.4 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 |
4.5 办学经费投入有限 |
4.6 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 |
第5章 国外部分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
5.1 柏林工业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 |
5.1.1 培养目标:有教养的工程师 |
5.1.2 重实践、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
5.1.3 注重与校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
5.2 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2.2 建立“项目驱动式”的课程体系 |
5.2.3 “以结果为导向”的多维度评估体系 |
5.3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3.1 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目标 |
5.3.2 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
5.3.3 多方面的办学条件支持 |
5.3.4 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 |
5.4 经验与启示 |
5.4.1 找准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
5.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
5.4.3 多方面的的办学支持 |
5.4.4 注重全球性视野的培养 |
5.4.5 实施“结果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
第6章 优化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
6.1 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 |
6.2 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
6.2.1 改革专任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标准 |
6.2.2 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
6.2.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6.3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
6.3.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组织领导力度 |
6.3.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灌输 |
6.3.3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
6.4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
6.4.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
6.4.2 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
6.5 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
6.5.1 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6.5.2 进行突出国际化的教育教学 |
6.6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
6.6.1 政府应建立高校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
6.6.2 建立高校经费的多元筹集机制 |
6.7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
6.7.1 学校和企业需转变观念 |
6.7.2 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6.7.3 校企共育人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学生)编码信息表 |
附录四: 访谈对象(教师)编码信息表 |
四、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践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D]. 兆玥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D]. 张芝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 刘会肖.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D]. 姚春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7]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樊丽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8]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性改革初探[J]. 余敏,罗迎社,殷水平,李倩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22)
- [9]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陈慧媚. 南昌大学, 2020(01)